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学十万个为什么(视光学篇)

合集下载

视光学

视光学

•人眼的结构,人眼各组成部分的光学功能•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的构成、大小、分布特性、感光特性感光层: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组成•屈光力的定义,会计算光学透镜和球面的屈光力•眼睛的分辨能力及其推导(见笔记!!!!!)根据nyquist采样频率,视网膜上能分辨的最小间距为4um。

•眼睛相关角度、轴位的定义。

•知道人眼的五个单色像差分别是什么•会根据高斯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了解purkjnie像物体发出的光线到达眼球各折射面时,一部分光线反射回来,形成反射像,叫做Purkinje-Sanson像,国内通常叫做Purkinje像。

对应于反射面的不同: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晶状体前表面、晶状体或表面,一共有四个Purkinje像,分别叫做Purkinje I像,Purkinje II 像,Purkinje III 像,Purkinje IV像•知道远视,近视,老化,散光的是怎么一回事。

近视:远点变近的人眼称为近视眼(myopia)。

(用负透镜)远视:远点在视网膜后的人眼(hypermetropia)老花眼:近点变远的人眼称为老花眼(presbyopia)散光:由于人眼不同切面的屈光度不同引起的。

•了解景深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景深:当眼睛调焦在某一对准平面时,眼睛不必调节能同时看清对准平面前和后某一距离的物体,称作眼睛的景深。

产生原因:人眼的有限分辨率,即弥散斑小到一定程度时,人眼不能分辨,那么则认为弥散斑有一个点。

相关因素:•知道立体视觉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的定义空间深度感觉:对物体远近的估计就是空间深度的感觉。

定位点在不同距离处,立体视觉的阈值是不同的。

当左右两只眼睛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某一个物体时,在左右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图像是有差异的,人的大脑可以根据这种图像差异来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使人产生立体视觉•掌握视力表相关的计算,明白视力表的设计原理(视力的相关计算涉及两个方面:1. 视力表示法 individual/ordinary 2. 计算视角为X’’时像高H)视力表设计原理:根据眼睛的最小分辨角是60’’确定的。

视光学基础

视光学基础

睫状体
• 睫状体的组织结构:睫状肌、实质层、睫状上皮层
• 睫状肌收缩,与悬挂的晶状体参与调节
• 实质层:睫状体血管层的突起形成睫状突,其前表面产生房水。 后表面朝向玻璃体。
脉络膜
• 脉络膜的组织结构:分为血管层和Bruch膜 • 脉络膜的功能: 营养视网膜的外层组织 含有大量色素细胞可吸收穿过视网膜的过量光线,防止光线在 眼内反射并起暗房作用 调节与视网膜之间的热量交换
近反射三联动
• 调节、集合、瞳孔缩小
视觉的组成
• 形觉——中心视力、周边视力
• 色觉——对各种颜色的辨别能力
• 光觉——感觉光亮、光源的位置,称光定位(包括明适应、暗适
应)
• 立体觉——是双眼视觉完善的重要标志,是双眼能辨别物体深度、
距离、凹凸的能力。
屈光不正的分类
• 当眼球在调节松弛状态下,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
角膜分层示意图
巩膜
• 巩膜的弹性:巩膜由致密,相互交错的纤维组成,具有一定弹性的 纤维膜,与角膜共同构成眼球的外壁。主要功能是:保护眼内容 物,维持眼球的正常外形。 • 巩膜的遮光性:保证眼球视轴以外的部分无光线进入。 • 巩膜的创伤愈合:表面肉芽组织、巩膜、脉络膜组织共同参与修 复。
虹膜
• 为一圆盘状的色素隔膜,将眼前节分为前房和后房。
正常眼底图片
视杯视盘
• 视盘中央没有神经纤维的凹陷区域 • 颜色较浅 • 大小和形状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黄斑
• 视盘颞侧约3mm处有一直径约5mm的椭圆形的浅凹陷区,色泽淡 黄色,称为黄斑。 • 黄斑中央有一小凹,称为中心凹,位于视盘颞侧缘处3.5-4mm处 略偏下,此处仅有锥细胞,为视力最敏锐的区域。眼底镜检查时可 见中心凹有一针尖大小的反光点,称为中心凹反射。

(完整版)十万个为什么摄影指导课

(完整版)十万个为什么摄影指导课

(完整版)十万个为什么摄影指导课摄影的基础知识是什么?在摄影领域,掌握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1. 相机构造:了解相机的各个部件,例如镜头、快门和感光器,以便有效地控制摄影过程。

