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线圈嵌线工艺守则

合集下载

大型交流定子嵌线接包工艺规范

大型交流定子嵌线接包工艺规范

大型交流定子嵌线接包工艺规范一、准备所需材料1、准备好要用的材料、工具、按图纸正确接线二、接线1、接极相组内小头子;将相组内所有小头子串联,相邻两线圈的面与底引线头子弯接成理形,其与鼻端距离须符合图纸要求,所有小头子间大小高低一致,误差控制小于5mm,距离应该均匀相等。

2、接极间连接线;将所有极相组之相边线圈引线头按极数、相数及并联联路数进行连接,并留出引出线头子。

弯转串联连接属于同相同路所有相组的引线头,如原引线头太短,可用相同截面的导线接长,弯转后连接线与小头子间距离须符合图纸,且排列平整,弧度基本保持一致,高度符合图低要求。

3、接并联环及引出线;用圆铜的并联环应预先配落料,且配弯成圆形,若并联环是整圆的必须用硬焊将接头处焊牢。

按图连接属于同一并联路或同一接点的相首或相属之各引出线头于环上,要求所有引出线的长度相等,使各相电阻能均衡。

三、焊接1、所有接线焊接处必须在剪齐后整理钳平;2、极相组内小头子铜线为一根者须搭接,叠接长度在15-20mm,用磷铜焊二根或二根以上者为对接,用银焊。

3、接极间连接线,连接处均用并头套,按图纸搭接或对接;在火焰有可能烧损以及熔化的焊料可能滴到之处,预先填以隔热带进行保护。

用火焰直接加热接头处,同时熔化焊料与添加焊料,使其在焊剂作用下,焊透填满接头处所有缝隙。

焊接后不能留有凸出或淌流的焊珠挂块、残留焊粉等,使其表面光滑清洁、无毛刺、无烧焦。

四、包绝缘1、所有包绝缘处必须每一层一包;2、所包绝缘与引线头原绝缘交叠时,各层绝缘搭头不可在同一地点开始,而要互相叉开,以保证包绝缘后该处尺寸不会过份肿大。

3、所有绝缘均为1/2叠包,要求绝缘带不能拉得太紧而降低耐压强度,但需边包边用手捻紧绝缘,使之紧密结实,所有头子包后尺寸大小均匀,不能有空脱发胖的情况。

4、最后1/2叠包浸漆处理过的无碱玻璃丝带一层,其结尾必须打扣紧结,且该结必须处于底线引线头根部内侧。

五、所有连接线引出线并联环绑扎固定1、铜排的并连环中间放绝缘片用定向带绑扎固定。

电机嵌线方法

电机嵌线方法

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关键特殊过程——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一、目的:电机生产过程中根据以往经验而知,嵌线过程工艺为影响电机质量的关键过程,特此制订本守则目的为提高电机质量和成品率提高。

二、工艺守则:1、嵌线前的操作(1)放置槽绝缘,槽绝缘纸按设计尺寸将两边反折,反折长度为(ez+0.5)(cm)(如不采用揩口式槽绝缘则免此工序)然后将绝缘纸纵向揩成“U”形插入槽中。

(2)嵌线电机的放置较小的定子由单人操作,这时定子应横向舟稍偏斜一点放置,偏斜度大小,要便于两手分别从两端进入铁心内腔操作为便。

(3)如槽位置的选定原则,电动机定子出线盒端应在操作者的右手一则,1号槽的位置应在嵌线后的引出线位于出口两侧分布,并使之最短。

(4)线圈组的放置,工作台要清扫干净,待嵌的丝圈组放在电机的左手侧(单人操作),线圈组的放置方向是引线端向着电机铁心,并使第1个挂线的全匝数线圈叠放在最上面,其余线圈依连绕的先后顺序叠放,嵌线时要将每个线圈向电机方向翻转。

三、嵌线操作的通用规则与手法:1、线圈的捏扁:(1)缩宽用两手的姆指导和食指分别抓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使线圈宽度压缩到进入子内腔时不致碰铁心。

