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工程复习题答案
2015表面工程复习题.

《材料表面工程》考试要点一、名词解释表面工程技术:为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使材料或零部件的表面具有特殊成分、结构和性能(或功能)的化学、物理方法洁净表面:材料表层原子结构的周期性不同于体内,但其化学成分与体内相同的表面。
极化:腐蚀电池工作时,阴、阳两极之间有电流通过,使得其电极电位值与初始电位值有一定的偏离,使阴阳两极之间的电位差比初始电位差要小得多,这种现象称为极化现象。
热喷焊技术:采用热源使涂层材料在基体表面重新熔化或部分熔化,实现涂层与基体之间、涂层内颗粒之间的冶金结合,消除孔隙的表面处理技术。
堆焊技术:在零件表面熔敷上一层耐磨、耐蚀、耐热等具有特殊性能合金的技术。
物理气相沉积:在真空条件下,以各种物理方法产生的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基材上,形成薄膜或涂层的过程。
磨损:相对运动的物质摩擦过程中不断产生损失或残余变形的现象。
润湿: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铺展技术。
等离子体热扩渗:利用低真空中气体辉光放电产生的离子轰击工件表面,形成热扩渗层的工艺过程。
转化膜技术: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膜层而不改变其金属外观的一类技术。
吸附作用:物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分子力场不饱和,有吸引周围其他物质分子的能力。
表面能:严格意义上指材料表面的内能,它包括原子的动能、原子间的势能以及原子中原子核和电子的动能和势能等。
腐蚀:材料与环境介质作用而引起的恶化变质或破坏。
钝化:由于金属表面状态的改变引起金属表面活性的突然变化,使表面反应速度急剧降低的现象。
表面淬火:采用特定热源将钢铁材料表面快速加热到Ac 3(对亚共析钢)或者Ac 3 (对过共析钢)之上,然后使其快速冷却并发生马氏体相变,形成表面强化层的工艺过程。
喷丸强化:利用高速喷射的细小弹丸在室温下撞击受喷工件的表面,使表层材料在结晶温度下产生弹,塑性变形,并呈现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工件表面强度、疲劳强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的表面工程技术。
热扩渗:将工件放在特殊介质中加热,使介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工件表面,形成合金层(或掺杂层)的工艺。
工程制图复习题(带答案)

6.求圆锥面上的点的投影常用法和法。纬圆、素线
7.在轴测图中,根据投射方向与轴测投影面P的位置关系可分为轴测图和轴测图。正、斜
8.组合体尺寸分为,和尺寸三种。定形、定位、总体
9.绘制机械图样时采用的比例,为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与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图样、实物
A BCD
已知立体的三视图,选择正确的立体图()。
ABCD
点A在圆柱表面上,正确的一组视图是()
ABCD
已知带有圆柱孔的半球体的四组投影,正确的画法是()图。
A BCD
已知圆柱切割后的主、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图。
ABCD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三选择题下列不是曲面立体术语的是轴线平面截割圆柱时当截平面平行于圆柱的轴线时截交线为都有可能平面截割圆锥时当截平面通过锥顶于圆锥体相交时截交线为双曲线求直线与平面立体相交时的贯穿点不会用到的方法一个封闭的线框表示两个面或两个以上面的重影三角形平面的三个投影均为缩小的类似形该平面为一般位置平面在工程图样中画尺寸线应采用的线型为粗虚线已知物体的主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四读图题指出图中的最高最低最左最右最前最后的点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四、
