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建筑艺术设计

合集下载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艺术,它将自然与人文融合在一起,突出了美学视角下的独特魅力。

园林景观设计以美学为中心,融合了建筑学、植物学、雕塑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对空间、形式、色彩、材料等元素的艺术处理,打造出独具风格的景观。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更要注重空间的美学品质,形成独特的审美意境。

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唯美性: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的是一种唯美的艺术效果。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注重景观的整体美感,追求景观的线条、形态和色彩的和谐统一,营造出艺术感十足的景观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师通过对景观元素的精心配置和组合,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园林景观艺术。

3. 表现性:园林景观设计注重通过景观元素的艺术表现来突出景观的独特韵味。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通过对植物的精心选择和植物造型的艺术处理,营造出色彩丰富、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还注重通过雕塑、水景、灯光等艺术手段来丰富景观的表现形式,从而表现出景观的独特艺术魅力。

4. 周围性: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表现还体现在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上。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注重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注重景观与建筑、道路、人流等周围环境的和谐整合。

园林景观设计师还注重通过景观元素的设置和布局来改善周围环境的美感,从而提升景观的整体艺术效果。

在美学视角下,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景观的美感,更要注重对生态、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和表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艺术。

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园林景观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魅力的景观作品,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净化。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具有深远意义和广泛影响的艺术,它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为人们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滋养。

建筑景观设计的特点与难点

建筑景观设计的特点与难点

建筑景观设计的特点与难点建筑景观设计是建筑结构外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为建筑增添视觉艺术感和生命力。

而建筑景观设计的特点与难点也是相当显著的,这里我将展开分析其中的几个方面。

一、建筑景观设计的特点1、具有综合性建筑景观设计是将建筑结构和自然环境相结合,融合了建筑学、园林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要素。

设计者需要将这些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综合性的建筑景观设计。

2、具有观赏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建筑景观设计必须具备足够的观赏性。

这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审美感和艺术表达。

景观色调、造型和灯光等都要精心调配,以创造出美轮美奂的建筑景观。

3、具有功能性建筑景观设计不仅要美观,还要实用。

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功能性、安全性、环保性等多个方面的要素,设计出既美且实用的建筑景观。

二、建筑景观设计的难点1、环境适应性建筑景观设计需要考虑自然环境与建筑结构的协调。

在设计中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研究,如土壤性质、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还需要考虑当地文化和历史背景,为建筑景观定位、构思和规划提供指导。

尤其是在建设高楼大厦等地标性建筑时,更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建筑景观的协调性。

2、天然材料的处理建筑景观设计需要用到大量的天然材料,如树木、花卉等。

为了解决这些天然材料的处理难题,设计者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此外,为确保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设计者还需要考虑对土壤、水源等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管理。

3、植物种植的选择和管理在建筑景观设计中,植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物的选择和管理直接关系到景观的美观和持续性。

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土壤和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进行科学的植物配置和管理,以确保植物能够良好地生长和发展。

此外,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情况,也需要进行科学监测和管理,及时对植物状况进行调整和处理。

4、时尚与经典的平衡在建筑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时尚和经典之间的平衡。

以经典设计为基础,注入时尚元素,可以使景观更加时尚和新潮。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景观设计是指利用科学的手段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对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舒适性的公共空间。

下面是几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案例。

1. 麦迪逊广场花园(Madison Square Garden)麦迪逊广场花园是美国纽约市的一个著名的公共广场,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具魅力的花园之一、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巴黎的蒙马特山,拥有雄伟的喷泉、精美的花坛和绿地。

这个设计将城市的繁忙和自然的美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和欣赏艺术的场所。

2.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充满创意和科技的景观设计项目。

它拥有多个主题花园,包括著名的超级树和云雾森林。

超级树是一个人工结构,高度超过50米,上面种植着各种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垂直花园。

云雾森林则是以人工喷雾和水池为特色,创造出了一个湿润和凉爽的氛围。

3. 巴塞罗那国家宫花园(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巴塞罗那国家宫花园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

这个设计结合了自然和建筑的元素,通过花园和景观来装饰建筑。

花园中的水池、噴泉和花坛与建筑的花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和谐和美丽的整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欣赏艺术和自然的场所。

4. 斯图加特公园(Stuttgart Park)德国斯图加特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公园,拥有丰富的植被和水域。

这个设计将自然的元素和人工的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宜人、舒适的环境。

公园中的湖泊和噴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凉爽和放松的场所,而花坛和雕塑则增加了艺术的氛围。