对于节距大的线圈,则将线圈横着并垂直于台面,用双手向下压缩线圈。

(2)扭转把欲嵌线圈的下层边扎线解开,左手大姆指和食指捍住直线边靠转角部分,同样用右手指捏住上层边相应部位,将两边同向扭转。

(3)捏扁将右手移到下层边与左手配合,尽量将下层直线边靠转角处捏扁,然后左手不动,右手指边捏边向下滑动。

使下边层梳理成扁平的一排形状,如扁度不够可多梳理几次。

2、下层边(或沉边)的嵌入法:右手将捏扁后的有效边后端倾斜靠向铁心端面槽口,左手从定子另一端伸入接住线圈,双手把有效边靠左段尽量压入槽口内,然后左手慢慢向左拉动,右手一面防止槽口导线骨出,一面梳理后边的导线,边移边压,来回扯动,使全部导线嵌入槽内。

导线嵌入后,用骨线板将槽内导线单向梳理顺直。

16.4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守则

16.4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守则

1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H80-355、YBS-7.5~55、YBJ-11.4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散嵌绕组嵌线。

2 材料2.1 嵌线时须用下列材料2.1.1 定子线圈;2.1.2 绝缘材料:符合图纸规格的槽绝缘、端部相间绝缘、层间绝缘;2.1.3 槽楔;2.1.4 BE型聚酯纤维绑扎带 0.17×15。

3 设备及工具3.1 嵌线时需用下列设备及工具3.1.1 工作台;3.1.2 嵌线架;3.1.3 绕组端部整形模;3.1.4 绕组端部尺寸检查样板;3.1.5 嵌线常用一般工具:理线板、压线板、木质打线板、橡胶锤、剪刀、尖嘴钳、压缩空气设备。

4 工艺准备4.1 将定子槽口的毛刺尖角及槽内高出部分锉去;4.2 用压缩空气将铁芯每槽内因锉槽的铁灰吹干净,并检查核对定子铁芯型号规格(槽数、铁芯长度),槽内不应有可观察到的毛刺及焊渣。

4.3 将槽绝缘放入铁芯槽内,其伸出铁芯两端长度相等。

4.4 检查定子线圈是否有裂纹、露铜掉漆现象,并明确节距、端部尺寸、线规的绝缘等级。

5 工艺过程交叉式绕组嵌线5.1 先嵌第一相线圈双圈的下层边,封槽(理清槽内导线、插入槽楔),上层边暂不嵌。

5.2 隔一槽,嵌第二相单圈的下层边,封槽(上层边也暂不嵌)。

5.3 隔一槽,嵌第三相双圈的下层边,当节距为Y=1-9时把上层边嵌入第一相双圈下层边的前两槽中,封好槽,垫好相间绝缘。

5.4 再隔一槽,嵌第一相的单圈下层边,并把上层边嵌入槽中(Y=1-8)封槽,垫好相间绝缘。

5.5 隔二槽,嵌第三相的双圈下层边,上层边按Y=1-9理入槽中,封好槽,垫好相间绝缘,其余线圈以此类推,2.1.2.1……下。

链式绕组嵌线:5.6 先嵌第一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好槽,上层边暂不嵌。

5.7 隔一槽,嵌第二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好槽,上层边也暂不嵌。

5.8 隔一槽,嵌第三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嵌入第一相第一个线圈下层边,所占槽的前一槽中(Y=1-6),封好槽,垫好相间绝缘。

嵌线工安全操作规程.doc

嵌线工安全操作规程.doc

嵌线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物放置要牢固稳妥,严禁钥匙、铁屑及其它物品和碎屑掉入电机槽内,嵌线场地应保持整洁和通道畅通。

