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体格发育

合集下载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的三方面内容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的三方面内容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的三方面内容
一、身高评价
身高是评价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身高评价可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判断是否有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具体评价方法可以使用身高百分位曲线或身高标准差来进行评估。

对于身高百分位曲线,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和身高来判定其身高百分位,以此来评价儿童的身高发育情况。

而身高标准差则是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和身高来计算其身高标准差值,如果该值低于正常范围,则说明儿童身高发育存在问题。

二、体重评价
体重是评价儿童体格发育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体重评价可以了解儿童的体重状况,判断是否存在肥胖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体重评价通常使用体重百分位曲线或体重指数(BMI)来进行评估。

体重百分位曲线的评价方式与身高百分位曲线类似,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和体重来判定其体重百分位。

而体重指数则是以儿童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如果该值超过正常范围,则说明儿童存在肥胖问题。

三、头围评价
头围评价是评价婴幼儿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头围评价可
以了解婴幼儿的脑部发育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脑发育不良等问题。

头围评价通常使用头围百分位曲线来进行评估。

医生会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和性别来判定其头围百分位,以此来评价婴幼儿的头围发育情况。

总结: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生长发育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可以全面地评价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对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帮助。

宝宝体格发育指标

宝宝体格发育指标

1个月宝宝体格发育身长:足月(孕期37-41周)成熟儿(出生体重≥2500克)出生时的身长大约为50厘米。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第一个月末身长可增6厘米。

达56厘米左右。

出生时:男平均50.2厘米(46.8-53.6厘米)女平均49.6厘米(46.4-52.8厘米)满月时:男平均56.5厘米(51.9-61.1厘米)女平均55.8厘米(51.2-60.9厘米)体重:足月成熟新生儿的体重应在2500克以上,一般在3000克左右。

出生后的最初几天,由于新生儿多睡少吃,吸乳不足,加上肺和皮肤蒸发大量水份,大、小便排泄相对较多等影响,将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大都在3-4日达最低点,至7-10日左右可以回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失去的体重,一般等于初生体重的7%-8%,约200-250克。

随后,体重便开始稳步增长,至第一个月末体重可增加1.5千克,达到4.5千克以上。

出生时:男平均3.2千克(2.5-4.0千克)女平均3.1千克(2.4-3.8千克)满月时:男平均4.9千克(3.7-6.1千克)女平均4.6千克(3.5-5.7千克)头围:出生婴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头部约占全部身长的1/4。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成人时头部仅占全身的1/8左右。

与此相关,头部长得最快的时期也是在出生后的前半年。

男童较女童稍大。

新生的第一个月头围增长约3.5厘米。

出生时:男平均33.9厘米(31.8-36.3厘米)女平均33.5厘米(30.9-36.1厘米)满月时:男平均37.8厘米(35.4-40.2厘米)女平均37.1厘米(34.7-39.5厘米)胸围:胸围是全胸围的度量,须取呼气与吸气时的周围度量而求其平均数才能量得准确的胸围。

