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补充资本金的不足

商业银行如何补充资本金的不足
商业银行如何补充资本金的不足

商业银行如何补充资本金的不足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2011年第5期(总第1127期) 2011年1月19日(星期三)

经济热点分析

银行业再掀融资潮

[导读:在监管层实施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及巴塞尔Ⅲ的背景下,央行差别准备金将资本管理和信贷管理合二为一,为了防止监管部门进一步出台更加严格的资本规定,银行业新一轮融资狂潮已苗头初显。]

银行业密集再融资

2010年初,国务院提出了国有大行再融资的四点要求,即“A股筹集一点、信贷约束一点、H股多解决一点、创新工具解决一点、老股东增加一点”,并要求各家银行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再融资方式。2010年,中行、建行、工行、交行在内的11家上市银行再融资额超过4000亿元,这还不包括农行和光大银行的IPO,A股市场也由此屡屡承压。2011年伊始,在银监会资本金达标的刚性压力下,多家银行抛出了再融资方案,如民生银行拟通过增发融资214.79亿元,农行、兴业银行准备通过发行次级债,融资500亿和150亿元。银行业新一轮再融资大潮将再次涌起。

商业银行的资本

2011年1月7日《东方早报》:依据目前的监管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核心资本,一般包括股权融资、资本公积以及留存利润等,这部分资本占所有资本的比例须不低于50%;另一部分则为附属资本,主要包括非公开储备、混合资本债、次级债等。其中,主要商业银行次级债及其他混合资本债计入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某一商银核心资本的25%,并且须扣除该行持有其他银行次级债及混合资本债监管资本工具的额度。

资本充足率

2011年1月10日《北京商报》: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我国目前已经开始逆周期的金融监管措施,大型商业银行需要计提资本金,这将增强大型银行的再融资需求。而根据《巴塞尔协议III》的规定,未来全球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5%。国内银行业存在监管标准提高的预期,部分商业银行酝酿再融资也是为了提前做好准备。

目前银监会要求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5%,中小银行要达到10%;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达10%,中小银行要达8%。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未来要适当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设定杠杆率标准,强调资本约束,强化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

银行缺钱成常态?

截至2010年三季度末,农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75%,资本充足率为11.38%,未达到监管要求。民生银行截至2010年6月30日,该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8.32%和10.77%,刚刚达到监管红线。截至2010年9月底,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深发展银行等多家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偏低,如果想要维持较高的资产增长速度,这些银行都存在一定的融资压力。

民生融资再惊魂

民生银行的再融资让业界愕然,因为其高层此前曾多次公开表示不会进行再融资,董事长董文标甚至表示,再融资的事现在想都不要想,想都丢人,怎么张得开口。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称,2009年民生银行H股上市之后,资本充足率有了较大提升。按照当时的监管要求,三年之内确实不需要补充新的核心资本。但2010年,伴随着《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全球银行业对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中国银监会也对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截至2010年6月30日,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0.77%,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32%,在16家上市银行中排名第11位,已经接近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临界点。如果不能在短期内进行再融资,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银行运用

资产的规模和能力。

民生增发能否通过存疑

2011年1月14日《广州日报》发表陈海玲的文章,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对象不符合:(一)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二)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投资者;(三)董事会拟引入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所以发行对象不应由董事会的非公开发行股票决议确定,而应竞价确定。民生银行在无竞价的情况下确定了发行价格与发行对象;定价方式不合理,民生银行增发价应以竞价方式确定,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散户们认为,此次定向增发价格过低,几乎就是按净资产增发。一般老股东不仅难以从增发中获得每股净资产的增厚,反而每股收益被摊薄15%;定向增发还需一半以上股东同意。因此,民生银行定向方案最终能否通过仍有悬念。

新一轮银行融资潮来袭的原因分析

结构不均衡银行很“缺钙”

2011年1月11日《证券日报》:曹蓓文章认为,对于银行业密集再融资的风潮不断涌现这一问题,监管红线压力、信贷不断增加都是其主要原因。根本上则缘于银行业自身“营养结构不均衡”,从而导致“钙”不足,需要外界摄入。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始终依赖存贷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息差收入仍然在上市银行利润中占较大比重。自2007年以来,尽管15家上市银行平均息差收入占比由87.6%逐年下降,但这一数字目前依然高达79%。形成对比的是,海外银行的息差业务占比要远远低于我国银行。据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分析库bankscope统计,欧美甚至东盟地区的商业银行,息差业务占比一般只有50%-60%,而中间业务则都在20%以上。一位资深投资人士表示,如果国内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靠贷款规模和利差,那么只要监管层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监管逼出资本缺口,银行肯定还会继续融资。也正是由于过多依赖息差收入,银行便加快其资产扩张及放贷力度。这样监管层就会担心其资产风险并提高资本充足的要求。导致银行通过再融资的方式来补充资本。最终,这个怪圈就慢慢形成,依赖息差——加大放贷——资本充足率提高——再融资。

规模扩张驱动怪圈

2011年1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某股份行管理人士指出,当前依靠信贷规模扩张驱动利润增长的银行发展模式短期内无法改变,重视高资本占用的传统业务,不重视低资本占用的中间业务是行业通病,这注定中国银行业在未来几年内仍无法摆脱“扩张-融资-扩张”的恶性循环。

央行差别准备金将资本管理和信贷管理合二为一

2011年1月10日《第一财经日报》:刘明康表示,未来考虑到逆周期资本管理需要以及大型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特征,有必要适度提高对大型银行的资本监管要求。有报道称,央行制定银行上缴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公式为,按照宏观稳健审慎要求测算资本充足率与实际资本充足率差距,乘以银行稳健性调整参数。银行要避免被执行差别准备金而采取的手段包括减少贷款投放、提高资本充足率及提高稳健度。中信证券的报告指出,即使假设2011年所有商业银行均免于缴纳差别存款准备金,同时已经公布融资计划的银行完成融资,目前也仅有大型银行的信贷增长能力能够符合此前市场预期。

应对巴塞尔Ⅲ新资本协议规定

根据巴塞尔Ⅲ的规定,未来全球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5%,较目前的要求加倍。国泰君安分析师伍永刚认为,农行和民生银行的再融资计划是为了提前做好准备,以防银监会可能出台更加严格的资本规定。农行、招行、民生、兴业和深发展等多家银行因为核心资本充足率偏低,如果想要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都存在一定的压力。

