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欣赏论文

合集下载

对中国民族器乐的认识与感受作文

对中国民族器乐的认识与感受作文

对中国民族器乐的认识与感受作文《我眼中的中国民族器乐》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中国有好多好多神奇又好听的民族乐器!
比如说二胡,那声音就像一个人在轻轻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我听过阿炳爷爷拉的《二泉映月》,感觉心里酸酸的,好像能看到阿炳爷爷生活的不容易。

还有古筝,它的声音清脆悦耳,就像山间的泉水在叮叮咚咚地流淌。

我记得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姐姐弹古筝,她的手指在琴弦上飞快地舞动,好美呀!
笛子的声音特别悠扬,闭上眼睛听,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琵琶的声音很有力量,就像战场上的将军在指挥千军万马。

中国的民族乐器真是太神奇啦,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它们让我们听到了不一样的美妙声音。

《我爱中国民族器乐》
小朋友们,我可喜欢中国的民族器乐啦!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活动,看到一个叔叔在吹葫芦丝。

那声音可好听啦,就像好多小蝴蝶在我耳边飞来飞去,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还有鼓,过年的时候,我看到有人敲鼓,那声音又响又有劲儿,让我觉得特别热闹,心里可高兴啦!
扬琴也很棒,它的声音像小星星在一闪一闪地眨眼睛。

民族器乐是咱们中国的宝贝,它们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和美好。

我以后也要学习一种民族乐器,把好听的声音带给更多的人。

希望你们也能喜欢上这些神奇的民族器乐哟!。

器乐鉴赏论文之古琴

器乐鉴赏论文之古琴

器乐鉴赏论文之古琴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古老、最优美的一种,它被誉为“乐器之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音乐价值。

古琴发源于中国古代,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其独特的音质和演奏技巧,古琴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古琴的历史、音乐表现力、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琴的历史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历史最久远的一种,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古琴最初被用作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的伴奏乐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它逐渐转化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到唐代,古琴的演奏技巧已经非常成熟,同时其音乐表现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宋代时期,古琴更是成为了文人雅士们的最爱,它们将其视为艺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并发扬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二、古琴的音乐表现力古琴以其独特的音质而闻名于世,他的音色柔和、幽雅、清新,能够表达出深邃、悠远的意境。

古琴的音乐是通过琴身共鸣和指法的变化来表现出来的,它能够模拟出天真、淡泊、清雅、高妙、慷慨、豪迈、忧愁等不同情感。

古琴表现力丰富,既可以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也能够表现出深刻的感情。

它能够让人们感到它的音乐是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让人们沉浸在完美的音乐中。

三、古琴的演奏技巧古琴演奏的技巧非常独特,它主要通过拨弦、撩弦、扣弦、泛音、颤音等指法来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效果。

古琴演奏技巧的高妙之处在于,它能够组合不同的指法来实现速度与音色的转换,从而进一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同时,古琴演奏也需要弹者配合自由的速度变化,更好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

古琴演奏技巧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磨炼,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

四、古琴的演奏风格古琴演奏风格主要包括学派和个人风格两个方面。

学派是指古琴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流派性的不同演奏特点,每个学派都有其特有的演奏风格和表现手法。

而个人风格则是指弹者在学习、研究古琴演奏技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演奏风格。

这个风格既包括弹奏技巧的独特性,也包括表现主题意境的独创性。

《民族器乐视听赏析》结课论文

《民族器乐视听赏析》结课论文

《民族器乐试听赏析》结课论文课程编号:00010451-81任课教师:朱苏华编号: 11学号: 0904220242姓名:岳键论文题目:《新民乐发展与全球化进程》新民乐发展与全球化进程新民乐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中国传统民乐的继承,是不可能“原汁原味”地继承,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现代性因素,这也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

民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集大成者,新民乐是以民族音乐元素为动机,用现代理念、意识和手段进行创作和演绎的音乐新形式。

在民乐中加进了爵士、拉丁、摇滚等现代流行元素,人们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传统民乐从未有过的活力和新鲜,以及洋溢着青春的动力和魅力。

在这种探索中,“女子十二乐坊”做到了既珍视民族音乐这门传统艺术,又竭力去贴近并迎合当代观众的审美口味。

新民乐的崛起,为民乐找到了更多的观众,也激发了现代音乐人的创作灵感,并使现代音乐的发展立足于民族音乐之根,也正是中国传统民乐在新时期能得以现代性发展的表现。

每一种艺术产生后,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决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从音乐产生以后,民乐就一直在“变”,民乐的艺术形态就是在“变”中不断超越原有的形态,获得新的发展活力,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新民乐所表现的内容和艺术手法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新的内容,及时反映当代人们的生活,表达当代观众的意愿,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受到欢迎。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种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趋势,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括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层次、多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多元概念。

