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其市场潜力、项目可行性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为项目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引言】:如今,旅游度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消遣方式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本报告将对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第一部分:项目背景】1.1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利用区域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一座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度假区。

项目计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开发和旅游服务提升等方面。

1.2市场分析通过对相关市场的分析,我们发现目标市场对旅游度假区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巨大。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竞争对手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技术可行性】2.1自然资源本项目区域资源丰富,包括自然风光、气候等,能够满足旅游度假区开发的基本需求。

2.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在地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现状及发展计划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部分:经济可行性】3.1投资规模对项目建设所需的投资规模进行详细估算,包括土地、建筑、设备和人员等费用。

3.2收入估算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估算项目建设后的收入情况,包括门票收入、旅游服务收入等。

3.3成本费用分析分析项目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包括建设成本、运营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3.4投资回报率评估通过对收入和成本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以及投资回收期。

【第四部分:社会效益与环境影响评估】4.1就业机会分析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评估项目对当地就业的影响。

4.2经济收入估算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对当地经济收入的贡献额度,包括税收和社会福利。

4.3环保影响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关的环保措施和建议,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的可行性较高。

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丰富的资源支持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然而,项目仍然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确保可持续发展。

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地区开发旅游度假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通过对该地区自然环境、市场需求、投资收益等因素的分析,得出了该旅游度假区开发的可行性结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设和运营的建议。

一、引言旅游业是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旅游度假区是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该地区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但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与运营风险较高,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自然环境分析该地区位于海岸线旁边,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拥有美丽的海滩、壮丽的山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同时,气候宜人,四季分明,为旅游度假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自然环境资源将成为旅游度假区开发的重要支持。

三、市场需求分析在市场需求方面,该地区周边居民对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增长。

据调研数据显示,该地区居民每年度假人数不断增加,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在旅游度假区度假。

此外,该地区还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其中以海滩、美食和文化体验为主要吸引点。

这些市场需求预示了旅游度假区的有利前景。

四、投资收益分析旅游度假区的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旅游业和相关配套产业。

通过对该地区目前的旅游业收入和发展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了未来几年的投资收益情况。

结果显示,旅游度假区的开发预计能够在短期内回收成本,并实现可观的利润。

五、建设与运营建议1.建设方面: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度假区。

注重多样性,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建设高品质的住宿、餐饮、娱乐设施,并鼓励发展本地特色产业。

2.运营方面:确保精心设计的旅游路线和体验项目,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产品。

同时,加强市场推广,扩大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六、总结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该地区开发旅游度假区具有可行性,并具备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投资收益。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支持和合作。

XX生态旅游观光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生态旅游观光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生态旅游观光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某某生态旅游观光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概述莱州市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面积1878平方公里,人口87万。

地理大体上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108公里。

莱州古有“郡之甲胜”美称,曾是夏代过国封地,西汉置县,先后为东莱郡、光州、莱州府的治所,为胶东半岛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莱州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山海风光秀丽,文化底蕴丰厚,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莱州黄金海岸是国内唯一的既有良好的沙滩、优质的海水,又蕴藏着丰富的黄金的海岸,是名符其实的黄金海岸。

1、沙滩、黄金、海水相依相存,融为一体,形成了名符其实的黄金海岸。

渤海湾沿岸自西向东从莱州境内才开始有沙滩,在莱州境内108公里海岸线中,三山岛至金城镇30多公里海滩是国内沿海最好的沙滩(粗细度以1mm以下为主)。

莱州黄金储量和生产能力居全国之首,海滨沿岸分布着五家大型金矿,年生产能力达50多万两。

莱州湾海水水质良好,无污染,水质已达到国家一类功能区标准。

2、奇特的景观,悠久的历史,蕴育了丰厚的海域文化。

莱州海滨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据考证,三山岛一带海滨六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由此形成了黄金海岸独特的旅游文化。

三山岛自古便有海上“三神山”之称,秦皇汉武都曾来此揽胜并祭祀阴主,留下很多传奇轶闻;莱州东海神庙是历代皇帝祭海的圣地,与泰山岱庙、曲阜孔庙并列为我国古典祠庙建筑的典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海神庙。