宏观审慎监管

2011年1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再融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标准的提高,而“宏观审慎”的监管要求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具体内容包括: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流动性指标、杠杆率指标的引入;债务工具的强制转股机制;系统性重要银行的划分;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数额。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过去国际上对资本充足率要求仅为4%,其余4个

百分点可通过债务工具来补充,这意味着普通股仅占资本金的50%甚至更低,而中国银行业的资本金中普通股占到了75%。核心资本充足率平均达到了9.6%以上。发行债务工具补充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5%,而这种审慎规定是其他国家没有的。目前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已经从原来的8%抬高到10.5%,中国的商业银行2010年三季度末的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11.6%,当银行低于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时,业务会被叫停,因此其风险资产不能随意扩张。

在资本要求外,监管层也对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指标提出了要求,杠杆率方面要求达到4%,系统重要性银行要在2012年底达标,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要在2016年底达标。拨备率方面,具体规定了拨贷比(“拨备与信贷余额的比率”)以及拨备覆盖率,拨贷比指标要求为2.5%,而拨备覆盖率要求达到150%,最终的拨备额按照上述两者孰高原则确立。拨贷比上,系统重要性银行要求2012年底之前达标,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要求2016年底达标。

周小川点名“系统重要性”银行

2011年1月10日《中广网》:所谓“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指一些巨大的金融机构,他们的问题对某一个国家、或者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影响。这个概念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提出来的,进入了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就意味着遭遇更严格的监管,所以标准的出台关系到所有大型银行的利益。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已点名,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毫无疑问是“系统重要性”银行。此外,坊间传闻,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全国性商业银行也有可能会“榜上有名”。目前针对一些重要银行已经提出了特殊的监管要求,例如对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已比其他银行多计提了1个百分点的资本。名单的扩大,会导致更多的银行享受这种特殊的待遇。招商银行巴塞尔协议实施办公室副主任李明强认为,我国针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只能比国际标准更加严格。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由于监管要求更加严格,可能会导致银行业新一轮融资。

再融资潮凸显粗放经营风险

2011年1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刘晓忠文章谈到,当前银行系统凸现而出的资本饥渴症状,根源于银行粗放型发展理念:井喷式贷款增长耗散银行有限的资本金后,银行首先想到的不是优化资产结构,而是寻求融资,随后再井喷

式地放贷。这是一种不厌其烦的“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游戏。这种粗放型业务扩展模式,虽为抬高银行业绩,却也潜伏了资产不良化之风险,如银监会公开统计显示,仅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就有约23%的资产面临坏账化风险,而地方贷款正是最近三年来,银行信贷井喷的源头。监管层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确实使银行资本承压,但不同于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直接牵制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只是一种资本性的风险保障监管,监管层对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并不影响银行对资本金使用,更不耗散银行资本。因此,银行再融资源自监管变化,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它直接遮盖了管理层对银行资本金经济化使用的能力不足问题。经济化资本理念下的银行,无需频繁的外部融资,而通过内生性融资就足以满足其资本金需求。当前监管机构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更高要求,本意并非是增加银行的资本金缺口,而是反向激励银行经营理念的转型,督促银行转向追求资本使用效率的轨道上来。

银行业新一轮融资大潮影响何在

对实体经济将造成一定影响

2011年1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常刚认为,新年伊始银行再融资就达到860亿元,接下来上市银行可能因为资本金充足率不足或者盲目放贷造成资本金不足,使得许多银行不得不再融资甚至到资本市场增发,如果像去年达到4000亿元以上巨量融资,那么,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这些再融资资金主要用于补充资本金而不能用来支持企业发展等贷款运用。比如,民生银行再融资,史玉柱旗下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公司出资最多,共耗资65亿元,史玉柱在微博上自称,“增发消耗完巨人投资的现金,失去再投资能力”,融资涉及的7家企业肯定都不同程度对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实际上,这是将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转移到了虚拟经济或者冻结到了只维护银行信用程度而不产生实际生产力的资本持有环节。

商业银行本身的形象和社会地位将受到影响

常刚在上述文章中还谈到,2010年在平安保险天量再融资受到谴责后,包括工中建交等银行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过不会再融资,结果却是融资超过2700亿元;农业银行这次拟发次级债,作为一个新上市银行无可厚非,但值得思考的是,

IPO不到一周年就再融资补充资本金,到底是上市准备不足还是信贷扩张太厉害?这主要应该从内部找原因。银行是经营信誉和信用的,失信、食言是致命硬伤。所以,银行高管们必须深刻反思“有信走遍天下,无信寸步难行”这句至理名言。

对股市的间接影响

2011年1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无论是民生银行的定向发售还是另外两个行的次级债,对股市特别是二级市场没有直接影响,然而,间接影响不可忽视。市场资金就那么多,860亿元被三家银行融去补充资本金,资金量肯定相应减少,因此,对股市一级、二级市场肯定会造成间接影响。东北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唐亚韫认为,从中长期看,民生银行此次的再融资行为将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分流市场资金的时间延后。因为民生银行已与认购方签订认购协议,3年内不得转让,但三年后,其增发的股份将上市流通,届时同样会分流部分资金;二是民生银行向大股东定向增发后,中小股东的利润将被摊薄。

银行上市融资模式会导致恐龙式灭绝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这几年以来,我们有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就是整体上市,这个问题从四大银行开始,银行的上市融资是个“黑洞”,我们必须走出整体上市的误区,建议分拆四大行成立银行控股集团,如果银行不进行转变恐怕真的要走向恐龙式的灭亡之路。我们为了控制银行的系统风险,提出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目的就是要减少银行信贷,但是现在我们恰恰还要给银行融资。银行上市这么大的量,同时世界四大银行都在中国,一上市银行动不动就三四千亿的股本,在目前政策上又越来越依赖四大行,实行稳健或者紧缩的货币政策银行也是受害者。恐龙怎么灭绝的?它把自然界的食物链都给咬断了,实际上应该考虑如果银行上市融资这个问题再不分析,我们的银行还朝这个路子走下去,这条路真的是要走向恐龙式的灭亡。

中国银行业如何面临一场全方位的监管升级

跳出“怪圈”需依靠内外合力

曹蓓在2011年1月11日《证券日报》的文章中谈到,目前商业银行转型的动

力比较缺乏。对于经营而言,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而且见效慢、收益较低。银行在年度考核压力之下,通常将做大资产业务、迅速实现利润的增长作为首选战略。国家信息中心张茉楠指出,对比发达国家,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占比很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中间业务平均占其全部收益的

