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4.3牛顿第二定律 课件(共11张PPT)
合集下载
4.3《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人教版必修1)

由1
23
解得: |F21|=|F12|= m2 F m1 m2
再见!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1.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及其公式: 2.验证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3.验证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4.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 5.例题:
牛顿第二定律
1.公式: a F m
2.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 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验证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 质量为M的物体, 在质量不变时, 忽略一切摩擦力, M>>m。
做加速运动,求m1和m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多大? 解:分别以m1、m2为研究
对象,并视为质点,设二
者共同加速度为a,方向
水平向右。
N1
N2
F21 m1
m2 F12
m1g
m2g
取水平向右为坐标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 F 21 m1a 1
F12 m2a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1|=|F12| 3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思路和步骤: 1:确定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受力情况;
3:考虑研究对象运动的状态变化情况、即 有无加速度;
4:规定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列方程求解。
解题思路 找出对象 明确内容 分析特征 建立关系 求解未知
例:如图所示,光滑平面上放有靠在一起的两物体m1、
m2,外力F从左向右施加在m1上,使它们一起水平向右
重新演示
结论:s 1 a t2 a 2s
21
1
t2
2s 2s
结论:2s 1 a t 2 a 4s
22
t 2
2 重新演示
新版人教版必修1 4.3牛顿第二定律 (共23张PPT)学习PPT

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
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
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
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 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 力提一个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这
有没a有2
F2
其他F方2
法?
F2
1.内容
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试车,当达到108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6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
1、表达式:速速时度牵逐引渐力增为大20的00变N加,速产运生动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合(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解:以汽车为研究对象,减速时受力分析如右图
由v0=100km/h=27.8m/s,vt=0,vt=v0+at得:
a1
0v0 t
v0 t
F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
F f m 1 a m t0 v 11 7 2 0 0 .8 7 0 4N 37 mg
当汽车重新起步加速时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2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 作用
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试车,当 达到108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60s停 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 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 (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FN
Ff
FN
Ff
F
mg
mg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
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
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
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 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 力提一个很重的物体时却提不动它,这
有没a有2
F2
其他F方2
法?
F2
1.内容
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试车,当达到108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6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
1、表达式:速速时度牵逐引渐力增为大20的00变N加,速产运生动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合(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解:以汽车为研究对象,减速时受力分析如右图
由v0=100km/h=27.8m/s,vt=0,vt=v0+at得:
a1
0v0 t
v0 t
F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
F f m 1 a m t0 v 11 7 2 0 0 .8 7 0 4N 37 mg
当汽车重新起步加速时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2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 作用
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试车,当 达到108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60s停 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 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 (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FN
Ff
FN
Ff
F
mg
m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课件(共22张PPT)

(6)相对性:惯性参照系 (地面系) (7)统一性:统一用国际制的单位
巩
固 练 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跟合外力的方向
相同
C. 物体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D.物体合外力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E.受恒力作用的物体加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牛顿第二定律
回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顾
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a∝ F
a∝
1 m
找到规律:归纳法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 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m一定:a F
F一定:a 1 m
a F m
F∝ ma F=kma
相同
小
牛顿定律应用的一般思路
结
明确研究对象
画 力 的 示 意
受 力 分 析
受 力 情 况
图
加 运运 画
速
动动 情分
运 动
度
况析
草 图
简 单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平面直 应 角坐标系,其中x轴正方向指向正东,y 用 轴正方向指向正北方向,坐标原点处放
一质量为2kg的物体。
(1)现对物体施一东偏北600方向的水平力 F1=10N,物体获得的加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小
牛顿第二定律
一、研究过程:控制变量法
结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F合成正比.与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2、公式: F合=ma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巩
固 练 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跟合外力的方向
相同
C. 物体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D.物体合外力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E.受恒力作用的物体加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牛顿第二定律
回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顾
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a∝ F
a∝
1 m
找到规律:归纳法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 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m一定:a F
F一定:a 1 m
a F m
F∝ ma F=kma
相同
小
牛顿定律应用的一般思路
结
明确研究对象
画 力 的 示 意
受 力 分 析
受 力 情 况
图
加 运运 画
速
动动 情分
运 动
度
况析
草 图
简 单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平面直 应 角坐标系,其中x轴正方向指向正东,y 用 轴正方向指向正北方向,坐标原点处放
一质量为2kg的物体。
(1)现对物体施一东偏北600方向的水平力 F1=10N,物体获得的加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小
牛顿第二定律
一、研究过程:控制变量法
结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F合成正比.与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2、公式: F合=ma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4章3.牛顿第二定律 课件