出生时的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

随着年龄的增长,胸围的增长速率缓慢地超过头围的增长,至3-4个月时头围和胸围相等,其后,胸围逐渐比头围大。

新生儿的胸形多成圆桶状,其前后径与横径相差无几,年龄渐长,横径增加较快,逐渐象成人的胸部。

3.体格发育

3.体格发育

• 6.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
平脐(小婴儿取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
一周的长度
2岁前胸围与腹围大约相等 患腹部疾病如有腹水者需测量腹围
二、与体格发育相关的指标
• (一)颅囟(囟门)
• 1.概念 新生儿颅顶各骨骼未完全发育,骨缝间 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骨缝间的纤维 组织膜较大,称为颅囟。 • 生理学意义 在胎儿出生经过产道时改变头部的形 状,避免发生颅内损伤;还可保证颅骨随大脑的 发育而不断扩大。
二、与体格发育相关的指标
• (一)颅囟(囟门) • 2.主要分类 前囟 后囟 蝶囟 乳 突囟 • 前囟 位于颅顶部,是额骨和顶 骨形成的菱形间隙。正常婴幼 儿1~1.5岁闭合。 • 后囟 脑后枕部三角形的间隙。 通常在婴儿6~8个星期就关闭了。 人字缝
枕骨 后囟 顶骨 顶骨 矢状缝 额骨 额骨 额缝 对边中点 连线 前囟
身高(长)测量
< 3岁
卧位测 ---身长
≥3 岁
立位测 ---身高
身长测量
身高测量
(二)身长的增长指标
• • 2.坐高(顶臀长)(crown-rump length or sitting height) 坐高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下小儿仰卧位测量,称为顶臀长。 坐高主要反映婴幼儿躯干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躯干和下肢的比例关系。 • 坐高/身高:由出生时的66%降至6岁时的55%,14岁时53%。此百分比显 示了身材上下部的比例的改变,反映了身材匀称性。
牙齿萌出迟。
出牙反应:低热、流涎、睡眠不安、烦躁等 牙齿发育异常:佝偻病、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
减低、先天愚型等
第二节 其他年龄期的体格发育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 第一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 第一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
第一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
01 婴幼儿体格发育 02 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
03 早产儿体格发育 04 婴幼儿生长发育评价
第一节 婴幼儿体格发育
一、体格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
1.1 婴幼儿体格发育
一、体格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 (一)体格发育的规律 • 1. 生长的连续性、非匀速性、阶段性 • 2. 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和协调性 • 3. 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 4. 个体差异
成熟;3 岁时神经元细胞分化基本成熟;8 岁时神 经元细胞分化水平接近成人。 • 2. 脑功能的发育 • (1)大脑。 • (2)小脑。 • (3)脑干。
1.2 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
一、神经系统发育
➢ (二)脊髓的发育 • 足月儿出生时脊髓重 2 ~ 6g,脊髓功能相对成熟。脊髓
下端在胎儿期位于第 2 腰椎下缘,4 岁时上移至第 1 腰 椎。脊髓的髓鞘由上而下逐渐形成,约于 3 岁时完成髓 鞘化。 • 出生时听神经的神经纤维髓鞘化程度高,出生后 3 周视 神经才完全髓鞘化。 • 大多数神经纤维髓鞘化在胎儿或婴儿期就已经开始,一 直持续到 10 岁左右才结束。 • 胼胝体的髓鞘化则到 21 岁左右完成。
1.1 婴幼儿体格发育
二、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
➢ (四)生殖系统的发育 • 生殖系统的发育可分为胚胎期性分化和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两个阶段。胚胎期性分化
主要包括性决定和性分化,涉及诸多相关基因的级联调控机制,胎儿 6 周之前性腺既 可发育成睾丸,也可发育成卵巢。胎儿 8 ~ 12 周时,在位于 Y 染色体短臂的 SRY 基 因的作用下,原始性腺分化为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芽胚。女性具备两 条 X 染色体,无 SRY 基因,胎儿 12 周后原始未分化性腺逐渐分化为卵巢、输卵管及 子宫。人类性别决定于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的组成,凡结合成 XY 型的受精卵发育成男 性,XX 型的则为女性。 • 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生殖系统迟至青春期前才开始发育。

世界卫生组织0-3岁婴幼儿体格发育表

世界卫生组织0-3岁婴幼儿体格发育表

世界卫生组织0-3岁婴幼儿体格心智发育表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了最新的“国际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以前制定的标准偏高,造成了很多“小胖墩”,那么儿童是否也是以过去的标准为参考?家长又如何正确评估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儿科研究所专家指出,生长发育不合格的孩子呈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家长通过画生长曲线进行监测(范围值以内正常)。