40%-50%,尤其是花旗银行,其中间业务大概占其业务收入的80%。而在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在全部收益中占比还不到10%。由于金融创新产品质量不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导致很多银行不得不依靠一些恶性竞争手段来获得息差,加速恶性循环。除了增强金融创新能力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以外,完善银行电子信息系统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迎合了很多人的消费习惯和需要。与此同时,支持新能源产业,跟国家实体经济相结合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风险和业务扩张速度之间找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继续融资不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对监管新政的上策,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来讲,要在所承担的风险和业务扩张的速度之间取得平衡。一位资深的外资银行家表示,国内银行业要转变盈利模式,不要单纯依靠存贷差和贷款规模的扩大提高利润。

银行应设法降低再融资不利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建议,银行也可以选取一些债投,也包括采取银行与控股股东考虑未来降低分红率,也可以进行再融资,这样的方式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就比较小一些。同时,监管层也应该考虑给银行一些创新的空间,比如说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转让以及资产证券化业务上给一定的创新空间,能够通过这些业务的开展把存量资产进行调整和盘活。这样新增贷款突破指标的压力将会小一些。再融资的问题存在,但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可以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监管机构对于商业银行再融资绝不能有求必应

常刚在前述文章中还谈到,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不足主要应该通过完善内部资产管理和通过提取利润等来补充,而不是把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圈钱作为主要

渠道。比如采取压缩贷款、收回不良资产、收缩资产战线等缩小分母的形式;或者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大幅度增加盈利,用自身创造的利润来补充资本金,通过增加分子的形式实现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证监会2011年不能再批准商业银行到资本市场增发等申请,银监会对于商业银行发行债券等形式补充资本金要严格审批条件。监管部门不能一方面对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又对其通过市场圈钱补充资本金大开绿灯,玩这种数字游戏只能预埋更大金融风险,只能是害了商业银行及中国银行业。

经济调结构呼唤银行戒除“融资癖”

2011年1月12日《证券时报》,当前银行业缺的不是资金,而是良好的盈利模式。银行业若是不能戒掉“融资癖”,就不会有业务创新的动力。在惯性和惰性依赖下,依靠资本市场输血维持生命的结果将不言而喻,这样的银行非但不能承担中国经济调结构的重任,更有甚者或将再次成为负担和累赘。

利率市场化推动

2011年1月11日《证券日报》,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影响是:能以客为先的银行业经营者将会获大益。对其他行业的影响是:有大盈利才可多借,小盈利便少借,无盈利则不借。虽然分析认为大规模的利率市场化在2011年出现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于银行业跳出再融资的怪圈,确实有很大的作用。专家分析指出,目前央行对于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进行管理,主要为防止银行恶性竞争市场份额和高息揽储。然而由于存贷款利率管制的存在,利率水平无法反映真实的资金供求。利率市场化将打开银行的盈利空间,让利率更多的发挥资源杠杆的作用。周小川此前在财经年会上曾表示,利率市场化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5-10年来完成。利率市场化最终完成的标志是活期利率的完全放开。

推进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

2011年1月13日《上海证券报》,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认为,应加速推进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如果现在允许证券化,那民生银行这次就不需要融资,商

业银行从此也可以从垒贷款、垒存款、垒资本的怪圈中走出来。如果我们现在打包卖出去两千亿信贷资产,很多人愿意买,这样游资就不会去炒大蒜、炒大豆、炒房地产了。

提高金融创新产品质量

2011年1月13日《中国产经新闻报》:国家信息中心张茉楠表示,制约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是金融创新产品质量不高。今后我国银行业要多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此外,完善银行电子信息系统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迎合了很多人的消费习惯和需要。

2011年1月12日《北京商报》:银行需要创新,摆脱过度依赖息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在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水平、扩大中间业务等方面,银行是不是更倾向于通过收费来实现收入多元化呢?

商业银行如何补充资本金的不足

《新华网》2011年1月11日的文章指出,主要应该通过完善内部资产管理和通过提取利润等来补充,而不是把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圈钱作为主要渠道。如采取压缩贷款、收回不良资产、收缩资产战线等缩小分母的形式;或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大幅度增加盈利,用自身创造的利润来补充资本金,通过增加分子的形式实现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

突破银行业自身桎梏

2011年1月10日《解放牛网》,有专家建言,首先要从资本消耗型业务向资本节约型业务转变,发展技术密集型中间业务,要改变银行业以信贷扩张为主的资本消耗型业务增长模式。此外,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要转变一味追求信贷规模大,而应注重质的提高,防范信贷风险。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国有大行面临的问题在于,行政色彩太浓厚,很大程度上,行长都不是银行家,他直属负责的是上级领导,而不是股东。如果今后国有大行的董事会能吸收一些非官方的金融人士进入董事会,多听听来自市场的声音,会对银行自身发展更有利。(完)

(摘编:叶红;责任编辑:王砚峰)

2011年第5期(总第1127期) 2011年1月19日(星期三)

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E-mail:tsg-jjs@cas 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kingwyf@263?net

邮编:100836

电话:(010)68034160 传真:(010)68032473

商业银行资本金共4页文档

商业银行资本金 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业务发展初创时期以及今后进行业务经营都需要筹集并投入一定量的资本金,并在以后的业务经营过程中不断地加以补充。 各国的商业银行法均为商业银行的设立有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此外,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要达到4%。 编辑本段 简述 商业银行资本金包括两部分: 1、商业银行在开业注册登记是所载明、界定银行经营规模的资金。 2、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补充的资金。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我国银行资本金的构成情况以1993年7月1日实行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为界限,在政策上有所不同。1993年以前,我国银行资本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银行积累资金和待分配盈余等三个途径形成。1993年以后,根据新的财务制度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规定:各方投资者投入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以及由这些资金增殖等原因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形成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代表着投资者在商业银行的权益,供商业银行在存续期内长期使用。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吸收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金,并按有关规定入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包括以下内容: 1、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按照投入主体不同,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 资本公积,包括股票溢价、法定资产重估增殖部分和接受捐赠的财产等形式所增加的资本。它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转增资本金。 盈余公积,是商业银行按照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是商业银行自我发展的一种积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金的50%)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是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中尚未分配的部分,在其未分配前与实收资本和公积金具有同样的作用。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分析及主要资本补充方式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分析 及主要资本补充方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分析及主要资本补充方式 【摘要】近几年,各类股份制银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起,商业银行为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的企业法人;与普通企业经营商品相比,商业银行由于运营的是货币这一特殊商品而体现出其作为金融企业的特殊性。也正因为这特有的不同,使得商业银行显得尤为特殊。所以这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商业银行的各类资本构成情况及主要的资本补充形式。 【关键词】资本结构资本补充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Ⅲ 2007年8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显示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不足,金融法律不健全等漏洞。2010 年 9 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员国代表就加强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协议Ⅲ》(basel Ⅲ)达成一致,此次修订的巴塞尔协议明确了划分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界限;规定了商业银行总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比例;同时前瞻性的提出拨备覆盖制度,为防范银行的非预期损失做好充足准备。金融危机距今9年了,但如今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世界经济走势不明朗。我们选择了民生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银行的资本结构及其资本补充方式。