指出图中的最高、最低、最左、最右、最前、最后的点。
最高点:C
最低点:B
最前点:C
最后点:A
最左点:A
最右点:C
判断点K是否在直线AB上
K直线AB上不在
判断两直线位置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交叉交叉
判定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
2015-2016现代表面工程复习参考题及答案

1、简述热喷涂原理及其工艺特点。
原理:采用各种热源将粉状或丝状固体材料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通过高速气流使其雾化,然后高速喷射、沉积到经过预处理的工件表面,从而形成附着牢固的表面层。
特点:①涂层材料取材范围广②可用于各种基体③可使基体保持较低温度、基材变形小④工艺灵活⑤工效高、操作程序少、速度快⑥涂层厚度可调范围大⑦可得到特殊的表面性能⑧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缺点:①结合强度低;②材料利用率低;③热效率低;④均匀性差;⑤孔隙率高。
2、什么是腐蚀电池?简述腐蚀电池的工作原理。
概念:金属材料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这种腐蚀是通过在金属暴露表面上形成的原电池进行的,这种原电池叫做腐蚀电池。
工作原理:蚀电池的阳极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导致金属的破坏;腐蚀电池的阴极上发生某些物质的还原反应。
3、简述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原理。
析氢腐蚀是指还原氢原子成氢气的腐蚀,常见的是牺牲锌阳极腐蚀Zn+H2O=ZnO+H2↑吸氧腐蚀就是和氧原子结合产生的氧化腐蚀,常见的是铁的电化腐蚀4Fe+3O2=2Fe2O34、简述微观腐蚀电池的概念。
列举四种微观腐蚀电池。
金属表面的电化学不均匀性,在金属表面出现许多微小的电极,从而构成各种微观电池,简称为微电池。
四种:1.表面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微电池2.金属组织不均匀性构成的微电池3.金属物理状态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微电池 4.金属表面膜不完整引起的微电池5、简述全面腐蚀的特点。
全面腐蚀特点:腐蚀作用发生在整个金属表面,以同一腐蚀速率向金属内部蔓延,均匀或不均匀都有可能,危险相对较小,可以事先预测,设计时可以根据机器、设备要求的使用寿命估算腐蚀速度。
在材料表面进行金属溶解反应和去极剂物质还原反应的地区,即阳极区和阴极区尺寸非常微小,甚至是超显微级的,并且彼此紧密接近。
腐蚀过程通常在整个金属表面上以均匀的速度进行,最终使金属变薄至某一极限值而破坏。
从工程技术上说,这类腐蚀形态并不危险,因为只要根据试件浸入所处介质的试验,就能准确地估计设备的寿命,还可以用增加壁厚的办法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工程力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绘图、计算题:1、已知F1﹑F2﹑F3三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刚体上,它们的作用线位于同一平面,作用点分别为A﹑B﹑C,如图所示。
已知力F1﹑F2的作用线方向,试求力F3的作用线方向。
解:将力F1﹑F2的作用线延长汇交于O点,由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知,力F3的作用线方向必沿CO,如图所示。
2、已知接触面为光滑表面,试画出图示圆球的受力图。
解:按照光滑接触面的性质,画出受力图如下:3、试画出各分图中物体AB的受力图。
解:物体AB的受力图如图所示。
4、如图所示,简易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重量G=10kN的重物。
各杆自重不计,A、B、C三处为光滑铰链联接。
铰链A处装有不计半径的光滑滑轮。
求杆AB和AC受到的力。
