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计算机二级考试大纲
2018-2019-2《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

2018-2019-2《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本次考试采用机试。
二、题型三、考试内容(一)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 基本的信息技术。
3. 集成电路的分类。
4. 通信系统的组成。
5. 比特与数制、数值信息的表示。
6. 计算机硬件、分类、性能指标。
7. 计算机软件分类、操作系统的功能。
8.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
9.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10.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的有关内容。
11. VBA基础。
(二)Word操作1. Microsoft Office应用界面使用和功能设置。
2. Word的基本功能,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打印和保护等基本操作。
3. 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应用文档样式和主题、页面边框、段落边框与底纹、调整页面布局等排版操作。
4. 文档中表格的制作与编辑。
5. 文档中图形、图像(片)对象的编辑和处理,文本框和文档部件的使用,符号与数学公式的输入与编辑。
6. 文档的分栏、分页和分节操作,文档页眉、页脚的设置,文档内容引用操作。
7. 文档审阅和修订。
8. 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和处理文档,邮件中编辑收件人列表、规则的设置,邮件合并前的主文档及合并后的文档的保存。
9. 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文档视图的使用。
(三)Excel操作1. Excel 的基本功能,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视图的控制。
2. 工作表数据的输入、编辑和修改。
3. 单元格格式化操作、数据格式的设置。
4.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保护、共享及修订。
5. 单元格的引用、公式和函数(if、and、or、vlookup、mid、sum、sumif、sumifs、countif、countifs、if函数的嵌套等)的使用。
6. 多个工作表的联动操作。
7.图表的创建、编辑与修饰。
8. 数据的删除重复项、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分组显示和合并计算。
2018年计算机二级考试-word范文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计算机二级考试篇一: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第1章数据结构与算法经过对部分考生的调查以及对近年真题的总结分析,笔试部分经常考查的是算法复杂度、数据结构的概念、栈、二叉树的遍历、二分法查找,读者应对此部分进行重点学习。
详细重点学习知识点:1.算法的概念、算法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概念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逻辑结构及物理结构的定义3.栈的定义及其运算、线性链表的存储方式4.树与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完全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遍历5.二分查找法6.冒泡排序法1.1算法考点1 算法的基本概念考试链接:考点1在笔试考试中考核的几率为30%,主要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了解算法中对数据的基本运算。
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施某种算法,这种算法称为计算机算法。
1.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2.算法的基本要素:(1)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一个算法由两种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有以下4类: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和数据传输。
(2)算法的控制结构: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称为算法的控制结构。
描述算法的工具通常有传统流程图、N-S结构化流程图、算法描述语言等。
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而成。
考点2 算法复杂度考试链接:考点2在笔试考试中,是一个经常考查的内容,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几率为70%,主要是以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重点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识记算法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概念。
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同一个算法用不同的语言实现,或者用不同的编译程序进行编译,或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效率均不同。
计算机一级二级考试内容划定

一级MS Office、一级WPS Office、一级Photoshop,一级网络安全素质教育。
一级共四个科目。
其中网络安全素质教育于2019年9月首次开考。
考试形式:完全采取上机考试形式,各科上机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
考核内容1、一级WPS Office1. 采用无纸化考试,上机操作。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软件环境:Windows 7操作系统,WPS Office 2012办公软件。
3. 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下列各项操作:(1)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的基本知识)(20分)(2)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10分)(3)WPS文字的操作。
(25分)(4)WPS表格的操作。
(20分)(5)WPS演示软件的操作。
(15分)(6)浏览器(IE)的简单使用和电子邮件收发。
(10分)2、一级MS Office1. 采用无纸化考试,机操作。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软件环境:Windows 7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 2010办公软件。
3. 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下列各项操作:(1)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的基本知识)。
(20分)(2)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10分)(3)Word操作。
(25分)(4)Excel操作。
(20分)(5)PowerPoint操作。
(15分)(6)浏览器(IE)的简单使用和电子邮件收发。
(10分)3、一级Photoshop1.题型及分值单项选择题55分(含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20分,Photoshop知识与操作部分35分)。
Photoshop操作题45分(含3道题目,每题15分)。
2. 考试环境Windows 7。
Adobe Photoshop CS5(典型方式安装) 。
二级:根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 高级应用考试大纲(2018年版)》,全国计算机二级MS Office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 的功能和使用、excel的功能和使用、power point 的功能和使用4大内容。
