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富氧”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的复苏演讲稿范文

中国经济的复苏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全体人民,向大家发表关于中国经济的复苏演讲。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回顾一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世界工厂”到科技创新的突破,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然而,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中国经济复苏的必然性1. 巨大的内需潜力我国拥有14亿人口,内需市场庞大。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内需市场潜力巨大。

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 产业升级的推动力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产业升级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

3. 政策环境的优化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对外开放等,为经济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措施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

我们要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 扩大内需市场我们要充分发挥内需潜力,推动消费升级,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

3. 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

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

4. 扩大对外开放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5. 优化营商环境我们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富分化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富分化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富分化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收入等。

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收入分配不均和贫富分化。

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被分配给不同社会成员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国家干预和社会保障等方式进行。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资源、技能和机会的差异,不同人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收入也会存在差异。

而由于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导致收入分配不均变得日益严重。

贫富分化是指社会中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分配不均,一部分人的财富和收入不断增加,而另一部分人则面临贫困和社会排斥。

贫富分化的形成和加剧,既源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也与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有关。

经济增长对于收入分配和贫富分化的影响是复杂的。

一方面,经济增长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

经济增长也可能加剧收入差距,使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经济增长会刺激企业的发展,使得一些富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获得更多机会和财富。

他们通过创业、投资和经商等方式,积累财富,并成为富人阶层的一部分。

而对于那些没有创业能力和机会的人来说,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无法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导致贫困和贫富分化的加剧。

经济增长还会加剧社会财富和资源的集中。

随着经济增长,大企业和跨国公司更容易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而中小企业则往往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困难。

这使得财富和机会向大企业和富人集中,而使得中小企业和穷人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经济增长还会导致土地和房地产的增值,推动房价上涨。

这使得那些拥有大量房地产的人更加富有,而那些无房或低收入人群则无法承受高房价的压力。

这也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并造成了住房不平等的现象。

为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均和贫富分化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富氧燃烧技术及其经济性分析

富氧燃烧技术及其经济性分析

富氧燃烧技术及其经济性分析富氧燃烧技术是一种利用富氧气体取代空气进行燃烧过程的新型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空气燃烧技术,富氧燃烧技术具有更高的燃烧温度、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更低的污染排放。

因此,富氧燃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石油化工、能源和环保等。

首先,富氧燃烧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空气燃烧过程中,由于氧气只占空气中的21%,其余部分是氮气等惰性气体,因此在燃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热量将惰性气体加热到反应温度。

而富氧燃烧技术利用富氧气体取代空气,可以大大减少惰性气体占据的体积,并提高氧气浓度,从而减少了惰性气体对燃烧反应的影响,提高了燃烧效率。

其次,富氧燃烧技术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

在空气燃烧过程中,氧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氮氧化物(NOx)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而富氧燃烧技术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因为富氧燃烧过程中氮气的含量大大降低,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此外,富氧燃烧技术还可以减少颗粒物(PM)的排放,因为在富氧气氛中,燃料燃烧更充分,减少了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颗粒物。

再次,富氧燃烧技术可以提高产能。

由于富氧燃烧技术提升了燃烧效率,并且完成了更完全的燃烧过程,可以使得单位燃料发生更多的燃烧反应,从而提高了产能。

这对于一些高产能、高能耗的行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然而,富氧燃烧技术在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富氧燃烧技术需要配套的富氧设备和氧气供应系统,这增加了设备投资成本。

其次,富氧燃烧技术对燃料的选择有一定要求,需要具备适应富氧环境的燃烧特性。

此外,富氧燃烧技术还需要进行细致的工艺控制和运行管理,以保证燃烧效率和安全性,增加了运营成本和风险。

总体来说,富氧燃烧技术在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和提高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尽管在应用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合理的经济性分析和技术调整,可以降低技术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富氧燃烧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经济复苏后的走向趋势

经济复苏后的走向趋势

经济复苏后的走向趋势
经济复苏后的走向趋势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市场活跃: 随着经济复苏,投资者的信心增强,资本市场活跃度可能会提高。

股市和债券市场可能会出现上涨趋势,投资者会寻求高回报率的资产。

2. 消费需求增加: 经济复苏可能会带动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人们可能会增加消费支出。

人们可能会更多地购买商品和服务,尤其是在经济良好时期,他们可能会更愿意购买大件商品,如汽车和房屋等。

3. 就业机会增加: 经济复苏通常会促使企业重新开始扩大规模或增加产能,这将导致更多的求职机会。

失业率可能会下降,劳动力市场也会变得更加竞争激烈。

4. 国际贸易增长: 经济复苏可能会促使国际贸易增长,出口和进口可能会上升。

企业可能会增加出口和进口活动,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5. 价格上涨风险: 经济复苏可能伴随着通货膨胀的风险。

