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题)《寓言四则》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原文翻译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原文翻译

寓言四则七年级上册原文翻译
以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为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是白话文,无需翻译。

《穿井得一人》翻译:
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就外出打水浇田,经常一个人居住在外面。

等到他家挖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挖水井得到一个人。

”有听闻了这件事的人就转述说:“丁氏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都传播这件事,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宋国国君命令人向丁氏问这件事,丁氏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

”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到。

《杞人忧天》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身没有安全居住的地方,乃至于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忧而担忧,就前去劝慰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当真是气体积聚的,那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劝慰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积聚的,只不过是气体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对人有所伤害。

”那个人又说:“那地塌陷下去怎么办?”劝慰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面八方的空虚之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
还担心会陷下去呢?”那个杞国人放下思想包袱,非常高兴;劝慰他的人也如释重负,非常高兴。

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整理

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整理

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整理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寓言,用假托故事寄禺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下面我收集了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供大家阅读。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敬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观察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观察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敬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喜爱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

你的力气毕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

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

你若情愿,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

”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四周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终最终要求停战。

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毁灭。

”译文:第1页/共8页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究竟有什么力气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情愿,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四周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毁灭了。

这故事是说,傲慢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文言文寓言四则翻译

文言文寓言四则翻译

一、《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一个农民,他的田地里有一根树桩。

一天,一只兔子奔跑时不小心撞到了树桩,颈部折断而死。

于是,农民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捕获兔子。

然而,兔子再也没有出现,而他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二、《亡羊补牢》原文:齐人有善术者,亡其羊,既而得之。

闻人曰:“亡羊而得之,犹病羊之存也。

”乃反刍而补牢。

译文:齐国有一个擅长养羊的人,他的羊丢失了,不久后又找到了。

有人对他说:“羊虽然找回来了,但丢失的经历就像羊生病一样。

”于是,他吸取教训,重新加固了羊圈。

三、《画蛇添足》原文:楚人有善画者,画蛇于素壁,蛇画成,欲添足。

旁人曰:“蛇无足,何须添?”画者曰:“蛇固无足,然添之,则更生动矣。

”遂添之。

译文:楚国有一个擅长绘画的人,他在白色的墙壁上画了一条蛇,蛇画好后,他想给蛇添上脚。

旁边的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为什么还要添呢?”画家说:“蛇虽然本来没有脚,但添上脚会使它更加生动。

”于是,他就给蛇添上了脚。

四、《杯弓蛇影》原文:晋文公饮酒,见杯中有弓影,疑以为蛇,遂不饮。

左右曰:“此弓影也,非蛇。

”文公曰:“吾闻蛇入酒杯,必死,故不饮。

”译文:晋文公在喝酒时,看到酒杯中有一个弓的影子,误以为是蛇,于是不再喝酒。

左右的人说:“这是弓的影子,不是蛇。

”文公说:“我听说蛇如果进入酒杯,必定会死,所以我才不敢喝。

”。

初中文言文翻译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

初中文言文翻译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

初中文言文翻译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译文: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准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二、蚊子和狮子译文: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三、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四、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选二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原文及解析

202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选二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原文及解析

寓言四则选二:《智子疑邻》与《塞翁失马》翻译及知识点《智子疑邻》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知识点:主题思想:这则寓言通过讲述一个富人家失窃的故事,揭示了人们往往因为偏见和主观臆断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文学常识:这则寓言节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

故事结构:起因:富人家墙因雨损坏,儿子和邻居老人都建议修补以防盗贼。

经过:富人未修补,晚上家中失窃。

结局:富人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老人是盗贼。

道理启示:偏见和主观臆断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应该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事情。

《塞翁失马》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领地。

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经过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们都来恭喜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祸患呢?”家里又多了一匹好马,他的儿子很喜欢骑,有一次,从马上掉下来折断了大腿。

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

靠近边塞一带的人,十分之九,绝大部分的人都战死了。

唯独这个人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都保全了性命。

知识点:主题思想:这则寓言通过塞翁失马的故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福祸相依的道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寓言四则译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寓言四则译文

第一则《狐狸与葡萄》1. 适度的满足和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2. 故事中的狐狸因为够不到葡萄而生气和嫉妒。

3. 最终狐狸选择用轻蔑的态度对待无法得到的东西。

4. 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和感恩现有的条件,而不是盲目追求无法获得的东西。

第二则《乌鸦和狐狸》1. 夸夸其谈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2. 乌鸦因为被狐狸夸奖而沾沾自喜,最终失去了自己的东西。

3.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4. 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赞美影响。

第三则《小狗与公鸡》1. 聪明的人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2. 故事中的公鸡因为自己看不见月亮,而认为月亮被偷走了。

