名老中医焦树德临床经验
国医大师焦树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方

国医大师焦树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方补肾祛寒治尪汤「尪痹」这一新的病名,是我在1981年提出的,主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具有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疾病(痹病)而言。
以补充行痹、痛痹、着痹分类的不足。
以下这3张处方都是我治疗尪痹的经验方。
补骨脂9~12克、熟地12~24克、川断12~18克、淫羊藿9~12克、制附片6~12克(用15克时,需先煎10~20分钟)、骨碎补10~20克、桂枝9~15克、赤白芍各9~12克、知母9~15克、羌独活各10~12克、防风10克、麻黄3~6克、苍朮6~10克、威灵仙12~15克、伸筋草30克、牛膝9~15克、松节15克、炙山甲6~9克、地鳖虫6~10克、炙虎骨9~12克(另煎兑入)。
因虎骨已经禁用,可加用透骨草20克、寻骨风15克、自然铜(醋淬,先煎)6~9克以代虎骨。
功能:补肾祛寒,化湿疏风,活瘀通络,强筋壮骨。
主治:尪痹肾虚寒盛证。
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有肢体关节疼痛、变形、骨质损害的疾病。
出现肾虚寒盛证者。
组方医理:本方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化裁而成。
方中以川续断、补骨脂补肾阳、壮筋骨,制附片壮肾阳、祛寒邪,熟地补肾填精、养肝益血,共为主药。
以骨碎补活瘀祛骨风,淫羊藿补肾阳、祛肾风,虎骨祛风壮骨,桂枝、羌独活、威灵仙搜散少阴、太阳经及肢体风寒湿邪,白芍养血荣筋、缓急舒挛,共为辅药。
又以防风散风,麻黄散寒,配熟地可温肌腠,苍朮化湿,赤芍活瘀清热,知母滋肾清热,穿山甲通经散结,地鳖虫活瘀壮筋骨、伸筋草舒筋活络,松节通利关节共为佐药。
其中赤芍、知母、地鳖虫兼具反佐之用,以防温药化热。
牛膝益肾并能引药入肾为使药。
加减运用:上肢病重者,加片姜黄10克。
瘀血明显者,加红花10克,乳香、没药各6克,皂刺6克。
腰腿痛明显者,可去松节、苍朮,加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吃药时再嚼服胡桃肉(炙)l~2个。
国医大师焦树德临床常用验方

国医大师焦树德临床常用验方1、用麻黄、熟地、白芥子、桂枝、红花、鹿角霜、炙山甲等随证加减,治疗过肢端动脉痉挛病、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确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2、用生大黄配生甘草(大黄甘草汤),结合生赭石、旋覆花、半夏、党参,槟榔等,治疗神经性呕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此外,遇有怵服汤药、每喝汤药即吐者,把汤药煎好后,可先用大黄三分、甘草二分,煎水一小杯,慢慢喝下,服后约过20分钟如不吐,再服原来的汤药即可不吐,已试多人,有效。
前人经验认为芦荟引药入肝的效力最快,用芦荟一分左右,为末,装胶囊中,随汤药(柴胡、黄芬、半夏、焦三仙、槟榔、白蒺藜、皂刺、红花、草豆蔻、炒莱菔子等)吞服,,也可用本品配合胡黄连、柴胡、黄芩、黄连、焦三仙、苍术、槟榔、炒内金、红花、茜草、半夏、枳实等,做为蜜丸服用二、三个月,可渐见好转。
3、泌尿系结石用冬葵子五钱、牛膝五钱、泽、黄柏四钱、泽泻三钱、猪、茯苓各五钱、金钱草一两、扁蓄四钱、生大黄二钱、乌药二钱、瞿麦四钱、黄芩三钱,水煎服。
4、我常用白芍配合生牡蛎、生石决明、生赭石、生地黄、黄芩、香附、夜交藤、远志、茯神、白蒺藜为主随证加减,用于神经衰弱病人表现为阴虚肝旺证者(头痛、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轰热、健忘、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数等)。
5、用何首乌配人参或党参(何人饮)同用,结合小柴胡汤和白虎汤,随症加减,原因不明的定时寒热病。
6、常以枸杞子、五味子二味合用,代替山萸肉。
7、百合一两配乌药三钱名百合汤,可用于久久难愈的胃痛。
用百合一两、鸟药三钱、丹参一两、檀香二钱(后下)、草蔻三钱、高良姜三钱、香附三钱、川楝子二钱作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对溃疡病所致的长期胃痛,属于虚实并见、寒热夹杂、气血皆病的证候,往往取得满意的效果。
8、淫羊藿配合熟地、山萸、山药、茯苓、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牛膝、续断、杜仲等,用于治疗脊髓痨、脊髓炎等所致的下肢截瘫,或两腿无力,二便失控等症,有一定效果。
焦树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焦树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1、尪痹:RA&AS2、治则:补肾驱寒为主、辅以化湿散风、强筋壮骨、祛瘀通络。
3、经验方:1)补肾驱寒治尪汤:—最常用川断续12-20g、补骨脂9-12g、熟地黄12-24g、淫羊藿9-12g、制附片6-12g、骨碎补1-20g、桂枝9-15g、赤白芍各9-12g、知母9-12g、独活10-12g、防风10g、麻黄3-6g、苍术6-10g、威灵仙12-15g、伸筋草30g、牛膝9-15g、松节15g、炙山甲6-9g、地鳖虫10g、炙虎骨、(透骨草20g、寻骨风15g、自然铜6-9g代虎骨)2)加减补肾治尪汤:—肾虚标热轻症生地15-20g、川断续15-18g、骨碎补15g、桑寄生30g、补骨脂6g、桂枝6-9g、白芍15g、知母12g、酒炒黄柏12g、威灵仙12-15g、炙山甲9g、羌独活各9g、制附片3-5g、忍冬藤30g、络石藤20-30g、地鳖虫9g、伸筋草30g、生薏仁30g。
3)补肾强督治尪汤:—肾虚督寒熟地15-20g、淫羊藿9-12g、制附片10-12g、骨碎补15-20g、羌活12g、独活10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地鳖虫6-9g、白僵蚕9-12g、防风12g、金狗脊20-40g、鹿角胶9g(或鹿角霜10-12g)、川断15-18g、杜仲15g、麻黄3-6g、炙山甲9g、怀牛膝12-15g、生薏仁30g、伸筋草20-30g4)补肾清化治尪汤:—湿热伤肾骨碎补15-20g、川断10-20g、怀牛膝9-12g、黄柏9-12g、苍术12g、地龙9g、秦艽12-18g、青蒿10-15g、豨莶草30g、络石藤30g、青风藤15-25g、防己10g、威灵仙10-15g、银柴胡10g、茯苓15-30g、羌独活各9g、炙山甲6-9g、生薏仁30g、忍冬藤30g、泽泻10-15g。
本文转载自——《医学实践录》。
焦树德先生治胃病的经验方:三合汤