解:画A处光滑铰链销钉受力图(见图),其中重物重力G垂直向下;AD绳索拉力F T沿AD方向,大小为G;AB 杆拉力F BA 沿AB 方向;AC 杆受压,推力F CA 沿CA 方向。
以A 为原点建立Axy 坐标系,由平衡条件得到如下方程:030sin 45sin ,0001=--=∑=T BA CA niix F F F F (a)030cos 45cos ,0001=--=∑=G F F F T CA ni iy (b)由(b)式得kN G F CA 4.2645cos )130(cos 00=+=,代入(a )式得kN F F F T CA BA 66.135.010707.04.2630sin 45sin 00=⨯-⨯=-=所以杆AB 受到的力kN F BA 66.13=,为拉力;杆AC 受到的力kN F CA 4.26=,为压力。
5、拖车的重量G =250kN ,牵引车对它的作用力F =50kN ,如图所示。
求当车辆匀速直线行驶时,车轮A 、B 对地面的正压力。
解:画拖车受力图,如图所示,拖车受6个力的作用:牵引力F ,重力G ,地面法向支撑力F NA 、F NB ,摩擦力F A 、F B 。
2015表面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表面工程技术:为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使材料或零部件的表面具有特殊成分、结构和性能(或功能)的化学、物理方法洁净表面:材料表层原子结构的周期性不同于体内,但其化学成分与体内相同的表面。
极化:腐蚀电池工作时,阴、阳两极之间有电流通过,使得其电极电位值与初始电位值有一定的偏离,使阴阳两极之间的电位差比初始电位差要小得多,这种现象称为极化现象。
热喷焊技术:采用热源使涂层材料在基体表面重新熔化或部分熔化,实现涂层与基体之间、涂层内颗粒之间的冶金结合,消除孔隙的表面处理技术。
堆焊技术:在零件表面熔敷上一层耐磨、耐蚀、耐热等具有特殊性能合金的技术。
物理气相沉积:在真空条件下,以各种物理方法产生的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基材上,形成薄膜或涂层的过程。
磨损:相对运动的物质摩擦过程中不断产生损失或残余变形的现象。
润湿: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铺展技术。
等离子体热扩渗:利用低真空中气体辉光放电产生的离子轰击工件表面,形成热扩渗层的工艺过程。
转化膜技术: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膜层而不改变其金属外观的一类技术。
吸附作用:物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分子力场不饱和,有吸引周围其他物质分子的能力。
表面能:严格意义上指材料表面的内能,它包括原子的动能、原子间的势能以及原子中原子核和电子的动能和势能等。
腐蚀:材料与环境介质作用而引起的恶化变质或破坏。
钝化:由于金属表面状态的改变引起金属表面活性的突然变化,使表面反应速度急剧降低的现象。
表面淬火:采用特定热源将钢铁材料表面快速加热到Ac3(对亚共析钢)或者Ac3 (对过共析钢)之上,然后使其快速冷却并发生马氏体相变,形成表面强化层的工艺过程。
喷丸强化:利用高速喷射的细小弹丸在室温下撞击受喷工件的表面,使表层材料在结晶温度下产生弹,塑性变形,并呈现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工件表面强度、疲劳强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的表面工程技术。
热扩渗:将工件放在特殊介质中加热,使介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工件表面,形成合金层(或掺杂层)的工艺。
现代PVD表面工程技术期末复习内容及答案

PVD1810.221.PVD:真空蒸镀、溅射镀膜、离子镀。
2.真空泵的分类:气体传输泵、气体捕集器。
3.弧源、磁过滤器、真空靶室和其他附属部分4.PVD的前处理:清洗、去毛刺、喷砂抛光等。
5.分析膜层组织形貌可以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
6.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形状最终决定了其性质。
