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

薄弱环节专项全练全测(一) 数与代数【薄弱点一】大数读、写的准确性

一、读出或写出下列各数。(8分)

30050082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6040009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千零四十万四千零二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零五写作:________________

二、求近似数。(8分)

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16493560≈9528641≈

2.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2709546312≈9953364778≈

三、选择。(6分)

1.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 )。

A.50000800 B.50080 C.5008000

2.下面各数中,用9,8,7,5,0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最接近8万的数是( )。

A.89750 B.80579 C.85079

3.74□7600000≈75亿,□里最大能填( )。

A.8 B.9 C.7

【薄弱点二】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四、改错。(12分)

五、笔算下面各题,带※号的要验算。(24分)

240×38=207×40=※360×50= 380÷70= 694÷72=※633÷21=

【薄弱点三】用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的正确性

六、解决问题。(34分)

1.一块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120平方米,改建后,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改建后草坪的面积是多少?(8分)

2.某花店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搞促销活动:每盆月季花16元,买3盆送1盆。

照这样计算,买4盆花,每盆比原来便宜多少钱?(8分)

3.一根木头长15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需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8分)

4.一辆长途客车6小时行了34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0分)

解法1:先求客车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再求12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解法2:

先求12小时中有几个6小时,再求几个348千米是多少。

【薄弱点四】合理安排时间

七、小红家来了客人,她要沏茶招待客人。(8分)

找茶叶:1分钟沏茶:3分钟接水:1分钟洗杯子:2分钟洗水壶:2分钟烧水:10分钟应该怎样安排时间才能使所用时间最短?至少要多长时间?

薄弱环节专项全练全测(二)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薄弱点一】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等意义的正确性

一、判断。(10分)

1.直线比射线长。 ( )

2.从一点只可以画一条射线。 ( )

3.画在黑板上的直角比画在纸上的直角大。 ( )

4.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 )

5.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 ( )

【薄弱点二】使用量角器测量方法的正确性

二、读出或量出角的度数。(16分)

1.读出角的度数。(4分)

2.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并标出是哪类角。(12分)

【薄弱点三】计算角度的准确性

三、填空。(10分)

1.时针走1小时,在钟面上转过的角度是( )°,这个角是( )角。

2.分针走1小时,在钟面上转过的角度是( )°,这个角是( )角。

3.钟面上9时30分,时针和分针成( )角。

四、计算下面各角的度数。(8分)

图中∠1=50°,则∠2=( ),∠3=( )。

【薄弱点四】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性

五、选择。(4分)

1.电动门是根据下面哪种图形的特性制成的。( )

A.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梯形

2.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间的所有垂直线段的长度( )。

A.不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相等

【薄弱点五】应用线段及垂线段的性质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六、实践与操作。(8分)

1.在下列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6分)

2.为了方便团结村村民的出行,要在河边修一个渡口,这个渡口修在哪里距村庄最近?请你为他们设

计一条到河边的路线,并在图上画出来。(2分)

【薄弱点六】数图形的准确性

七、数一数。(16分)

1. 图中有直线( )条,有射线( )条,有线段( )条。

2. 图中有( )条线段。

3. 图中有( )个角。

4. 图中梯形有( )个,平行四边形有( )个,三角形有( )个。

【薄弱点七】绘制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正确性

八、解决问题。(28分)

1.家电商场计划今年销售电视机800台,下面是今年前三个季度的销售情况统计图。(8分)

(1)纵轴上1格的长度表示( )台,三个季度共销售电视机( )台。

(2)前三季度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 )台。

(3)第四季度再销售电视机( )台,就能完成全年的销售计划。

2.下表为青龙乡中心小学四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6分)

请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下图为四(1)班和四(2)班学生喜爱的水果调查统计图。(14分)

四(1)班和四(2)班学生喜爱的水果调查统计图(1)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填充下面的统计表。(10分)

(2)四(1)班同学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少?(2分)

(3)四(2)班一共有多少人?(2分)

专项测评(一) 数与代数

一、填空。

1.中国第十二届全运会在辽宁省成功举办,全运村的总建筑面积为一百二十万平方米。

一百二十万写作( )。

2.世界上最大的岛群是马来群岛,总面积约2475000平方千米,约( )公顷。

2475000读作( )。

3.2平方千米=( )公顷 3公顷500平方米=( )平方米

4.在○里填上“>”“<”或“=”。

320×60○32×600 240÷5○120÷10

450×40○40×405 500300○503000

5.根据△÷○=27写出下列算式的得数。

(1)27×○=( ) (2)(△×3)÷(○×3)=( )

(3)(△×3)÷○=( ) (4)△÷(○×3)=( )