3、绵延的林带,宜人的气候,提升了黄金海岸的质量。

莱州境内沿海岸走向栽植了以黑松为主、长达45公里约1200万棵的沿海防护林,成为沿海的绿色屏障。

受此天然净化器的影响,该区域空气质量优于大气质量一类标准,气温达到了国际最佳疗养温度18-21℃的标准。

4、开放的口岸,珍贵的海产,促进了黄金海岸的发展。

始建于1992年的莱州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万吨级泊位,年吞吐量已达到240万吨,二期工程即将开工。

(2023)昆明市某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2023)昆明市某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2023)昆明市某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2023)昆明市某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一、引言在“十四五”规划的背景下,昆明市旅游业蓬勃发展。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我们进行了(2023)昆明市某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

本报告将对该度假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目的1. 了解昆明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 评估昆明市现有旅游度假区的运营情况;3. 探讨在昆明市建设新旅游度假区的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结合SWOT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和分析。

四、分析结果1. 昆明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昆明市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城市的自然景观和气候优势吸引了大量游客。

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度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 昆明市现有旅游度假区的运营情况昆明市已建有多个旅游度假区,如滇池、翠湖等。

然而,这些区域的游客流量逐年增加,使得旅游资源紧张。

同时,一些度假区的设施老化,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需要进行改善和升级。

3. 建设新旅游度假区的可行性经分析,建设新的旅游度假区是昆明市发展旅游业的必然选择。

首先,在自然资源方面,昆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可以开发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其次,昆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方便游客的出行。

再者,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游客对高品质度假区的追求,为新度假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五、建议与措施1. 加大旅游度假区的投资力度,改善现有度假区设施,并增加新的旅游设施;2. 针对不同的游客需求,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3. 加强旅游行业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水平提升,确保旅游服务的质量;4. 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六、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认为昆明市建设新的旅游度假区是可行的。

昆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新度假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休闲旅游度假村综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休闲旅游度假村综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休闲旅游度假村综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休闲旅游度假村综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而休闲旅游度假村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村。

二、市场分析1. 旅游业市场前景广阔,国家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高。

2. 国内旅游消费趋势日趋多样化,旅游者需求逐渐提升,市场对旅游度假村的需求空间日益扩大。

3. 中国现有旅游度假村数量不足,市场竞争程度较小。

三、技术分析1. 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易于开发,建设成本较低。

2. 实施全新的管理运营模式,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优化管理流程。

3. 引进一些高端旅游设施,如SPA、高尔夫球场、自然探险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需求度。

四、投资分析1.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其中土地购买费用为500万元人民币,建设费用为1000万元人民币。

2. 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预计年产值为500万元人民币,年净利润为150万元人民币,投资回收期为约八年。

3. 鉴于项目可行性较高,投资风险低,预计在市场运营三年后,会有一定的资本增值空间。

五、管理分析1. 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整个项目管理包括旅游规划、接待、餐饮、住宿、娱乐等所有环节实现无缝对接。

2.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完善员工奖惩制度,策划优质的旅游线路,确保客人安全度假。

六、社会效益1. 给当地带来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2. 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旅游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3. 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提高当地形象和旅游知名度。

综上所述,休闲旅游度假村综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该项目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回报率较高,社会效益明显,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因此,大力支持该项目的建设,有望成为区域旅游产业的新亮点,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实用4篇)

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实用4篇)

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篇该园区位于×市东北部,距市中心12公里,邻近机场、港口、火车站及丹大、沈丹高速公路起点,三维交通十分便利。

园区距鸭绿江断桥12公里,距虎山长城10公里,距河口度假区50公里,能增加丹东沿江旅游的景点,园区内青山绿水,山水相映,既有日俄战争遗址——日本碑和俄国坟,又有远销俄罗斯、黑龙江等国家和地区的无公害水果——燕红桃和寒富苹果;可以说,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人文景观,发展迅猛的无公害水果、蔬菜、花卉、水产品,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奠定了坚定基础。

