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国内外计算机联锁发展概况概要

国内外计算机联锁发展概况概要

(故障切换)
* 机器采用专用机还是通用机
* 控制电路电子化问题
软件冗余结构:
*双软件比较输出 *单软件+算法 *单软件+测试软件
打印机
人机 对话级 双总线 区域 计算机 接口级
控制键
键盘
数字化仪
通讯 显示器 显示器
大屏幕 大屏幕 显示器 显示器
控制操作级
工作站
通讯机
LAN
SIDOS
SISMI
系 统
-联锁功能软件—采集道岔,信号,区段轨 道电路,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道口等现场设备 状态,为保证列车行车安全而必须进行各种设备相 互照查的逻辑处理软件,并按指令生成各种控制命 令,操纵道岔和开放信号。
发展计算机联锁系统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现场对联锁系统的测试验收问题,包括站场修改后的联锁验收, 过渡工程的联锁验收。 系统的自检测,自诊断功能的完善。 系统的CAD设计和模拟仿真测试。 远程诊断的开发和完善。 远程控制的模块开发。 计算机联锁维修制度的确定,明确一、二级维修中心的职责。 与调度集中、调度监督设备的一体化。 与列控系统设备的一体化。 培训。 系统软硬件的挡案管理。
错误解锁、错误开放信号、漏解锁、联锁概念错误 盲目降低造价 维修培训跟不上
加强计算机联锁管理的主要文件
电务局《关于积极稳妥发展计算机联锁的通知》 (电信〔1997〕83号) 铁道部《关于加强车站计算机联锁上道管理的通知》 (铁电务〔1998〕94号) 铁道部《关于落实铁道部加强车站计算机联锁上道 管理的通知》 (铁运函〔1999〕14号) 铁道部《关于印发加强车站计算机联锁管理十条意 见的通知》 (铁运〔1999〕112号)
工程 设计 改造
控制 和 显示

DSKB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解析解析

DSKB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解析解析

程序流程图:描 述系统功能模块 之间的关系和流 程
算法设计:包括 数据输入、数据 处理、数据输出 等步骤
算法优化:提高 系统运行效率和 稳定性
安全性考虑:确 保系统安全运行 ,防止数据丢失 或泄露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
数据结构:采用树形结构,便于管理和查询 数据库设计:采用关系型数据库,便于存储和检索 数据库表设计:包括设备表、信号表、操作表等 数据库索引设计:提高查询效率,减少查询时间
系统安全与可靠性设计
安全设计: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系统安全
冗余设计:采用冗余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容错设计:采用容错设计,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稳定性 监控设计:采用监控设计,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05
DSKB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应用场景与需求分析
实时监控: 实时监控列 车运行状态, 确保行车安

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列 车运行,提 高运行效率
故障诊断: 自动诊断系 统故障,及 时报警并采
取措施
信息管理: 管理列车运 行信息,方 便查询和分

兼容性强: 支持多种信 号系统,易 于升级和维

安全性高: 采用多重安 全机制,确 保系统安全
可靠
03
04
DSKB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概述
软件设计包括硬件接口、数 据处理、逻辑控制等功能模 块
DSKB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 软件设计是DSKB系统的核 心部分
软件设计需要满足铁路信号 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
时性要求
软件设计需要与硬件设备紧 密配合,实现信号设备的控
制和监测
程序流程图与算法

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信号控制与联锁算法研究

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信号控制与联锁算法研究

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信号控制与联锁算法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而为了保障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和高效,在现代化的轨道交通系统中,信号控制与联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信号控制与联锁算法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一、信号控制系统介绍信号控制系统是轨道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控制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行进方向,以及确保列车之间的安全间隔。

这个系统通常由信号灯、信号设备和信号控制中心组成。

信号灯以红、黄、绿等颜色指示列车驾驶员行进的指示,信号设备则用来监测轨道上的车辆位置和运行状态,而信号控制中心则是整个信号系统的大脑,负责实时监控状态并发送信号指令。

