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 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 法规范化的描述或记载。 方法的机制和规律性的 阐述。
12
5.技术的分类
1 )按实践领域分为:自然技术、社会技术 和人的技术 2 )自然技术分为:实验技术、专业技术、 工程技术、生产技术 3 )按基本运动形式分为:机械技术、物理 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 4)生产技术分类:工业技术、农业技术
Part 4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一、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二、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
三、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
四、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
1
一、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一)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1.技术的本质 2.(自然)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区别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的特征 (二)技术的构成和分类
1.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 2.技术的分类
3.技术系统
14
6.技术系统
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也就是技术不断进化的 历史,而各种技术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结成 了一个整体或体系,即技术系统。 技术体系或系统是技术在社会中的现实存在 方式,是依据自然规律、技术规范和各种社会 因素制约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综合社会功 能的社会技术大系统。
15
二、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
不确定的、长远的 较弱 自由探索 实验,归纳,分析,推理
直接的、现实的
确定的、近期的 较强 目标明确 实验,综合,想象,试错
完成期限
较长,难以严格约束
较短,有明确规定
6
科学与技术又有共同的本质:反映人对自然 的能动关系。(科学表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的 认识与反映关系;技术表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 的控制和改造关系。)
18
基础研究:对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探索,其 成果在短期内收不到经济效益。 应用研究:技术原理提出或基于原理的技术 发明,目的是创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开发研究: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在现实中运 用并发展应用研究成果,选择和寻求各种形式 的技术原理、方法及工艺方案,使这些方案能 在生产、生活和经营管理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10
2)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
主要是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 观性技术要素。 按被操作和不被操作分为“活技术”(在劳 动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和“死技术”(不在劳 动过程中的技术成果或技术对象)。
11
3)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主要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是现代技 术构成中的主导因素。 技术知识:人类在劳动中掌握的技术经验和 理论,有两种表现形式: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3
技 术
在现代社会,技术就是人们为了满足社 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 然的实践中所创造和运用的劳动手段、工 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活动和技术 成果。
4
2.(自然)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区别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理论性认识,技术则是 改造世界的手段和经验。
科学与技术的目的、功能、动机、方法、价 值等均不同。
19 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和技术基本处 这一过程以科学研究与技术开 于分离的状态,它们有着各自的独特文 发(简称“研究与开发” )为核心, 化传统,各自独立地发挥社会作用。第 即以“为增加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 二次科学革命以来,出现了科学走在前 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运用而进行的系 面,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统地、创造性的工作”为核心。一般 新局面,形成了科学、技术与生产一体 经过三个环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化的过程。 和开发研究。
20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技术开发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科学理论经过技术理论转化为现实 生产力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⑴ 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技术理论,即形 成人工自然的原理与方法。 ⑵ 根据技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设计制造出 产品与工艺,即通过技术理论的实施制造出人 工自然。 ⑶ 把新产品或新工艺应用于社会经济,即技 术理论的应用。
(一)现代技术认识的特点 (二)技术的预测和评估
(三)技术方案的构思和设计
(四)技术方案的试验和实施
16
(一)现代技术认识的特点
1.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融合 ——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2.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 3.技术认识的基本程序
4.技术方法及其特点
17
1.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融合 ——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5
(自然)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区别
项目 目的任务 科学 认识客观世界 技术 变革客观世界
活动过程
形态
实践→认识,探索性 强,个体性明显
概念、原理、理论、 学说等
认识→实践,计划性 强,协作性明显
可操作的知识及知识 的物化
与生产的关系
对经济社会的作用 与政法等的相关性 研究 特征 选题 主要方法
间接的、潜在的
2
1.技术的本质
17世纪初,人们把techne同logos结合起来, 形成 technology (技术)一词。 18 世纪狄德罗 把技术定义为“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 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 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 techne ,意为技艺、 手艺、技能、本领。 在我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战国时的 《考工记》指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 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13
4)生产技术分类: 根据生产中改造对象分为:物质材料技术、 动力能源技术、信息通讯技术; 根据生产过程分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信息产业生产过程中 的技术、航海技术、宇航技术等; 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部门集中的程度分为: 劳动密集型技术、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 型技术。
19
与科学研究的三个环节相应的是科学技术的 三个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
对客观世界基本规律的认识,包括天 文学、地质学、理学、物理学、化学、 研究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中的共同性规律, 生物学以及作为各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 对象大部分是技术产品,即人工自然,目的 工程活动中所运用的技术或为工程活动服务的 的数学。具有非保密性,与生产实践的 是形成技术理论,把认识自然的理论转化为 技术,是具体地研究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如何转 关系一般较为间接。 改造自然的能力。 化为生产力的原则和方法,是工程和技术的统一 体。与社会现实最接近。
7
3.技术的特征
1)自然性和社会性
2)物质性和精神性
3)中立性和价值性
4)主体性和客体性 5)跃迁性和累积性
8
4.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
1)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2)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
3)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9
1)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主要是经验和技能(以技术知识、劳动工具 和经验为基础,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体 活动能力,包括技巧、诀窍等实际知识)。 不同时期或时代的经验、技能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