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试题答案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 第二学期 第十册 数学期末试卷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时间90分钟)一、填空。
(第9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24分)1. 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
2. 49 与511比较,( )的分数单位大,( )的分数值大。
3.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 ); 一个教室的地面面积大约是48( ); 一辆汽车油箱容积是30( ); 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60( )。
4. 35立方分米=( - )立方米 53秒=( - )时 25公顷=( - )平方千米。
5. 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合数,这个分数最大是( ),如果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1。
6. 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铁丝,恰好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框架长6厘米、宽4厘米、高( )厘米。
7. 49 =( )36=28÷( )。
8. 把两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9. 在14、6、15、24中( )能被整除( ),( )和( )是互质数。
10. 有15枚金币,其中一个是假的,外观都一样,只是比真的轻,至少用天平称( )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11. 从0、2、3、5、7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同时能被2、3、5整除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
12. 小明对邻居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制成了下表:15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只数中位数是( ),众数是( )。
二、认真判断。
(5分)1. 假分数都比1大。
( )2. 因为分母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所以615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3. 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 )4.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它的约数。
( )5. 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8条棱相等。
( )三、慎重选择。
(10分)1. 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 W ② A ③ E ④ S2. 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 )①12个 ②15个 ③9个 ④6个 3. X7是真分数,X 的值有( ) ①3 ②4 ③5 ④64. 一根6米长的绳子,先截下12 ,再截下12 米,这时还剩( )①5米 ②52米 ③0米5. 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人教版小学第十册数学期末试卷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

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20%1. 2. 5小时=()小时()分 5060平方分米=()平方米2. 24的约数有(),把24分解质因数是()3. 分数单位是 1/8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4. 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合数,这个分数最大是(),如果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1。
5. 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平方分米。
6. 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
框架长6厘米、宽4厘米、高()厘米。
7. A=2×3×5,B=3×5×5,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9. 4/9与5/11比较,()的分数单位大,()的分数值大。
10.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其中一个数16,另一个数是()。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0%1. 下面式子中,是整除的式子是()① 4÷8=0.5 ② 39÷3=13 ③ 5. 2÷2. 6=22. 在2/3、3/20和7/28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① 3个② 2个③ 1个3.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①奇数②偶数③合数4 . A=5B(A 、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 A 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 ② A 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③ A能被B整除,A含有约数55. 在10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① 1/9 ② 1/10 ③ 1/116. 已知a>b,那么2/a与2/b比较()① 2/a> 2/b ②2/a < 2/b ③无法比较大小7.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这两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有()① 2个② 4个③ 6个8. 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①体积减少,表面积也减少②体积减少,表面积增加③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9. 用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每张长12厘米,宽8厘米。
