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1.定义 (3)2.原理 (3)2.1抗原抗体反应 (3)2.2免疫测定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5)3.ELISA的类型 (5)3.1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6)3.2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 (6)3.3间接法测抗体 (6)3.4竞争法测抗体 (7)3.5竞争性测抗原 (7)3.6捕获包被法测抗体 (7)3.7ABS-ELISA法 (8)4.ELISA试剂的组成 (9)4.1固相载体: (9)4.2包被的方式 (9)4.3包被用抗原: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合成多肽抗原。
(10)4.4包被的条件: (10)4.5洗涤液: (10)4.7酶的催化性; (11)4.8结合物的制备 (11)4.9结合物的保存 (12)4.10酶的底物 (12)4.11酶反应终止液 (12)4.12参考标准品 (13)4.13加样: (13)4.14保温 (13)4.15保温方式: (13)4.16室温温育的反应 (13)4.17洗涤 (14)4.18显色 (14)4.19比色 (14)4.20酶标比色仪 (15)4.21结果判定 (15)4.22定量测定 (16)4.23ELISA的操作要点 (16)1.定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对受检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测方法。
2.原理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可对受检物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2.1抗原抗体反应2.1.1可逆性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平衡,其反应式为:Ag+Ab→Ag·Ab抗体的亲和力(affinity),可以用平衡常数K表示:K=[Ag·Ab]/[Ag][Ab],Ag·Ab 的解离程度与K值有关。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原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检测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抗体、荷尔蒙和病毒等。
ELISA技术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酶标记物和底物的反应来检测分子的存在或浓度。
ELISA技术的原理可以分为直接ELISA、间接ELISA、竞争ELISA 和夹心ELISA等几种。
其中,间接ELISA是最常见的类型,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原理和步骤。
一、间接ELISA的原理间接ELISA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分子的存在或浓度。
该方法需要用到两种抗体:第一种是特异性抗体,用于检测目标分子;第二种是酶标记抗体,用于检测第一种抗体的结合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抗原溶液加入微孔板中,并在室温下孵育一定时间,使抗原吸附于微孔板表面。
2. 将微孔板洗涤干净,以去除未结合的抗原和杂质。
3. 加入一定浓度的非特异性蛋白质,如牛血清蛋白或奶粉,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4. 加入一定浓度的特异性抗体,使其与抗原结合。
5. 将微孔板洗涤干净,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和杂质。
6. 加入一定浓度的酶标记抗体,使其与第一种抗体结合。
7. 将微孔板洗涤干净,以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抗体和杂质。
8. 加入底物,使酶标记抗体产生颜色反应。
9. 测量吸光度,来确定目标分子的存在或浓度。
二、间接ELISA的优缺点间接ELISA具有以下优点:1. 可以检测极低浓度的分子,如病毒和荷尔蒙。
2. 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样本。
3. 可以检测多种类型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抗体、荷尔蒙和病毒等。
4. 可以使用多种酶标记抗体,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和过氧化物酶(POD)等。
5. 可以使用多种检测方法,如发光、荧光和色谱法等。
间接ELISA的缺点包括:1. 检测过程需要多个步骤,比较繁琐。
2. 需要特异性抗体和酶标记抗体,成本较高。
3. 受到非特异性结合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三、间接ELISA的应用间接ELISA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1.实验目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简称ELISA)是在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ELISA过程包括抗原(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称为包被,加待测抗体(抗原), 再加相应酶标记抗体(抗原),生成抗原(抗体)--待测抗体(抗原)--酶标记抗体的复合物,再与该酶的底物反应生成有色产物。
借助分光光度计的光吸收计算抗体(抗原)的量。
待测抗体(抗原)的定量与有色产生成正比。
2.实验原理用于免疫酶技术的酶有很多,如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酯酶,β-D-半乳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碳酸酐酶,乙酰胆碱酯酶,6-磷酸葡萄糖脱氧酶等。
常用于ELISA法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酯酶等,其中尤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多。
由于酶催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呈色后须立刻测定,否则空气中的氧化作用使颜色加深,无法准确地定量。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一种糖蛋白,每个分子含有一个氯化血红素(protonhemin)区作辅基。
酶的浓度和纯度常以辅基的含量表示。
氯化血红素辅基的最大吸收峰是403nm,HRP酶蛋白的最大吸收峰是275nm,所以酶的浓度和纯度计算式是(已知HRP的A(1cm 403nm 1%)=25,式中1%指HRP百分浓度为100ml含酶蛋白1g,即10mg/ml,所以,酶浓度以mg/ml 计算是HRP的A(1cm 403nm mg/ml=2.5)HRP纯度(RZ)=A403nm/A275nm 纯度RZ(Reinheit Zahl)值越大说明酶内所含杂质越少。
