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3、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二)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2、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3、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三、教学筹办:一些机械工具,教学碟片等。

4、教学过程:(一)揭示研究主题1、(出示各种机械)提问:在教师的讲台上有一些工具认识吗?(笤帚、叉子、筷子、起子、锤子、镊子……)知道他们的用途吗?12、讨论:人类为什么要制造这些工具?(引导学生明确:降低工作难度、省力)你们能具体说说在生活中怎么给人类带来好处的?3、讲述: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所以他们被统称为——机械。

(板书)今天我们就是来研究机械的。

(板书完整课题)(二)研究新课1、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1)提问:以前听过机械这个词吗?在你的脑海中认识的机械有哪些?为什么筷子、笤帚……这些小东西也被称为机械?(再次明确机械的概念)(2)讲述:工厂的那些制造物品的大机器是我们所认识的机械,因为他们为人类制造物品提供了方便,省力、降低了工作难度。

但是他们的内部构造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被称为复杂机械。

而像筷子、镊子等这些比较小巧、简单的工具由于也为人类提供了方便、省力等益处,所以也是机械类,由于简单所以被称为简单机械。

而复杂机械其实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

(3)阅读P2概念(4)观看教学碟片(5)填写作对应作业2、揭示机械的作用(1)教师出示一块木板上面有钉子,请同学帮忙用手将钉子拔出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1、什么叫机械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3、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二)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2、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3、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一些机械工具,教学碟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研究主题1、(出示各种机械)提问:在老师的讲台上有一些东西认识吗?(笤帚、叉子、筷子、起子、锤子、镊子……)知道他们的用途吗?2、讨论:人类为什么要制造这些工具?(引导学生明确:降低工作难度、省力)你们能具体说说在生活中怎么给人类带来好处的?3、讲述: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所以他们被统称为——机械。

(板书)今天我们就是来研究机械的。

(板书完整课题)(二)学习新课1、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1)提问:以前听过机械这个词吗?在你的脑海中认识的机械有哪些?为什么筷子、笤帚……这些小东西也被称为机械?(再次明确机械的概念)(2)讲述:工厂的那些制造物品的大机器是我们所认识的机械,因为他们为人类制造物品提供了方便,省力、降低了工作难度。

但是他们的内部构造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被称为复杂机械。

而像筷子、镊子等这些比较小巧、简单的工具由于也为人类提供了方便、省力等益处,所以也是机械类,由于简单所以被称为简单机械。

而复杂机械其实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

(3)阅读P2概念(4)观看教学碟片(5)填写习作对应作业2、揭示机械的作用(1)教师出示一块木板上面有钉子,请同学帮忙用手将钉子拔出来。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1-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能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能够在教师或同伴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机械是我们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意识到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难点: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大力士”赛事1:请三名学生做如图滑轮拔河的比赛,同学预测结果,之后通过观看比赛结果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什么是机械”。

二、探究新知(一)感知机械:1.请学生出示课前填写好的有关机械的表格,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简要汇报搜集到各种机械。

2.教师出示简单工具实物及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二)说明机械的含义:1.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记录并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并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三)揭示机械的作用:1.“大力士”赛事2:请两位学生进行如图转球棒比赛。

请学生预测结果,并尝试讨论教学导入环节中的比赛与这次赛事中的机械所起的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用机械的对比活动,体会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讨论机械的哪些部分降低了工作难度,进一步揭示机械的作用。

(四)介绍古代机械:1.教师出示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及金字塔建造图片,讲解古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启发学生分析古代工具是如何降低工作难度,让学生感受先人的智慧。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什么是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教学难点】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钳子1把、细铁丝若干、筷子1双、扫把1把、螺丝刀1把、螺丝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问:听到“机械”这个词,你首先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尽量表达自己的认识,师此时不必作出是非判断。

2.活动:出示蔬菜,让两位学生上台把它弄成小片,一位用刀,另一位同学用手。

3.引导学生讨论:使用刀和不是用刀有什么不同?4.师总结:像刀这种可以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工具,我们就把它叫做“机械”。