6.一本书,李明每天看25页,14天刚好可以看完。如果每天看35页,可以看( )天;如果7天看完,平均每天看( )页。

7.一口平底锅一次只能烙2张饼,烙熟一张饼需要4分钟(正面2分钟,反面2分钟),妈妈烙熟5张饼至少要用( )分钟。

二、判断。

1.相邻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 2.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的一个或几个连续的0都只读一个0。 ( )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那么商一定是一位数。 ( ) 5.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 )

三、选择。

1.下面各数中,最接近1千万的是( )。

A.90812070 B.19210807 C.9902308

2.计算器上的AC键是( )。

A.关机键 B.清除键 C.开机键

3.56×48<30000,里最大可以填( )。

A.7 B.8 C.9

4.被除数除以10,除数( ),商不变。

A.不变 B.除以10 C.乘10

5.a÷42=14……,里最大能填( )。

A.31 B.41 C.14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840÷14=120×5= 45×60=309×10=520÷40= 16×500= 540÷90= 408÷52≈2.用竖式计算。

439×25=186÷19= 206×38= 630÷26=

五、用4个8和4个0写出符合下面要求的数。(每空写一个)

1.一个0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______________。

2.只读出一个0的八位数:__________________。

3.读出两个0的八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出三个0的八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解决问题。

1.购物。

(1)张老师要为学校买25个足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2)陈叔叔带525元去买文具盒,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还剩多少元?

(3)买一个篮球的钱能买13个文具盒吗?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阅兵式上有14个徒步方队,其中12个方队每队有352人,还有三军仪仗队和三军女兵方队共534人,这14个徒步方队一共有多少人?

3.商店促销,每条毛巾12元,买5条送1条,小兰买了6条,每条便宜多少钱?

4.《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乐乐、天天和宁宁都想借阅。乐乐说他一个星期能看完,天天说他半个月能看完,宁宁说她5天能看完。要使三人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安排借书的顺序?

5.“六一”儿童节这天,妈妈带小明去游乐园玩。去时平均每分钟走80米,用了19分钟到达游乐园,回来时比去时平均每分钟多走15米,回来时用了多少分钟?

6.小刚7分钟走了56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去学校要走12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远?小刚每天中午都回家,他每天在家与学校之间要走多少米?

专项测评(二) 图形与几何

一、填空。

1.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角都是( )角。

2.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 )最短。

4.拿20倍的放大镜看10度的角,这个角是( )度。

5.把钝角、锐角、直角、周角和平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 )

6.下列由两个三角尺拼成的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1=( ) ∠2=( ) ∠3=( )

7.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垂直线段,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都( )。8.一条红领巾有( )个锐角。

二、判断。

1.周角是一条射线,它只有一条边。( )

2.角的两条边越短,这个角就越小。( )

3.两个锐角的和不一定是钝角。( )

4.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形状一定相同。( )

5.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距离相等的平行线只有两条。( )

三、选择。

1.符合梯形的特征的是( )。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

B.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C.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没有直角

2.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另一个角一定是( )。A.锐角B.直角C.钝角

3.从红红家到明明家,走路线( )最近。

A.1 B.2 C.3

4.用图示法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5.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 )。A.相交 B.互相垂直 C.互相平行

四、画一画。

1.过点P画直线l的平行线;过点A画直线m的垂线。

2.利用下面的平行线画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点子图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并分别画出它们的一条高。

五、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各是什么角?分别是多少度?

( )角( )角 ( )角( )角

( )度( )度 ( )度( )度

2.数一数,填一填。

(1)左图的道路中,( )和( )互相垂直,

( )和( )互相平行。

(2)有( )个平行四边形,( )个梯形。3.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

∠1=( ) ∠2=( )

∠3=( ) ∠4=( )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角的大小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

1.如下图,已知∠1=38°,求∠2的度数。

2.如下图,已知∠2=40°,求∠1、∠3、∠4的度数。

3.把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如下图,∠2=74°,求∠1的度数。

专项测评(三) 统计与概率

一、下面是希望小学四年级一个星期内向“我爱祖国”主题活动投稿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填空。四年级一个星期内向“我爱祖国”主题活动投稿情况统计图

1.纵轴上1格表示( )篇。

2.星期( )投稿篇数最多,星期( )投稿篇数最少。

3.这个星期一共投稿( )篇。

二、根据统计图填表并回答问题。

向阳小学四(2)班数学期中测验成绩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填写下表。

2.图中1格代表( )人。

3.如果80分以上(包括80分)为优秀,四(2)班成绩优秀的学生一共有( )人。4.四(2)班一共有( )人。

三、下面是四(1)班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情况。(单位:厘米)

82 102 95 115 96 104 118 125 92 100

89 112 98 103 88 123 94 116 99 107 128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人数

2.成绩在( )厘米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3.成绩在110厘米以上的为“优秀”,达到“优秀”的有( )人。

4.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四(1)班男生立定跳远成绩统计图

四、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实验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近视情况统计表

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人数14 17 20

1.根据上表统计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2.( )年级的近视人数最多,( )年级的近视人数最少。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4.看了以上统计数据,你有什么感想?你以后该怎样做?