7.衍射峰位角2θ是反映衍射方向的问题,主要与辐射波长,晶胞类型,晶胞大小及形状有关。
遵循布拉格方程。
8.涂层结合力的检测方法:划痕、压痕、球痕测试法。
9.常见的应力测试方法:X射线和电子衍射法,试样变形分析法和光干涉法。
10.靶材按成分分为:单质金属、合金、陶瓷靶材。
11.PVD涂层的研究方向:设备、涂层组元、涂层膜结构、涂层纳米化。
12.真空泵主要分为:气体传输泵、气体捕集泵。
13.靶材形状分为:矩形平面靶材,圆形平面靶材和圆柱靶材。
14.传统靶材制造方法包括:铸造,粉末冶金和非金属粉末。
15.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腐蚀、磨损、疲劳、断裂。
16.涂层内应力主要分为热应力和涂层生长应力。
17.涂层厚度的检测方法:断面法、球痕法、无损检测法。
判断题1.与化学气相沉积相比,物理气相沉积温度高、无污染。
(错,温度低)2.真空度即是气体的稀薄程度。
(错,真空度是指处于真空状态下的气体稀薄程度。
)3.与溅射镀和离子镀相比,蒸镀结合性能最好。
(错,最差)4.对刀具喷砂处理可起到刃口细化作用。
(对)5.氮铝化钛涂层是紫黑色,附着力比氮化钛涂层大,耐热性能优越(对)6.清洗是PVD涂层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对)7.刀具涂层要求周边厚度一致,因此涂层过程中必须有三个转动惯量。
(对,自转,公转,大工件台转动)8.在工业领域内,通常用自来水进行漂洗。
(错,杂质多)9.在刀具刃尖涂层沉积最厚,涂层内应力更高。
(对)10.一般情况下,涂层与基体的界限越明显,则涂层结合力越好。
(错,越明显越差)11.相比于平面靶材,旋转管靶材利用率较大。
工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

⼯程材料复习题全(含答案)复习题集⼀.填空题1 .⾼速钢锭经锻造退⽕后的组织为珠光体,淬⽕后的组织为马⽒体、⼆次渗碳体,淬⽕后再经多次回⽕后的组织为回⽕索⽒体、⼆次渗碳体。
2.灰铸铁能否充分⽯墨化,主要决定于其碳当量和铸后冷却速度,⼀般⽽⾔, 碳当量越⾼,越有利于⽯墨化,冷却速度越⼤,越容易形成⽩⼝.3.球墨铸铁件可通过热处理来调整其基本组织,⾼温退⽕热处理能得到F+G基,低温正⽕热处理能得到F+P+G基,⽽⾼温正⽕能获得P+G基。
4.普通钢、优质钢的区分是以其中s 和p 元素的原⼦含量来区分的,s 含量⾼易使钢产⽣热脆性,⽽p 含量⾼易使钢产⽣冷脆性。
5.对普通灰铸铁⼯件进⾏低温退⽕的⽬的是为了消除内应⼒,进⾏⾼温退⽕的⽬的是为了消除碳化物,得到单相组织。
6.材料牌号QT600-3中,QT表⽰球墨铸铁,600 表⽰最低抗拉强度为600MPa ,3表⽰最低延伸率为3% 。
7. 陶瓷组织的基本相有晶体相,玻璃相,⽓相,其中起强化作⽤的是晶体相,⽽起粘结作⽤的是玻璃相。
8. 常见⼯程塑料有聚氯⼄烯,聚四氟⼄烯,尼龙,其中⾃润滑性能良好适合作轴承齿轮的有尼龙,价格低廉,⽤途⾮常⼴泛的是聚氯⼄烯,化学稳定性极好,有塑料王之称的是聚四氟⼄烯。
9. 所谓“硅铝明”是指铝和硅的合⾦,该合⾦⼯件通常是通过铸造成形的。
10. 常见的黄铜是指铜和锌的合⾦,⽽青铜的种类较多,主要有锡青铜,铝青铜等。
12. 常⽤不锈钢按其组织构成分为马⽒体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 奥⽒体不锈钢。
13. 量具钢除要求⾼硬度外,还要求有⾼耐磨性性和⾼尺⼨稳定性性。
14. 不锈钢的成份特点是碳含量较低较低和铬含量⾼含量⾼。
15. 碳在铸铁中主要以渗碳体和⽯墨的形式存在16. 提⾼铸铁中碳元素和硅元素的含量,有利于其⽯墨化17. 铝合⾦按其成份和⼯艺特点分为变形铝合⾦和铸造铝合⾦两类。
18.LG5表⽰该材料是⾼纯铝,L Y12表⽰该材料为铝-铜-镁铝合⾦,ZL102表⽰该材料属于铸造铝合⾦。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答案

( 2 按照墙体材料划分可分为石砌挡土墙、砖砌挡土墙、混 凝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土墙等;
( 3 按照墙的结构形式划分可分为重力式、衡重式、半重力
Ey Ek
式、悬壁式、 扶壁式、 锚杆式、 锚定板式、 柱板式和垛工等类型。 3、对于土质地基,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 1)无冲刷时,应在天然地面以下至少 1m ;(2)有冲