3. 小狗则通过周围的事物推断出月亮是被云遮住了。

4. 告诉我们要学会观察和思考,不要轻信别人的说法,要用自己的头脑去分辨是非。

第四则《老鼠与山》1. 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克服困难。

2. 老鼠因为没有找到洞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3. 最终在山的劝说下,老鼠放弃了自己的努力。

4. 告诉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目标,不轻易被挫折打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克服困难。

以上是四则寓言故事的译文,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智慧。

希望大家在读完这些故事后,能够对自己的品格和行为有所反省,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理智和成熟地面对各种困难和诱惑。

在每个寓言故事中,作者都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寓意深刻的情节,向读者们传递了许多关于生活和处世的真知灼见。

每一个故事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让我们回顾一下《狐狸与葡萄》这个故事。

狐狸因为够不到葡萄而生气和嫉妒,最终选择用轻蔑的态度对待无法得到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适度的满足和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不要因为得不到某样东西而心存怨恨和贬低其他人。

这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不要盲目追求无法获得的东西,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

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

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寓言,用假托故事寄禺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下面小编收集了寓言四则文言文翻译,供大家阅读。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

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

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

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

”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后终于要求停战。

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消灭。

”译文: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是说,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中国寓言文言文及翻译

中国寓言文言文及翻译

昔者,有鹬有蚌,皆居于海滨。

鹬性好啄蚌,蚌欲避之,乃紧闭其壳。

鹬久不得啄,怒曰:“吾欲啄汝,汝反闭壳,岂非以吾为鱼肉乎?”蚌答曰:“吾固知汝欲啄吾,故闭壳以防害。

然吾虽闭壳,汝终不能得啄吾也。

汝若开壳,吾即闭壳,汝岂能常啄吾哉?”鹬闻言,默然良久,思所以解蚌壳之计。

蚌亦料鹬无他法,故不急于开壳。

适有渔翁经过,见鹬蚌相持,遂上前曰:“吾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汝等何不罢斗,听吾一言?”鹬蚌相顾,俱有罢斗之意。

渔翁曰:“鹬虽欲啄蚌,然蚌壳坚不可破。

蚌虽欲闭壳,然鹬口亦难以啄入。

不如各退一步,鹬得啄蚌之乐,蚌得避啄之安。

渔翁亦可得其所愿,岂不两全其美?”鹬蚌闻言,俱以为然。

于是,鹬释蚌,蚌开壳,各得其所。

渔翁见鹬蚌和好,遂携之而去,得其所利。

后之君子闻之,皆以鹬蚌为鉴,知利不可争,争则两伤。

故当知进退之机,避争斗之害,以求共存之道。

译文:从前,有一只鹬和一只蚌,它们都生活在海边。

鹬喜欢啄食蚌,而蚌为了躲避鹬的啄食,就紧紧地关闭自己的壳。

鹬长时间不能啄食到蚌,愤怒地说:“我想要啄食你,你却紧紧地关闭壳,难道不是把我当作鱼肉吗?”蚌回答说:“我当然知道你想啄食我,所以我才关闭壳来防备你的伤害。

但是,我虽然关闭了壳,你终究也不能啄食到我。

如果你打开壳,我就再关闭,你难道能一直啄食到我吗?”鹬听后,沉默了很长时间,思考着如何解开蚌壳的计策。

蚌也料定鹬没有其他办法,所以不急于打开壳。

恰巧有一个渔翁经过,看到鹬和蚌在争斗,便上前说:“我听说鹬和蚌争斗,渔翁得到好处。

你们为什么不停止争斗,听我一言?”鹬和蚌相互看了看,都有停止争斗的意愿。

渔翁说:“鹬虽然想啄食蚌,但是蚌的壳坚硬无法破坏。

蚌虽然想关闭壳,但是鹬的嘴也难以啄入。

不如各退一步,鹬可以得到啄食蚌的快乐,蚌可以得到避免被啄食的安全。

渔翁也可以得到他所希望的好处,这不就是两全其美吗?”鹬和蚌听后,都认为很有道理。

于是,鹬放开了蚌,蚌打开了壳,各自得到了满足。

渔翁看到鹬和蚌和解了,就带着它们离开了,得到了他所希望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四则》原文及译文现代文阅读题
1)社鼠——《晏子春秋》后人摭集
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

”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

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

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

此亦国之社鼠也。


【译文】
齐景公(姜姓,名杵臼)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的老鼠。

”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说到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

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则有怕毁坏涂泥。

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

国家也有啊,国君身边的便嬖小人就是社鼠啊。

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他们便会胡作非为,危害国家;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国君包庇他们,宽恕他们,实在难以对他们施加惩处。


