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七章第三节,主题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详细内容包括: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碘的生理功能及摄入标准;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常见碘缺乏病病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2. 掌握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培养学生科学合理摄入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疾病预防意识,培养学生关爱健康、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及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治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展示碘盐、含碘食物。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用于计算每日碘摄入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关注,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
(2)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
(3)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碘盐、含碘食物,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碘资源。
(2)计算每日碘摄入量,引导学生合理摄入碘。
4. 例题讲解:分析常见碘缺乏病病例,讲解诊断和治疗要点。
5. 随堂练习:设计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题目,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2. 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3. 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4. 常见碘缺乏病病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
(2)如何科学合理摄入碘?2. 答案:(1)碘缺乏病是由于体内碘摄入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主要病因是土壤、饮水、食物中碘含量低。
碘缺乏病危害包括智力低下、甲状腺肿大、生长发育迟缓等。
(2)根据我国碘摄入标准,成年人每日需摄入碘150300微克。
可通过食用碘盐、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来满足碘需求。
(3)病例分析略。
2024年(完整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最新范例

2024年(完整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材第八章第三节“碘缺乏病的防治”,主要内容包括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流行特征、临床类型、防治原则及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流行特征和临床类型;2. 了解碘缺乏病的防治原则及措施,提高公共卫生意识;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碘缺乏病的病因、流行特征、临床类型及防治原则;重点:碘缺乏病的定义、防治措施及公共卫生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碘缺乏病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及流行特征;(2)碘缺乏病的临床类型及诊断方法;(3)碘缺乏病的防治原则及措施。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针对碘缺乏病的防治措施,进行小组讨论;(2)案例分享:分享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的成功案例,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流行特征;2. 碘缺乏病的临床类型、诊断方法;3. 碘缺乏病的防治原则、措施;4. 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成功案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及流行特征;(2)列举碘缺乏病的临床类型,并说明诊断方法;(3)论述碘缺乏病的防治原则及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讲解病因及防治措施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1)了解我国碘缺乏病防治政策及实施情况;(2)探讨碘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研究新型碘盐对碘缺乏病防治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碘缺乏病的病因及流行特征;2. 碘缺乏病的临床类型及诊断方法;3. 碘缺乏病的防治原则及措施;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论述题及答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精选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健康教育教学指导纲要》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详细内容包括: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碘的生理功能及摄入标准;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预防措施及宣传教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提高预防意识。
3. 培养学生关爱健康、关爱他人的情感,积极参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及临床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关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
(2)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
(3)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4)预防措施及宣传教育。
3. 例题讲解:(1)为什么说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2)碘缺乏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3)如何预防碘缺乏病?4. 随堂练习:(1)判断题:我国实行食盐加碘政策,所以不需要担心碘缺乏病。
()A. 甲状腺肿大B. 生长发育迟缓C. 智力低下D. 皮肤病5.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家中正确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六、板书设计1. 碘缺乏病定义、病因、危害。
2. 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
3. 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4. 预防措施及宣传教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碘缺乏病的定义、病因、危害。
(2)说明碘的生理功能、摄入标准。
(3)分析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2. 答案:(1)碘缺乏病是指因碘摄入不足导致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土壤、水源中碘含量不足。
碘缺乏病的主要危害有:甲状腺肿大、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
(2)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维护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
我国推荐的碘摄入量为:成年人每天15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天200微克。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育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七章第三节,主题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碘缺乏病的概念、危害及传播途径;碘的生理功能及摄入方法;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概念、危害及传播途径,提高防范意识。
3.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的价值观,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碘的生理功能及摄入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碘缺乏病的概念、危害及传播途径。
3. 碘的生理功能及摄入方法:(1)通过PPT课件,讲解碘的生理功能。
(2)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了解碘在人体内的作用。
(3)讲解摄入碘的方法,如食用含碘食物、使用碘盐等。
4. 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1)介绍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如合理饮食、使用碘盐等。
(2)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落实预防措施。
5. 课堂互动:(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6. 案例分析:(1)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案例。
(2)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碘缺乏病的概念、危害及传播途径。
2. 碘的生理功能及摄入方法。
3. 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碘缺乏病防治的认识。
2. 答案要点:(1)碘缺乏病的概念、危害及传播途径。
(2)碘的生理功能及摄入方法。
(3)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等。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碘缺乏病防治的知识。
(2)开展实践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精选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七章第二节,主题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详细内容包括: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的危害,碘缺乏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碘的摄入途径与推荐摄入量,以及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的危害,提高健康意识。