×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虎山长城、鸭绿江,已成为丹东的代名词;燕红桃、寒富苹果已走出国门;×杜鹃花誉满全球;以鸭绿江公鱼为代表的水产品畅销全国。

园区扩建后,在向世人展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重点展示园艺型农业、示范性农业、观光型农业。

成立×市生态农业旅游协会,负责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开发,把园区与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河口渡假区连接起来,扩大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丹东旅游业内容更加丰富。

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第2篇第1章:旅游景区项目总论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旅游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1)项目名称(2)项目建设背景(3)项目承办单位(4)项目建设用地(5)项目建设期限(6)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7)项目开发建设模式(8)旅游景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前瞻对旅游景区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1)前瞻项目政策可行性研究结论(2)前瞻产品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3)前瞻建设场址可行性研究结论(4)前瞻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结论(5)前瞻设备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6)前瞻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7)前瞻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8)前瞻社会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9)前瞻环境影响可行性研究结论第2章:旅游景区行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旅游景区项目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旅游景区行业前瞻市场分析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旅游景区市场规模分析旅游景区盈利情况分析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分析旅游景区进入壁垒分析旅游景区行业市场前瞻预测第3章: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场址分析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场址所在位置现状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项目建设地土地权类别项目建设地土地利用现状旅游景区项目场址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场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项目建设场址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项目建设场址经济条件项目建设场址交通条件项目建设场址公用设施条件项目建设场址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项目建设场址法律支持条件项目建设场址气候条件项目建设场址自然资源条件项目建设场址人口条件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项目建设条件对比项目建设投资对比项目运营费用对比项目推荐场址方案项目场址位置图第4章:旅游景区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旅游景区项目技术方案项目生产方法项目工艺流程项目技术来源推荐方案工艺流程图旅游景区项目设备方案项目主要设备选型项目主要设备来源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旅游景区项目工程方案项目工程建设内容项目特殊基础工程方案项目工程建设规模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量估算项目主要建设工程一览表第5章:旅游景区项目节能方案分析节能政策与规范分析节能政策分析节能规范分析旅游景区项目能耗状况分析旅游景区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旅游景区项目能源消耗状况分析旅游景区项目节能目标和措施分析项目节能目标节约热能措施节电措施节水措施旅游景区项目节能效果分析装备节能效果建筑节能效果第6章:旅游景区项目环境保护分析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场址环境条件旅游景区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项目主要污染源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分析旅游景区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水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绿化措施环境保护投资预算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地质灾害及特殊环境影响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地址地质灾害情况旅游景区项目引发发地质灾害风险地质灾害防御的措施特殊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第7章:旅游景区项目劳动安全与消防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项目编制依据项目执行标准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安全隐患主要存在部位与危害程度有害物质种类与危害程度前瞻安全措施方案工艺和设备安全选择措施对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对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前瞻消防措施方案火灾隐患分析前瞻消防设施方案第8章:旅游景区项目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旅游景区项目组织架构项目法人组建方案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架构旅游景区项目人力资源配置项目员工数量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员工培训方案工资与福利第9章:旅游景区项目实施进度分析旅游景区项目实施进度规划项目管理机构设立项目资金筹集安排项目技术获取转让项目勘察设计项目设备订货项目施工前期准备项目完整竣工验收旅游景区项目实施进度表第10章: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预算与融资方案旅游景区项目投资预算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旅游景区项目融资方案项目资本金筹措项目债务资金筹措项目融资方案分析第11章:旅游景区项目财务评价分析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财务评价依据财务评价范围和方法前瞻对旅游景区项目销售收入估算产品生产规模项目实施进度年新增销售收入和增值税及附加估算前瞻对旅游景区项目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估算费用估算基础数据年总成本费用估算年经营成本估算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利润总额及分配现金流量分析投资效益分析财务清偿能力分析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财务评价主要数据及指标第12章:前瞻对旅游景区项目社会效益与风险评价分析社会效益前瞻旅游景区项目风险前瞻项目风险定性分析项目风险防范措施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第3篇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一节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二、项目地点三、项目申报单位四、项目定位五、项目建设内容六、项目总投资七、实施周期第二节项目效益概况一、社会效益二、经济效益第三节报告编制原则一、编制原则二、编制依据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一、政策背景二、经济背景三、社会背景四、行业背景第二节项目建设必要性一、项目建设是响应政策号召,促进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二、项目建设是加强xx市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三、项目建设是促进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的需要四、项目建设是改善居住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第一节全国旅游市场整体分析一、旅游业总体状况二、国内旅游市场三、入境游市场四、出境游市场五、我国旅游市场特点分析第二节项目所在地区旅游市场分析一、广东省旅游市场发展分析二、xx市旅游市场发展分析三、xx县旅游市场发展分析第三节休闲旅游度假市场分析一、四大因素推动度假经济时代的来临二、休闲旅游度假市场的特征三、六大核心度假市场及两大补充度假市场第四节休闲农业旅游市场分析一、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概述二、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阶段三、休闲农业旅游的地域模式四、休闲农业旅游园的主要类型五、休闲农业旅游园的功能分区六、休闲农业旅游园的目标七、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现状八、休闲农业旅游行业市场发展趋势第四章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第一节项目选址要求一、选址要求二、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分析第二节项目区位条件一、自然地理二、民族人口三、经济指标四、特色资源第三节选址合理性分析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及发展规划第一节规划设计说明第二节景区风貌第三节项目开发规划一、整体定位与功能规划二、xx景区三、高档别墅及酒店区四、特色果树种植区第四节土建工程第五节公辅工程第六章项目环境保护方案第七章项目能源节约方案第八章消防及安全方案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第十章组织管理与运行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一、组织机构设置原则二、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第二节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一、劳动定员二、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三、人员培训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一节估算范围第二节投资估算依据第三节投资估算一、建筑工程费用估算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三、流动资金估算四、总投资估算第四节资金筹措第十二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第一节财务评价一、评价依据二、营业收入测算三、成本费用测算四、利润测算第二节财务评价指标一、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二、财务净现值fnpv三、项目投资回收期pt四、总投资收益率(roi)五、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第三节项目盈亏平衡及敏感性分析一、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二、项目敏感性分析第四节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三章项目社会效益分析第一节社会效益一、对当地居民就业、收入的影响二、旅游兴市、改善投资环境三、对所在区域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四、对当地社会服务容量、基础设施的影响五、项目能够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第二节互适性分析第十四章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建议第一节项目开发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防范第二节项目本身潜在的风险及防范第三节其他风险第十五章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第一节结论第二节建议。

