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归纳浙教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1/5/27
20






抑 制 作 用
反应最敏感的是:根

反应最不敏感的是:茎
0
10-10 10-8 10-6 10-4 10-2 浓度/mol·L-1
2021/生5/2长7 素浓度与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所起作21 用的关系பைடு நூலகம்
二、植物激素
2021/5/27
22
植物激素
生理作用
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 育
实视验频现观象看:尽管各 种子朝向不同,但 在实方验向现竖象直是向怎下样的的? 重力作用下,萌发 的 根表现为向地生长, 芽表现为背地生长 (负地性)。
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
力20方21/向5/27生长的现象。
9
感应性现象
葡萄架
2021/5/27
牵牛花:缠绕茎获取阳光
10
合作学习
观看视频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背光一侧
生长素多 细胞生长快
2021/5/27
向光一侧 生长素少 细胞生长慢
7
他们为什么不担心 根向地上生长,而芽 向地下生长呢?
图:农民播种的时总是将种子随手
撒出去,并不考虑种子落地的方向。
2021/5/27
8
说说: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根有向地生长的特点?
2,向性运动都为生长运动,一般缓慢发生, 而感性运动一般发生较快,容易在短时间内 观察到
2021/5/27
15
为什么向日葵会跟着太阳转?许多植物会在秋
天落叶? 植物激素有关
2021/5/27
16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认识不断深入。
现代研究
现代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多 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生命活动调 节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 践指导,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 未来生命活动调节的研究将更加 深入,有望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
量的提高提供更多帮助。
03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概述
神经调节是生物体通过神经系 统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应答反 应的过程。
05
04
社交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与 亲朋好友分享心情和经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有 氧
够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

密度,提高身体稳定性。 动
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

劳和损伤。


如跑步、游泳、骑车等, 韧
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耐

力,增强免疫力。


如瑜伽、普拉提等,能

够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

肉伸展性,预防运动损

伤。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心理健康
学习本章有助于学生理解人体生理机制,提高自身健康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01
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02
了解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机 制。
03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例。
0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科学素养。
02 生命活动的调节概述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 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 健康和预防疾病。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一、引言欢迎来到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的精彩世界!在本单元中,我们将探索一系列重要的科学知识点,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以及地球科学。

通过详细的学习,我们将逐步揭示这些学科的核心概念,为未来的科学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物学1、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将我们与周围的世界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奥秘。

2、生物的分类与演化:生物可根据其分类学特征进行分类,分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生物的演化是指物种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新的特征和适应性。

3、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

其中,细胞膜负责物质交换,细胞核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与传递。

4、人体生理学:本主题将介绍人体各大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相互关系。

我们将学习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基本原理。

三、物理学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时间、空间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为我们揭示了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和普遍原理。

2、运动与力:我们将学习速度、加速度等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概念,以及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能量与波:能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而波则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我们将探讨能量转化、振动与波动、声波等知识点。

四、化学1、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将我们与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联系在一起,帮助我们理解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2、化学元素与化合物:我们将学习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合物和电解质等基本概念,并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化学反应与化学能: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而化学能则是物质在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我们将深入探讨化学反应的类型、能量转化以及化学在环境中的应用。

五、地球科学1、地球的构造与运动: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和磁场等组成,它的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三章-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三章-知识点

一、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叫(感应) 性,它的两种表现形式是(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移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的是(向性)运动。

植物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称为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让植物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有向光性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较多。

植物的根在(重力)影响下,会(沿《向》)重力方向生长,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茎会(背向)重力方向生长,称为负向地性(背地性)。

植物向水性的影响因素是(水)。

植物向热性的影响因素是(热)。

植物向化性的影响因素是(化肥)。

植物向触性的影响因素是(触摸)。

二、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生长素作用是(促进生长)。

三、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是(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被运送到人体的某个部位或各个器官。

四、人体中的激素有:生长激素(脑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肾上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胰岛素(胰腺)分泌、性激素(性器官<睾丸、卵巢)分泌<在右图中标出分泌激素的内分泌腺的位置>、人的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分泌的,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全身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出现(巨人症)。

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出现(侏儒症)。

成年后分泌过多会出现(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在幼儿时分泌过少,会得(呆小症),过多会出现(甲亢)。

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想一想:是糖元分解成血糖还是血糖合成糖元,是合成血糖还是分解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人血糖正常值90毫克/100毫升)。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降低)。

