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浇口类型及设计
浇口种类-浇口模具设计

浇口种类薄膜浇口模具设计时间:2010-06-13 19:07来源:未知作者:模具站点击:307次TAG标签:模具设计浇口薄膜浇口薄膜浇口薄膜浇口(film gate)如图6-19,又称为毛边浇口(flash gate),薄膜浇口与环状浇口类似,但使用于边缘平直的塑件,它具有平直的浇口,浇口宽度可以跨接整个模穴边缘或是部份的模穴。
薄膜浇口适用于压克力塑件,而且常常用在又大又平整的塑件,以薄膜浇口薄膜浇口(film gate)如图6-19,又称为毛边浇口(flash gate),薄膜浇口与环状浇口类似,但使用于边缘平直的塑件,它具有平直的浇口,浇口宽度可以跨接整个模穴边缘或是部份的模穴。
薄膜浇口适用于压克力塑件,而且常常用在又大又平整的塑件,以保持最小量的翘曲。
薄膜浇口尺寸很小,厚度大约是0.25~0.63 mm,宽度大约为0.63 mm。
图6-18 辐状浇口图6-19 薄膜浇口(B) 自动式去除式浇口自动去除式浇口与模具动作配合,在顶出塑件时剪断浇口。
它们应用于:Ÿ 避免去除浇口的二次加工。
Ÿ 维持均一的周期时间Ÿ 使浇口痕迹最小化。
自动去除式浇口包括下列各类型:针状浇口、潜式浇口、热流道浇口、和阀浇口。
(1) 针状浇口针状浇口(pin gate)如图6-20,通常应用于三板模,其流道系统位于模板的一组分模在线,塑件模穴接在主要分模在线。
具有倒锥角的浇口在平行于模板运动方向穿透中间模板。
当打开模穴主分模线时,针状浇口的小直径端从塑件撕离,再打开流道分模线即可顶出流道废料。
此系统也可以先打开流道分模线,再使用辅具撕下流道废料。
针状浇口最常使用在单一塑件多点进浇,以确保对称的充填,或是缩短流道长度以确保整个塑件的保压操作。
典型的针状浇口的直径0.25~1.6 mm。
(2) 潜式浇口潜式浇口(submarine gate)或称为隧道浇口(tunnel gate)、凿子浇口(chisel gate),如图6-21所示,使用于两板模,在分模线以下,流道末端与模穴之间加工一倾斜之锥状隧道。
塑料件注塑模具的浇口及流道设计

间接配合
浇口和流道通过其他结构进行间接连 接,这种配合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复 杂模具结构的要求。
配合实例
侧浇口与直通式流道的配合
侧浇口与直通式流道配合使用,可以保证塑料熔体的流动顺畅,适用于生产小 型塑料件。
扇形浇口与分流道的配合
扇形浇口与分流道配合使用,可以满足大型塑料件的充填要求,并减少溢料现 象的发生。
根据塑料件的精度要求选择浇口类型,高精度要求的塑料件应选择潜伏式浇口或直 接浇口。
根据塑料件的成型周期和生产效率要求选择浇口类型,生产效率要求高的应选择侧 浇口或扇形浇口。
浇口的尺寸
浇口的尺寸应根据塑料件的尺 寸、形状、精度要求以及塑料 熔体的流动特性来确定。
浇口的尺寸过大会导致塑料件 产生过大的收缩率,尺寸过小 会导致塑料件充填不足或产生 喷射痕。
SolidWorks
一款广泛使用的CAD软件,也适用于注塑模具设 计,提供了丰富的流道设计和分析工具。
3
Moldflow
专业的注塑模具设计软件,提供了流道设计和分 析功能,可以模拟塑料熔体的流动和冷却过程。
PART 05
浇口与流道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手机壳浇口设计
总结词
手机壳浇口设计需考虑浇口位置、尺寸和数量,以确保塑料能够顺利填充模具并 减少缺陷。
详细描述
根据餐具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浇口位置和尺寸,以实现均匀填充。同时,流道的走向应与餐具的形状相匹 配,以减少流动阻力。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餐具的功能需求,如刀叉的锐利度、碗盘的承重能力等,以确保 设计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PART 04
设计优化与改进
优化原则
减小浇口截面积
避免死角和滞留
浇口截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塑料熔体的流 动速度。减小浇口的截面积可以使熔体的 流动速度增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塑料件模具设计--浇注系统设计