当需求上升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政府和央行可能会采取措施来控制通胀,以保持经济稳定。

6. 绿色经济发展: 经济复苏也可能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政府可能会致力于促进可持续发展,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的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复苏后的趋势可能因国家、地区和行业而异。

这些趋势取决于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形势和全球经济发展等因素。

集团领导就经济分析发言稿

集团领导就经济分析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会议上就经济分析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在此,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当前经济形势分析1.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

2. 国内经济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3. 政策环境趋严。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力度,强化金融监管,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

二、集团经济分析1. 集团整体业绩稳健。

在过去的一年里,集团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 产业结构优化。

集团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加大新兴产业布局,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

3. 创新能力提升。

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为集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1. 加强战略规划。

集团要紧跟国家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2. 深化改革。

集团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3. 强化创新驱动。

集团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4. 优化人才结构。

集团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5. 加强风险管理。

集团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总之,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集团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我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集团一定能够实现新的跨越,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与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与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与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复苏一直是全球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

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受控,各国纷纷制定复苏计划,恢复经济活力,本文将分析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与影响因素。

一、关键因素分析1.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

通过减税降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措施,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2. 产业结构优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型经济增长点,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是经济复苏的重要保障。

3. 外部需求增长:开放型经济体系下,外部需求的增长对于国家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等方式,可以拓展出口市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4. 技术创新驱动: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科技人才,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复苏。

二、影响因素分析1. 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会对国家经济复苏产生深远影响。

国际贸易摩擦、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影响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2. 社会稳定和就业形势:社会稳定和就业形势是经济复苏的重要影响因素。

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充分的就业机会可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3. 资源环境限制:资源环境的限制是经济复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需要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考量因素,避免出现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

4. 政策环境和监管机制:政策环境和监管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复苏的效果。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与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需要全面分析,综合施策。

只有通过政府政策的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外部需求的增长、技术创新驱动,同时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社会稳定和就业形势、资源环境限制、政策环境和监管机制等因素,才能有效推动经济快速复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3000字

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3000字

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3000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80年代的经济规模较小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面对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调整、环境污染等挑战,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依然保持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包括经济结构转型、科技创新、投资环境、对外开放等方面。

一、经济结构转型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以高速增长为主导,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就提出了经济结构转型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核心就是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淘汰过剩产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消费升级等措施,来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这样一来,中国就可以向更成熟的、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型,为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也是值得关注的。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中国的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已经名列全球前茅。

这些成就不仅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此外,中国政府也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仅在政策层面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还通过建立各种创新型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等手段,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投资环境中国的投资环境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更加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和便利。

此外,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力度,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

可以说,中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世界最大的市场,这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环境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重视的议题。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政治形势、社会风向、科技发展四个方面对中国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9.1万亿元人民币。

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尽管最近几年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保持了比较稳健的增长态势。

然而谈到防范风险,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人口老龄化等都是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政治形势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很强的政治稳定性和安全保障。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中国这种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治体制往往被其他国家所质疑。

另外,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战也给中国带来了压力。

社会风向中国的社会风向也在不断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年轻人更加关注环保、健康、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不过,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程度和文化差异也给中国的环境发展带来了不均衡性和不确定性。

科技发展中国在科技领域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

在人工智能、5G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国的技术水平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这些技术的发展也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更快增长。

但是科技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比如网络安全、隐私保护、无人驾驶等等。

总的来说,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虽然在发展中会面临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是人们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充分发挥中国的优势,加强弱点,推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经济富氧”
臧向阳黄后芳
摘要:富氧喷煤是高炉强化冶炼的重要手段,选择适宜的富氧率、喷吹比,实现高炉经济炼铁。

本文结合实际生产中提高富氧量,提高煤比,取得较好效益的情况,建立经济富氧量的简单数学模型。

关键词:经济富氧
1 引言
高炉富氧鼓风的历史发展
早在1876年贝塞麦就提出采用富氧鼓风来强化高炉冶炼,1913年比利时乌格尔厂第一次进行了高炉富氧鼓风试验,鼓风含氧增加到23%,产量提高12%,焦比降低2.5%~3.o%。

以后德国、前苏联也相继进行了试验。

但是富氧鼓风作为一项实际应用技术,是从50年代开始的,1951年美国国家钢铁公司威尔顿厂建立一台氧气纯度达95%的制氧机用于高炉富氧,鼓风含氧量达到22.5%~25.O%,并取得富氧1%增产4%~5%的效果。