2. 曝光:研究如何正确地控制光线进入相机,以获得适当的曝光。

3. 对焦:掌握对焦技巧,使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

4. 白平衡:了解如何校正颜色,以便相片的颜色更加真实和自然。

5. 构图: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角度、比例和组合,以获得有吸引力的照片。

如何处理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摄影?在摄影中,不同的光线条件可能会对拍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处理不同光线条件的技巧:1. 太阳光下拍摄:调整曝光以避免过暴或过曝。

2. 逆光拍摄:使用补光灯或背景补光来平衡主体与背景的亮度。

3. 黄昏与黎明时分:利用柔和的光线创造浪漫和神秘感。

4. 室内摄影:使用合适的照明设备来增强光线,并使用白平衡来调整颜色。

如何拍摄清晰的照片?有时候,拍摄的照片可能模糊或不够清晰。

以下是一些得到清晰照片的技巧:1. 使用三脚架:稳定相机可以避免手持拍摄带来的模糊。

2. 使用快门优先模式: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以冻结主体的动作。

3. 使用合适的对焦方式:根据场景选择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

4. 避免抖动:注意握持相机的方式,并使用快门线或远程控制器来触发快门。

以上只是一部分涉及摄影的问题及技巧。

摄影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研究的艺术,通过深入研究和体验,掌握这些技巧将帮助您拍摄出更加出色的照片。

> 注意:以上所述仅为一般性建议,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

具体的影响因素和技巧可能因不同摄影环境和摄影目的而有所不同。

10万个为什么内容

10万个为什么内容

10万个为什么内容标题:探索知识的无限奥秘——《十万个为什么》内容概述与解读一、引言《十万个为什么》是一部旨在解答儿童及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类科学问题的科普读物。

自首版发行以来,它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入浅出的解释和生动有趣的案例,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走进科学的世界,满足了他们对世界无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文将尝试对《十万个为什么》的部分内容进行概括和解析。

二、主要内容概览1. 自然科学篇该部分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广泛领域。

从“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到“为什么水会结冰?”再到“为什么动物会冬眠?”,每一个问题都揭示了自然界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帮助读者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逻辑。

2. 技术科学篇这部分主要介绍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疑问,如“为什么手机能接收到信号?”、“电脑为什么会死机?”以及“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等,引导读者了解并掌握现代科技的基础知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社会人文篇在这一篇章中,《十万个为什么》还关注到社会生活、历史文化、艺术人文等领域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有时差?”、“为什么世界各地的语言不同?”以及“为什么我们会做梦?”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让读者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三、价值与意义《十万个为什么》不仅提供了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答案,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

它鼓励孩子们不满足于表面现象,而要去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批判性思维习惯。

四、结语总的来说,《十万个为什么》是一部涵盖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综合型科普读物,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解答了大量关于世界的各种疑惑,是开启科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未来科学家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一起,在《十万个为什么》的知识海洋中畅游,不断发掘生活的智慧,点亮科学的明灯。

眼视光医学:为了你眼中更清晰的世界

眼视光医学:为了你眼中更清晰的世界

眼视光医学:为了你眼中更清晰的世界眼视光医学是经典眼科学和现代视光学有机结合的一门学科,它的宗旨就是改善视觉功能、提高视觉质量,说明白点,就是让你看到更清晰的世界。

目前国内开设眼视光方面本科专业的高校并不太多,我所在的温州医科大学是最早开设这个专业,并且在专业研究与教学方面颇具权威的学校。

在我们学校,眼视光方面的专业有四种不同的学制,学习的深度和侧重面也会有区别,选择专业前一定要研究透彻了。

比较容易弄混的是四年制眼视光专业和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专业。

虽然这两个专业都是本科专业,而且在课程设置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最后获得的学位证书是不一样的。

四年制的眼视光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取得的是理学学士学位,毕业生更多在基础眼保健领域从事视觉矫正与康复工作,但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也就无法成为医生,所以并不适合有志于医生职业的同学。

五年制的眼视光医学专业:毕业后拿到医学学士学位,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成为眼科医生。

如果对这个专业热情够高,读八年制的眼视光医学专业当然是更好的选择,可以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还有一种三年制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属于专科,偏向于培养制镜、验光方面的技术人才。

这四种学制的专业在招生分数上差异不小,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条件与未来就业的目标来选择。

我修读的是五年制的眼视光医学专业。

既然是医学专业,基础的医学科目我们都是要学的,除了“内外妇儿”,还有病理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