二、探究新知(一)感知机械1.课前,老师让你们以团队为单位收集了各种工具,请你们拿出来向大家展示一下,说说你们收集了哪几种工具?2.团队内讨论:你们收集到的这些工具是机械吗?3.出示P2图,它们是机械吗?为什么?4.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机械?(二)说明机械的含义1.出示机械的概念:课件: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为机械。

2.再来看你们收集的工具,哪些是机械?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3.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每团队1张表格,团队成员合作完成)针、擀面杖、刀、小铲和叉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

老虎钳、镊子、筷子、扫帚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

电钻的钻头属于斜面,内部传动是轮轴。

4.再来看机械的概念,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它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比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复杂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板书设计】
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简单机械: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课题
怎样移动重物
教学内容
P4-5
课型
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2)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3)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
(2)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结实规律。
(3)能够发现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4)能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关注身边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教学难点:发现斜面的角度越小越省力。
(1)看书P3上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三、巩固小结
1.回忆家里用过哪些机械?
2.在使用过的机械中,哪些是简单机械,哪些是复杂机械。
四、拓展反思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4.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
二、新授部分
1.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工作原理
(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须有哪些材料?(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5、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6、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教具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预要求: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学生说一说移动石头的方法。

引出本课课题,板书:1、什么叫机械。

2、新授局部1、认识机械(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哪些?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3)教师出示书P2图片,请学生判别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区分简单和庞大机械(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1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些局部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庞大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3、认识机械的作用(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棍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的对比实验,总结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3)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匡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形?4、介绍古代机械(1)看书P3上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过程与方法●会组装齿轮传动装置和链传动装置。

●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知识与技能●知道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初步体会动力的传递和能量的守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研究活动中的乐趣。

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1.演示材料:自行车、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的电教课件。

2.分组实验器材: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工具箱配备)、瓦楞纸板条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初步感知1.出示四驱车图片,提问:你知道四驱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吗?2.明确四驱车的动力不是直接作用在后轮上,而是从马达传递到后轮上的,从而引出课题:动力的传递。

3.介绍四驱车的动力传递方式是齿轮传动。

4.出示自行车链条部分场景,提问:你能说说它是怎么工作的吗?5、介绍自行车的动力传递方式是链条传动。

6.教师说明:这些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评析】丰富的表象和直观的模型是学生认识传动装置和了解动力传递方式的基础,此处借助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呈现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传动装置特点,以及传动装置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为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奠定了知识基础。

7.学生亲自动手,小组合作,组装任意一种传动装置,并说明动力是怎样传递的。

8.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并说明动力传递的方式。

【评析】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组装传动装置,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传动装置中动力传递的过程,也更好地理解了传动装置的“传动”作用。

二、研究链条传动的特点1.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传动装置中的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那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呢?2.明确要求:组装链条传动装置,并根据实验记录中的表格进行实验和记录。

3.学生分组活动,按照表格,实验并记录,寻找特点。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总结链条传动的特点:传动的方向一致,大轮传动的速度比小轮慢。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了解使用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知道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和制造机械。

4.体会机械与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教学难点】判断生活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生活中常见的机械。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当你听到“机械”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你认为什么是机械?学生回答,了解学生对机械的认识。

2.出示图片,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这些物品中,你认为那些属于机械?可以同桌交流。

学生回答生活中常见物品哪些属于机械。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什么叫机械”。

问:哪些工具让你没有想到它也是属于机械的?二、认识什么叫机械1.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归纳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2.小组交流:选择几个你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人们是用工具的哪些部分在工作?它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小组汇报交流三、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棍却能撬动,这说明机械有什么作用?学生了解机械省力,能降低工作难度等。

2.小组讨论:要是没有一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四、认识古代机械1.看书了解古人使用的机械。