二、联锁系统的作用与原理联锁系统是保障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主要功能是控制信号系统和轨道交通设备的相互协调,避免可能发生的冲突与事故。

它通过对不同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建模,并利用软件算法对其进行监控,以确保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遵守规定,且不被其他列车或设备所干扰。

联锁系统采用一系列的电子元器件和逻辑判断,能够及时监测、控制和保护轨道交通的运行。

三、信号控制与联锁算法的研究方向1. 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算法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算法是实现信号灯指示和列车运行间隔控制的核心。

研究中常采用的算法有时序控制算法、跟车控制算法和行车决策算法等。

时序控制算法基于预设的时间表来控制信号灯变化,常用于高峰期交通需求较大的区段。

跟车控制算法则根据前车状态和间距信息来动态调整列车速度和行进间隔,以防止追尾事故发生。

行车决策算法则通过综合考虑列车运行状态、交通流量和信号系统信息等,自动选择最优的运行策略。

2. 联锁算法研究联锁算法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合理的逻辑规则和判断条件,以确保列车和设备之间的协调运行。

其中,常见的联锁算法包括锁闭逻辑算法、排挤逻辑算法和防护逻辑算法等。

计算机联锁信号综合控制功能的研究

计算机联锁信号综合控制功能的研究
d v l p e r nd n r iwa i a a e y c nt o e h l gy i he word Co e e o m nt te s i a l y sgn ls f t or lt c no o n t l。 mbi d wih t ne t he s a u fc t t so ompu e n e l c ng i t ri t ro ki n Chi a a d b s d o x s i g c m p e nt ro ki g s s e n n a e n e i tn o ut ri e l c n y t ms,t e h
专线 、高 速铁路 、地铁 、城市 轨道 交通建 设所 急需
的信 号安 全控 制 技术 。随着 我 国计 算 机 联锁 技 术 、 列控 技术 的进 步 以及 网络 通信 技术 、数 字信号 处理
铁 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108 北京 00 1 *副研究 员 * 助理研究员 *
信号综 合控 制 是 当今 世界 铁路信 号安 全控 制技 术 的发展 方 向 ,并 已在法 、 日、德 、意 等铁路 发达
国家 得到 实际应 用 。它也 是我 国既有 线提 速 、客运
技 术 的飞跃发 展 ,通过 系统集 成和 创新 ,将信 号控 制 设 备优化组 合 ,组成 一套 符合我 国国情 的 、具有
i lme tto t o mp e n a in meh d, s se s r c u e n j r h r ce it s o c mp e e sv o to y t m tu t r a d mao c aa trsi f o r h n ie c n r l c
f nci fc mpu e nt r o ki g sgn la e f ly d s rb d u ton o o t ri e l c n i a r u l e c i e . Ke r s: Ra l y t a p t to y wo d iwa r ns or a i n, Co mput ri e l c n e nt r o ki g, Si l Co gna , mpr he i e c t o e nsv on r l

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锁 也 由少量 运用 发 展 成为 铁 路车 站 信 号联 成 。其 中 ,联 锁计 算 机和 驱 动采 集 系统 采
4.计 算机联锁 系统发 展趋势
锁 的 主 力设 备 ,铁 路 干线 车 站联 锁 基本 上 用 了二 乘 二取 二容 错 技术 。所谓 二 取二 即
自1984年 来 ,车 站 计算 机联 锁 系 统技
I 一 婴塞………………………一
计算机联锁控 制 系统 的研 究与发展趋势
天津市地 下铁道运营有 限公 步 , 电 气联 锁 系 统 正 被 计 算 机 联 锁 系统 取 代 。 文 章 介 绍 和 分 析 了 国 内计 算 机 联 锁 运 用 的现 状 和 存 在 的 问 题 ,从 容 错 技 术 方 面 讨论 了容 错 的 一 般方法和在计算机联锁 系统 中的应用。描述 了国产计算机联锁的发展概况 ,探讨 了计算机联锁 系统 的发展趋势。 【关 键 词 】计 算 机 联锁 系 统 ; 故 障一安 全 ; 容错 ; 嵌入 式 系 统
对 于 计算 机 联锁 系 统 的可 靠性 、安全 性 提 合 。采用 光 纤传 输 时 ,可 以提 高 传输 速 率 便 ,室 内主 要 为软 件工 作 量 ,可 以在短 时
出 了更 高要 求 , 以便 适应 铁 路跨 越 式发 展 和抗 干扰 性 ,方 便 组 成 区域 性计 算 机联 锁 间 内 完 成 施 工 。 设 备 维 护 方 便 , 故 障 可 以
的专用 安全 型联锁计 算机 。
用 两 套共 四个 CPU构 成 二 乘 二 取 二 容错 系 方 向 发 展 。
3.国 内计算机 联锁 系统
统 。 只有 双机 运 行一 致 时才 对 外输 出运 算
4.I 计算 机 联锁 系 统通信 总 线 由实 回