焦树德先生治胃病的经验方:三合汤案医圣用生姜泻心汤为首选若不克效或用三合汤等方剂。
浅谈焦树德治疗胃病的经验王永文,李国稳.浅谈焦树德治疗胃病的经验[J].新疆中医药,2004,(3) 焦树德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者,北京十大名医之一。
笔者在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修期间,有幸跟焦老在东方医院坐诊,学习了焦老治疗胃病的经验及用药特点,焦老自创的“三合汤”,是他治疗胃病的代表方剂,应用此方治疗顽固性胃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此方及笔者运用体会介绍于下。
1 治疗方药1.1 “三合汤”的组成高良姜、香附子各lOg,乌药9g,百合、丹参各15g,檀香、砂仁各3g。
1.2 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胃药治疗无效者。
舌苔白或薄白,脉象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
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虚实寒证夹杂并见者(包括各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癌所致的胃痛)。
1.3 方解“三合汤”是以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三个药方组成,故名为“三合汤”。
其中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子组成,主治肝郁气滞、胃部寒凝所致的胃脘疼痛,良姜本热,温胃散寒,香附子辛平,疏肝理气,二药合用善治寒凝气滞胃痛,偏寒重用高良姜,偏气滞重用制香附子。
百合汤由百合、乌药组成,主治诸气贲郁所致的胃脘痛,百合性味甘平,主人肺胃,降泄部肺胃郁气,肺气降、胃气和则诸气俱调,配以乌药顺气宣通,疏散滞气,又能防止百合平凉之性有碍中运。
丹参饮由丹参、檀香、砂仁等药物组成,是治疗心腹胃脘痛的有效良方。
其中丹参味苦,性微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吴普本草》说:“治心腹痛”。
檀香辛温理气、利胸膈、调脾胃。
《日华子诸家本草》说:“治心痛”。
砂仁辛温,行气调中,和胃醒脾,三药相伍,以丹参人血分,再兼效功同四物汤,砂仁兼益肾理元气,引诸药归宿。
以上方药组成,既主气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滞,治疗心腹诸痛,又能益人,功效比较全面。
名老中医焦树德治疗头痛心得