五、为了让偏食的小欣多吃蔬菜,小欣的妈妈上网查阅了几种蔬菜的营养成分。下面为三种蔬菜每100克中的钙含量情况统计图。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中钙的含量最低,( )中钙的含量最高。2.100克油菜中钙的含量是( )毫克。

3.如果小欣在午餐时吃了200克的菠菜,那么她摄入体内钙的含量是多少毫克?

六、某小学四年级学生1分钟打字速度情况统计如下。

1.观察上图,1分钟打字速度在20个以下(不含20个)的学生共有( )人;1分钟打字速度在20个以上(含20个)的学生共有( )人。

2.小明的打字速度属于哪个水平?请列式计算后再回答。

期末复习测评(一)

一、填空。

1.中国长江三峡水电站总投资95460000000元,现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把95460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2.一个数的十亿位上是3,千万位上是6,万位上是9,其他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它是( )位数,读作( )。

3.在○里填上“>”“<”或“=”。

20公顷○20平方千米 406078○406780 20000万○2亿 300000平方米○3公顷4.一个数除以38得到的商是15,并且有余数,这个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这个数是( )。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 )条高。

6.左图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

是( )度,它是( )角。

7.右图中,与线段BC平行的线段是( ),与线段BD垂直的线段是( )与( )。

二、判断。

1.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

2.20°的角在5倍的放大镜下看,看到的是100°。( )

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4.两个因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5.计算器上的AC键是清除键。( )

三、选择。

1.个位、万位、十亿位都是( )。

A.数位B.位数C.计数单位

2.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0的数是( )。

A.3040600 B.30406000 C.3040060

3.下面的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

A.锐角+锐角=钝角

B.直角+直角=平角

C.平角+平角=周角

4.下面每组直线中,互相垂直的是( )。

2018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1、填空。(P4) (1)一个加数是90.另一个加数与这个加数相同.它们的和是[ ]。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80.被减数是[ ]。 (3)两个数的和是540.其中一个加数是200.另一个加数是[ ]。 (4)被减数是254.差是160.减数是[ ]。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5) [1]237+69=306 [2]502-387=115 306-[ ]=237 387+[ ]=502 306-[ ]=69 [ ]-115=387 3、猜一猜我是多少。[列式计算] (1)我加上37得100 [2]我减去219得81 4、计算并验算。 [1]190+672= [2]980-795= 5.购物。 电视机[4300元] 手机[2400元] [1]李阿姨买了一台电视机和一部手机.共花了多少钱? [2]李阿姨共带了10000元.付款后还剩多少钱?

6.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60.减数与差少30.被减数.减数和差各是多少?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P8) 4 9 + 9 1 5 6 3 5 8、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写出另外两个算式。(P12) [1]23*56=1288 [2]4005÷89=45 9、判断。(P13) [1]如果 * = .÷。 [ ] 2.如果a÷b=c……e.那么b=[a-c]÷e。 [ ] 3.因为0+0=0.0-0=0.0*0=0.所以0÷0=0. [ ] 10、解决问题。 1.王老师去体育用品商店为学校购买足球.每个足球80元.王老师买了20个足球后还剩60元.王老师带了多少钱? 2.一本书共有242页.丽丽看了8天后还剩2页.丽丽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1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92*[ ]=184 780÷[ ]=30 [ ]÷35=42 [ ]÷23=6......15 942÷[ ]=78 (6) 12.求所代表的数。(P14) 120+ ÷2=15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训练

人 教 版 四年级(上册) 数 学 基 础 知 识 专 项 训 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填空题专项训练 1、由5个千万、4个万、8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取近似值到万位约是()。 2、406000000读作(),这个数中的6在()位上,表示(),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3、一周角=()平角=()直角。 4、367÷23把23看作()来试商比较方便。 5、下午3:00时针和分针夹成的最小角是()度。 6、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四位是()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如果这个数位上的数字是8,8表示()。 7、5个一百万、4个十万、2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它有()个计数单位。 8、在9、8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千万零八。 9、一个数加上2的和比最小的五位数多1,这个数减2是( 10、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四位是()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如果这个数位上的数字是8,8表示()。 11、5个一百万、4个十万、2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它有()个计数单位。 12、在9、8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千万零八。 13、一个数加上2的和比最小的五位数多1,这个数减2是() 14、120分米=()米 540秒=()分 72小时=()天 132个月=()年 15、计量角的单位是()。()是量角的工具。 16、角的大小要看两边(),()越大,角越大。 17、线段有()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它()端点。 18、过一个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19、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88000 80800 80008 80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锐角、平角、钝角、直角、周角按下列顺序排列。 ()>()>()>()>() 21、4293÷4口,要使商是二位数,口可以填()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课标》修改稿---学段目标之第一学段 (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2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

