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哈尔滨访雪记(节选)》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哈尔滨访雪记(节选)》含答案请你阅读《哈尔滨访雪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哈尔滨访雪记(节选)阿来①我呆立在窗前,列车的声音低下去,低下去,梦境一般穿越着冰封雪覆的原野。
静静的月光,穿过云层,穿过树林,越过村庄,梦境一般跟随着列车穿越。
直到天渐渐放亮,月亮才隐去。
此行是应哈尔滨市有关方面之邀前去观光,所以,我不能说哈尔滨之旅的高潮已经提前到来,但我可以说,哈尔滨之旅的调子已经定下了。
②我的目的不是喧闹驳杂的城市,而是静谧广大的原野。
南方冬天晦暗的雨雾中,田野已经很疲惫了,但仍然要生长粮食,生长蔬菜,生长鲜花,而不得休息。
但在东北大地上,田野盖上洁净的雪被静静地休息了。
我喜欢这种安静的休息,我们所有人的内心都渴望这样安静而且洁净的休息。
③在中国这个老的国家里,每一座城市都很古老。
这些古老的城市,现在都变得千人一面般的年轻。
哈尔滨是个年轻的城市,却舒服地保留了一些老城市的味道,而这些老城市的味道,并没有作为什么遗产,被圈禁起来。
仅仅因为这个,哈尔滨就应该让我们喜欢,更何况还有大江穿过,更何况还有冰灯闪烁。
更何况,还有程式夸张,内在质朴,语涉低俗、幽默机智却浑然天成的二人转在人们心头唱着,但我还是固执地喜欢着汇集在这个城市四周的旷野。
④所以,友人带我逛街时,我特别想到冰封的松花江上。
⑤好客的主人同我去访萧红故居,车经过一条河,我便被疏朗宽展的河床,河道中冰封的蜿蜒水流,河岸两边虬劲沉默的大树,以及背后夕阳的光芒感动了。
主人指引说:“呼兰河。
”我甚至说,可以兴尽而返,不去看什么故居了。
相信哺育了萧红的不是那个故居的地主院落,而是这条呼兰河。
当然,后来还是去了故居,果然是一个生气已失的院落。
有意思的细节是,看到壁上的名人字画中,有特别不像书法的一幅,四个没有布局也没有力度的大字怀念萧红。
落款是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的手迹。
葛也是我小说的英译者,回成都后我发了封邮件给他说这件事情,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回了一信:“二十多年以前,呼兰县的人员先把我灌醉,之后让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用毛笔写字。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带答案

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带答案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带答案我们都知道,在中考中多做真题是很有好处的,尤其是语文这一学科。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迸溅(bènɡ) 勾当(ɡōu) 颔首低眉(hàn)B.镂空(lòu) 蛮横(hènɡ) 长吁短叹(xū)C.狩猎(shǒu) 荒谬(miù) 繁弦急管(xián)D.陨落(yǔn) 阴霾(lí) 寻章摘句(zhāi)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玷污诡秘辨伪去妄B.嬉戏嗔视待才放旷C.幅射旁骛险象迭生D.沉湎屏障再劫难逃3.(3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的地方。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车迟国斗法(《西游记》)B.张飞——刮骨疗毒(《三国演义》)C.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红楼梦》)D.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水浒传》)5.(3分)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
”B.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呆着!”C.公交车司机对—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
你摔了,我可不负责啊!”D.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说:“你以为这是你家呢,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6.(3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事物“量变”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就没有“质变”。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小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A.初春时节,旭日初升,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来到别称钱塘湖的西湖游春,登孤山寺,入贾亭,赏湖水,在白沙堤上漫步赏花。
B.只见早起的莺儿抢占着向阳的树枝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几只刚刚飞来的燕子正在啄泥衔草建筑新巢,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春天已经重新来到西湖。
C.一路走来,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是诗人最爱的西湖景致。
这里头上绿树成荫,脚下绿草茵茵,处处繁花盛开,步行的、骑着马儿的游春的人们穿梭来往。
D.苏轼在诗中赞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而白居易这首诗所描绘的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虽是生机盎然,更像是淡妆的西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4题。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A【解析】B.挑衅(xìn);C.嗤(chī)笑;D.酷肖(xiào)。
2.【答案】C【解析】A.隐性埋名—隐姓埋名;B.风尘苦旋—风尘苦旅;D.相安无是—相安无事。
3.【答案】A【解析】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要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
4.【答案】B【解析】“拳打镇关西”是鲁智深的故事。
5.【答案】D【解析】A.“笨手笨脚”“免得被别人笑话”太伤人自尊;B.“你这么蠢”不礼貌;C.没有提到情境中的“意外受伤影响中考”。
6.【答案】C【解析】结合语境中人物的身份选择词语,战士的职责是坚守阵地,渔夫的经历是搏击风浪,隐者的特点是远离世俗。
搏击风浪:在风浪中奋力斗争和冲击。
坚守阵地:坚决守卫,不离开阵地。
远离世俗:远离人世间。
