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1.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050-02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分析全珍玉*摘要:目的:单纯西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

方法:将我院门诊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隨机分2组,每组患者各32例,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单纯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6%,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采用。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单纯西医;中西医结合;有效率*湖南衡南县中医院(421001)2012年1月20日收稿Integrative Medicine Clinical analysis of primary dysmenorrheaQuan zhen yu(Maternity Hospital ,Hengnan material ,Hengyang 421001)Abstract :Objective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 -rhea.Methods:64cases of hospital outpatient primary dysmenorrhe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groups of patients of 32patients,two groups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Western medicine alone treatment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1.26%,in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respectively,the cur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the total efficiency is better than western medicine,is worthy of adoption.Key words:primary dysmenorrhea simple and efficient Integrative Medicine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病症之一。

痛经中医证型临床文献分析

痛经中医证型临床文献分析

痛经中医证型临床文献分析【关键词】痛经;证型分析;文献研究中医药治疗痛经历史悠久,具有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患者易接受等优势,但大部分临床报道文献也存在方法学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涉及痛经中医证型名称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等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研究采用频数表数理统计方法,对现代期刊杂志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痛经文献证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得出中医治疗痛经证型分布情况。

1 方法1.1 检索策略1.1.1 电子检索清华同方医学期刊数据库CHKD(1994-2005)165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2006)1 192篇。

检索主题词为痛经,副主题词为中医疗法、中药疗法、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

1.1.2 手工检索查阅所检索文献(尤其是综述类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察缺补漏。

手工检索2006年以及建国以来至1978年有关中医药治疗痛经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

1.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治疗疾病为痛经或原发痛经的文献;涉及中医证型研究、观察的文献,包括老中医经验文献中关于证型内容的文献。

一稿两投的文献按一篇处理;临床观察文献中无证型分类的病例数。

1.2 设计文献评价表、输入数据及证型统归设计文献评价表,包括文献的年代、作者、Jadad评分、诊断标准、证型分布、病例数分布、治疗、备注栏等,先进行预评价,完善评价表的内容,然后建立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观察、老中医经验3个数据库并输入数据。

参考《中医诊断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证型进行统归。

1.3 文献评价方法RCT文献采用Jadad质量计分法[1],分为1~5分,1~2分为低质量研究,3~5分为高质量研究,非盲法的半随机或准随机试验(即采用交替分配病例的方法)、没有报告退出或失访者计为0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的频数分析方法,统计各证型出现的频数、频率,简称为频次法;另一方面,计算各证型报道的病例数及其在涉及总病例数中的百分比,简称为病例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128例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128例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128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

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文水县开栅镇中心卫生院妇科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 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64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4 治疗方法14 1 一般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消除恐惧、焦虑及精神负担。

指导患者注意饮食起居,劳逸结合,合理营养及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经前和经期注意卫生,避免剧烈活动、过度劳累及受寒,忌食生冷食物。

14 2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给予常用止痛药如芬必得、去痛片或消炎痛等,重度患者加山莨菪碱注射液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有恐惧或焦虑等精神症状者给予地西泮等镇静剂。

14 3 研究组西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经中医辨证施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原则。

药物组方含当归、熟地、川芎、赤药、三棱、莪术、益母草、元胡、丹参、泽兰、香附、木香、枳壳、白芍等。

瘀痛甚者去熟地加三七末、没药;寒凝者去益母草加桂枝、吴茱萸;气滞血瘀明显者加柴胡、桃仁;热滞者去熟地、川芎,加丹皮、川楝子。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依据患者病情确定服药时间。

1 5 疗效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近期临床治愈):腹部疼痛消失,月经期规律且无不适症状,能正常工作学习,连续3个未复发;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或稍有不适,工作学习基本不受影响;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仍有其他症状,工作学习有影响,但经治疗后能坚持工作学习;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正常学习不能进行。