2.所用电气设备接地良好,放置要适当防止碰掉。

气动设备安全附件要灵敏可靠。

手持工具(木锤加楔头)要牢固。

手提行灯要用安全电压。

3.转子嵌线时轴与嵌线架子要垂直,以防倾斜落下。

线嵌到1/3时应用方木顶住偏重面。

转于放地时要用物垫牢,不准立放。

4.线圈用电直接加热要有防护措施,并检查绝缘情况。

使用时要先接线后送电,停止时要先断电后拆线。

5.热套护环、集电环时必须戴石棉手套。

使用大锤时不得戴手套。

多人操作要协同动作,由一人指挥。

6.定子嵌线时要防止线头扎眼和绝缘纸扎手;线槽及槽楔板毛刺边要及时磨掉,以防打滑伤手。

7.大型定子嵌线(或高处作业)要搭好工作台(或上下梯子),做好安全措施。

传递工具,材料时不准抛掷。

8.用手锤打槽楔要注意安全和方向位置。

用机械打槽楔要先轻后重,注意配合。

9.在大型扎钢丝床上扎钢丝时要用中心架;轧钢丝及调整拉力时人要站在侧面。

10.作耐压试验时应遵守“电气试验安全操作规程”,并禁止他人入内。

11.接头焊锡要严守“搪锡工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的锡勺要不漏,端着行走要防止溢出或倾倒。

使用电烙铁焊接时烙铁应放在隔热架上。

焊接结束要拔掉电源插头。

12.易燃有毒物品要妥善保管,严禁接触明火和高温和用手直接接触。

13.吊运大型工件要与挂钩工密切配合。

14.气焊焊接,应遵守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学习教育征文1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学习教育征文煤矿要想实现长治久安,必须围绕人本安全的目标,着力于安全理念的深化、安全素质的提高、安全制度的完善、安全行为的规范等方面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实现企业安全发展。

坚持安全发展现念,打造特色安全文化,这既是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构建和谐矿区的内在要求,更是维护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保证。

定子线圈嵌线工艺守则

定子线圈嵌线工艺守则

定子线圈嵌线工艺守则
材料:2、1 电机定子;2、2 绝缘纸:聚酯复合材料DMD;
2、3 槽楔。

3、工具:3、1 绕线常用一般工具:木锤、理线板、压线板、剪刀、尖嘴钳、通条、端部开型工具;3、2 工位器具。

4、工艺准备:4、1 嵌线前用压缩空气将电机定子铁芯吹干净,槽内别引诱可观察到的毛刺与焊渣;4、2 槽内放入绝缘纸,其伸出铁芯两端长度相等;4、3 检查定子铁芯线圈是否有裂纹掉漆现象;4、4 按规定的尺寸和节距整理线圈外形;
5、工艺过程:5、1 整理好外形后,把主、副绕组分清摆好,避免在嵌线时弄错相序,对任何线圈在开始时应依次将线圈捻扁,轻轻拉人槽中,未能拉人槽中的线圈用理线板理入槽中;5、2 线圈间有连接线时,则应将连线压在下层边槽底或上层边槽底,以使其不露在外面,下线时各项相序不得错位;5、3 每嵌完成一个或一组线圈后,应将其端部压下或用木锤轻轻敲打,使其稍向外扩张,以利下面线圈嵌入,最后嵌第一组线圈的上层边或双层绕组第一节距的上层边时,要仔细整理好线圈的线形,撑开到比节距大一槽的距离,用理线板将线理入槽中。

插入的槽楔不得高出铁芯内圆并伸出铁芯长度相等;
6、质量检查:6、1 槽底绝缘不应有破损现象;导线绝缘不得破损;6、2 槽口绝缘如有破损必须用与槽绝缘相同的材料填充好,但总破损不得超过三处;6、4 嵌好的线圈节
距应符合图纸要求,线圈连接正确;6、5 放入端部开型模具用木锤轻敲整形,使其达到要求。

106。

2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守则

2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守则

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Y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派生电动机同类绕组形式的定子散嵌绕组嵌线2.材料准备:定子线圈、绝缘件(槽绝缘、相间绝缘、层间绝缘)、槽楔等。

3.设备与工具准备:嵌线工作台、嵌线架、绕组端部整形工具、绕组端部尺寸检查样板、嵌线常用一般工具(理线板、压线板、木锤、剪刀、尖嘴钳等)、压缩空气设备。

4.工艺准备4.1 准备嵌线用的零部件,并检查其规格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4.2 用压缩空气将定子铁心吹干净,槽内不应有毛刺及焊渣。

