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环评报告表

生态农业环评报告表
生态农业环评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农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忠庄镇勤乐村朝门组

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563099 建设地点遵义市红花岗区勤乐村朝门组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

及代码

农业A0151

占地面积310亩绿化面积

(m2)

--

总投资(万元)60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121.2

环保投

资比例

20.2%

评价经费

(万元)

-- 投产日期2014.12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遵义市中心城区目前主要靠南郊、北郊两个水厂供水,而两水厂分别由南郊水库、红岩水库和海龙水库、北郊水库供水,近几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日用水量呈增长趋势,各水厂的供水压力增大,特别是在9月份以后的少雨季节,遵义市的供水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保护遵义市区饮用水安全,遵义市人民政府与2013年发布《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心城区饮用水源保护的通告》(遵府通[2013]8号),要求禁止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污染严重、缺乏有效治理措施的项目及其他对生态破坏严重的项目,在保护遵义市饮用水源的同时,也限制了很多项目在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抑制了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经济发展。

目前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居民收入来源单一,大多数均依靠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务农,由于收入单一,使农户更加重视农业种植方面的投入,但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种植方式,导致在种植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等,对土壤和产生了

一系列的影响,包括土壤酸化、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甚至导致土壤污染等问题,导致保护区范围内农业收入逐年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更进一步加剧了水源保护区与非水源保护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由于雨水冲刷,会导致化肥和农药残留物进入水体,会对水源保护区的水质造成影响。

由上可知,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即不能带领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村民脱贫致富,也不能达到保护水源的目的,遵义市各级政府和当地村民都在积极努力寻求解决之法;在2013年,党中央以一号文件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鼓励创新农业生产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土地流转,为农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遵义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将准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一定数量的土地集中起来,提出发展农业生态庄园的思路,通过有机农作物种植模式,提高单位土地农业产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可避免种植范围内化肥、农药的使用,对区域地表水及水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解放出来的富余劳动力可以就近在项目内部或进城务工,以增加村民的收入,带领村民致富;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农作物秸秆配套养殖一定数量的肉牛进行消化,养牛产生的粪便又全部用作种植的有机肥,有效实现了生态农业的循环,既有利于对水源的保护,又提高了水源准保护区内村民的经济收入,为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村民不因水源的保护而降低生活质量开创了一条积极的发展道路。

遵义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的农业生态园拟选址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勤乐村朝门组,该项目将作为红花岗区高效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在充分响应政府对于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的保护的同时带动保护区范围内农民增收致富。本项目位于南郊水库、水泊渡水库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的分水岭处,不在饮用水一、二级保护区内。

南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位于红花岗区南部洛江中下游的红岩和南郊两水库流域区,行政区域包括遵义县松林镇的部分、红花岗区巷口镇的大部、金鼎山镇和忠庄镇的部分地区。地理坐标:东经106°30′00〞-106°53′00〞,北纬27°36′35〞-27°41′35〞之间,总面积约141km2。区内人口约7.33万人。

水泊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位于遵义县西南部乌江一级支流偏岩河的支流乐民河流域区,行政区域包括遵义县乐山、石板两镇的大部,松林、鸭溪和龙坑三

镇的部分地区。地理坐标:东经106°36′36〞-106°49′10〞,北纬27°30′20〞-27°42′17〞之间,流域面积287.5km2,主河道河长51.1 km,坡降5.35‰。区内人口约8.2万人。

本项目按照生态循环农业理念进行建设,以有机种植的方式种植蔬菜、经济林、秸秆植物、牧草等植物,上述农作物收获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秸秆、黄叶等,如任其堆放,其降解过程非常缓慢,长时间的自然降解既污染环境也不利于下一季农作物的种。为解决种植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同时解决有机种植过程所需大量有机农家肥的问题,庄园在种植区域内配套一定数量的肉牛养殖,一方面用于消耗种植区产生的秸秆、黄叶等废弃物,另一方面将配套养牛场产生的动物粪便经过相应处理后作为种植区域种植所需的有机肥,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资源化和零排放的目的,最终形成“蔬菜、中药材和经济林、秸秆植物、牧草+肉牛+沼气、有机肥”一体化生态农业种养循环模式进行建设。

本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建设农业生态园项目,项目包含有机蔬菜种植、秸秆植物和牧草种植、经济林种植以及配套养牛场;有牧草、土豆、经济林、有机蔬菜种植基地300余亩,配套养牛场的圈舍、加工用地、办公用地共计10亩,项目引进优良牛仔,种植有机蔬菜、秸秆植物、牧草、经济林,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繁荣本地经济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业主委托,经现场调查,在广泛收集项目资料以及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状况等资料的基础上,我单位编制完成了《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水污染防治专章》。

二、评价对象

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

三、评价依据

1、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 26);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2.12.28);

(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2号令);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

(1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条例》(2010年12月22日修订);

(12)《贵州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试行)》(黔府发[2013]17号);

(13)《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心城区饮用水源保护的通告》(遵府通[2013]8号)。

2、标准、技术规范和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1)《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4)《畜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1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8)《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

(1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78);

(20)《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79-2009);

(21)《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HJ 588-2010);

(22)《遵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修订方案》(2011.7);

(23)《遵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1999);

(2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3、其他技术文件

(1)编制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委托书》;

(2)现场调查及工程相关资料。

四、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及交通

本项目位于红花岗区勤乐村朝门组,处于南郊水库、水泊渡水库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分水岭处,项目租用勤乐村朝门组村民的土地用来建设农业生态园项目,所租用土地范围内有乡村公路经过,交通能满足项目需求。

地理位置见附图1。

2、工程规模

本项目业主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用了勤乐村朝门组村民的土地用来建设农业生态园项目,在2013年9月29日已正式向改组村民签订承包合同协议书,期限为30年。项目总投资600万元,种植牧草、果树和蔬菜基地约300亩,年产蔬菜约150吨、牧草约200吨,水果约100吨。为了解决种植过程中秸秆、黄叶等固废以及种植过程中有机肥的来源,在农业生态园内配套小型养牛场一个,养殖厂房占地面积约10亩,日常存栏量100头,购买架子牛进行育肥,年出栏量300头。

项目土地为遵义市红花岗区勤乐村朝门组的集体土地,内部设施为遵义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自建,土地租用年限至2043年止,届时项目用地将归还勤乐

村朝门组集体所有,建设单位需与勤乐村朝门组协商继续租用或搬迁。

3、工程内容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主要工程内容有有机蔬菜种植面积为150亩;牧草种植面积为50亩;果树和经济林种植面积为100亩;配套养牛场占地约10亩,有办公生活用房、圈舍、饲料加工房、原料仓库、药房、消毒室、有机肥堆肥间和沼气池等。

表1 项目主要建设工程内容一览表

工程类别工程名称规模备注

基地种植蔬菜种植100050㎡有机肥种植果树种植66700㎡有机肥种植牧草种植33350㎡有机肥种植

配套工程

牛舍600㎡砖混结构、共5排,防渗饲料加工房300㎡钢结构

原料仓库300㎡钢结构

有机肥堆肥间500㎡砖混结构

辅助工程消毒室18㎡砖混结构

兽医室30㎡砖混结构

供水200m3水池位于办公楼-1F

公用工程

供电200kv

饲料加工设备—1组清粪机械—5套厂区道路、围墙—砖混

办公生活设施办公室

130m2

砖混结构

2F

宿舍

食堂

环保工程

污水收集沟—砖混结构、防渗

雨水沟—砖混结构、防渗

初雨水沉淀池200m3砖混结构、防渗沼气池300m3砖混结构、防渗、防溢沼液贮存池950m3遮雨、防渗、防溢有机肥贮存池450m3遮雨、防溢、防渗种植区管网—防渗