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试卷

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试卷一、填空:(31分)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个极点。
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二、长方体最多有()个面面积相等,最多有()条棱长相等。
3、在1-20这十个自然数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
(黄宝发)4、5/9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如此的分数单位,再加上()个如此的分数单位确实是最小的奇数。
五、16时=()日 3250毫升=()升六、把7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份,每段长是7米的( ),每段长( )米。
7、把24分解质因数是( )。
八、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朱纯龙)九、1五、30、60的最大公约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0、世界上有一本藏满隐秘的小册子,动脑筋爷爷给伶俐的哈利·波特出了一道难题:只告知它这本小册子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让它去寻觅这本神奇的小册子,哈利·波特有点为难,你能帮忙他吗?你能猜出这本小册子可能是多大吗?长是( ),宽是( )。
1一、40=()+()=()+()=()+()(夏礼霞)二、判定:(5分) 一、1米的4/5和4米的1/5一样长。
( ) (黄宝发) 二、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3、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4、互质的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质数。
( ) (朱纯龙) 五、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点是列位上的数的和加起来能被9整除。
( )(夏礼霞)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一、 把18分解质因数是()。
A 、18=3×6 B 、18=2×3×3 C 、18=1×2×3×3 二、 两个奇数的和必然是()。
A、质数 B、奇数 C、偶数 3、5/7和15/21这两个分数( )。
A 、大小相等 B 、意义相同 C 、分数单位相同 4、下面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姓名( ) 得分( ) 一、 填空题 20% 每小题2分1、 把一根木头,锯成9段,锯下一段占总次数的()()。
2、 ( )是任何自然数的约数。
3、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5份,剪去其中的1份,再把 剩下的平均分成4份,又剪去其中的1份,这时,剩下的面积占原来正方形的()()。
4、 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是等底等面积的,如果平行四边形高是米,那么,三角形的高应该是( )米。
5、 18、24和36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分母中只含有( )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7、 把97的以( )。
8、 把36分解质因数是( )。
9、把一个长5米,宽4米的房间,用边长2分米的地砖铺地,要( )块。
10、 小英沿着一条50米的直道往返走了2个来回,共走了400步,平均每步是( )米。
二、 判断题 5%(对的打“√”,错的打“×” )1、 因为18能被9整除,所以18是倍数,9是约数。
( )2、 两个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 )3、三个数的公约数是1,它们之间一定都是互质数。
( )4、 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 )5、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不能直接相加减的原因是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
( )三、选择题 6%1、把24分解质因数,下面四种中正确的是 ( ) A 、24=3 ×8 B 、2×2×2×3=24 C 、24=2×2×2×3×1 D 、24=2×2×2×32、15、16和30最大公约数是 ( ) A 、1 B 、2 C 、15 D 、没有最大公约数3、一个数是9的倍数,它一定能被( )整除。
A 、3 B 、6 C 、18 D 、三个答案都对4、白兔只数是灰兔的54,这里把( )看成单位“1”。
小学数学冀教版第十册整理与评价-章节测试习题(4)

章节测试题1.【答题】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米的,每段铁丝长米.【答案】,【分析】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求每根铁丝的长度,就用总长乘,据此答题.【解答】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米),所以每段铁丝长米.故此题的答案是,.2.【答题】分母是7的最小真分数的倒数是,4的倒数是.【答案】7,【分析】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所以分母是7的最小真分数是,再根据倒数的意义解答即可.【解答】分母是7的最小真分数是,所以的倒数是7,4的倒数是.故此题的答案是7,.3.【答题】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答案】,5【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由此可知,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是4,,里含有5个,即再加上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解答】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所以再加上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故本题答案是,5.4.【答题】木工做一个长50厘米,宽40厘米,深16厘米的抽屉,至少要用木板______平方厘米.【答案】4880【分析】因为抽屉无盖,所以只求它的5个面的面积,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解即可.