名老中医焦树德治疗头痛心得一、与西医学的联系西医学认为头痛是一个许多人都体验过的症状,一般是指自眉骨以上往后到枕骨结节这些部位的疼痛。
以临床常见为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 血管性头痛2. 紧张性头痛3. 颅内压变化引起的头痛4. 头部外伤性头痛5. 精神疾病导致的头痛6. 全身疾病导致的头痛7.五官疾病引起的头痛可到五官科详细诊治8.药物滥用导致的头痛,经一般戒治无效时,可到解毒中心进行戒断治疗。
二、中医体会(1)额之上痛用川芎,两侧痛用柴胡(或蔓荆子),脑后痛用细辛或羌活、眉骨处及眉棱上痛用白芷(或生石膏)。
(2)头痛必用川芎,不愈,另加各引经药∶太阳经用羌活; 阳明经用白董少阳经用柴胡;少阴经用细辛;太阴经用苍术;厥阴经用吴茱萸。
(3)古人虽有'风药才能上达'之说,但也不可过用风药,要时时想到'治了头风,瞎了眼睛'之戒。
适可而止,主要是辨证论治,不可过用风药,如风、羌活、细辛、川芎、白芷之类。
(4)中医治头痛有丰富的经验,如西医经过各种检查除外了器质性病变的痛,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常常取得理想的疗效。
如紧张性头痛、慢性外伤性头痛精神因素所致的头痛、癔症性头痛,中医的疗效还是相当好的,可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
(5)切忌'头痛医头',必须详细辨证,治病求本。
外感头痛一般按外感治疗,内伤头痛:a. 肝郁头痛:宣解肝郁、使气不上逆、常用疏肝降气法如解肝煎、六郁汤等。
b.肝火头痛:治宜清泻肝火,调气降逆。
常用方如龙胆泻肝汤、泻青丸等c. 瘀血头痛:治疗此证要用辛润活瘀之法,常用药方有∶通窍活血汤(王清任方)∶ 赤芍3g,川芎3g,桃仁泥9g,红花9g,大葱白3根(切碎),鲜姜3片(切碎),红枣7枚,麝香(另绢包)0.15g。
以上除麝香外,其余七味用黄酒250ml煎药取1杯,去滓,然后把麝香放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时服,大人每晚服1剂,连服3晚,隔1日再连服3剂,若为小儿则酌减。
【中医验方推荐】著名中医焦树德教授治疗精神分裂症验方

【中医验方推荐】著名中医焦树德教授治疗精神分裂症验方
焦树德是著名中医药教授,治疗疑难杂症有奇效。
曾治一韩姓女中学生,因精神刺激而患精神分裂症,表现为失眠、多疑、幻听,经常听到腹内有人和自己说话,喜独处,少言语,表情痴呆,饮食少,大便秘结,月经后错,舌苔薄白脉沉。
辨证属于气郁不舒、痰气迷心所致的癫证。
焦树德教授治以舒郁开窍、坠痰安神之法。
处方:生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礞石20克(先煎),炒黄芩10克,生大黄6克,全栝蒌30克,生白芍12克,生牡蛎30克(先煎),灵磁石25克(先煎),菖蒲10克,远志12克,吴萸2克,乌药10克,炒神曲12克,生赭石25克(先煎),生铁落50克(煎汤代水)。
本方取《内经》生铁落饮之“下气疾”;取《医学心悟》生铁落饮之菖蒲、远志以开心窍;取礞石滚痰丸之青礞石、大黄、黄芩坠痰清火;又加郁金、栝蒌(白金丸变法)、生香附、乌药、吴萸以理气化痰;生牡蛎、灵磁石定魂志、安心神;神曲助金石药品之吸收运化。
治疗效果:此方服后诸证减轻,以后本此方稍事加减(后来去乌药、郁金,加钩藤、生地、川连。
第三次改方去磁石、礞石、菖蒲、牡蛎、吴萸,加珍珠母、天竺黄),共进百余剂而痊愈。
焦树德治疗眩晕症的经验和体会