4、原辅材料、用水及能源消耗

见表2。

表2 原辅料及能耗表

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

1 有机肥t/a 912.5 配套养殖场

提供

2 沼液t/a 1585.08

3 架子牛头/年300 外购

4 精饲料吨/年36

5 外购

5 青/黄贮饲料(粗饲)吨/年365 基地种植

6 蔬菜种Kg/a 500 基地种植

7 牧草种吨/年 1 基地种植

8 经果苗万棵10 基地种植

9 能源

电Kw·h/a 2700 当地电网沼气m3/a 620.5 自产水t/年2850 水井抽水

5、主要设备

见表3。

表3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备注

1 割草机

2 台

2 手推车 2 台

3 水泵 2 台

4 饲料切割机 1 台

5 喷雾机 1 台

6 圈舍冲洗压缩机 1 台

7 防疫消毒设备 2 套

8 脱硫塔 1 个

9 气液分离器 1 台QF6/1

10 固液分离机 1 台WL-5

6、公用配套设施

(1)供能:本项目生产生活用电由市政电网供电。

(2)供水:供水主要是养殖用水和生活用水等。取水来源于地下水,项目北面约1050m处水井抽水,自建200m3蓄水池供给、水池位于办公区-1层。

(3)排水:本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配套养牛场产生废水经沼气池处理后用于基地内农作物及果林地施肥;场区雨水通过雨水沟流入初雨沉淀收集池收集后用于基地施肥。

7、劳动就业

生态农业园需要工作人员共20人,其中专业技术饲养员10人,其它销售、财务、种植管理10人,建设单位拟主要聘请周边农民,一方面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当地农民转变务农方式,使周边农民在获得土地出租租金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将剩余劳动力转变成外出务工,以增加农民收入。

技术人员年工作日365天,住厂区;其它人员年工作300天、工作8小时,食宿在农民自己家中。

基地种植时期,从当地村民组聘用临时工,一方面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

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当地农民转变务农方式,使周边农民在获得土地出租租金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将剩余劳动力转变成外出务工,以增加农民收入。

五、项目建设对区域的有利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后可解决当地劳动就业人数20人,同时在种植季节将提供大量的临时工作岗位,每亩地每年租金为200元,项目租用地为300亩,每年的租金为6万元整,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项目每年提供的有机蔬菜为150吨,水果100吨,有机肉牛为300头,进一步配合城区“菜篮子”工程的建设,为落实“菜篮子”工程的建设加快脚步。且项目使用有机肥,减少水源保护区内化肥的使用量,有效的解决水源保护区的水源污染。解放出来的农民即获得了土地租金的同时还可以放心在外打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加快步入小康生活。所以,项目的建设是一个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生态农业。

六、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该项目属农业,且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项目。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产业政策规定。

七、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1、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敏感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勤乐村朝门组,根据遵义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本项目处于南郊水库、水泊渡水库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的分水岭处,不在饮用水一、二级保护区内,距北面的南郊水库二级保护区约3km,距南面的水泊渡水库二级保护区约4.5km,周围为荒坡地及坡耕地、岩石裸露,植被较少,选址有一定的敏感性,必须谨慎处理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

本项目为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不使用、生产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配套养殖场产生废物用作生态农业种植过程中的有机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且还可以带动周围农民减少化肥的使用,有效地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现状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对水源准保护区的影响。

2、周边环境敏感性分析

项目配套养牛场产生的牛粪及沼气池产生的NH3、H2S、硫醇类等,对周围

居民有一定影响。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规定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但本项目选址位于农村地区,周围只有几户散居住户。

根据现场勘查,但本项目周围居民较少,并且通过对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00m(详见环境影响分析中空气环境影响分析章节),而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100m以内仅有1户居民存在,建设单位拟将其租用作为员工生活区使用,其余敏感目标均为于100m以外,且均不在下风向位置,项目产生的废气对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特征》,本项目区域自然排水经北侧沙田嘴(地下漏斗)汇入雷庆沟,从西向东曲折迳流,迳流约7km后,在石坝附近汇入洛江河,汇合口距南郊水库坝址约6km,为了防止污水可能进入岩溶漏斗污染南郊水库,本项目禁止任何废物、废水排入漏斗。

综上,本项目选址于遵义市生活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内,选址有一定敏感性,但项目为农业生态园建设,与水源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冲突;且项目建设可减少区域化肥使用量,有效地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现状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对水源准保护区的影响;同时,可带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村民致富,为水源保护区经济发展谋求出路。环评建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环评报告的要求实施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严格实施项目内部雨污分流工程;产生的污水必须进入沼气池内降解处理,沼液、沼渣等用于项目基地的耕地施肥;根据后续分析,项目内部种植工程能完全消纳配套养殖产生的污染物,为了避免后续生产过程中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污染,禁止建设单位不得自行扩大配套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建议加大对种植区域的投入,适当增加种植范围,更进一步杜绝配套养殖污染物排放的可能性。

八、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勤乐村,在勤乐村和周围附近村庄都可以租用土地用于种植绿色有机农产品,项目种植区域重点分为3大块,蔬菜种植基地位于地块中间,靠近养牛场,在蔬菜种植基地东南面为经济林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西面为牧草、秸秆植物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处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适合种植有机蔬菜。牧草和秸秆植物种植区域为坡耕地,有一定的坡度,土质适合种植旱作植物;经

济林种植基地处于坡耕地带,土质适合中药材和经济林的种植。

配套养牛场和办公区位于靠近蔬菜种植基地,占地面积较小,办公生活区在养牛场厂界内,位于牛舍的东北面,便于管理。

沼液储存于沼液贮存池里,配套养牛场在项目东面最高点设置有一个500m3的沼液贮存池,然后在蔬菜种植区、牧草种植区、果树林种植区各设一个300m 3的沼液贮存池和粪便贮存池,把池子设计成2格,一格装沼液,一格装有机肥,共设3个,总的沼液贮存池量为950m3,有机肥的贮存量为450m3。田间沼液贮存池位于各个种植区的最高点,以便通过重力流自留进入附近耕作区,对农作物施肥,为防止沼液储存过程中影响周围环境,沼液储存池应采取全封闭形式,且浇灌管网应设为地埋式或封闭式,不能为敞开式,这样可以避免沼液产生的恶臭污染周围大气和雨季冲刷沟渠把沼液冲走污染水环境。采取以上措施后,沼液对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本项目平面布置基本合理。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租用红花岗区勤乐村村民的坡耕地或荒地,本村以农业为主导,农业生产在全村其主导的地位,按每年的播种面积算,化肥使用量达32吨/平方公里,超出了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的安全标准。且在化肥的使用结构上不合理,利用率低,流失率高,由此可能导致了农田土壤化肥含量过高,使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土壤酸化、板结;且由于土壤化肥含量过高,随着雨水径流的冲刷,会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可能会导致水体污染。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忠庄镇勤乐村朝门组。忠庄镇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南部,东与南关镇接壤,南与遵义县龙坑镇分界,西为巷口镇毗邻,北与高桥镇相接。全镇地域面积47.9平方公里,辖4村6居,7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超3万人。地理位置和交通十分便捷,贵遵公路210国道和崇遵高速路贯穿境内,南部新城的主干海尔大道、银河西路、东欣大道、新联大道、忠巷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有客车站点1个,高速公路出口2个。项目场址周围无长期居住的居民点,东面有八里至勤乐村的乡村道路,交通极为方便(详见附图1)。