【解答】至少要用木板:50×40+50×16×2+40×16×2=4880(平方厘米),故此题的答案是4880.5.【答题】1800立方厘米=______立方分米2.06立方米=______升4.2升=______毫升=______立方厘米分=______秒【答案】1.8,2060,4200,4200,2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体积单位,容积单位,时、分、秒的单位换算.低级单位立方厘米化高级单位立方分米除以进率1000;高级单位立方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升)乘进率1000;高级单位升化低级单位毫升乘进率1000,1毫升=1立方厘米;高级单位分化低级单位秒乘进率60.【解答】1800立方厘米=1.8立方分米;2.06立方米=2060升;4.2升=4200毫升=4200立方厘米;分=24秒.故此题的答案是1.8,2060,4200,4200,24.6.【答题】一个正方体纸箱的表面积是150平方分米,它的占地面积是______平方分米.【答案】25【分析】由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a×6可得:用长方体的表面积除以6就是一个面的面积,也是它的占地面积.【解答】它的占地面积是:150÷6=25(平方分米).故此题的答案是25.7.【答题】妈妈把一张饼的切给红红,红红只吃了其中的,她吃掉的部分相当于整张饼的.【答案】【分析】把整张饼看作单位“1”,红红得到了整张饼的,吃了其中的,即吃了整张饼的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解答】,所以她吃掉的部分相当于整张饼的.故此题的答案是.8.【答题】把一根长3.5dm的长方体木料平均锯成6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25,则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______.(填小数)【答案】437.5【分析】由题意可知,把这根木料锯成6段,增加了10个底面,再根据“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25”即可用125除以10求出这根木料的底面积,从而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木料的体积.【解答】3.5dm=35cm,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125÷10×35=12.5×35=437.5(立方厘米).故此题的答案是437.5.9.【答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有三把钥匙和三把锁,由于分不清钥匙,只能试开,最多要开______次,才能保证把每把锁都打开.【答案】6【分析】此题考查考查的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先用其中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也就是一把钥匙与其他的三把锁都进行组合,找出适合的锁;再用另一个钥匙与剩下的两把锁组合,找出适合的锁,掌握解题顺序是关键.1.先用其中一把钥匙与三把锁进行组合,找出适合的那把锁;最多能试三次就能找出答案;2.再用另一个钥匙与剩下的两把锁进行组合,找出适合的锁,最多试两次;3.最后剩下的钥匙和第三把锁试1次,直接打开即可,把上面的次数相加.【解答】第一把钥匙最多开三次就能打开一把锁;用第二把钥匙开剩下的两把锁最多开两次也能打开一把锁;第三把钥匙和第三把锁开一次就能打开,那么就是最多试:3+2+1=6(次),所以最多要开6次,才能保证把每把锁都打开.10.【答题】“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了”,是把上半年的生产量看成单位“1”.()【答案】✓【分析】此类题目中比哪个量多或少,就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因为“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了”,所以把上半年的生产量看成单位“1”.据此判断即可.【解答】“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了”,是把上半年的生产量看成单位“1”.故此题是正确的.11.【答题】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答案】×【分析】大于而小于的分数中分子是1的分数只有一个,但是大于而小于的分数中分子不是1的有很多,举例即可.【解答】大于而小于的分数还有,所以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故此题是错误的.12.【答题】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答案】×【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解答】根据对称轴的意义可知:圆是轴对称图形,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三角形只有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题是错误的.13.【答题】若的等于的(均不为0),则.()【答案】✓【分析】先比较出和的大小,再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就小”的规律,即可进行判断.【解答】】因为,,所以>.故此题的答案是正确的.14.【答题】两根绳子同样长,甲剪下米,乙剪下它长度的,则剩下长度一定相等.()【答案】×【分析】根据题意,由于不知道两段绳子的具体长度,无法确定乙的是多少米,所以无法比较.【解答】由于不知道两段绳子的具体长度,无法确定乙的是多少米,所以无法比较.故此题是错误的.15.【答题】10吨煤烧了后,又烧了吨,现在还剩()吨.A. B.0 C.4 D.9【答案】A【分析】把煤的质量看作单位“1”,先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烧了这吨煤的的质量,再根据剩余质量=总质量-第一次烧了的质量-第二次烧了的质量即可解答.【解答】现在还剩:(吨).选A.16.【答题】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比,().A.相等B.体积大C.表面积大D.无法比较【答案】D【分析】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指组成它的所有面的面积和,而其体积是指它所占空间的大小,所以二者意义不一样,不能比较大小.【解答】表面积:6×6×6=216(平方厘米);体积:6×6×6=216(立方厘米).尽管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在数值上相等,但是因为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组成它的所有面的面积和,而其体积是指它所占空间的大小,二者意义不一样,所以不能比较大小.选D.17.【答题】已知,是大于0的自然数,和比较,().A.大B.大C.一样大D.