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ultisim仿真)

合集下载

multisim仿真电路课程设计

multisim仿真电路课程设计

multisim仿真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功能;2. 掌握仿真电路的搭建、修改和测试方法;3. 学习并应用基本的电路原理,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4. 识别并使用常见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5. 了解不同类型电路的特点,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使用Multisim软件搭建简单的仿真电路;2. 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排查;3. 能够分析仿真电路的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4. 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复杂仿真电路的设计与验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和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电子电路知识,对Multisim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Multisim软件基本操作与界面介绍: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元件库、虚拟仪器等功能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一章 Multisim软件概述2. 基本电路元件的认识与使用:学习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常见电子元件的参数和特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电子元件3. 简单电路的搭建与仿真:运用Multisim软件搭建电路,进行电路原理的学习和实验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分析与设计4. 复杂电路设计与分析:学习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的设计方法和仿真实验。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5. 电路故障分析与调试:培养学生在仿真环境下进行电路故障排查和调试的能力。

电子技术仿真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仿真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2.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常见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并能解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3. 学生能掌握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并进行仿真分析。

2. 学生能够通过软件操作,优化电路设计,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子电路进行故障排查和性能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电子电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提高电子技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及相关领域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原理与应用。

- 常见电子元件(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的特性和用途。

2.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 电路图绘制方法与规范。

- 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的基本操作。

- 仿真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实践操作与故障排查:- 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 电路性能测试与优化。

-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查。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电子电路基础知识(1课时)- 第二章: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2课时)- 第三章:实践操作与故障排查(2课时)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问题解决技巧。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2. 了解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及功能,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3. 学会分析简单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4. 掌握模拟电路图的阅读和绘制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2. 能够运用Multisim等软件对模拟电路进行仿真分析;3.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电路的性能;4. 能够解决实际应用中与模拟电子技术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介绍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 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讲解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器件的特性、符号、选用和应用。

3. 简单模拟电路分析:分析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4. 模拟电路图的阅读与绘制:教授电路图的识别、分析和绘制方法。

5. 模拟电路设计与仿真:运用Multisim等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

6. 实验教学:开展与模拟电子技术相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1周: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教材第1章;第2周: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教材第2章;第3周:放大器电路分析,教材第3章;第4周:滤波器与振荡器电路分析,教材第4章;第5周:模拟电路图的阅读与绘制,教材第5章;第6周:模拟电路设计与仿真,教材第6章;第7周:实验1,教材附录;第8周:实验2,教材附录。

模拟电子技术及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及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常用电路;2. 理解并分析常用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3.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模拟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2. 能够分析和解决模拟电路中存在的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动手实践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模拟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基本电路的定义、分类及功能;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放大电路:以晶体管放大电路为核心,讲解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性能及设计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3. 滤波电路:介绍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原理、特性及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4. 振荡电路:分析LC振荡器、RC振荡器等常用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教材章节:第四章5. 模拟电路仿真与设计:利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模拟电路的仿真与设计;教材章节:第五章6.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完成模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教材章节:第六章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第二周:放大电路;第三周:滤波电路;第四周:振荡电路;第五周:模拟电路仿真与设计;第六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multisim电路仿真课程设计

multisim电路仿真课程设计

multisim电路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与界面功能;2. 掌握使用Multisim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的基本流程;3. 学习并应用电路元件的参数设置、电路搭建及分析方法;4. 了解仿真结果与实际电路之间的关系,能对简单电路进行理论分析。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独立完成简单电路的设计与仿真;2. 学会使用Multisim进行电路故障诊断与优化;3. 培养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以Multisim软件为工具,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电路仿真感兴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提高电子技术实践技能。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Multisim软件入门- 熟悉Multisim软件的操作界面;- 学习Multisim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方法;- 了解仿真原理及基本步骤。

2. 电路元件与连接- 认识并使用Multisim中的常用电路元件;- 学习元件参数设置与调整;- 掌握电路连接方法及技巧。

3. 简单电路设计与仿真- 搭建并仿真基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 分析电路性能,如增益、频率响应等;- 学习电路故障诊断与优化方法。