2018年计算机类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2018年计算机类专业技能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2018年重庆市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计算机类专业技能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生参加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旨在考查计算机类专业中职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使用Visual FoxPro 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使用C语言进行简单编程和调试程序的能力;使用办公软件Office2010进行文档和表格处理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250分。
2.考试方式:上机操作,电子题单以PDF格式存放于考试工作盘中指定文件夹下。
3.考试内容:(1)计算机基础操作,分值:20分(2)Visual FoxPro 数据库,分值:50分(3)C语言程序设计,分值:60分(4)Word2010文字处理,分值:60分(5)Excel201,分值:60分)四、考试内容(一)计算机基本操作1. 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中管理文件及文件夹,包括创建、打开、关闭、移动、复制、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2.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中使用常用输入法进行中英文录入(提供五笔字型和拼音输入法工具)。
(二)Visual FoxPro 数据库1. 建立数据库。
2. 创建数据库表。
3. 设置数据库表的主键、字段默认值、字段有效性规则。
4. 修改数据库表结构。
5. 插入、删除、更新记录。
6. 从数据表中查询数据并保存查询结果。
7. 建立表间关系并设置参照完整性规则。
8. 使用SQL语句完成下列操作:(1)使用Create Database,Open Database创建、打开数据库。
(2)使用Create Table,Alter Table创建、修改表结构。
(3)使用Insert Into语句向表中插入记录。
(4)使用Update语句更新记录。
(5)使用Delete语句删除记录。
(6)使用Select语句查询数据。
(三)C语言程序设计1. 在集成开发环境中编写、调试和运行C语言程序。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2020年版)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操作系统。
2.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3.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4.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5.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6.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7.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一、计算机系统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结构。
2.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包括CPU的功能和组成,存储器分层体系,总线和外部设备。
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目录和文件系统、I/O设备管理。
二、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1三、程序设计基础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四、软件工程基础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五、数据库设计基础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2018年计算机专业理论考试大纲

计算机类专业基础理论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及分值比例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为闭卷,笔试。
满分200分。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包含难题约10%(20分),中等难度试题约10%(20分),容易题约80%(160分)。
4.题型及分值比例:页脚内容1三、考试内容及要求课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一)网络基础知识1.了解网络的概念、功能与发展。
2.了解网络的分类。
3.了解局域网的概念、组成及特征。
4.理解局域网的组网类型及特性。
5.了解服务器和PC机在硬件性能上的差异。
6.了解ISO、IEEE、ARPA标准化组织。
7.理解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
8. 了解数据通信中信号传输方式、通信方式、复用技术、同/异步传输以及网络交换技术等相关概念。
9.理解OSI、IEEE、TCP/IP通信协议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功能和作用,了解数据帧、IP、TCP、UDP数据包的组成结构。
页脚内容210.了解IPv4版IP地址分类,子网掩码及作用,掌握子网的划分。
11.理解固定IP、动态IP、公有IP、私有IP的概念。
12.了解一些特殊IP的作用,如主机部分全0或全1、第一节为127的IP地址、全0、全1和自动私有IP等。
(二)局域网的组建1.了解网络的有线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和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微波、红外)的传输特性。
会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传输介质和连接器。
2.理解双绞线的传输特性、类型及质量等级,会按EIA/TIA 568A或EIA/TIA 568B标准制作双绞线跳接线(交叉与直连)。
3.了解以下网络设备的作用及功能: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4.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结构、星型结构、环型结构、网状结构)及通信特性,并根据不同结构选用不同的传输介质。
5.掌握用双绞线连接局域网中各种网络设备的方法。
6.掌握Windows环境下实现网络连接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说明: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安装配置网络客户、服务与协议7.掌握Windows环境下资源共享和权限设置。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大纲汇总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2018 年版)基本要求1.算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 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 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1. 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 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 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 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 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 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 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 结构化程序设计。