4.3 将槽绝缘放入定子铁心槽内,其伸出铁心两端长度应相等。

4.4 检查定子线圈是否有裂纹、掉漆现象,并明确节距、端部尺寸,然后整理好线圈。

5.工艺过程中的技术要求5.1槽绝缘、槽楔、层间绝缘,定子线圈露出定子铁心两端长度应分别相等。

5.2嵌线时定子铁心的槽口两边应垫上绝缘纸,以免损伤导线绝缘。

5.3暂不嵌的上层边要理好,与定子铁心内壁接触的部位要垫上绝缘纸,然后用手轻轻压下,以免损伤导线绝缘。

5.4上层边和下层边连线要理好,嵌入线圈下半部里边,防止连线弯曲和擦破漆膜,造成匝间短路。

5.5垫相间绝缘时,应垫到底与槽楔相碰,对于双层绕组,还要求相间绝缘盖在层间绝缘的上面。

5.6每嵌完一个(或一组)线圈后,应将其端部压下,或用木棰,轻轻敲打,使其稍向外扩张,以利后面线圈嵌线。

5.7嵌线时要仔细整好线型,撑开到比节距大一槽的距离,把线理直,放入槽中,必要时分几次放入。

5.8 端部整形5.8.1嵌完先后,检查相间绝缘是否垫好,放入端部整型工具,用木棰轻敲整形使其达到图样要求。

5.8.2修剪端部相间绝缘,使之边缘应高出线圈3~5mm。

6.质量检查6.1检查所用材料的尺寸和规格,应符合图样及技术标准的规定。

6.2检查线圈节距应符合图样,线圈间连线应正确。

6.3绕组端部导线应排列整齐,无严重交叉现象。

端部绑扎、绝缘符合图纸的要求。

6.4槽楔应有适当紧度,其端部不应有破裂现象,不得高于铁心内圆,并且其伸出铁心两端长度相等。

3散嵌绕组定子铁芯接线工艺守则

3散嵌绕组定子铁芯接线工艺守则

散嵌绕组定子铁芯接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采用散嵌绕组的界线。

2. 材料准备:银铜焊条、焊剂、石棉纸、2740丙烯酸酯玻璃纤维漆管硅橡胶带,无纺布带等绝缘材料、异型号码管(黄、绿、红)、温度继电器、引接线等。

3. 设备及工具准备:工作台、起吊设备、焊接设备及工具、剪刀、克丝钳、橡皮锤、端部整形模、接线支架、接线转盘、卷尺、靠板、双臂电桥等。

4.工艺准备4.1根据产品规格,按图标领取所需的零部件及图纸。

4.2准备接线用的零部件,并检查其规格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4.3检查定子线圈是否有裂纹、裸铜等现象。

5.工艺过程5.1将有绕组定子铁芯放置工作台上。

5.2根据接线原理图整理端部绕组引出线,如有极间连接线,则套入绝缘套管,套管必须套入规定位置。

5.3按图纸要求确定引出线的出线位置,每相两端头必须对称,并按规定作标记,当支路数较多时,引出线汇合根部先用绑扎带扎牢固。

5.4剪去多余的引出线和绝缘套管。

5.5用火焰烧漆清除导线端头待焊接处漆膜,必须清理干净,并采用防护措施,以免损坏绕组漆膜。

5.6引出线的橡胶绝缘剥去30~50mm,并与线圈引出线已脱漆的端头绞接在一起。

5.7用氧气焊进行焊接,焊接前必须用石棉纸保护绕组端部,以免焊渣、焊料进入绕组端部。

5.8焊接后用双臂电桥测三相绕组直流电阻,阻值应符合图纸要求,各相与三相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5%,超差时必须进行检查和重新焊接。

5.9接头处用硅橡胶带半叠包一层,再把预先套入的绝缘套管移入焊接包扎处。

5.10 热敏元件嵌入定子绕组中,每相一个,三个串联,用两根0.75mm2黑色线引出。

6. 质量检查和注意事项6.1 焊料采用5%银铜焊条,不允许采用酸性焊剂。

6.2 焊接处必须光滑,不允许有虚焊,如焊接头有毛刺、尖角,必须用锉刀修光。

6.3 焊料必须填满交接处的空间。

6.4 接线应正确,引出线按规定作标记。

6.5端部绑扎应牢固、整齐、美观,端部应无裸铜或异物。

电机维修工艺—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电机维修工艺—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电机维修工艺—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3~10KV级交流高压电机定子(开口槽形),全粉云母绝缘成型线圈的嵌线操作工艺。

