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逻辑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数字逻辑综合设计实验报告本次数字逻辑综合设计实验旨在通过集成数字电路设计的各项技能,实现课程中所学的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应用。
本文将从实验流程、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验流程1.确定实验内容和目的。
2.设计电路,包括逻辑门、时序电路和其他数字电路。
3.将电路图转化为器件链路图。
4.验证器件是否可以直接连接,确定器件安装方式。
5.安装器件,焊接电路板。
6.进行测试和调试,确认电路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7.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
二、实验过程1.确定实验内容和目的本次实验的内容是建立一个多功能的数字电路,实现数字电路的常见功能,包括计数器、时序控制器等。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数字电路设计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对数字电路设计的实践能力。
2.设计电路在确定实验内容和目的之后,我们需要对电路进行设计。
为了实现功能的复杂性,我们设计了一个包含多个逻辑门、计数器和其他数字电路的复杂电路。
3.将电路图转化为器件链路图在完成电路设计后,我们需要将电路图转化为器件链路图。
我们需要根据电路设计中使用的器件类型和数量来确定器件链路图。
在转化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信号传输、电源连接等因素。
4.验证器件是否可以直接连接,确定器件安装方式对于电路板的安装和器件之间的连接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仔细的测试和验证。
只有当所有器件都可以无误地连接到电路板上并正常工作时,我们才能确定最佳的器件安装方式。
5.安装器件,焊接电路板完成以上所有的测试和验证后,我们可以开始完成电路板的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按照器件链路图和设计图来进行布线和连接。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焊接,确保连接性能和电路板的可靠性。
6.进行测试和调试,确认电路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完成器件安装和焊接后,我们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
我们需要检查每个部分的性能和功能,以确保电路可以正常工作。
如果我们发现任何错误或问题,我们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试和修复。
7.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
数字逻辑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数字逻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数字电路的基本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熟悉数字电路实验设备和仪器。
二、实验原理数字逻辑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基础课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数字逻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数字电路的基本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数字逻辑电路主要由逻辑门组成,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
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根据逻辑门的功能,可以将数字电路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只与当前输入有关,而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不仅与当前输入有关,还与之前的输入有关。
三、实验内容1. 逻辑门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逻辑门的功能和特性,掌握逻辑门的测试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将实验箱中的逻辑门连接到测试板上。
② 根据实验要求,将输入端分别连接高电平(+5V)和低电平(0V)。
③ 观察输出端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④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逻辑门的功能。
2.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熟悉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2)实验步骤:①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② 将电路连接到实验箱中。
③ 根据输入端的不同组合,观察输出端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④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路的功能。
3.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熟悉常用时序逻辑电路。
(2)实验步骤:①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时序逻辑电路。
② 将电路连接到实验箱中。
③ 观察电路的输出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④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路的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逻辑门实验结果:通过实验,验证了逻辑门的功能和特性,掌握了逻辑门的测试方法。
2.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熟悉了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3.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熟悉了常用时序逻辑电路。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报告(猜数字游戏)