(完整word版)四年级数学提高题习题

四年级数学提高题习题 1、将一批饮料装入纸箱,小箱每箱能装16瓶,需要装48箱,大箱每箱比小箱多装8瓶, 需要用多少大箱? 2、把768瓶饮料装入纸箱,先用小箱装,每箱装16瓶,装了18箱后,改用大箱装,每箱 装24瓶,还要装多少个大箱? 3、小明家与学校相距912米,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16分钟,骑自行车每小时比步行多39 米,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需用多少分钟? 4、学校去年计划12个月需要用水1800吨,实际平均每月用水比计划节省18.5吨,估算去 年节省水多少吨?去年实际用水多少吨? 5、小明看一本书,每天读15页,20天读完,如果他每天多读5页,多少天读完? 6、同学们迎国庆做彩旗,每人做10面,需要24人才能完成,如果每人多做2面,需要多 少人完成? 7、果园里要种植一批果树,计划每行种30棵,要种50行,实际每行比计划减少5棵,实 际种了多少行? 8、工厂用516吨钢材制造一种机床,原来每台机床用钢材13.5吨,制造16台后,改进了 设计方案,每台用钢材12吨,余下的钢材还能制造机床多少台? 9、小华用计算机打印一篇1080字的文章,需要用15分钟完成,小明每分钟比小华多打印 18字,小明打完这篇文章要用多少分钟? 10、(1)四年级学生参加团体操表演的有180人,原来要站20行,现在要求每行多站3人,这些人要站几行? (2)四年级学生参加团体操表演的有180人,原来每行站9人,现在要求比原来减少5行,现在每行应站多少人? 11、(1)小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需要走18分钟,如果骑自行车,可以提前12分钟到达,骑自行车每分钟星多少米? (2)小刚家与学校相距900米,步行要用18分钟,如果骑自行车每分钟可以多行100米,骑自行车要用多少分钟? 12、果园里有一批苹果树苗,原计划栽20行,实际栽了25行,这样每行比原计划少栽6棵,(1)原计划每行栽多少棵? (2)实际每行栽了多少棵? (3)这批苹果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13、一辆大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两车由甲乙两城同时开出3.5小时在丙站相遇,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14、小明和小芳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走42米,小芳每分钟走48米,经过4.5分钟两个人在学校相遇(学校在两家位置之间),两家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15、小明和小芳同时从相距405米的两地相对而行,小明每分钟走42米,小芳每分钟走48米,经过几分钟两个人相遇? 16、两列火车站相距63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站开出,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几小时后两列火车相遇? 17、小明和小刚同时从各自的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0米,小刚每分钟行58米,6分钟后两人相距150米,两家相距多少米? 18、两辆汽车合运一批钢材,一辆每次运3.5吨,另一辆每次运4吨,各运6次后,还余下24吨没运出,这批钢材一共有多少吨? 19、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240千米的两个车站相对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另一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练习题 1、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种零件,4天完成248个,,甲每天加工32个,乙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是48米,小红绕操场一周走了150米,操场的宽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化肥厂计划9天生产化肥6300吨,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85吨,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饮料厂生产了1200罐饮料,要将这些饮料每8罐装一盒,每6盒装一箱,这些饮料共可以装多少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一根51米的绳子在树杆上饶了18圈还剩15米,饶树杆的一圈长度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团体操训练,如果每列15人,需站28列。如果每列20人,需站多少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30千克黄豆可以做出120千克豆腐,16千克黄豆可以做出多少千克豆腐?做200千克豆腐要用黄豆多少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筑路队计划20天筑路960米,实际提前4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筑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通道,在通道的一边从起点开始每隔12米放一盆菊花,共需放多少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王师傅要加工658个零件,已经完成274个,余下的每小时加工32个,还要几小时能全部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壶麻油重1000克,把这些油倒入只能装80克的小瓶中,至少准备多少个这样的小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星火小学共有22个班级为灾区小朋友捐款,其中低年级捐了1800元,中年级捐了2650元,高年级捐了3250元,平均每个班级捐款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修建一块占地8000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如果每50平方米要用地砖40块,修这个广场至少要准备多少块地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张经理白天开车从甲城去乙城,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晚上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几小时到达甲城?