2 工艺准备2.1 工艺设备准备工作台,大电流加热器,吊车,胶皮捶,打棒等常用工具。

2.2 材料准备槽底垫条,层间垫条,楔下垫条,绝缘包扎带(玻璃漆带,云母带,薄膜带和无碱玻璃丝带),涤纶护套玻璃绳(或蜡绑绳),适形材料(绝缘垫块),滑石粉及高压线圈元件。

2.3 将定子稳固地吊放在工作台上,用枕木垫牢。

2.4 熟悉施工图纸或原始记录的嵌线数据。

2.5 铁芯及磁槽吹风清理检查。

2.6 按规范包缠及固定绝缘端箍圈,安放初嵌部分槽底垫条。

2.7 按长短引出线头分组,顺序排列线圈,并挑选一个节距数据稍松一点的线圈,作为最后节距的线圈。

2.8 接通大电流加热器电源,调节好电流,掌握好线圈的预热温度和时间。

一般模压线圈加热,使电流调节到以嵌完一个线圈的时间,便达到预热温度70℃左右为最合适。

3 工艺过程3.1 当嵌放第一节距圈下层边时,将上线边临时放置在相应节距槽内的上层部位。

3.1.1 将预热的第一组线圈的起头引线线圈,直线部分抹上滑石粉,并校齐下层线边的两端长度。

3.1.2 将下层边,放在槽口。

两人配合,稍稍活动线圈,用手掌平稳压入槽内。

3.1.3用垫皮锤或打板,轻轻敲打,待线边平行落入槽内时,应校齐上线边两端长度,对正相应节距槽口,用手把稳轻轻压入槽内,深度约10mm左右。

3.1.4用橡皮捶或打板,轻轻敲打上下线边,使两槽线边平行下落。

嵌入槽内。

3.1.5 使上边平齐于槽口(作为临时放置),而将下线边用打板敲紧,紧贴槽底固定,在下线边上垫入层间垫条并压平。

3.1.6 校准端箍位置,将线圈两端在端箍上,做临时绑扎。

3.1.7 第一节线圈的上线边,应适当选择,不宜太紧,以便最后抬线圈节距时,能顺利进行。

3.1.8 按长短线头分组排列顺序,连续嵌放线圈,在嵌放前一个线圈的同时,开始预热下一个待嵌线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子线圈嵌线工艺守则
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YDK系列电动机散嵌定子线圈的嵌线。

2.材料:
2.1 电机定子;
2.2 绝缘纸:聚酯复合材料DMD;
2.3 槽楔。

3. 工具:
3.1 绕线常用一般工具:木锤、理线板、压线板、剪刀、尖嘴钳、通条、端部开型工具;
3.2 工位器具。

4. 工艺准备:
4.1嵌线前用压缩空气将电机定子铁芯吹干净,槽内别引诱可观察到的毛刺与焊渣;
4.2 槽内放入绝缘纸,其伸出铁芯两端长度相等;
4.3 检查定子铁芯线圈是否有裂纹掉漆现象;
4.4 按规定的尺寸和节距整理线圈外形;
5. 工艺过程:
5.1 整理好外形后,把主、副绕组分清摆好,避免在嵌线时弄错相序,对任何线圈在开始
时应依次将线圈捻扁,轻轻拉人槽中,未能拉人槽中的线圈用理线板理入槽中;
5.2 线圈间有连接线时,则应将连线压在下层边槽底或上层边槽底,以使其不露在外面,
下线时各项相序不得错位;
5.3 每嵌完成一个或一组线圈后,应将其端部压下或用木锤轻轻敲打,使其稍向外扩张,
以利下面线圈嵌入,最后嵌第一组线圈的上层边或双层绕组第一节距的上层边时,要仔细整理好线圈的线形,撑开到比节距大一槽的距离,用理线板将线理入槽中。

插入的槽楔不得高出铁芯内圆并伸出铁芯长度相等;
6. 质量检查:
6.1 槽底绝缘不应有破损现象;导线绝缘不得破损;
6.2 槽口绝缘如有破损必须用与槽绝缘相同的材料填充好,但总破损不得超过三处;
6.4 嵌好的线圈节距应符合图纸要求,线圈连接正确;
6.5 放入端部开型模具用木锤轻敲整形,使其达到要求。

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