4. 复杂电路设计与仿真- 组合多个基本电路,设计复杂电路;- 分析电路中信号传输、处理过程;- 学习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Multisim软件入门;2. 第3-4课时:电路元件与连接;3. 第5-6课时:简单电路设计与仿真;4. 第7-8课时:复杂电路设计与仿真。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如放大器、滤波器等;2. 了解常用模拟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应用;3. 理解并掌握模拟电路参数的计算与调整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2. 学会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设备进行模拟电路测试;3. 能够运用Multisim等软件进行模拟电路仿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模拟电子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电子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数学基础,思维活跃,对新技术和新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意识;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调制与解调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2. 常用模拟电路:运算放大器电路、反馈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模拟电路及其应用3. 模拟电路参数计算与调整:放大器增益、频率响应、滤波器截止频率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模拟电路参数计算与调整4. 实验与仿真:使用实验设备进行模拟电路搭建、测试;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模拟电路仿真;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验与仿真5. 项目实践: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的模拟信号处理系统;教材章节:第五章 项目实践教学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学习放大器、滤波器等基本电路;2. 第二周:学习常用模拟电路及其应用,进行实验设备使用培训;3. 第三周:深入学习模拟电路参数计算与调整方法,开展实验与仿真教学;4. 第四周:进行项目实践,分组设计并实现模拟信号处理系统;5. 第五周:项目展示与评价,总结课程学习成果。

multisim的课程设计

multisim的课程设计

multisim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2. 学生能掌握使用Multisim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的方法;3. 学生能掌握Multisim中各类元器件的属性设置和使用方法;4. 学生能了解Multisim在实际电子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Multisim软件,完成简单电路的设计与仿真;2. 学生能够分析仿真结果,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电路性能;3. 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电路设计与分析任务;4. 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Multisim的学习,培养对电子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4.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究、勤奋学习、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Multisim软件的使用,提高电路设计与分析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Multisim软件在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中的应用,结合教材以下章节展开:1. Multisim软件概述:介绍Multisim软件的发展历程、主要功能及特点,使学生了解Multisim在现代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2. Multisim基本操作与界面:讲解Multisim软件的安装、启动、界面布局及基本操作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放大器、滤波器等;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3. 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模拟电子电路的性能,提高电路设计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仪器,进行模拟电子电路的搭建和测试;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电路调试与优化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Multisim、Protel等软件进行模拟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到模拟电子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 教材章节:第一章 模拟电子技术概述内容: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第二部分: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2.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章内容: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常用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模拟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3.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七章内容:基本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反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Multisim、Protel软件的使用。

第四部分:实验与实践4. 教材章节:第八章 实验教程内容:模拟电子电路的搭建、测试与调试,包括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报告姓名 xxx学号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指导教师2014 年 6 月18日目录1、目的和意义 (3)2、任务和要求 (3)3、基础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4)3.1 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 (4)3.11仿真 (4)3.12结果分析 (4)3.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5)3.21理论计算 (7)3.21仿真 (7)3.23结果分析 (8)3.3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8)3.31理论计算 (9)3.32仿真 (9)3.33结果分析 (9)3.4两级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9)3.41理论分析 (11)3.42仿真 (12)3.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积分电路) (12)3.51理论分析 (13)3.52仿真 (14)3.6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仿真(三角波与方波发生器) (14)3.61理论分析 (14)3.62仿真 (14)4.无源滤波器的设计 (14)5.总结 (18)6.参考文献 (19)一、目的和意义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全局考虑问题、应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和造就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将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任务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完成该次课程设计后,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技术2》课程知识的理解;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结果。

三、模拟电路的设计和仿真3.1、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在Multisim中构建二极管电路,如图1-1所示,图中VD是虚拟二极管,输入端加最大值U im=14V,平率为1KHZ的正弦波电压,接入一台虚拟示波器XSCL,这是一台双踪示波器,有A、B两个通道,A端接二极管电路的输入端,B端接电路的输出端,如图1-1。