滁州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猜数字游戏的设计院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专业:网络工程组别:第五组起止日期: 2012年5月28日~2012年6月15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二○一二年、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引言 (4)2 需求分析 (4)2.1.题目 (4)2.2.设计要求与目的 (4)2.3.设计思想概述 (4)2.3.1器件选择 (4)2.3.2系统分析 (5)2.4运行环境 (5)3 概要设计 (5)4 详细设计 (6)4.1完成此实验需要的芯片及其功能 (6)4.2实验步骤 (8)5 调试与操作说明 (9)6 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13)7致谢 (13)8 参考文献 (14)9 附录 (14)1 引言当今社会中,数字时代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数字世道最基本的课程——数字电子电路,更无疑具有着基础的作用,而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便是培养这种能力,掌握这门课程的一种很好的实践,更是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际动手能力,严谨的实验作风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字游戏设计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具有前沿性、交叉性等特征,具有其自身的技术要求、艺术特性和创新规律,具有成熟的学科基础和明确的学科定位,已经具备设立独立专业的基本条件。
而笔者立足于《数字逻辑》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力求通过本学科的一些知识对猜数字游戏显示电路进行模拟和作出一些分析改进。
希望通过本次设计实践,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用已学的知识对猜数字游戏控制电路进行详尽的分析与模拟;二是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三是在设计进行中进行模块划分,培养我们的模块化设计意识,同时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2 需求分析2.1 题目:猜数字游戏的设计2.2 设计要求与目的:⑴猜数字游戏由若干个按键、若干个发光二极管。
⑵输入为六位二进制数,用单刀双掷开关来输入,当输入结束后,按确认键进行比较,如果与存储的数字相同则绿灯亮,如果输入比存储值大,则蓝灯亮,如果输入比存储值小,则黄灯亮,可以继续输入数字并验证。
课程设计报告:16选1选择器---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课题任务一 16选1选择器设计课题任务二 JK触发器的设计专业网络工程班级 1102 学号 21 姓名张宏磊指导教师刘洞波陈华光陈多2012年 12月 27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课题任务一 16选1选择器设计课题任务二 JK触发器的设计专业班级网络工程学生姓名 1102 学号 21 指导老师刘洞波邓作杰陈多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2年 12月 27日任务完成日期:2013年 01月 11日目录一、16选1选择器的功能...................................1.函数真值表.............................................2.函数电路图.............................................3.函数表达式.............................................二、详细设计..............................................1.创建项目................................................ 2.VHDL文本设计语言输入...................................3.编译功能界面............................................4.编译成功................................................5. 打开波形编辑器窗口.......................................6.对应结点查找..............................................7.综合编译形成网表..........................................三、程序功能调试............................................1.进入波形仿真功能.........................................2.给定输入信号.............................................3.进行时序仿真.............................................4.生成波形图...............................................四、心得体会...............................................------------------------------------------------------------------一、JK触发器的主要功能....................................1.特性方程................................................ 2.真植表.................................................. 3.函数逻辑电路图..........................................二、详细设计................................................. 1.创建项目..........................................2.输入文本语言程序进行编译................................. 3.编译成功,选择波形编辑器功能............................. 4.进行仿真设置............................................. 5.查找对应结点............................................ 6.形成综合后网表...........................................三、程序功能调试............................................ 