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前5分钟

合集下载

课前三分钟-生活趣味数学

课前三分钟-生活趣味数学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汇报人:XXX
奇妙的问题
到底有几只猫呢?
房间里有4个角落,每个角落 各有1只猫,而每只猫的对面各有3 只猫,同时每只猫的尾巴上面也各 有1只猫,请问这间房间里到底有 几只猫?
到底有几只猫呢?
答案:房间里只有4只猫。
狼、山羊和高丽菜
有个老人带着他的狼、山羊和高丽菜到河川 的对岸。但是船太小了,只能载运狼、山羊和高 丽菜其中之一。可是,如果把狼和山羊留在岸上, 狼会吃掉羊,把羊和高丽菜留在岸上的话,山羊 又会吃掉高丽菜,请问农夫到底该怎么办,才能 将狼、山羊与高丽菜平安无事地怕狼,又会吃高丽菜,所以先由解决山羊开始。
①老人先带山羊到河对岸,再自己划回来; ②再把狼带过去放在对岸,将山羊带过来; ③将高丽菜送到对岸,老人回来; ④最后把山羊带到对岸。
谢 谢!
汇报人:XXX

五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

五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⑪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 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 宽,高。 ⑫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如, 的分数单位是
2 7
1 7 。
⑬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
⑭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 1.分子比分母或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 假分数。假分数大于 1 或等于 1.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⑮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 变。 ⑯ 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如,5 和 7 是互质数。 ⑰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 公因数 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 母分数,叫做通分。 ⑱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⑲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进行计算。
五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
①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 数的因数。 如: 12÷2=6, 我们就说,12 是 2 的倍数, 2 是 12 的因数。 12÷6=2, 我们就说,12 是 6 的倍数,6 是 12 的因数. ②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③ 在整数中,是 2 的备受的数叫做偶数(0 也是偶数) ,不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④ 2 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个位上的数是 0,2,4,6,8 的数是 2 的倍数。如:12,34,56,78。 ⑤ 5 的倍数:一个数个位上的数是 0,5 的数是 5 的倍数。如:15,20,30,35,40,45. ⑥ 3 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如:123 各位上 的数的和为 6. 6÷3=2,所以 123 是 3 的倍数。 ⑦ 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一个数个位上的特征: 一个数个位上的数是 0 的数。 如 30,20。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 6 个面,12 条棱,4 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 做长方体的 长、宽、高。 ⑧ 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 x 棱长 )x6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 x 宽+长 x 高+宽 x 高)x2 ⑨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计算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 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长方体的体积=长 x 宽 x 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 x 棱长 x 棱长,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x 高 ⑩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底面积就是占地面积=长 x 宽(长方体) ,棱 长 x 棱长(正方体) 单位名称 长度 面积 体积 容积 米,分米,厘米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升,毫升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10 100 1000 1000

二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

二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

二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1. 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聊数学课前的三分钟,这可是咱们的小秘密哦!想想看,每次上课之前,老师是不是都会跟我们说:“来,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这时候,咱们的心里是不是就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尤其是二年级的孩子们,都是活泼的小精灵,听到数学就像听到糖果一样开心。

1.1. 数学的神奇你们知道吗,数学其实就像魔法一样!有时候,一道题就能把我们带到一个神秘的世界。

比如说,老师在黑板上写了“2 + 3 = 5”,哇,五个小球就从天而降,咕噜咕噜地滚到我们面前!所以,数学不光是数字,它还是一个充满惊喜的乐园哦!大家可不能小看它,咱们可要认真对待。

1.2. 三分钟的准备那么,咱们在这三分钟里该做些什么呢?首先,可以深呼吸,想一想今天要学什么。

是加法,还是减法呢?还是有更酷的图形?想象一下,咱们要变成小小数学家,去探索那些藏在数字里的秘密。

紧接着,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聊聊,看看他们有什么有趣的数学故事。

谁知道呢,也许你的好朋友刚刚在玩“数数游戏”,能把你带入一个数学的新天地!2. 轻松的互动接下来,咱们要动动脑筋,玩点有趣的游戏!我知道,有些小朋友最喜欢的是“数到十”的游戏。