大小不确定【答案】A【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小于1的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再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就小”的规律进行比较即可.【解答】因为,所以,即.选A.18.【答题】有一个长方体,它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则其余四个面的面积().A.不一定相等B.一定相等C.一定不相等【答案】B【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长和宽相等,其余四个面的面积相等;由此解答.【解答】根据分析,有一个长方体,它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选B.19.【答题】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A.16B.32C.64【答案】C【分析】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棱长×棱长×棱长,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积扩大的倍数等于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由此解答.【解答】根据分析: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4×4×4=64倍.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64倍.选C.20.【答题】直接写得数.(填最简分数)【答案】5,4,,,4,,,,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解答】5;4;;;4;;;;1;.故此题的答案是5,4,,,4,,,,1,。
小学数学冀教版第十册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用简便算法计算,结果是______.【答案】10【分析】本题考查分数简便计算.可以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来简算.【解答】,故本题的答案是10.2.【答题】计算时,()的计算方法简便.A. B. C. D.【答案】B【分析】9比的分母大1,可以把9拆分成8+1,这样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了.【解答】计算时,把算式改写成,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选B.3.【答题】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解答】运用了乘法结合律.故本题是正确的.4.【题文】用简便算法计算:.(温馨提示:)【答案】60【分析】根据提示进行简便计算.【解答】5.【题文】用简便算法计算:.【答案】120【分析】应用乘法分配律,用括号外的26×17分别乘括号内的,再求和.【解答】6.【题文】用简便算法计算:.【答案】【分析】先找规律再解题.根据(a和b是相差1的两个自然数,并且a和b都不等于0)进行简便计算.【解答】7.【答题】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A. B. C.1 D.不存在【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解答】根据题目,方框里的数等于1÷{5-(1÷)}=,所以选B.8.【答题】一个数的是60,这个数的是______.【答案】16【分析】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它的所对应的量是60,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60÷求出这个数,再乘即可求解.【解答】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应为:60÷×=16.故本题的答案是16.9.【答题】小明小时走了1千米,走小时可以走千米.【答案】【分析】先用1千米除以小时求出每小时小明可以走多少千米,再用每小时走的路程乘上小时即可求解.【解答】1÷×=(千米),故本题的答案是.10.【题文】用简便算法计算:.【答案】【分析】本题可以先将“除以一个数”转化为“乘这个数的倒数”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解答】11.【答题】食堂有吨大米,前2天每天吃掉吨,剩下的要3天吃完,平均每天要吃吨.【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已知食堂有吨大米,前2天每天吃掉吨,共吃掉:×2=(吨),则剩下:-=(吨);剩下的要3天吃完,求平均每天要吃多少吨,列式计算为:÷3=(吨).列综合算式为:(-×2)÷3=(吨).故本题的答案是.12.【答题】工程队给一条长千米的人行道铺地砖,4天完成了任务的一半,平均每天铺千米.【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除法.【解答】工程队给一条长千米的人行道铺地砖,4天完成了任务的一半,所以4天一共铺地砖的长度为:×=(千米).平均每天铺地砖的长度为:÷4=(千米).列综合算式为:×÷4=(千米),所以工程队平均每天铺千米.13.【答题】15的比9小______.【答案】6【分析】先算出来15的是多少,再算出它与9的差即可.【解答】15×=3,9-3=6,所以15的比9小6,故本题的答案是6.14.【答题】红星村种了170棵柳树,柳树的棵数比柏树的多20棵.柏树有______棵.【答案】350【分析】柏树的棵数=(柳树的棵数-柳树的棵数比柏树的几分之几多的棵数)÷柳树的棵数是柏树的几分之几.【解答】红星村种了170棵柳树,柳树的棵数比柏树的多20棵,则柏树有:(170-20)÷=350(棵).15.【答题】?=【答案】1,2【分析】先根据线段图计算梨的质量占苹果质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苹果的质量算出梨的质量;梨的质量=苹果的质量×梨的质量占苹果质量的几分之几.【解答】由图可知,苹果的质量用3条线段表示,梨的质量用2条同样的线段的表示,所以梨的质量是苹果质量的:2÷3=,而苹果有千克,所以梨有:×==(千克).16.【答题】计算的时候应先算______法.【答案】加【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分数混合运算.【解答】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故计算的时候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故本题的答案是加.17.【答题】下面计算正确吗?()【答案】×【分析】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题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解答】题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故原题是错误的.正确计算应为:.18.