一、民生银行情况简介 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成立,它是中国首家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截止2013年年底,民生银行已经在36所大中型城市设立了共852家分支机构。 2013年民生银行获得《亚洲银行家》颁发的“2013年度中国最佳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其主要经营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以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短、中、长期贷款为主。 二、民生银行资本结构分析 根据资产负债表知,企业的资产是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两部分组成,权益资本包括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三部分,是企业可以永久使用的资本;债务资本即企业的负债,该项资本使用是有期限和固定使用费用的,即到期还本付息。 (一)资本结构分析 我们在巨潮资讯网上搜集了民生银行从10-15年的资本构成数据,具体如下: 10-15年民生银行的总资产分别为182亿元→223亿元→321亿元→322亿元→401亿元→453亿元。总资产呈匀速增长趋势。10-15年民生银行的总负债分别为172亿元→209亿元→304亿元→302亿元→377亿元→421亿元。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十四)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十四) 第一百一十六条商业银行应当指定相关部门履行以下资本管理职责: (一)制定资本总量、结构和质量管理计划,编制并实施资本规划和资本充足率管理计划,向高级管理层报告资本规划和资本充足率管理计划执行情况。 (二)持续监控并定期测算资本充足率水平,开展资本充足率压力测试。 (三)组织建立内部资本计量、配置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的评价管理体系。 (四)组织实施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 (五)建立资本应急补充机制,参与或组织筹集资本。 (六)编制或参与编制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文件。 第一百一十七条商业银行采用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相关部门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设计、实施、监控和维护资本计量高级方法。 (二)健全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管理机制。 (三)向高级管理层报告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计量结果。 (四)组织开展各类风险压力测试。 第一百一十八条商业银行采用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应当建立验证部门(团队),负责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验证工作。验证部门(团队)应独立于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开发和运行部门(团队)。 第一百一十九条商业银行应当明确内部审计部门在资本管理中的职责。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评估资本管理的治理结构和相关部门履职情况,以及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资源充分性。 (二)至少每年一次检查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相关政策和执行情况。

(三)至少每年一次评估资本规划的执行情况。 (四)至少每年一次评估资本充足率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 (五)检查资本管理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六)向董事会提交资本充足率管理审计报告、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执行情况审计报告、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管理审计报告。 第一百二十条商业银行采用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内部审计部门还应评估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检查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检查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验证政策和程序,评估验证工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第三节风险评估 第一百二十一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银监会相关要求和本办法附件13的规定,设立主要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标准,确保主要风险得到及时识别、审慎评估和有效监控。 主要风险包括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单一风险,以及单一风险程度不高、但与其它风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风险。风险评估应至少覆盖以下各类风险: (一)本办法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中涉及且已覆盖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二)本办法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中涉及但没有完全覆盖的风险,包括集中度风险、剩余操作风险等。 (三)本办法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中未涉及的风险,包括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和对商业银行有实质性影响的其它风险。 (四)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引发的风险。 第一百二十二条商业银行应当有效评估和管理各类主要风险。 (一)对能够量化的风险,商业银行应当开发和完善风险计量技术,确保风险计量的一致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相关风险的缓释、控制和管理。

公司企业银行资金管理制度

银行资金管理制度1、目的 加强公司银行资金内部控制,保证资金使用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使用银行资金的所有业务过程。 3、职责 3、1出纳负责票据的保管及收付款项的办理。 3、2出纳负责“承兑汇票登记簿”的建立及登记。 3、3总公司总经办财务专员负责授权范围内支付款项的审批。 3、3总公司总经办财务助理负责本制度的编制、培训落实与监控执行。 3、4财务部门负责制度的审核确认及执行。 3、5总公司企管部负责协助本制度的编制与审核。 3、6总经理负责本制度的批准执行。 4、内容 4、1支票领用管理 4、1、1经办人将经过批准后的《请款单》(依据金口公司《借款和费用报销及款项审批程序》制度)交出纳。 4、1、2出纳填写《支票领用审批单》交总公司总经办财务专员审核。 4、1、3出纳按批准金额封头、加盖印章、填写日期。 4、1、4经办人在支票存根上签字后领取支票。 4、1、5出纳将支票存根报总经理签字确认。 4、1、5内部提现由出纳填写《支票领用审批单》,日累计提现金额在20000元

(含)以下的由财务专员审核后可直接办理,支票存根事后集中报总经理补签,20000元以上须报总经理审批后方可办理提现。 4、2支票核销管理 4、2、1经办人将付款或提现后的支票存根和有关发票等单据签字后交出纳。 4、2、2出纳人员核对有关金额是否相符。 4、3承兑汇票保管管理 4、3、1业务经办人将收取的承兑汇票交于出纳并签收。 4、3、2出纳根据承兑汇票登记“承兑汇票登记簿”;往来帐会计开具一式二联到票收据。一联给经办人;一联做帐务处理。 4、4承兑汇票使用管理 4、4、1未到期使用 4、4、1、1经办人将经过批准后的《请款单》(依据金口公司《借款和费用报销及款项审批程序》制度)及加盖收票单位公章或财务章的收据交出纳。 4、4、1、2出纳将“承兑汇票登记簿”和收票单位收据报总经理审批确认。4、4、1、3收款单位经办人在“承兑汇票登记簿”上签字,领取承兑汇票。4、4、2未到期贴现 4、4、2、1财务专员根据资金计划向总经理提出贴现申请。 4、4、2、2总经理批准后出纳办理贴现业务。 4、4、2、3出纳将“承兑汇票登记簿”及银行回单报总经理审批确认。 4、4、3到期承兑 4、4、3、1出纳填写银行进帐单,办理承兑手续。 4、4、3、2出纳将“承兑汇票登记簿”及银行回单报总经理审批确认。 4、5汇款管理