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重力不一样, 它们自由下落时加速度却是一样的。你怎 样解释?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F合成正比.与质量m成
课 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堂
理解:F合
=ma
因果性 矢量性 瞬时性 同体性 相对性 统一性
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
小 明确研究对象
画
结
力受 的力
分析
FN
F阻
FN
F阻
F
G 汽车减速时受力情况
G 汽车重新加速时的受力情况
某质量为10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试车,当达到 108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60s停了下来。 汽车受到的阻力的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 2000N,产生的加速度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 受到的阻力不变。
N
解:沿汽车运动的方向建立坐标系
的方向相同。
A F
分析右图力F与a的方向关系
光滑水平面
同向性(也叫矢量性)
再分析右图:
物体受到拉力F之前静止
物体受到拉力F之后做什么运动? A
F
撤去拉力F后,物体做什么运动? 光滑水平面
以化上,分存析在知 瞬瞬道 时时物 对体 应对的的应加关性速系度。 随合力的变化而变
力与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a∝F/m 或 F∝ma
写成等式:F=kma
其中k为比例系数
二、力的单位
我们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牛顿这 个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来定义的:
F=kma
如果选取合适的单位,上式中k=1,上式简化成:
F=ma.
使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秒2加速度的力,叫做1牛顿。
即:1牛=1千克 ·米/秒2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4章3节牛顿第二定律 课件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
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
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
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当堂 检测
2、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有关比例
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
当堂 检测
3.已知甲物体受到2N的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
度为4m/s2,乙物体受到3N的力作用时,产生的
加速度为6m/s2,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m甲 :m乙等于 (A)
顿 而速度是无法突变的。
第
二 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在水平向 定 右的恒力F作用下向右做加速运动,当F撤去后, 律 物体做什么运动?
深
入
f
F
理
粗糙
解
4、同体关系:加速度和合外力(还有质量) 牛 是同属一个物体的。 顿 第 二 定 5、统一关系:F=ma中F、m、a的单位 律 统一为 国际单位 深 入 理 解
解:物块受重力G、支持力N和滑动摩 擦力f的作用,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N mgsinθ-f=ma
N=mgcosθ
G1 f=µN
G2
解上述方程得
a=gsinθ-mgcosθ 加速度的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G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是哪个物体
2、对这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用正交分解法或合成法求合力F合 4、统一单位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6、注意解题的规范化
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
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
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当堂 检测
2、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有关比例
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
当堂 检测
3.已知甲物体受到2N的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
度为4m/s2,乙物体受到3N的力作用时,产生的
加速度为6m/s2,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m甲 :m乙等于 (A)
顿 而速度是无法突变的。
第
二 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在水平向 定 右的恒力F作用下向右做加速运动,当F撤去后, 律 物体做什么运动?
深
入
f
F
理
粗糙
解
4、同体关系:加速度和合外力(还有质量) 牛 是同属一个物体的。 顿 第 二 定 5、统一关系:F=ma中F、m、a的单位 律 统一为 国际单位 深 入 理 解
解:物块受重力G、支持力N和滑动摩 擦力f的作用,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N mgsinθ-f=ma
N=mgcosθ
G1 f=µN
G2
解上述方程得
a=gsinθ-mgcosθ 加速度的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G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是哪个物体
2、对这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用正交分解法或合成法求合力F合 4、统一单位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6、注意解题的规范化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