某度假村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度假村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度假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度假村作为度假旅游的重要载体,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某度假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未来度假村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项目概况某度假村位于风景优美的海滨地区,占地面积约100亩,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度假村计划将建设酒店、度假屋、游泳池、SPA中心、餐饮区、会议中心等设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度假体验。

同时,度假村将推出各种度假活动和主题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三、市场分析1.需求分析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度假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选择度假村作为度假目的地,而有近7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花费一定的费用进行度假活动。

2.竞争分析在同类度假村品牌同样众多的市场中,某度假村需要与其他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某度假村需要注重服务质量和消费者体验,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四、技术与生产度假村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绿色环保材料,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度假村需要注重员工培训和服务质量管理,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五、财务分析1.投资规模某度假村的总投资规模约为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约7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装修工程,约20%用于宣传推广和市场运营,其余10%用于人员培训和管理成本。

2.收益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分析,某度假村的年收入预计在1000万元左右,年净利润约为2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5年左右。

3.风险分析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度假村行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例如,市场竞争激烈、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对度假村的经营产生影响。

因此,度假村需要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风险并提升经营稳定性。

六、市场营销某度假村将采取多种宣传推广手段,如广告宣传、线上线下推广、合作伙伴拓展等,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地位。

某某湖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湖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湖旅游度假区Xxxx文化园可行性研究报告XX建筑设计研究院武进旅游局一.项目环境现状1.1地理位置XX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常州市东南部、太湖之滨的雪堰和潘家两镇境内,面积16.86平方公里,是常开地区唯一的面临太湖的旅游资源。

