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两院院士名单(2013)
2013年中国工程院公布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消化系统病 病理学与病理生 55 理学 57 肿瘤学 48 生物技术 59 49 50 烧伤外科
中药学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中国科协 麻醉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科协 影像医学与核医 59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省 学 法医学 特种医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
叶健 52 (女) 张侃 64
78 张祥建 52 79 张学 48 80 张耀洲 49 81 张英泽 60 82 张志愿 62
康振生
55
院士提名 院士提名 辽宁省 广西壮族自 治区 院士提名 福建省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院士提名 院士提名 农业部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教育部 农业部 安徽省 院士提名 西藏自治区 农业部 北京市 福建省 院士提名 中科院 院士提名 浙江省 河南省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31 李校堃 49 微生物与生物技 术药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 32 李玉林 63 理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 33 李云庆 51 胚胎学 34 李占全 61 心血管病 35 梁繁荣 56 针灸学 36 林东昕 57 医学遗传学 37 刘保延 58 中医基础学 38 卢宠茂 52 普通外科 微生物与生物技 39 罗永章 51 术药学 40 吕圭源 58 中药药理学 41 马丁 56 妇产科学 42 尼玛次仁 53 民族医学 43 宁光 50 内分泌与代谢病 乔杰 44 49 医学细胞生物学 (女) 45 钦伦秀 46 肿瘤学 46 秦岭 53 骨外科 尚红 47 52 临床检验诊断学 (女) 48 邵志敏 51 肿瘤学 49 石炳毅 62 50 51 52 53 苏定冯 孙诚谊 孙立忠 孙颖浩 60 50 52 52 泌尿外科 药理学 普通外科 胸心外科 泌尿外科 军事医学 免疫学 中药制药学 呼吸系统病
201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201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 (共12人,按英文姓氏字母为序)
序号 1
2
姓名 艾思本 Richard Lawrence Edwards 高华健 Huajian Gao
国籍 美国
专业 地球化学
工作单位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明尼苏达大学 Brown University
古生物学与地层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学 气象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物理海洋学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石油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水文学及水资源 武汉大学 地球物理与深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构造
信息技术科学部(8人)
年龄 52 54 69 52 46 48 52 52 59 51 56 年龄 48 66 50 60 65 50 52 50 55 年龄 52 49 56 53 50 62 51 43 45 50 50 58 年龄 68 52
专业 工作单位 粒子物理实验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空气动力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物理、光学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应用数学、计算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数学 量子物理及其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用 计算数学 北京大学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数学 香港大学 天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专业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物理 电化学 无机化学 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专业 临床传染病学 生理学与生物化 学 动物学 神经科学 内科学 肝脏外科 基础医学—病理 生理学 感染与免疫的分 子机制 干细胞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工作单位 吉林大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厦门大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湖南大学 工作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清华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同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浅谈大学校园雕塑规划设计——以厦门大学(校本部)为例

1 . 基 本概述
1 . 1 学校 概况 厦 门大学 是 由著名 爱 国华侨 领袖 陈 嘉庚 先 生于 1 9 2 1 年创 办 的 , 是中 国近 代教 育 史上 第一所 华侨创 办 的大 学 ,是我 国最 早开 展研 究 生教育 的三所 大学 之一 , 被誉 为“ 南 方之 强 ” , 是 我 国唯一位 于 经济特 区的 , “ 2 1 1 工程’ ’ 和“ 9 8 5 工程 ” 重点 建设 的高水平 重点大 学。 厦 门大 学 也是 国家 副部 级建 制 的重 点大学 ,是加 入 国家珠 峰计划 的 1 7所 9 8 5 高校之一 ( 即基础 学科拔 尖学 生培养 实验计 划, 从数 学、 物理 、 化学、 生 物、 计算 机学科 开始 ) , 是 学科 门类齐 全 、 师 资力量 雄 厚 、 居 国 内一流 、 在 国 际上 有广泛 影响 的综合性 大学 。建校迄今 , 先后 为 国家培 养 了陈 景润 、 谢希 德、 卢嘉锡 、 曾呈奎等 2 0 多万 名优秀 本科和研 究生 , 在厦 大 学习 、 工 作过的两 院 院士 达 6 O多人 。 1 . 2 研究 区域地 理与气 候条件 目 前学校 占地近 9 0 0 0 亩 ,其中本文所研 究的校本部区域位于风光秀 丽、 气候宜人的厦门岛南端, 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 4 2 2 号, 约2 5 0 0 多亩。 厦 门属亚 热 带气 候 , 温和 多雨 , 年 平 均气 温 在 2 1 ℃左右 , 夏无 酷 暑, 冬无严 寒 。年 平均 降雨量在 1 2 0 0 毫 米左右 , 每年 5 至 8月份雨 量 最多, 风力 一般 3 至 4级 , 常 向主 导风力 为东北 风 。 由于太平 洋温差 气 流 的关系 , 每 年平均 受 4至 5 次 台风 的影响 , 且 多集 中在 7 至 9月份 。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公布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遴选工作于4月25日结束。
经形式审查和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有效候选人共560人,现予公布。
自即日起,每位有效候选人的提名材料将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的要求在其工作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一个月。