离约为( B)
(A)40米 (B)20米 (C)10米 (D)5米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编后语
➢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力是因,加速度是果。
(3)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
力改变加速度就变,合力消失加速度就为零。 注意:力的瞬间改变效果是加速度瞬间改变,
而不是速度瞬间改变。 (4)独立性: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外力都可以单独
产生一个加速度,可以把物体所受的每个外力所 对应的加速度求出来,然后再求其合加速度。
方向相同, 即F=ma
a为加速度,单位:m/s2 ; m为质量,单位:kg
F为作用力的合力,单位:1kg m/s=2 1N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三、对牛顿第二定律F=ma的理解要点: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F合是力,a 是力的作用效果 (2)因果关系: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20/3/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7
谢谢欣赏!
2020/3/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8
a
F合 m
1563 N 1100 kg
1.42 m s2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例题2:P76 分析:
(A)40米 (B)20米 (C)10米 (D)5米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编后语
➢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力是因,加速度是果。
(3)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
力改变加速度就变,合力消失加速度就为零。 注意:力的瞬间改变效果是加速度瞬间改变,
而不是速度瞬间改变。 (4)独立性: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外力都可以单独
产生一个加速度,可以把物体所受的每个外力所 对应的加速度求出来,然后再求其合加速度。
方向相同, 即F=ma
a为加速度,单位:m/s2 ; m为质量,单位:kg
F为作用力的合力,单位:1kg m/s=2 1N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三、对牛顿第二定律F=ma的理解要点: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F合是力,a 是力的作用效果 (2)因果关系: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20/3/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7
谢谢欣赏!
2020/3/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8
a
F合 m
1563 N 1100 kg
1.42 m s2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例题2:P76 分析: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课件(共20张PPT)

故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变式训练:
牛
顿
F
F
第
二
定
律
的 应
F
用
F
牛 变水式 平方训练向:的若夹将角拉37力o,F求的物方体向的改加为速斜度向?上与
顿 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第 二 定
No 有:FN+ F2 =mg Ff= μFN
律 的 应
Image F合=F1- F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N
F2
例2: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
力F=10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
牛 顿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物体的加速 度的大小方向(g=10 m/s2)
第 二
No
定
律 的
Image
应
用
例2: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
力F=10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
F
F合=ma
Ff
F1
用
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得:
a= 1 m/s2
G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 3、求合力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 解,必要时进行检验或讨论。
牛 顿 第 二 定 律 的 应 用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F合成正比.与质量m成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物体的加速
牛 度的大小方向(g=10 m/s2) 顿 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第 二 定
No 有:FN=mg Ff= μFN
律 的 应
Image F合=F- Ff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课件(共20张PPT)