度假区距离常州市区仅35公里,距离无锡市区约20公里,距离无锡马山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灵山大佛仅5公里路程。

由XX湖蓼莪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华蓼莪文化园景区处于开进太湖旅游度假区的中央南假侧;东至蓼莪山脊线;西至梅园岭西段山脊线;规划用地范围约55.4公顷。

其范围如图示,中华蓼莪文化园地处环太湖旅游带,周边有知名的灵山大佛、三国城、水许城、常州中华恐龙园、天宇禅寺、溧阳天目湖和茅山景区。

1.2自然条件气候:中华蓼莪文化园所处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季候;年平均气温15℃左右,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最热,无霜期225天;每年4月到8月为雨季,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3.1m/s。

地质:规划有地大部分为低山丘岭,山峰最高程125.7米,山体坡度以10%以下为主,主要岩体是乌桐砂岩,土壤为黄泥土、白土、灰心黄泥土,覆土厚度1米左右,地耐力为15-24t/㎡,抗震防裂度为6-7度。

水文:太湖沿岸湖深平均2米,常年平均水位3.16米,最高洪水位5.1米(1991年)。

最后枯水位2.5米,湖底土质主要为粘土和淤积泥质构成的软底,在潭底附近有部分沙砾岩底,由岸边向湖中延伸。

水质含磷、等有机物成份较高。

水体目前基本达二级地面水标准。

植被:由于区域内优良的水土条件而形成的小气候,植物生长茂盛,植被良好,共有乔水、灌木、竹林、草木植物树种近百种,栽培作物有水稻、麦子、玉米、茶叶等,还有桃、桔,梨等多种瓜果。

1.3其他道路交通:区内现有环湖路宽18公尺,东至无锡马山区5公里,西至宜兴分水镇与往浙江公路相连,有盘山公路9公尺至锡宜路约4.5公里,区内离无锡和常州市区分别30分到1小时车程;供水:区内有一古井,日取水约300吨,附近村民日常生活用水主要靠打井取水,武进政府拟在二年内建水厂;供电:现有雪堰、潘家二镇的变电所引线路提供;通讯:邮电服务目前主要依托雪堰和潘家二镇,电信服务质量尚可,市政府似在区内建邮电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驻马店天中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项目概况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黄淮平原西南隅,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

驻马店市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姓氏文化发源地之一,周氏、蔡氏、金氏、江氏家族的发祥地;盘古开天地、重阳节、梁祝爱情故事、董永七仙女爱情故事的发源地之一;中国车舆文化之乡、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之乡。

是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全省治安工作先进市、全国教育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规划区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西部,东临驻马店市主城区,南接乐山、金顶山、云蒙山,西望老河水库、板桥水库,北与遂平县嵖岈山风景区遥相呼应,是“驻马店市的后花园”。

第二部分项目开发条件分析一、机遇优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

”温家宝总理强调,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文化健身、旅游等服务性消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会服务业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

国家关于扩大内需的方针,必将带动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国内需求出现一个大的增长。

同时,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老百姓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欲望将越来越强,不只满足“吃有肉,住有楼”,还希望能有闲钱搞旅游,这种旅游休闲的消费欲望和逐渐增强的消费能力,将给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市场。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及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最具潜力、发展最迅速的组成部分。

驻马店天中旅游度假区具备生态旅游的各项特点,即旅游地是一个运行良好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旅游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旅游规划及景点设计符合基本生态规律(即设施“生态化”)和文化传统具备原始、真实的旅游体验,愉悦的旅游参与过程,通过旅游使旅游者能感受到“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并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低,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等突出特点。

近十年来,生态旅游在国内外迅速地发展起来,并得到广大生态旅游者的响应和积极参与。

规划区范围内自然地貌复杂多样,地势相对高差大,具有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资源丰富,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不仅符合河南省建设旅游大省的总体目标和驻马店市大力打造西部山区山岳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园区的建设目标,而且可增加生态旅游活动项目的多样性,使驻马店市西部山区的旅游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持续性。