(6)轮辐式浇口
轮辐式浇口的适用范围类似 于盘形浇口,带有矩形内 孔的塑件也适用,但是它 将整个周边进料改成了几 小段直线进料。这种浇口 切除方便,流道凝料少, 型芯上部得到定位而增加 了型芯的稳定性。
31
(7)护耳式浇口
它在型腔侧面开设耳槽,熔体通过浇口冲击在 耳槽侧面上,经调整方向和速度后再进入型 腔,因此可以防止喷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 冲击性浇口,它可减少浇口附近的内应力, 对于流动性差的塑料极为有效,浇口应设置 在塑件的厚壁处。
这种浇口的去除比较 困难,痕迹大
32
(8)点浇口
点浇口又称针点浇口或菱形浇口,是一 种截面尺寸很小的浇口,俗称小浇口。 这类浇口由于前后两端存在较大的压力 差,能较大地增大塑料熔体的剪切速率 并产生较大的剪切热,从而导致熔体的 表观粘度下降,流动性增加,有利于型 腔的充填。
33
(8)点浇口的设计形式
图a所示为直接式,直径为d的圆锥形的小端直接与塑件相 连。
图b所示为圆锥形的小端有一段直径为d、长度为l的点浇口 与塑件相连。这种形式的浇口直径d不能太小,浇口长度l 不能大长,否则脱模时浇口凝料会断裂而堵塞住浇口,影 响注射的正常进行。上述两种形式的点浇口制造方便,但 去除浇口时容易相伤塑件,浇口也容易磨损,仅适于批量 不大的塑件成型和流动性好的塑料。
非限制性浇口是整个浇口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大的部位,它主 要对中大型筒类、壳类塑件型腔起引料和进料后的施压作用。
21
1、浇口的类型
(1)直接浇口(又称主流道形浇口)
在单型腔模中,熔体直接流入型腔,因 而压力损失小,进料速度快,成型比 较容易,对各种塑料都能适用。它传 递压力好,保压补缩作用强,模具结 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
最全的模具浇口设计,你都知道他们的优缺点吗

最全的模具浇口设计,你都知道他们的优缺点吗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熔体的通道。
浇口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注塑制品能否完好、高质量地注射成型。
浇口位置对熔体流动前沿的形状和保压压力的效果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也决定了注塑制品的强度和其它性能。
一.浇口的类型与位置在注塑模设计中,按浇口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常用的浇口形式有下列11种:1.直浇口即主流道浇口,属于非限制性浇口。
优点:塑料熔体由主流道的大端直接进入型腔,因此具有流动阻力小、流程短及补给时间长等特点。
这样的浇口有良好的熔体流动状态,熔体从型腔底面中心部位流向分型面,有利于排气;这种浇口形式使注塑制品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最小,模具结构紧凑,注塑机受力均匀。
每晚八点有免费直播课程学习,私信老师即可免费学习!缺点:进料处有较大的残余应力,容易导致注塑制品翘曲变形,同时浇口较大,去除浇口痕迹较困难且痕迹较大,影响美观,所以,这类浇口多用于注射成型大中型长流程、深型腔、筒形或壳形注塑制品,尤其适合于聚碳酸酯、聚砜等高粘度塑料。
另外,这种形式的浇口只适合于单型腔模具。
在设计这类浇口时,为了减小与注塑制品接触处的浇口面积,防止该处产生缩口、变形等缺陷,一方面应尽量选用较小锥度的主流道锥角(为2-4°),另一方面应尽量减小定模板和定模座的厚度。
2.护耳浇口护耳浇口主要用于高透明的平板形塑料制品及变形要求很小的塑料制品。
优点:护耳浇口是在型腔侧面开设耳槽,熔体通过浇口冲击在耳槽侧面上产生摩擦热,从而改善了流动性,经调整方向和速度后,在护耳处均匀而平稳地进入型腔,可以避免喷流。
缺点:浇口切除较为困难,浇口痕迹较大。
3.点浇口点浇口尤其适用于圆桶形、壳形及盒形塑料制品。
对于较大的平板形塑料制品,可以设置多个点浇口,以减小翘曲变形;对于薄壁塑料制品,浇口附近的剪切速率过高,残余应力大,容易开裂,可局部增加浇口处的壁厚。
优点:点浇口位置限制小,浇口痕迹小,开模时浇口可自动拉断,有利于自动化操作。
Moldflow设计指南——浇口及浇注系统