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研究

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研究

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研究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快捷的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流畅性,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轨道交通系统中。

本文将对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提高交通系统安全性和效率方面的作用。

一、轨道交通系统的背景轨道交通系统是指通过铁路或地铁等轨道系统进行运输的交通方式。

它具有不受交通拥堵影响、能够大规模运载乘客、运行速度高和安全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大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人工操作和机械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和效率要求。

因此,引入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势在必行。

二、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的概念和作用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对轨道交通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利用计算机对列车运行状态、信号灯、轨道位置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在轨道交通系统中具有以下作用:1.安全保障: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能够对列车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例如,当列车超速时,系统可以自动刹车;当列车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停车。

通过这种方式,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能够提升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

2.运行效率提升: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能够对列车运行速度、车辆间隔、信号灯控制等进行精确控制,从而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通过优化列车调度和信号灯控制,系统能够减少列车之间的间隔时间,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

这使得轨道交通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3.故障诊断和维修: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能够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实时监测,并提供详细的故障诊断信息。

当轨道交通系统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排查故障点并生成维修建议。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报 ,2005(1), 4 沈 洪 波 .对 既 有 线200km/h动 车 组 列 控 系统 的认 识 [J]、铁 道 通 信 信 号 ,2006,42(9),
(收 稿 日期 :2007-05.26)
图 2
铁 路 通 信 信 号 工 程 技 术 (RSCE) 2007年 8月 ,第 4卷 第4期
Railway Engineering
维普资讯
铁工程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 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 势
(中铁 二 院武汉勘 察 设计研 究院 方亚 非)
摘要 :文章介绍和分析 了国内计算机联锁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信号接 口平 台转移引起的联锁 系统 的控 制功 能 改 变的应对措 施 。提 出 了模 块化 计算 机联 锁 系统 的概 念 ,探 讨 了计算机联 锁 系统 的 发展趋 势。 关键 词 :计算机联 锁 现 状 发展趋 势
参考文献 1 刘虎 兴 , 范 明 ,中 国铁 路 列 控 系统 现 状 及 发展 [J].铁 道 通 信 信 号 ,2005,59(2), 2 傅 世 善 .闭 塞 与 列 控 概 论 [J].铁 路 通 信 信 号 工 程 技 术 ,2005(1). j 邹 少 文 .客 运 专 线 列 控 系 统 模 式 探 讨 [J],铁 道 工 程 学
1计算 机联 锁现 状 中 国的 铁路 计 算机 联 锁 起步 于 20世 纪80年 代 初
期 ,距今 已有 二十 多年 的 发展 历 史 ,随 着计 算 机 软 硬件 技 术 的高 速 发展 ,按 照 引进 、 消化 、提 高 的技 术方 针 ,中 国的联 锁 机 从最 初 的 通 用单 板机 发展 到 目前 的联 锁 专 用计 算 机 ,安全 性 、 可靠 性 有 了大 幅 度 的提 高 ,功 能得 到 加 强 。计 算 机联 锁 也 由少量 运 用发 展 成为 铁 路 车站 信 号联 锁 的 主力 设 备 ,铁 路 干