二、气候及旅游资源优势规划区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兼具南北气候之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15摄氏度。

规划区内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约960毫米;降雨年际变化大。

目前,规划区有龙泉湖、三架山水库,并有丰富的矿泉资源。

在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同时,规划区更具有悠久的历史、典型的农耕文化烙印、独具特色的农业民俗资源。

因此,规划区有比其它旅游地更具开展生态旅游的“先天”优势。

三、区位优势规划区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西部,东至胡庙乡政府所在地,南至长寿山南缘,西至七蚁路,北至驻泌路,包括商桐公路两侧及胡藏路两侧,属城市近郊区。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缓倾,是伏牛山山系余脉,属伏牛山前倾斜平原区,境内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原。

以驻马店市为圆心,3小时车程可以覆盖郑州、武汉、平顶山、漯河以及南阳、周口等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辐射功能。

四、基础优势驻马店位于中国南北大通道的中心位置,基础设施完善,硬件设施良好。

自东向西有沪陕高速、省道商桐路、驻南公路;至北向南有京港澳高速、107国道、京广铁路以及即将开通的石武高速铁路、规划定线的安信快速。

高速发展的铁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的省道,四通八达的县乡公路不仅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的联系了附近省市,拉近了彼此的空间距离。

五、周边景区2008年以来,驻马店旅游业以“奇山秀水名寺圣地”为形象定位,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进程,全力打造旅游精品,嵖岈山风景区、乐山风景区、“小延安”竹沟红色革命圣地和铜山湖风景区四大块、五大特色旅游区域构成的西部旅游业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1)嵖岈山风景区。

嵖岈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境内,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可游面积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河南省十大热点景区和18个重点风景区之一。

嵖岈山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中原盆景”、“华夏图腾林”、“地质公园”、“西游记全书”和“东方第一社”之美誉。

(2)乐山风景区。

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区,位于确山县城西北7公里处,景区内满山覆盖的原始次生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云封雾裹的奇峰异石,如诗如画的茂林修竹,形成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

该景区由北泉寺、塔儿湾、玄都宫景区组成。

景观有隋果、唐柏、八卦池、九曲池、颜真卿尽节处、古碑、古塔、龙虎石、哈蟆泉、神仙洞、倒栽古柏、九曲瀑布、十八盘、“八宫两观一拜台”(斗母宫、玄都宫、南海宫、玉虚宫、紫宵宫、灵应宫、万寿宫、玉真宫,两观即群仙观、回龙观),而引起远近游人极大的兴致,如众星拜捧月,环绕四周。

明清时期与武当山齐名,为道教、佛教圣地,至今香客络绎不绝。

(3)“小延安”竹沟红色革命圣地。

竹沟位于确山县城西30公里处,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

1926年党在这里就建立了基层组织,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创建了红军游击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朱理治、张震等先后在这里工作、学习、战斗。

(4)铜山湖风景区。

铜山风景名胜区分铜山、铜山湖、云雾峰三个部分,总面积74平方公里,海拔681米,景区融汇山峦、湖水、岛屿、潭瀑、洞穴、寺庙、革命遗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风景名胜资源,集“雄、险、奇、秀”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和,以“一山、一水、一寺、一圣地”构成了完整的风景名胜体系。

六、投资优势分析驻马店天中旅游度假区的开发,首先要求景区保持完整性、原始性和协调性,白龙泉休闲度假区项目开发除遵守上述原则外,其本身对景区内的基础设施要求相对较少。

其中,生态观光采摘项目初期投资低廉。

投资主要用于对桃木种苗的培育更新,拉长桃树开花、采摘的时限,同时建设停车场等。

相比之下比其它生态旅游投资要少很多。

再则,观光、采摘生态游项目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因此管理上相对容易,投资回报率高。

第三部分空间布局与规划设计生态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

生态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它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

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个:1、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