中国工程院
2013年5月22日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2人)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0人)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4人)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0人)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4人)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51人)
农业学部(64人)
医药卫生学部(89人)
工程管理学部(36人)。
2018知识竞赛题目

1.厦大第二任校长是______.林文庆曾在1920.12 -1921.05担任厦门大学校长的是邓萃英(第一任校长)1910年厦门大学第一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推举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厦门大学漳州校区于建模竞赛、_____为总务长。
.何公敢2.校友总会成立——1940年3.厦门大学的学生曾在大陆与台湾隔海对峙时期被称为____带枪4.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馆休日是——周一5个展室5. 鲁迅曾于_______年在厦大任教。
1926-1927“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这句话是()说的——陈嘉庚6. 立厦门大学董事会成立——19227. ()年7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动工建设——20148. 我校的交响组曲《_____》于今年6月赴星马演出取得圆满成功——.黄河大合唱9. 我校学生在2013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_____”奖(年度唯一最高奖——高教社杯10、2014年7月14日孔子学院奠基仪式在厦门大学____校区举行——翔安11. ( 2014 )年,学校牵头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12 . )年,陈嘉庚先生开始积极筹办厦门大学,本人认捐开办费一百万元13. 厦门大学成立之初设有()个系,这是我国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
14. 我校中科院院士__郑兰荪___教授课题组完成的有关新型富勒烯C50C110的合成与表征研究工作,取得富勒烯科学的重要突破15. __2004___年4月起,我校与韩国仁荷大学、美国罗得岛大学、华盛顿大学、法国勒阿佛尔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成立“全球七校联盟”16. 曾在1937.07 -1945.08担任厦门大学校长的是——萨本栋17. 2001年4月6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奠基兴建。
18. 曾在1982.02 -1989.09担任厦门大学校长的是——田昭武曾在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筹备员的-1969.11担任厦门大学校长的是王亚南19. ( 1920.8 ),陈嘉庚请拨校址呈文获批,厦大获演武场校址地照20.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创办于( 2007 )年。
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名单(大气科学方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方面的非气象局部门的院士)1.巢纪平气象学家1932年10月19日生于江苏无锡。
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
2.符淙斌气候学家1939年10月14日生于上海。
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黄荣辉气象学家1942年8月17日生于福建惠安。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6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83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4.李崇银气象学家1940年4月15日生于四川达县。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吕达仁吕达仁,大气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40年生于上海市。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6.穆穆大气动力学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54年8月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籍贯安徽定远。
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该校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7.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1943年3月20日生于广东潮阳。
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
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8.伍荣生大气科学家1934年1月17日生于浙江瑞安。
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9.曾庆存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1935年5月4日生于广东阳江。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相关领域)1.陈俊勇大地测量学家1933年5月16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
人名

光、电磁微波、物理王明新,1957年3月1日数学物理方程刘继军1965-01-19缪国庆. 1945年8月刘南生1946年10江风益1963年10月底赵凯华,祖籍浙江杭州,1930年5月26日刘文江1935-10-16李人厚1935-5-1刘纯亮1959-11-13黄伯云1945.11.24贾瑞皋1948年2季家镕1946年11庄钊文,1958年6俞宽新1946.10赵峥1943年8宋文淼1938年5丁祖荣1944年11陈维桓1940年3马礼敦1935年5耿信笃1941年4朱自强先生(1934-1995),物理学家,1934年10月23日出生于上海朱自强1936年9月1日力学朱自强1930年10月董曾南1932年11章梓雄1944 年11董湘怀1955年11范维澄(1943.1.28-)陈秉乾1937年11月chen bq@王稼军1947-09-12吴有庭1968年11月高锟(Charles Kao 1933-11-4)李新洲1946年3月17何济洲1962年10月31日出生赖珍荃1963-6-19徐旭明1964年9吴思诚1938-01-09陈熙谋1934年8马伯强1962-7-13李定平1965-4-9高春媛1972-3-7邓卫真1963-8-3刘林华,男,1966年1月生,江西省瑞金市人戴锅生男,1939年12月生吕英华男,1944年7月徐善驾1939年7月9日周文斌,1960年10月20陸衛博士,1962年5月10日阮双琛,1963年10陆学善1905年9月21日-1981年5月20日张贤科1944年3(农历2月)张光寅1932年10成平1932年6月17陈懋章1936.2.10胡刚复1892年3月24日-1966年2月19日洪嘉振1944年7朱克勤1946年10刘延柱1936-7-6包光伟59-10-31余其铮1933年10月18日彭惠民1949年6郑春开1936年3赵连城(1938.2.18-)。
中国大学院士分布

2008年4月,我国首个针对两院院士状况进行的调查报告--《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出炉。