二、地形、地貌

红花岗区地处大娄山东南麓,地势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构成半环形特征。城区建在凤凰山、红花岗、玉屏山、插旗山等群山环抱的谷地。境内山地一般为1000~1250m,最高点白云山海拔高程1722m,最低点在东南部新浦镇湘江出境处海拔高程790m,平均海拔高程978m。地貌西部、东部以丘陵为主,镶嵌着多座带状的低、中山,东部、中部和南部以河谷盆地为主,点缀着零星的丘陵。

三、气候、气象特征

红花岗区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洪涝较少。年平均气温15.2℃,极端高温38.7℃,极端最低温度-7.1℃。年平均降雨1094.2mm,年均日照量1176h,相对湿度82%,主导风向SE,无霜期283天。

四、水文地质特征

遵义市河流以大娄山山脉为分水岭,把全市河流分为乌江、赤水河和綦江三大水系,均属长江流域。全市有水流的河长共9148.5km,河网密度0.3 km / km,河长大于10 km或集雨面积大于20 km2的河流有416条。其中干流2条(乌江、赤水河),均有航行之利,内河航程441km,直通长江。

项目位置地处洛江河支流雷庆沟上游,属乌江流域湘江水系。

雷庆沟发源于小湾附近,从西向东曲折迳流,迳流约7km后,在石坝附近汇入洛江河,汇合口距南郊水库坝址约6km。

项目场地位于雷庆沟上游南侧,洛江与乐民河地表分水岭部位。附近无地表水活动,地表干旱缺水,仅强降水后形成短暂的地面溪流,向北经沙田嘴汇入雷庆沟。

项目区及周围区域出露地层除第四系(Q)外,基岩地层有侏罗系下统(J1-2)、三迭系(T)等,项目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构造变形区内鸭溪向斜东段;进入遵义后呈遵义向斜。

遵义(鸭溪)向斜西端发育于金沙南部,北东与南北向发育的南白向斜斜接复合,为一走向50°~60°,延长70余千米,北西翼较陡、南东翼较缓、两翼不对称的长轴向斜构造。向斜轴部出露为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群(J1-2zl)、翼部为三迭系上统二桥组(T3e)砂岩及中统狮子山组(T2sh)石灰岩。

场地位于遵义向斜西段翘起端南东翼,岩层倾向北、北东,倾角20°~25°。

遵义向斜雷庆沟段,向斜轴部发育有北东向压扭性断裂,走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导致向斜轴部不完整。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75°~80°。

红花岗区受岩性和构造控制,区内多呈垄岗槽谷及深丘谷地地貌,在碳酸盐分布区多呈深蚀槽谷和谷地,而碎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分布区则形成垄岗。岩溶地貌及非岩溶地貌呈带状或交错分布,岩深地貌发育个体形态有峰林、峰丛、溶洞、谷地、洼地、漏斗、落水洞、天窗和暗流等。本项目区地质上部为白云岩,中、下部为中之至厚层灰岩。溶洞、地下河发育,含裂隙溶洞水。项目西面有一岩溶漏斗,水体最终流向为南郊水库下游方向(项目区水文地质图见附图4)。

五、土壤植被

根据现场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项目区地层构成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其中,自然土类以黄壤、石灰土为主,其次为黄棕壤和紫色土。耕作土以水稻土和由自然土发育形成的旱作土为主。

自然属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混交林,由于受人类的种种破坏和影响,现存自然植被以阔叶林、针叶林、灌木丛和草丛、草坡等为主,多演替为次生的植物群落。项目所在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现在植被类型主要为少量林地、灌木丛和草本等。主要农作物有油菜、洋芋、玉米、牧草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社会状况

红花岗区为黔北中心城市的城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区扩大,已形成丁字口为中心,南到舟水桥,北达茅草铺,西起泥桥,冬至沙坝的城市道路网络。区内共有主干道16条,总厂31.7km,道路宽幅30~50m,全部是水泥高级路面。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展很快,万里路、中华路等主要街道都已拓宽改造,市政设施日趋完善。

川黔电气化铁路和210、326国道横穿全境,贵遵高速公路和崇遵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供电供水能力较强。区内火力发电装机容量达32.4万千瓦,毗邻的乌渡发电厂装机容量63万千瓦,生产生活用电充足,随着城市、农村电网改造的实施,城乡供电设施有极大改善。先后兴建了南、北郊水厂及红岩、海龙等11座中小型水库,城市自来水日供应能力达15万吨。邮电通讯设施网络完善。现有邮电局(所)25处,拥有现代机械装置邮政转运中心和载波、微波通讯等先进通讯设备,基本普及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此外,区内还具有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教育体系和医疗卫生防疫体系,其中:拥有科研机构140个,民营科技企业14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余人,各级各类学校近200所。

二、经济状况

遵义市红花岗区原为县级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邻汇川区,东与新蒲新区、遵义县接壤,全区总面积612.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31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办事处和7个镇(不含新蒲镇),63个居委会,44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约65.6万人。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遵义因此名扬中外,被国务院授予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红花岗区还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酒文化名城”、“全国十佳绿化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遵义市设立红花岗区。

近几年来,郊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城郊旅游观光型、效益型、科技型、示范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培育和发展鲜果(葡萄、草莓)蔬菜、畜牧,城

郊旅游观光四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挥优势,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0年达到4960元。

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1.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32亿元,比上年增长9.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三次产业比例由2011年的4.36:29.11:66.53调整为4.21:29.84:65.95。人均生产总值为33058元。

三、文化概况

红花岗区教育、卫生条件优越。2012年已审批的托幼园所6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所,企业办幼儿园3所,镇办幼儿园6所(其中3所为公有民办,3所为镇中心学校主办),民办托幼园所50所,共计在园(班)幼儿11371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班)率65.89%,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班)率82%。

红花岗区现有普通中小学105所,特殊学校2所,有职高6所,共计中小学113所;普通小学生50435人,初中生27210人,普高学生13814人,共计普通中小学生91459人;特教学生261人。其中小学共有967个教学班,中学728个教学班,共计普通中小学教学班1695个。

红花岗区于1996年11月通过省政府和国家教委“两基”达标验收;1997年1月被国家教委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实现“两基”普及的县(市、区)。1998年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先进县(市、区);区教育局于2002年被市政府评为双线目标管理先进教育单位,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2006—2010年连续五年获市教育局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先后被评为教育部、省、市教育督导先进集体。

四、文物保护概况

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域内无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及省人民政府规定的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文化遗产保护区。

五、与水源保护区的关系

南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位于红花岗区南部洛江中下游的红岩和南郊两水库

流域区,行政区域包括遵义县松林镇的部分、红花岗区巷口镇的大部、金鼎山镇和忠庄镇的部分地区。地理坐标:东经106°30′00〞-106°53′00〞,北纬27°36′35〞-27°41′35〞之间,总面积约141km2。