5. 日本庭园(Japanese Garden)日本庭园是日本独特的景观设计形式,以其简洁和平静的特点闻名。

这个设计强调自然的美感和和谐的氛围,通过清水池、假山和花园等元素来表达。

庭园中的花草树木和小桥流水与建筑的布局相呼应,形成了一个舒适和平静的空间,使人们放松身心。

园林景观设计十大热门案例

园林景观设计十大热门案例

园林景观设计十大热门案例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融合艺术、环境和功能的综合性学科,它以美化环境、提供舒适空间、促进生态平衡为目标,通过布局、材料和植物的选择等手段,塑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场所。

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它们通过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技术,成为了热门的景点和文化地标。

第一热门案例:中国北京颐和园。

位于北京西郊的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作之一。

它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于一身,以自然山水融洽和谐、重视景观的透视效果为特色。

颐和园的主体是万寿山,山上建有建筑群,包括众多别致的建筑和精心雕刻的石刻,形成了一个宏伟壮丽的景观。

第二热门案例:日本京都清水寺。

清水寺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寺庙,也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这座寺庙位于山上,巧妙地利用了山势和水源,形成了一个和谐而美丽的景观。

寺庙周围有多个庭院,每个庭院都以不同的景观元素和植物种植来展示独特的景观设计理念。

第三热门案例:法国凡尔赛宫花园。

凡尔赛宫花园位于法国凡尔赛宫的后花园,是欧洲最大、最著名的花园之一。

它以宏伟的几何构图、精心修剪的草坪和花坛,以及壮丽的喷泉和雕塑而著名。

凡尔赛宫花园的设计理念强调对称和规则,体现了法国巴洛克风格的精髓。

第四热门案例: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中央公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中心。

它是通过将一片荒地转变为人工景观而建设起来的。

中央公园的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大片的草坪、树林和湖泊,为市民提供了宜人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第五热门案例:巴西里约热内卢科帕卡巴纳海滩。

科帕卡巴纳海滩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海滩之一,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

它是一个公共休闲区,设计理念注重活动和社交,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

海滩的设计包括步道、坐凳、露天咖啡座和海滩排球场等元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城市景观。

第六热门案例: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位于滨海湾区域。

城市建筑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

城市建筑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

TM229城市建筑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探析张远博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09级环境艺术专业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建筑环境尤其是建筑环境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

要做好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不仅需要做好设计本身的工作,同时还需要研究和结合环境艺术,了解其内涵及其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景观设计工作,更好的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本文在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项目中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城市景观设计所应该坚持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及应注意的方法。

关键词: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常用方法城市悦来与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人们越来越追求和发展的目标,在人们生活中有着相当大的作用,不仅向人们提供物质资源,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等其他资源。

如何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建筑环境成为城市建设中值得人们研究的问题。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为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所重视。

1 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项目中的作用对景观设计的常见认识是,在规划和建筑设计及施工完成后,看到那个地方还空闲着,便在哪里建设花园、水池、草坪等,实际上真正的景观设计并非如此。

一个优秀的建筑项目应该从环境设计入手,然后才进行规划设计,用环境设计来统领整个建设项目。

例如,所要建设湖体及水系应该在项目建设之初就应该考虑和设计在内,自然贯穿于整个项目。

虽然这种方法其规模较大,但是却有着相当大的效用,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对建筑项目进行艺术美化设计,同时还可以成为周围高层在俯瞰时一种艺术享受。

这种环境设计实际上继承了中国古代的设计手法,同时又将现代的环境设计理念相融合,是一种较保守但却较为成功的设计理念。

事实上,整个规划和建筑设计应该首先着眼于环境,关注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将环境作为整个工程核心。

2 目前我国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目前我国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建筑的景观性和环境不能相融合,环境艺术性不能真正得到体现和发挥,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过度绿化,华而不实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都在重视绿化的作用,但出现了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过度进行花坛草坪的设置和使用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不符合环境艺术美观的原则,降低了环境的艺术效果,呈现出华而不实的特点,同时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提高了绿化成本。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

美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所蕴含的美学视角,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美的追求上。

园林景观设计以自然为基础,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设计师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深入观察与体验,致力于在设计中保留和强化自然的美感。

利用植物的生长习性与颜色特点进行植物配置,使得植物在四季中都能呈现出不同的风姿,遵循“春有樱桃、夏有荷花、秋有枫叶、冬有松柏”的理念,使园林景观在自然美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

在景观设计中,还需要对地形地势进行精心的处理,使得水、山、石、林等自然元素能够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能增强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使人们从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增进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在美学视角下所呈现的价值,还体现在对功能美的追求上。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美学表现,还需要兼顾实用性与功能性。

在创造美丽景观的还需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实现实用价值。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会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根据人们的活动习惯设置休闲娱乐区、健身区、通道等,在美化环境的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愉悦的活动场所。

还需要考虑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特点,合理进行植物配置,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减少浪费,降低养护成本。

还需要考虑景观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这种注重美的同时兼顾功能的设计理念,使园林景观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愉悦,也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实现美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在美学视角下所展现的魅力,还体现在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现上。