报告显示,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和最高、终身荣誉学术称号。
两院院士从国内外最优秀的科学家中选出,每两年增选一次。
科学院增选了12次,院士有1100多人。
工程院共增选了9次,院士有780多人。
其中外籍院士近百人。
(备注:以下院士统计不含外籍院士)名次学校名称所在省市所在城市院士人数1 清华大学(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北京1002 北京大学北京北京713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354 复旦大学上海上海305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上海246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197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88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17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北京1710 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合肥15中南大学湖南长沙15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13 南开大学天津天津1414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1315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北京10东南大学江苏南京10天津大学天津天津10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10厦门大学福建厦门10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北京9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北京9同济大学上海上海923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8东北大学辽宁沈阳8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8四川大学四川成都827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7中山大学广东广州729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北京6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6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北京6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6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634 上海大学上海上海535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北京4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4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4兰州大学甘肃兰州4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4中国石油大学山东东营4重庆大学重庆重庆442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北京3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北京3河海大学江苏南京3湖南大学湖南长沙3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上海3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上海3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3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 3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3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3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355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北京2长安大学陕西西安2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2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2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雅安2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天津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天津 2西北大学陕西西安2西南大学重庆重庆2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68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北京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北京 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东华大学上海上海1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1福州大学福建福州1广州大学广东广州1广州医学院广东广州 1贵州大学贵州贵阳1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 海南大学海南海口1河北大学河北保定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1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石家庄1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1暨南大学广东广州1江南大学江苏无锡1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1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1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广州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1 青岛大学山东青岛1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泰安1山西大学山西太原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上海 1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1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1苏州大学江苏苏州1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1 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1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1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1 烟台大学山东烟台1扬州大学江苏扬州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1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1中国医科大学辽宁沈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