1 6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3 讨论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在我院妇科就诊的患者当中,痛经约占30%左右,与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调查的结果接近3]4]子宫平滑肌不协调收缩,子宫供血不足等因素引起原发性痛经。

中蒙医结合治疗痛经临床报告

中蒙医结合治疗痛经临床报告
患者全身放松 , 医生站其一侧进行 手法操 作 J 。双 手拇指 由上至下交替按压两侧膀胱 经数遍 , 单掌 滚揉腰 骶 部数分 钟, 横擦腰 骶部 以透 热为宜 。用 小鱼 际按 压腹 部神 阙穴 3

明, 许多活血 化瘀药 如 当归、 川芎 等均有 明显增 加血 液灌
流量 , 改善微 循环 , 而达 到治 愈本 病 的 目的。药膳 调理 从 是运用食物或在食物中加入可药 食 , 通过 日常饮膳 而达到 防病治病 的目的。药膳有 粥 、 汤、 、 、 汁、 茶 饮 糊等 。随着 人 们物质生活的 提高 , 药膳 调理 日趋 为人们 所 重视 和运 用 ,
承、 推广 、 应用的价值 。
参 考 文 献
者体质 强弱及消 化功 能而定 。每次 5 0一l0 m , E服 0 O 0 l每 t
用 3次 ,1日为 1疗 程。服 用期 间不宜 用 灌肠 、 泻 、 2 导 穿
刺、 火灸 以及放血等疗法施治 。饮食方 面 ; 在疗程终止 3个 月 内不 宜进食 凉性饮食及 不易 消化、 酸腐 、 热性 油腻食 锐、
21 0 0年 3月 9 日收 稿
( 上接 第 2 6页) 的食物 , 如红薯 、 山药 、 子 、 肉、 栗 鸡 牛奶 、 土
弱、 肝肾亏虚 引起 。因此要 辨证 用药 , 能起 到 良好 的治 方 疗效果 。痛经 重 在 活血 调经 止 痛 , 现代 药 理 学研 究 表 而
豆、 葡萄、 圆、 桂 大枣 、 苹果 、 老南 瓜等 。( ) 摩疗 法 。嘱 3按
3 治 疗 结 果
有疏通经络 、 行气活血 , 镇静止 痛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3 1 疗效标准 : .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制定 的《 中医病证 诊 断疗效标准》 拟定 。痊愈 : 疼痛 消失 , 停药后连续 3个

中药足浴配合红金消结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中药足浴配合红金消结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8No.4February 2021中药足浴配合红金消结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郑颖惠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广东广州51080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足浴配合红金消结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红金消结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