只有打好临床医学基础,才能深入开展眼视光医学的学习。

眼科学重在对眼病的治疗,学习重点也是围绕眼科疾病展开的。

以常见的眼病白内障为例,它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眼球器官的老化,新陈代谢减弱,使晶状体逐渐变浑浊,光线的折射在此受阻,造成视力减退。

此外遗传因素、营养障碍、中毒等也可能导致发病。

根据晶状体浑浊位置不同,白内障又有不同的分类,在治疗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还有许多角膜疾病、眼表疾病,我们都要一一分析病因、病理,研究诊断、治疗的方案。

视光学

视光学

第一章基础光学第一节光我们所能看到外界物体就是因为光的作用。

人眼直接看到的光都是可见光。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米/秒。

根据光波波长的不同,光可分为: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宇宙射线波长(纳米)10000 760 380 2001纳米=10^-11米红外线、紫外线会灼伤人眼的角膜、晶状体,人眼不可直接接受,而太阳镜可以阻挡紫外线。

第二节屈光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行进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之为“折射”,在视光学中把“折射”称之为“屈光”。

为了表示方向改变程度的大小,我们用折射率(n’)来表示,又称为屈光指数。

光在空气中折射率为1,而在别的物质中折射率都比1大,譬如人眼角膜屈光指数为1.377。

我们刚才谈到可见光,也就是常说的白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

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科学家做了以下这个实验:由此可见,三棱镜的折射规律是:光线总是折向三角形的基底方向。

第三节透镜如果我们用两个三棱镜的基底连在一起,根据三棱镜的折射特性,光线都向基底方向折射,并聚于一点,这点称为焦点,根据它的形状特征我们称为凸透镜,焦点到透镜光学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

如果将两个三棱镜的顶尖连在一起,根据三棱镜的折射特性,光线都向基底方向折射,所以光线会发散,但其反向沿长线会聚于一点,这点就称为(虚)焦点,根据它的形状特征我们称为凹透镜,焦点到透镜光学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

可以想象,透镜由于凸凹程度的不同,它们对光线的屈光(折射)能力就不一样,为表示透镜屈光能力的不同,我们引入概念–––屈光度,用D表示,D=1/ f,由此,若焦距为1米的透镜,那么它的屈光度就是1.00D,若此透镜是凸透镜,它有着“会聚”光的特征,就记为+1.00D;若此透镜是凹透镜,它有着“发散”光的特征,就记为-1.00D。

第二章眼的屈光系统第一节总论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膜缘眼球壁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眼球内层(视网膜):视网膜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的构造眼的附属器:眼眶、睫毛、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视路第二节眼的构造眼球位于眼眶的前半部,依靠筋膜悬吊于眼眶中。

视光学

视光学
眼镜零售店店长讲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刘陇黔 2004年7月20日
视光学的定义(美国)
视光学是眼和视觉的健康保健医学专 业,通过处方配镜、视功能训练、光学 及药物等方法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关 疾病和障碍,达到增进视力的目的。
视光医师的定义 (美国)
视光医师是独立的医疗保健工作者,
他们检查、诊断、治疗和处理视觉系统、
• +0.50~ -0.25D
屈光不正
眼的屈光力和眼轴长度不相匹配, 使平行光线不能聚焦在无调节眼睛的视 网膜上,从而引起眼睛视物不清。
屈光不正的类型
• 近视:眼睛的屈光力相对于眼轴来说过 高; • 错误的正镜片
屈光不正的类型
• 远视:眼睛的屈光力相对于眼轴来说过 低; • 错误的正镜片
屈光不正的类型
• 散光:如果眼睛的屈光系统不能把平行 光线聚焦成一点,而是聚焦成为两条相 距一定距离的焦线,则称为散光。
屈光不正的矫正
• 屈光度异常:通过人工提供的镜片加以 补偿
• 过高:负镜片 • 过低:正镜片 • 散光:柱镜,其散光两条焦线合成一个焦点。
• 过高和过低的屈光力和散光两条焦线的 光学距离称为屈光不正的屈光度。
1' 1'
5'
视力测试
• 视力表的视标是标准的, • 视标的大小也是符合标准, • 检查距离也必须为标准的5米, • 近距离检查的视力表。
正 视 眼
• 眼轴的长度与眼的屈光力相匹配 的眼。 • 无调节状态下,能把平行光线聚 焦在视网膜上的眼。 • 远点在无穷远,或与视网膜共轭 的物空间在无穷远的眼。
例:OD +2.50DS/ OS /-1.00DC×180
例:OU +2.50DS/ + 1.00DC×90