1.给定输入................................................. 2.进入波形仿真............................................. 3.形成仿真波形.............................................四、心得体会................................................五、附录................................................... 1.16选1选择器设计源代码.................................. 2.JK触发器设计源代码...................................... 3.参考书目................................................ 4.课程设计评分表..........................................一、16选1选择器的主要功能数据选择器是常用的组合逻辑部件之一。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报告

一、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如下1、发射部分:锁相环和压控振荡器(VCO)产生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经过缓冲放大,激励放大、功放,产生额定的射频功率,经过天线低通滤波器,抑制谐波成分,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2、接收部分:接收部分为二次变频超外差方式,从天线输入的信号经过收发转换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进行射频放大,在经过带通滤波器,进入一混频,将来自射频的放大信号与来自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的第一本振信号在第一混频器处混频并生成第一中频信号。
第一中频信号通过晶体滤波器进一步消除邻道的杂波信号。
滤波后的第一中频信号进入中频处理芯片,与第二本振信号再次混频生成第二中频信号,第二中频信号通过一个陶瓷滤波器滤除无用杂散信号后,被放大和鉴频,产生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通过放大、带通滤波器、去加重等电路,进入音量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放大,驱动扬声器,得到人们所需的信息。
3、调制信号及调制电路:人的话音通过麦克风转换成音频的电信号,音频信号通过放大电路、预加重电路及带通滤波器进入压控振荡器直接进行调制。
4、信令处理:CPU产生CTCSS/DTCSS信号经过放大调整,进入压控振荡器进行调制。
接收鉴频后得到的低频信号,一部分经过放大和亚音频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整形,进入CPU,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将其结果控制音频功放和扬声器的输出。
即如果与预置值相同,则打开扬声器,若不同,则关闭扬声器。
对讲机有频率限制为保证绝大多数用户通话不受干扰以及合理地利用频率资源,国家无线台管理委员会对频率的使用进行了划分,规定不同的行业使用相应的频率范围。
用户在购买对讲机的时候,要向当地的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频点。
二、1008型对讲机简述1008型调频对讲收音机,其原理相对比较简单,核心芯片是La1800,即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采用的是D2822芯片。
总体可分为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发射部分由锁相环和压控振荡器(VCO)产生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经过缓冲放大、激励放大、功放,产生额定的射频功率,经过天线低通滤波器,抑制谐波成分,然后通过天线TX发射出去。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报告(优秀版)

目录目录 (1)一、设计目的 (2)二、设计要求 (2)三、设计方案 (2)四、顶层图及相关模块说明 (3)1、顶层图 (3)2、各模块说明(1)进制模块 (3)a、二十四进制 (5)b、六十进制 (5)(1)动态扫描模块 (6)(2)分频模块 (8)(3)报时模块 (9)(4)二路选择器模块 (10)五、经验总结 (12)一、设计目的1.学会应用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进行电路设计;2.进一步提高QuartusⅡ9.0软件的开发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书写综合实验报告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1、能进行正常的时、分、秒计时,用动态扫描的方式显示,需用6个数码管。
(1)用M6M5进行24进制小时的显示。
(2)用M4M3进行60进制分的显示。
(3)用M2M1进行60进制秒的显示。
2、利用按键实现“校时”、“校分”和“秒清0”功能。
(1)SA:校时键。
按下SA键时,时计数器迅速递增,按24小时循环,并且计满23时回到00。
(2)SB:校分键。
按下SB键时,分计数器迅速递增,按60小时循环,并且计满59时回到00,但不向时进位。
(3)SC:秒清零。
按下SC时,秒计数器清零。
要求按键均不产生数字跳变,因此须对“SA”、“SB”进行消抖处理。
3、能进行整点报时。
(1)在59分50、52、54、56、58秒按500Hz频率报时;(2)在59分60秒用1KHz的频率作最后一声正点报时。
4、更高要求:能进行闹时功能(1)闹时的最小时间间隙为10分钟,闹时长度为1分钟。
闹时频率可以自己设置。
(2)按下闹时按键SD后,将一个闹时时间数存入计数器内。
时钟正常运行时,闹时时间和运行的时间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相同时输出一个启动信号,触发闹时电路工作,输出音频信号。
三、设计方案1、按自顶向下的层次化设计方法设计。
(1)顶层图(2)消抖电路用D触发器构成,SA、SB、SC为包含抖动的输入信号,而电路的输出则是一个边沿整齐的输出信号。
(3)计时(24进制计数器),计分(60进制计数器)、计秒(60进制计数器)模块可由10进制计数器连接构成,也可用VHDL语言完成。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完整报告(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一、概述智能抢答器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装置,电视节目中都可以看得到,是一种简易但又特别实用的一种装置。