即 1N 1kg.m / s2
F ma
一、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合力的方向相同。
F合 ma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F合理解ma
(1)F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讨论交流???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 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力推 一辆静止的汽车时却推不动它,这跟牛顿第 二定律有无矛盾?为什么?
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节课的目的
•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 认识力学单位制在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由上节课可知:
a Fa 1 m
a F 或F kma m
等式中: k=??
F=ma
当各物理量均选国际单位时,k=1 K的取值,由其单位决定
1N定义:
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N。
讨论交流??? P77,图3-3-3
请大家分析从踢球到球落地 的过程中,足球的受力与加速
度的变化(大小与方向)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F合理解ma
(1)F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2)a方向与F方向一致
(3)a与F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二、力学单位制
阅读课本P78
问题一:基本单位、导出单位以及其联系
问题二:为何把长度、时间、质量作为力 学基本单位? 问题三:【例题】中如何检验公式的 正确与否?
答:没有矛盾,由公式F合=ma看,F合为合外 力,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 度,这个力应是合外力。现用力推一辆径直 的汽车时,车仍静止,说明合外力为零。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F合理解ma
(1)F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讨论交流???
F ma
一、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合力的方向相同。
F合 ma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F合理解ma
(1)F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讨论交流???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 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力推 一辆静止的汽车时却推不动它,这跟牛顿第 二定律有无矛盾?为什么?
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节课的目的
•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 认识力学单位制在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由上节课可知:
a Fa 1 m
a F 或F kma m
等式中: k=??
F=ma
当各物理量均选国际单位时,k=1 K的取值,由其单位决定
1N定义:
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N。
讨论交流??? P77,图3-3-3
请大家分析从踢球到球落地 的过程中,足球的受力与加速
度的变化(大小与方向)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F合理解ma
(1)F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2)a方向与F方向一致
(3)a与F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二、力学单位制
阅读课本P78
问题一:基本单位、导出单位以及其联系
问题二:为何把长度、时间、质量作为力 学基本单位? 问题三:【例题】中如何检验公式的 正确与否?
答:没有矛盾,由公式F合=ma看,F合为合外 力,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 度,这个力应是合外力。现用力推一辆径直 的汽车时,车仍静止,说明合外力为零。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F合理解ma
(1)F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讨论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瞬时性
因果性
同体性
独立性
局限性
牛 顿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步骤
第 (1)确定研究对象(整体或隔离);
二
定 (2)进行受力分析或运动状态分析,画出示
律
意图;
(3)建立坐标系、规定正方向、求合力F合 ;
(4)统一单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
解。
定
律 平行四边形法
正交分解法
F1
aF1 1
y F1
0
0
a
F
0
a2
x
F2
有没有F2其他 方法?
F2
总结
牛 顿
一、研究过程:控制变量法
第 二、牛顿第二定律 二
定 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F合成正比.与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2、公式: F合 ma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矢量性
力单位的由来
牛 新课教学 顿 第 二 定 律
国际单位制,上式简化成:
F =ma.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牛 牛顿第二定律的一般表达式:F=ma
顿
第 二 定
1、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2、瞬时性:加速度与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
律 变化
3、同体性:加速度和合外力(还有质量)是同属一
定 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为多大?
律 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N N
F阻
F阻
F牵
G 汽车减速时的受力情况
500N
G 汽车重新加速时的受力情况
1.5m/s2
例题2
牛 顿
一个物体,质量是4㎏,受到互成120o角
第 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
二 是20N,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个物体的。
4、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个力各自都产生加
速度,物体的实际加速度是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
的合加速度
5、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6:局限性: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
速运动
例题1
牛 顿 第 二
某质量为10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试车, 当达到108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60s 停了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的多大?重新起步
比例系数
a∝F
a∝
1 m
a∝
F m
F∝ma
F=kma
牛 新课教学
顿 牛顿第二定律
第
二 定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所受
律 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数学表达式:F=kma
牛 思考1
顿 对于 F=kma 还有简化的余地,可以化为F=ma ,如 第 何才使 k=1 呢? 二
4.3 牛顿第二定律
牛 探究回顾
顿 1、质量m 一定,加速度a与力F 的关系
第a
二 定
当m一定时,a和F成正比
律
即 a ∝F
F
2、力F 一定,加速度a与质量m 的关系
a
当F 一定时,a和 1/m 成正比
1
即 a ∝1/m
m
牛 新课教学 顿 第 探究总结: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 二 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定 律 正比于
定 律
生活体验创设问题:教室内人数用N表示, 手数用M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满足 M=kN
教室内有多少只手,可以用 M=2N 表示;如
何设置问题才能写出 M=N 的最简单形式呢?
即如何使 k=1 ?
规定:物理学中把使质量m=1kg的物体,获得1m/s2 的加速度的力为“1个单位的力”,即k=1
人们后来为了纪念牛顿,1N=1 kg·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