高纯度HRP的RZ值在3.0左右,最高可达3.4。
用于ELISA检测的HRP的RZ值要求在3.0以上。
ELISA的基本原理有三条:(1)抗原或抗体能以物理性地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可能是蛋白和聚苯乙烯表面间的疏水性部分相互吸附,并保持其免疫学活性;(2)抗原或抗体可通过共价键与酶连接形成酶结合物,而此种酶结合物仍能保持其免疫学和酶学活性;(3)酶结合物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可根据加入底物的颜色反应来判定是否有免疫反应的存在,而且颜色反应的深浅是与标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的量成正比例的,因此,可以按底物显色的程度显示试验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中的试验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特定蛋白质和抗体的存在和数量。
本文将根据不同类别,介绍ELISA试验结果的分析。
一、直接ELISA试验结果分析直接ELISA试验是指将已知抗原沉淀于微孔板上,再加入待检测物,之后加入特定抗体进行检测的试验方法。
当待检测物含有对应的抗原,则抗原和特定抗体结合,形成固定的复合物。
此时,待检测物在微孔板中残留,被进一步检测。
如果待检测物中含有特定抗体,则会与预先添加的抗原结合。
根据特定抗体标记的物质进行检测。
直接ELISA试验结果为同轴柱,并且呈现梯度性图谱。
二、间接ELISA试验结果分析间接ELISA试验是指使用抗原沉淀于微孔板上,加入待检测物,并再次加入特定抗体进行检测的试验方法。
在该试验中,患者血清或其他样品中含有抗体,抗体与固定的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
之后添加特定抗体,间接ELISA试验的结果为同轴柱,并且呈现梯度性的图谱。
三、竞争ELISA试验结果分析竞争ELISA试验是对样品中的特定物质进行检测的试验方法。
在试管中,抗体与已知抗原结合后,特定抗体标记的物质被加入竞争ELISA反应体系中。
如果合适的特定抗体分子与抗原分子竞争结合,则可抑制特定抗体分子与标记物结合,标记物的含量随之减少。
竞争ELISA试验结果为逆向梯度性的图谱,表示抑制率和特定物质的含量呈反比。
四、间接竞争ELISA试验结果分析间接竞争ELISA试验是对患者中特定物质的抗体进行检测的试验方法。
在该试验中,已知抗原沉淀于微孔板上,加入患者样品,之后加入特定抗体。
如果患者样品中含有特定抗体,将与特定抗体竞争结合,导致标记物与它竞争结合量的减少。
间接竞争ELISA试验结果为逆向梯度性的图谱,表示抑制率和特定物质的含量呈反比。
总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基于特异性分子识别原理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稳定可靠、敏感度高等特点。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特定分子(例如蛋白质、抗原、抗体等)的存在和浓度。
ELISA技术基于免疫学原理,结合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酶的活性来间接或直接检测目标分子。
ELISA通常分为直接ELISA、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夹心ELISA 等不同类型。
直接ELISA是将待测样本直接加入包含特异性抗体的微孔板孔中,使目标分子与固相抗体形成复合物,然后添加特异性酶标记的二抗,使其与复合物结合。
最后加入底物,通过酶催化反应产生可量化的信号。
间接ELISA首先将待测样本加入包含特异性抗原的微孔板孔中,使目标分子与固相抗原形成复合物,然后添加特异性酶标记的二抗,使其与复合物结合。
最后加入底物,通过酶催化反应产生可量化的信号。
竞争ELISA是将已知浓度的抗原与待测样本中的抗原竞争结合到固相抗体上,然后添加酶标记的二抗,通过测量酶活性来判断待测样本中的抗原浓度。
夹心ELISA先将特异性抗体固定在微孔板孔上,待测样本中的抗原结合到固相抗体上,然后再加入酶标记的二抗,使其与抗原形成复合物,最后加入底物,通过酶催化反应产生可量化的信号。
ELISA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疫苗研发、食品安全等领
域,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和浓度,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
实验二_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实验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ELISA 技术二、实验原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免疫酶技术,它是使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使随后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均在载体表面进行,从而简化了分离步骤,提高了灵敏度,即可检测抗原,也可检测抗体。
实验方法包括间接法、夹心法及竞争法。
为了检测抗原可用夹心法。
将特异性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制成的小管、小盘或小孔)上,然后加被测溶液,倘样品中有相应抗原,则与抗体在载体表面形成复合物。
洗涤后加入酶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后者通过抗原也结合到载体的表面。
洗去过剩的标记抗体,加入酶的底物,在一定时间内经酶催化产生的有色产物的量与溶液中抗原含量成正比,可用肉眼观察或分光光度计测定。
为了检测抗体可用间接法。
使抗原吸附于载体上,然后加入被测血清,如有抗体,则与抗原在载体上形成复合物。
洗涤后加酶标记的抗球蛋白(抗抗体)与之反应。
洗涤后加底物显色,有色产物的量与抗体的量成正比。
本实验使用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诊断试剂盒是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HBs,即采用纯化HBsAg 包被反应板,加入待测标本,同时加入HBsAg-HRP,当标本中存在抗-HBs 时,该抗-HBs 与包被HBsAg 结合并与酶结合物形成HBsAg-抗-HBs-HBsAg-HRP 复合物,加入TMB 底物产生显色反应,反之则无显色反应。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设备:微量移液器、恒温箱2、试剂和材料(1)蒸馏水(2)人血清样品(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盒四、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1、实验准备:从冷藏环境中取出试剂盒,在室温下平衡30 分钟,同时将浓缩洗涤液作1:20 稀释。
2、加待测标本:加入待测标本每孔0.05 毫升,并设抗-HBs 阳性对照2 孔,抗-HBs 阴性对照2 孔,空白对照1 孔。
(试剂使用前应摇匀,并弃去1-2 滴后垂直滴加,注意均匀用力)3、加酶结合物:每孔0.05 毫升,空白对照孔不加,充分混匀,置37℃孵育30 分钟。
