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相对原子质量》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经建立起原子的初步概念:1.知道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的质量等于原子核的质量与电子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即原子的质量约等于原子核的质量;2.知道了原子中质子、中子、电子的关系,懂得了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在目前科学水平下还不能再进行区分;3.学会了原子的种类取决于质子数和中子数;4.学会了元素周期表,记住了前20号元素的排序等。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抽象,以上的认知对学生正确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进行有关计算与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对原子质量》效果分析

本节课可以说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分水岭。经过多年的化学教学研究,我成功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通过模拟探索长度单位“米”的形成过程进行认知。本节课后,我专门进行了调研,学生们反映都能很好的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涵义,并能轻松落实各学习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为后续学生们继续学习化学注入了动力,增强了信心。

《相对原子质量》教材分析

《相对原子质量》这节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三课时,相对原子质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正确理解相对原子质量,学会相对原子质量的有关计算,对于后续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我在教学中引入各物理量“标准”的确立,对于后续学习物质的量等相关物理量也极大化解了难度。

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概念抽象,难于理解,我把原子的结构、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利用共用电子对转变成分子、原子利用电子得失转变成离子、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认知提前进行了学习,有了这些知识作储备,再链接长度单位“米”的形成过程模拟探究,成功实现了难点的突破,有效达成了各相关教学目标。

《相对原子质量》评测练习

1. 已知一个C-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 ,则相对原子质量所规定的标准是多少? 2.计算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 阅读教材145页相对原子质量表,查阅下列几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精确到整数。

4. 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为38,由此,你可计算什么量值?

5.已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多少?

6.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它的质量

B .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

C.相对原子质量可以通过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获得

D.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g

《相对原子质量》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我多年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教学的研究课。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都能轻松落实各项学习目标,自我感觉非常满意。

不足之处是录像效果不理想,课堂上师生表情互动、现场氛围、部分关键片段的展示都不够清晰,以后有机会还需不断完善。

拓展之处: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书写是还必须忽略,这与其他物理量如“米”“千克”“秒”等比较不够清晰。若开发一种新的单位如“原”,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例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原”,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原”,学生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了。此处可以作为类比,帮助学生理解。

《相对原子质量》课标分析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要求是“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简单的计算”。

由于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理解是涉及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只有准确把握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涵义,才能落实对课标的目标要求,为此,我结合课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米”的形成过程认识物理量中“标准”的规定,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涵义。2.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查阅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