体重推算公式:1-6个月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600克)7-12个月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500克)2-14岁体重(公斤)=(年龄×2)+8公斤身高推算公式:出生3个月增长3-3.5厘米/每月4-6个月增长2厘米/每月7-12个月增长1-1.5厘米/每月1周岁后身高=(年龄×5)+80厘米------------------------------------------------增长速度参考表:年龄//增长速度(单位:厘米/年)婴幼儿期(3岁以下)>7厘米/每年儿童期(3-10岁)<4-5厘米/每年青春期(10-14岁)<5-6厘米/每年------------------------------------------------P15 表示第15个孩子的指标(下限)P50 表示第50孩子的指标(中位)P85 表示第85个的指标(上限)身长/身高:(24个月以后站着量,之前躺着量)女孩男孩月P15 P50 P85 //P15 P50 P85047.249.151.147.949.951.8 151.753.755.752.754.756.7 255.057.159.256.458.460.5 357.659.862.059.361.463.5 459.862.164.361.763.966.0 561.764.066.363.765.968.1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663.465.768.165.467.669.8 764.967.369.766.969.271.4 866.368.771.268.370.672.9 967.670.172.669.672.074.3 1068.971.574.070.973.375.6 1170.272.875.472.174.577.0 1271.374.076.773.375.778.2 1372.575.277.974.476.979.4 1473.676.479.275.578.080.6 1574.777.580.376.579.181.8 1675.778.681.577.580.282.9 1776.779.782.678.581.284.0 1877.780.783.779.582.385.1 1978.781.784.880.483.286.1 2079.682.785.881.384.287.1 2180.583.786.882.285.188.1 2281.484.687.883.086.089.1 2382.285.588.883.886.990.0 2483.186.489.884.687.891.0 2482.485.789.183.987.190.3 2583.286.690.084.788.091.2 2684.087.490.985.588.892.1 2784.888.391.886.389.693.0 2885.589.192.787.090.493.8 2986.389.993.587.791.294.7 3087.090.794.388.491.995.5 3187.791.495.289.192.796.2 3288.492.295.989.793.497.0 3389.192.996.790.494.197.8 3489.893.697.591.094.898.5 3590.594.498.391.695.499.2 3691.195.199.092.296.199.9 3791.795.799.792.896.7100.6 3892.496.4100.593.497.4101.3 3993.097.1101.294.098.0102.0 4093.697.7101.994.698.6102.7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4194.298.4102.695.299.2103.3 4294.899.0103.395.799.9104.0 4395.499.7103.996.3100.4104. 64496.0100.3104.696.8101.010 5.24596.6100.9105.397.4101.610 5.84697.2101.5105.997.9102.210 6.54797.7102.1106.698.5102.810 7.14898.3102.7107.299.0103.310 7.74998.8103.3107.899.5103.910 8.35099.4103.9108.4100.0104.41 08.95199.9104.5109.1100.5105.01 09.552100.4105.0109.7101.1105.6 110.153101.0105.6110.3101.6106.1 110.754101.5106.2110.9102.1106.7 111.255102.0106.7111.5102.6107.2 111.856102.5107.3112.1103.1107.8 112.457103.0107.8112.6103.6108.3 113.058103.5108.4113.2104.1108.9 113.659104.0108.9113.8104.7109.4 114.260104.5109.4114.4105.2110.0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114.8----------------------------------------------------------------------------------------------------------体重:(穿着内衣秤量)女孩男孩月P15P50P85//P15P50P850 2.8 3.2 3.7 2.9 3.3 3.91 3.6 4.2 4.8 3.9 4.5 5.12 4.5 5.1 5.9 4.9 5.6 6.33 5.1 5.8 6.7 5.6 6.47.24 5.6 6.47.3 6.27.07.95 6.1 6.97.8 6.77.58.46 6.47.38.37.17.98.97 6.77.68.77.48.39.387.07.99.07.78.69.697.38.29.37.98.910.0 107.58.59.68.29.210.3 117.78.79.98.49.410.5 127.98.910.28.69.610.8 138.19.210.48.89.911.1 148.39.410.79.010.111.3 158.59.610.99.210.311.6 168.79.811.29.410.511.8 178.810.011.49.610.712.0 189.010.211.69.710.912.3 199.210.411.99.911.112.5 209.410.612.110.111.312.7 219.610.912.410.311.513.0 229.811.112.610.511.813.2 239.911.312.810.612.013.4 2410.111.513.110.812.213.7 2510.311.713.311.012.413.9 2610.511.913.611.112.514.1 2710.712.113.811.312.714.4 2810.812.314.011.512.914.6 2911.012.514.311.613.114.8 3011.212.714.511.813.315.0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3111.312.914.711.913.515.2 3211.513.115.012.113.715.5 3311.713.315.212.213.815.7 3411.813.515.412.414.015.9 3512.013.715.712.514.216.1 3612.113.915.912.714.316.3 3712.314.016.112.814.516.5 3812.514.216.312.914.716.7 3912.614.416.613.114.816.9 4012.814.616.813.215.017.1 4112.914.817.013.415.217.3 4213.115.017.313.515.317.5 4313.215.217.513.615.517.7 4413.415.317.713.815.717.9 4513.515.517.913.915.818.1 4613.715.718.214.116.018.3 4713.815.918.414.216.218.5 4814.016.118.614.316.318.7 4914.116.318.914.516.518.9 5014.316.419.114.616.719.1 5114.416.619.314.716.819.3 5214.516.819.514.917.019.5 5314.717.019.815.017.219.7 5414.817.220.015.217.319.9 5515.017.320.215.317.520.1 5615.117.520.415.417.720.3 5715.317.720.715.617.820.5 5815.417.920.915.718.020.7 5915.518.021.115.818.220.9 6015.718.221.316.018.321.1。