2. 使学生掌握碘缺乏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公共卫生问题,积极参与碘缺乏病防治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碘缺乏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重点: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的危害,碘的摄入途径与推荐摄入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碘缺乏病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的危害。
(2)碘缺乏病的分类、临床表现。
(3)碘的摄入途径与推荐摄入量。
(4)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如何在家中进行碘盐检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碘缺乏病防治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份关于碘缺乏病防治的问卷,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六、板书设计1. 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的危害2. 碘缺乏病的分类、临床表现3. 碘的摄入途径与推荐摄入量4. 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答案要点:(1)食用碘盐。
(2)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摄入,如海带、紫菜等。
(3)定期进行碘营养监测。
2. 作业题目:简述碘缺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案要点:(1)甲状腺肿大。
(2)智力低下。
(3)生长发育迟缓。
(4)聋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碘缺乏病防治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并提出:5月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幼儿园教案(一)一、如何防治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等。
本病分布广,全世界约有xxx个国家都有此病的流行。
据估计全球受碘缺乏威胁的人群约为16亿。
我国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区,估计约有7亿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区。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元素,成人每人每日需碘量为100~150ug,WHO推荐为140ug。
人体的碘主要来自食物,少量来自水和空气,虽然人体从饮食用水中摄入碘仅占总摄入量的10%~20%,但水碘可反映环境碘的含量,故在无外来碘食物条件下,常以水碘含量来衡量当地居民的摄入量。
一般当饮水中碘含量低于5~10ug/L或每日摄入量低于40ug时往往有本病的发生。
而发病的程度与人体所处发育时期,以及碘缺乏程度,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
一般认为胚胎期与出生后早期缺碘可引起克汀病、单纯性聋哑病;而生长期缺碘,则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生殖衰退、性发育落后等。
预防方法如下:1.碘化食盐食盐中加入碘化钠或碘化钾,浓度为1:1万至1:2万。
2.碘化饮水饮水中加入碘化钾,按10万L水加碘化钾1g(即每升水含碘化钾10μg)。
3.碘油注射适用于发病率低,无须普遍加碘的地区。
4.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藻、海鱼虾等。
二、碘缺乏病的病因1.环境因素其流行的原因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缺碘,尤其是冰川冲刷地带和洪水泛滥的平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也造成了环境缺碘,山区缺碘的文献报道众多,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多分布在山区,主要因为山区坡度大,雨水冲刷,碘从土壤中丢失所致,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三江平原缺碘可能因为历史上频繁的泛滥,以及地下水的运动活跃造成。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育教案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育教案第一章:碘缺乏病的概述1.1 碘缺乏病的定义1.2 碘缺乏病的分布情况1.3 碘缺乏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第二章:碘的生理功能和来源2.1 碘的生理功能2.2 碘的摄入途径2.3 碘的适宜摄入量第三章: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3.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2 甲状腺肿大3.3 呆小症第四章:碘缺乏病的预防和治疗4.1 预防措施4.1.1 食用加碘盐4.1.2 食用含碘食物4.1.3 碘剂补充4.2 治疗方法4.2.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4.2.2 甲状腺肿大的治疗4.2.3 呆小症的治疗第五章:碘缺乏病的监测和评估5.1 碘缺乏病的监测方法5.2 碘缺乏病的评估指标5.3 碘缺乏病的干预策略第六章:碘缺乏病的案例分析6.1 案例一: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流行区6.2 案例二:孕妇碘缺乏对胎儿的影响6.3 案例三:儿童碘缺乏导致的智力障碍第七章: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制作7.1 宣传材料种类7.1.1 海报7.1.2 宣传册7.1.3 视频动画7.2 宣传材料制作要点7.2.1 信息准确无误7.2.2 语言通俗易懂7.2.3 设计生动有趣第八章: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组织8.1 宣传活动类型8.1.1 讲座8.1.2 知识竞赛8.1.3 社区碘缺乏病筛查8.2 活动组织步骤8.2.1 策划活动方案8.2.2 准备宣传材料8.2.3 落实活动人员和场地第九章:家庭和学校碘缺乏病防治教育9.1 家庭碘缺乏病防治教育9.1.1 父母的角色9.1.2 家庭饮食习惯的改变9.1.3 家庭碘盐的使用9.2 学校碘缺乏病防治教育9.2.1 校园宣传活动的开展9.2.2 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的普及9.2.3 学生饮食习惯的培养第十章:评估与反馈10.1 评估方法10.1.1 问卷调查10.1.2 实地考察10.1.3 数据分析10.2 反馈与改进10.2.1 反馈收集10.2.2 反馈分析10.2.3 改进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碘缺乏病的定义和影响补充说明:详细阐述碘缺乏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潜在的长期健康影响,以提高学员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
(完整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最新范例

(完整版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与生活》教材第十二章“营养与疾病”第二节“碘缺乏病”,详细内容包括: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重点讲解碘的作用、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如何科学补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2. 掌握碘在人体中的作用及科学补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碘在人体中的作用、碘缺乏病的危害及科学补碘。
重点: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碘缺乏病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碘缺乏病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碘的作用及碘缺乏病的概念。
(2)碘缺乏病的病因、危害及临床表现。
(3)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如何科学补碘,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补碘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碘缺乏病的典型病例,分析病因及治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出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碘缺乏病防治知识2. 板书内容:(1)碘的作用(2)碘缺乏病的概念、病因、危害(3)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4)科学补碘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碘在人体中的作用。
(2)列举出碘缺乏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如何科学补碘?2. 答案:(1)碘在人体中的作用: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调节生长发育、代谢等生理功能。
(2)碘缺乏病的危害: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
预防措施:食用碘盐、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摄入、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等。
(3)科学补碘方法:食用碘盐、适量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碘缺乏病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但对碘在人体中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肿大,无力,易疲劳,劳动能力低下。
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方法:
1.长期坚持食用合格碘盐,食用合格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根本措 施;
2.应购买带有防伪标志的碘盐,不购买或不食用非碘盐;
3.炒菜不能用碘盐爆锅,要等菜熟后再放盐;
4.腌菜也要用碘盐。
第二部分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实验
一、实验步骤
1.上课前一天由老师通知学生把家里吃的盐用纸或塑料袋包一汤匙 带到学校来。
国家将每年5月15日确定为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通过健康教育活 动让大家掌握防治碘缺乏的科学知识。
学校
的老师、学生要把碘缺乏的防治知识告诉家长,传播给社会,督促 家长购买碘盐,使防治碘缺乏病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长 期坚持食用碘盐,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四、碘缺乏病宣传 教育 核心信息有哪些? (一)碘缺乏病宣传教育的宣传要点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篇一: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教案
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器具:
教材 宣传挂图 合格碘盐样品(有碘盐标志的包装袋)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讲解
碘是一种人体必须的化学营养物质,人体缺碘会造成碘缺乏病。碘
腺肿大(粗脖子病)。
一、缺碘有什么危害?