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全血黏度高切200/s、全血黏度低切1/s、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红细胞电泳时间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全血黏度高切200/s、全血黏度低切1/s、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电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药足浴配合红金消结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中药足浴;红金消结胶囊;血液流变学[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1)2(a)-0173-04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combined with Hongjin Xiaojie Capsules o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ZHENG Ying-huiDepartment of Gynecology,Guangzhou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8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foot bath combined with Hongjin Xiaojie Capsules o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Methods A to⁃tal of 60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who treated in Guangzhou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from June 2018to December 2019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30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Hongjin Xiaojie Capsul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CM foot bath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fter 3menstrual cycles of treatment,the TCM syndrome score,therapeutic effect and hemorheology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CM syndrome scores,whole blood viscosity high shear 200/s,whole blood viscosity low shear 1/s,plasma viscosity and 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erythrocyte electrophoresis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After treatment,the TCM syndrome scores,whole blood viscosity high shear 200/s,whole blood viscosity low shear 1/s,plasma viscosity and 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erythrocyte electrophoresis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0.00%)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6.67%),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CM foot bath combined with Hongjin Xiaojie Capsules o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with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can improve the TCM syndrome and hemorheology indexes of patients,and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Key words]Primary dysmenorrhea;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Hongjin Xiaojie Capsules;Hemorheology[基金项目]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科技计划项目(18-HDWS-009)[作者简介]郑颖惠(1985-),女,硕士,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病173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病,育龄期女性痛经的发病率高达77.6%[1],痛甚则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10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10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官无器质性病变发 生的痛经定为原发性痛 经 ; 有明显器质性病变 , 由 可
盆腔 炎 子宫内膜 病变 等导 致的痛 经定 为继 发性痛 经 。笔者 近年 在
足 , 胞 失温 煦 , 阳虚寒 凝 , 气滞血 行 ,不通 则痛 ”再 者 , “ ; 肝主藏血 , 血 性 阴柔 , 无肝 阳之温煦 , 若 血将 寒凝致 瘀 。故中药 以温 肾暖胞 , J 行 瘀止 痛为治疗痛经 的主 要手段 , 而经期和血止痛 以治标 ; 平时重在辨 证
率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中药 治疗组与西药 治疗 组比较 , 而 治愈率差异无 统计学意 义。
4讨 论
痛 经是指 妇女行经前后或行 经期少腹坠痛 , 轻者腰酸腹痛 , 全身倦 怠; 重者 下腹坠痛 剧烈 , 可伴有 恶心 、呕吐 , 重影 响患者 日常生活 。 严
有研究认为痛经患者子 宫内膜和 月经血 中前列腺素和 前列 环素含量 比
目前 , 中医药的临 床研 究较多是观察 临床疗效 , 少深入的探讨性 缺 研究, 临床 与实验 研究 尚未能 良好结 合 。鉴于 中医药 疗效确切 , 方法
多样 , 剂型的研究与开发有 着广阔的前景 , 新 应当其利用 治疗原发性痛 经 的优势 , 中医药 推广 开来 , 使 进而 走 向现代 化 。
临床研究
21年l月 第4 第l期 0 0 1 卷 1
健 康 天 地
中西 医结合治疗痛经 1 2例 的临床疗效观察 0
陈 荣 陈 娜
【 关键 词】 中西医 结合 痛经 治疗 【 献标识 码】 A 文 【 文章编号】 10 — 3 X2 1 ) 1 0 — 2 4 1 (0 0 1 — 0 6 0 0 7 正常妇女 明显升高…, 含量过高 可引起予宫平滑 肌过强收缩 , 甚至痉挛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临床分析

和 电解 质 转 移 减 少 而 发 生 胆 汁 瘀 积 , 些 因 素 都 有 可 能 导 致 这 妊 娠 肝 内 胆 汁瘀 积 症 ( P 的发 生 口 。 I ) C ]
Hale Waihona Puke 3 肝 内胆 汁 淤 积 症 是 妊娠 后 期 合 并 症 , 危 及 孕 产 妇 和 . 是
胎 儿 的严 重 疾 病 。 而 T A 不 仅 是评 价 肝 功能 一 项 敏 感 的 指 B
参考 文献
[] 1乐

2 本 研 究 表 明 , 娠 早 期 、 期 血 清 T A 浓 度 都 明 显 升 . 妊 后 B 高, 与对 照组 比较 , 异 有 显 著性 意义 ( 0 0 )但 在 妊 娠 差 Pd . 1 ,
杰 . 产 科 学 [ . 6版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4 1 7 妇 M] 第 北 人 20 ,0
下血 中胆 汁酸 含 量 甚 微 , 肝 功 能 异 常 时 . 中胆 汁 酸 浓 度 当 血 很 容 易升 高 L 。 2 ]
利 于 I P的 早 发 现 、 诊 断 、 治 疗 , 防 胎 儿 窘 迫 、 产 的 C 早 早 预 早 发 生 , 时 选择合适 的分娩 方式 , 适 以达 到 减 少 围 产 儿 发 病 率 及 围产 儿 死 亡 率 , 优 生 优 育 有 重 要 意 义 l 。 对 _ 4 ]
4 ) 两 组 的 疗 效 比较 差 异 有显 著 性 意 义 ( o 0 ) 0, Pd . 5 。结 论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原 发 性 痛 经 , 效 优 于 单 纯 西 药 治疗 , 得 临 床 采 用 。 疗 值
【 键 词 】 原 发性 痛 经 ; 关 中西 医结 合 文 章 编 号 : 0 3 1 8 ( 0 8 0 —0 0 -0 1O— 3320)3 30 2 中 圈分 类 号 : 1 . 1 R 7 1 5 文献标识码 : A