本次我的课程设计的要求是设计一个智力竞赛抢答装置,可以供4人(组)使用,并且每人对应着一个开关,每个开关对应着一个发光二极管,当选手抢答成功时,所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就会亮,主持人也有一个开关,当主持人按下自己开关使,选手才可以抢答,比赛才开始,并且计时器开始计时,如果在2分钟时间内没有选手抢答,那么这道题作废,主持人断开自己开关,再进行下道题。
二、方案论证设计一个智能抢答器,可以供4人比赛,每人对应一个开关和发光二极管。
主持人控制一个开关,当主持人按下开关,抢答开始并且开始计时,如果2分钟内没有选手抢答,那么本题作废,主持人断开开关,进行下题。
方案一:方案一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智力抢答器电路的原理框图方案二:方案二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智力抢答器电路的原理框图本设计采用的是方案二,电路简单,易懂,更具性价比。
三、电路设计 1.抢答电路抢答电路是实现抢答功能,当主持人按下开关抢答开始,当最先开始选手按下开关并且对应发光二极管发光,而且其他选手抢答无效。
为实现功能当一个开关闭合同时其它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输出高电平对应二极管发光,同时将其它三个二极管锁定为低电平,这三个开关失效。
图3 抢答电路2.计时电路计时器电路主要由三片74LS190N 构成。
将三片计数器芯片接成120进制的加法计数器并将初始值置为000,接收脉冲信号由000开始计时。
选手按钮显示电路译码电路 控制电路主持人按钮脉冲电路计时电路 报警电路表1 同步十进制加/减计数器74LS190N功能表的控制停止计数且保持当前数据不变;当LD′=0时,计数器不受CLK的控制预置数;当CTEN′=0,LD′=1,U′/D=0时计数器加法计数,CTEN′=0,LD′=1,U′/D=1时计数器减法计数;当低位计数器U8到9时进位,高位加1。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报告2

第10页目录2六.实验目的———————————————————————11 七.计数器(方法及步骤)—————————————————12 八.译码器(方法及步骤)—————————————————14 九.接连—————————————————————————15 十. 实验总结——————————————————————16六.实验目的目的1.熟悉IspLEVER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习与掌握MACH器件编程方法;2.用ABEL语言或其它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或VHDL语言)编程实现一个简单的电子琴或频率计;3.在ispLEVEL软件环境下,将设计好的程序输入、编译、连接,生成JEDEC格式的文件。
4.将JEDEC格式的文件下载到器件中。
要求1.初步掌握使用ABEL语言编程的方法,使用ABEL语言设计一个4位格雷码计数器或可逆十进制计数器,并进行编译、连接,生成JEDEC文件,将JEDEC文件通过GAL编程器写入GAL16V8,将GAL16V8插入TDS实验台,将计数器的输出接到电平指示灯,验证设计结果。
2.用ABEL语言(或VHDL语言)设计一个电子琴或一个频率计;将设计好的程序输入、编译、连接生成JED格式的文件;将JED格式的文件下载到器件中;在TDS实验台上对设计进行调试,连线、验证设计结果。
第11页七.计数器实验运行实验演示图第12页下载到芯片第13页八.译码器实验运行实验演示图第14页九.接连实验运行实验演示图第15页下载到芯片十.实验总结第一次接触到ispEVLER,对它没有一丁点的经验可言,这也是这次试验的困难的地方。
本次试验由于我没有好好的阅读实验指导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好多不懂的地方。
而且地闹上的工具都是英文的,我一点都都不懂。
在第一次的实验演示的时候就因为不太理解老师的讲解而没有跟上老师地进度,所以我第一天的任务没有完成,找了半天错误原因也没有找到,我只好第二天又重新做了一遍,这次我吸取教训认认真真的阅读了指导书的步骤和方法,然后一步一步的按部就班,最终在上课不久之后我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在完成计数器和译码器的工程中,非常顺利和快速,同学们都是用了源代码仿真,但我对于源代码的输入太慢,所以我选择了画图的方式,在最后一步的接连过程中,由于我的两个子文件在两个文件夹中,老师说也没办法一起打开,无奈的我只好使用一个文件,再将另一个文件从新画了一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报告—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与实现姓名:专业班级:通信1002学号:31006010指导老师:曾宇设计日期:2012.06.20~2012.06.24一、设计目的1、学会应用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进行电路设计;2、学习使用QuartusII 9.0, 进一步提高软件的开发应用能力,增强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综合实验报告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实现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功能:1、记时、记分、记秒2、校时、校分、秒清03、整点报时4、时间正常显示5、闹时功能(选做)三、设计思路3.1 计时模块3.1.1 设计原理计时模块如图3.1.1所示,其中计时用60进制计数器,计分和计秒用24进制计数器。
图3.1.1 计时间模块计时间过程:计秒:1HZ计数脉冲,0~59循环计数,计数至59时产生进位信号;计分:以秒计数器进位信号作为分计数脉冲,0~59循环计数,59时产生进位;计时:以分计数器进位信号作为时计数脉冲,0~23循环计数,23时清0。
计数器的设计:3.1.2 设计程序编程分别设计24、60进制计数器,计数状态以BCD码形式输出。
24进制计数器源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FEN24 isport(en,clk:in std_logic; ----高电平有效的使能信号/输入时钟 co:out std_logic;h1,h0: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时高位/低位end FEN24;architecture behave of FEN24 isbeginprocess(clk)variable cnt1,cnt0: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记数beginif(en='0')then ---“使能”为0cnt0:="0010";cnt1:="0001";elsif clk'event and clk='1'then ---上升沿触发if cnt1="0010"and cnt0="0011"thencnt0:="0000"; ----高位/低位同时为0时 cnt1:="0000";co<='1';elseco<='0';if cnt0="1001"thencnt0:="0000";cnt1:=cnt1+1;elsecnt0:=cnt0+1; -----高位记数累加 end