大家一起数,数到十的时候,谁喊得最快,谁就是今天的小数学王!而且,咱们可以用手指来比划,像在打拍子一样,数得越快,越有节奏感,感觉就像在开音乐会。

听着,数数字的声音就像是小鸟在唱歌,清脆又悦耳。

2.1. 数字的舞蹈不仅如此,数字之间还可以跳舞哦!想象一下,数字“1”和“2”牵着手,绕着圈圈转,像在跳探戈!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动作来表现每个数字,比如说,1可以是一个小朋友,2可以是两个小朋友,咱们一起在教室里“舞蹈”,让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仿佛在朋友们开派对。

2.2. 笑声与知识当然,咱们也要记得带上快乐的心情,笑声是学习的最好调味剂!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咱们都可以用幽默来化解。

有时候,老师提问,“5 –3 = ?”,同学们如果答错了,没关系,可以打个哈哈,说:“哎呀,脑袋里装满了小星星,没想到啊!”这样一来,大家都会哈哈大笑,轻松的气氛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知识。

试讲5分钟小学数学教案

试讲5分钟小学数学教案

试讲5分钟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整数的概念,能够进行整数加减运算;
2. 能够准确地做出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 整数的加法运算;
2. 整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
1. 了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则;
2. 能够正确地运用规则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1. 整数的概念、加减法的规则;
2. 整数加减法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出示一组整数,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规律,引出整数的概念。

二、整数加法运算
1. 让学生复习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2. 老师出示几道整数加法的算式,让学生逐个解答;
3. 学生互相核对答案,讨论解题方法。

三、整数减法运算
1. 让学生回顾整数减法的规则;
2. 出示几道整数减法的算式,让学生逐个解答;
3. 学生互相核对答案,讨论解题方法。

四、练习
1. 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加减法运算的方法;
2. 老师抽查几名学生回答问题。

五、总结
老师总结整数加减法的规则,让学生复习并掌握。

六、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整数加减法的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规则完成。

教学反思:
在教学整数加减法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则,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同时,要注意设计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课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1.回顾所学知识,整理并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2.掌握数学优秀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3.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重点•数学知识的整理和概念的掌握;•数学优秀学习方法的掌握。

3.教学难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4.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预习(5分钟)在课前,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以根据本季度学习的重点难点情况,选取部分习题,向学生推荐需要特别关注的习题。

第二步:典型例题复习(10分钟)教师通过布置近几年中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些典型例题,例子选择难度相对较小的部分,让学生快速回忆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达到短期内易于记忆。

第三步:知识概念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一些前置重点知识点,以及相关题型。

通过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形成丰富的数学常识,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

第四步: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思考习题的方法。

在小组讨论中,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灵感,结合自己的特点、优点和不足,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第五步:提高速度的方法(10分钟)教师介绍一些提高考试速度的方法,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

给学生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建议,让学生提升做题速度的技巧,并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第六步:课后习题练习(20分钟)教师在课堂上出一些课后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题目,同时也可以适当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反思此次课中,教师精心设计了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了所学知识点和相关练习。

教师采用典型例题的方式,从多个角度梳理数学知识点,让学生快速复习所学的知识点。

加强了概念的重复纠正,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细节理解。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点,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促进和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讲课稿

小学数学教案讲课稿

小学数学教案讲课稿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他3个苹果,那么小明一共
有多少个苹果?”引出本堂课的主题——加减法。

二、引入新知识(10分钟)
1. 通过实物教学:老师用实际的物品让学生操作加减法,让学生感受到“加”和“减”的意义。

2.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在一起,减法是指将一个数
从另一个数中减去。

三、练习(15分钟)
1. 老师出示一道加法题目:“2+3=?”让学生回答。

2. 老师出示一道减法题目:“5-2=?”让学生回答。

3. 让学生分组互相出题给对方做,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记忆。

四、巩固(10分钟)
1. 老师让学生做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题目。

2. 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几道加法和减法题目,然后相互交换做。

五、拓展(5分钟)
1. 老师出示一些比较复杂的加减法题目,引导学生尝试解决。

2. 让学生通过电子设备或书本找到更多有关加减法的题目进行练习。

六、总结(5分钟)
1. 老师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勇于思考和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2分钟)
1. 布置一些加减法的书面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案结束。