进入60年代由于大功率低能耗高炉专用制氧机的诞生和高炉喷吹燃料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高炉富氧鼓风在欧、美、日本及前苏联等国得到迅速推广。

1976~1981年苏联新利比茨克2000m3高炉,先后进行富氧35%和40%的试验,创造高炉富氧最高水平,喷吹天然气156m3/t,高炉增产9.4%,利用系数达到2.5t/(m3?d),焦比398kg /t,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60年代以来,随着高炉喷吹燃料技术的发展,首钢、鞍山钢铁公司(鞍钢)、马鞍山钢铁公司、上海钢铁一厂等先后在高炉上采用富氧鼓风。

1966年首钢1号高炉鼓风富氧量达24%~25%,喷吹煤粉量最多达到270kg/t,效果是鼓风增氧1%即增产4%~5%。

1986~1987年鞍钢2号高炉进行高富氧大喷吹工业试验,鼓风含氧达到28.59%,喷煤量170.02kg/t,效果十分明显,鼓风增氧1%增产2.5%~3%,同时可增加喷煤12~13kg/t。

1985年宝钢1号高炉4063m3大型高炉上采用鼓风机前富氧,最大富氧率4%。

高炉喷煤的历史发展
高炉喷吹煤粉始于1840年班克(S.Banks)喷吹焦炭和无烟煤的设想,在1881年获得专利。

1961年,在北美汉纳公司的2号高炉完成第一次大规模的工业高炉喷煤试验,1972年阿姆科钢铁公司的阿曼达高炉成为第一座完全将喷吹煤粉应用于工业规模的高炉。

日本于1981年开始采用高炉喷煤技术,法国于1982年首次采用高炉喷煤技术,英国于1983年首次采用高炉喷煤技术,德国于1985年首次采用高炉喷煤技术。

1988年克利夫兰炼铁厂进行了富氧喷煤试验。

1964年,我国首次在鞍钢6号高炉喷吹烟煤,因发生爆炸而中断。

1965年10月,首钢1号高炉在没有富氧的情况下,喷煤率达到30%以上,创当时世界最好成绩。

由于计量、监测、自动控制水平发展较慢,制约喷煤技术的运用与发展。

1986年8~12月和1987年4~7月,鞍钢进行了两个阶段的高富氧(28~30%)大喷吹(150~200kg/t)工业试验,效果显著。

1991年,首钢进行了富氧喷煤试验。

包钢1990年进行了高炉富氧大喷煤工业试验。

见表一、表二、表三:
表一:鞍钢2号高炉富氧喷吹试验技术指标
表二:包钢1号高炉富氧喷吹试验指标
表三:首钢1号高炉富氧喷吹试验主要技术指标
高炉富氧与高炉喷煤技术相结合,大大促进喷煤技术的发展,是高炉高煤比冶炼的辅助技术手段,目前,富氧喷煤作为一项综合技术运用于高炉冶炼。

笔者在此不讨论富氧喷煤技术的工业运用,而是从经济角度来谈谈个人对“经济富氧”的认识。

2 富氧的经济性分析
富氧鼓风需要消耗氧气,氧气的成本远远超过鼓风成本,就富氧鼓风本身而言是增加成本的。

在生产实践中,富氧鼓风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消耗,从而体现富氧喷煤的综合效益。

关于富氧的经济性,国内不少学者专家建立了数学模型,但与实际生产中的具体情况差别很大,这也就出现全国高炉富氧率差别很大。

笔者立足实际生产情况,对富氧经济进行分析,认为富氧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四方面:提高煤比、提高煤粉置换比、提高煤气热值、降低风耗。

以下是A钢厂近年指标情况。

1.提高煤比
1965年10月,首钢1号高炉在没有富氧的情况下,喷煤率达到30%以上,但由于炉缸温度不足等原因引起高炉炉缸工作失常。

理论上,提高1%富氧率将提高理论燃烧温度40℃左右,可增加16kg/t。

理论计算,以吨铁富氧量30m3,煤比170kg/t,煤粉置换比按照0.85为例进行计算。

对比A钢厂实际生产情况。

见表四、表五。

表四:不同燃料比、风耗条件下富氧的效益对比
表五:A钢厂实际生产情况
通过以上两组数据表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通过提高煤比,吨铁富氧每1m3能够降低成本0.4~0.6元;
②燃料比越高,风耗越高,单位富氧的效益越低。