缝间距一般按 3~ 4.5m 设置。纵缝与横缝一般做成垂直正交。纵
2、黏土无塑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高度小,具有较小的
缝两旁的横缝一般成一条直线。
内摩擦系数,强度和水稳性均好。 ( × ) 3、库仑理论只考虑不具有黏聚力的砂性土的土压力问题。
6、平整度的测定方法? 答:平整度的测定方法可分为断面类平整度测定和反应类平
4、在桥涵两端以及小半径平、 竖曲线处应设置胀缝。 ( √ ) 1、浸水路堤的最低设计高度为: H=设计洪水位 +可能的壅
1、简述砂土与砂性土的区别与联系? 答:砂土无塑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高度小,具有较大的
水高 +波浪侵袭高 +安全高度( 0.5m)。( √ )
内摩擦系数, 强度和水稳定性均好, 但砂土粘结性小, 易于松散,
横向全宽挖
5、文克勒地基:答:假设地基上任一点的反力仅同该点的 挠度成正比,而同其他点无关,即 q (x , y)=K W(x , y)
5、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包括
目标配合比 设计
阶段、生产配合比 设计 及生产配合比 验证 。
式中: K——地基反应模量, kN/m3 1、路基临界高度 H:p14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答案
时排除;③为保证水分蒸发和排除,路堤不宜被透水性差的土层 封闭;④根据强度与稳定性要求,合理地安排不同土质的层位; ⑤为防止相邻两段用不同土质填筑的路堤在交接处发生不均匀 变形,交接处应做成斜面,并将透水性差的土填在斜面下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洁净表面:表面化学成分和体内相同。
表面吸附物的覆盖几率很低。
2.TLK模型:平台(Terrace)-台阶(Ledge)-扭折(Kink)模型。
基本思想是:在温度相当于0K 时,表面原子呈静态。
表面原子层可认为是理想平面,其中原子作二维周期排列,并且不存在缺陷和杂质。
当温度从0K升到T时,由于原子的热运动,晶体表面将产生低晶面指数的平台、一定密度的单分子或原子高度的台阶、单分子或原子尺度的扭折以及表面吸附的单原子及表面空位等。
3.界面:固相之间分界面。
4.外延生长界面:在单晶体表面沿原来的结晶轴向生长成的新的单晶层的工艺过程,就称为外延生长。
形成的界面称为外延生长界面。
5.机械结合界面:指涂层和基体间的结合靠两种材料相互镶嵌在一起的机械连接形成6. 润湿:液体在固体表面上铺展的现象。
7. 边界润滑摩擦:对偶件的表面被一薄层油膜隔开,可使摩擦力减小2-10倍,并使表面磨损减少。
但是在载荷一大的情况下,油膜就会被偶件上的微凸体穿破,摩擦系数通常在0.1左右。
8.喷焊层的稀释率:一般将基材熔入喷焊层中的质量分数称为喷焊层的稀释率,用公式表示为η=B/(A+B) ,η为喷焊层的稀释率,A为喷焊的金属质量,B为基体熔化的金属质量。
9.自熔合金:就是在常规合金成分基础上加入一定含量的硼、硅元素使材料的熔点大幅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同时提高喷涂材料在高温液态下对基材的润湿能力而设计的。
10.激光熔凝:就是用激光把基材表面加热到熔化温度以上,然后靠基材本身的导热使熔化层表面快速冷却并结晶的热处理工艺。
11.化学转化膜:如果介质是人为选定的,而且表面金属的这种自身转化能够导致生成附着牢固、在水和给定介质中难溶的稳定化合物,金属表面上这样得到的化合物膜层称为化学转化膜。
12.老化处理:钝化膜形成以后要烘干,称为老化处理。
13.发蓝处理:是使钢铁表面生成稳定的氧化物Fe3O4,可获得蓝黑色和黑色的氧化膜。
即钢铁的化学氧化俗称发蓝处理。
14.假转化型磷化:在磷化过程中,虽然钢铁基体发生溶解并参与反应,但磷化膜的金属离子主要有溶液提供,一般为Zn2+,Mn2+,Ca2+,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所以称为假转化型磷化。
15.化学镀:又称为无电解镀,指在无外加电流的状态下,借助合适的还原剂,使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并沉积到零件表面的一种镀覆方法。