[信号,铁路,计算机]针对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的相关研究

[信号,铁路,计算机]针对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的相关研究

针对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的相关研究在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的快速更新条件下,铁路信号联锁控制正逐步向当前的现代控制技术方向发展。

计算机联锁是一种利用电子、电磁元器件和计算机构成的具备故障-安全性能的实时控制系统,该系统在铁路运输中具有道岔控制、电路信息处理、信号机控制、联锁逻辑运算、进路控制等功能,可有效提高铁路运输得靠性。

因此,加强有关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相关研究,对于提高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在计算机联锁控制中主要采用两类可靠性技术,一种是在系统某部位出现故障时,系统仍可保证继续工作的技术,将其称为容错技术;另一种是避错技术,即避免和降低故障出现的技术。

避错技术又可分为软件避错和硬件避错,软件避错的基本功能是降低软件缺陷,保证软件无差错;硬件避错是指选用性能可靠地元器件构造成计算机的联锁控制系统,并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影响,以提升系统的整体可靠性水平。

当前应用相对广泛的软件避错技术有程序设计优化、软件可靠性管理、基本程序验证、软件工程开发等。

计算机联锁控制中的容错技术,其主要利用系统各部分间的冗余过程完成,主要层次有:(1)网络通信保障技术:利用节点、链路及通信协议的冗余过程来改善局域网整体的可靠性;(2)设备级保障技术:包含软件、硬件及数据可靠性保障等,数据可靠性容错,其本质上是数据的容错,也就是对纠错码及检验码的使用,通过编码技术开展纠错与检错,是一类以信息冗余为基础的、使用冗余校验位的容错技术;软件可靠性容错,其包含降低程序失控的编程技术、容错算法及容错设计等基本技术,为确保软件设计的可靠性,在程序设计时还可采用程序失控的捕捉技术,其主要将容错设计与接口软件设计相结合,包含模拟量接口设计及I/O接口设计等;硬件可靠性保障技术主要为故障屏蔽技术与故障检测技术等。

(3)系统级保障技术: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在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中可使用冗余可靠性结构配置,当前主要采用两种结构方式:双机热备动态冗余结构及三取二静态冗余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技进步,电气联锁系统正被计算机联锁系统取代。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国内计算机联锁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容错技术方面讨论了容错的一般方法和在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应用。

描述了国产计算机联锁的发展概况,探讨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系统;故障-安全;容错;嵌入式系统1.引言目前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主要是双机热备系统,这种系统在长期应用和发展中已经暴露出许多软件和硬件设计上的缺陷。

随着火车的提速、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重点车站、重载线路的建设和改造,对于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便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形式的需要。

2.中国计算机联锁系统现状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按照引进、消化、提高的技术方针,中国的联锁机从最初的通用单板机发展到目前的联锁专用计算机,安全性、可靠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功能得到加强。

计算机联锁也由少量运用发展成为铁路车站信号联锁的主力设备,铁路干线车站联锁基本上全部实现了计算机联锁控制。

目前的主流机型是硬件专门为铁路车站联锁功能设计的专用安全型联锁计算机。

3.国内计算机联锁系统3.1 双机热备联锁双机热备联锁机在设计中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软件采用两个不同设计方法的联锁软件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

硬件采用动态电路提高安全性,采用热备冗余机制提高可靠性。

硬件的安全性是靠设备的可靠性和反馈监测,靠输出结果的事后反馈保护来保证。

软硬件产生错误的反馈、硬件错误的判断及防护电路启动、错误输出结果的纠正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虽然错误结果输出时间很短,只是瞬间,概率也较低,但是安全性相对较低。

所以,双机热备型联锁机不能运用于繁忙的干线铁路和运行速度较高的铁路区段,只能运用于支线和厂矿企业车流密度较小、运行速度较低的铁路区段。

3.2 三取二容错联锁容错型计算机联锁系统选用Linux作为系统的运行环境,使用C语言、GTK+/GNOME函数库、RTLinux函数库以及GCC编译器进行系统软件的开发。