流长缩短至900 mm, 所需充模压力降低
熔体大部分单向流动, 初期辐射状流动区较大
流长缩短至800mm 熔体单向流动较好
产生了较多的熔接线
浇口设计
Moldflow在浇口设计中的应用示例
成型窗口
不可行区:充模压力 高于额定注射压力的 80%(流长过长导致)
厚度h约为0.8mm~4.8mm 宽度为1.6mm~6.4mm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手工去浇类浇口
薄膜浇口
相当于扇形浇口的简化 版,不能获得平坦的熔 体流动前沿
薄膜浇口:由直流道、 熔体分配流道和浇口面 组成;熔体分配流道长 与制件进胶尺寸相当
常用于注射丙烯酸制品 和翘曲度要求很高的平 板制品
厚度h约为0.25mm~0.63mm 长L为0.63mm
浇口处熔体流动的压力降由传热控制,工艺条件的微小变 化会给熔体充模流动方式带来很大改变
浇口处易发生迟滞现象 浇口处熔体流动不稳定,会形成很大的压力降 浇口的加工误差和摩擦磨损对流经浇口的熔体压力降影响
极大 通过浇口调整来实现的流动平衡,成型窗口很小,其流动
平衡极易被工艺参数的微小波动破坏
浇注系统设计
牛角浇口/香蕉入水: 镶块加工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自动去浇类浇口
热流道浇口
无浇注系统凝料,热流道(浇 口)模具也称无流道模具
成型保压时间 由浇口附 近的制件冻结程度控制
浇口设计
浇口类型
自动去浇类浇口
阀浇口
增设阀针 可控制保压时间 浇口可更大,浇口痕更光滑 可生产出质量更加稳定的塑 料制品
主讲:匡唐清
华东交通大学 材料工程系
主要内容
浇口类型及特点

浇口类型及特点浇口是指在铸造过程中,用于浇注熔融金属的孔洞或通道。
浇口的类型及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铸造工艺进行分类和描述,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浇口类型及其特点。
1. 直浇口直浇口是将熔融金属直接倒入模具中的浇口类型。
它的特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铸造较小且形状简单的零件。
直浇口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浇注速度快,能够满足一些对于铸件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情况。
但直浇口的缺点是易产生气孔和夹杂物,并且容易造成金属流动不均匀,导致铸件形状和尺寸精度较差。
2. 斜浇口斜浇口是将熔融金属沿着模具的斜面倾倒的浇口类型。
它的特点是能够改善金属流动的均匀性,减少气孔和夹杂物的产生。
斜浇口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铸件,可以使得金属流动更加平稳,填充整个模腔。
但斜浇口的缺点是对模具的要求较高,需要设计合理的斜面和倾斜角度,并且斜浇口的浇注时间较长,需要注意控制金属的冷却速度。
3. 多点浇口多点浇口是将熔融金属从多个浇口同时注入模腔的浇口类型。
它的特点是能够使金属流动更加均匀,填充整个模腔,减少缩孔和夹杂物的产生。
多点浇口适用于大型和复杂形状的铸件,可以提高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但多点浇口的缺点是需要更加复杂的模具设计,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
4. 分级浇口分级浇口是将熔融金属从上到下逐级注入模腔的浇口类型。
它的特点是能够控制金属的流动速度和方向,避免金属注入时的喷溅和气泡产生。
分级浇口适用于对铸件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可以提高铸件的表面光洁度和密实度。
但分级浇口的缺点是需要更加复杂的模具设计和浇注工艺控制,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
5. 真空浇口真空浇口是在浇注过程中通过真空泵抽取模腔中的空气,使金属充分填充模腔的浇口类型。
它的特点是能够有效地减少气孔和夹杂物的产生,提高铸件的密实性和内部质量。
真空浇口适用于对铸件内部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可以减少金属氧化和污染。
但真空浇口的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不同的浇口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浇口的设计规范_ok