水泊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位于遵义县西南部乌江一级支流偏岩河的支流乐民河流域区,行政区域包括遵义县乐山、石板两镇的大部,松林、鸭溪和龙坑三镇的部分地区。地理坐标:东经106°36′36〞-106°49′10〞,北纬27°30′20〞-27°42′17〞之间,流域面积287.5km2,主河道河长51.1 km,坡降5.35‰。

根据遵义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项目处于南郊水库、水泊渡水库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的分水岭处,距北面的南郊水库二级保护区约3km,距南面的水泊渡水库二级保护区约4.5km。南郊水库位于洛江中下游老龙塘出口约80米处,是洛江河下游区的蓄水库。洛江主河长42km,坝址老龙塘以上段拦截河长33km,控制流域面积225km2;水泊渡水库坝址小龙塘距遵义县城约16.5km,下坝址上坝线以上集水面积241 km2,,其中闭流区64.0 km2,河长40.2 km,河道坡降4.7‰,下坝线以上集水面积243 km2,河长41.2 km,河道坡降4.67‰。(项目所在地与水源保护区关系图见附图3)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属二类环境功能区,目前环境空气质量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区域自然排水经北侧沙田嘴(地下漏斗)汇入雷庆沟,从西向东曲折迳流,迳流约7km后,在石坝附近汇入洛江河,雷庆沟、洛江河等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三、声环境现状

建设项目位于红花岗区勤乐村朝门组,周围主要为林地、坡耕地及荒地。属2类声环境功能区,目前噪声等效声级Leq(A)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四、生态环境现状

本项目区域群山环绕,属农村生态环境,植物覆盖率较高,周围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以种植为主,在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有一处大气、声环境保护目标,由于其距离养殖场较近,建设单位拟将其租用作为员工宿舍使用。项目附近主要环境敏感点详见表4。

表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主要保护目标方位与本项目距离保护级别

水环境

岩溶漏斗西面约100m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Ⅲ类标准雷庆沟北面1km

洛江河

东北面

4km

南郊水库二级

保护区

北面约3km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Ⅱ类标准

大气环境声环境勤乐村村民

(1户)

东面

生态庄园内部,

距离养殖场约

10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表5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NO2SO2CO

总悬浮颗粒

物(PM10)

可吸入颗粒

物(PM2.5)

二级标准浓

度限值

年平均0.04 0.06 —0.07 0.035

日平均0.08 0.15 4.00 0.15 0.075

1小时平均0.20 0.50 10.00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氨:0.2 mg/m3;硫化氢:0.01 mg/m3)

2、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

表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单位:mg/L(pH除外)

参数pH COD BOD5NH3-N 高锰酸盐指数

浓度限值6~9 ≤15 ≤3 ≤0.5 ≤4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表7 地下水质量标准(摘录)单位:mg/L(pH、粪大肠菌群除外)参数pH 细菌总数总硬度粪大肠菌群

浓度限值 6.5~8.5 ≤100个/ml ≤450 ≤3个/L

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表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摘录)单位:dB(A)标准适用区类

标准值

昼间夜间GB3096-20082类60 50

4、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表9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摘要)mg/kg

项目

土壤pH

<6.5 6.5~7.5 >7.5

镉≤0.30 0.30 0.60

汞≤0.30 0.50 1.0

砷旱地≤40 30 25

铜农田≤

果园≤

50 100 100

150 200 200 铅≤250 300 350

铬旱地≤150 200 250

锌≤200 250 300

1、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

污染物排放标准放标准(颗粒物≤1.0 mg/m3);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臭气浓度(无量纲)≤7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表1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摘录)

控制项目单位二级新扩改建

氨mg/m3 1.5

三甲胺mg/m30.08

硫化氢mg/m30.06

甲硫醇mg/m30.007

2、营业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排放限值;

表1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摘录)单位:dB(A)

时段

功能区类别

噪声限值

昼间夜间

2类60 50 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表12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摘录)单位:Leq(dB)标准

噪声限值

昼间夜间《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70 55

3、本项目产生废水经过沼气池无害化处理后,沼液全部作为基地农作物有机肥,不外排。

4、病死牛的处理符合《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经无害化处理后的沼渣、牛粪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蛔虫卵≥95%;粪大肠菌群数≤ 105个/kg)。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污染物主要为生产废水、生活废水、恶臭气体、牛粪、生活垃圾、沼渣等。

本项目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进入沼气池处理后,全部作为项目附近基地农田的施肥用,不外排;恶臭气体经过处理后,为无组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建议不设置总量控制指标建议。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写格式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格式要求 一、报告书构成 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应规范,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封面(附1) 2、内封面(附2) 3、公司资质(附3) 4、编写人员责任表(附4、附5) 5、项目负责人环评工程师证 6、目录(包括正文目录和附件、附图目录)(附6) 7、正文 8、附件 9、附图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报告书装订顺序依照上述序号依次排列。 二、纸张及印刷装订规格 报告书一律用A4纸张电脑打印,左侧装订。 三、编辑设置 1、页面设置: ①“纸型” ──主要选用“A4”,“纵向”,个别页面可以采用“A4”,“横向”。 ②“文档网格” ──一律使用“无网格”。 ③“页边距” ──上:2.5cm,下:2.0 cm,左:3.0cm,右:2.5 cm。装订线位置居左。 2、段落: ①报告书标题居中,小题目左对齐,每段落首行缩进4字符。 ②“行距”一律为1.5倍。 3、外文字体:一律为Times New Roman 四、封面、内封面、公司资质、编写人员责任表要求 每份报告书都一律采用公司统一的封面、内封面、公司资质、编写人员责