16.物理气相沉积(PVD):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各种物理方法产生的原子或分子沉积在基材上,形成薄膜或涂层的过程。
17.分馏现象:在同一环境温度(此即蒸发温度)下,合金中各元素的蒸气压不同,因此蒸发速率也不同,会产生分馏现象。
18.溅射镀膜:就是用高能离子轰击固体表面,使高能离子的能量传递给固体的原子,并使它们逸出表面沉积在基片上形成薄膜的方法。
19.化学气相沉积:化合物、单质气体通入放有基片反应室,借助气相作用或在基片上的化学反应生成薄膜的技术。
20.摩擦学三“定律”:(1)摩擦力与接触面的表观面积无关(2)摩擦力与两接触体的法向载荷成正比,即F=μN,μ是摩擦系数,认为是材料的常数。
(3)界面滑动摩擦力与滑动速度无关。
二、填空1.表面薄膜与涂层技术中基材与涂层材料间通常可形成(冶金结合)、(扩散结合)、(外延生长)、(化学键结合)、(分子间结合)、(机械结合)界面。
2.当(θ<900)时,称为润湿;当(θ=00)时,称为完全润湿;当(θ>900)时,称为不润湿;当(θ=1800)时,称为完全不润湿。
3.流体润滑的摩擦系数要(小)于边界润滑的摩擦系数,边界润滑的摩擦系数要小于(干)摩擦的摩擦系数。
4. 固体润滑是利用(剪切力)低的固体材料来减少(接触表面)间摩擦磨损的,常见的固体润滑材料有(石墨)、(FeS )和(MoS2)。
5. 金属腐蚀的基本原理是形成(电解池),其中(阳)极腐蚀。
6. 表面淬火硬化层的深度可以用(金相)法、(硬度)法和酸蚀法标定。
7.在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渗碳处理、氮化处理和渗硼处理工件中,(渗硼)的硬度最高,(氮化)的硬度次之,(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硬度最低。
8. 激光淬火与电子束淬火比较,(激光)淬火获得广泛应用,在淬火前表面要经过(黑化)处理。
电子束淬火必须在(真空)环境下应用。
9.热喷涂工艺主要包括(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和(电弧)喷涂。
其中(电弧喷涂)只能用于导电的线材,(等离子喷涂)特别适合喷涂(高)熔点的材料。
10.热喷涂技术可应用于喷涂(耐腐蚀)涂层、(热障)涂层和耐(磨)涂层。
11. 热喷涂涂层和基材间为(机械结合)界面;热喷焊、堆焊涂层与基材间为(冶金结合)界面。
其中(热喷焊)和(堆焊)方法的涂层厚度较大,通常用于(修复)零件。
12.金属的电沉积包括(液相传质)、(电化学还原)和(电结晶)步骤。
13.化学镀镍层通常是一种(非晶态)镀层,此时镀层的硬度(低),电阻率(高),通常需要经过(一定温度下的热)处理来改善综合性能。
14铬酸盐钝化膜主要由不溶性的(三价)铬化合物和可溶性的(六价)铬化合物组成。
不溶性部分构成膜的(骨架),可溶性部分充填在内部。
(可溶性)部分非常重要,对破损的膜有修复作用。
15. 铝的阳极氧化膜的生长是两个过程的综合反映:一是阳极上的铝进行(氧化)反应生成(Al2O3),另一个过程是氧化膜不断(被电解溶解)。
16.阳极氧化的铝合金的主要着色方法有(自然显色)法、(吸附)着色法和(电解)着色法,其发色体在氧化膜的部位依次为(多孔层的夹壁中)、(氧化膜孔隙的上部)和(多孔层的底部)。
17.真空蒸镀薄膜的形成机理有(核生长)型、(单层生长)型和(混合生长)型。
18.蒸发镀膜高真空度的目的主要为: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蒸发)温度下降,可以减少蒸汽原子和(残余气体)原子的(碰撞)。
19.为了获得所设计成分的合金或化合物薄膜,可以采用(瞬间蒸镀法)和(双(多))蒸发法。
20.常用的溅射镀膜方法有(直流)溅射、(射频)溅射和(磁控)溅射,其中(直流)溅射只能沉积金属膜,(射频)溅射能够沉积介质膜。
21.表面清理中常用的清理工艺过程为:脱脂→水洗→(化学侵蚀)→水洗→(中和)→水洗。
22.刷镀也称为(电刷镀、涂镀、局部镀、选择性电镀(任选其一)),其基本原理与电镀(完全相同),设备包括(直流)电源、(镀笔)和阳极包套。
23.金属表面产生极化的机理总共有三种,即(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和(电阻)极化,其中(电阻)极化与电极表面生成具有保护作用的(氧化)膜、(钝化)膜或不溶性的腐蚀产物有关。