第3章 体格体能发育

第3章 体格体能发育

(5)身长中心点:全身中心点随身长的增加而向下移动。 (6)身长与指距:两上肢左右平伸时两中指间的距离,主要代表两上肢长骨的增加。 (7)身长与头长 (8)头围:指自眉弓上缘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饶头一周的长度。 (9)胸围:平乳头绕胸一周。 (10)上臂围:用来筛选胎儿营养不良。
2、与婴幼儿体格发育相关的指标 (1)颅囟:可以使胎儿出生经过产道时改变头部形状,避免发生颅内损伤,还可保 证颅骨随大脑的发育而不断扩大。 包括:前囟、后囟、蝶囟 和乳突囟。
婴幼儿囟门异常发育: 1、囟门鼓起 2、囟门凹陷 3、囟门早闭 4、囟门迟闭
(2)骨龄检测 (3)乳牙的发育 (4)脊柱的发育
(二)其他年龄期的体格发育 1、学龄前期的体格发育 2、学龄期的体格发育 (1)骨骼的发育 (2)恒牙的发育
3、青春期的体格发育
青春期体格发育特点
1、生长突增 2、发育顺序:从远端到近端,向心性发育。 3、体型的差异 4、骨骼发育
二、体能发育
1、概念:体能是通过力量、耐力、速度、协调、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运动能力。 2、分类 3、与体能发育有关的要素 (1)心血管耐力 (2)肌肉强力和耐力 (3)柔韧性 (4)敏捷性 (5)力量 (6)平衡性 4、体能发育规律
第二节 影响体格发育的因素和异常发育
一、影响体格发育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孕母情况 3、性别 4、后天营养因素 5、疾病 6、自然环境和家庭生活环境 7、体育锻炼
第三章 体格体能发育
康复治疗技术教研室
目录
CONTENT
第一节
体格体能发育规律
第二节
影响体格发育的因素和异常发育
第三节
体格发育的评定
学习目标
掌握:婴幼儿期体格发育特征。 熟悉:青春期特格发育特点。 了解:其他年龄阶段体格变化及体能发育。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当体重/身高(W/H)<(M-2SD)为消瘦; 当体重/身高(W/H)>(M+2SD)为超重
(体重/身高均值超10% )或肥胖(体重/身 高均值超20%以上)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新生儿各种神经反射出现和消退时间
反射 吮吸反射 觅食反射 拥抱反射 握持反射 踏步反射 颈肢反射 立足反射
正常出现月龄 初生 初生 初生 初生 初生 2个月 初生
精细动作发育
新生儿两手紧握拳; 2个月,握拳逐渐松开; 3个月,握拳反射消失,有意思放开,随意抓握; 3-4个月,两手胸前看、啃手; 4-5个月,抓住玩具放入口中; 6-8个月,摆弄玩具,玩具换手; 9-10个月,拇食指捏取物体; 1-5岁,用勺取食物,翻几页书,摆放2-3块积木,拉脱手套、袜子; 2岁,正确用勺,能握杯喝水,能一页一页翻书; 3岁,用筷子进食,能摆9-10块积木,在成人帮助下穿衣服; 4岁,基本会自己穿衣。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头围
头围反应脑和颅骨的发育。 足月儿出生头围平均值为34cm。1岁时全年平
均增加12cm,约为46cm;2岁时全年平均增 加2cm,约为48cm;2岁以后增加很少;到15 岁时平均值为53-54cm,与成人相近。 大脑发育不全时呈小头畸形。 头围过大常见脑积水及佝偻病后遗症。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包含痛觉、温度觉、触觉等。 新生儿痛觉不敏感; 温度觉敏感; 触觉很敏感:乳头接到嘴或面颊时最初
吸允动作;物体触到手掌,他会抓住; 抚摸他的面部、头部可以停止哭。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语言发育规律
语言发育必须有丰富的视、听语言环境,妈妈多与孩子交流有密切关 系。
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参考值