任表,(见附1、2、3、4、5装订线一律在左面)。 五、目录要求 1、正文目录: 目录按两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采用自动目录生成)。目录两字中间空4格,采用小三宋粗体,与生成的目录之间空一行。生成的目录采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示例见附6。 .2、附件、附图目录: 附件、附图四号宋粗体,示例见附7。 所有目录单独编写页码,用ⅠⅡⅢ…标明页码,底端居中。 六、正文要求 1、文字 ①、字体:正文一般用宋体小四号字双面打印,1.5倍行距。 ②、篇章标题:正文的序号标题编排要规范。正文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 超过4层次。 一级标题采用1(空两格)*****,三号宋体字加粗,上下间距为:段前一行,段后一行; 二级标题采用1.1(空两格)*****,小三号宋体字加粗,1.5倍行距; 三级标题采用1.1.1(空两格)*****,四号宋体字加粗,1.5倍行距; 四级标题采用1.1.1.1(空两格)*****,小四号宋体字加粗,1.5倍行距。 报告书采用的标题格式必须符合上面规定,并前后统一,标题一律左起顶格(即不退两格)书写,第一、二、三、四层次标题应单独成行。 当条文内容适于采用分行并列叙述时,其编号依次用(1)、(2)、(3)、……表示,(1)、(2)、(3)均应左起空四格书写,其后空一格再写条文。以下层次可依次用①、②、③、和A、B、C、……;a、b、c、……表示。 标题示例如下: 1 一级标题××(三号宋体字加粗,段前一行,段后一行,1.5倍行距;)顶格1.1 二级标题××××(小三号宋体字加粗,1.5倍行距;)顶格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年产1500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项目建设单位(盖章):XX市XX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4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年产1500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项目 建设单位XX市XX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XX市XX镇XX 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262735 建设地点XX市XX镇XX 立项审批 部门 XX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1707830060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防水建筑材料制造 C3034 占地面积(平方米)2025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万元)20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1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7.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7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概况 项目由XX市XX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建设,位于XX市XX镇XX,经营范围主要是生产、销售防水建筑材料。本项目总占地面积2025m2,总建筑面积1130m2,安装1条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生产线,购置分散机、搅拌罐、铲车、运输车等主要生产设备6台套。项目建成后,达到年产1500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的生产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XX市XX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现场勘察、收集资料、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项目符合性分析 1、产业政策符合性 该项目产品不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是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及说明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 2.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 (1)编制的法规依据:环发[1999]178号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试行)》的内容和格式(1999年8月)。 (2)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 注1: 环境影响报告表若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依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选择1~2项进行专项评价,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要求进行。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P150图5-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第二阶段——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做规划方案分析或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第三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做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注意:对一些技术路线清晰、工艺过程成熟、污染物排放量不大、项目影响区没有特殊敏感区的项目,环评工作程序可以简化,可以简化去掉环评大纲这一环节。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时限 (1)法规依据:(了解即可) ①环发[2004]164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 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29号令(2006年1月1日施行)。 (2)不同类别项目的报批时限 投资体制改革新形势下我国建设项目分为审批、核准和备案三类。 ①实行审批制的,应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②实行核准制的,应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③实行备案制的,应在办理备案手续后和项目开工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例题6】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实行审批制的项目,应当在报送项目建议书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B.实行核准制的项目,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C.实行备案制的项目,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和项目开工后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D.外商投资项目,应当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答案】B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程序和时限(P150) (1)审批机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最终都应该是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来审批的,但是在这之前如果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应该先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再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特别是对于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应先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存在着这样一个先后的审批程序,考生应该关注一下。 此外,建设单位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前,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委托有资质的技术评估机构进行技术评估,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进行科学判定,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2)审批时限 环境影响报告书:60日内;环境影响报告表:30日内;环境影响登记表:15日内。 特:对于重新审核的项目,审批部门应在10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不再具体区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类型。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分级审批

年产50000吨涂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217624883.html, 珠海展辰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50000吨涂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本)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217624883.html, 目录 1、项目来源 (1) 2 建设项目概况 (1) 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 2.2工程概况 (4) 2.2.1 生产规模 (4) 2.2.2 原辅材料 (4) 2.2.3 项目组成 (5) 2.2.4 主要设备 (6) 2.2.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 2.2.6 项目定员与组织制度 (7) 3、工程分析 (8) 3.1醇酸树脂生产工艺和排污分析 (8) 3.2丙烯酸树脂生产工艺和排污分析 (9) 3.3固化剂生产工艺和排污分析 (10) 3.4涂料生产流程和排污分析 (11) 3.5乳胶漆生产工艺和排污分析 (11) 3.6污染源汇总 (12) 3.7污染治理措施 (13) 4、周围环境概况 (17) 4.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17) 4.2水环境现状 (18) 4.3厂界及区域声环境现状调查 (18) 5、环境影响评价 (18) 6、公众参与 (20) 7、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20) 8、建设项目的政策相符性 (20) 9、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1)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217624883.html, 1、项目来源 深圳市展辰达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创办于九十年代初,是一家专业从事溶剂型抗菌木器漆、水性木器漆、内外墙乳胶涂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大型高新技术涂料企业,为中国主要涂料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先后于深圳、北京、上海及香港等地建立了总面积超过三十万平方米的生产、办公基地。公司旗下现拥有展辰、经典、总督、富臣等著名涂料品牌,办事机构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2003年公司被列入“深圳市60家重点扶持民营企业”。 深圳市展辰达化工有限公司为了实现自主生产,扩大产能,加强新产品研发,拓展国内外市场,经过全面考察、调研和论证,并得到全体股东同意,共同出资成立珠海展辰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元。 珠海展辰化工有限公司选址位于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精细化工区内(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拟新建50000t/a 涂料生产厂。新建项目占地面积85904m2,绿化面积17000m2,建筑物面积50000m2(其中厂房17200m2,综合楼5000m2,仓库22000m2)。工程投资15000万元,按照国家标准建成符合消防以及环保要求的现代化厂房和相应的配套工程及设施,可达到年产各类涂料产品50000吨,产值5亿元左右的规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一切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扩建项目均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该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珠海展辰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0吨涂料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珠海展辰化工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在广东省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精细化工区纬十路东北,占地85904m2,其中首期65904平方米,二期20000平方米。

(整理)塑料制品机械设备生产项目环评报告表

6、公用工程 (1)给水:本项目用水由XXXXXXXXXX工业区给水管网提供,主要为员工洗手、冲厕等生活用水,用水量为2.4m3/d。 (2)排水:本项目排放污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经XXXXXXXXXX工业区污水管道最终排入开发区第九污水处理厂。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2.16m3/d,年排水量约542.16m3。 (3)供电:本项目由XXXXXXXXXX工业区市政供电网供电。 (4)采暖及制冷:本项目生产车间及办公用房冬季采暖热源和夏季制冷均由室内独立空调提供。 (5)动力:本项目设计选用1台空气压缩机。 (6)食堂:本项目不设食堂,采用配餐制。 7、工作制度及定员 (1)工作制度:单班生产,每天8小时,年工作日为251天。 (2)定员:30人。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选址于XXXXXXXXXX工业区XXXXX20号,租用XXXXX市现有厂房用于生产,此厂房为新建厂房且首次被租用,因此本项目无原有污染及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XXXXXXXXXX有限公司选址于XXXXXXXXXX工业区XXXXX20号,其东侧为XXXXX市精科工贸有限公司未租出的空厂房。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项目设备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简图见附图2。 2、气候特征 本地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冷暖适宜,冬季干冷少雪。春秋季短,冬夏季长。 气温:绝对最高气温39.4℃,绝对最低气温-18.7℃,平均气温11.8℃; 风向:夏季主导风向SE,冬季主导风向NW,全年主导风向SW; 风速:最大风速26.7m/s,平均风速2.3m/s; 年平均降雨量:555mm。 3、地质、水文 XXX区自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沉积环境中,加之海陆变迁引起的海进、海退,造成了第四系地层复杂多变,新结构活动频繁,地震较多,地震烈度7度。 本地区无大的地表水系,地表水多为沟、叉、坑、塘形式,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少,约2447×104m3。地下水交替属自然状态,浅层地下水(潜水)水位埋深1.4m。由于本地区地处广阔的咸水分布区范围内,浅层地下水很少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为农业灌溉,所以其水位动态受气象因素影响明显,呈现出雨季水位上升,旱季水位下降,年水位变幅在1m左右,浅层地下水流向总的趋势呈西北——东南向。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环境法学总结

