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识字法教学初探.docx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字源识字”的教学模式初探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字源识字”的教学模式初探作者:陈淑瑜来源:《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年第12期【摘要】“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先识字再学拼音”的编排,篇目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采用字源识字法不仅强调帮助学生从汉字本源出发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快速识记生字,而且注重充分挖掘文字的深层文化涵义,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文章以“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学生为对象,结合汉字的本质和特点,探讨利用字源识字法提高识字效率的可行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字源识字;教学模式2016年秋季,“部编本”语文教材正式被启用,对于教材的编排,除了“先识字后学拼音”之外,还有两个特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识字量较之前有所减少,以高频出现的字为主;第二,课文篇章大幅度更换,加入了《金木水火土》《对韵歌》等颇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篇章。
从这里不难看出,新教材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因此,如何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自觉体现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文化育人功能,是教师在使用“部编本”教材时需要着力研究的课题。
而“字源识字”作为一种追溯汉字本源的识字方式,无疑能为课堂增色不少。
但如何采用字源识字法进行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结合汉字构字规律进行教学象形字在“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耳目》和《日月水火》中集中出现,这两篇也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章。
教材配有图片和甲骨文的对照,让人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
象形字大多是独体字,对这类汉字进行溯源学习能为学生以后理解偏旁部首表意做铺垫。
汉字从古至今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大部分汉字在笔画与结构上都是遵循一定规律而变化的,它们始终没有与原来的造字原理截然脱离联系。
现代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仍然十分明显,在识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这一点。
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
在千余已识的甲骨文中,形声字448个,占20%,到汉代《说文解字》时高达80%左右(《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形声字7679个),此后形声字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
小学低年级字源识字法浅谈

小学低年级字源识字法浅谈作者:李静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1期摘要: 字源识字是一种古老的识字方法。
当代字源识字法不仅强调帮助学生从汉字本源出发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合理、准确、快捷地解决识字问题,而且注重充分挖掘汉字文化的丰富营养,以实现汉字教学的多重功能。
结合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本文作者认为:采取字源识字法,一方面可以提高汉字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实现有意义的汉字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挖掘汉字的文化基因,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因此,有必要在以识字、写字为教学重点的小学低年级,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采取字源识字法来提高我们识字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小学字源识字法张庆认为,“字源识字”就是通过追溯汉字的本源,分析汉字的结构,利用汉字的构字理据识记汉字的方法。
我国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人们利用字源识字提供了权威性的依据。
特别到了清代,出现了大量以《说文》为中心的识字蒙学课本,如刘庠的《说文蒙求》,蒯光典的《说文蒙求广义》,李天根的《说文部首韵语》,冯桂芬的《说文部首歌》,等等。
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清代王筠专为蒙童编写的字源识字课本《文字蒙求》。
近代学者章太炎、陈独秀、傅东华等也曾积极倡导字源识字。
当代字源识字是以文字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汉字的字形为核心,利用汉字构形分析,通过汉字的原生图片和文字演变过程追溯汉字本源,以图建立现代汉字与其原生语境的联系,帮助学生从汉字本源出发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的学习方式。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一文的“鼓”字时,常见的教学法是“加一加”:十+豆+十+又,然后,提醒学生:左上是个“士”,别写成“土”。
这显然是把汉字教学简单定位为“认字”教学,为识字而识字。
有的编故事字谜:袋子里有十颗豆子,又装了十颗豆子,把袋子撑得鼓鼓的。
还有的编成顺口溜:左边十个豆,组合是大鼓;支是手持槌,正在敲大鼓。
以字源识字法为主导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

教学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 重要因素,对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工作而言,采用合理的识字教学方法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达 到提升教学效率的作用。字源识字教学 法是帮助学生在理解汉字构造和意义的 基础上,认识汉字并记住汉字。这种教 学 方 法 大 大 降 低 了 学 生 的 学 习 难 度, 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由 此可见,强化对字源识字法在小学低 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 的信心。