视光学

视光学
? 轻度〈 -3.00D ? 中度 -3.00D~-6.00D ? 高度 〉-6.00D
8
近视分类
? 轴性: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 ? 屈光性: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屈光
力超出正常范围 ? 混合性
9
临床表现
? 视力下降: 远 ? 视疲劳 ? 外斜 ? 眼球变长
10
高度近视的眼部病变
? 玻璃体液化、混浊 ? 近视弧形斑 ? 豹纹状眼底 ? 黄斑部病变 ? 视网膜周边格子样变 ? 后巩膜葡萄肿
眼的屈光与调节
1
屈光与屈光力
? 屈光: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 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现 象。
? 屈光力:屈光系统对光线的曲折能力可 用屈光力来表示.其单位是屈光度 (Diopter,D).屈光度为焦距的倒数.
2
调节和集合
? 调节 看近物时,需要增加晶状体的曲 率,从而增加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 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看 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 节.
11
12
治疗措施
框架眼镜 隐形眼镜
手术
13
远视
? 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 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后
14
远视分类
? 轻度〈 3D ? 中度 3D~6D ? 高度 〉6D
15
线。
4
近视
? 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 的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前
5
? 环境 ? 遗传 ? 种族
近视眼的病因
6
近视眼的环境因素
形觉剥夺:长留海,倒睫,镜片起毛,车厢中
看书,镜片发毛
离焦点:不正确的验光配镜 空间限制: 无节制看电视打电脑,读写姿势不
正确,弹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光学篇1、晶状体和视网膜是什么?眼球是一个光学系统,像一个全自动数码照相机机。

晶状体相当于相机的可变焦元件(镜头),有汇聚光线的功能,瞳孔控制光线的进入(快门),睫状肌是晶状体的动力(电池),视网膜相当于相机的感光和显像系统(底片)。

任何一个部分出问题都会影响视力。

多知道一点没坏处,但是可以不必讲:照相机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向顾客解释整个眼的屈光系统,角膜如同镜头,照相机镜头最值钱可见角膜的珍贵;虹膜控制瞳孔,如果照相机的快门,所以阳光下瞳孔会缩小,否则照片会曝光;所以黑夜里瞳孔会放大,否则什么也拍不到。

睫状肌和晶状体共同组成了调焦系统,即使自动变焦相机也有调焦系统的,这是为了确保拍远拍近都清楚。

视网膜就是底片,而巩膜(眼球壁)维持眼睛的形状,如同相机的机壳。

2、什么是正视眼?平行光线在静止(无调节)状态下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折后焦点准确落在视网膜上。

正视眼并非屈光度数为0,屈光度-0.25~+0.25,如果远视力正常亦可认为是正视眼。

贴示:一般患者很少问这个问题,他们的问题更多出现在屈光不正上。

但是对于正视眼的定义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区分隐形远视和正视眼。

3、什么是散瞳验光?散瞳验光是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验光。

用散瞳方法辅助验光,使验光结果不受调节力的影响而趋于准确。

多知道一点没坏处,但是可以不必讲: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所谓假性近视成分除去,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青少年近视患者,散瞳验光是很有必要的。

散瞳验光主要用于以下情况:(1)12岁以下的小孩。

因为其调节作用很强,验光如果不散瞳,误差会很大。

(2)12~4O岁的近视、远视或散光患者,原则上第一次验光都要散瞳,第二次验光时,如度数改变不大,可根据原来的度数进行小瞳验光后加减。

(3)眼底和屈光间质检查均正常,而视力较差,需要用散瞳验光的手段来排除有无屈光不正者。

(4)比较复杂的屈光不正,如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或高度散光,近视或远视合并散光。

(5)青少年视力不稳定,视力一会儿好,一会儿差,怀疑为假性近视者。

这种患者一旦散瞳,调节作用消失,假性近视也就随之消除。

也有些不合适散瞳验光的情况:(1)青光眼病人,禁忌散瞳验光,否则会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2)怀疑有青光眼的病人,检查发现前房浅、眼压偏高或在正常值的高限者,亦要十分慎重。

(3)4O岁以上的病人,由于调节力减弱,一般不再需要散瞳验光。

不同年龄的病人散瞳验光的方法有所不同,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3~12岁,用1%阿托品眼膏涂眼,1日3次,连续3天,第四天验光,3周后试眼镜;12~18岁,2%后马托品眼液点眼,每5分钟1次,共6次,1小时后验光,10天后试眼镜;18岁以后,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点眼,每5分钟1次,共6次,半小时后验光,第二天试眼镜。