硬件平台是4台工业控制计算机,通信方式采用以太局域网。

三取二容错型联锁机是采用软硬件双重表决机制,输出结果要求任意两个软硬件的输出一致性达到较高的安全性,用任意一个软硬件作为冗余系统提高可靠性。

根据计算,三取二容错型联锁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目前所有联锁机中最高的。

三取二容错型联锁机的关键技术是硬件表决和软件同步。

软件同步相对容易解决,硬件表决依赖硬件比较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硬件比较器是特殊的定制器件,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目前用于进口联锁机。

目前国内主要是采用半定制器件制作硬件比较器。

三取二容错型联锁机接口采用工业总线,方便与各种驱动/采集电路和外设结合。

采用光纤传输时,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抗干扰性,方便组成区域性计算机联锁系统。

三取二容错型联锁机是区域性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最佳系统结构。

3.3 二乘二取二联锁二乘二取二结构计算机联锁系统由操作表示机、联锁计算机、驱动采集机及驱动/采集接口、控制台相关设备、组合架、电务维修机以及微机监测系统等子系统构成。

其中,联锁计算机和驱动采集系统采用了二乘二取二容错技术。

所谓二取二即在一套系统上集成双套CPU系统。

双套系统严格同步,实时比较。

以联锁机为例,采用两套共四个CPU构成二乘二取二容错系统。

只有双机运行一致时才对外输出运算结果。

二乘二取二型联锁机分为两个系统,一系和二系,一个系统工作,另一个系统处于热备冗余状态,两个系统互为主备。

一个系统有两套软件和硬件,比较一致后驱动外部设备工作,采集的状态分送两个系统。

二乘二取二型联锁机是一种安全型的联锁系统,关键技术是系统同步和系统切换。

二乘二取二型联锁机是目前国内既有干线铁路提速区段运用最多的联锁机。

二乘二取二型联锁机满足中国铁路的高密度列车运行情况下频繁的既有线技术改造。

可以在联锁设备一个系使用状态下,在另一个系上进行软件调试。

二乘二取二型联锁机的接口采用工业总线,方便与驱动/采集电路和外设结合。

方便与各种驱动/采集电路和外设结合。

采用光纤传输时,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抗干扰性,方便组成区域性计算机联锁系统。

3.4 PLC联锁PLC联锁机是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逻辑运算和I/O控制器件搭建的联锁机。

PLC有大量成熟的各种电路控制/采集硬件模块和通信接口模块,硬件设备有较高抗干扰性和可靠性,有大量的系统软件和控制软件,编程过程简单清晰,易于掌握。

PLC设备简单,故障率低,施工周期短,维护方便,备件来源广泛,造价是各种联锁机中最低的。

PLC联锁机目前只用于厂矿企业铁路站场,没有进入国铁系统。

3.5 模块化计算机联锁模块化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一种概念,它的定义是:“由功能分类组成的独立模块单元,在开放的平台上组合构成系统整体功能的联锁机系统”。

它有统一的接口协议,可以即插即用。

模块化的好处是可以工厂化施工,站场变化时修改施工简便,室内主要为软件工作量,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

设备维护方便,故障可以指示到位,可以直接进行模块级更换,工厂化维修,减少故障延误时间。

模块化计算机联锁系统有多种形式,目前各种双机热备、三取二和二乘二取二结构的联锁机都可以成为模块化联锁机,联锁系统的模块化主要是执行电路的模块化。

4.计算机联锁系统发展趋势自1984年来,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

现在,它正朝着高可靠性与高安全性、区域化、综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4.1 计算机联锁系统通信总线由实回线向光纤通信总线发展计算机联锁系统结构的发展,控制设备数量的增加,控制范围和设备类型的增加,对设备循环控制周期和传输速率提出了新的要求,设备数量和驱动功率的增加,电磁环境更加恶劣也对抗干扰冲击能力提出了要求。

解决的方法就是将系统总线由实回线改为光纤传输,提高传输速率、带宽和抗干扰能力。

实际上国外的一些计算机联锁系统总线已经应用了光纤总线多年。

4.2 联锁机由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向专用联锁控制计算机发展铁路联锁计算机对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特殊的要求,它的要求仅次于航空航天控制系统,在欧洲和日本有严格的技术标准。