[关键词]情境引入 方法多样化 巩固拓展 总结提升
一、录像情境,激趣引入 1. 口算:谁是口算小能手! 10/11÷2 1/3+1/2 5-3/5 1-1/53/5 2. 先说谁是单位“1”?再说出数 量关系式。 (1)加工了一批零件的 8/13。 (2)4000 名 观 众, 其 中 5/8 是 美
Kechengyujiaoxue 课程与教学
以字源识字法为主导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
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 刘 育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 当前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内容。 但 是 从 当 前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现 状 来 看, 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实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字源识字法 是一种古老的识字方法,主要是指利 用汉字的构造和意义来认识汉字。针 对当前的小学识字教学现状,可以采 取字源识字法开展实际教学工作,从 而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故此,本文 对以字源识字法为主导的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进行了相应探讨,望能为相 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于汉字的了解不够深入,就只能采取 死记硬背的机械方式,从而导致其学习 பைடு நூலகம்趣不断下降,陷入了不良循环之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字源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字源教学一、字源教学:追本溯源,激发识字兴趣汉字是表意文字,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追溯汉字的源头,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结合图画、实物等直观手段,讲解汉字的构字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讲解中识记汉字,不仅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还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汉字的意义和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如教学“拔”字,先出示“扌”旁的字“把”,再出示“友”和“友”组合的字“拔”,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两者的区别。
在分析字形时,教师讲述“拔”的造字本义:古代是用连根拔起的方式牵牛走,引申为牵着或连着的东西主动地移开。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教师还可以将“友”想象成牛的头饰,将“友”与“拔”组合在一起就是牵着牛走的意思。
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理解了字义。
二、字源教学:拓展延伸,丰富识字途径识字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和课本,而应该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识字途径。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汉字的构字规律、汉字的书写技巧等,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观看电视节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识字。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汉字的字形、字义等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教学“休”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字形分析字的含义: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
再如教学“碧”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王大爷和白大爷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于是就有了“碧”字。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识字途径。
三、字源教学:引导创新,培养识字能力汉字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识记和理解汉字的基本含义和用法,还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运用所学汉字进行组词、造句、编写小故事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比赛、猜字谜、编顺口溜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汉字。
字源识字法教学初探

字源识字法教学初探摘要:字源识字法是通过对汉字的溯源分析进行识记汉字的识字方法。
它通过挖掘汉字的造字理据与演变特点,把握汉字的文化内涵,构建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识记汉字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源识字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识字教学渗透中国汉字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本文以《狐狸和乌鸦》识字教学为例,对字源识字法进行教学初探。
关键词:字源识字法;识字教学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是流传至今并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
汉字作为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其中蕴含着智慧与宝藏。