商业银行如何补充资本金的不足

商业银行如何补充资本金的不足 经济走势跟踪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 2011年第5期(总第1127期) 2011年1月19日(星期三) 经济热点分析 银行业再掀融资潮 [导读:在监管层实施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及巴塞尔Ⅲ的背景下,央行差别准备金将资本管理和信贷管理合二为一,为了防止监管部门进一步出台更加严格的资本规定,银行业新一轮融资狂潮已苗头初显。] 银行业密集再融资 2010年初,国务院提出了国有大行再融资的四点要求,即“A股筹集一点、信贷约束一点、H股多解决一点、创新工具解决一点、老股东增加一点”,并要求各家银行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再融资方式。2010年,中行、建行、工行、交行在内的11家上市银行再融资额超过4000亿元,这还不包括农行和光大银行的IPO,A股市场也由此屡屡承压。2011年伊始,在银监会资本金达标的刚性压力下,多家银行抛出了再融资方案,如民生银行拟通过增发融资214.79亿元,农行、兴业银行准备通过发行次级债,融资500亿和150亿元。银行业新一轮再融资大潮将再次涌起。 商业银行的资本 2011年1月7日《东方早报》:依据目前的监管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核心资本,一般包括股权融资、资本公积以及留存利润等,这部分资本占所有资本的比例须不低于50%;另一部分则为附属资本,主要包括非公开储备、混合资本债、次级债等。其中,主要商业银行次级债及其他混合资本债计入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某一商银核心资本的25%,并且须扣除该行持有其他银行次级债及混合资本债监管资本工具的额度。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课后讨论题研究报告 题目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代码及课序号 CUR210-3 课程名称银行管理学 小组成员王彦龙周晓庆丁声捷 李蔚伍睿安苟沛然 完成时间 2010.4.

银行资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银行管理模式,虽然被国内多家银行所实行,但是由于理解深度不够,操作不规范,在资本金运作以及经济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上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从资本金运作现实角度方面来讲主要有五个问题: (一)核心资本充足率低 国有银行与两家国际金融集团(花旗集团和美洲银行)相比,不仅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在数值上表现出极大劣势,同时,会发现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比较缺乏稳定性。国有商业银行关于资本金的管理主要局限于核心资本,附属资本的管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格局严重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总体水平。 (二)银行依靠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能力有限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缺乏补充资本金的积极性。国有银行的所有者是国家,国家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担保。政府的信用担保也可以影响银行某些项目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到银行的资本成本,起到替代账面资本的作用。

从西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看,留存收益在资本补充渠道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美国为例,2003年末,未分配利润和赢余公积金占总资本的40%,资本公积金占39%,次级债占12%,普通股和优先股占9%。 (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低下 商业银行内部融资能力差,盈利水平低。资本补充渠道除了政府注资之外,基本上就是依靠自身利润积累,长期以来承担着不合理的税负负担,其中主要是营业税。高税率导致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 美国商业银行能够主要依靠利润的积累来补充资本金的最主要原因是它们的盈利能力很强,最近10年来,美国主要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可以达到1%左右,而中国的上市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平均只有0.35%,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无法通过自身积累的方式补充资本金。 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130多个国家经历了银行业的严重问题,而直接损害银行稳健经营和安全、导致金融危机、银行危机产生的最重要问题则是银行的不良资产。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不良资产问题也逐渐成为经济界的一个焦点,它已对经济稳定增长造成严重威胁。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00年第四季度,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开始下降,并且,2001年和2002年两年下降得相当快。但自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各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至少在20%-30%之间,而不良资产的90%则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略高于20%但各行不良贷款仍处于较高水平。截至03年9月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仍高达21.4%,相比外资银行2%—3%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较高的坏账率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当市场活动中某一单位出现违约行为时,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往往很难立即做出反映或予以揭露。据统计,2000年中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仅四大商业银行分离出去的不良贷款就高达1万四千亿元,商业银行坏账率高达9%。 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 在这五点不足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实行“存量重整,增量化解”的策略。因为资本管理受到资本约束的限制,根据目前国内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情况,资本管理可以遵循区别对待,以增量管理为主,同时加强存量管理。在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未达标情况下,资本管理的重点放在增量上,优化增量资源配置,控制增量资产风险,使其与监管资本的增长相协调;已达标银行的资本管理则继续改善资产结构、降低高风险业务占比,降低存量资产

最新商业银行资本金 (2)

商业银行资本金(2)