焦树德治疗眩晕症的经验和体会经验:对任何一位主诉为眩晕的病人,临床医师应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1)鉴别是前庭性眩晕(耳源性眩晕)还是非前庭性眩晕。
前庭性有环境或身旋转感,伴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出冷汗等。
非前庭性者无上述特点,人多主诉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转动等,一般无恶心、呕吐、脸白、出汗等自主神经反应。
(2)如果已判定是前庭性眩晕,还要鉴别是中枢性还是周围性的。
要根据眼图试验和 BAEP (脑干听诱发电位)做鉴别。
(3)不论是哪种眩晕都要做进一步辅助检查,以明确原因。
作为中医师,可请神经科会诊或转神经科诊治。
引起眩晕的常见病,一是梅尼埃病为内耳迷路的膜迷路积水,属耳科疾病,多复发性,间歇期有长有短,有的数月一发,有的一两年犯1次。
本病的发病还不太清楚;二是脑科疾病,脑或神经肿瘤,药物中毒等。
真正来找中医诊疗的多是梅尼埃病,患者常是已经西医院确诊,但因时常复发来找中医治疗。
所以这里仅谈谈该病的中医治疗。
梅尼埃病因有呕吐、恶心、眩晕,中医多辨证为痰浊壅盛,风痰上扰证,多从风痰上扰论治,我的经验是用温胆汤加味,效果颇佳,可资参考。
处方∶半夏10g,化橘红12g,茯苓20~30g,炙甘草3g,炒枳实10g,竹茹 6g,生石决明(先下)30g,钩藤 30g,防风10g,南红花 10g,天麻12g,生龙骨(先下)30g,生牡蛎(先下)30g。
还可临证加减,如肝火旺者可加黄芩,气郁者加香附,胃脱满闷者加厚朴。
另外对眩晕病人,还应注意有无高血压等全身疾病。
至于其他主诉眩晕的疾病,除应劝其到西医院详细检查有无器质性病变,看能否去其原因外,还可以根据前述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体会:中医治疗眩晕要注意从整体观念出发,虽然中医对眩晕常从肝主风论治,但疾病常因五脏互相影响,证候有虚实不同,实可以转虚,虚可以转实,实又有痰、火、瘀、气之不同,故必须详细辨认以何证为主,治病必求于本,不可只用法风药,仅仅对症处理。
痹病证治——焦树德教授临证经验

⒉痹病的治疗:
⑴行痹:以祛风蠲痹法,常用蠲痹汤、防风汤随证加减。同时根据前人的经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处方中佐以活血之品。还须注意“疏风勿燥血”,处方中用赤白芍、当归以益血。
⑵痛痹的治疗:以散寒除痹法,常用千斤乌头汤、甘草附子汤等随证加减。在选药上要考虑寒邪阴凝闭涩,非大辛大热之品,不能驱散。并应结合古人“真阳煦熙,寒凝可释”的理论,在处方中佐用补肾阳的药物。在用药时,为做到“温散不助火“,如有小便黄、舌尖红者,可加黄柏,既可苦以坚肾,有可防温热药化火。
⒊大偻的常见证候:肾虚督寒证,邪郁化热证,痹连肢节证,邪及肝肺证。
⒋大偻的治疗:以补肾强督为主,佐以祛寒化湿,通活血脉,强壮筋骨。邪郁化热证,佐用苦以坚肾,化湿清热之品;痹连肢节证,加疏风、散寒、通利关节、活血通络之品;邪及肝肺证,佐用调肝理肺之品。
⑴补肾强督治偻汤:适用于肾虚督寒证,骨碎补18g,补骨脂12g,熟地15g,淫羊藿12g,金狗脊30g,鹿角镑(或片、霜)6g,羌活12g,独活10g,川断18g,杜仲20g,川牛膝12g,泽兰15g,地鳖虫6~9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制附片12g,炙麻黄6g,干姜6g,白术9~10g,威灵仙15g,白僵蚕12g,炙山甲6g,防风12g,生薏苡仁30g。
⑶着痹的治疗:以化湿蠲痹法,常用补土燥湿汤、薏苡仁散、薏苡仁汤等随证加减。治疗时结合前人“脾健湿邪可去,气旺顽麻自除”的理论,在祛湿疏风散寒之外,还要兼以健脾益气之品。并且风药也有胜湿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幻灯片“动”起来》教学设计
三亚市第三中学张之琼
一.教材分析
《让幻灯片“动”起来》是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编写组编写的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中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如何编辑与修饰幻灯片文字、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多种媒体信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设置动画效果和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这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掌握与运用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要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的使用有关的资料和图片。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材的设计上选用“三亚城市名片”揭晓的“美丽三亚浪漫天涯”为主题作为主线贯穿整节课,通过观看教师示范操作与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加上一些动画效果,与上节课的知识形式对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电脑操作技能,而且具有学习过PowerPint前几节课的知识,具备学习这一内容的基础。
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为主题设计出有一定趣味的、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如何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
②掌握如何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下,学生感受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的过程,并善于思考和探索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让幻灯片“动”的理解和运用。
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主题“美丽三亚浪漫天涯”幻灯片实例的制作,学生在进行探索和尝试性学习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①掌握如何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
②掌握如何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教学难点:
1. 自定义动画效果的设置方法(“自定义动画”的顺序、效果设置及动画的自动播放)。
2. 幻灯片切换方式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准备
教学策略:为使学生能更扎实的掌握知识技能,本节课教学结合学生已掌握知识,我采用示范教学的方法和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合作的学习方法,以任务为驱动方式,为学生学习创设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完成知识的探索与构建,同时激活学生的感情和自信。
教学准备:范例“美丽三亚浪漫天涯”演示文稿,素材(三亚景点图片、声音等)
六、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根据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任务”下自主学习来掌握,诱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布置的任务及提出的问题都是为了突
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服务。
目的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