五、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细胞或神经元),各种信息就是通过(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突起可分(轴突)和(树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3章生命活动及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3章生命活动及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_第3章_生命活动及调节八年级《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四节动物的行为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一、本章概述:本章在新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主题。

主要通过学习后,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的。

在这一章中,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

本章在前面的第二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各种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反应等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采用了讲授、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力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发展,特别是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前沿科学。

本章教材首先是以人为中心而开展的,无论是动物的行为还是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温的调节等都是以人为事例,或者从我们身边的事例选材的。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

要从自身出发,从而了解生物。

这符合新课程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次,本章的教材共安排了36幅教学彩图,以及一些表、实验等。

它们的安排主要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时,使之具体化。

如: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等。

因此读图和识图能力在本章可以很好的发展。

同时在图与图中,通过查找相同与不同点,达到学习知识和把握知识的目的。

第三,本章教材仍然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特别强调调查,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对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还强调了“科学史”的教育。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八年级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知识归纳整理班级:学号:姓名:第一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2、植物的感应性的表现形式有:(Ⅰ)植物的(向性运动)(Ⅱ)植物的(感性运动)3、植物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肥)性、向触性。

4、植物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5、植物体也能感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植物的这种运动属于(感性运动)。

6、感性运动的例子:含羞草叶子因触碰而运动;捕蝇草、猪笼草等食虫植物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等。

7、生长素的作用:(1)能促进植物的生长;(2)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3)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8、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

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弯向光源生长)。

9、其它植物激素及作用:10、植物激素的作用包括(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

第二节人体的激素调节1、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激素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正常光照射下,生长素分布均匀。

向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转向背光侧。

3、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的疾病4、血液中的葡萄糖就叫(血糖)人的血糖含量约保持在—90毫克/100毫升左右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第三节神经调节1、(感光细胞)、(嗅觉细胞)、(味觉细胞)都属于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3、4、6、大脑的表面称为(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

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7、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感应性,包括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1.植物常见的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1)向光性:植物的茎向阳光充足的方向生长。

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

根尖、茎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5)向触性:植物对振动作出的反应。

(6)向热性:植物对温度作出的反应。

注意:①茎的背地生长是植物向地性(负地)、向光性的感应性表现;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时,一定要建立对照组,便于比较得出植物具有哪一感应性现象。

二、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1.含羞草的感应性实验。

[课前准备]两盆含羞草,A盆放在黑暗处,B盆放在阳光下。

[实验1]将含羞草A盆从黑暗中取出,与B盆同放阳光下。

观察:A、B盆含羞草复叶的形态及变化。

现象:黑暗处放置的A盆含羞草叶柄下垂及复叶闭合,放到阳光下复叶很快地向上伸展。

【结论】:含羞草具向光性。

[实验2]用力敲过的音叉放在含羞草的上面,音叉轻碰羽状小叶。

现象:含羞草的叶柄下垂,复叶闭合。

【结论】:含羞草具向触性。

2.蚕豆发芽后茎、根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按课本图3—9实验,建立比较组,甲瓶竖放,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现象:乙瓶横放后,茎从横向转成向上生长,根从横向转变成垂直向地生长。

【结论】:豆芽茎、根的向地性。

3、植物生长素——加快细胞生长速率1.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出生。

应用于除草剂防治杂草,棉花种植中摘除顶芽。

4.分布:由光照条件决定。

当受到单侧光映照时,生长素分布不匀称,背光处分布多。

当受到阳光匀称映照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匀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第三章自然界的水一、知识点归纳1、水的存在形式和分类1、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河流、湖泊、大气、地下和生物体中。

2、水的分类:根据水中的杂质和盐分含量,可将水分为纯净水、软水和硬水。

2、水的化学性质1、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

2、水的化学性质:与其它物质反应,参与化学反应,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

3、水资源的重要性1、水是生命的基础,人体的大部分由水组成。

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农业灌溉、工业冷却、航运、发电等都离不开水。

3、水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生活用水、清洁、洗涤等都离不开水。

4、水资源的宝贵性及合理利用1、地球上的水资源有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严重缺水。

2、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社会的责任,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测试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海水 C. 冰 D. 食盐水2、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体重的()。

