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终端的蓝牙-WIFI测试方案
蓝牙测试方案

蓝牙测试方案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如手机、平板电脑、音频设备等。
为了确保蓝牙设备的质量和功能正常,蓝牙测试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蓝牙测试方案,用于测试蓝牙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1. 概述蓝牙测试方案旨在评估蓝牙设备的性能,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该方案涵盖了多个测试项目,包括蓝牙信号强度、传输速率、连接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2. 测试流程2.1 准备测试设备在进行蓝牙测试之前,需要准备一些测试工具和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蓝牙测试仪、测试手机和电脑等。
确保测试设备的更新和兼容性是非常重要的。
2.2 测试环境搭建在进行蓝牙测试之前,需要搭建一个标准的测试环境。
这包括一个封闭的房间,以避免外界干扰,以及一个稳定的电源供应和可靠的网络连接。
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3 测试项目选择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选择适合的测试项目进行测试。
例如,如果需要测试蓝牙信号强度,可以选择信号强度测试项目;如果需要测试传输速率,可以选择传输速率测试项目。
2.4 测试方法和步骤确定测试项目后,需要制定具体的测试方法和步骤。
例如,在进行蓝牙信号强度测试时,可以使用蓝牙测试仪测量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并记录测试结果。
3. 测试指标和标准在进行蓝牙测试时,需要使用一些测试指标和标准来评估测试结果。
这些指标和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和需求来确定。
例如,对于蓝牙信号强度测试,可以使用信号强度指标来评估蓝牙设备的信号质量。
4.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完成蓝牙测试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可以使用专门的数据分析软件来处理测试数据,并生成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结果、评估结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5. 解决问题和优化根据测试报告中的结果和问题,对蓝牙设备进行问题解决和优化。
可以通过软件更新、固件升级等方式来改善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6. 重新测试和验证在进行问题解决和优化后,需要重新进行测试和验证。
蓝牙无线测试方法和指标

蓝牙无线测试方法和指标蓝牙无线测试配置包括一台测试仪和被测设备(EUT, Equipment Under Test),其中测试仪作为主单元,EUT作为从单元。
两者之间可以通过射频电缆相连也可以通过天线经空中传输相连。
测试仪发送LMP指令,激活EUT进入测试模式,并对测试仪与EUT之间的蓝牙链路的一些参数进行配置。
如测试方式是环回还是发送方式,是否需要进行跳频,分组是单时隙分组还是多时隙分组,分组的净菏是PN9,还是00001111、01010101。
测试模式是一个特殊的状态,出于安全的考虑,EUT 必须首先设为“Enable”状态,然后才能空中激活进入测试模式。
1.1发信机测试(1)输出功率测试仪对初始状态设置如下:链路为跳频,EUT置为环回(Loop back)。
测试仪发射净荷为PN9,分组类型为所支持的最大长度的分组,EUT对测试仪发出的分组解码,并使用相同的分组类型以其最大输出功率将净荷回送给测试仪。
测试仪在低、中、高三个频点,对整个突发范围内测量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
规范要求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各小于23dBm和20dBm,并且满足以下要求:如果EUT的功率等级为1,平均功率> 0dBm;如果EUT的功率等级为2,-6dBm<平均功率<4dBm;如果EUT的功率等级为3,平均功率<0dBm。
(2)功率密度初始状态同(1),测试仪通过扫频,在240MHz频带范围内找到对应最大功率的频点,然后以此频点进行时域扫描(扫描时间为1分钟),测出最大值,要求小于20dBm/100kHz。
(3)功率控制初始状态为环回,非跳频。
EUT分别工作在低、中、高三个频点,回送调制信号为PN9的DH1分组。
测试仪通过LMP信令控制EUT输出功率,并测试功率控制步长的范围,规范要求在2dB 和8dB之间。
(4)频率范围初始状态同(3),测试仪对EUT回送的净荷为PN9的DH5分组扫频测量。
当EUT工作在最低频点时,测试仪找到功率密度下降为-80dBm/Hz时的频点fL;当EUT工作在最高频点时,测试仪找到功率密度下降为-80dBm/Hz时的频点fH。
蓝牙测试标准