2)九方皋相马——《列子》列禦寇,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今中牟白沙乡西古城村)人。

战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寓言文学家,道家学派的先驱者,人称列子,主张贵虚。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

若此者绝尘弭辙。

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臣有所与共担墨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若皋之相马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译文】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岁高了!您的子孙中有可以派去寻求天下好马的人吗?”伯乐答道:“一般的好马可通过形体状貌辨识,天下特出的好马(即千里马),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形容千里马的体态特征,恍惚迷离,很不容易识别)。

像这样的马绝于尘土消失蹄印(形容千里马跑得非常快,奔跑时不会扬起尘土,也不会留下足迹)。

我的儿子们都是才能一般的人,能够教会他们识别一般的好马,无法教他们识别天下特出的千里马。

我有一个曾在一起扛过东西打过柴草的朋友(纆:绳索。

担纆:指用绳索背负东西。

菜:通“采”,薪采,即打杂草),有九方皋,这个人对于马的识别本领不在我之下,请使其谒见。

穆公召见了他,派他外出找马,三个月后返回报告说:“已经得到它了,在沙丘(地名)。

”穆公问:“什么马?”答道:“是一匹黄色
母马。

”派人前去取得它,却是一匹黑色公马。

穆公不高兴,召唤伯乐对他说:“糟糕,你所派遣的找马人!毛色雌雄尚且不能知道,又能知道什么马?”伯乐(喟然:叹息的样子)长长地叹息道:“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吗(一:副词,表加强语气,相当于“竟”)?九方皋相马的事正是所以比我强千万倍还不止啊!像九方皋所观察的,天地间的奥妙(指事物的精微):得到了它的精微,而放弃了它的粗略,省察其内部而忘却其表象,看见了他所应当看见的地方,而没有看见他不必看见的地方,考察了他所应当考察的地方,抛弃了他所不必考察的地方。

像九方皋这种善于识别千里马的人,实在有比千里马更可宝贵的地方啊!”马到达,果然是天下特出的好马啊。

3)掣肘——《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撰写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於鲁君,与之俱。

至於亶父,邑吏皆朝。

宓子贱令吏二人书。

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

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

吏甚患之,辞而请归。

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於君曰:“宓子不得为书。

” 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

此臣所以辞而去也。

”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

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

微二人,寡人几过。


【译文】
宓子贱(孔子的弟子,名不齐,字子贱)治理亶父(鲁国地名),担心鲁君听信小人而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推行,将辞别而去时,请求与鲁君平素亲近的两名官吏,跟他自己同去。

到达亶父,城里的
官员都来参拜。

宓子贱命令两个官员作记录。

官员刚刚记录,宓子贱在旁时常拉扯他们的胳膊肘,官员记录不好,于是宓子贱对此很生气。

官员对此不安,请求辞职回去。

宓子贱说:“你们记录得不好,你们赶紧回去吧!”两位官员回去,秉报鲁君说:“无法替宓子贱作书记工作。

”鲁君问:“什么缘故?”官员答道:“宓子命令为臣记录,又时常牵引为臣的肘部,记录不好(他)很愤怒,官员都取笑宓子。

这是导致我们二人要辞别而离开(他)的原因啊。

”鲁君长长地叹息道:“宓子以此规劝我的过失啊。

我扰乱宓子的工作,而令宓子不能够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必定屡次了。

如果不是你们两人,我几乎犯错误。


4)黎丘丈人——《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

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

昔也往责於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

”明日端复饮於市,欲遇而刺杀之。

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

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

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译文】
梁国即(魏国)北部有一座叫黎丘的小山(部:通“培”,培娄,小土丘),有奇异的鬼怪,喜欢摹仿人的儿侄子兄弟的样子。

城中有长者到街市去而喝醉了回家,黎丘的鬼仿效他的儿子形状,搀扶并在路上折磨他(苦:使……受苦)。

长者回到家后,酒醒了责骂他的儿子说:“我作为你的父亲,难道说还不慈爱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
磨我,什么缘故?”他的儿子哭着用头碰地说:“作孽啊!没有这件事。

昨天我到城东去收债去了,人们都可以询问。

”他的父亲相信了他,说:嘻(表示惊叹的声音)!这一定是那奇鬼了,我早已经听说过奇鬼效人之事。

明天特意喝酒于街市,希望遇到并刺杀他!”第二天早上,长者到街市并喝醉。

他真正的儿子恐怕他的父亲不能够返回,随即前往迎接他,黎丘老人看见他真正的儿子,拔剑而刺他。

黎丘老人的聪明被仿效他儿子的奇鬼迷惑了,而杀害了他真正的儿子。

被好像是士的人所迷惑而失去了真正的士,这就是黎丘老人的那种聪明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