案例分析一(20 分):某市机器厂(甲)家属楼与棉纺厂(乙)纺织车间仅一墙之隔。纺织车间 1 993 年 4 月新上一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鼓风机日夜运作,致使楼房的居民无法入睡,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秩序和身心健康。甲厂职工多次反映,要求环保部门予以处理。1993 年9 月,市环境监测总站经调查、监测证实,该车间厂界噪声为74.2 分贝,所处区域为 D 类混合区。为此市环保局向乙厂下达书面通知,要求缴纳超标排污费,但乙厂置之不理。1993 年11 月,市环保局对乙厂作出行政处罚:(1)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25000 元;(2)追缴滞纳金1500 元;(3)罚款5000 元。乙厂不服,提出几点理由:(1)污染源所在地建在先,甲厂住宅楼建在后,责任在甲厂选址不当;(2)主要污染源鼓风机系国家定点厂家生产,低噪音符合排放标准,出现高噪音应属厂家产品质量问题。 思考问题: 1、你认为乙厂的理由成立吗?为什么?依据环境法,请具体分析说明乙厂有无违法行为? 2、环保部门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3、如果你是甲厂的代理人,你将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解决该案的问题? 答:1、乙厂的理由不成立。就环境法律关系而言,征收排污费制度的对象是超标排污单位即乙厂,至于鼓风机生产厂家的产品不合格,属于乙厂与鼓风机厂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依照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规定,乙厂超标排放噪声应当缴纳超标排污费。乙厂的违法行为包括:乙厂纺织车间是在1993 年 4 月新上的,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申报登记以及征收排污费制度。 2、环保部门的处理是正确的。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别是依照《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超标排放噪声应当按标准缴纳超标排污费,对逾期不缴者,可以处以罚款,并追缴滞纳金。 3、作为甲厂代理人,应当从处理好相邻关系的角度出发,请求乙厂按照国家环境噪声标准规定的II 类混合区的要求,达标排放噪声以及根据时限要求定 时排放噪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乙厂消除影响、排除危害。如果有人身或者财产损害者,还可以请求赔偿损害。 【案例分析二】上诉人梁志勇在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报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于2000年6月将其经营的精研塑料厂从顺德市伦教镇北海路段搬迁至该镇新塘工业区业顺路1号,并增设了8台切割机、1台磨粉机,新建了挤塑车间,且未建设任何环境保护设施后即擅自将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被上诉人在经过调查、取证和组织听证后,于6月28日作出了顺环罚字[2001]037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上诉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约》下称《条例》)第9章第二款和第16条的规定,并依据该《条例》第28条规定,对上诉人做出责令停止生产并处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上诉人不服,遂于2001年7月10日向顺德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决撤消处罚决定。 2001年12月21日,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个体工商户梁志勇不服顺德市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行政上诉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即维持被上诉人顺德市环保局的行政处罚决定。至此,这起顺德市第一例环保行政诉讼案以顺德市环保局胜诉而告终。思考题:(1)本案中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活动是不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 (3)本案应当如何适用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 1、个体工商户是不是建设单位,迁建、扩建项目是不是建设项目,这是能否适用《条例》的前提,也是本案双方在一审、二审中争论的焦点。上诉人认为,自己是个体工商户,不是单位,因此也不属于建设单位。工厂搬迁经营场所、增加小型生产设备不属于要经建设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所批准的项目,故不属于建设项目。因此被上诉人依据《条例》出发上诉人,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而被上诉人认为,上诉人虽然是个体工商户,但是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关于“《条例》所

塑料制品机械设备生产项目环评报告表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概况 XXXXXXXXXX 有限公司选址于XXXXXXXXXX 工业区XXXXX20 号,租用XXXXX 市公司现有厂房进行生产,所租厂房总建筑面积约为1052.8m2.本项目经营范围:生产、加工、销售塑料制品机械设备,相关设备地安装及维修. 2、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本项目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详见下表. 表1 主要产品及产量

3、主要原辅材料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其用量见下表 表2 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用量 4、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详见表3. 表3 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 5、能源耗量本项目能源耗量见下表 表4 能源耗量 6、公用工程 (1)给水:本项目用水由XXXXXXXXX工X业区给水管网提供,主要为员工

洗手、冲厕等生活用水,用水量为2.4m3/d.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排水:本项目排放污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经XXXXXXXXX工X业区污水管道最终排入开发区第九污水处理厂. 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 2.16m3/d ,年排水量约542.16m 3.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供电:本项目由XXXXXXXXX工X业区市政供电网供电. (4)采暖及制冷:本项目生产车间及办公用房冬季采暖热源和夏季制冷均由室内独立空调提供. (5)动力:本项目设计选用1台空气压缩机. (6)食堂:本项目不设食堂,采用配餐制. 7、工作制度及定员 (1)工作制度:单班生产,每天8 小时,年工作日为251天. (2)定员:30 人. 与本项目有关地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选址于XXXXXXXXX工X业区XXXXX20号,租用XXXXX市现有厂房用于生产,此厂房为新建厂房且首次被租用,因此本项目无原有污染及环境问题.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最新塑料厂仓管实习报告范文(最新版)

最新塑料厂仓管实习报告范文 (最新版) Internship is to combin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ed with practice,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spirit of explor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social activities. ( 实习报告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MZ-SN-0629

最新塑料厂仓管实习报告范文(最新版) 塑料厂保管员仓库管理实习报告 8月10号,爸爸给我找了一个塑料厂,让我去实习去,说是要锻炼锻炼我,本来我也准备利用这个暑假磨砺一下自己。可是心里还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在家半个多月来的无所事事让我厌烦,终于可以找到一个地方做事了;另一方面,那是一个小厂,这与我平时的期望是不同的。 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来到了那个塑料厂,公司是这样的:塑料厂有100人左右,分原料车间和生产车间。原料车间有5组都是残疾人,一组是正常健康的人。三个出生产车间即三条生产线有20多人。在办公室有20人左右,除了最近招进去的5个人,都是老板的亲戚和朋友。工厂生产PVC塑料片材,年生产能力可达8000吨,销售额可达8000万元左右,但实际上年为3000万。厂区里有一箱包厂,有员工20人左右,老板投资,其女儿经营,但每年亏损。另

有一童车厂,员工10人左右,老板投资,其侄女婿经营。在开始工作之前,老板说让我先用几天时间熟悉厂里的情况。实际上第二天我便投入了工作,做保管员仓库管理,协助另两位女士整理箱包厂的仓库,此时我还是一腔热情的。虽然仓库里非常凌乱,缝纫线散得到处是,五金类的东西也是东一堆西一堆的,等等。但经过了3 天的整理,通过分区、编号等方法,便整理得像一个小图书馆一样整洁,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但是继续又有另去个仓库要整理,里面情况同样糟,而且大都是大件物品,重量较大,这真是让人头疼。这时,我的热情也早就冷了下来。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涂料项目生产环评教学提纲

第三章工程分析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 5000吨/年涂料项目 2、建设单位 中胜涂料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 新建 4、建设地点 拟建项目位于。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6-1。 5、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拟建项目设计年产5000吨涂料,具体见表3.1-1。 表3.1-1 拟建工程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一览表 6、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拟建项目劳动定员39人,年生产300天,每天8小时生产。 二、项目组成 拟建工程是通过外购原料通过研磨,调配生产涂料系列项目,产品生产过程