4、散瞳是否有害?散瞳的目的是解除眼睛疲劳,让紧张调节的肌肉放松,这样验出的屈光度才更准确。

散瞳本身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但散瞳后可有暂时性怕光及视近物模糊现象(看远没有影响,仍然可以正常生活),恢复正常的时间视不同的散瞳药而不一,托品卡胺一般4---6小时恢复正常,后马托品需3天,阿托品散瞳后历时2—3周左右即可自行恢复,对眼睛没有害处。

散瞳后可使眼处于休息状态,还可据此用来防治近视眼。

但应注意在强光下进行遮挡,减少紫外线的摄入。

5、是不是一定要散瞳?贴示:回答此问题之前,请先考虑如何回答对你有力。

如果你是眼科医生或者贵眼镜店具备散瞳的资质及能力,适当向患者强调散瞳的重要性,对你有利。

如果相反,就要小心说话了。

以下是建议的回答(针对不掌握散瞳技术或者没有此方面资质的店铺)散瞳是使验光结果准确的一个环节,但不是验光的全部,因此散瞳不能保证验光结果准确。

散瞳验光是一种验光方法,但不是所有的人必须选择的方法。

不用散瞳验光,其它方法也可以得到准确结果。

验光结果是多因素的结果,准确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性和主要的因素是验光师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及工作经验的多少,还有患者合作的程度。

不是散瞳与否,也不限于一两件仪器设备,还是人的因素第一,人是决定的因素。

6、散瞳需要何种资质?某些散瞳药物为处方药,需要具有处方权的医生方可使用。

同时,每百万人中可能有一名隐性青光眼的患者,如果滴入散瞳药会有危险,事先测量眼压或者有眼科医生在场较为合适。

当然,不散瞳不等于不能验光,可采用其他方法使患者放松调节。

(稍后讨论)7、什么叫做眼的屈光不正?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

它分为远视、近视及散光。

8、什么是近视眼?平行光线在无调节状态下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折后焦点不能准确落在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之前,产生远距离视物模糊物像,从而形成近视。

(千万不要真的这么回答)近视是一种看远模糊而看近清楚的视力症状。

(这样比较容易理解些)9、近视眼症状表现如何?看远不清楚,眯眼,喜欢凑近看东西,视疲劳,斜眼。

10、近视眼可以不戴眼镜吗?近视眼不戴眼镜,不能提高视力,也不能保护视力,生活学习都不方便,还经常会因为认不清人而被人误以为没礼帽;严重的屈光不正不及时配镜还可能引起斜、弱视;害多利少。

11、什么叫做调节(力)?调节力是指眼睛既能看清远处,又能看清近处景物的能力。

调节是通过眼球同睫状肌、晶状体悬韧带和晶状体来实现的。

12、近视是怎么会形成的?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尚未完全定论,现比较普遍的看法主要是眼球发育期视近过度和遗传因素引起。

大多数中、低度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眼球发育阶段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有关。

眼球发育一般在18~20岁前停止,近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而这期间正是因青少年求知欲强烈,看书多;也因教育制度的问题,功课多、作业忙,又因生活习惯(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等)、游戏方式(游戏机、个人玩具)的改变,使青少年长期处于视近状态;更有人忽视用眼卫生,阅读时不注意距离与姿势,不注意阅读时的照明和时间,光线不充分,照明不够亮或阅读写字连续几个小时不休息,造成与眼球发育阶段同期的这一年龄段用眼卫生不良、视近过度,在这种状态下,睫状肌长期持续收缩,先形成调节痉挛,视力疲劳,以后进一步发展成为近视眼。

高度近视则可能和遗传有关。

13、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所谓的假性近视就是眼球的眼轴和眼的屈光力是匹配的,只是因为睫状肌的持续性收缩调节过度,形成调节痉挛,出现眼胀、头晕、视力下降等视力疲劳症状,我们称这种近视是假性近视或调节性近视。