【答题】学校购进一批桌椅,每把椅子35元,椅子的价钱是桌子的,买这样一套桌椅要用______元钱.【答案】84【分析】桌子的价钱=椅子的价钱÷椅子的价钱是桌子的几分之几;桌子的价钱+椅子的价钱=买这样一套桌椅要用的钱数.【解答】学校购进一批桌椅,每把椅子35元,椅子的价钱是桌子的,则每张桌子:35÷=49(元),所以买这样一套桌椅要用:35+49=84(元).列综合算式应为:35÷+35=84(元).故本题的答案是84.19.【答题】小明看一本书,每天看20页,5天后还剩全书的没看,这本书一共有______页.【答案】250【分析】5天看的总页数=每天看的页数×5;把全书看作单位“1”,已看全书的几分之几=1-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看;这本书的总页数=5天看的总页数÷已看全书的几分之几.【解答】已知小明看一本书,每天看20页,5天看了:20×5=100(页);还剩全书的没看,看了全书的:1-=;这本书一共有:100÷=250(页).列综合算式应为:100÷(1-)=250(页).故本题的答案是250.20.【答题】小明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18kg,正好是这袋大米的.这袋大米还剩______kg.【答案】6【分析】这袋大米的总质量=吃了的质量÷吃了的质量是这袋大米的几分之几,这袋大米还剩的质量=这袋大米的总质量-吃了的质量.【解答】吃了18kg,正好是这袋大米的,则这袋大米共重:18÷=24(kg),这袋大米还剩:24-18=6(kg).列综合算式应为:18÷-18=6(kg).故本题的答案是6.。
小学数学冀教版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的进率-章节测试习题(4)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一名学生每天需要喝1100mL水,合______L.【答案】1.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体积单位的换算. 1L=1000mL.【解答】1100mL=1.1L.故本题的答案是1.1.2.【答题】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500毫升是1升的一半B. 1升50毫升就是1500毫升C. 2升雪碧的容量比2000毫升可乐的容量少一些【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升和毫升的换算.【解答】1升=1000毫升,所以500毫升是1升的一半;1升50毫升=(1000+50)毫升=1050毫升;2升雪碧的容量为2000毫升,和2000毫升可乐的容量相等.选A.3.【答题】联欢会上要买某种饮料,商店里500毫升装的该种饮料卖2元一瓶,2升装的卖6元一瓶.买()比较合算.A. 500毫升/瓶B. 2升/瓶【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0,即1升=1000毫升.【解答】2升=2000毫升,所以500毫升装的该种饮料要买2升需要:2×(2000÷500)=8(元).因为8>6,所以买2升装的比较合算.选B.4.【答题】幼儿园小朋友喝果汁,平均每人喝50毫升.1升装的果汁分给16个小朋友后还剩().A. 800毫升B. 20毫升C. 2升 D. 200毫升【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升与毫升的换算.1000毫升=1升.【解答】已知幼儿园的小朋友,平均每人喝50毫升,16个小朋友喝果汁:50×16=800(毫升);则1升装的果汁分给16个小朋友后还剩下:1000-800=200(毫升).选D.5.【答题】一桶“碧康”纯净水约为20升,一只茶杯能装水200毫升.这桶纯净水能装满()只这样的茶杯.A. 10B.100 C. 100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1升=1000毫升.【解答】20升=20000毫升.一只茶杯能装水200毫升,20000÷200=100(只),则需要茶杯100只.选B.6.【答题】医务室有0.25升的药液,用容积是60毫升的瓶子来装,至少要()个瓶子才能装完.A. 4B.5 C. 8【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1升=1000毫升.【解答】已知医务室有0.25升,即250毫升的药液,用容积是60毫升的瓶子来装,需要这样的瓶子:250÷60=4(个)……10(毫升).根据实际情况,至少需要5个瓶子才能装完.选B.7.【答题】欢欢和乐乐一同买饮料,欢欢买容量2升的饮料4瓶,乐乐买容量850毫升的饮料9瓶,()买的饮料多.A. 欢欢B. 乐乐【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容积单位的换算.1升=1000毫升.【解答】已知欢欢买了容量2升的饮料4瓶,求欢欢买了多少毫升的饮料,列式计算为:2×1000×4=8000(毫升);乐乐买了容量850毫升的饮料9瓶,求乐乐买了多少毫升饮料,列式计算为:850×9=7650(毫升).因为8000毫升>7650毫升,所以欢欢买的饮料多.选A.8.【答题】一瓶饮料的净含量是400毫升,50瓶这样的饮料的净含量一共是().A. 2000毫升B. 200毫升 C. 20升【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容积单位的换算.1升=1000毫升.【解答】已知一瓶饮料的净含量是400毫升,所以50瓶这样的饮料的净含量是:400×50=20000(毫升);20000毫升=20升.选C.9.【答题】下面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 5L>500mLB. 5mL>5LC. 500mL>5L D. 5mL>500mL【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解答】1L=1000mL,则5L=5000mL,5000mL>500mL,所以5L>500mL;5mL<5000mL,则5mL<5L;5mL<500mL.选A.10.【答题】甲容器最多可盛水3000毫升,乙容器最多可盛水3.1升.甲容器的容量比乙容器的容量().A.大 B. 小【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升和毫升的换算.1升=1000毫升.【解答】甲容器最多可盛水3000毫升,即:3000毫升=3升.乙容器最多可盛水3.1升,因为3升<3.1升,所以甲容器的容量比乙容器的容量小.选B.11.【答题】一桶牛奶的容量是2L,嘟嘟每天喝300mL,喝了7天.这桶牛奶().A. 没喝完B. 喝完了【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容积单位间的换算.【解答】1升=1000毫升,所以2升=2000毫升.一桶牛奶的容量是2L,也就是2000毫升.嘟嘟每天喝300mL,喝了7天,求他一共能喝多少牛奶用乘法,列式计算为:300×7=2100(毫升),2000毫升<2100毫升,所以这桶牛奶喝完了.选B.12.【答题】8杯250mL的可乐共()L.A. 200B. 2C.20 D. 4【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解答】一杯可乐250毫升,要求8杯可乐多少毫升,用乘法,列式计算为:250×8=2000(毫升).因为1升=1000毫升,所以2000毫升=2升.选B.13.