两种常见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两种常见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病毒检测是现代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流行病学调查、个体健康监测、疫苗研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两种常见的病毒检测方法,它们各有优势和局限性。
本文将从原理、应用、优势和局限性等方面比较这两种检测方法,以便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一、原理比较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进行检测。
ELISA通常包括固相法与液相法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固相法主要分为间接法、夹心法和竞争法等。
在ELISA 检测中,首先将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微板上,然后用特异性的酶标记的抗体与待检的抗原结合,通过添加底物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定量检测的颜色产物。
从而达到检测目的。
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是一种核酸检测技术,是通过不断重复DNA片段的变性、退火和延伸等步骤,从少量DNA样本扩增出大量特定DNA序列,从而实现对某一位点的检测。
PCR主要包括端点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类型。
其中端点PCR通过测定与被扩增DNA片段有关的产物形成与否,判断所需的DNAs是否存在。
而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监测实时PCR反应过程中荧光强度变化,来实现对DNA分子产物的检测和定量。
二、应用比较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感染病原体检测、肿瘤标志物测定等各个领域。
在临床诊断中,ELISA可用于检测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病原体,也可用于检测一些特定的生化指标,如抗体、抗原、激素等。
此外,ELISA还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如免疫学研究、疫苗制备、抗体药物检测等。
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和鉴定病原体、遗传病基因突变、肿瘤标志物等。
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

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报告一、引言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一种常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该实验利用酶的特异性反应来定量或定性测定目标物在样品中的存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目标抗原的存在。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 ELISA板: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孔板 - 样品:待测的抗原溶液 - 阻断缓冲液:用于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 洗涤缓冲液:用于洗涤ELISA板 - 特异性抗原抗体:用于与目标抗原结合 -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与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 - 底物溶液:用于酶的反应产生可测量的产物2.实验方法•准备ELISA板:加入特异性抗体溶液并孵育,以使其在孔板上固定•添加阻断缓冲液:加入阻断缓冲液,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加入样品:将待测样品加入孔板,并孵育使其与特异性抗体结合•洗涤: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孔板,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添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加入与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使其与目标抗原结合•洗涤: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孔板,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加入底物溶液:加入底物溶液,并孵育使酶反应发生•反应停止:加入反应停止液,以停止酶反应•测量吸光度:使用ELISA阅读器测量吸光度,得到结果三、实验结果与讨论本实验使用ELISA方法成功检测到了目标抗原的存在。
在测量吸光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样品中目标抗原与特异性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其他非特异性的物质则被洗涤缓冲液去除。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吸光度的数值判断样品中目标抗原的含量或存在与否。
通常情况下,吸光度数值越高,说明目标抗原的含量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ELISA实验时,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稳定性对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对仪器进行校准。
四、实验结论免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检测目标抗原的方法。
通过特异性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抗原结合,再通过酶的特异性反应,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判断目标抗原的存在与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包被抗原或抗体的固相载体(免疫吸附 剂);
(2)酶标记的抗中),
参考标准品和控制血清(定量测定中); (5)结合物及标本的稀释液; (6)洗涤液; (7)酶反应终止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04.浓缩洗涤液(10X) • 04、样品稀释液
• 05.酶联物
• 05、浓缩洗涤液(10X)
• 06.AP底物
• 06、终止液
• 07.八孔板
• 07、阳性质控物
• 08.判读卡
• 08、阴性质控物
• 09.记录纸
• 09、临界质控物
• 10.说明书
• 10、说明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ELISA分类