中无化学反应,项目组成情况具体见表3.1-2。 表3.1-2 拟建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拟建项目主要经济及技术指标具体见表3.1-3。 表3.1-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四、厂区总平面布置分析 拟建项目厂区占地面积约12083.11m2,厂区形状为矩形。平面布置主要包括生产车间3座、中转车间、原料仓库、料棚以及储罐区、化验室、消防泵房和办公楼、餐厅、宿舍等。 整个厂区分为厂前区和生产区,厂前区布置在整个厂区的北侧,自西向东为宿舍及餐厅、办公楼。生产区自西往东依次为,化验室、生产车间,原料仓库。厂区南侧自西向东为料棚、罐区、消防泵房、事故水池、消防水池。 厂区设置大门两处,一处位于厂区西侧,靠近生产区便于原料、成品运输;厂区北侧设有一处大门,主要为人流大门。 拟建工程厂区总平面布置见图3.1-1。 五、产业政策符合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正本)》中“鼓励类”第十一项“石化化工”第7款“水性木器、工业、船舶涂料、高固体分、无溶剂、辐射固化、功能性外墙外保温涂料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生产”。该项目生产涂料属于水性工业涂料及高固体分涂料,属于产业国家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广州市胜威塑料制品 公司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广州市胜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广州市胜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7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广州市胜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广州市胜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焦邦杰联系人王林 通讯地址广州市萝岗区开创大道云庆路11号 联系电话139********传真020-********邮政编码510760建设地点广州市萝岗区开创大道云庆路11号C栋厂房 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 及代码 N轻工--116、塑料制品 制造(其他) 占地面积(平方米)1609建筑面积 (平方米) 3218 总投资(万元)500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30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6% 评价经费 (万元) 2.0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概况 广州市胜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塑料包装容器、工程塑料制品的企业,产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发明专利技术,并建立、完善了适应塑料加工行业特点的质量体系。由于企业发展需求,现建设单位拟租赁广东科灵化学清洗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广州市萝岗区开创大道云庆路11号C栋厂房进行生产加工,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经营范围: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业。项目占地面积1609平方米,建筑面积3218平方米,总投资500万元,预计年产塑料包装桶125万套。项目拟设员工48人,厂区内不设员工宿舍及食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起施行)等环保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该项目的建设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制度。为此,建设单位委托广州市番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环评单位通过现场踏勘调查、工程分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提请审批。

珠海展辰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0吨涂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珠海展辰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50000吨涂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本)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八年十一月

目录 1、项目来源 (1) 2 建设项目概况 (1) 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 2.2工程概况 (3) 2.2.1 生产规模 (3) 2.2.2 原辅材料 (3) 2.2.3 项目组成 (4) 2.2.4 主要设备 (5) 2.2.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6) 2.2.6 项目定员与组织制度 (6) 3、工程分析 (7) 3.1醇酸树脂生产工艺和排污分析 (7) 3.2丙烯酸树脂生产工艺和排污分析 (8) 3.3固化剂生产工艺和排污分析 (9) 3.4涂料生产流程和排污分析 (10) 3.5乳胶漆生产工艺和排污分析 (10) 3.6污染源汇总 (11) 3.7污染治理措施 (12) 4、周围环境概况 (16) 4.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16) 4.2水环境现状 (16) 4.3厂界及区域声环境现状调查 (16) 5、环境影响评价 (17) 6、公众参与 (18) 7、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19) 8、建设项目的政策相符性 (19) 9、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9)

1、项目来源 深圳市展辰达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创办于九十年代初,是一家专业从事溶剂型抗菌木器漆、水性木器漆、内外墙乳胶涂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大型高新技术涂料企业,为中国主要涂料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先后于深圳、北京、上海及香港等地建立了总面积超过三十万平方米的生产、办公基地。公司旗下现拥有展辰、经典、总督、富臣等著名涂料品牌,办事机构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2003年公司被列入“深圳市60家重点扶持民营企业”。 深圳市展辰达化工有限公司为了实现自主生产,扩大产能,加强新产品研发,拓展国内外市场,经过全面考察、调研和论证,并得到全体股东同意,共同出资成立珠海展辰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元。 珠海展辰化工有限公司选址位于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精细化工区内(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拟新建50000t/a 涂料生产厂。新建项目占地面积85904m2,绿化面积17000m2,建筑物面积50000m2(其中厂房17200m2,综合楼5000m2,仓库22000m2)。工程投资15000万元,按照国家标准建成符合消防以及环保要求的现代化厂房和相应的配套工程及设施,可达到年产各类涂料产品50000吨,产值5亿元左右的规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一切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扩建项目均必须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该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珠海展辰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0吨涂料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珠海展辰化工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在广东省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精细化工区纬十路东北,占地85904m2,其中首期65904平方米,二期20000平方米。 (4)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 (5)项目性质:新建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装订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印装规范 为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及审查工作的效率,制定本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印装规范”。 1、封面页 1.1项目编号 封面页右上角为项目编号,具体示例如下: 项目编号 字体为仿宋小四。表格行高度为0.8cm,列宽度为4cm。 1.2报告书题目 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名称,如“江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字体为华文新魏,字号32号左右,单独一行。第二部分为项目具体内容,如“年产600万只密闭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项目”、“年产1000 吨烯草酮原药技改项目”,字体为华文新魏,字号二号左右,行数视字数多少而定。 1.3封面页中间 题目下方空两行左右(视总体而定,位置约在首页的中间位置),内容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回顾性环境影响报告书”等(视报告书性质而定),字体字号为华文新魏初号。下一行内容“(送审稿)” 或“(报批稿)”,字体为华文新魏二号。 1.4封面页下方 圭寸面页下方三行内容分别为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及资质证书号(国环评证甲字第?号)、日期。字体字号为华文新魏三号

1.5其他 封面页视情况而定,鼓励附与项目相关的图片。 报告书侧面需打印项目名称(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字体字号 为华文新魏小二号加粗) 2、报告书前附页 报告书第二页为单位证书资质页,第三页为编制人员签字表,第四页为项目负责人登记证复印件。 3、目录 4.1字体字号及级数 目录按(1 .. 、1.1 .. )的格式编写,建议仅列到第二级。目 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Romar体,第一级标题用小仿宋GB2312小四加粗,第二级标题用仿宋_GB2312小四。 4.2附件与附图 4.2.1附件 附件另起一页,与目录分开,中间用分隔符分开。字体字号为仿—宋_GB23124、四。“附件”二字为仿宋GB2312小、四加粗。 4.2.2附图 附图与附件空一行距离,不用另起一页。字体字号为仿宋_GB2312 小四。“附图”二字为仿宋GB2312、、四加粗 5页眉、页脚与页码 5.1页眉 页眉分两部分:靠左侧为项目名称,如“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

水性涂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水性涂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1 总论 (1) 1.1 项目由来 (1) 1.2 评价目的 (2) 1.3 编制依据 (2) 1.4 评价标准 (3) 1.5 评价等级及范围 (5) 1.6 评价重点 (5) 1.7 保护目标 (5) 2 区域环境概况 (6) 2.1 地理位置 (6) 2.2 自然环境 (6) 2.3 社会环境 (8) 2.4 总体规划简介 (9) 3 建设项目概况 (11) 3.1 项目名称和建设性质 (11) 3.2 建设地点 (11) 3.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11) 3.4 项目总投资 (11) 3.5 劳动定员 (12) 3.6 公用工程 (12) 4 工程分析 (13) 4.1 生产工艺 (13) 4.2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14) 4.3 主要生产设备 (14) 4.4 主要污染源强分析 (15) — 1 —