婴幼儿体格生长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婴幼儿体格生长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婴幼儿体格生长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婴幼儿体格生长特点是指在出生后到3岁期间,婴幼儿身体各部位的尺寸、重量以及体态发生变化的特点。

这个阶段是婴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决定其后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

婴幼儿体格生长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婴幼儿体重增长较快。

在0-6个月的时期,婴儿的体重平均每月增加150-200克,而在6-12个月的时期,体重增长速度则减缓至每月约100克左右。

由于婴幼儿体重主要由脂肪和肌肉组成,所以体重的增加是骨骼、器官和肌肉等发育的结果。

其次,身高的增长也非常迅速。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的身高平均增长25-30厘米,而在第二年时,增长速度减缓至10-12厘米左右。

婴幼儿身高的增长主要是骨骼的生长发育导致的,特别是长管骨的延长,在这个过程中,骨骼会不断增加新的骨细胞,使得身高得以增加。

此外,婴幼儿的头围也会逐渐增大。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的头围会不断扩大,这是因为大脑逐渐发育壮大的结果。

头围的增加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非常重要,也是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

最后,婴幼儿的身体比例会发生改变。

出生时,婴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占据了身体的比例较大部分。

而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身体的其他部位会逐渐追赶头部的发育速度,使得身体比例逐渐趋于均衡。

婴幼儿体格生长特点的认识对于了解婴幼儿健康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婴幼儿的体格生长特点,才能更好地指导婴幼儿的营养摄入、生活环境和健康管理,为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

