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有礼貌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班礼仪教案 《有礼貌》

小班礼仪教案 《有礼貌》

小班礼仪教案《有礼貌》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

2、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如主动打招呼、礼貌回应他人等。

3、引导幼儿理解礼貌的重要性,增强文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教会幼儿常用的礼貌用语,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

(2)培养幼儿主动使用礼貌用语的意识和习惯。

2、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礼貌用语背后所蕴含的尊重和友善。

(2)如何引导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礼貌用语。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学习礼貌用语的使用。

2、游戏教学法采用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的礼貌知识。

3、榜样示范法教师和部分幼儿作为榜样,展示正确的礼貌行为,引导其他幼儿模仿学习。

四、教学准备1、相关的图片、卡片,如笑脸、哭脸等。

2、制作礼貌用语的头饰,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

3、准备一些小奖品,如贴纸、小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礼貌行为和不礼貌行为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例如,展示一张小朋友主动向老师问好的图片,再展示一张小朋友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图片,问幼儿:“这两张图片中的小朋友,谁做得对?为什么?”(2)教师小结幼儿的讨论,引出活动主题——有礼貌。

2、学习礼貌用语(1)教师出示“您好”的头饰,向幼儿介绍这个礼貌用语,并示范如何使用。

例如,教师戴着“您好”的头饰,走到一名幼儿面前,微笑着说:“您好,小朋友!”然后引导幼儿回应:“您好,老师!”(2)依次介绍“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通过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方式,让幼儿熟悉这些用语的使用方法。

(3)教师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练习使用礼貌用语。

比如,教师扮演售货员,幼儿扮演顾客,在购买东西的过程中练习说“谢谢”;或者教师故意不小心碰倒了幼儿的积木,引导幼儿说“对不起”,教师回应“没关系”。

3、游戏环节(1)“礼貌用语接龙”游戏教师说一个礼貌用语,如“您好”,然后请一名幼儿接着说一个不同的礼貌用语,如“谢谢”,依次类推,看哪个幼儿能接得又快又准。

大班社会《有礼貌》教案

大班社会《有礼貌》教案

大班社会《有礼貌》教案大班社会《有礼貌》教案(通用19篇)大班社会《有礼貌》教案(通用19篇)1活动目标:①仔细观察图片内容,连贯讲述故事内容②懂得文明用语,礼貌待人!③大胆、自信的表达自己活动重点:仔细观察图片内容,连贯、完整的讲述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通过语言活动《懂礼貌》的学习,学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活动准备:教材故事内容大图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周末啦,明明家来客人啦!你们猜猜明明是怎么做的呢?幼儿展开讨论,举手发表观点,这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拓展延伸,对正确的行为进行表扬,鼓励,对不恰当的行为加以纠正,鼓励改正。

二、观察图片,故事讲述师:刚刚小朋友们想到了很多客人来了,明明的做法,现在我们来看看,明明是怎么做的!四幅图片逐一让幼儿观察,并让幼儿讲述出来,最后由教师总结故事内容。

①幼儿观察图片,讲述故事内容②教师概述,归纳③回顾内容,共同讲述本环节教师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图片观察能力,注意帮助孩子仔细观察图片,教师要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问题,否则孩子可能会回答出很多答非所问的答案!三、场景再现《明明家来客人啦!》教师模拟现场,进行角色扮演,看看小朋友如何做懂礼貌的好孩子!“懂礼貌”的好孩子会广泛受到欢迎,而只学书本知识却不懂得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知识就变成死的了,让知识活起来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大班社会《有礼貌》教案(通用19篇)2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懂礼貌的良好习惯。

2、使幼儿知道一些礼貌用语及其用语场合。

3、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习,让幼儿懂礼貌的好习惯,初步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操。

难点:让幼儿分角色进行情境表演,要求幼儿们表演时要有表情。

活动准备1、准备一些礼貌用语的图片。

2、室内活动,让两个幼儿扮演助教角色。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教师请两个幼儿上台进行情景表演,一个小朋友不小心踩了另一个小朋友的脚,他立刻说:“对不起”,另一个小朋友回答:“没关系”。

中班语言《有礼貌》教案

中班语言《有礼貌》教案

中班语言《有礼貌》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有礼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2、懂得生活中的正确文明行为。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难点:懂得生活中的正确文明行为。

活动准备小兔头饰,正确的礼貌行为图片,礼貌歌,关于有礼貌的动画故事。

画好的`娃娃图片,油画棒,棒棒胶,线。

动物饰。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手指游戏。

问:游戏里的小兔有没有礼貌?2、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想看吗?1)出示小兔:“小朋友,你们好!”教师引导说:“小兔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见” 。

小朋友们主动和小木偶再见。

教师小结: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进行部分:1、师:小朋友,小兔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

幼儿观看动画片。

教师提问:(1)谁最有礼貌?(2)猪小弟是怎样做的?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小朋友给小兔表演一个节目好吗?歌表演:《对不起、没关系》3、想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礼貌的行为。