溯本求源,从汉字字源的角度解读汉字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运用字源识字法进行识字教学,引导学生从形人手,解读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不仅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更是挖掘汉字内涵、解读汉字文化的重要方法。
本文以《狐狸和乌鸦》一课为例,对字源识字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进行案例分析。
1背景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其中,识字又是写字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之基础。
现今各种识字方法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只有源远流长的科学方法才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作为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字源识字法经过了岁月的考验,成为一些教育工作者与教育机构研究的方向,时至今日许多教育工作者依然在识字教学中延用此法。
本文案例以笔者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小学字源识字教学实验研究”基地――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第一小学二年级执教的《狐狸和乌鸦》识字教学课为例,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用字源识字法进行教学初探。
2实录采撷2.1析题导入,激发兴趣师:初次来班级给同学们上课,老师特意从秦朝带来几个小篆,但是由于时代久远,老师已经辨别不出它们的身份了,听闻咱们同学汉字字源知识比较丰富,老师特意来与大家交流、探讨。
字源识字法教学初探

精心整理字源识字法教学初探摘要:字源识字法是通过对汉字的溯源分析进行识记汉字的识字方法。
它通过挖掘汉字的造字理据与演变特点,把握汉字的文化内涵,构建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而实法。
本文以《狐狸和乌鸦》一课为例,对字源识字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进行案例分析。
1背景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其中,识字又是写字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之基础。
现今各种识字方法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只有源远流长的科学方法才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作为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字源识字法经过生:第二个字是“狸”,因为它右面有个“里”字,读音应该与“里”相关。
师:他根据汉字形声宇“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推测左边的“犭”表形,右边的“里”表声,这个字读音与“里”相关。
生:第一个字左边是“犭”,右边是“瓜”,它是狐狸的“狐”;第三个字左边是“口”,右边是禾苗的“禾”,它应该是“和平”的“和”。
师:我们学习过“瓜”字,它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圆去探索本课生字的奥秘。
2.2游戏引领,各个击破师:最近,老师的朋友圈被一款叫做开心消消乐的游戏刷屏了,依据本课的学习内容,老师也设计了一款新游戏:它就是汉字消消乐。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出发,以小组为单位去英勇地闯关吧!(投影出示游戏闯关步骤:第一关:读一读;第二关:找一找;第三关:想一想;第四关:写一写。
)想知道每个关卡背后都有哪些任务吗?让我们一起开车挑战一下吧!(观察学生举手情况)这一组最积极,每个人都举手了,就从你们开始吧!(小组开火车读生字,完成任务,老师为小组加分)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顺利闯过一关。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找一找,请同学们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宝宝,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学生边读课文,边画生字)师:同学们在寻找生字宝宝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生字连在一起组成词语,而目其中还有可爱的小动物呢!你找到它们师:那为什么鸟有眼睛,而乌鸦的乌却没有眼睛呢?生:因为乌不是鸟,鸦是鸟。
识字溯源分析法运用初探

“ ” 山前排 列 战 车 阵 , 陟 ” 上 山 , 降” 山上 下 来 , 阵 指 “ 是 “ 从 “ ” 台阶 ,险 、 、 、 、 、 ” 阶 指 “ 陷 隐 隧 陵 隘 等字 都 与 山义 有 关 。
会 混用 , 写成 别字 , 再 ’ 在 ” 如 果有 些字 不但 音 同、 如“ ’ 和“ 。 音 近 , 且还 义 近 或 形 近 , 者 如“ ” 查 ” 后 者 如 而 前 察 和“ ; “ ” 厉 ”“ ” 学 生更 容 易混 用且 难 以纠 正 。引 导学 历 和“ 、 励 , 生分辨 这 几类 字往 往 要在 理解 字 义上 下 功夫 ,这 时恰 当 地运 用溯 源分 析法 , 往 能取 到事 半功 倍 的效果 。限于篇 往 幅 以“ 再接 再厉 ” 为例 。 再接 再 厉 ” 常有 人误把“ ” “ , 厉 写作 “ ” 古代“ ” 励 。 厉 的本 义是 磨 刀石 , 写作“ ”名 词活 用 , 后 砺 ,
演 变成“ ’髟。楷 书部首 作内 本义 是 窑洞 。引 申指 地洞 、 八 7 窟 窿 。如 , 穷 ” “ 是力 在穴 下 , 有劲 使不 出, 示窘 迫之 意 。 表 溯 源 分析三 个 形 近部 首 ,使 学生 明 白 了各 部 首 的形 义关系, 分清 了三 部 首形 的细 小 差异 和 音 、 的不 同, 义 避 免 了 学生 刚学 习这 些部 首就产 生 的混 淆 。
的理据性 , 常用 的办法 就是追 溯字源 。’ 来 , ’ 近年 笔者 在低
年 级识字 教学 中 , 尝试 适 当溯源 以揭 示字 理 , 得 良好 效 取
果 。做法 是 :
字源识字法教学初探

字源识字法教学初探摘要:字源识字法是通过对汉字的溯源分析进行识记汉字的识字方法。
它通过挖掘汉字的造字理据与演变特点,把握汉字的文化内涵,构建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识记汉字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源识字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识字教学渗透中国汉字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本文以《狐狸和乌鸦》识字教学为例,对字源识字法进行教学初探。
关键词:字源识字法;识字教学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是流传至今并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