4.5 污染物排放清单 (19) 5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影响分析 (20) 5.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0) 5.2 水环境影响分析 (22) 6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影响分析 (23) 6.1 污染气象特征 (23) 6.2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 (26) 7 噪声与固体废弃物现状评价及影响分析 (31) 7.1 噪声现状评价及影响分析 (31) 7.2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32) 8 生态环境及施工期影响分析 (34) 8.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4) 8.2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5) 9 清洁生产及污染防治对策 (38) 9.1 清洁生产 (38) 9.2 废水 (40) 9.3 废气 (40) 9.4 固体废弃物 (41) 9.5 噪声 (41) 9.6 绿化 (41) 9.7 建设期污染防治对策 (42) 9.8 污染防治措施清单 (42) 10 总量控制和环境管理监测 (43) 11.1 总量控制分析 (43) 11.2 环境管理与监测 (43) 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及选址分析 (45) 11.1 经济效益 (45) — 2 —

(完整版)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2016.3.4 本编制要求适用于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新建、技改扩建项目(不包括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项目)。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行业类别及代码尽量详尽; (2)项目背景:简明扼要介绍项目所属行业发展状况,适时引出本项目建设意愿,说明项目建设的意义; (3)工程内容及规模:规范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名称,与备案证一致;给出构建筑物一览表; (4)建设地点:给出地理位置坐标;周边关系描述准确;给出敏感点方位、距离、功能; (5)投资:与备案证一致; (6)产品方案:与备案证一致,涉及多种产品列表说明各产品产量、规格; (7)原辅材料:列表给出原辅材料名称、用量、规格、数量、来源及包装形式,应特别关注化学危险品及含有机毒物、重金属等原辅料;根据情况给出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 (8)主要设备:给出名称、型号、数量,需与生产工艺流程对应; (9)公用工程:给排水、用电、用热、制冷情况。根据河北省用水定额算用水量,给出总用水量、新鲜水量、循环用水量、消耗量、排放量,绘制水平衡图;给出天然气、煤炭成分表;核查燃煤锅炉是否属于淘汰类; (10)产业政策:对比国家、河北省及行业产业政策,给出符合性结论; (11)选址合理性:从规划意见、国土意见、园区定位、交通状况、对环境影响方面论述; (12)清洁生产分析 (1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保问题 简述现有工程环评、批复、验收及排污许可证办理情况,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说明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以新带

老内容。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简述与建设项目选址所在区域关系密切的自然环境状况;规范描述当地气象特征,说明主导风向、平均风速等主要气候状况;说明区域内植被类型、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等情况。 (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简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现状,包括行政区划、人口、近三年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工农业发展、交通、文化教育等相关内容;说明与建设项目关系密切的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文物保护等内容。 (3)项目所在园区规划环评审批情况,园区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及公用设施建设情况。 3.环境质量现状 (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利用有效资料阐述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并须提供相应监测资料,说明资料来源;结合环境功能要求评述环境质量现状,如出现超标现象,须分析超标原因;明确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发生过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 (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表说明项目评价范围内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以及大气、水、噪声保护目标,污水排口上下游饮用水源保护区(含清水通道)、取水口、水产养殖等水环境保护目标及生态敏感点等。以图的形式说明评价范围、环境敏感目标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 4.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指标 (1)环境质量标准:使用最新标准,列出标准文号和各评价因子的相应标准限值。 (2)污染物排放标准:列出标准文号和各污染物允许排放限值;废气含排气筒相应排放高度的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等;废水含行业允许排水量;如实行污水集中处理,须列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如无国内标准,可参照国外标准。

加油站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西环加油站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寿光市佳泰石化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8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 1、封面“×××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指申报项目的名称。 2、项目名称──指申报项目的名称。 3、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四至地理坐标,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应填写起止地点及地理坐标。 4、建设性质──指新建、改建、扩建。 5、项目设立依据──指项目立项或备案等的材料。 6、行业类别及代码──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 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以及与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 8、结论与建议──明确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提出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9、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与项目环评有关的文件。 附图: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项目平面布置图以及其他与项目环评有关的图件。 10、如果本报告表不能完全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选择下列1--2项(不能超过2项)进行专项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 (4)声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5)土壤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7)环境风险影响专项评价 11、如果其他法律法规有另行要求的,报告表应按要求进行分析评价。

涂料 环评评估报告

**********公司5000吨/年涂料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报告 *****年***月****日*********在******组织召开了********5000吨/年涂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等单位代表,会议邀请了6名专家负责报告书技术评审工作,与会人员踏勘了项目现场,听取了建设单位对项目的介绍、评价单位对报告书的介绍,经认真交流和讨论,形成了专家评审意见,根据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并结合实际情况,形成如下评估报告: 一、拟建项目概况 ************公司5000吨/年涂料建设项目位于*****,占地35668.5㎡。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环保投资3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年工作日330天,每天24小时生产,劳动定员50人。 项目以外购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颜料、助剂、填料、仲丁酯、醋酸丁酯、二甲苯、PMA等为原料通过搅拌、研磨、过滤等工序生产涂料系列产品,设计年产涂料系列产品5000吨,其中车用底漆1200吨/年、车用面漆2000吨/年、稀释剂1000吨/年、固化剂800吨/年。 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公辅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

主体工程新建生产车间两座,其中北面车间安装底漆生产线1条、面漆生产线1条,南面车间安装稀释剂及固化剂生产线1条。 公辅工程包括供排水、供电、后勤办公等,供水由****自来水公司提供,新建缩合办公楼一栋用于后勤办公。 储运工程设原料储罐区1处,共设7个储罐,容量均为50 m3的常压卧式固定顶罐,均采用氮封,分别贮存仲丁酯、醋酸丁酯、二甲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甲醇及乙酸甲酯。 环保工程包括废气处理、环境风险防控等。 二、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 项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环境空气监测常规污染物引用用*********环评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年**月**日-**年**月**日,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区域SO2、NO2小时值和日均值、TSP、PM10日均值均能达到二级标准的要求,监测期间环境质量较好。 项目特征污染物中二甲苯、甲醇、甲苯、乙酸甲酯引用********环评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年**月**日-**年**月**日,醋酸丁酯、二氯丙烷、二氯甲烷进行了实测,设3个监测点位,监测时间为**年**月**日~**月**日,监测与评价结果:二氯甲烷、二氯丙烷、醋酸丁酯、甲醇、乙酸甲酯、二甲苯均未检

(完整版)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汇总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 一、章节设置及要求 前言 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1、总则 1.1编制依据:包括建设项目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 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分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标准及具体限值 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各专项评价工作等级,重点评价内容 1.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以图表形式说明评价范围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和功能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1.5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附图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城镇、区域或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或保护区规划等 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区域污染源(最新信息)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6、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分析情况,给出环境风险评价后果、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从环境风险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明确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建设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按技术先进、适用、有效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 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给出各项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8、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区域总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效益分析结果,提出补偿措施与建议 11、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提出设计、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要求,包括环境管理制度、机构、人员、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等 12、公众意见调查 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 告知信息: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的环境影响、影响范围和程度、预计的环境风险和后果、拟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和效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