蓝牙测试标准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如手机、耳机、音箱、智能手环等。
而蓝牙测试标准则是保证蓝牙设备性能和互操作性的重要保障,下面我们将对蓝牙测试标准进行介绍。
首先,蓝牙测试标准主要包括蓝牙核心规范、蓝牙认证和蓝牙互操作性测试。
蓝牙核心规范是蓝牙技术的基本规范,它规定了蓝牙设备的通信协议、频率、功率等技术参数,确保了蓝牙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蓝牙认证是指蓝牙技术联盟对蓝牙设备进行的认证测试,通过认证测试的设备才能获得蓝牙标识,表明其符合蓝牙技术标准。
蓝牙互操作性测试则是指不同厂家生产的蓝牙设备之间进行的互操作性测试,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地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其次,蓝牙测试标准对蓝牙设备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蓝牙通信距离测试、蓝牙通信稳定性测试、蓝牙数据传输速率测试、蓝牙功耗测试等。
蓝牙通信距离测试是测试蓝牙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距离,以及在不同距离下的通信质量。
蓝牙通信稳定性测试是测试蓝牙设备在长时间通信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蓝牙数据传输速率测试是测试蓝牙设备在不同条件下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
蓝牙功耗测试是测试蓝牙设备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情况,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续航能力。
最后,蓝牙测试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标准,才能保证蓝牙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达到要求,确保用户能够获得稳定可靠的蓝牙通信体验。
同时,蓝牙测试标准也是蓝牙技术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它促使厂家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推动蓝牙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综上所述,蓝牙测试标准是保证蓝牙设备性能和互操作性的重要保障,它包括蓝牙核心规范、蓝牙认证和蓝牙互操作性测试,对蓝牙设备进行各种测试,确保其性能和质量达到要求。
蓝牙测试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保障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也推动了蓝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蓝牙测试标准,确保蓝牙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蓝牙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案

测试蓝牙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案1蓝牙协议概述蓝牙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包括协议(Protocol)和应用规范(Profile)两个部分。
协议定义了各功能元素(如串口仿真协议(RFCOMM)、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等各自的工作方式,而应用规范则阐述了为了实现一个特定的应用模型(Usage model),各层协议间和运转协同机制。
显然,Protocol 是一种横向体系结构,而Profile是一种纵向体系结构。
较典型的Profile有拨号网络(Dial-up Networking)、耳机(Headset)、局域网访问(LAN Access)和文件传输(File Transfer)等,它们分别对应一种应用模型。
整个蓝牙协议体系结构可分为底层硬件模块、中间协议层(软件模块)和高端应用层三大部分。
图1中所示的链路管理层(LM)、基带层(BB)和射频层(RF)属于蓝牙的硬件模块。
RF层通过2.4GHz无需授权的ISM频段的微波,实现数据位流的过滤和传输,它主要定义了蓝牙收发器在此频带正常工作所满足的要求。
BB层负责跳频和蓝牙数据及信息帧的传输。
LM层负责连接的建立和拆除以及链路的安全机制。
它们为上层软件模块提供了不同的访问人口,但是两个蓝牙设备之间的消息和数据传递必须通过蓝牙主机控制器接口(HCI)的解释才能进行。
也就是说,HCI是蓝牙协议中软硬件之间的接口,它提供了一个调用下层BB、LM状态和控制寄存器等硬件的统一命令接口。
HCI层以上的协议实体运行在主机上,而HCI以下的功能由蓝牙设备来完成,二者之间通过一个对两端透明的传输层进行交互。
中间协议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发现协议(SDP,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串口仿真协议(RFCOMM)和电信通信协议(TCS,Telephone control Protocol)。
蓝牙测试标准样本

Summary1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蓝牙射频性能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发射功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调制特性:频率偏移 (4)2.3初始载波频率容许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敏捷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测试中的无线网络与蓝牙测试

安全测试中的无线网络与蓝牙测试在进行安全测试时,无线网络与蓝牙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无线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和蓝牙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它们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因此,在进行安全测试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无线网络和蓝牙技术的安全性。
一、无线网络测试1. 网络覆盖范围测试首先,我们需要对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测试。
这可以通过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来检测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
测试结果将帮助我们了解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发现信号盲区。
2. 网络加密测试无线网络的加密是保护网络安全的关键。
在测试中,我们需要模拟黑客攻击,尝试破解无线网络的加密算法。
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加密算法存在漏洞或弱点,我们应该及时修复或更换加密算法,以确保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3. 拒绝服务攻击测试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在测试中,我们应模拟大量请求,测试无线网络在面对大规模访问时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同时,通过增加网络负载以及使用不同类型的攻击工具,我们可以评估无线网络在拒绝服务攻击下的抵抗能力。
二、蓝牙测试1. 蓝牙范围测试蓝牙技术具有短距离通信的特点,因此我们需要测试蓝牙的通信范围。
通过检测蓝牙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我们可以评估蓝牙设备在不同距离下的通信质量。
2. 蓝牙配对测试蓝牙设备之间的配对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密钥的生成和交换。
在测试中,我们应该模拟攻击者试图通过破解配对过程来获取密钥的行为。
如果测试结果显示配对过程存在漏洞或风险,我们应该及时修复或更新相关的安全措施。
3. 蓝牙数据传输安全测试在蓝牙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测试中,我们可以模拟攻击者截获蓝牙通信数据的行为,以评估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测试蓝牙设备对不同类型攻击的防护能力,如蓝牙钓鱼、中间人攻击等。
三、安全测试的建议1. 及时更新固件与驱动程序无线网络设备和蓝牙设备的安全性往往依赖于固件和驱动程序的更新。
蓝牙RF测试方法和标准通用版