汉字作为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其中蕴含着智慧与宝藏。
溯本求源,从汉字字源的角度解读汉字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运用字源识字法进行识字教学,引导学生从形人手,解读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不仅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更是挖掘汉字内涵、解读汉字文化的重要方法。
本文以《狐狸和乌鸦》一课为例,对字源识字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进行案例分析。
1背景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其中,识字又是写字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之基础。
现今各种识字方法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只有源远流长的科学方法才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作为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字源识字法经过了岁月的考验,成为一些教育工作者与教育机构研究的方向,时至今日许多教育工作者依然在识字教学中延用此法。
本文案例以笔者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小学字源识字教学实验研究”基地――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第一小学二年级执教的《狐狸和乌鸦》识字教学课为例,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用字源识字法进行教学初探。
2实录采撷2.1析题导入,激发兴趣师:初次来班级给同学们上课,老师特意从秦朝带来几个小篆,但是由于时代久远,老师已经辨别不出它们的身份了,听闻咱们同学汉字字源知识比较丰富,老师特意来与大家交流、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源识字法教学初探摘要:字源识字法是通过对汉字的溯源分析进行识记汉字的识字方法。
它通过挖掘汉字的造字理据与演变特点,把握汉字的文化内涵,构建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识记汉字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源识字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识字教学渗透中国汉字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本文以《狐狸和乌鸦》识字教学为例,对字源识字法进行教学初探。
关键词:字源识字法;识字教学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是流传至今并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
汉字作为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其中蕴含着智慧与宝藏。
溯本求源,从汉字字源的角度解读汉字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运用字源识字法进行识字教学,引导学生从形人手,解读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不仅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更是挖掘汉字内涵、解读汉字文化的重要方法。
本文以《狐狸和乌鸦》一课为例,对字源识字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进行案例分析。
1背景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其中,识字又是写字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之基础。
现今各种识字方法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只有源远流长的科学方法才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作为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字源识字法经过了岁月的考验,成为一些教育工作者与教育机构研究的方向,时至今日许多教育工作者依然在识字教学中延用此法。
本文案例以笔者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小学字源识字教学实验研究”基地――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第一小学二年级执教的《狐狸和乌鸦》识字教学课为例,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用字源识字法进行教学初探。
2实录采撷2.1 析题导入,激发兴趣师:初次来班级给同学们上课,老师特意从秦朝带来几个小篆,但是由于时代久远,老师已经辨别不出它们的身份了,听闻咱们同学汉字字源知识比较丰富,老师特意来与大家交流、探讨。
请看老师带来的几个小篆,让我们一起来猜猜看!生:第二个字是“狸” ,因为它右面有个“里”字,读音应该与“里”相关。
师:他根据汉字形声宇“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的特点,推测左边的“犭”表形,右边的“里”表声,这个字读音与“里”相关。
生:第一个字左边是“犭” ,右边是“瓜” ,它是狐狸的“狐”;第三个字左边是“口” ,右边是禾苗的“禾” ,它应该是“和平”的“和” 。
师:我们学习过“瓜”字,它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圆形物体表示果实,两边是瓜蔓,像藤上结瓜之形。
“瓜”加上部首“犭”,构成形声字“狐”;我们也学习过禾苗的“禾”,它也是一个象形字,像禾苗垂穗之形。
古人将数支长短不一的禾秆排列在一起,组成编管乐器,“和”即“口”吹“禾”秆所组成的编管乐器,能发出和谐悦耳的声音,因此,人们借此联想,不同的人或物若能像此乐器一样,便能和谐相处,如:和谐、和平等。
生:这几个字是“狐狸和乌鸦”。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生: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狐狸和乌鸦》。
师:同学们不但汉字文化知识丰富,而且聪敏机智,善于推理,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解开了秦朝小篆的汉字之谜。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狐狸和乌鸦》,一起去探索本课生字的奥秘。
2.2 游戏引领,各个击破师:最近,老师的朋友圈被一款叫做开心消消乐的游戏刷屏了,依据本课的学习内容,老师也设计了一款新游戏:它就是汉字消消乐。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出发,以小组为单位去英勇地闯关吧!(投影出示游戏闯关步骤:第一关:读一读;第二关:找一找;第三关:想一想;第四关:写一写。