商业银行资本金 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业务发展初创时期以及今后进行业务经营都需要筹集并投入一定量的资本金,并在以后的业务经营过程中不断地加以补充。 各国的商业银行法均为商业银行的设立有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此外,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要达到4%。 编辑本段 简述 商业银行资本金包括两部分: 1、商业银行在开业注册登记是所载明、界定银行经营规模的资金。 2、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补充的资金。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我国银行资本金的构成情况以1993年7月1日实行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为界限,在政策上有所不同。1993年以前,我国银行资本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银行积累资金和待分配盈余等三个途径形成。1993年以后,根据新的财务制度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规定:各方投资者投入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以及由这些资金增殖等原因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形成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代表着投资者在商业银行的权益,供商业银行在存续期内长期使用。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吸收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或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金,并按有关规定入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包括以下内容: 1、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按照投入主体不同,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 资本公积,包括股票溢价、法定资产重估增殖部分和接受捐赠的财产等形式所增加的资本。它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转增资本金。 盈余公积,是商业银行按照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是商业银行自我发展的一种积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金的50%)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是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中尚未分配的部分,在其未分配前与实收资本和公积金具有同样的作用。 2、附属资本:商业银行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投资风险准备金、五年及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 116010002 刘丽 【摘要】在银行同业竞争中,资本金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注重资产、负债的管理而疏于对资本金进行管理,资本金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盈利能力较差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建立资本金补充的长效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资本金;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次级债 随着《新巴塞尔协议》出台,未来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5%,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将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银监会要求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5%,中小银行要达到10%;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达10%,中小银行要达8%。对此,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致力于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时刻关注的战略性课题,而资本金补充机制对银行的整体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银行体系和金融产业中,资本管理更为重要。我国的商业银行长期处在国家所有的大背景下,对资本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重视不足。出于公平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的客观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遵循国际上商业银行的运行规则,强化资本管理,建立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背景及迫切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金方面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资本金约束不断趋紧。补充资本金的背景及迫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经济复苏,银行业进行的天量信贷投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企稳回升,信贷规模的迅速扩张也对银行资本金“侵蚀”甚多。据2009年银行三季报显示,国内各大银行普遍出现了资本充足率下降的现象,其中14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较2008年末平均下滑达2.43个百分点,距离警戒线仅有一步之遥。而在银行“早投放、早收益”的业务规律支配下,以及经济复苏本身催生的贷款需求和4亿万元刺激计划项目的后续配套贷款,使得进入2010年初,银行信贷在读井喷,据报道一月份首周即放贷6000亿元,这无疑使得银行的资本金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2、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资本充率新规,更加剧了银行所面临的资本金压力。 鉴于信贷规模快速扩张,资产质量存在隐患,为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资本充足率新规,更加剧了银行所面临的资本金压力。在根据建立动态资本和动态拨备的要求将对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提高到10%和11%之后,为降低银行间债务关联性和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2009年10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要全部从附属资本中扣除,这一举措降低了银行对次级债的需求,使得其市场需求方仅限于保险资金和农信社,促使次级债的发行利率不断走高,增加银行发债成本,也加剧了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压力。 3、我国银行业《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更加剧了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压力。 2010年是中国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第一年,这将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银监会要求银行制定与业务发展战略和监管要求相符的资本补充机制,强化资本补充的可持续性,并与1月13日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在指导中国银行业逐步实施新资本协议后,银监会进一步细化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对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17【精选】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附件 附件1:资本工具合格标准。 附件2:信用风险权重法表内资产风险权重、表外项目信用转换系数及合格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附件3: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 附件4: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风险暴露分类标准。 附件5: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要求。 附件6: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风险缓释监管要求。 附件7:专业贷款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 附件8: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 附件9:资产证券化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 附件10:市场风险标准法计量规则。 附件11: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监管要求。 附件12:操作风险资本计量监管要求。 附件13: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标准。 附件14: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监督检查。 附件15:信息披露要求。 附件16:资本计量高级方法验证要求。 附件17:外部评级使用规范。

附件1: 资本工具合格标准 一、核心一级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 (一)直接发行且实缴的。 (二)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实缴资本的数额被列为权益,并在资产负债表上单独列示和披露。 (三)发行银行或其关联机构不得提供抵押或保证,也不得通过其他安排使其在法律或经济上享有优先受偿权。 (四)没有到期日,且发行时不应造成该工具将被回购、赎回或取消的预期,法律和合同条款也不应包含产生此种预期的规定。 (五)在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时,受偿顺序排在最后。所有其他债权偿付后,对剩余资产按所发行股本比例清偿。 (六)该部分资本应首先并按比例承担绝大多数损失,在持续经营条件下,所有最高质量的资本工具都应按同一顺序等比例吸收损失。 (七)收益分配应当来自于可分配项目。分配比例完全由银行自由裁量,不以任何形式与发行的数额挂钩,也不应设置上限,但不得超过可分配项目的数额。 (八)在任何情况下,收益分配都不是义务,且不分配不得被视为违约。 (九)不享有任何优先收益分配权,所有最高质量的资本工具的分配权都是平等的。 (十)发行银行不得直接或间接为购买该工具提供融资。 (十一)发行必须得到发行银行的股东大会,或经股东大会授权的董事会或

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方式.doc

商业银行资本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银行同业竞争中,资本金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资本的充足性更是银行安全经营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注重资产、负债的管理而忽视了对资本金进行管理,资本金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充足率偏低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补充资本金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介绍一下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主要方式。 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内源资本的增加和外源资本的增加, 内源补充的是核心资本,主要通过留存收益和增加准备金来完成;外源则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股权融资补充核心资本,债务融资补充附属资本。 1.补充内源资本 银行通过增加内源资本是商业银行获取资本金最经济最便捷的方法,但是内源资本支持银行资产的增长是有限制的。 (1)利润转增所需的留存收益等于税后净利润减去支付的股息,这是商业银 行内源资本的来源。而留存收益建立在商业银行盈利的基础上,即盈利能力越强的银行,内源融资的空间越大,资产的可持续增长率也就越高。尽管目前我国留存盈余转化为资本金的占比较小,但随着盈利能力的增强,内源融资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长期资本金补充的重要来源。 (2)计提一般准备金也是补充内源资本的一种方式。在 2006 年前 , 一般准备金每年的增加额占资本金补充需要的 9%。此后每年平均可满足需要额的 15%,由此可见,计提一般准备金补充资本金的能力有限,作为附属资本的一般准备金的提取空间还是相当有限的 , 而且准备金的计提同时会减少银行利润留存,但却是资本金补充的一条稳定渠道。

我们商业银行资本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现状分析 根据《巴塞尔协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将监管重点逐步转移到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上来,资本是否充足成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大小的最基本的指标。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重资产轻资本,重扩张轻风险,使资本充足状况堪忧。本文拟以上市银行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其资本不足的原因,并与国外先进银行进行比较,提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决策建议。 一、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现状分析 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对银行管制的放松,银行风险开始凸显。许多银行提高负债比例,增加风险资产,以求获得更大的收益,与此相伴的是风险加大,破产增多。美国储蓄和信贷协会(S&L)危机就是一个例子。这也导致了《巴塞尔协议》的产生,《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至少为4%,其目的即通过强迫银行保持一个最低的资本水平,保持公平竞争,避免银行破产。 我国5家上市银行通过在股市上募集资金,在上市之初都超过了最低资本要求,但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后,资本充足率都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其原因何在?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资本和加权平均风险资产的比率,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加权平均风险资产是具有不同风险权重的银行资产加权平均数。资本充足率降低的原因无非是银行资本相对于风险资产的减少。 (一)银行资产超常增长。 加权风险资产与银行资产有着正相关关系,当具有不同风险权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不变时,总资产的增长率也就是加权风险资产的增长率。加入WTO后,我国开始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大幅上升。我国承诺2006年全面开放金融业,也促使商业银行加快跑马圈地,尽可能地扩大市场份额。 (二)盈利能力低下,核心资本供应不足。 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在我国分业经营体制下,少数股权数量很少,核心资本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股东权益的变动。股东权益增长可以通过发行普通股、增加留存收益来实现。由于发行新股程序复杂,资本成本较高且会损害老股东利益,一般情况下,上市银行主要靠留存收益的增加来实现权益资本的增加。我国5家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较低,无论是资产收益率还是净资产收益率,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都存在巨大差距。盈利水平低下,使核心资本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资产所需要的资本要求。 (三)附属资本比例偏低。 作为银行的二级资本,附属资本也能在一定程度发挥吸收损失,抵御风险的作用,《巴塞尔协议》规定附属资本在银行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可以达到50%;《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