7.【答案】(1)在河之洲(2)常恐秋节至(3)气象万千(4)今日听君歌一曲(5)梦回吹角连营(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解析】直接默写即可。
二、阅读8.【答案】(1)不知道(2)期望【解析】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9.【答案】(1)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解析】翻译时请注意语句的通顺,流畅。
10.【答案】读书(好读书);写文章(著文章或常著文章自娱)。
【解析】从“好读书,不求甚解”看出五柳先生爱好读书,从“常著文章自娱”看出五柳先生喜欢写文章。
11.【答案】味觉基因和嗅觉基因。
【解析】依据最后一段第一句“口味偏好不仅与味觉基因有关。
还与嗅觉基因有关”,即可得知答案。
12.【答案】示例:苦味基因强的人对苦味敏感,能分辨出植物中一些常见的毒素,可避免因误食而中毒,生存几率更高。
而那些苦味基因弱的人,往往因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的苦味被淘汰(或往往由于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的苦味,因误食而中毒)。
在自然筛选(选择)过程中,苦味基因由于作用重要而被最多保留下来(在人类繁衍进化过程中,苦味基因由于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味觉基因而被最多保留下来)。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花圃.(pǔ)棘.手(là)迥.乎不同(jiǒng)B.稽.首(qǐ)喑.哑(yīn)吹毛求疵.(cī)C.慰藉.(jì)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D.狡黠.(xiá)剽.悍(piāo)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尴尬威摄广袤无垠B.荒谬孪生迫不急待C.亵渎真谛恪尽职守D.愧作褶皱咫尺天涯3.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兰州人对黄河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
中国古人认为,奇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它、,妙在。
A.千姿百态浑然天成栩栩如生B.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浑然天成C.栩栩如生浑然天成千姿百态D.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浑然天成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的称为“快递小哥”。
C.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D.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5. 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⑴-⑵题(4分)⑴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此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等等。
⑵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A.③④②①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6.综合性学习(7分)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
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诚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
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记叙文阅读(含答案解析)0

2017年中考真题:记叙文部分欧阳光明(2021.03.07)(2017湖南湘西)15.阅读雷抒雁《生命的选择》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
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
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
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
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
自然是蔷微①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微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
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
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
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
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
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领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
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
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
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
那里怎么会有花呢?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
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
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中)

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中)作者:于海松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2017年第11期2017年中考试题整体难度与2016年相当,且难度明显降低。
下面,我从考试说明出发,从试题分析、题型解读两个方面对今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作以具体分析,以此为明年的中考提供参考。