2.提高煤粉置换比
目前,制约高炉180kg/t以上煤比的瓶颈在于如何解决高炉未燃煤粉得出问题。

诸多研究表明,减少未燃煤粉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提高煤粉在风口前的燃烧率。

煤粉从风口喷入炉内,停留时间短。

经验表明,煤粉在10~40ms内只能燃烧60~80%。

有文献研究了热风温度和氧气浓度对煤粉燃烧率的影响,在风温1200℃,鼓风中氧气浓度在30%以下时,提高风温和增大富氧率对提高烟煤的燃烧率较为显著,而无烟煤要达到和烟煤同样的燃烧效果,则需要更高的风温和富氧率。

实践生产证明,鼓风氧气浓度在25%左右时,煤粉置换比最高。

根据西安交大的《富氧气氛中煤粉燃烧特性改善的实验研究》指出,随着氧的体积分数的增大,煤样的着火温度及燃尽温度均呈下降趋势,着火时间提前,燃烧时间缩短,煤粉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当氧的体积分数小于40%左右时,煤粉燃烧特性的改变较大,当氧的体积分数大于40%时,改善趋势变缓。

以下是鞍钢关于不同富氧条件下煤粉燃烧率的工业试验数据,见表六。

表六:鞍钢测定置换比与氧过剩系数关系
氧过剩系数越高,煤粉的置换比越高。

经验表明,在富氧喷煤条件下,煤粉置换比在0.85~1.05范围内。

A钢厂实践经验表明,富氧率达到~3.5%时,煤粉置换比达到1.0,而无富氧条件下,煤粉置换比0.75~0.85。

据此,推算煤粉置换比提高后,增加富氧的效益。

见表七:表七:不同煤比、燃料比条件下,置换比提高的效益
结论:
①风耗越低,煤比越高,通过提高富氧提高置换比的效益越大;
②通过提高富氧来提高置换比,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3.提高煤气热值
鞍钢试验表明,富氧1%提高煤气发热值2.5~3.0%。

A钢厂热风炉采用全高炉煤气烧炉,分析历年指标来看,虽然煤气利用提高后风温仍然保持在1170~1180℃的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富氧率较高。

实践表明,富氧率提高1%,采用全高炉煤气烧炉热风炉能够提高风温10~15℃,降低焦比1kg/t,焦炭单价按照2.0元/kg计算,降低成本2元/吨。

4.降低风耗,有利于提高冶炼强度
富氧1%,相当于提高风量4.76%。

相同条件下,减少使用电动鼓风机的电耗3~4度/吨铁,电单价按照0.6元/度计算,1%富氧率降低成本约2.0元/吨。

3 经济富氧数学模型的建立
以上分析基于给定单价、燃料消耗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分析,将以上各因素转化为相关函数列式如下:
吨铁耗风量:F=0.0102×k2-7.3771×k+2321-3.762×Y (1)增加喷煤量:ΔM=Y×0.79/(Y+F)(2)
增加喷煤的效益:X
1=((M+ΔM)×Z
2
- M×Z
1
)×(P
j
-P
m
)-Y×P
o
(3)
降低电耗的效益:X
2=2.37/(Y+F)×P
d
(4)
提高煤气热值的效益:X
3=0.79/(Y+F)×1×P
j
(5)
富氧鼓风的综合效益:X=X
1+X
2
+X
3
(6)
其中:
k 燃料比,kg/t
Y 吨铁富氧量,m3/t
Z
1
富氧前煤粉置换比,一般取0.8
Z
2
富氧后煤粉置换比,一般取0.85~1.05(可以对比测定)
P
j
净焦单价,元/kg
P
m
煤粉单价,元/kg(含制粉费用)
P
d
电单价,元/度
将各项参数代入式(6),如果X>0,则表明富氧是有效益的。

4 几点讨论
式(1)~式(6)的数学模型是比较粗糙的,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①富氧1%增加产量3%,在高炉需要提产时富氧的效益将最大化;
②高炉喷吹煤粉采用劣质煤,诸如高灰分、可燃性等,煤比可提高的量较小;
③喷吹烟煤较多时,煤比提高的量也相对较小;
④煤比低于150kg/t时,只要适当提高鼓风温度即可;
⑤高炉大喷吹后,各项制度应相应调整,减少未燃煤粉的总量;
⑥提高煤比受制于制粉能力、喷吹输送能力等设备因素;
⑦富氧提高煤气热值的效益,在高炉煤气全回收企业效益更明显,诸如全高炉煤气
热风炉烧炉、高炉煤气发电。

高煤比是高炉经济炼铁的大方向,富氧鼓风减少单位生铁的煤气量,可以减缓大量喷吹煤粉后因焦炭负荷加重而导致的压损上升和透气性变化,富氧1%降低炉腹煤气量3%。

从现场操作来看,富氧鼓风是有利的。

企业在确定富氧率时,应综合考虑成本的、操作的影响,才能实现富氧效益最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