数学课前五分钟限时计算计划

数学课前五分钟限时计算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草桥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前五分钟限时计算计划草桥小学四年级组小学四年级学生处于学习习惯巩固的阶段,学习兴趣培养及学习潜能开发的黄金阶段。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堂的课前五分钟影响学生的发展,同样数学课堂课前的五分钟不容忽视,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以及思维的反应能力和数学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前五分钟,现将本学期的“课前五分钟限时计算”计划如下:首先要抓好出题数量,一开始出题数量不宜过多,10道即可,等学生熟练之后,可以逐渐增加为15道,对于一些非常熟练的学生,我们可以出到20道,让这一些学生发挥。

其次,抓好出题内容,一般来说,出题内容由于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除法,不外乎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等,我们在出题时,要紧跟教材,不要脱离大纲要求。

例如学习了小括号,我们就可以出小括号相关的内容;一定不能脱离教材能容而随口而出,这样给学生一种应付的表象。

各种内容要结合出,让学生都联系到。

还要,抓好出题难易程度,口算题刚开始太难学生错误太多,就会逐渐失去兴趣,所以一开始所出题目不能太难,要针对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出一些比较容易的题目,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感觉,这样才乐于参与这项活动。

随着学生能力的逐渐提高,题目也逐渐趋向于偏难一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学生才会一直报纸较高兴趣。

当然学习某一项内容,都要采取这种方法。

最后要抓好出题人,一开始开展课前五分钟口算,一般由老师出题,先给学生确定一个标准,确定出题的难易程度,确定读题的速度。

在大部分学生掌握的情况下,这是可以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出题、读题,并且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让他们改正,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让全部学生参与。

以上只是我对本学期针对四年级学生设计的课前五分钟的计划情况,相信,在本学期坚持积累,一定会受到较好的效果。

数学课前的三分钟演讲稿范文三篇

数学课前的三分钟演讲稿范文三篇

数学课前的三分钟演讲稿范文三篇想要获取更多文章,敬请关注职场,谢谢大家!数学课前的演讲稿三分钟篇一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故事是《爱思考的“数学王子”高斯》。

在德国的一个农村,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爸爸是小店的伙计,妈妈是石匠的女儿,他们的骄傲就是聪明的小高斯。

小高斯从小就表现出数学天才。

有一次,父亲帮老板算几个工人的工资,忙得他满头大汗,才得出一个数字。

谁知刚满四岁的小高斯悄悄地告诉他数字算错了。

父亲惊讶极了,重新验算后,果然是小高斯说得对。

真奇怪,也没人教他,他是从哪儿学来的呢?小高斯上了小学,在这里有一位从城里来的算术老师。

他不愿意大老远来教这群乡下笨孩子,所以总是发脾气,孩子们都特别地怕他。

一天,他发完脾气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长长的算式,边写边说:“今天,你们给我算1+2+3+4......一直加到100的总和,算不好不准回家吃饭,听到了没有?你们这些笨家伙!”“天哪,这道题真难,快算吧。

要不回不了家了。

”“1+2=3,3+3=6......”“咦,高斯,你怎么还不快算?”“哦,我知道,我在想一个更好的办法。

”“天哪,快,来不及了。

”“唉,算到什么时候才能算完啊。

”此时的小高斯正用一只手托着脑袋,在细心地观察着这个算式,他在开动脑筋,找它们的规律。

突然,他眉开眼笑起来,“1+2+3......一直加到100,等于5050。

”“老师,我算好了。

答案是不是这个?”“去去去,这么快就能算好,肯定是错的。

”“老师,是不是5050?”“什么?你?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老师,我仔细看了这个算式。

在这100个数里,一头一尾两个数相加,都是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也就是总数为5050,”“唉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你叫什么名字?”“高斯!”“你从哪里学的数学?”“我自己!”“哦?是嘛,了不起!”从此,这位老师再也不对大家凶了。

尤其是对高斯,更是精心指点,把他引入了神奇的数学王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