)想知道每个关卡背后都有哪些任务吗?让我们一起开启汉字消消乐的探险之旅吧!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读一读。
请同学们带拼音自读生字。
(学生自读生字)师:同学们读得都特别认真,老师想请一位最勇敢的小老师为大家正音。
(学生代表汇报字音)师:他读得对不对?(对)此处应该有掌声!(学生鼓掌)真是一位勇敢的小男子汉,第一位发言就为小组获得一颗星。
(老师为小组加分,同学们跃跃欲试。
)师:戴着拼音小帽子的生字宝宝大家都认识了,去掉帽子你还认识吗?(认识)那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开火车挑战一下吧!(观察学生举手情况)这一组最积极,每个人都举手了,就从你们开始吧!(小组开火车读生字,完成任务,老师为小组加分)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顺利闯过一关。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找一找,请同学们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宝宝,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学生边读课文,边画生字)师:同学们在寻找生字宝宝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生字连在一起组成词语,而目其中还有可爱的小动物呢!你找到它们了吗?生:狐狸生:乌鸦和麻雀师:综合他们两人的回答,我们顺利地将本课的小动物找到了,可是你是怎样判断它们是小动物的呢?生:我在“动物世界”中看到过它们。
师:他通过生活的观察认识了动物,我们能否通过汉字的字形辨认出它们是动物呢?生:可以,狐狸都是“犭”,“犭”的字与动物有关。
生:乌鸦的‘鸦”字有一个“鸟”字,鸟是动物,所以乌鸦是动物。
生:“乌”和“鸟”很像。
生:是乌鸦的眼睛。
师:那为什么鸟有眼睛,而乌鸦的乌却没有眼睛呢?生:因为乌不是鸟,鸦是鸟。
生: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色的,眼睛也是黑色的,所以看不到乌鸦的眼睛。
师:他分析的有道理吗?(有)确实是这样的,请看大屏幕,上面这只全身黑色的鸟就是乌鸦,下面的是彩色的叫做吉祥鸟。
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吉祥鸟的眼睛,而乌鸦的眼睛就不那么明显了。
(学生恍然大悟)师:传统中,乌鸦是与吉祥鸟相悖的不祥之鸟,然而乌鸦却是孝鸟的代表,关于乌鸦有一个感人的成语故事,这个故事叫做“乌鸦反哺” 。
(板书成语)有同学知道这个故事吗?(没有)那么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吧!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只出去寻找食物喂养孩子的乌鸦妈妈,其实等到乌鸦妈妈衰老的时候,壮年的乌鸦子女就会自觉担当起觅食的责任,无论多么辛苦,它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将食物喂到母亲口中,直到老乌鸦再也吃不了的那一天。
我们也是被父母抚养长大的,老师希望大家将这个故事牢记在心,长大后做一个像小乌鸦一样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学生聆听,若有所思)师:我们从汉字字形的角度解读了狐狸和乌鸦两个词语,那么我们能否从麻雀这个词语中看到麻雀也是动物呢?生:“雀”字像一只小鸟在鸟窝里。
师:除了以上三个表示动物的词语,其他生字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朋友组成词语,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为生字找朋友,将你组成的词语读给同桌听。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词语,小老师全班带读)2.3 识字、写字,合力推进师:经过大家的合作,我们认识了生字,并为生字找到了好朋友。
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按汉字的结构划分,我们如何将生字分类?生:左右结构的字:洞、吃、枝、找;上下结构的字:亲、您;上中下结构的字:爱;独体字:肉。
师:同学们对汉字结构的把握十分准确,那么在书写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请同学们给老师进行书写指导。
(学生指导,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师:同学们的指导非常到位,在大家的指导下,老师的书写都有进步了。
本课生字有两个字结构比较特殊,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
生:“爱”字和“受”很像,比较难写。
师:上一课同学们学习了“受”字,受的上面是“ ??”表示一只手,下面的“又”字也表示一只手,两只手在传递盘子,表示接受、传授的意思。
(师生演示)生:两只半。
师:“友”是两只手,而且是两只方向一致的右手,用两手相握或以手相助表示友谊、朋友。
在汉字字形演变的过程中,汉字的笔画变得规整、平直,形成现在的“友”字。
除了“爱”字还有一个结构与众不同的,谁来提醒老师书写的注意事?生:“肉”字独体字,“肉”字的“丿”写在中上,“人”字的捺点。
生:它两个很像。
:“肉”和“月”都是根据物体形象造出来的象形字,小篆它写作同一个字,因此,我看到肉月旁的候想到的不是高挂夜空的月亮,想到“肉”的意思。
筋想一想,小手摸一摸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到哪些肉月旁的字?生:、腿、脚、胳、膊、肩、膀、肚⋯⋯:肉月旁的字有很多,同学下再字典,看看你能搜集到哪些,并与老、同学行交流。
今天,大家心力,所向披靡,共同了我的字关卡,成名副其的字小达人。
其,我的先人在造字之初“近取身,取物” ,通身事物的察与探索造了字。
我心察不我所学的字都离不开“人” ,人所造的字也都是来自我的自然与生活之中。
未来的学中,希望我不断探索,我的字奥秘探索之旅。
3析展望研教材与了解学生是确定教学方法行教学的前提,本教学教做了精心的,内容深刻而丰富。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犭”这一部首,并接触过“瓜” 、“禾”、“鸟”等简单的象形字,能够自主划分独体字与合体字,并能在认识一定部首与象形字的基础上,对合体字的各个偏旁进行分析,通过字形阐释汉字的意义与读音。
字源识字法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字源识字法解读汉字,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了学习效果,渗透了汉字文化,而且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的在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中汲取营养的能力,为生命奠基。
虽然字源识字法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学生也乐于接受,但是字源识字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钻研。
让字源识字法的教学功效得以有效发挥还需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