2.分析古代机械使用如何让降低劳动难度或省力,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把古代机械与当代机械作对比,体会机械在降低工作难度时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五、拓展应用机械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

有了它,就如同延长了我们的肢体,加大了我们的力量。

机械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改进、更新。

请你在你的周围找找,哪些物品也属于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1.什么叫机械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简单机械复杂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和图片初步认识杆秤,观察杆秤了解基本组成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导学案设计本学校云南省十八连山镇雨汪小学——————————————————班级五年级——————————————————学科科学——————————————————教师卢智权——————————————————第一课什么叫机械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材料起子、刀、蔬菜、盒子教学步骤第二课怎样抬高讲台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

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

能够分析阿基米德用杠杆撬起地球预言的原理。

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的构成要素。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杠杆的基本结构,也不知道杠杆可以省力。

层次2: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对杠杆的几种作用不了解。

层次3: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对杠杆的几种作用也了解。

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够设计合理实验,也不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的作用。

层次2:能够设计合理实验,但不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的作用。

层次3:能够设计合理实验,也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的作用。

教学材料杠杆模型,垫片教学步骤第三课斜坡的启示过程与方法:*能够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结实规律。

能够发现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能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知道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注身边简单机械的应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要的拉力越小。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斜面的构成,也不知道影响斜面的斜面的因素。

层次2:知道斜面的构成,但不知道影响斜面的斜面的因素。

层次3:知道斜面的构成,也知道影响斜面的斜面的因素。

探究能力:层次1:不知道控制变量,也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变量对斜面的影响。

层次2:知道控制变量,但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变量对斜面的影响。

层次3:知道控制变量,也能设计实验研究变量对斜面的影响。

教学材料小车、拉力计、书本、知尺。

教学步骤第四课拧螺丝钉的学问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能够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能够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知识与技能:*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轮轴省力的原理。

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勇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乐于进行探究。

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能够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轮轴的构成,也不知道影响轮轴的因素。

层次2:知道轮轴的构成,但不知道影响轮轴的因素。

层次3:知道轮轴的构成,也不知道影响轮轴的因素。

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也不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层次2: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但不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层次3: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也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教学材料起子、螺丝、测力计、钩码、线、大小不同的圆盘。

教学步骤第五课国旗怎样升上去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滑轮的基本结构,也不知道动、定滑轮的区别。

层次2:知道滑轮的基本结构,但不知道动、定滑轮的区别。

层次3:知道滑轮的基本结构,也知道动、定滑轮的区别。

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也不能选择研究的对象。

层次2:能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但不能选择研究的对象。

层次3:能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也能选择研究的对象。

教学材料滑轮、铁架台、钩码、线、测力计教学步骤第六课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过程与方法:*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

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

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认识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知道他们的特点和用途。

能够对链条传动和车轮传动进行比较,知道他们的应该范围。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不能比较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层次2: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不能比较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层次3: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并能比较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不能组装简单的链条传动和车轮传动。

层次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不能组装简单的链条传动和车轮传动。

层次3: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并能组装简单的链条传动和车轮传动。

教学材料自行车、齿轮、链条、皮尺教学步骤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3、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探究证实的结论是不同的。

4、知道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5、会根据需要,从各个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6、能倾听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

●科学知识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

2、能根据特征对问题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

3、能将材料的特性与用途相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知道,爱提问。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4、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5、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6、乐于试用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1、折形状2、搭支架3、建桥梁4、造房子单元教学概念图:本单元试验前概念调查问卷1、关于形状,我知道:2、关于桥梁,我知道:3、关于房屋,我知道:4、关于物体的承受力,我知道:前概念调查统计1、折形状课程标准: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科学知识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2、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3、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物体的承受力。

4、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体验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层次2: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层次3: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探究能力:层次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层次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层次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材料:大小差不多的纸、胶水、蛋壳教学步骤:教学反思:2、搭支架课程标准: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探究证实的结论是不同的。

知道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分析稳固性结构的特点。

2、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3、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2、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能够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

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