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提高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提高题 一、填空题 1、用6、 2、7三个数字组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其中组成的最小的小数和最大的小数相差()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第三条边是()。 3、0.07的计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 4、拼成一个等腰梯形至少要()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至少要()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等边三角形至少要()个小等边三角形。 5、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6、在一条长90米的小路两旁种树,如果两端都种,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0米,可以种()棵。 7、把70缩小到它的( )是0.07。 8、钟3时敲3下用了6秒,那么10时敲10下要()秒。 9、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分别是65度和35度,这个三角形是()。 10、由3个十和5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11、一根长12米的木头据成5段,每据下一段需7分钟,全部据完需()分。 12、根据21-19=2,300÷2=150,65+150=215组成一个综合算式()。 13、用0、1、8在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是()。 14、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使每一边都有4盆,最少需要()盆。 15、4千克30克=()克 8角5分=()元 360平方厘米=( )平方米 26平方千米=()公顷 16、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是5厘米、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17、5月1日,共接待游客203000人,四舍五入用万作单位是(),五月份,共接待游客8032700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是()。 18、如果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9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19、用2、3、4和小数点,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小数,其中最大与最小的相差()。 20、在小数3.43中,小数点左边的“3”是右边的“3”的()。 21、如果把340÷68+25×4的运算顺序改为340除以68的商加上25的和,再乘4,算式是()。 2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顶角是()。

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

填空题 1、当除数是34时,试商时可以把除数看作( ),这样初商容易偏( )。 2、()个26相加的和是468;()比12个15多20。 334=21),这时被除数是()。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80秒=()分540厘米=()分米624时=()日 5、我们戴的红领巾上有一个()角,两个()角。 6、钟面上,分针转动360度,相应地时针转动()度。 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度。 6点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是()角, 3点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是()角。 7、把“78÷26=3,26+3=29”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8、在5○1÷58中,如果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中最小填(),还可以填()。如果3□2÷36的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大可以填(),最小可以填()。在算式□17÷53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填()。 9、在公路上有三条小路通往小明家,它们的长度分别是125米、207米、112米,其中 有一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米。 10、李阳从1楼到3楼用了12秒,她从一楼到六楼需要()秒。 11.二百零六亿八千万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用“亿”作单位这个数的近似数是()亿。 12.2个千万、7个万、8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13.由6、7、5、1、0组成的最大数是(),最小数是()。14、计算除法时,错将除数36看成63,结果得到商12。请你帮他算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

15.一个边长2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16、把两道算式组成综合算式,再用递等式计算。 14×2=28 21×4=84 10×5=50 28-15=13 200-84=116 30+50=80 ()()() 选择、判断题 1、30度的角被投影仪投到屏幕上时角就变大了。() 2、570÷40=14……1。() 3、在方向板上,北和西南之间夹角是135°。() 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垂直。() 6、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7、在10倍的放大镜下看15度的角就变成了150度。() 8、六位数一定比七位数小。() 9、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10、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可能是三位数。() 1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最多是两位数。() 12、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1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14.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形状可能有不同的摆法。()15、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1、在4□7÷46的商是两位数,□中的数最小是()。 ①7 ② 6 ③5 2、想使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尽可能地快,下面的选项中,木板与地面的夹 角是()度最符合要求。 ①20 ②38 ③10 ④80

一年级数学专项练习-20以内数的认识

专项练习—20以内数的认识 一、看图写数。 ( ) ( ) ( ) ( ) ( ) 二、填一填。 1、 2、18中的8在()位上,表示8个(),1在()位上,表示 1个()。和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 比多()个,比少()个,再添上()个 就和同样多。 4、 (1)公共汽车来了,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上车。 从前往后数,排在第(),排在第()。 从后往前数,排在第(),排在第()。 (2)上车了,这时排在第(),排在第

()。 5、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6、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7、16里面有6个()和()个十。 8、一个数,比18小,比12大,这个数可能是()。 9、个位上是2,并且小于20的两位数是()。 10、 三、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 1、从0数到11共11个数。() 2、2个十和20个一同样多。() 3、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1。() 4、17前面的第3个数是14。() 5、一个数前面是14,后面是16,这个数是17。() 6、12读作二十。() 四、小马拉车。