(轻轻地走路,小声说话,请小朋友先洗手,喝水,在车上给老奶奶让座,到别人家做客不乱定主人的东西)4、小白兔给我们也带来了好看节目小朋友想看吗?(情景表演)小动物之间问好,不小心捧着别人了说对不起,别人给你东西说“谢谢”。

5、观看图片。

(正确的礼貌行为)三、结束部分:小朋友做一个礼貌宝宝,有礼貌的送给你身边的老师或好朋友。

交际口语礼貌教案

交际口语礼貌教案

交际口语礼貌教案交际口语礼貌是指在平时沟通中遵循一定的礼貌规范,通过言行举止彰显出尊重和照顾他人的态度。

礼貌的沟通方式能够增进良好的人际干系,增进互相了解和友谊。

为了援助同砚提高交际口语礼貌水平,以下是一份交际口语礼貌教案。

教案目标:1. 了解交际口语礼貌的重要性;2. 进修常见的交际口语礼貌用语;3. 提高同砚在沟通中的礼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可以通过叙述一个有关礼貌的故事或者引用一些例子,向同砚介绍交际口语礼貌的重要性。

例如,叙述一个因为不礼貌的举止而引发误会和争吵的故事,强调适当的礼貌用语和行为可以防止这种状况。

第二步:进修常见的交际口语礼貌用语老师可以列举一些常见的交际口语礼貌用语,如问候语、抱歉语、感谢语等,并诠释它们的用法和场合。

同砚可以跟读和仿效老师的示范,以加深对这些用语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步:角色扮演老师可以组织同砚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交际口语礼貌用语。

例如,两名同砚扮演买家和卖家的角色,进行简易的购物对话,进修如何礼貌地询问价格、感谢对方等。

第四步:小组谈论老师可以将同砚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谈论一个话题,如“你认为在沟通中最重要的礼貌是什么?”或者“你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过不礼貌的状况吗?”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历,并提出解决方法。

第五步:编写礼貌沟通指南老师可以要求同砚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份礼貌沟通指南,包括常见的交际口语礼貌用语、礼貌的行为准则等。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指南展示给全班,并谈论其中的共同点和差异。

第六步:总结和反思老师引导同砚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交际口语礼貌知识和技巧,并鼓舞他们沉思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平时生活中。

同砚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想和规划,以便在以后的沟通中更加重视礼貌。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同砚可以逐步精通交际口语礼貌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在沟通中的礼貌表达能力。

这将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干系,增强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小班礼仪教案《有礼貌》

小班礼仪教案《有礼貌》

小班礼仪教案《有礼貌》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习日常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并能在适当的场合中运用。

2、培养幼儿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幼儿感受礼貌待人带来的快乐,激发幼儿乐于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教会幼儿正确使用常见的礼貌用语。

(2)通过游戏和情境模拟,让幼儿在实践中体会礼貌的重要性。

2、难点(1)帮助幼儿理解礼貌用语所适用的不同情境。

(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素材,让幼儿对礼貌行为有初步的认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礼貌用语。

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制作相关的礼貌用语图片,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

2、准备一些有关礼貌行为的视频短片。

3、布置一个模拟的生活场景,如超市、幼儿园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短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短片内容可以是两个小动物,一个懂礼貌,一个不懂礼貌,在与其他小伙伴交往时所受到的不同待遇,从而引出“有礼貌”的主题。

(2)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短片里的哪个小动物呀?为什么?”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初步感受礼貌的重要性。

2、学习礼貌用语(1)展示准备好的礼貌用语图片,依次向幼儿介绍“您好”“谢谢”“对不起”等常见礼貌用语的含义和用法。

(2)举例说明:比如见到老师要说“您好”,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不小心做错事要说“对不起”。

(3)让幼儿跟读这些礼貌用语,加深印象。

3、情境模拟(1)将幼儿分成小组,布置模拟的生活场景,如超市购物、在幼儿园玩耍等。

(2)让幼儿在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的礼貌用语进行交流。

(3)教师在旁边观察,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观看视频,强化认知(1)播放一些有关小朋友讲礼貌的视频短片,让幼儿观看。

小班礼仪教案《有礼貌》

小班礼仪教案《有礼貌》

小班礼仪教案《有礼貌》标题:小班礼仪教案《有礼貌》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礼貌,为什么需要有礼貌。

2. 学习基本的日常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孩子们的礼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礼貌的重要性2. 日常用语的学习和练习3. 实际情境模拟,应用礼貌用语三、教学步骤:1. 引入主题(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动画或者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礼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主题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解释什么是礼貌,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有礼貌。

并介绍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

3. 实践活动(15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使用礼貌用语。

例如,购物时如何向店员询问商品信息,如何向朋友借东西,等等。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做到有礼貌的,或者遇到过哪些不礼貌的行为,应该如何避免。

5. 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礼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2. 在小组讨论中,听取孩子们的观点和想法,了解他们对礼貌的理解程度。

五、课后作业:请孩子们回家后,尝试在家庭生活中使用今天学到的礼貌用语,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时与大家分享。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孩子们的观察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礼貌行为。