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高度的社会分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福祉。

全球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它使我们整个世界的物质财富成倍地增加,也使我们人类的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全球化的文化产业改变了很多东西,具体到中国民乐,它为了生存和发展也会跟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在历史上,民乐作为“国乐”一直在中国的民间和宫廷两方中缓慢而平静地发展着,这就决定了中国历史上的音乐家不是“宫廷派”便是“民间派”。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范本模板】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范本模板】

民族器乐欣赏论文音乐是一种享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接触郑彬老师的民族器乐欣赏课之前,我对音乐的认识仅仅限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了现代的活力与气息.但是在上完这门课程之后,我对音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古典之美。

在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我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

那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古典之美。

下面是我对接触到的民族器乐和作品的感想和认识。

在本课程中,我见识到了许多中华民族特有的乐器,欣赏了许多经典的中国民族音乐,如《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

感叹中华民族器乐的艺术之美.所有乐器中,我对古筝情有独钟.因为我觉得古筝和琵琶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民乐优美形象的乐器,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以前我对这些乐器只是感性认识,比较肤浅。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开始直接接触到古典民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渐渐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

古筝是弦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21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 ,S代表S形岳山,是筝父徐振高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

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

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筝很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简单乐器。

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之前.在课程中,老师带领我们听了《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古筝演奏。

欣赏传统乐器

欣赏传统乐器

欣赏传统乐器传统乐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情感。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深深地被传统乐器所吸引,每当听到它们的声音,我都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韵味和美妙的情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传统乐器的欣赏和感悟。

第一章:古琴古琴是我最喜欢的传统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悠扬,如泉水般清澈动人。

每当我听到古琴的声音,仿佛能够穿越时光,与古人心灵相通。

古琴的音乐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能够表达出人生百态和情感的复杂性。

古琴的演奏需要弹者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弹者的心声和对生活的感悟。

通过欣赏古琴,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更加珍惜现代生活中的美好。

第二章:二胡二胡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弦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悠扬而富有感染力,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每当二胡的琴弦被拉动,它就像是一个有灵魂的歌手,用音乐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二胡的演奏需要演奏者用弓子轻轻拨动琴弦,掌握好力度和节奏,才能演绎出优美的旋律。

通过欣赏二胡,我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第三章:古筝古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它的音色清脆悦耳,能够表达出宁静和优雅的情感。

古筝的演奏需要演奏者用指甲轻轻弹动琴弦,掌握好力度和音准,才能演奏出动人的旋律。

每当我听到古筝的声音,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通过欣赏古筝,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和文化底蕴。

第四章:琵琶琵琶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悠扬而富有表现力。

琵琶的演奏需要演奏者用指甲或者拨片轻轻弹动琴弦,通过手指的技巧和力度控制,才能演奏出琵琶独特的音乐。

每当我听到琵琶的声音,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传统的底蕴。

通过欣赏琵琶,我更加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多样性。

结语:传统乐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情感。

通过欣赏传统乐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将继续欣赏传统乐器,通过音乐的力量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和生活的意义。

民族乐器论文

民族乐器论文

民族乐器论文引言民族乐器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民族文化与音乐的独特性。

自古以来,民族乐器在各种场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感情,还能够传达特定的文化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的民族乐器,探讨它们的起源、特点以及对当代音乐的影响。

中国古琴中国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被称为“乐器之母”。

古琴以其独特而空灵的音色而闻名,它的音域宽广,表达力丰富。

古琴通常有七根弦,通过手指和拨片的技巧演奏。

古琴自古以来就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被视为高雅音乐的代表。

在中国古代文人之间,弹奏古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修养,被视为一种“儒雅”的行为。

中国古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古琴。

古琴有多种演奏技巧,包括弹、拨、敲、滚等,这些技巧使得演奏者能够创造出各种不同的音效和音乐表达。

中国古琴不仅在古代文学中得到广泛的描写和褒扬,而且在当代音乐中也获得了重要的地位。

一些现代音乐家将古琴与其他乐器进行组合,创造出传统与现代音乐的结合体,使得古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印度萨塔拉印度萨塔拉是印度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是一种弦乐器。

它是由一个共鸣箱、一根长颈和一组弦组成。

萨塔拉通常用来伴奏歌唱,它的音色悦耳动听,能够为歌曲增添丰富的音乐效果。

萨塔拉在印度音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被广泛应用于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以及宗教音乐。