五、在〇里填上“>”“<”或“=”。 14〇12 9〇10 20〇18 12〇20 12-0〇12 5〇16-10 15-4〇10 11+5〇17 六、算一算。 18-10= 16-2= 13+6= 11+5= 10+5= 10+8= 12+3= 14+4= 19-7= 15+2= 15-10= 12+6= 15+3-4= 19-5+3= 18-1-4= 11+5-10= 七、看图列式计算。 1、 口〇口=口口〇口=口 口〇口=口口〇口=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全套)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命题人:王振良) 姓名得分 一、填空 (21分) 1.在最高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2分) ()()()() 2.给不同类的物体涂上颜色。(2分) 3. 5的上面一个数是();5的下面一个数是(); 5的左边一个数是();5的右边一个数是();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2分) 0 1 □ 3 □□ 9 □ 5. 从上图右边数起,第1个鱼缸里有6条鱼,第3个鱼缸里有( )条鱼;有5条鱼的是第( )个鱼缸,它左边一个鱼缸里 有( )条鱼,右边一个鱼缸里有( )条鱼. 6. □里能填几? (4分) 10>□ 3<□7=□□<5<□ 7. 6 7 □9 10 2 □□□ 6 2 □□□□ 8.比7小的数有。 9.比3大比9小的数有。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6分) 5+( )=10 8-( )=0 10=7+( ) ( )+2=9 3+( )=10 ( )-( )=5 三、画一画 (4分) 1. 每次画6个△,分成不同的两堆。 ( ) ( ) ( ) 2.画○比△多4个:△△△△△△ 四、在○里填上“>”、“<”或“=” (8分) 5+2 ○ 8 8-4+2 ○ 6 7-4 ○ 3 10+0-7 ○ 2 6-1 ○ 4 9-4+2 ○ 7 5+4 ○ 10 9+1-4 ○ 4 五、填一填,排一排 (6分) 2、0、4、8、9、6、10、1中 1.这里共有( )个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右起第4个数是( ),从左起第3个数是( )。 3.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排列:。六、直接写得数 (12分) 10-8= 9-8= 10-8+1= 2+4= 6-3= 8-4+2= 6+4= 2+2= 1+6-5= 8-7= 10-3= 2+7-3= 2+5= 4-2= 6-4+5= 1 4 7 2 5 8 3 6 9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专题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专题训练 1.图上画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计算2.35+5.5时,要把两个小数的末尾的“5”对齐相加。() 3. 2.06和2.0507保留一位小数都是2.1。 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不可以看成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 5.把0.08扩大100倍是0.8。 6.过直线外一点和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作一条。 7.一个正方体,无论从任何一个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8.百分之37=0.037 9.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一样,都是交换位置,有简算的目的. 1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直角。 11.两条直线永不相交,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判断对错) 1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13.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14. 100个千分之一等于1个十分之一。 15.在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行,第二个数字表示列。 16. 9个同学一起做花,一共做了182朵,平均每人大约做20朵。() 17.在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18.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是扩大100倍。 19.四(一)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5米,其中一名学生的身高可能是1.51米。

20.一个数先缩小到原来的 21. 25×(40+2)=25×40+2. 22.地球上的纬线是横着的,经线是竖着的,也可以用数对确定下来。 23.千分之25米=25厘米 24.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用直条来说理比用数据说理来得更形象一些,数量关系也更明显。 25.把1.70化简得1.7。 26.学校买了一批图书,每班分24本,正好分给18个班。如果要分给27个班,平均每班分16本。 27.用2、3、5、0、9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最接近十万的数字是95320 28.没有钝角和直角的是______。 29.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扩大10倍。 30.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精编版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 练习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1、丽丽有20元钱,买文具用去12元,妈妈又给她20元,她现在有多少元? 2、小强身高98厘米,弟弟比他矮12厘米,弟弟有多高? 3、小佳读一本故事书,先读了17页,剩下的页数比已读的多4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4、小明有连环画15本,故事书27本,科技书的本数比连环画和故事书的总数少18本,科技书有多 少本 5、某城市的外环线长72千米,中环线比外环线少37千米,中环线长多少千米? 6、商店运进肥皂24箱,香皂18箱,毛巾的箱数比肥皂和香皂的总和少3箱,运进毛巾多少箱? 7、广场上空有红气球38个,黄气球比红气球少13个,花气球比黄气球多36 个,花气球有多少个? 8、体育组有25个足球,12个篮球,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和篮球的总和少17个,排球有多少个? 9、食堂运来95斤黄瓜,比西红柿我35斤,经土豆多80斤,西红柿和土豆共多少斤? 10、跳绳比赛,王红跳了66个,比想丽多跳了13个,比赵琳多跳了25个,李丽和赵琳共跳了多少 个 11、有75棵树苗,25棵杨树,36棵是柏树,剩下的是柳树,问柳树有多少棵?

12、跳绳比赛,王红跳了66个,比李丽多跳了13个,比赵琳多跳了25个,李丽和赵琳共跳多少个? 13、一块布长80米,第一次用去25米,第二次用去15米,这块布还剩多少米? 14、姐姐去上学,已经走了38米,还离学校有62米,姐姐每天上学要走多少米? 15、冰箱里有30支冰棒,已经吃了20支,还剩多少支吃了的比剩下的多多少支 16、小静今年7岁,她妈妈今年34岁,再过8年后,妈妈比小静大多少岁? 17、国风电器行,上午卖出彩电28台,黑白电视9台,共卖出电视机多少台?下午卖出20台,比上午少卖了多少台 18、芳芳看一本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了16页,第一天看了30页,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19、粮食专柜有大米56包,卖走30包后,又运来24包,现在有多少包大米? 20、爸爸给阳阳50元钱,阳阳买书和文具用去29元,妈妈又给他21元,现在阳阳有多少钱? 21、一本书有96页,亮亮第一天看了28页,第二天看了35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22、饲养场有牛58头,羊25头,卖走36头后,还剩多少头? 23、小明有12张贺卡,小平和小明同样多,小红的贺卡比小平少3张,小红有几张贺卡?三人共有 多少张贺卡 1、同学们要做1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 2、从花上飞走了6只蝴蝶,又飞走了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四年级上册数学提高50题

