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学习

合集下载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这里的符号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图形、音像、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

观念和价值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复合体。

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1、广泛性。

2、传递性。

3、教育性。

4、深刻性。

计算机文化: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于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计算机是一种具有计算、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的机器设备。

它能接收数据,保存数据,按照预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和保存处理结果。

计算机的发展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

计算机的特点: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和精确性。

计算机的分类:根据处理的对象划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根据用途划分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根据规模划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1)按处理对象划分:模拟计算机:专用于处理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的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用于处理数字数据的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模拟技术与数字计算灵活结合,输入和输出可以是数字数据或模拟数据。

(2)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通用计算机:适用于解决一般问题,其适应性强,应用面广。

专用计算机:用于解决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应用于如自动化控制、工业仪表、军事等领域。

(3)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巨型机:勇于承担重大的科学研究、国防尖端技术和课题及数据处理任务等。

如大范围天气预报、核能探索、研究洲际导弹和宇宙飞船等都离不开巨型机。

大型主机:硬件配置高档,性能优越,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较大的存储容量。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第二章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2.1 操作系统概述
2.1 操作系统概述
• 2.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 2.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 2.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 2.1.4 微机常用的操作系统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2.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管理和 控制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的大型程序, 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它不仅管理和控制 系统软件,也为各种软件提供良好的开发 和运行环境,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设计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统资源 的利用率、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返回目录
2.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 实时操作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 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事件的处理,并控制 所有实时设备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实时系 统通常应用于对及时性要求很高的工业生产 自动控制、军事方面的自动控制等实时过程 控制系统或银行的数据处理、预订票务管理 等实时信息系统处理系统。
返回目录
2.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 网络操作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用户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 接口。网络操作系统不仅具有通常操作系统 的功能,还具有管理计算机网络,进行网络 通信、网络资源共享的功能。
返回目录
2.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 分布式操作系统
– 分布式操作系统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 计算机网络,均衡各台计算机的负荷并可以 互相协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分布式系 统中,各台计算机无主次之分,共享资源。 因此,分布式操作系统下的多台计算机,对 用户来说就象是一台计算机。
返回目录
2.2.1 DOS操作系统的发展
• MS-DOS的前身是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PC-DOS。 微软公司在1981年买下了PC-DOS的专利, 经修改、扩充后更名为MS-DOS,即MSDOS V1.0版。随着微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 发展,微软公司也在不断地更新DOS版本。 从1981年推出的DOS V1.0到今天,已经过 了十多次修改,目前最新的版本为MSDOS V6.22。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章节必背知识点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章节必背知识点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章节必背知识点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部分1.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算术和逻辑操作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硬件和软件。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板等。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等。

二、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第一代计算机(1945-1955年):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元件,体积庞大、耗电量大、计算速度慢。

2.第二代计算机(1955-1964年):采用晶体管替代电子管,体积缩小、计算速度提高。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5年):采用集成电路,体积更小、成本更低、计算速度进一步提高。

4.第四代计算机(1975-至今):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集成度更高、速度更快、功耗更低。

三、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1.计算机的分类:超级计算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嵌入式计算机。

2.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运算速度:一般以CPU主频来衡量,单位是赫兹(Hz),表示每秒钟可以进行多少次计算操作。

- 存储容量:表示计算机可以存储的数据量,单位是字节(Byte)。

- 数据传输速度:表示计算机在内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速度,单位是比特每秒(bps)。

-故障率:表示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可能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表示。

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共享数据和资源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覆盖范围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网状网络。

-按通信方式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

-按使用者分:公用网、专用网。

五、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计算机文化基础——基础知识

计算机文化基础——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作用
其它系统软件
• 高级语言处理程序 主要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 例如: Fortran,Pascal,C/C++,VC++,Basic,VB,Java等
• 诊断程序 主要用于对计算机系统硬件的检测。
2.应用软件
用户编写的软件 办公软件—Office组合软件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
5 总线
按总线内所传输的信息种类,可分为: 数据总线(DB):CPU与内存或I/O接口之间的数据 传递。 地址总线(AB):内存与I/O接口的地址信息,它的 条数决定了内存空间的范围大小。 控制总线(CB):传送控制器的控制信息。它的条 数由CPU的字长决定。
6 主板p34
CPU插座 串行接口
AGP扩展槽 PCI扩展槽
1.硬件系统(Hardware):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设备
的总称,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
2.软件系统(Software):指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各种形式的程
序和文档。它可以扩大计算机的功能、提高计算机的效率。
3.相互关系: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并不是独立的,软件是建立
和依托在硬件基础上的,没有硬件对软件的支持,软件的功能 就无从说起;没有软件的硬件称为裸机,不能使用。它们的关 系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
每秒5000次加法 18000个电子管 占地170平方米 重30吨 耗电140千瓦
ENIAC
世界上第一款商用计算机是1951年 生产的UNIAC计算机,计算机第一次作 为商品被出售。用于公众领域 数据处理, 共生产了50台。
1.1.2 计算机的分代
通常是按所使用的电子器件来划分: 第一代__电子管(1946~1958) 第二代__晶体管(1958~1964) 第三代__中小规模集成电路(1964~1970) 第四代__大规模集成电路: 新一代: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分子计算机)、