免疫标记技术
放射物标记技术
酶标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酶免疫组化技术
双抗体夹心法
竞争法
双抗原夹心法
间接法
其他标记技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双抗体夹心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竞争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抗体
• 动物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 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 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 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 球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称 为抗体(antibody,Ab)。
• 免疫球蛋白是蛋白质,因此 一种动物的免疫球蛋白对另 一种动物而言是良好的抗原。 免疫球蛋白不仅在异种动物 之间具有抗原性,而且在同 一种属动物不同个体之间, 以及自身体内同样是一种抗 原物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②酶标记的抗原或 抗体(标记物)
Y
Y
③酶作用的底物(显色剂) 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免疫吸附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抗原
• 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 合引起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antigen)。
• 抗原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但抗原分子的活性和特异 性并不是决定于整个抗原分子,决定其免疫活性的只 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抗原区域。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 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 (antigenic determinant)或抗原决定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ELISA简介 二、ELISA原理 三、ELISA分类 四、ELISA相关试剂 五、ELISA影响因素 六、ELISA应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ELISA简介
•1971年瑞典学者 Engvall和Perlmann,荷兰学 者Van Weeman和Schuurs分别报道将免疫技术 发展为检测体液中微量物质的固相免疫测定方 法,称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 •自上世纪70年代初问世以来, ELISA发展十 分迅速,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科学 的许多领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结合物)
1、酶 • 用于ELISA 的酶应符合以下要求: (1)纯度高,催化反应的转化率高,专一性强,性质
稳定,来源丰富,价格不贵; (2)制备成酶结合物后仍继续保留它的活性部分和催
化能力; (3)在受检标本中不存在相同的酶; (4)相应底物易于制备和保存,价格低廉; (5)有色产物易于测定,光吸收高。 • 常用的酶为辣根过氧化物(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ohatase,AP)。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酶
底物
显色反应 测定波长
辣根过氧化物酶
邻苯二胺
橘红色
492
四甲替联苯胺
黄色
460
氨基水杨酸
棕色
449
邻联苯甲胺
兰色
2,2‘-连胺基-2(3-乙基-并 蓝绿色
425 642
噻唑啉磺酸-6)铵盐
碱性磷酸酯酶
4-硝基酚磷酸盐(PNP)
黄色
萘酚-AS-Mx磷酸盐+重氮盐 红色
400 500
葡萄糖氧化酶
ABTS+HRP+葡萄糖
黄色
葡萄糖+甲硫酚嗪+噻唑兰 深蓝色
间接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ELISA基本实验过程
• 包被:将已知抗原或抗体通过物理吸附 到固相载体表面,使抗原或抗体固相化
• 抗原抗体反应:先后加入被检标本和酶 结合物,使之与固相抗原或抗体发生免 疫反应而被结合固定
• 酶促反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酶作用的 底物,使发生酶促反应而显色
二、ELISA原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 的酶标记。 •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 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 又保留酶的活性。 •在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 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再加入酶标记 的抗原或抗体,也通过反应而结合在固相载体上。 此时固相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 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 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 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 定性或定量分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实验中对照的设置
• 阳性对照 • 阴性对照 • 空白对照 • 临界标准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ELISA相关试剂
• 01.印迹膜
• 01、微孔反应板
• 02.封闭液
• 02、酶联物
• 03.样品稀释液
• 03、TMB底物
固相抗原或抗体
1、固相载体的性状 • 固相载体在ELISA 测定过程中作为吸附剂和容器,不
参与化学反应。 • ELISA 载体的形状主要有:膜(NC膜、PVDF膜、尼
龙膜)、微量滴定板(96孔板)、小珠和小试管,以 微量滴定板(96孔板)最为常用。 • 良好的ELISA 用96孔板应该是吸附性能好,空白值低 ,孔底透明度高,各板之间、同一板各孔之间性能相 近。 2、包被用抗原 • 用于包被固相载体的抗原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抗 原、重组抗原和合成多肽抗原三大类。 3、包被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