四年级上册思维体操 1、有一段公路长868米,在路的两旁间隔62米种一棵树,需要多少棵树苗? 2、46个学生去划船,共乘坐10只船,其中大船坐6人,小船坐4人,大船有()只,小 船有()只。 3、想出一个两位数,用它与12的和去除它与12的积,正好能够除完,没有余数。 4、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 ( )分钟。 5、星期天,四年级同学到“水上乐园”去游玩,下表是“水上乐园”提供给学生游玩的项 目及定价。如每个同学带10元钱可以玩几个不同项目,请你设计出几种玩的方案。 6、20个少先队员 收了160千克苹果,如果每筐装20千克,还差2个筐。原来有多少个筐? 7、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和是254,已知商是4,你能求出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吗? 8、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 车和第一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个同学。 9、一位老师带着276名学生去公园租船游玩,大船最多坐50人,小船最多坐30人。如果 租船的只数尽量少,怎样租最合理?

10、已知大数是小数的4倍,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11、从2100里“减去50,再加上20”,这称作一次操作,经过()次操作,所得的 结果是0。 12、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牛( ) 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13、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 )颜色。 14、30度的角在5倍的放大镜下是150度,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15、丁丁是个小马虎,他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写成了56,结果得到的商是18余32, 正确的商是多少? 16、一幢8层楼房,每层楼有18级楼梯,从1楼到8楼共需走()级楼梯。 17、被除数比除数大450,商是16,被除数是多少? 18、一幢楼,小明家住六楼,小军家住四楼,小军回家要爬48个台阶,小明回家要爬多少 个台阶? 19、7年前,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 )岁? 20、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 ( )分钟。 21、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和是183,商3,余数4。除数可能是() A. 60 B. 43 C. 59 22、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计算?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 卖出()包? 23、一个人正在玩一种娱乐游戏机,开始时他口袋里有一些钱。在开始5分钟内,他很幸运, 将他原来的钱翻了一倍,但是在第二个5分钟里,他输了2英镑。在第三个5分钟内,他又将他剩下的钱翻了一倍,但很快他又输了2英镑。接着他又很幸运的将他剩下的钱翻了一倍,之后他又再次输了2英镑。 最后他发现自己一分钱都不剩了。请问,开始时他身上带了多少钱?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

薄弱环节专项全练全测(一) 数与代数【薄弱点一】大数读、写的准确性 一、读出或写出下列各数。(8分) 30050082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6040009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千零四十万四千零二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零五写作:________________ 二、求近似数。(8分) 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16493560≈9528641≈ 2.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2709546312≈9953364778≈ 三、选择。(6分) 1.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 )。 A.50000800 B.50080 C.5008000 2.下面各数中,用9,8,7,5,0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最接近8万的数是( )。 A.89750 B.80579 C.85079 3.74□7600000≈75亿,□里最大能填( )。 A.8 B.9 C.7 【薄弱点二】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四、改错。(12分)

五、笔算下面各题,带※号的要验算。(24分) 240×38=207×40=※360×50= 380÷70= 694÷72=※633÷21= 【薄弱点三】用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的正确性 六、解决问题。(34分) 1.一块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120平方米,改建后,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改建后草坪的面积是多少?(8分) 2.某花店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搞促销活动:每盆月季花16元,买3盆送1盆。 照这样计算,买4盆花,每盆比原来便宜多少钱?(8分) 3.一根木头长15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需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8分) 4.一辆长途客车6小时行了34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0分) 解法1:先求客车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再求12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解法2: 先求12小时中有几个6小时,再求几个348千米是多少。 【薄弱点四】合理安排时间 七、小红家来了客人,她要沏茶招待客人。(8分) 找茶叶:1分钟沏茶:3分钟接水:1分钟洗杯子:2分钟洗水壶:2分钟烧水:10分钟应该怎样安排时间才能使所用时间最短?至少要多长时间?