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教程文件

vv巴塞尔协议>> 与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 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跨国银行和国际间资本流动的迅猛发展,国际间信贷资金金额骤增,银行竞争加剧,金融风险增大,这一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时至今日,国际金融界在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与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巴塞尔协 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一、巴塞尔协议 产生的背景,宗旨,和几个主要的协议的基本内容。 (1)1975年第一和1983年第二个《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2)第三个《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988) (3)第四个《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1997) (4)第五《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其精神。(2006) 二、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资本的定义和分类及资本标准的规定;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过渡期的安排等。

1、巴塞尔协议的作用与影响 (1)巴塞尔协议提出了以资本充足性管理为核心的风险资产管理模式,从资本构成及 资产风险权数来控制银行资产的风险,增强银行的稳定性,为国际银行统一监管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 张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大突破,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3) <<巴塞尔协议〉〉为国际金融监管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使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成为可能和必然。 (4)促使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管理观念,重视对“三性”的均衡要求;拓宽了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的范围,加强了对表外业务的管理;推动商业银行施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尤其加强了对表内信贷资产风险的管理。

2、1988 年〈〈巴塞尔协议〉〉的不足与问题 (1)就资本构成来看:〈〈巴塞尔协议〉〉把股本等作为核心资本的主要内容,但又禁止银行相互购买股票,这不仅使银行最终的或最高级的资本股票失去更大的吸引力,募集困难而导致这种资本的稀缺与昂贵;而且迫使银行尽力扩张最为便宜而又丰盛但却是最不安全的低等级资本。 (2)就设计基础来看:〈〈巴塞尔协议〉〉主要是根据发达国家的银行制度及经营管理状况而制定的,既协议的初衷是为发达国家的银行提供标准的经营管理领域,而对发展中国家不同的金融管理制度,银行体制,经营状况等考虑的不是那么充分。 (3)就资产风险权重的划分来看:〈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核心业务——对公司和个人的贷款的风险确定为100% ,这实际上是惩罚或间接限制了其核心业务的发展。 (4)就主权风险来看:〈巴塞尔协议〉〉对选定姿信较高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与经合组织及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借贷总协议提供贷款的国家)给予较低的风险权数和优惠地位;优惠组别以外的国家只能承受较高甚至100%的风险权数。这种差别会深刻影响不发达 国家的资信和银行的对外经营活动,使其对外借款的成本和条件更加恶化。 (5)就风险管理的重点来看:〈巴塞尔协议〉〉主要强调资产尤其是信贷资产的风险,而对银行经营中的其它不可忽视的风险,如投资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几乎没有涉及。 总之,〈巴塞尔协议〉〉在设计的基础上存在局限性,各国银行业务管理制度的差异性及银行环境的迅速变化使这种局限性越来越大。1996 年Greenspan 称这种“ One—Size—fites —All ”的做法越来越有误导之嫌! 三、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该原则是巴塞尔委员会继巴塞尔协议之后推出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它顺应了新的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巴塞尔委员会也认识到了这一现实,在对以往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之后,于1997 年推出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该原则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七大部分,共25 条。主要内容有: (1)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 (2)发照和结构。 (3)审慎法规和要求。 (4)持续银行监管手段。 (5)信息要求。 (6)正式监管权力。 (7)跨国银行业。除《巴塞尔协议》和《核心原则》以外,其他国际性组织也在积极推动金融监管的

2012《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根据国务院第207次常务会议精神,6月8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表明,银行业实现稳健运行是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金融危机以来,按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确定的改革方向,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积极推进国际金融改革,完善银行监管制度。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批准了巴塞尔委员会起草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确立了全球统一的银行业资本监管新标准,要求各成员国从2013年开始实施,2019年前全面达标。《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显著提高了国际银行业资本和流动性的监管要求。在新的监管框架下,国际银行业将具备更高的资本吸收损失能力和更完善的流动性管理能力。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有序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提高资本和拨备水平,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为我国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银行业稳步实施新的资本监管标准,强化资本约束机制,不仅符合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大趋势,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方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以来,银监会认真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成果,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着手起草《资本办法》,

不断丰富完善银行资本监管体系。起草过程中,银监会认真考虑了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银行业实际情况,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并对实施新监管标准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对《资本办法》的内容进行了慎重调整,构建了与国际新监管标准接轨并符合我国银行业实际的银行资本监管体系。《资本办法》分10章、180条和17个附件,分别对监管资本要求、资本充足率计算、资本定义、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市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商业银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等进行了规范。 《资本办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要求: 一是建立了统一配套的资本充足率监管体系。《资本办法》参考巴塞尔III的规定,将资本监管要求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第二层次为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储备资本要求为2.5%,逆周期资本要求为0-2.5%;第三层次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1%;第四层次为第二支柱资本要求。《资本办法》实施后,正常时期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11.5%和10.5%。多层次的资本监管要求既体现了国际标准的新要求,又与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基本保持一致。 二是严格明确了资本定义。《资本办法》根据国际的统一规则,明确了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提高了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