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 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 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 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 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报考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 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 图,从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 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 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1. 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全国计算机vb二级等级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vb二级等级考试大纲全国计算机vb的二级考试里,我们经常会遇到哪一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全国计算机vb二级考试大纲和练习题目及答案解析,供大家参阅,让大家对接下来的全国等级考试有一定意义! 计算机vb二级考试大纲一、Visual Basic 程序开发环境1. Visual Basic 的特点和版本。
2. Visual Basic 的启动与退出。
3. 主窗口:(1) 标题和菜单。
(2) 工具栏。
4. 其他窗口:(1) 窗体设计器和工程资源管理器。
(2) 属性窗口和工具箱窗口。
二、对象及其操作1. 对象:(1) Visual Basic 的对象。
二级各科目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及样题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2013 年版)》附录部分。
(2) 对象属性设置。
2. 窗体:(1) 窗体的结构与属性。
(2) 窗体事件。
3. 控件:(1) 标准控件。
(2) 控件的命名和控件值。
4. 控件的画法和基本操作。
5. 事件驱动。
三、数据类型及其运算1. 数据类型:(1) 基本数据类型。
(2) 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
2. 常量和变量:(1) 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
(2) 变体类型变量。
(3) 缺省声明。
3. 常用内部函数。
4. 运算符与表达式:(1) 算术运算符。
(2) 关系运算符与逻辑运算符。
(3) 表达式的执行顺序。
四、数据输入、输出1. 数据输出:(1) Print 方法。
(2) 与Print 方法有关的函数(Tab,Spc,Space$)。
(3) 格式输出(Format$)。
2. InputBox 函数。
3. MsgBox 函数和MsgBox 语句。
4. 字形。
5. 打印机输出:(1) 直接输出。
(2) 窗体输出。
五、常用标准控件1. 文本控件:(1) 标签。
(2) 文本框。
2. 图形控件:(1) 图片框,图像框的属性,事件和方法。
(2) 图形文件的装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系统组成。
2.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基本概念。
3. 掌握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
4.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因特网网络服务和应用。
5. 正确采集信息并能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中熟练应用。
6. 掌握Word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编制文档。
7. 掌握Excel 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进行数据计算及分析。
8. 掌握PowerPoint 的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制作演示文稿。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3.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
4.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
5.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类与防治。
6.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防控。
7. 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Word的功能和使用
1. Microsoft Office应用界面使用和功能设置。
2. Word的基本功能,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打印和保护等基本操作。
3. 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应用文档样式和主题、调整页面布局等排版操作。
4. 文档中表格的制作与编辑。
5. 文档中图形、图像(片)对象的编辑和处理,文本框和文档部件的使用,符号与数学公式的输入与编辑。
6. 文档的分栏、分页和分节操作,文档页眉、页脚的设置,文档内容引用操作。
7. 文档审阅和修订。
8. 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和处理文档。
9. 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文档视图的使用。
10. 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Word文档中。
三、Excel 的功能和使用
1. Excel 的基本功能,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视图的控制。
2. 工作表数据的输入、编辑和修改。
3. 单元格格式化操作、数据格式的设置。
4.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保护、共享及修订。
5. 单元格的引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6. 多个工作表的联动操作。
7. 迷你图和图表的创建、编辑与修饰。
8. 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分组显示和合并计算。
9.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的使用。
10. 数据模拟分析和运算。
11. 宏功能的简单使用。
12. 获取外部数据并分析处理。
13. 分析数据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Excel 文档中。
四、PowerPoint的功能和使用
1. PowerPoint 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演示文稿的视图模式和使用。
2. 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主题设置、背景设置、母版制作和使用。
3. 幻灯片中文本、图形、SmartArt、图像(片)、图表、音频、视频、艺术字等对象的编辑和应用。
4. 幻灯片中对象动画、幻灯片切换效果、链接操作等交互设置。
5. 幻灯片放映设置,演示文稿的打包和输出。
6. 分析图文素材,并根据需求提取相关信息引用到PowerPoint 文档中。
考试方式
采用无纸化考试,上机操作。
考试时间:120分钟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7
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2010
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下列各项操作:
1. 选择题(计算机基础知识)(20分)
2. Word操作(30分)
3. Excel 操作(30分)
4. PowerPoint 操作(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