可以简要说明文章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次,说明引言的作用和内容。

引言可包括对婴幼儿体格生长特点的背景介绍、当前研究的重要性、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了解到全文研究的主题和论点,为进一步阅读做好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由于头部、脊柱、下肢3部分发 育速度不一致,临床上需要分别 测量上、下部量以检查其比例关 系,判断疾病更有意义。
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
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身高受遗传、内分泌、 营养、运动和疾病等因素影 响,短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 不会影响身高增长。
身材异常:低于均值30%以上 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 生长激素缺乏 长期营养不良 严重佝偻病等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体重
测量方法
卧位测量
坐位测量
立位测量
母抱测量
第二章 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
• 应在晨起空腹时 将尿排出后进行 • 每次测量应在同 一磅秤
• 每次测量应在同 一时间进行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身高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 长度,是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 总和。身高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 指标。 3岁以下婴幼儿采用仰卧位测 量,称为身长;3岁以后用立位测量, 称为身高。
我国1995年9市地区儿童 坐高与身高的统计显示: 出生时约67% 6个月时64% 1岁时62% 2岁时60% 6岁时55% 14岁时53%
此百分数显示了上、下身比例的改变,比坐高 绝对值更有意义。
坐 高
第二章 生长发育
测量方法
婴幼儿仰卧位测量 顶臀长即为坐高
3岁以上的小儿坐在坐 高计凳上,骶部紧靠量 板,挺身坐直测量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正常参考值 出生时:50cm 1岁时:75cm 2岁时:85cm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cm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身高增长规律 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红色为 增长的 部分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估算公式 2‾12岁小儿:身长(cm)=年龄
(岁) ×7+70 或
身高(cm)=年龄×6+77
3月龄: 6kg(约为出生时的2倍)
12月龄: 9kg(约为出生时的3倍)
2岁时: 12kg(约为出生时的4倍)
2‾12岁:平均每年增长约2kg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体重
估算公式: 3‾12个月小儿: 体重(kg)=(月龄+9)/2 1‾6岁小儿: 体重(kg)=年龄×2+8 7‾12岁小儿: 体重(kg)=(年龄×7-5)/2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皮下脂肪
皮下脂肪测量卡尺
用拇指与食指捏起测量部位的皮肤及皮 下脂肪,捏时两指间的距离为3cm 将钳板置捏起的皮褶两边至底部并钳住, 测量其厚度。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皮下脂肪 常用的测量部位
上臂三头肌部位
背部
腹部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婴幼儿体格 发育与测量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体格发育
体重 身高 坐高
头围 皮下 脂肪
胸围
腹围
上臂围
囟门
牙齿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体重
体重是身体器官、系统、体 液的总重量。体重是反映体格生 长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 临床计算补液量和给药量的重要 依据。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体重
正常参考值
出生时:3kg(第1个月增加1‾1.5kg)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测量方法
第二章 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
• 立位测量时足跟、臀 部、两肩胛、枕后节 结同时紧贴测量杆 • 头放正,即眼眶下缘 与耳孔上缘在同一水 平线上 • 头顶板必须与测量杆 垂直
坐 高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称坐高。坐高代表头颅与脊柱 的发育。
坐 高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代表上臂骨骼、肌肉和皮下脂肪 的发育水平,反映小儿的营养状况。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上 臂 围
5岁以下小儿评估标准为:
>13.5cm为营养良好
12.5‾13.5cm为营养中等
<12.5cm为营养不良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上 臂 围
测量方法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皮下脂肪
皮下脂肪占全身脂肪的50%以上, 测量皮下脂肪不仅可反映全身脂肪 量的多少,还可判断肥胖与营养不 良的程度。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头围
自眉弓上缘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 长度为头围。
反映脑、颅骨的发育。
头围测量在2岁以下最有价值。 头围过小提示脑发育不良;过大 提示可能为脑积水。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头围
正常参考值
新生儿为34cm 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均增长6cm
1周岁时头围约46cm
2岁时约为48cm
5岁时为50cm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胸围
测量方法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腹围
腹围是指平脐(小婴儿以剑突与脐 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 2岁前腹围约等于胸围 2岁后腹围较胸围小 腹围异常增大多提示腹水及消化道 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巨结肠)等。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腹围
腹围测量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上 臂 围
上臂围是在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 中点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体重
正常范围: 均值加减 2 个标准差的范围 均值上下波动10% 评价时以小儿自身体重增长的 变化为依据,不可以“公式”计算 来评价,也不宜以人群均数当作 “标准”看待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体重
临床判断: 体重过重:超过均值2个标准差 超过均值15% 见于肥胖症。 体重过轻:较均值低2个标准差以上 低于均值15% 见于营养不良。
15岁时约为54‾58cm,接近成人
第二章 生长发育
头围
头围测量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胸围
胸围是平乳头下缘绕胸一周 的长度。
胸围大小与营养和胸廓的发 育密切相关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胸围 正常参考值
出生时:胸围<头围,平均为32cm
1岁左右:胸围=头围
1岁以后:胸围>头围
1岁至青春期前:
胸围-头围(cm) ≈岁数减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