浅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

论文摘要:伴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将空前剧烈,因而完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将成为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完善发展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对策。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债券资本结构权益资本结构一、引言资本结构(capitalstructure),是指企业筹措资金的各种来源、组合及其相互之间的构成及比例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资本结构是指构成企业的各种资金来源及其比例关系,包括有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从狭义上讲,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金来源及其比例关系,即长期资本。现代财务理论研究表明,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关系到企业的盈利状况以及企业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确定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商业银行具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并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它与其他企业一样,以利润为目标。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经营对象的差异。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但是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一样,受《公司法》的约束和调整,其财务目标同样是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体系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一个能够适应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代国际商业银行体系正在悄然兴起。这既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又形成了巨大挑战。这就需要我国尽快完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尤其当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的缓冲期已结束,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国内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模迅速扩张,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为迎接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形成的挑战,国内的商业银行纷纷选择了上市,因此,研究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于维持国内金融秩序稳定、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改善银行内部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一)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分析银行资本结构与一般公司资本结构相比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债权资本结构的特殊性银行的债权资本主要包括:银行长期债务和分散的小额存款。二者虽然形式上不同,但本质相同。银行,作为从事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进行贷放的负债经营性行业,具有资产负债率高和债权结构分散的主要特征。一方面,债权资本在银行全部资本中占很高的比率,银行债权人与银行内部经理人员之间的代理成本不容忽视;另一方面,银行的债权结构较一般企业来说较为分散,难以发挥大债权人治理结构下的监督与控制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降低银行债权代理成本的难度。[!--empirenews.page--] 2.银行资本的高杠杆性银行的自有资本相对于其负债和资产是微不足道的,其净值很低,银行主要是利用负债来形成资产并进行经营,即银行用较低低的净值撬动较高的负债,可以说银行资本具有高杠杆性。正因为银行的杠杆作用巨大,银行能否筹集到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的安全性、业务种类、管理质量、与资本水平等,而不是其负债与权益的比率。(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债权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1.资产负债率高,债务规模大银行是负债经营性企业,负债是银行经营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债务规模庞大。[1][2][3][4][5]下一页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的负债总额是91505.16亿元,占银行总资本的93.78%,中国建设银行的负债总额是70878.9亿元,占银行总资本的93.81%;从股份制银行来看,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的负债总额分别为14920.16、12677.24、4580.39、9996.78和7042.16亿元,负债占资本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94.92%、96.82%、96.54%、94.81%和96.25%。虽然高负债比率能够获得很高的财务杠杠利益,但是它也会带来很高的财务风险。2.各项存款构成银行债务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各项存款都在负债资本中均占有很大比重。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中国银行各项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现状及政策建议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现状及政策建议 摘要: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较高的资本充足水平是中国银行业面对国际竞争的前提条件。而且长期以来,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话题,尤其是《巴塞尔协议III》实施以后。文章在新经济背景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现状并对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本补充;资本现状;政策建议 1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性 首先,这是因为对资本金的约束与监管能够有效保持银行业的合理资产扩张与业务扩张,也是保证银行业高效率的行使其资源配置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次,保持足够的资本金才能较全面的覆盖风险,同时也能增强存款人与社会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降低银行业的整体风险。再次,较高的资本充足水平是中国银行业面对国际竞争的前提条件。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不断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把商业银行办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资本充足是运营安全的前提,而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通过综合改革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金融监管,使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并让整个中国银行业保持在安全的、有效的运营状态中,这些已成为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要求。 2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现状 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6%,比上季末上升0.5个百分点,比年初上升0.3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5%,比上季末上升0.5个百分点,比年初上升0.4个百分点。从这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正在稳步提升。自2009年起,监管层开始密集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等监管要求。2010年年初,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推动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控制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商业银行由于加大信贷投放,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多家银行有再融资需求。已有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实施了配股计划。经过2010上半年密集融资,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得到有效补充,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有所上升。中行在9月末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1.73%、9.35%,比上年末分别提高0.59个和0.28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建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分别为11.64%和9.33%。 但是2010年9月,由27个国家的银行业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高级代表组成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2日宣布,世界主要经济体银行监管部门代表当日就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现状及对策分析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现状以及资本充足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找寻到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解决对策 一、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的意义 首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有利于银行间的公平竞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在机构网点、客户资源、市场份额等各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同时还有国家信誉作保证,在同业竞争中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如果监管机构不能做到“法律面前,行行平等”,国有银行在某些方面还拥有特权,就不可能形成公平竞争。各类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虽有较大差异,但达标与末达标的商业银行在业务范围、资产规模、费用支出和薪金待遇等方面却具有无差异性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其次,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有利于控制信贷规模,提高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作为一个“刚性”指标,会促使银行在资本不足时,积极消化不良资产,改变资产结构,减少风险权重资产,以达到8%的法定标难。即使资本充足,在资本一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也必须根据此指标确定自己的业务规模。因此,资本充足性管制,有利于防止商业银行不顾自身实力,盲目扩张。正是由于这个“刚性”指标在中国被“软化”,才会出现商业银行一方面资本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为了近期目标(如稀释不良贷款率)而大幅增加信贷资产的情况。再次,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可以保障存款人的利益。一方面,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负债,其中储蓄存款约占全部负债的60%;另一方面,作为资金运用的资产业务将资金投向各种盈利性资产,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风险,一旦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它将面临着弥补损失和满足存款人流动性要求的义务。[1]加强资本充足性管制,可以提高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保障存款人特别是居民存款人的利益。 最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有利于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加强资本充足性管制,使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受制于资本规模.商业银行为了增加盈利必须另辟蹬径——发展中间业务,从而有利于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提高其竞争能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现状及问题分析 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为到8%。在我国无论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都采取多种措施,以尽可能提高银行资本的实力。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方面仍存在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极为单一,主要来源是实收资本。截至2009年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收资本占总资本的74.17%,公开储备占16.89%,呆账准备金占8.94%。[2]而严格来讲,我国商业银行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并不符合附属资本的定性要求,不能作为资本来有效运用。这样看来,我国商业银行几乎没有附属资本,因此通过增加附属资本来补充资本的空间很大[3] (二)资本充足率水平低下 但是由于资产规模扩张迅速,银行资本来源渠道单一,效益欠佳甚至亏损,几乎不可能用经营利润来补充资本金,大量的呆账核销更是侵蚀了银行资本的基础,财政受财力所限也无法拿出足够的钱来继续补充国有银行的资本金,导致资产规模增长速度高于同期资本的增幅,使得资本充足率又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4] (三)资产质量较差,对银行资本的侵蚀程度严巨 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达20000亿元。[5]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不仅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大量的呆账核销更是侵蚀了银行资本的基础,使提高资本充足率变得更加困难。 (四)资本补充缺乏持续性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都不理想,资本的内部融资能力较差,几乎不可能用经营利润来补充资本金,造成资本补充渠道的单一性——国家财政注资。由于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连续不断地向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