在印度古典音乐中,萨塔拉通常与印度鼓(Tabla)一起演奏,共同构成印度音乐的基础。

萨塔拉的演奏技巧非常独特,需要演奏者熟练掌握指法和弹奏技巧,才能发挥出其独特的音乐表达。

在当代音乐中,萨塔拉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些现代音乐家将萨塔拉与西方乐器进行组合,创造出具有印度风格的新音乐形式。

这些音乐作品融合了印度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元素,给人们带来全新的音乐体验。

日本筝日本筝(又称三味线)是日本传统音乐中的一种弹拨乐器,也是日本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

中国乐器了解论文3000字

中国乐器了解论文3000字

中国乐器了解论文3000字篇一:中国传统乐器赏析非笔试类课程评分表浅谈古筝一.简介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摘自百度文库)二.自述因为从小几乎没接触过音乐,所以自我感觉是音乐白痴。

甚至在上这门课之前,我都不知道中国传统乐器有哪些,而本身对乐器认识的也不多。

而通过学习了这门课,却在无形中受到了熏陶,莫名的对中国古人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

即便如此,对于乐器却没有很大的兴趣,只些许觉着它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而我,是无法了解其奇妙的发音缘由的。

不过,却在看中国古装剧的时候,对古筝爱得甚是痴狂,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无缘由的,总觉得它的声音能拨动人的心弦。

觉得古筝是中国古传统乐器的代表,它像中国古人一样淳朴、斯文、优雅。

猜想:或许,什么样的名族就创造出了什么样的乐器吧。

每次看到电视剧里放的弹古筝的阶段,就特别兴奋,然后想着自己也能那么厉害,弹出动人的曲子。

记得有人跟我说过:艺术是一种神奇的美。

而这次的选修课,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艺术大的魅力。

还记得老师在讲古筝这节课的时候,我听得特别认真,生怕就错过一点,虽然对于音律我不懂,但是我还是听得很仔细。

我不需要懂得它的音律,但我能被里面所抒发的情感而激动,让我干渴的心在那一刻得到了灌溉。

现在想起甚是后悔,后悔在小时候没有去学习,没有机会去接触这高雅的技术。

对于古筝的热爱,在于它对于世间万物的了解,个中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举首望孤星,低头抚古琴,高山流水吟不尽,空谷觅知音,秋风秋水此登临,秋月秋霜一寸心,世间只有真情在,除却巫山不是云,为有知己万里行,山水苍茫洗胸襟,一曲情思随风去,归来化做断弦琴。

传统乐器的魅力作文

传统乐器的魅力作文

传统乐器的魅力作文
朋友,你可曾静下心来,好好感受过传统乐器的魅力?那可真是一种让人陶醉、让人痴迷的魔力啊!
还有古筝,那可是优雅的代表。

轻轻一抚,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山间的清泉,叮叮咚咚地流淌进你的心里。

闭上眼睛,你仿佛能看到古代的女子坐在亭子里,身着飘逸的长裙,玉指轻弹,那画面美得简直让人窒息。

再说说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说的就是它的妙处。

快速弹奏时,那声音密集得像一阵急雨,让人心跳加速;而缓缓弹奏时,又像是在跟你诉说着一个温柔的故事,让你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笛子就更有意思啦!它那清脆嘹亮的声音,能在空旷的田野上飘荡很远很远。

想象一下,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那悠扬的声音伴随着月光,该是多么美妙的一幅画面啊!
传统乐器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们能发出美妙的声音,还在于它们承载着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和情感。

每一种乐器都有它独特的性格,就像咱们人一样。

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下来,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感动。

所以啊,朋友们,可别总是沉迷于那些电子音乐啦,多听听咱们的传统乐器,感受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相信你一定会爱上它们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2-16
摘要:
经过上这门课程,我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关于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的知识,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民族乐器是各族人民用来演奏音乐以此来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各族人民通过其特有的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具有各种不同民族特色或地域风情的并表现人民生活和情感的音乐的乐器。

我国就有很多的乐器,如鼓、古筝、琵琶、县鼓、钟、
南、钲、磬、缶、铃、陶铃、雅等。

这里我主要谈谈对古筝的认识。

关键词:欣赏、筝、
一、筝的概述
筝是以音响效果命名的乐器,各地区的传统筝曲全国有代表性的筝曲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江浙、闽南广东梅县与潮汕等地。

筝,又称古筝、秦筝,是一种中国传统弹弦乐器,深深的植根于中国民间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筝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一直深受大众喜爱。

古筝因其发音宏亮 ,音质纯净 ,音色丰富而优美 ,技艺性很强 ,具有特殊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古筝图
二、筝的结构
筝是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筝的优劣取决于各部分材料质地及制作工艺的高低。

筝的弦也有很多种,最早以二十五弦为最多,唐宋时候又十三弦,后来又有了十六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现在以二十一弦作为常用的规格。