图 1-1半导体器件的仿真电路仿真后得到波形如图1-2所示,有图可见,输入信号是一个双向的正弦波电压,而经过二极管以后,得到单向脉冲电压,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图 1-2输出波形分析直流工作点分析,如图1-3所示图 1-3分析结果3.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1) 理论计算静态工作点分析 设三极管的VU BEQ7.0=,可得A mA mA RU V IbBEQCCBQμ4004.02807.012==⎪⎭⎫⎝⎛-=-=()500.042CQBQmA mAII β≈=⨯=()12236CQ C CEQCC V VUV I R =-=-⨯=动态动作点分析首先需要估算三极管的be r ,根据以上对静态工作点的分析计算可得2CQmAI=。

可以认为2EQCQ mAI I ==,则()()'26261300519632be bb EQmV r r Iβ⎛⎫=++=+⨯Ω=Ω ⎪⎝⎭'33// 1.533L C L R R R ⨯==KΩ=KΩ+所以'501.577.90.963Lu beA Rrβ•⨯=-=-=- //963ibeb be R rR r =≈=Ω3cR R==KΩ(2) 仿真在Multisim 中构建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图2-1所示图 2-1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图2-1中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仿真后,可以从虚拟示波器上得到U i 和U o 波形如图2-2所示。

由图可见U o 波形没有明显的非线性失真,而U o 与U i 的波形相位 相反。

图 2-2输出波形(3) 分析直流工作点分析如图所示2-3图 2-3结果分析可在仿真电路中接入三个虚拟数字万用表,分别设置直流电流表或直流电压表,以便测得BQ I 、CQ I 和CE U ,电路仿真后,可测40.079, 2.002, 5.995BQCQ CEQ m VU II μ=A =A =3.3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长尾式)在Multisim中构建一个接有凋零电位器的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如图3-1所示,其中两个三极管的参数为β1=β 2=50,r bb’1=r bb’2=300Ω,调零电位器R w的滑动端调在中点。

3-1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加上正弦输入电压,利用虚拟示波器可看出u c1与u I反相,而u c2与u I同相,如图3-2所示。

图 3-2输出波形利用Multisim的直流工作点分析功能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差摸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直流工作点分析功能结果如下:图 3-3结果分析 可知12 4.36453CQ CQ V U U ==(对地)12382.77491BQ BQ mV UU ==-(对地)则112112 4.364530.25430CCCQ CQ CQ c mA mA V U I I R--==== 2)加上正弦输入电压,利用虚拟示波器可以看出1c u 与2c u 反相,而2c u 与I u 相同。

3)当i u =10mV 时,由虚拟仪表测得0u =127.517mV ,i I =169.617nA ,则 0127.51712.751710d iU A U=-=-=- 31058.956169.61710i R =⨯KΩ=KΩ 将负载电阻L R 开路,测得'0U =510.044mV则'000510.044112059.996127.517L U R R U ⎛⎫⎛⎫ ⎪=-=-⨯KΩ=KΩ ⎪ ⎪⎝⎭⎝⎭(3)结果对比所得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相差不大,几乎相等,可知,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很好的抑制了零点漂移。

3.4、两级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 仿真在Multisim 中构建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如图4.1所示图4-1 两级反馈放大电路(1) 将K 断开,电路中占不引入中间反馈。

1)利用multisim 的直流工作点分析功能,测量无级间反馈时两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分析结果如下:图4-2 两级反馈放大电路可见,1 2.48656BQ V U =,1 1.84467EQ V U =,19.66046CQ V U =,2 3.72360BQ V U =23.06760EQ V U= 28.89295CQ V U =。

断开时的波形如图4-3所示图4-3两级反馈放大电路2)加上正弦输入电压,利用虚拟示波器可观察到第一级输出电压波形与输入电压反相,而第二级输出电压波形与输入电压相同。