缺碘能引起大家熟知的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粗脖根),影 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还能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 聋哑,更重要的是胚胎期和婴幼儿缺碘会引起大脑发育障碍。综上 所述,缺碘对健康有很大危害,而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因 此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是防治碘缺乏 病的重点对象。
(五 六年级小学生)
篇二: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预防碘缺乏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碘缺乏病的发病原因及分布规律。
2、弄清为什么要预防碘缺乏病,如何预防。
教学重点:
1、了解碘缺乏病的原因。
2、知道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如何做到预防碘缺乏病。 教具准备:生活用碘盐,碘化水等。
教学过程:
1、教师读课文,学生思考: 碘是什么?缺乏碘会给人体造成哪些危害? 如何补碘?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 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 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它实质上属于 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 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 微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碘缺乏病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 境,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我国被列为地方病之-。由于分布广泛, 受害人群多和危害严重,已从一个单一的疾病问题上升到严重的公 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 碘缺乏病能够消除吗?
2.老师讲完第一部分内容后,让学生把带来的盐放在课桌上摊平。
3.打开碘盐半定量检测试剂瓶,滴1-2滴试剂在盐的表面。
4.结果判定:变色的为碘盐,不变色的为非碘盐。
二、老师总结 重复碘缺乏病的危害,购买和食用碘盐的重要性,结合当地的实际 情况,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识别合格碘盐,到什么地方购买合格碘盐, 什么样的盐不能买等等。然后让学生把以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 并劝说家长正确购买和食用碘盐。
二、如何防治碘缺乏?
1.全民使用碘盐。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
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但购买碘盐后 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防止碘的丢失, 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2.,如海带、海鱼、海虾和紫菜等。 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含碘丰 富的食品
三、如何积极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和受危害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我国 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 而且病情较重。合格的碘盐里含有我们每天所需要的碘,我们每天 必须吃入一定量的碘盐才能够维持正常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才 能够保证正常的学习、工作、劳动和生活,就象我们每天必须吃饭 一样重要。学生不吃碘盐,个子长不高,学习学不好,还会得甲状
人体缺碘是由环境缺碘造成的,而环境缺碘却不是在短期内可能改 变的,只有人为的长期补碘才能保证机体的需要。人们补碘最有效 的措施是食用合格碘盐,一旦停止食用合格碘盐,碘缺乏病就会卷 土重来。这种补充不是在一两年内所能解决的,生活在缺碘地区, 补碘将伴随我们终生。
附件2:
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况调查问卷及评分标准
1.碘缺乏危害在我国是普遍的、长期存在的。
2.人体缺碘不仅影响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
3.碘缺乏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措施就是长期坚持 食用碘盐。
4.制售、贩卖非碘食盐违反国家法律。
(二)碘缺乏病宣传教育的核心信息
儿童缺碘:
1.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
2.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落后。
碘缺乏病危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居民长期碘不足所造成的。它 的病因清楚,防有办法,只要长期坚持补碘措施,碘缺乏病是完全 可以消除的。我国有许多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由于长期坚持食盐加 碘,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肿大的甲状腺多数都已恢复或接 近正常,新一代儿童的智力较防治前有较大的提高。
为什么说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最好的办法?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这是被许多国家近一个世 纪的防治工作所证实的,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它不仅安 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 补碘将伴随您终生
2、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碘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成人每天需要量约100微克。 补碘:大 面积服用碘盐,使用碘油,多吃海带。
三、学生思考
1.想一想:碘缺乏对人体有哪些危害?2.说一说: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碘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
碘是人体生长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需的重要 原料,甲状腺激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细胞发育 不可缺少的,常见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白痴、聋哑、矮小或 瘫痪,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胎和新生儿先天畸形、先天 聋哑等。 什么是碘缺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