24.金属表面产生极化的机理总共有三种,即(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和(电阻)极化,其中(电阻)极化与电极表面生成具有保护作用的(氧化)膜、(钝化)膜或不溶性的腐蚀产物有关。
25.铝、锌等金属覆层对钢铁材料属于(阳)极性金属涂层,可以对基体金属起到(机械保护和电化学)保护作用,而镍、铬、铜等金属覆层则属于(阴)极性金属涂层,对基体金属的仅起到(机械)保护作用。
26.激光淬火层的宽度主要由( 光斑直径D )决定,淬硬层深度由(激光功率P )、(光斑直径D )和(扫描速度v)共同决定。
27.激光熔凝处理特别适合于(灰口)铸铁和(球磨)铸铁的表面强化,原因是表面形成(白口)铸铁,显微硬度高达(1000~1100)HV, 耐磨性非常优越。
28.热浸锌和热浸铝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中工作的钢铁工件上,从外表面至钢铁基体其结构依次为(纯金属)层和(合金)层。
29.化学镀有三种方式:(置换)沉积、(接触)沉积和(还原)沉积,一般意义上的化学镀主要指(还原)沉积。
30.铝的阳极氧化氧化膜的生成包括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一个是(电化学)过程,形成氧化膜,另一个是(化学溶解)过程。
氧化膜的结构包括(无孔)层和(多孔)层。
31.铝合金的电解着色工艺中发色体位于氧化膜的(多孔层的底)部位,是由(金属胶体)组成的,最常用的是使用(锡)盐和(镍或锡-镍混合)盐着(古铜色或黑)色。
32.真空蒸镀薄膜的形成机理有(核生长)型、(单层生长)型和(混合生长)型。
33.溅射镀膜时的本底真空度约为(10-3)Pa, 分子束外延镀膜的本底真空度约为(10-8)Pa.34.直流溅射只能沉积(金属)膜,而不能沉积(介质)膜,原因在于靶面的(离子)电荷无法中和。
(射频)溅射可以克服直流溅射的局限,可以沉积任何固体薄膜,其使用的电源频率为(13.56 )MHz.35.磁控溅射采用了(正交)电磁场,将(电子)运动束缚在靶面附近,提高了气体的(碰撞)效率,克服了电子使基片(过热)的缺点。
二、判断正误三、简答题1. 描述TLK表面晶体结构模型。
TLK模型:平台(Terrace)-台阶(Ledge)-扭折(Kink)模型。
基本思想是:在温度相当于0K时,表面原子呈静态。
表面原子层可认为是理想平面,其中原子作二维周期排列,并且不存在缺陷和杂质。
当温度从0K升到T时,由于原子的热运动,晶体表面将产生低晶面指数的平台、一定密度的单分子或原子高度的台阶、单分子或原子尺度的扭折以及表面吸附的单原子及表面空位等。
形成原因:原子热运动。
2.描述Archard粘着磨损模型并推导Archard公式。
1953年Archard提出了一个普遍接受的定律,给出了磨损量与载荷、硬度和滑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磨损碎块(磨屑)是半球状的,直径为2r。
Ar=nπr2 n为接触点的数量。
Ar=W/σ, n=W/(σπr2)对直径2r的接触点来说,运动2r就可以把n接触点分离,这样的话,滑动单位距离分离的接触点为:Nu=n*1/2r=w/(2σπr3)因为并不是每个接触点都可以得到一个磨屑,因此,给出了几率为K, 滑动距离S,所产生总的磨损量(磨屑体积)V, V/S=K* Nu*VfVf=2/3πr3V=KWS /3 σy这就是粘着磨损定律的理论基础,K是磨损系数,是一个无量刚的系数。
上式也可以用硬度表示:V=KPS /H3. 固体渗硼件的组织和性能有什么特点。
组织:渗硼后的显微硬度曲线分为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HV为2000左右,对应着FeB,第二个台阶HV为1400左右,对应着Fe2B,第三个台阶硬度较低,对应着扩散层与基体。
FeB 很脆,我们希望得到Fe2B,这也是理想的渗层。
渗硼件的性能特点:渗硼件硬度极高,耐磨、耐蚀、抗氧化性能好,而且摩擦系数小。
(1) 硬度 FeB显微硬度为1800—2200HV;Fe2B显微硬度为 1200-1800HV.钽的硼化物硬度高于3000HV,铝、钨、钼的硼化物硬度也都在2000HV以上。
钢中含碳量的增加可减少双相型渗硼层中FeB的相对含量并使FeB硬度降低。
(2) 强度与耐磨性钢件经渗硼处理后抗拉强度和韧性下降.但抗压强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