园林景观设计往往会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特点,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设计,将文化内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了传统的景观元素、建筑风格、文化符号等,使得景观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园林景观设计也能够通过景观表达故事、传达情感,使得景观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以思考与启迪。

景观设计理念有哪些

景观设计理念有哪些

景观设计理念有哪些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建筑、园林、道路等空间的改造和美化,营造出美观、舒适、环保、功能完善的外部环境。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应该有清晰的设计理念,以保证设计方案的成功实施。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景观设计理念:1. 自然融合:景观设计应该尽可能地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植被、采用自然材料、打造自然水景等手段来实现自然融合的效果。

2. 功能性强化: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还应该考虑到其实际功能。

设计师应该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便利的交通网络等。

同时,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例如合理利用雨水、选择环保材料等。

3. 艺术创新: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师应该有创新的思维,追求独特性与艺术性。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形状和色彩,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同时,设计师还可以参考现代艺术的概念,将一些艺术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设计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4. 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植被选择、水资源利用等措施,设计师可以使景观设计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5. 历史传承: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使设计更具深度和内涵。

设计师可以通过恢复历史遗迹、保护传统建筑等方式,将历史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总之,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学科,设计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理念,以创造出独特而又满足功能需求的设计方案。

建筑景观小品设计方案

建筑景观小品设计方案

建筑景观小品设计方案建筑景观小品设计方案一、设计概述本方案旨在为建筑景观增添艺术与生命力,为人们提供一个美观、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通过精心设计的小品,既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又营造出一种和谐、和平、和睦的氛围。

二、设计要点1. 自然元素的融入:通过引入自然元素如花草树木、水景、石材等,增添建筑景观的自然感,营造出宜人的生态环境。

2. 艺术元素的融入:通过雕塑、壁画、独特的建筑设计等艺术手段,使建筑景观成为空间中的一件艺术品,提升整体品质和观赏性。

3. 功能性的考虑:设计小品的同时,要考虑其实用性,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活动等功能,增加人们的参与度。

4. 性格化的特点:设计小品应根据建筑景观的整体性格和风格,赋予其个性特点,使其与建筑融为一体,彰显建筑的独特魅力。

三、设计方案1. 雕塑作品设计一组抽象风格的雕塑作品,用于建筑景观的装饰。

雕塑可以采用石材、金属等材料制作,形体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等。

雕塑作品应具有艺术感和独特性,使其成为整个景观中的焦点。

2. 壁画在建筑外墙或公共区域进行壁画创作,通过图案、颜色和线条的搭配,表达出建筑的主题和理念。

壁画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应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形成统一的视觉效果。

3. 花坛和草坪在建筑周围的空地上设计花坛和草坪,引入各类花草植物,提供绿意和生机。

花坛和草坪应设计合理,颜色、形状和布局相协调,形成美观的景观效果。

4. 水景在建筑景观内设计水景,如喷泉、小溪等,通过水的流动和声音,增添空间的灵动感和宁静感。

水景可以与周围的绿植相结合,形成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

5. 休闲区在建筑景观中设置休闲区,提供舒适的座椅和遮阳设施,供人们休息和交流。

休闲区可以设置在花坛旁边,利用花草的美观和香气,提供更加舒适的休息环境。

6. 儿童游乐区在建筑景观中设置儿童游乐区,包括滑梯、秋千、沙池等设施,提供孩子们玩耍的场所。

儿童游乐区应安全、可靠,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提供孩子们发展和成长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景观建筑的艺术设计
摘要: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的阶段,从学科观念、学科性质、学科目标到学科实践主体范围均缺少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本文就上述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及景观艺术设计实践主体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景观设计;多元系统;目标;实践主体
abstract: the landscape art design science is in exploring phase, from the concept of subject, the discipline nature, subject to discipline target practice subject scope lack of systematic, clarity and directionality, this article from the landscape learned guide, multiple system design and landscape art design practice subject the system is discussed.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multiple system; target; practice subjec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客观地讲就目前的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均缺少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

那么什么是景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景观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景观学体系中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本文将就以上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以及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
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二个方面。

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

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一)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二)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

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

各系
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三)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四)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

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的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

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会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

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一)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

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

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

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

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二)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

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三)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微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主要指规模尺度较小,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景观环境设计。

包括城市地形、水体、植被、建筑、构筑物以及公众艺术品等等。

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公园、商业街区、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水地带等,其目的在满足景观环境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提高景观的艺术品质,已此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要求。

设计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近年来,景观艺术设计伴随着中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对城市景观艺术形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短短几年已发展
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设计门类,然而与“遍地开花”的景观艺术实践工程项目相比,其学科发展与理论建构显得相对滞后,正因为这一缘故,景观艺术设计面临着许多课题,从学科观念、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主体,都有待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