大班社会《有礼貌》教案7篇

大班社会《有礼貌》教案7篇

大班社会《有礼貌》教案7篇大班社会《有礼貌》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互相谦让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也能主动让一让别人,作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方法:体验游戏图片分析儿歌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系有细绳的小球矿泉水瓶子活动过程:1、游戏“逛公园”1)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五个幼儿。

2)教师向幼儿说明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谁。

(红色代表妈妈,绿色代表爸爸,蓝色代表哥哥,白色代表爷爷,粉色代表小妹妹。

)3)幼儿将小球放入瓶子(公园)中,教师引导幼儿:公园里有什么,你们在公园里玩得开心吗?(铃声响起)教师:“公园里着火了,大家快跑!”(铃声结束)幼儿松开手,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你们从公园跑出来没有?为什么没有跑出来?结果怎么样?你们又是怎么跑出来的?小结:公园里着火了,大家都赶紧往外跑。

有的人互相拥挤,只顾着自己,结果谁也没有跑出来。

都受伤了,有的人互相照顾,一个一个地跑,就全都跑出来了,谁也没有受伤。

2、讨论:大家应该让谁先跑,谁最后跑?为什么?3、第二次玩“逛公园”的游戏,鼓励幼儿按照大家讨论的顺序从公园里出来。

4、看图讲述: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做得对不对?我们应该向谁学习?5、儿歌:“拍手歌”。

结束活动。

附儿歌《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世界有我也有你。

你拍二,我拍二,大家生活在一起。

你拍三,我拍三,互相谦让很简单。

你让我来我让你,和谐社会更美丽。

活动延伸:在幼儿园放学回家的时候,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楼道的拥挤情况,让幼儿了解拥挤的害处,在实际生活中知道要让老人和小孩先走,走的时候靠楼梯的右边,不能拥挤。

同时号召家长也一同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教育幼儿养成互相谦让的好习惯。

大班社会《有礼貌》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懂得:不欺负弱小者,与人相处要礼貌谦让。

2、与小朋友交往时能做到谦让、不争吵。

3、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活动准备:《小熊让路》故事视频,小熊、小花猫、小鹿、小猴、大象头饰,小熊让路情境布置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出示小熊图片,幼儿讨论小熊的人物特点。

小班礼仪教案《有礼貌》

小班礼仪教案《有礼貌》

小班礼仪教案《有礼貌》教案名称:小班礼仪教案《有礼貌》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如打招呼、道谢等。

2. 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3. 通过活动让孩子体验到尊重他人和被尊重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礼仪的故事书或者动画片。

2. 准备一些道具,如玩具电话、假食物等,以便进行情景模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礼仪的故事或动画片,引导孩子们对礼仪产生兴趣。

2. 讲解环节(15分钟)- 教师简单讲解什么是礼仪,为什么要学习礼仪,并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例子,如见到人要打招呼,接受别人帮助要说谢谢等。

- 教师可以利用道具进行情景模拟,如打电话时应该如何说话,吃饭时应该如何使用餐具等。

3. 实践环节(20分钟)-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礼仪知识。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活场景进行表演,如在公园玩耍、在餐厅用餐等,其他小组观察并指出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 总结环节(10分钟)- 教师引导孩子们分享他们在实践环节中的感受和收获,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有礼貌。

- 教师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点评,表扬做得好的孩子,同时提醒大家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礼仪。

四、课后作业:- 让孩子们回家后尝试在家庭生活中应用今天学到的礼仪知识,比如向父母问好,感谢家人为自己做的一切。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 对于表现突出的孩子,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表现一般的孩子,教师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有礼貌教案教学设计
导读:口语交际:有礼貌一.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待人要有礼貌2观察人物表情,语言对话,展开合理想象3学习观察图画内容,培养观察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初步看图,了解图上的大体意思图上的小朋友怎么样?(图上的小朋友讲文明,懂礼貌)二.逐个看图,回答问题 1.看第一幅图(1)说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早上,一位老爷爷在街心公园打太极拳,小明看见了,忙向老爷爷打招呼)(2)小明说什么?老爷爷怎么样?(小明说:"张爷爷早!"张爷爷连忙回答说:"小明早!")2.看第二幅图(1)图上有谁和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小明怎么说?小哥哥又怎么说?(小明说:"我把球踢到您身上了,对不起."小哥哥说:"没关系.")3.看第三幅图(1)什么时候小明和谁在干什么?(2)小明怎么说,小红又怎么说?(小明拿着小红借给他的乒乓球拍说:"谢谢你!"小红说:"不用谢")4.看第四幅图(1)小明和谁一起干什么?(放学回家,小明到了家门口.)(2)小明对同学说什么?(小明说:"再见!"小文也说:"再见!")三.把四幅图连起来说.(用上礼貌语言)1.先自由说,后说给同桌听2.指名说图四.读礼貌用语老师板书:"您早""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不用谢""再见"五.进行礼貌表演活动 1.每天早上到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小心弄脏了别人的衣服,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课了,老师走到讲台,
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作业在生活中,用礼貌用语,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资料提供者:沉鱼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