04
蓝牙RF测试总结
2023/4/24
17
测试总结
18
蓝牙RF测试检验了主板的layout 规范性和阻抗规范
通过蓝牙RF测试能检验原理图设计的合理性
蓝牙RF测试能确保蓝牙的通信质量
2023/4/24
感谢观看
主讲师:YKS
19
BLE 信令测试硬件连接框图
测试方法-步骤2
7
CMW500 综测仪面板上按 SIGNAL GEN 按钮,将蓝牙(Bluetooth Signaling) 信号源打开; MEASURE 按钮,将蓝牙发射测试(Measurements) 与蓝牙接收测试(Rx Measurements) 打开。具体操作如下图所 示:
打开 BLE 信令测试单元
测试方法-步骤3
8
1. CMW500 综测仪通过 HCI指今连接待测模组。按照步骤2 将硬件连接完成后,打开 Bluetooth Signaling 信号源;
2. 选 择 Standard为“LE ”,Operatio n m o de 为“Direct Te st M o de ”, PHY为 “1Mbps ”
2. 点击页面右下角Config选项,将Scenario设置为“Combined Signal Path”,即信令模式, Repetition设置为“Continue”。
BLE 信令测试模式设置
测试方法-步骤6
11
按 CMW500 综测仪面板上的“ON/OFF”按钮,进行发射性能指标测试。点击页面右侧的“Display” 选项,可以选择观测详细的测试指标数据,例如 Power VS Time, 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Frequency Deviation,Spectrum ACP 等指标内容;
WLAN无线测试方案

