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刀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國文學系

西洋通史

HIS113

中世紀歐洲刀劍

200911012H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廿三日

目錄

●壹‧前言 3 ●貳‧希臘繫馬時代刀劍使用概況 3 ● ‧中世紀早期的刀劍 3 ●肆‧維京劍 4 ●伍‧單手劍 6 ●陸‧長劍9 ●柒‧一手半劍10 ●捌‧刀11 ●玖‧匕首13 ●拾‧刺劍13 ●拾壹‧刀劍的凹槽15 ●拾貳‧十字型護手的意義16 ●拾參‧註釋16 ●拾肆‧參考資料18

壹‧前言

歐洲很早已經使用刀劍,但與中國不同,礙於鍛造刀劍技術有限,中世紀前,刀劍在近身武器都是副二地位(註一),無法與長兵器(註二)相提並論。然而,在中世紀以後,刀劍的製造技術提升,又被賦予宗教意味(註三),刀劍的地位日漸重要。

從制式上看,歐洲刀劍有明顯之轉變,以下將按時序先後,講述各種不同的刀劍及其發展。然而,歐洲人並無刀劍二分之概念(註四),但為方便講述,亦會採用刀劍二法的概念講述。

貳‧希臘繫馬時代刀劍使用概況

在希臘時代,歐洲的刀劍,都是一種副武器,士兵作戰時,都依賴長矛。這一定程定是作戰的手法所使然,當時軍隊多以方陣作戰,長矛顯得極為重要。然而,當時刀劍,無論是青銅製,還是鐵製,最長僅六十至七十厘米,有很多其實只是匕首,故難以在戰場上全面使用。

到了繫馬時代,鐵器技術已大為進步,但方陣的戰法深入人心,而且日漸完善,所以刀劍的地位仍遠遜長矛。不過繫馬的兵種多完化,一些突擊部隊或騎兵會以刀劍為先。但直至中世紀早期,或曰黑暗時代,長矛的地方仍遠超刀劍。

今人彷製的羅馬劍Pompeii Gladius。

‧中世紀早期的刀劍

早期的歐洲刀劍,刃都不長,而且一律是單手使用。因為刃不長,根本不需雙手握劍,加上單手握劍,能配上盾牌,在作戰上,與無盾者相比,可說是處於極大優勢(註五)。

早期的歐洲刀劍,是刀劍兩者並行的年代。特別是日耳曼諸族,他們以矛及斧作為主要武器,刀劍都是是短劍類型,單刃雙刃,實無大分別。雖然當時裝甲並不發達,劍刃造成的傷害十分明顯,但單刃的刀,研磨功夫遠少於雙刃的劍,對於文明並不太發達的日耳曼人,刀在量產方面十分便利,故當時人們並不專用劍。然而,當時刀劍使用量明顯增多,如盎格魯薩克遜人,從繪本上看,他們的薩克遜長刀得到廣泛使用。日後五世紀的維京劍更是開刀劍廣泛應用的先聲。

●今人彷製的薩克遜短刀。

●今人彷製的薩克遜長刀。

肆‧維京劍

維京劍是指維京人獨特的劍,流行於五至十二世紀,通常是單手劍,長度都從六十厘米至八十厘米不等,上承繫馬後期的發展,劍身長度有明顯提升。重量在一點二公斤至一點四五公斤不等,這種重量成為日後歐洲刀劍重量的慣例。

維京劍的特色在厚和寬,這不單出於鍛造技術不容許造更窄更薄的劍身(註六),更是因為這有砍劈更有威力。維京人作戰兇狠,為當時歐洲人所懼,所以維京劍的此種形制,並不完全是礙於科技,日後的戰劍,劍身都較寬,就連中國的戰場劍,必是又厚又寬(註七),就可證之。

●今人彷製的維京劍Type R。

維京劍與其他刀劍不同的是,維京劍明題有護手。相較於其他的歐洲刀劍,護手都不明顯,是一大進步。

●維京劍的護手。

這種劍另一特別之處,是其金屬劍首。繫馬時期的刀劍,劍首多以木製,可說是製飾性的配件。但維京劍是金屬劍首,而且頗為巨型,對劍的平衡有重要影響。雖然維京劍的平衡點仍在護手前五吋左右,但與繫馬刀劍相比,平衡點有移向護手的趨勢。平衝點對刀劍的威刀及使用相當重要,平衡點有移向護手的趨勢意味砍劈威力下降,而且在利於刺(註八)。這種趨勢對日後刀劍的發展及武術發展有極大影響。

其實,金屬劍首除了可控制平衡,更可用作功擊,用劍首敲打敵人,無疑是將劍作鈍器使用,殺傷力相當高。金屬制劍首明顯提升了這一方面的攻擊。

維京劍的劍首。

值得一提,維京劍的古董,劍刃相當鋒利,這是因為維京人好用大圓盾,格擋都由盾負責,大大減少劍與劍之間的碰撞,造成崩刃的機會減少(註九),劍刃會磨得較鋒利,以增加殺傷力。這種做法,日後單手劍亦有彷效。

伍‧單手劍

早期的單手劍,形狀、重心等方面的配置,和維京劍無太分別。但當中最大的不同,是十字型護手的成型。基於這個原因,劍開始被教會所注意,並成為拉攏日耳曼諸族的用具,透過授劍予騎士的儀式,劍得到了宗教的認同(註十)。

●歐洲早期的單手劍,十字型護手很明顯。

此時,劍的使用情況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除了可以成為宗教或是政治儀式(封地、冊封騎士),在維京劍的基礎上,劍的使用趨於完便,可考的劍術有德國的「古書I.33」(註十一),證明在十三世紀,已有完備的武術系統。但要知道,印刷在中世紀很不發達,書本極少,「古書I.33」的出現,是武術成熟的表現,因為它已經相當完備,又過了一段時間,才會有人記下來。在當時書本流通甚少的情況,必然有些更早的單手劍劍術,這證明了刀劍,特別是劍,其地方大大提高,成為了戰場,甚至是民間的重要兵器(註十二)。加上它具有宗教功能,在當時神權主導的社會裡,實是百兵之王。

●「古書I.33」的內頁。

單手劍約在十一或十二世紀,劍首的體型減少,其圓角的三角型變成圓形或圓柱型,甚至是魚尾形。但並不意味它不重,部份在當中加入鉛等金屬,重量與舊款式相當。當然並不是全部都是包鉛,但隨著鍛造技術的提升,已容許制作較薄的劍,劍身又發展出在劍尖位大幅收窄的形狀,劍刃從劍根到劍尖成一明顯等腰三角形,已不是以前,在劍尖才呈三角形的形式,鑄劍師以此控制平衡點,可

以造出與舊劍無大分別的手感。基於劍術成熟,人們無改變打法的意欲,所以,雖然劍首形狀有變,但手感不變。

●等腰三角形的劍刃。

然而,前段提及劍首變成圓形或圓柱型,甚至是魚尾形,則意味了人們可手握劍首,勉強以雙手握劍,這一定程度造就了日後一手半劍的出現。

●後期的單手劍,劍首已改成圓形。

●劍首是魚尾型的單手劍。

其實單手劍曾經有平衡點更前,砍擊更有威力的版本,它是十字軍東征時代,為騎士們特製的「騎士劍」。因為馬上用劍,砍擊比刺容易,加上用劍刺,用比使用馬槍或長矛差,單手劍於是有了更重砍擊的版本。但騎士們都認為它太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