哈尔滨市中考考试说明对记叙文阅读部分的要求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文章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感情;能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能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的含义;能正确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根据不同表达方式和体裁的特点阅读文章,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会,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赏析词语、句子的优美,体会词语、句子运用的妙处或者表达效果。
从文章的选择上看,《默扶》一文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中对于体现时代性,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一要求,文章内容深浅适度,适合初中生理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同时,命题上也体现了稳中求新的原则,不仅在命题上涵盖了文体知识,感知文章内容、归纳要点等传统题型,还设计了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发表独立的见解,作出富有个性的解答。
本次中考所选记叙文篇目《默扶》,用温馨的笔触叙写了一件弟弟默默地扶持脑瘫哥哥,并与哥哥共同成长,一起渡过难关的故事。
内容紧贴社会生活,旨在考查学生深层次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感知能力,将内容理解透彻,是考生获得理想分数的关键。
答题时考生准确锁定答题区间,答题语言规范到位,同样也是拿分的关键。
第一部分:试题分析15.(2分)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不仅暗示了当时的季节是,还烘托了我当时的心情,并且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考点定位:环境描写及其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环境描写知识的掌握。
【语文】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语文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语文真题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旖nǐ的富春江陪伴了东汉高士严子陵一生,美丽的纳木错熏陶了多情诗人仓央嘉措,幽静的瓦尔登湖给了美国作家梭罗创作灵感,深邃的桃花潭见证了李白与汪伦的友谊,他们都是静水流深般的人物,又在一汪汪静水中人格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
他们的印迹证实【A】静,是人格的矜持;水,是生命的本;流,是活力的体现;深,是心灵的蕴藉。
【B】我追逐静水流深的人生,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1)请用漂亮的正楷字将画直线的句子写在田字格内。
(2)用部首检字法查“邃”字: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3)请在【A】处填写正确的标点符号。
(4)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旖nǐ(________)矜持(________)(5)【B】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下。
【答案】(1)深,是心灵的蕴藉。
(2)辶:十四画(3)此处应填冒号:(4)旎jīn (5)我追求静水流深的人生,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解析】题目主要针对汉语基础知识的考查。
要注意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掌握,特别是一些常见字易错字的积累。
该题中汉字的书写注意笔画笔顺,做到字体工整。
“邃”的部首是“辶”,然后再查14画。
注意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该题中出现“他们的印迹证实”这样的句子,后面都是证实的结果,所以用“:”,起到总括下文的作用。
汉字字音字形主要是注意“旎”的书写。
B句的错误主要是搭配不当,应将“追逐”改为“追求”。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子规”指布谷鸟,“鸿鹄”指天鹅;一人一马为一骑,一车四马为一乘。
B. 《孔乙己》选自《呐喊》,《海燕》是高尔基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
C. 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字“乐天”,“刘二十八使君”是刘禹锡。
D. 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分别是:葛朗台、阿巴贡、夏洛克和严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因地制宜 隐性埋名
花枝招展
B.风尘苦玄 义愤填膺
张皇失措
C.肃然起敬 D.吹毛求疵
油光可鉴 怡然自得
涕泗横流 相安无是
3.(3 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017 年初中升学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庇护(bì) 祷告(dǎo) 招徕(lái)
B.挑衅(pàn) 匀称(chèn) 嘹亮(liáo)
C.蓦然(mò) D.倒坍(tān)
嗤笑(cī) 栖息(qī)
田圃(pǔ) 酷肖(xiào)
口味偏好和基因有关 不同人口味偏好不同,这与基因有关。 从源头上说,口味偏好与味觉基因有关。酸、甜、苦、咸、鲜是 基本的味觉组成,已经确认了一些与味觉能力相关的基因。 苦味基因也是味觉基因中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的基因。 比如,研究发现,有种苦味基因为 TAS2R16,这个基因强的人对苦味 敏感,能分辨出植物中一些常见的毒素,可避免因误食而中毒。专家 还推测 5000 年——6000 年前,中国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然筛选, 那些不能常出有毒植物中苦为的人往往被淘汰。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
B. 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
C. 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传统”改为“作用”。 D. 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 删掉“使”。
4.(3 分)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 B.
李逵——拳打镇关西(《水浒传》) C.曹操—
() 14.(3 分)从选文看,人们品尝甜味食品时是怎样感知到甜味的? 为什么有些人偏爱甜食?