2、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根据本案的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在综合考虑天中旅游度假区的景观特色以及地形地貌等自然状况的基础上,将天中旅游度假区划为白龙泉桃源休闲旅游区、龙泉湖生态度假旅游区、长寿山养生度假旅游区。

一:白龙泉桃源休闲旅游区(一)桃花溪游憩园1、核心思路配套果林观光、采摘、登山活动,在该处建设以文化体验、矿泉娱乐、休闲游憩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聚集区,以桃产业为核心,重点推出“白龙桃乡”品牌以及各种相关产品。

2、核心创意核心开发项目包括:桃源演艺广场、桃花潭、桃花溪、桃花矿泉娱乐中心、水果加工坊、田园康体步道、户外营地、桃花驿站。

(二)桃林农家乐园1、核心思路结合白龙泉村的搬迁改造工程,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桃源农家接待设施,提供农家住宿、餐饮服务;同时在白龙泉村南侧至蚂蚁山脚的区域,开发特色有机作物市民农园,为城市居民提供土地认养服务,利用天然泉水,种植有机作物;在该区域分布各种特色营地,形成游玩、野营、农事体验、农家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园区。

2、核心创意核心开发项目包括:桃源人家、矿泉优质作物园、自驾车营地。

(三)万亩果园1、核心思路以果林观光、采摘、娱乐、科普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展现驿城繁荣的桃产业,为游客提供“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休闲体验。

2、果林产业构建采用桃树与其它果树、作物间种的种植方式,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实现最佳的景观视觉效果,提高其旅游观光价值。

可选择优质桃与林下菌类配套种植,优质桃与林下养殖配套、桃与各种果树条带状间隔种植的模式开发,同时套种其它经济作物,油菜、花生、豌豆、油桐等,体现立体化种植特色。

整个片区形成“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独特景观,形成驻马店周边四季旅游的最佳模式。

3、核心创意核心开发项目包括:花乡果海步道、步步高升步道、山景远眺步道、果林迷宫、观景休闲平台。

(四)桃园欢乐谷1、核心思路借助山形地势,通过种植油桐等经济林打造大的生态环境,可在其中建设森林镭战、拓展训练等运动项目,衔接其他区块的主题,成为驿城区西部的一处户外体育运动圣地。

2、核心创意核心开发项目包括:山野拓展基地、森林镭战场。

二:龙泉湖生态度假旅游区(一)乡韵滨湖庄园1、核心思路以龙泉湖为核心的区块采用层状开发模式。

龙泉湖水体部分主要以水上运动休闲项目为主,环绕龙泉湖水岸形成公共休闲娱乐为主的水岸休闲景观带,配套水岸绿地等公共空间,形成集大众餐饮、娱乐、垂钓、运动为主的公共活动带;公共活动带外围配套适宜人居度假、环境优美的庄园主题居住区,包括翠湖竹林庄园、高科农业庄园、中医养生庄园;外围建设以特色种植产业为主的庄园种植区,包括竹林种植、高科农业、药材种植。

2、核心创意湖滨休闲带滨湖一带通过特色景观打造,配套特色餐饮美食、娱乐场所、运动场所,形成综合多种休闲功能公共游憩空间。

核心开发项目包括:滨水运动、滨水休闲、翠湖竹林庄园、中医养生庄园、高科农业庄园。

(二)龙溪文园1、核心思路通过引进观赏类珍稀植物品种,打造环境优美的绿色大背景,同时集天中地区特色文化之大成,传播弘扬独具魅力的古驿站文化、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古代天中地区的建筑风貌、历史名人、民俗传说、生产生活场景,重点建设开发文化体验项目、娱乐项目,让游客在娱乐休闲中体验文化魅力。

同时拉动影视拍摄活动,形成中原地区独具特色的影视拍摄园区。

2、核心创意核心开发项目包括:古驿文化博览区、天中民俗文化区、植物区、渔隐小岛、雕塑广场、驿城十坊、天中四馆。

(三)生态农业观光带1、核心思路从龙泉湖北侧一直延伸到驻泌公路,打造现代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示范区域,对驿城区乃至驻马店市的设施农业产业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