中医药治疗痛经的常用内治法研究

中医药治疗痛经的常用内治法研究

中医药治疗痛经的常用内治法研究✱1摘要:背景:痛经是中国目前在妇科最为普遍的疾病,而随着中国当前的社会进步,以及上班、升学、就业等压力的随之而来,痛经的发生率也呈现了逐渐增加的态势,且大学生的发病率高居榜首地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

目的:了解和探讨中医治疗痛经的内治法、现状和有效率。

方法:查阅相关的中医妇科书籍及近几年中国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结果:中医治疗痛经并非单纯止痛,四诊合参,治法多样,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长期应用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且远期疗效明显。

结论:用中医药治疗痛经临床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中医;痛经;内治法;研究痛经也称为“经行腹痛”,是指妇女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的周期性下腹痛、腰骶痛,更严重者可出现剧烈疼痛甚至晕厥的临床表现[1]。

按照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大类;原发性痛经也称为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年初潮后1-2年内,此类痛经经检查并未发现盆腔器质性病变;而继发性痛经又称为器质性痛经,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此类痛经经检查可发现子宫内有器质性病变[2]。

据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当前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为痛经;通过我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女性痛经的患病率为33.1%,其中,原发性痛经的比例占53.2%,影响工作的患者占13.55%[3]。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以及工作、升学、就业等压力的不断增加,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也呈现了逐渐上升的态势,且大学生的发病率高居榜首[4]。

现代医学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均属于痛经的范畴。

现代医学常采用止痛药、前列腺素酶合成抑制剂、避孕药等药物对痛经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多,患者对药物易产生依赖性。

中医药对于痛经的治疗已有几千年历史,在临床中有明显的优势,现将古今各医家对痛经的认识及治法进行论述。

1痛经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痛经病的论述也相当丰富,中医学者指出痛经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于经络气血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痛经是指女性月经期间或经前出现下腹疼痛的症状,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一种常用方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一、中医治疗痛经的特点
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气滞、血瘀、寒凝等原因引起的。

中医治疗痛经主要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温通经脉等方式来缓解疼痛。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调理、艾灸等。

针灸是中医治疗痛经的常用技术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经络畅通,达到缓解痛经的效果。

针灸治疗痛经不仅能够缓解疼痛,还可以调整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等问题。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痛经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根据病情的不同,中医师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通过内服药物来调理气血,改善经络状况,从而减轻疼痛。

中药调理的优点是疗效持久,不易复发。

二、西医治疗痛经的特点
西医治疗痛经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缓解痛经症状。

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口服避孕药、手术切除等。

非甾体抗炎药物是西医治疗痛经的首选药物之一。

这类药物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疼痛,并且对其他症状,如出血和不规则周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口服避孕药是西医治疗痛经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这类药物可以抑制排卵,达到调节内分泌的效果,从而缓解疼痛。

口服避孕药适用于痛经伴有月经不调的病人。

手术切除是西医治疗痛经的最后选择。

对于痛经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子宫或卵巢。

手术治疗具有直接彻底的疗效,但同时也带来了手术风险和不可逆的后果。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优势在于综合运用了中医和西医的优点,能够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全面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同时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能够更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

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还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等问题,使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
根据临床实践和相关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的疗效是显著的。

许多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改善月经周期等问题。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疼痛程度和月经量上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

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中医治疗通常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疗程较长。

其次,西医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需要患者密切关注。

最后,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调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痛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优势,个体化的制定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然而,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