1.概述浇口是连接流道与制品的直接通道,浇口的类型和尺寸对制品的成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浇口的种类有大水口、侧浇口、潜浇口、弯钩浇口、隧道式浇口和三板模点浇口。
在汽车模具浇口设计时,选择浇口类型及尺寸可参考客户提供的样件,或者参考类似模具母本,然后由CAE 分析出合理的位置及尺寸,如有不确定因素应进行评审得出结果。
2. 浇口设计2.1大水口ØA和SRB 需要与注塑机匹配,大于注塑机对应尺寸, ØC 由CAE 提供,H 尽量小于80mm。
(如图1)2.2侧浇口常见的有直通式侧浇口、扇形侧浇口和搭接式侧浇口。
注意:侧浇口不能设计在皮纹等外观面边缘!2.2.1直通式侧浇口:L 为2mm,W 和H 由CAE 分析提供,W 等于或略小于分流道宽度。
(如图2) 图1 大水口图2 直通式侧浇口2.2.2扇形侧浇口:L为2mm,浇口尺寸CAE 提供。
(如图3)图3 扇形侧浇口2.2.3搭接式侧浇口:L 为2mm,W 为1.5mm,H2为1.2-1.8mm,T 为产品壁厚,H1为分流道高度。
(如图4)图4 搭接侧浇口2.3潜浇口多设计在产品的筋位或侧壁上,如果产品形状无法设计可增加辅助筋位(如图5)或借助顶杆(如图6)。
主要分推切式和拉切式,浇口的截面形状基本形式是圆形(如图7),可变化为矩形(如图8)。
图5 加辅助筋位潜浇口图6 加辅助顶杆潜浇口图8 截面为矩形潜浇口图7 基本形式潜浇口2.3.1基本形式的潜浇口参数(如图9)。
图9 基本形式的潜浇口2.3.2辅助顶杆潜浇口参数(如图10)。
图10 基本形式的潜浇口2.3.3拉切式潜浇口参数(如图11)。
图11 拉切式潜浇口2.3.4对于潜浇口,浇口和流道最好分别设计到前模和后模,这样浇口拉断时受力和变形都比较好,但是如果流道设计到前模,热流道喷嘴需要加工形状,所以潜浇口设计时不限制浇口和流道是否分别在前后模,但是浇口的设计和流道的设计都要符合标准。
塑胶模具中的浇口形式及位置

塑胶模具中的浇口形式及位置浇口的类型有:1、直接浇口:又称主流道型浇口,其优点:利于排气和消除熔结痕,模具机构简单而紧凑。
缺点:周期延长,超压填充,容易产生残余应力。
适用于单腔模。
2、侧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由塑件侧面进料,广泛使用于多腔模。
浇口与分流道相接处采取斜面或圆弧过度。
3、扇形浇口:它是矩形侧浇口的一种变异形式,此浇口的加工虽困难一些,但有助于熔体均匀地流过扇形浇口。
优点:使塑料充模时横向得到更均匀的分配,降低制品的内应力和带入空气的可能性。
常用来成型宽度较大的薄片状制品。
4、薄片浇口:其特点是将浇口的厚度减薄,而宽度取作浇口边制品宽度的1/4至全宽,浇口台阶长约0.65mm。
优点:能使物料在平行流道内均匀分配,以较低的线速度呈平行流均匀地进入型腔,降低了制品的内应力,减少了因取向而产生的翘曲。
缺点:提高了制品的生产成本。
适于成型大面积的扁平制品。
5、环形浇口:优点:进料均匀,流速大致相同,空气容易顺序排出,同时避免了侧浇口的型芯对面的熔结痕。
主要用于圆筒形制品或中间带有孔的制品。
6、轮辐浇口:这种浇口将整圆周进料改成了几小段圆弧进料,优点:去除浇口方便,浇口回头料较少。
缺点:熔结痕增多,塑件强度受到影响。
7、爪形浇口:分流道与浇口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8、护耳浇口:小浇口加护耳,作用:可以避免喷射现象,降低速度,均匀地进入型腔,确保制件质量。
缺点:割除护耳比较麻烦。
适于有机玻璃、聚碳酸脂等透明材料和大型ABS塑料成型。
9、点浇口:是一种断面尺寸很小的浇口。
优点:自行切断,无需修剪浇口,生产效率高。
单腔模多腔模均适用。
断离后的点浇口凝料可以由手工取出或靠点浇口自动脱落机构脱模。
10、潜伏浇口:采用潜伏浇口只需要两板式的单分型面模具,而采用点浇口则需要三板式的双分型面模具。
其特点:.浇口位置一般选择在制品侧面不影响外观的地方或加工圆柱形分流道;分流道设置在分型面上;浇口部位宜设计为镶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