(三)阅读《默扶》,回答 15-19 题(11 分) 默扶
池塘的荷花开了,分外红艳,但更吸引我的却是那碧绿的荷叶。 片片绿叶静静地铺展在池塘里,默默地映衬着盛开的荷花。
在这个盛夏时节,我平静地坐在池塘边,欣赏着眼前的景色。 爸爸妈妈从小就跟我说过,我就是为了照顾哥哥而存在的。 哥哥出生没几个月就被查出了是脑瘫,为了给哥哥治病家里花光 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外债。父母好像一夜之间就老了。 迫于生计,也为了以后有人可以照顾哥哥,父母决定再要一个孩 子。 因此我出生了,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要肩负起照顾哥 哥的责任…… 时光荏苒,十八年过去了,我俩已经长大成人。从小到大一直都 是我扶着哥哥上学放学,并照顾哥哥吃饭学习。我也曾在父母面前抱 怨过,但却从未在哥哥面前流露过什么。是亲情的力量促使我一次次 动容,一次次坚持了下来。 母亲退休后摆了一个早点摊子。父亲每天天还没亮就和母亲一起 出摊,白天还要去工地打工,晚上回家还要和母亲一起做早点。每当 我要帮忙的时候,他们都不肯,他们总说欠我和哥哥太多,愧对我们。
—败走华容道(《三国演义》) D.格列佛——
游历慧骃国(《格列佛游记》)
5.(3 分)根据语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临近中考,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
一下。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会影
响中考,小川对小枫说: A. 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 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 B. 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 参加中考,这辈子就完了。 C. 现在到了冲刺阶段,你上课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 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D. 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中考可就不值了,你这 段时间就不要打篮球了。
6.(3 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像
的战
士,
的渔夫,
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大自然叩
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探求这儿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
A.搏击风浪 B.坚守阵地 C.坚守阵地 D.搏击风浪
坚守阵地 远离世俗 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
自终。
8.(2 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不详: ⑵ 期:
9.(4 分)把Βιβλιοθήκη 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⑵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0.(2 分)除了“性嗜酒”,五柳先生还有哪两大志趣? (二)阅读《口味偏好和基因有关》,回答 11-14 题(11 分)
(选文有改动) 11.(2 分)从选文看,口味偏好于哪两类基因有关? 12.(3 分)为什么苦味基因是味觉基因中受到自然选择而被做多保 留下来的基因? 13.(3 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 一种说明方法)
例如,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比例最高,,有 21%;拉丁裔和中东 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只有 4%和 3%。( )( )
远离世俗 搏击风浪 远离世俗 坚守阵地
7.(3 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⑴关关雎鸠,
。
(《诗经·关雎》)
⑵
,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⑶朝晖夕阴,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⑷
,但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
⑸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⑹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收束全是的句
理解为什么苦味基因的种类比其他味觉基因更加丰富。 再来说甜。人类往往是通过味觉受体来辨别味道的,当甜味物质
与甜味受体结合便会产生电流刺激,令大脑感知这种甜味。美国科学 家曾在人类第四对染色体上鉴别出了与感受甜味有关的基因。甜味基 因发达的人偏爱甜食。因此挑食或许只是由于基因不同。
辣味基因的发现,源自意大利科学家“重走丝绸之路”的创举。 他们开创性地对古丝路上那些尚未被现代文明影响的部落进行了研究, 并从他们经久不变的饮食习惯中探究出关于基因对口味的影响。科学 家们从已知基因中发现了一个与感受辣味相关的编码基因,这个基因 决定了人们对辣口味的偏好。
口味偏好不仅与味觉基因也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拿气味独特香 菜来说,不同人种间,讨厌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极大差别,例如,东亚 人讨厌香菜的比例最高,,有 21%;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 比例最低,分别只有 4%和 3%。研究发现这是 11 号染色体 rs72921001 的位点多态性的缘故。而且,如果 OR6A2 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他 们闻起来觉得有似碱性肥皂味,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
子是
,
。
二、阅读(45 分)
(一)阅读《五柳先生传》选段,回答 8-10 题(8 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