并不是说这种近视是假的,不存在的。

而是说眼球正常,只是睫状肌痉挛使调节功能发生了问题,若能早日发现,及时治疗,缓解视力疲劳,解除睫状肌痉挛就可治好。

如果,假性近视得不到及时治疗,睫状肌痉挛时间过久,形成永久性变化,晶状体将一直处于凸度加大的状态,造成眼球前后径延长,便发展成真性近视。

简单的说:假性近视和睫状肌晶状体有关,是可逆的,可以恢复的;真性近视和眼轴有关,仅可以通过手术或者配镜加以矫正。

14、为何近视的度数会不断加深呢?一种是病理性近视。

这是眼睛内部发生的病变,具有遗传性,表现为近视持续加深,并且增加急速。

另一种原因是不注意用眼卫生,用眼习惯不正确。

比如,照明过亮或过暗,用眼时间太长等,当出现倒睫、上睑下垂、角膜炎等眼疾不及时诊治时,也会加重近视。

所戴的眼镜不合适也会加重近视。

一旦发现现有的眼镜无法满足视力要求,就应该及时到正规眼镜店做检查,矫正近视度数,更换合适眼镜,并定期复查,以避免眼睛长期处于“饥渴”状态,角膜和晶状体表面过度弯曲,加重近视程度。

简单的说:既然正常眼会形成近视,所以近视的人度数也会加深,两者的原因是相同的。

15、近视眼患者配镜后是常戴镜好还是不常戴镜好?近视眼患者配镜后是常戴镜好还是不常戴镜好,这个问题在医学界和眼镜界有些不同的看法,然而更多的人认为经常戴镜好。

这里,把多数的看法归纳如下:(1)矫正远视、治疗弱视的眼镜应该常戴不摘;(2)有散光眼的近视患者配镜后最好视远和视近都戴镜;(3)不论是何种程度的近视患者配镜后视远都要戴镜;(4)轻度近视(<-3.00DS以内),视物是在离眼睛33厘米以外才开始逐渐不清楚,所以视近时可以考虑不戴镜;(5)中度或中度以上近视患者配镜后不论视远视近都要坚持戴镜;16、戴眼镜对眼睛有伤害吗?配眼镜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非创伤性的矫正手段,只要眼镜质量好,用法得当,对眼睛有益无害。

但目前有的地方为了节约成本,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眼镜卖给消费者,而且对消费者的指导不当,致使近视眼镜越戴越深,越戴眼越坏。

17、眼镜会不会越戴越深?为什么戴了眼镜就摘不掉?有些屈光不正患者需要配眼镜,只是由于对戴眼镜存在顾虑而不敢戴眼镜。

怕戴眼镜会使近视加深,怕戴上眼镜摘不掉。

这些顾虑都是不必要的。

配戴合适的眼镜,虽然不能彻底将屈光不正治愈,但也不会损坏眼睛,戴上合适的眼镜,矫正了眼睛的屈光不正,提高了视力,对眼睛有益,对工作和学习有益,不会促使屈光不正的发展。

至于有些患者戴眼镜以后确实屈光不正的程度有所发展,少数人可能是因为所配的眼镜不合适,大多数与近视患者能否合理地使用眼睛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戴上合适的眼镜以后,仍然不注意爱护眼睛或不懂得如何科学地使用眼睛,近视仍然可能继续发展,但这并不是由于戴眼镜的关系。

因此,戴眼镜以后仍需注意合理地使用眼睛,以尽量防止其发展。

戴上眼镜多数摘不掉,是因为戴上眼镜弥补了眼睛屈光方面的缺陷,使眼睛趋于正常功能,人在浅意识里有都有对良好视力的向往和依赖,所以摘不掉。

18、有人说眼镜配戴时间长了会引起眼睛变形,会使眼球凸出,为什么?近视眼,每增长3.00D会使眼球突出一毫米,所以高度近视眼睛可能会凸出一点,此外,凹透镜可以缩小物象,会使人产生对比错觉,通过近视眼镜片看,眼睛显得小了,看惯了戴镜时的眼睛形状,一摘掉眼镜时,就会感觉到眼睛的样子变了,度数越高,变化越大,其实形变而实不变,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19、什么是远视眼?平行光线在无调节状态下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折后焦点不能准确落在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之后,从而形成远视。

低度看远看近都比较吃力,高度看远近都不清楚。

20、远视眼有哪些症状?轻度远视眼看远处时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看清楚,因此没有明显症状,但看近时常伴有疲劳。

较重的远视眼则看远看近都不清楚,都需要调节,所以容易产生视疲劳,造成看近不清,内斜视等。

21、什么是散光?平行光线在无调节状态下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折后焦点不能准确落在在视网膜上,而是散开的许多光,从而形成散光。

贴示:但是我发现当我们这样告诉顾客的时候,顾客常常不能理解,所以和远视和近视一样,当顾客问我们什么是散光的时候,我们常常用症状代替定义来告诉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