因此,采用通用控制计算机的联锁机很难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

应当采用专用联锁控制计算机。

国内的计算机联锁生产厂家为达到安全型计算机联锁标准,基本上都是用高昂的价格引进国外的专用计算机联锁系统硬件。

国内几乎没有自己的安全型计算机联锁系统。

中国有着巨大的联锁机市场,因此应当发展自己的专用安全型计算机联锁系统。

国内联锁软件系统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平,硬件系统受国内制造水平限制。

国内联锁系统从业人员几乎都是铁路信号专业人员,由于专业的原因,他们可以把握正确的需求,却不能良好的实施。

严重缺乏的联锁计算机硬件设计人才,限制了联锁技术的发展,使国内计算机联锁制造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我国应当在计算机联锁硬件设计和制造方面增加研发投资和人才,发展自己的专用安全型计算机联锁系统。

4.3 计算机联锁软件的发展计算机联锁软件增加CTC、列控信息化的功能,起到CTCS车站控制中心的作用。

探索联锁软件适应模块化联锁硬件既插即用功能的可能和可行性。

探索联锁软件新的模块化软件结构,研制适应中国铁路运输新的控制系统的联锁逻辑和新流程,全面超越6502电气集中的联锁逻辑和控制流程。

4.4 计算机联锁系统向着高可靠性与高安全性方向发展当前的计算机联锁系统虽然已经处于可用阶段,但是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有待提高。

以双机热备计算机系统为例,它在长期应用和发展中已经逐步成熟和稳定,但由于其先天的不足,仍然暴露出许多软、硬件设计上的缺欠。

随着提速、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重点车站、重载线路的建设和改造,它们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形式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为三取二冗余系统,但国外更多的是四机冗余系统,多为二乘二取二冗余结构。

在国内,由于有现场脱机模拟联锁测试的需求,造成三取二冗系统不适应于这种模式,因而有其发展的局限性。

因此实现计算机联锁在双机热备上的突破,向多重冗余/校核方向发展,采取二乘二取二模式是一个必然。

4.5 计算机联锁系统向着全电子化方向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其执行部分,也就是信号机和道岔的控制器件仍然是由继电器来完成的,且保留了轨道电路。

而电子单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大等特点,便于组网、远程管理和远程诊断,还可以为铁路自动化、信息化提供基础信息。

因此,取消继电器,实现全电子化控制,是我国计算机联锁系统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国外,只有西门子、ABB京山、瑞典等少数国家有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技术。

4.6 计算机联锁系统向着站区一体化、区域化的方向发展站区一体化、区域化信号安全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铁路信号安全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已在法、日、德、意等铁路发达国家得到实际应用。

它是我国既有线提速、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地铁、城市轻轨交通建设所急需的信号安全控制技术。

随着我国计算机联锁技术、列控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飞跃发展,大大推动了计算机联锁系统向着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进程。

计算机联锁系统可以通过各种制式的通信网络实现多层次控制,使控制范围扩大,可由一个枢纽站控制周边若干站及区间的道岔控制点,优化了控制,减少了投资和运营成本。

5.结束语由于铁路计算机应用的飞速发展及其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未来的联锁系统应该是高可靠、强容错、网络化、分布式和高度可裁剪的。

容错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可以认为是朝着这个方向的一个尝试,也符合我们国家目前关于大力推广发展国产软件的方针政策。

分布式计算机联锁系统结合了分布式控制系统和多Agent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以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联锁体系。

该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多个智能体通过CAN通信总线联合协作实现联锁功能,以及现场设备的状态采集和驱动,从而取消了传统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联锁机和继电器组合架。

真正实现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分布式控制,提高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铁路信号设备的升级换代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1]赵志熙.计算机联锁系统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2]王玺.分布式计算机联锁系统安全信息传输网络研究[J].北京:中国信息科技,2006.[3]王长力,罗安.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设计与应用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黄敏,佟振声.分布式多Agent系统的研究[J].北京:电力情报,2002(1):65-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