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得数. 8×8+52÷4 160+40÷ ×125 ×6×8÷26×8 二、把下面运算中不正确的地方改过来. 1.÷25×2.600× =800÷25× =600× ==24000 三、把下面各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1.3280÷16=202.23×16=368 205×10=2050625-368=257 6000-2050=3950 1028÷257=4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80+840÷24×5 2.85× 3.58870÷ 4.80400- 五、装订车间每人每小时装订课本640册,照这样计算,12人8小时装订课本多少册? 六、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活动,12辆车一年共节约汽油7200千克,平均每辆车每个月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七、一部电话机售价32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是电话机售价的8倍,一台电脑的售价比“彩电”售价的3倍还多1000元,一台电脑多少元? 八、两个车间生产零件,5天后甲车间生产1520个零件,乙车间生产1280个零件,若每天工作8小时,乙车间比甲车间每小时少生产多少个零件? 参考答案 三、1.6000-3280÷16×10 2.1028÷ 四、1.45.2975 3.40.76042 五、640×12×8=1440 六、7200÷12÷12=50 七、320×8×3+1000=8680 八、÷=6 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 1.学校有足球24个,是篮球的3倍,学校有足球,篮球共个. 2.甲数是15,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3,乙数比甲数多..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14,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18,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16.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是.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200题-word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200题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200题) 1.红石村小学分成6个小组去浇树,每组有4人,一共浇树360棵,平均每人浇树多少棵? 2.一箱鸡蛋的个数是一篮鸡蛋个数的3倍.一箱鸡蛋有96个,6篮鸡蛋有多少个? 3.王大爷的果园收获苹果358千克,梨270千克,李子196千克.苹果每箱40千克,梨每箱30千克,李子每箱20千克.算一算:装这几种水果,各需要多少个纸箱 4.在一条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5.我们8个人用260元钱买门票,够吗 (你能用几种方法算呢 ) 6.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 7.春光粮油公司要出口680吨粮食,如果用22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如果选用17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 8.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9.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9米,宽是6米.这块菜地一共收青菜972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青菜多少千克

10.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亚洲最高的电视塔,它的高度是468米.一楼房有12层,高39米.电视塔的高度相当于几个12层住宅楼的高度 11.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 12.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 13.(1)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 (2)杨柳小学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一共安装324块玻璃.平均每个窗户安装多少块玻璃 14.小红买了2盒绿豆糕,一共重1千克.每盒装有20块,平均每块重多少克 15.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6.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16米,18天就能修完.第一天修了24米,照第一天的进度,几天能修完 17.虹光宾馆购进100条毛巾,每条6元.如果用这些钱购买8元一条的毛巾,可以买多少条 18.一包A4复印纸,每天用25张,20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少用5张,那么可以用多少天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19 页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 1、云云做了20朵红花,方方做了15朵红花。方方至少还要做()朵,才能超过云云。 2、1班折34只纸鹤,2班折50只纸鹤,1班至少要折()只纸鹤,才能超过2班。 3、每次选三个数,组成一道得数是8的减法算式。 3、1、5、9、7□□-□=8 □□-□=8 4、在空格里填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5。 5、用能画出()种不同的长方形。 6、东东去买公园的门票,他排在第35个,他前面有()人。 7、李医生从1号病人看起,现在要看第47号病人。李医生已经看过( )号病人了。 8、把()支笔放在两个笔筒里,能使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同样多。 ⑴43支⑵28支⑶17支 第2 页共19 页

9、小方和小李看同一本童话书。几天后,小方还剩26页没有看,小李还剩31页。 ()看的页数多。 10、小红送给小明12张邮票,两人邮票的张数同样多。原来小红比小明多()张。 小红有24张邮票,小明有8张邮票,小红给小明()张邮票,两人的邮票就一样多了。 11、○△-○=37 ○=()△=()○△-○=91 ○=()△=() ○△-○=82 ○=()△=()○△-○=52 ○=()△=() 12、7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0个十是()。 59添上1是()个十,是()。和5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7,这个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再添上()就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80比()小1,比()大1。比55小1的数是(),比78大1的数是()。 第3 页共19 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板书设计

课题:准备课——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课件出示美丽校园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提问: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总结方法。 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3、抢答练习。 ①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 (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②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4、用点子图表示数。 ①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们想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1个点子〉。 ②怎样表示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强烈推荐】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 1、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套。5000元买票够吗? 2、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135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500袋牛奶;用20个箱子够装吗? 3、学校计划购买20套电脑桌椅;每套电脑桌椅990元;学校准备了20xx0元;够不够用? 4、中美饭店想买12张桌子和136把椅子;已知每张桌子156元;每把椅子48元;他准备8000元钱够不够? 5、实验小学同学们和山区的小朋友们“手拉手”;给山区小学捐书360套;每套20本。如果每人只读一本书;这些书可以满足7000人同时阅读吗? 6、一种观赏蔬菜袖珍南瓜买5盆送一盆。王阿姨一次买5盆;每盆便宜多少元?30元/盆 7、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8、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元? 9、一副乒乓球拍14元;买5 送2副;一次买5副;每副便宜几元?

10、一束鲜花30元;买5束送一束。王阿姨一次买5束;每束便宜多少元? 1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80千米/时用了5小时;返回时只用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速度是多少? 12、从甲地到乙地有320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能赶到乙地吗? 13、李叔叔开货车从佛山运货到东莞用了3小时;货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李叔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4、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5、王叔叔从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6、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7、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