WLAN无线测试方案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在局域网中使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对于WLAN无线设备的开发和设计,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来保证其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WLAN无线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等内容。
一、测试目标1.信号覆盖范围:测试设备在不同距离、障碍物等条件下的信号覆盖范围,确定设备的传输性能。
2.数据传输速率:测试设备在不同信道、带宽等条件下的数据传输速率,评估设备的网络速度和带宽利用率。
3.连接稳定性:测试设备在高负载、干扰等条件下的连接稳定性,保证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
4.安全性:测试设备的数据加密和认证功能,验证设备是否能提供安全的无线网络。
二、测试环境1.设备配置:测试需要使用至少两台支持WLAN无线通信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
2. 网络环境:测试设备需要连接到一个局域网中,可以使用路由器或者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来提供无线网络。
3.信号环境:测试需要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以模拟真实使用场景。
4.测试工具:测试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测试工具,如网络分析仪、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
三、测试方法1.信号覆盖范围测试:在不同距离下,测试设备的信号强度,确定信号衰减的情况。
可以通过测量信号的接收功率来评估设备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
2.数据传输速率测试:使用专业的测试软件或工具,在不同信道、带宽等条件下,测试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
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文件的时间来确定设备的网络速度。
3.连接稳定性测试:在高负载和干扰环境下,测试设备的连接稳定性。
可以通过连续发送数据并监测丢包率和延迟来评估设备的稳定性。
4.安全性测试:测试设备的数据加密和认证功能,验证设备是否能提供安全的无线网络。
可以使用专业的安全测试工具来模拟攻击并评估设备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quired for radios >100mW
Production
Yes
18.4.7.3.
Defined limit mask ± 25 ppm ± 25 ppm
Production
Yes
18.4.7.4
Transmit center frequency tolerance (中心频率容限) Chip clock frequency tolerance (码片时钟频率容限) Transmit power-on and power-down ramp (上升时间/下降时间) RF carrier suppression (载波抑制) Transmit modulation accuracy (调制精度)
2.4GHz 1 to 11 Mbps 4 Mbps DSSS(直接序列扩频)
1Mbps Barker DBPSK 2Mbps Barker DQPSK 5.5 &11Mbps CCK DQPSK
802.11g
2.4GHz to 54 Mbps 30 Mbps
1/2/5.5/11 Mbps 调制方式 同 802.11b
Production
Yes
18.4.7.5
R&D
Yes
18.4.7.6
< 2µs
R&D
Yes
18.4.7.7
15dB for unscrambled 10 payload
R&D
Yes
18.4.7.8
< 0.35 EVM peak for highest data rate
R&D/Production
Desktop
PCMCIA Card
Slide 5
今天的WLAN应用情况
欧美的典型应用
A – 家庭/小型办公室中的PC接入AP – 35% B – 大中型公司 PC通过AP接入 – 28% C – 公共场合的PC接入 – 18% D – PDA/ 蜂窝电话的接入 – 12% E – 其他 – 7%
Slide 19
802.11a/g测量
Slide 20
19.4.7.1 – 发射功率
调制方式 OFDM (BPSK/QPSK/16-QAM/64-QAM) Crest factor is ~8dB Gate内的平均功率 典型的发射功率为+14dBm左右
Slide 21
19.4.7.1 - CCDF 测试
测量相对于 信道中心频率的理想值之间的频率差值 规范要求 码片时钟容限/中心频率容限 < ± 25 ppm (~ ± 50kHz at 2.4GHz) 802.11b要求 (最坏的情况) EVM<= 35% (-9.12dB)
Slide 16
18.4.8.1 – 接收灵敏度
FER < 8% for – 80 dBm input at 2 Mbit/s FER <8% for –76 dBm input at 11 Mbit/s MT8860B 计算从DUT反馈回来的 Acknowledge数据包来计算FER
Slide 17
18.4.8.2 – 接收机最大输入电平
FER < 8% for – 10 dBm input at 11 Mbit/s
Slide 18
18.4.8.1 – 邻道抑制
Interferer
Wanted signal
Fc
Fc + 25 MHz
25 MHz channel separation On-channel signal at –70 dBm 35 dB level offset between wanted and adjacent signals FER < 8% for 11 Mbit/s rate 要求在 MT8860B ―Interferer‖ 端口上接入另外的WLAN信号源
FER < 8% for –10dBm input, 11Mbit/s
R&D
Yes
18.4.8.3
Receiver adjacent channel rejection (接收机临道功率抑制)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信道估计)
ACR > 35 dB with FER <8%, 25MHz separation
± 2 dB maximum deviation for subcarrier 1 to 16, (+2 to –4 dB for subcarrier 17 to 26)
-25 dB RMS EVM for 54Mbit/s PER < 10% for –65dBm input, 54Mbit/s PER <10%, 3 dB interferer
802.11a
4.9 – 5.85GHz to 54 Mbps 30 Mbps
(1) OFDM (正交频分复用) 6/9 Mbps BPSK 12/18Mbps QPSK 24/36Mbps 16QAM 48/54 Mbps 64QAM 实际信道数受限于各 国的相应规定
信道数 颁布时间 覆盖范围
实际信道数受限于各 国的相应规定
Production R&D
Yes Yes
17.3.9.6.1
-15 dB relative to overall output power
R&D
Yes
17.3.9.6.2
Transmitter spectral flatness (频谱平坦度)
Transmitter constellation error (星座误差) Receiver minimum input sensitivity (接收灵敏度) Adjacent channel rejection (临道功率抑制)
Yes
18.4.8.1
Receiver minimum input sensitivity (接收机灵敏度)
FER < 8% for –76dBm input, 11Mbit/s
Production
Yes
18. input level (接收机最大输入电平)
Slide 6
WLAN 芯片销售状况
500 450 400
Millions of chips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Source: IDC Research
Slide 7
IEEE 802.11a/b/g标准
802.11b 频率 速率 净速率 调制方式
被测件功率 >20dBm时才需要测试 允许4各功率等级 Gate内的平均功率
Slide 14
18.4.7.3 – 发射频谱模板
台阶状的Limit, 上下频段各分三阶 最高的那一阶应为频谱的峰值 分析仪带宽设置 100kHz RBW / 30 kHz VBW
Slide 15
18.4.7.4 – 发射中心频率容限 18.4.7.5 – 码片时钟频率容限 18.4.7.8 – 调制精度
Transmit power levels (发射功率)
要求
Follows national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or 2.4GHz ISM band
测试用途
Production
MT8860C 是否支持?
Yes
18.4.7.2
Transmit power level control (功率控制)
要求
Follows national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or 2.4 GHz ISM band Defined limit mask
测试用途
Production
MT8860C 是否支持?
Yes
19.5.4 (17.3.9.2)
Production
Yes
17.3.9.3
R&D
Yes
17.3.9.6.3
Production
Yes
19.5.1 (17.3.10.1) 19.5.2
Production R&D
Yes Yes
(with second source)
17.3.10.3
Non-adjacent channel rejection (非临道功率抑制) Receiver maximum input level (接收机最大输入电平)
是一个工业组织,并非规范发布的组织 符合射频规范,并不能保证不同厂家的WLAN 产品能够互联互通 WiFi认证是要求WLAN产品通过产品互联性 的测试,详见 /certificate
Slide 9
IEEE 802.11b 射频测试
IEEE 编号
18.4.7.1
测试项目
面向终端的蓝牙-WIFI测试方案
Slide 1
Agenda
终端产品的 WIFI 测试
终端产品的 蓝牙 测试 Q&A
Slide 2
什么是 WLAN ?
(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WLAN: 无线局域网,即没有线缆的局域网,实际上就是用 无线电波代替以太网中的cable,进行信号的传输和宽带的 接入
14
13
30 实际信道数受限于
各国的相应规定
1999 30 to 300 m
2003 30 to 3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