A. 20% B. 30% C. 40% D. 50%3、一滴水中有大约()个水分子。

A. 10个 B. 100个 C. 200个D. 500个4、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 B. 海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C. 水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之一 D.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可以用于洗涤、冷却等5、下列物质中,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有()。

A. 二氧化碳 B. 水C. 无机盐D. 葡萄糖6、下列行为中,不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有()。

A. 使用节水器具 B. 用流动水冲洗物品 C. 收集雨水用于绿化 D. 用自来水浇花7、下列属于纯净水的是()。

A. 雪山水 B. 山泉水 C. 自来水 D. 河水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可乐 C. 水 D. 大米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的感应性
A.概念: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B.感应性现象
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

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
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顺着重力方向生长的现象。

茎的生长是负向重
力性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

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
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C.感应性的分类
1.向性运动:植物受单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其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2.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运动方向与刺
激方向无关
(二)植物激素
A.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
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
生长素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

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侧,使背光侧茎的生长比向光侧茎的生长快,表现出植物茎向光弯曲生长
C.植物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
第2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一)内分泌腺和激素
A.内分泌系统:人体内的各种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它与神经系统一起,共
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B.内分泌腺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内分泌腺种类、分泌激素及生理作用
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b)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

d)胰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
e)睾丸(男性):分泌的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
持人的第二性征
f)卵巢(女性):分泌的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
持人的第二性征
C.激素
1.激素的特点
a)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b)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激素分泌异常引发的疾病
激素分泌情况疾病具体症状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
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但
智力正常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人体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长度更为突出,巨人的寿命往往不长
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
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血糖含量增高,出现尿糖症状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
反映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
心跳过快
(二)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人的血糖含量一般为90毫克/100毫升,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促使血糖含量下降;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第3节神经调节
(一)对刺激的反应
1.人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器官或组织的参与
2.反应过程: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
3.不同的人对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有所不同,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接受刺激后作出反应
的快慢也有所差异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A.人的不同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不同的刺激
1.眼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
2.鼻黏膜上的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
3.口腔的味蕾中有味觉细胞,能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B.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
1)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内含细胞核
2)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a)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
b)轴突: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
2.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能够接受信息并传导信

(三)信息的处理
A.神经系统的组成
B. 脑——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
C. 脊髓
1. 脊髓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
但这些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
2.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四)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神经系统
中枢神 经系统
中枢神 经系统

脊髓
脑神经:12对,支配头部和颈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31对,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受和运动
接受并处理各种信息,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大脑:分左右两部分。

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布满沟和回,使其面积增大。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
脑干:位于大脑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
1.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

2.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
应器五部分
3.刺激的传导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任何反射活动都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损伤,都会导致反
射无法进行
(五)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类别形成反射弧的特点神经联系举例适应范围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大
脑皮层以下,
是永久固定的
固定的,不
会消退
吃杏时分泌
唾液
固定不变的
环境,适应范
围小
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
活过程中逐
渐形成的反

有大脑皮层中
神经中枢的参
与,是暂时的,
易变的
暂时的,可
以消退
看到杏分泌
唾液,谈到杏
分泌唾液
多变的环境,
适应范围大
第4节动物的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
A.概念:动物与生俱来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B.特点
1.与生俱来,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
2.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3.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
C.举例:繁殖行为、求偶行为、摄食行为、攻击行为、洄游行为、社会行为等
(二)后天学习行为
A.概念: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B.特点
1.在个体生活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
2.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3.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4.一般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后天学习行为也越复杂,而且后天学习行为在动
物全部行为活动中占的比重也越大,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C.举例:马戏团动物表演、幼狮跟随母狮学习捕食等
第5节体温的控制
(一)恒定的体温
1.恒定的体温是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
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恒定的体温能让动物摆脱环境的限制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A.产热
1.安静时,产热主要来源于内脏
2.运动时,产热主要来源于骨骼肌。

寒冷环境中,骨骼肌战栗,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B.散热
1.常温下,皮肤直接散热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
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
以调节
2.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时,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三)体温受脑控制
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体温调节中枢
在下丘脑
2. 体温的调节过程
寒冷环境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炎热环境 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
传出神经兴奋
传出神经兴奋
汗腺分泌减少,皮 肤血管收缩,血流 量减少,散热减少 汗腺分泌增加,皮 肤血管舒张,血流 量增加,散热增加
立毛肌收缩, 骨骼肌战栗, 产热增加
立毛肌舒张,
肌肉、肝脏 产热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