if;end if;end if;h1<=cnt1;h0<=cnt0;end process;end behave;60进制计数器源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FEN60 isport(en,clk:in std_logic; ---高电平有效的使能信号/输入时钟co:out std_logic; ---输出/进位信号s1,s0: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FEN60;architecture behave of FEN60 isbeginprocess(clk,en)variable cnt1,cnt0: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计数beginif en='0'then ---“使能”为0 cnt1:="0000";cnt0:="0000";elsif clk'event and clk='1'thenif cnt0="1001"thencnt0:="0000";if cnt1="0101"then ---当计数为58(实际是经过59个计时脉冲)cnt1:="0000";co<='1'; ---进位elsecnt1:=cnt1+1;co<='0';end if;elsecnt0:=cnt0+1;end if;end if;s1<=cnt1;s0<=cnt0;end process;end behave;3.1.3 设计仿真及生成器件24进制计数器仿真波形截图如图3.1.2所示,其中计到23时,即高位h1为2,低位h0为3时产生进位。
图3.1.2 24进制计数器仿真波形60进制计数器仿真波形截图如图3.1.3所示,其中计到59时,即高位s1为5,低位s0为9时产生进位。
图3.1.3 60进制计数器仿真波形24进制计数器和60进制计数器生成器件分别如图3.1.4、图3.1.5所示,其中en 为时能信号,接高电平,clk 接1kHz 的时钟信号,co 为进位,h1为时高位,h0为时低位,s1为秒或分高位,s0为秒或分低位。
图3.1.4 24进制计数器 图3.1.5 60进制计数器3.2 校时模块3.2.1 设计原理计、校时对模块如图3.2.1所示。
图3.2.1 计、校时对模块校时模块设计要求实现校时、校分以及清零的功能。
按下校时键,时位迅速递增以调至所需要的小时位,满23清0; 按下校分键,分位迅速递增以调至所需要的分位,满59清0; 按下清零键,秒清零;选择实验板上的三个脉冲按键进行锁定。
对此模块的设计,需要注意两个问题:1. 如何实现校对时间时,计数器快速递增?按键校对时间时,将一个频率较高的计数脉冲信号作用于计数器,屏蔽正常计时的计数脉冲信号。
2. “抖动”的消除电路抖动:一次按键的弹跳现象,电路产生多个计数脉冲,导致一次按键,多次计数的误动作。
抖动产生的原因:物理原因。
消除抖动简易方法:D触发器,同步按键脉冲。
原理:一个CP内,屏蔽所有抖动脉冲。
两种脉冲信号用两路选择器进行选择,选择条件为是否按键。
按键输出经过了消抖处理。
3.2.2 设计程序二路选择器源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MUX2 isport(A,B,S:in bit;Y:out bit);end MUX2;architecture one of MUX2 isbeginprocess(A,B,S)beginif S='0' thenY<=A;elseY<=B;end if;end process;end one;3.2.3 设计仿真及生成器件二路选择器生成器件如图3.2.2所示。
图3.2.2 二路选择器3.3 整点报时模块3.3.1 设计原理报时模块原理图如图3.3.1所示,数字钟从59分50秒开始,每2秒一次低音报时,当达到整点时,进行一次高音报时,其中低音报时频率为500Hz ,高音报时频率为1kHz 。
图3.3.1 报时模块进行报时的条件是计数器计数至所要求的时间点,因而需要实现一个比较模块,如图3.3.2所示,将分计数器和秒计数器的输出连至比较模块输入端完成比较工程。
图3.3.2 比较模块3.3.2 设计程序整点报时源程序: 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接SPentity ZDBS isport(mh,ml,sh,sl: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输入分秒高低位信号 sig500,sig1k:out std_logic); ---频声控制end ZDBS;architecture behave of ZDBS isbeginprocess(ml)beginsig500<='0';sig1k<='0';if mh="0101" and ml="1001" thenif sh="0101"and (sl="0000" or sl="0010" or sl="0100" or sl="0110" or sl="1000")then sig500<='1'; ----低频输出为1 else sig500<='0'; ----否则输出为0 end if;end if;if mh="0000" and ml="0000"and sh="0000" and sl="0000" -----整点报时 then sig1k<='1'; -----高频输出为1 else sig1k<='0';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e;3.3.3 设计仿真及生成器件整点报时生成器件如图3.3.3所示,器件输入为分和秒,分别接分计数器和秒计数器的高低位,输出为高频声控sig500和sig1k。
图3.3.3 整点报时3.4 分频模块3.4.1 设计原理分频模块如图3.4.1所示,系统需要用到多种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上至高音报时信号,下至1Hz的计秒脉冲,所有这些脉冲信号均可以通过一个基准频率分频器生成,基准频率分频器就是一个进制很大的计数器,利用计数器的分频功能,从不同的输出位得到所需要的脉冲信号。
因此可以设计一个进制较大的计数器,分频产生各种频率的脉冲信号。
图3.4.1 分频模块3.4.2 设计程序分频器源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FPQ isport(clk:in std_logic;hz512:out std_logic;hz64:out std_logic;hz4:out std_logic;hz1:out std_logic);end FPQ;architecture behave of FPQ issignal q:std_logic_vector(9 downto 0);beginprocess(clk)beginif clk'event and clk='1'thenq<=q+1;end if;end process;hz512<=q(0);hz64<=q(3);hz4<=q(7);hz1<=q(9);end behave;3.4.3 设计仿真及生成器件分频器仿真波形如图3.4.2所示,clk为时钟输入信号,设为1024Hz,由于1Hz和4Hz频率太小,因此在仿真波形图上为一条直线,从图上可以清楚看到512Hz和64Hz的频率图3.4.2 分频器仿真波形分频器生成器件如图3.4.3所示,其中左端为时钟输入信号clk,右端为频率端,主要是整点报时用的1000Hz与500Hz的脉冲信号,及闹钟报时的4Hz,秒输入信号1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