【答题】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是().A. 0B.100 C. 1000【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解答】1升=1000毫升,所以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选C.14.【答题】把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切割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排,共长()米.A. 10B.100 C. 1000【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体积单位间的换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解答】把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切割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能切成1000块.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排,共长1000厘米,即10米.选A.15.【答题】()L=2000mLA. 2B.20 C. 200【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解答】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升=1000毫升,所以2000毫升=2升.选A.16.【答题】一个长方体微波炉,它的内部长4分米,宽2.1分米,高3分米,它的容积大约是()升.A. 20B. 25C.30 D. 25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方体的容积.长方体的容积=长×宽×高.【解答】长方体微波炉内部长4分米,宽2.1分米,高3分米,求它的容积,列式计算为:4×2.1×3=25.2(立方分米),25.2立方分米=25.2升,25.2升≈25升.选B.17.【答题】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A. 10B.100 C. 1000【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解答】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为1000,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选C.18.【答题】下面各数据,与其他不相等的是().A. 5.036m³B. 5036dm³C.50360cm³ D. 5036000cm³【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解答】1m³=1000dm³=1000000cm³,所以5.036m³=5036dm³=5036000cm³.选C.19.【答题】每瓶眼药水滴剂10毫升.现在有眼药水0.2升,可以装()瓶.A. 2B.20 C. 20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解答】1升=1000毫升,所以0.2升=200毫升.已知每瓶眼药水滴剂10毫升,那么200毫升可以装的瓶数为:200÷10=20(瓶).选B.20.【答题】一升水正好倒满5个纸杯,那么一个纸杯的容量是()毫升.A. B.200 C. 50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解答】一升水正好倒满5个纸杯,1升=1000毫升,那么一个纸杯的容量是:1000÷5=200(毫升).选B.。
小学数学冀教版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综合练习-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观察下图,被羽毛球拍盖住的面上有()个点.A. 1B. 5C. 6D. 4【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正方体的展开图.【解答】题中正方体展开图属于1-4-1结构,把它折成正方体后,1点与5点相对,2点和6点相对,3点和4点相对.右图中3点的对面是4点,2点的对面是6点,盖住的是1点或5点,由于3点居左,2点居右,此时1点在上,5点在下,所以被羽毛球拍盖住的面上有1个点.选A.2.【题文】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答案】112平方米【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12平方米.3.【题文】求正方体的表面积.【答案】37.5平方米【分析】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2.5×2.5×6=37.5(平方米)答: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7.5平方米.4.【题文】求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单位:厘米)【答案】238平方厘米【分析】图中立体图形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侧面积,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答: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238平方厘米.5.【题文】一块长方形的铝板,在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小正方形,制作无盖的水槽.(如图)(1)制作水槽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铝板?(2)原来长方形铝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答案】(1)27.8dm2;(2)30.36dm2【分析】(1)求制作水槽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铝板,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水槽无盖,利用长×宽+(长×高+宽×高)×2计算即可;(2)利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即可.【解答】(1)8cm=0.8dm答:制作水槽需要27.8dm2的铝板.(2)0.8×2+5=6.6(dm)0.8×2+3=4.6(dm)6.6×4.6=30.36(dm2)答:原来长方形铝板的面积是30.36dm2.6.【题文】一个正方体油箱的棱长为14分米,如果制造20个这样的油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答案】23520平方分米【分析】先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计算出一个正方体油箱的表面积,再乘20即可.【解答】14×14×6×20=23520(平方分米)答:至少需要铁皮23520平方分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试题答案