三、筝的演奏形式
筝的演奏的形式有很多样,而且筝常用的演奏方式是独奏、重奏和乐器合奏。

对于我来说,我最喜欢的就是独奏筝和乐器合奏。

我最喜欢的古筝曲就是《梅花三弄》和《高山流水》。

当然《渔舟唱晚》也是很好的,《渔舟唱晚》是古筝和高胡二重奏。

四、筝的流派
筝在古代的时候,因为地域不同,所以分成了不同的流派。

而古筝的流派也有很多的争议,有人说是六派流,有人说是八派流,还有人说是九派流。

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五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潮州筝派、
客家筝派、浙江筝派这五派的存在。

五、古筝鉴赏过程的基本特征
从古筝鉴赏的角度看,对一首古筝作品的把握首先要依赖听觉,没有听觉体验就没有音乐鉴赏。

古筝创作和表演归根结底是以广大古筝鉴赏者为对象的,古筝鉴赏者是古筝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接受者和消费者。

赏心悦“耳”是音乐艺术的直接目的。

也是人们进行音乐活动的第一需要。

无论是作曲家的创作还是演奏家的表演,这些活动的价值只有通过鉴赏者的聆听才能得以最终的实现。

古筝音乐的美首先为人的听觉所拥有,音响感知是鉴赏音乐的基础。

古筝音乐鉴赏还要感悟筝曲的意境和深邃内涵。

如果鉴赏者并不满足于仅仅获得古筝音乐的形式美感,期待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愉悦,这就需要在感悟筝曲的意境和深邃内涵上下点功夫。

意境,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营造的意象之境界,是艺术家经敏感的心灵感受到的人生、社会、历史、自然等的艺术再现。

对于鉴赏者来说,意境不能直接获得,要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感悟而得到。

不过,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由于有诉诸视觉形象、直观可感的艺术品供鉴赏,所以,鉴赏者往往可以透过作品的具体内容较快感受到意境、内涵。

但音乐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仅仅是一些比较抽象的音响组合,这就需要鉴赏者调动丰富的听觉联想,培养“音乐耳朵”。

在首先获得一定的音乐形象后,进而进入音乐营造的意境,最终得以深刻理解作品的深邃内涵。

而这单靠勤学苦练还不够,更需要深刻体验、领会乐曲的内涵,在弹奏、练习中不断探索、试验,将某首乐曲所适合的音色、力度等拿捏好。

在习奏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加入鉴赏的环节。

鉴赏是人们欣赏事物的高层阶段,其中存在着鉴别、对比的环节。

在鉴赏的过程中,我们自身的审美观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鉴赏的环节还将有助于我们形成、影响以及完善自身的审美观。

每个演奏家、弹奏者都希望将最好的音乐感觉呈现出来,而鉴赏是让我们在鉴别、对比以及分析的环节上不断提炼好的感觉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个人的弹奏水平、感觉与个人鉴赏的能力有很大关联。

一个人审美能力的高低往往
直接影响着他对音乐的感受、体验以及表现的到位与否。

鉴赏能力高,往往对乐曲的演奏、演绎更生动贴切。

六、鉴赏古筝名曲所表达的音乐内涵
学习古筝不能仅仅局限于古筝这一门乐器的弹奏方面,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耳朵的训练和乐感的培养。

由此我们需要注意多欣赏优秀的古筝名曲,或者名家名曲。

通过欣赏名家的演奏,可以反观自身演奏方面的一些问题,最终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感受力。

学习者可以通过鉴赏过程,培养了对音乐艺术鉴赏力,是一种受教育的过程。

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可以让我们能够较完全地感受到筝乐之美,培养一双具有高度审美意识的耳朵。

鉴赏是不能盲目的选择作品的,每个演奏家都有自己所擅长于表现的一类乐曲,每个古筝流派也都有自己的一些代表人物,我们用来鉴赏和学习的也往往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和优秀的作品。

如:《渔舟唱晚》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叠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

《高山流水》此曲藉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

音乐浑厚深沉,清澈流畅,形象地描绘了巍巍高山,洋洋流水。

曲义为展示古筝的特长,提供了充分的天地。

从低音到高音,从高音到低音的滚奏手法,惟妙惟肖地托显出涓涓细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响,使人仿佛置身于壮丽的大自然美景之中。

《雪山春晓》主旋律优美,有着藏族风情。

《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总之,在古筝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开发每一位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音乐素养,同时注重通过古筝名曲鉴赏陶冶情操,构建和谐、快乐、健康的学习氛围,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学生对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教育需求。

这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七、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
乐的意义所在。

它可以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培养我们的音乐素养,多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