两个放大级的输出波形均无明显的非线性失真。

当 4.999i mV U =时,利用虚拟仪表可测得0644.624mV U =。

可见,无级间反馈时,两级放大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0644.624128.954.999u iU A U•••=== 3)有虚拟仪表测得,当i U =4.999mV 时, 3.149i I μ=A ,则无间级反馈时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4.9991.5873.149i i iU R I==KΩ=KΩ 4)将负载电阻L R 开路,测得'0U =1.289,则放大电路无间级反馈时的输出电阻为'0001289112 1.9992644.624LU R R U ⎛⎫⎛⎫ ⎪=-=-⨯KΩ=KΩ ⎪ ⎪⎝⎭⎝⎭(2)将图4.1开关合上,引入串联负反馈。

输出波形如图4.4所示图4-4两级反馈放大电路1)加上正弦输入电压,由虚拟示波器看到,同样的输入电压之下,输出电压的幅度明显下降,但波形更好。

有虚拟仪表测得,当'i U =4.999mV 时,'0U =50.066mV ,则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电压放大倍数为50.06610.0154.999ufiU AU•••=== 说明引入负反馈后电压放大倍数减小了。

2)有虚拟仪表测得,当'i U =4.999mV 时, 3.014i I μ=A ,则4.9991.6593.014i ifiU RI==KΩ=KΩ 可见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输入电阻提高了。

但与无间级反馈时的i R 相比,提高很少,这是由于图4.1所示电路中总的输入电阻为'1112////if if b b R R R R = 可以看出总的输入电阻if R 提高不多。

3)将负载电阻L R 开路,测得'051.793mV U =,则'0051.7931120.06898968.98950.066ofL U RR U ⎛⎫⎛⎫ ⎪=-=-⨯KΩ=KΩ=Ω ⎪ ⎪⎝⎭⎝⎭可见,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输出电阻降低了。

3.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Multisim 仿真(积分电路)在Multisim 中构建积分电路如图5-1所示,在积分电路的输入端加上有效值为0.5V ,频率为50HZ 的正弦电压。

图5-1 积分电路由虚拟示波器可看出输入输出波形如图5-2所示。

图5-1 输出波形积分电路直流工作点分析结果如图5-2所示图5-1 分析3.6 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 仿真(三角波发生器) 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Multisim 仿真电路图如图6-1所示图6-1波形发生器(1)由虚拟示波器可观察到电路的输出波形为三角波,而前一级滞回比较器的输出波形为矩形波,如图6-2所示图6-2波形发生器(2)从虚拟示波器上可测得,三角波的幅度为10on V U =,振荡周期T =5ms 。

四、无源滤波器的设计(1)无源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指低频信号能通过而高频信号不能通过的滤波器,如图7-1所示的RC低通电路是最简单的低通滤波器,一般称为无源低通滤波器。

图7-1 RC低通滤波电路截止频率:ƒ0=1/2πRC=1/2×100×10-6×3.14=0.68×10-5(2)高通滤波器高频滤波器是指高频信号能通过而低频信号不能通过的滤波器。

如图7-2所示为高通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7-2 RC高通滤波电路截止频率:ƒ0=1/2πRC=1/2×100×10-6×3.14=0.68×10-5(3)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是指频率在某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能通过,而在此范围之外的信号不能通过的滤波器,如图7-3所示。

图7-3 RC带通滤波电路由图7-4得图7-4 扫描仪由上图得中心频率ƒ0=731.566Hz;通带宽度B为:B=ωch-ωci=6675.06Hz品质因数Q=ω0/B=2.73(4)带阻滤波器带阻滤波器作用与带通滤波器相反,即在规定的频带内,信号被阻断,而在此频带完信号通的过,电路图如图7-5所示图7-5 带阻滤波器电路图对上图进行仿真,从扫描仪得到图7-6图7-6 扫描仪有图7-6得中心频率:ƒ0=6.128Hz阻带宽度B=ωch-ωci=1.46kHz品质因数Q= ƒ0 /B=0.0037五总结通过两个星期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课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