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试题答案
一、填一填,我能行!(每题1分,计22分)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 ( 一辆小汽车油箱容积是40( );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6( )。
2. 的倒数是( ),8的倒数是( )。
3. 3米长的绳子,截成米长的小段,可以截成( )。
4. 一个数的是9,这个数是( )。
5. ( ) =7( )= ( )=1
6. 0.75= =( )( )=( )%
7. 一块体积为40立方米的长方体大理石,底面积是8平方米,高是( )。
8. 2019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试题答案:8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2.3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
9.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
掷一次骰子,得到合数的可能性是( )( ) ,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 ) 。
10.把一根长5分米、宽2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最多能锯( )块。
二、辨一辨,我能行!(对的,错的打计7分)
1、因为+ =1,所以和互为倒数。
( )
2、一袋饼干共15块,吃了,还剩10块。
( )
3、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比原数大。
( )
4、校园里栽了125棵红花,活了120棵,成活率为120%。
( )
5、一个小正方体木块,放在桌子上有4个面露在外面。
( )
6、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它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
7、张师傅做101个零件,其中100个合格,合格率是100%。
( )
三、精挑细选,我最棒!(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计5分)
1、一个长方体粮仓的占地面积是30( )。
A、米
B、平方米
C、立方米
2、在50、60、60、60、60、65、70、85这组数中,( )是众数。
A、60
B、50
C、65
3、护士要把一个病人的血压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绘制(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4、一件上衣八折销售,现价是40元,原价是( )元。
A、32
B、50
C、60
5、下图中哪个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
( )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计28分)
1.口算(每题1分,计6分)
4= = =
15 = 0 = - =
2.你认为怎么简便就怎么算。
(每题2分,计8分)
15 +
+ ( + + )18
3.解方程(每题2分,计6分)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QQ好友人人网百度贴吧复制网址
X = X =45 50%X=4
五、动手操作我最行。
(计12分,每题各6分)
1.右面是一个长方体展开图中的四个面,请你
画出其余两个面,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的展开图,
然后量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一位小数),
并求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2.四家花店六月份售出玫瑰和菊花的盆数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甲乙丙丁
玫瑰180162170140
菊花908510860
玫瑰
从图中,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至少2条)
六、问题由我来解决:(第6、7题各5分,其余各4分计30分)
1.同学们采集树种,第一天采集了35 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多采了16 千克,第二天采集了多少千克的树种?
2.星期天,小明的爸爸在河里钓了一条鲫鱼和一条鲤鱼,一共重2千克,其中鲤鱼重千克,鲫鱼比鲤鱼轻多少千克?
3.某建筑物长60米、宽50米、高70米。
七一节快到了,为增添节日气氛,张叔叔去商店买彩灯,他至少买几捆?
4.一个长方体无盖的玻璃鱼缸,长2米,宽0.5米,高1米,做这样的一个鱼缸,需玻璃多少平方米?
5.星期天妈妈给亮亮一些钱去超市购物。
亮亮准备购买以下物品。
亮亮这样安排,妈妈给的钱够用吗?
购买的物品所用的钱占总钱数的几分之几?
饼
青菜
水果
6.某商场2月份的营业额是320万元,比一月份增加了,一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7. 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是1米,宽是长的二分之一米,水深0。
5米,放入一个西瓜,完全浸没后,水面上升了0。
2 分米,这个西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5、试卷答案
一、填一填,我能行。
1、立方厘米、平方米、毫升、厘米
2、5、
3、12
4、12
5、4、、
6、、75、100、75
7、5
8、0.8、2300、2300
9、、
10、10
二、辩一辩,我能行。
1、ⅹ
2、
3、ⅹ
4、ⅹ
5、
6、ⅹ
7、ⅹ
三、精挑细选,我最棒
1、B
2、A
3、B
4、B
5、A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1、4= 15 = 1 =
15 = 30 0 = 0 - =
2、15 +
= 15 = +
= =9 = +2 = 2
+ ( + + )18
= = =118
=18w
3、X = X =45 50%X=4
解:X = 解:x=45 解:x=450%
X = x=10x=42
X = x=8
五、动手操作,答案略。
六、1、7 /10 千克。
2、0.5千克。
3、6捆。
4、6平方米。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5、答:够了。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
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6、10立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