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

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

1.汉字的输入编码为了能直接使用西文标准键盘把汉字输入到计算机,就必须为汉字设计相应的输入编码方法。

当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数字编码常用的是国标区位码,用数字串代表一个汉字输入。

区位码是将国家标准局公布的6763个两级汉字分为94个区,每个区分94位,实际上把汉字表示成二维数组,每个汉字在数组中的下标就是区位码。

区码和位码各两位十进制数字,因此输入一个汉字需按键四次。

数字编码输入的优点是无重码,且输入码与内部编码的转换比较方便,缺点是代码难以记忆。

拼音码拼音码是以汉字拼音为基础的输入方法。

使用简单方便,但汉字同音字太多,输入重码率很高,同音字选择影响了输入速度。

字形编码字形编码是用汉字的形状来进行的编码。

把汉字的笔划部件用字母或数字进行编码,按笔划的顺序依次输入,就能表示一个汉字。

为了加快输入速度,在上述方法基础上,发展了词组输入\联想输入等多种快速输入方法。

但是都利用了键盘进行“手动”输入。

理想的输入方式是利用语音或图象识别技术“自动” 将拼音或文本输入到计算机内,使计算机能认识汉字,听懂汉语,并将其自动转换为机内代码表示。

目前这种理想已经成为现实。

2.汉字内码汉字内码是用于汉字信息的存储、交换、检索等操作的机内代码,一般采用两个字节表示。

英文字符的机内代码是七位的ASCII码,当用一个字节表示时,最高位为“0”。

为了与英文字符能相互区别,汉字机内代码中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均规定为“1”。

注意:有些系统中字节的最高位用于奇偶校验位,这种情况下用三个字节表示汉字内码。

3.汉字字模码字模码是用点阵表示的汉字字形代码,它是汉字的输出形式。

根据汉字输出的要求不同,点阵的多少也不同。

字模点阵的信息量很大,所占存储空间也很大。

因此字模点阵只能用来构成汉字库,而不能用于机内存储。

字库中存储了每个汉字的点阵代码。

当显示输出或打印输出时才检索字库,输出字模点阵,得到字形。

注意:汉字的输入编码、汉字内码、字模码是计算机中用于输入、内部处理、输出三种不同用途的编码,不要混为一谈。

计算机文化基础——基础知识

计算机文化基础——基础知识

•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 器。
内存信息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但断电后信息 全部丢失。
(2) 内存的分类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计算机工作时CPU频繁地和内存交换信息, 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已达到了几ns(纳秒),而 RAM访问数据的周期最快也需50ns。
优势:数据处理能力强;充分利用网上的闲置处理能力。
3.中间件技术: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在
客户机和服务器中间增加一组服务,如ODBC。
1.1.5计算机的应用
⑴科学计算: 量子化学、核物理学、天气预报等。
⑵数据处理: 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情报检索…
⑶过程控制: 冶金、化工、水利等。
操作码 操作数
一台计算机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 的指令系统。 程序:指令序列
2.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取指令: 从内存取指令到CPU(指令寄存器) 。
分析指令:对操作码进行译码、确定操作数的地址。
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要完成的操作,向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
3.程序的执行过程 CPU不断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过程。
1.2.1硬件系统基本结构
中央处理器 CPU
运算器 控制器
… ...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输出设备
结 果
数据流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思想:
• 二进制
•程序与数据一样存放在内存
•五大模块
1. 输入设备
输入的数据 存放在?
2. 输出设备
• 显示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视觉信息的一种输 出设备。用于显示程序、数据、图形等。
外存

大一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

大一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

大一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

因此,了解计算机的文化基础知识点是大家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大一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时的知识点。

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早期计算机。

由机械计算机逐渐发展到电子计算机,再到今天的微型计算机。

从古代的巴比伦人使用算盘,到图灵的发明机械通用计算器,再到冯·诺伊曼结构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每一步都为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原理和设计。

2.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由许多硬件组件构成,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等。

了解这些硬件组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例如,理解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的。

了解内存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存储和访问数据的。

3. 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核心程序。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和Linux等。

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并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

例如,了解操作系统如何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电脑文件。

4.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互通的基础设施。

现代社会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了解IP地址和URL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互联网上的资源是如何寻址和定位的。

了解常用的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是如何进行的。

5. 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编程是将人类思想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指令的过程。

掌握基本的编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创造和解决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定稿版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定稿版

计算机文化基础必背知识点定稿版
一、关于计算机
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通过控制机电子器件来运行一
系列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功能的设备。

2、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传统机
器阶段、微型计算机阶段、智能计算机阶段和超级计算机阶段。

3、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由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组成。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环境计算机网络(EN)、多媒体计算机网络(MCN)和宽带计算
机网络(BCN)等。

二、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概念:程序设计是指使用高级语言或者低级语言按一定
的指令,制定出完整的计算机程序的行为过程,以实现一定的功能和有效
的操作。

2、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的方法可分为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和面
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是指采用程序结构语言,如C语言,以函数或子过程为单位,从上至下,逐步实现程序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