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简介

合集下载

过氧化物酶体通路

过氧化物酶体通路

过氧化物酶体通路
过氧化物酶体通路(PeroxisomePathway)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转化代谢途径,通过在过氧化物酶体中催化氧化反应来参与多种细胞代谢过程。

在这个通路中,过氧化物酶体内的酶类可以将脂肪酸、氨基酸和其他代谢物质氧化成醛和酮,产生丰富的能量和氧化产物。

同时,这个通路也参与了体内脂肪酸代谢、胆固醇代谢、葡萄糖代谢、细胞增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Peroxisome Pathway的功能主要依靠体内的过氧化物酶体来实现。

过氧化物酶体是一种细胞器,细胞内含有多种酶类,如催化酶、氧化酶、氧化还原酶、酰辅酶A转移酶等。

这些酶类可以催化脂肪酸等代谢物质的氧化反应,并转化成水、氢氧根离子以及其他生物学产物。

在这个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内的多种酶类和代谢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和调节,从而实现了Peroxisome Pathway的生物学功能。

总的来说,Peroxisome Pathway是细胞内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谢途径,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并通过氧化反应产生丰富的能量和氧化产物。

这个通路的研究对于了解体内代谢过程、探索新的药物研发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是
一种重要的氧化酶,负责在植物体内催化抗坏血酸(维生
素C)与过氧化氢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该酶可以将有害的过氧化氢转化为水和氧气,起到清除细胞内部过氧化氢的
作用。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尤其在叶片和
根部等活跃代谢组织中含量较高。

它是维持植物细胞内氧
化还原平衡的关键酶之一。

在植物遭受各种逆境胁迫时,
如高温、干旱、盐碱等,会导致植物体内产生过量的过氧
化氢,进而引发氧化应激反应。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
性会得到显著增强,从而帮助植物对抗逆境胁迫。

此外,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还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控。

研究发现,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缺失或突变会导致植物
叶片发生病斑、失绿、畸形生长等异常现象,甚至影响到
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因此,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在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调控作用。

1。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试剂盒使用说明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试剂盒使用说明

3、细菌或细胞 POD 活性
(1)按样本蛋 反应体系中每分钟 A470 变化 0.01 定义为一个酶活 力单位。
POD(U/mg prot)=245μL(反应体系)÷1000μL×提取酶液总体积(1000μL)÷样 本体积(5μL)÷0.01×ΔA÷蛋白质浓度(mg/mL)=4900×ΔA÷蛋白质浓度(mg/mL)
2、组织 POD 活性
(1) 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 mg 组织蛋白在每 ml 反应体系中每分钟 A470 变化 0.005 定义为一个酶 活力单位。
POD(U/mg prot)=245μL(反应体系)÷1000μL×提取酶液总体积(1000μL)÷样 本体积(5μL)÷0.005×ΔA 测定÷蛋白质浓度(mg/mL)=9800×ΔA÷蛋白质浓度(mg/mL)
用 96 孔板测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1、血清(浆)POD 活性

单位的定义:每 mL 血清(浆)在每 ml 反应体系中每分钟 A470 变化 0.005 定义为一个 酶活力单位。
POD(U/mL)=245μL(反应体系)÷1000μL×血清(浆)总体积(1000μL)÷样本 体积(5μL)÷0.005×ΔA =9800×ΔA
(2)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 1 万个细菌或细胞在每 ml 反应体系中每分钟 A470 变化 0.01 定义为一 个酶活力单位。
POD(U/104 cell)=245μL(反应体系)÷1000μL×提取酶液总体积(1000μL)÷样 本体积(5μL)÷0.01×ΔA÷细菌或细胞密度(104 cell /mL)=4900×ΔA÷细菌或细胞密 度(104 cell /mL)
(2)按样本鲜重计算
单位的定义:每 g 组织在每 ml 反应体系中每分钟 A470 变化 0.01 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 位。

peroxisome名词解释

peroxisome名词解释

peroxisome名词解释英语1:Peroxisome解释:Peroxisome(过氧化物酶体)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膜包囊体,具有嗜氧、嗜酸性、氧化还原酶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分解过氧化氢和有毒物质、合成胆固醇和酮体的代谢等。

双语例句:1. Peroxisomes are important organelles in eukaryotic cells that play essential roles in a variety of metabolic pathways.过氧化物酶体是真核生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在多种代谢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Peroxisome dysfun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range of human diseases, including neurological disorders, metabolic syndromes, and cancer.过氧化物酶体功能障碍与一系列人类疾病相关,包括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综合征和癌症。

3. Cells use peroxisomes to degrade fatty acids and generate energy in the form of ATP.细胞利用过氧化物酶体降解脂肪酸,产生ATP形式的能量。

4. Peroxisome biogenesis-deficient patients suffer from a range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such as developmental defects,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liver dysfunction.过氧化物酶体生成缺陷患者患有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发育缺陷、神经系统疾病和肝功能障碍。

5. In plant cells, peroxisomes are involved in several processes, including photorespiration, hormone biosynthesis, and defense against pathogens.在植物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参与多个过程,包括光呼吸作用、激素合成和防御病原体。

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机制、酶学及分子特性

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机制、酶学及分子特性

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机制、酶学及分子特性一、本文概述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是一种在植物细胞内广泛存在的关键酶,其在植物抗氧化防御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机制、酶学特性以及分子特性,以期为深入理解植物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运行规律,以及提高植物抗逆性和农业生产力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将详细介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生化功能,包括其催化抗坏血酸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及其在细胞氧化还原稳态中的作用。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如酶的动力学特性、抑制剂和激活剂的影响等。

我们将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分子特性进行阐述,包括其基因结构、表达调控以及蛋白质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植物生物学、农业生物技术以及植物抗逆性研究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机制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是一种关键的抗氧化酶,主要作用是清除植物细胞中的过氧化氢(H2O2),以防止氧化应激对细胞造成的损伤。

AP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到酶的催化活性以及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

在AP的催化过程中,抗坏血酸(AsA)作为还原剂,将H2O2还原为水(H2O),而自身则被氧化为单脱氢抗坏血酸(DHA)。

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2AsA + H2O2 → 2DHA + 2H2O。

DHA随后通过抗坏血酸再生系统被还原回AsA,从而维持了AP的催化循环。

AP的作用机制还涉及到其在细胞内的定位。

在植物细胞中,AP 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细胞质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

这些细胞器中的AP通过特定的信号肽序列被定位到相应的位置,从而实现了对特定区域H2O2的高效清除。

AP的活性还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光照、温度、pH值以及底物和抑制剂的浓度等。

光照和温度可以影响AP的稳定性和活性,而pH值则可以影响AP与底物的结合能力。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简介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简介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简介peroxidase氧化还原酶的一种。

过氧化物酶是由微生物或植物所产生的一类氧化还原酶,它们能催化很多反应. 过氧化物酶是以过氧化氢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氧化的酶。

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中,以铁卟啉为辅基,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酚类和胺类化合物,具有消除过氧化氢和酚类、胺类毒性的双重作用。

过氧化物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囊泡, 直径约为0.5~1.0μm, 通常比线粒体小。

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各类细胞中,在肝细胞和肾细胞中数量特别多。

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过氧化氢酶,它的作用主要是将过氧化氢水解。

过氧化氢(H2O2)是氧化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的细胞毒性物质,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都存在于过氧化物酶体中,从而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植物体中含有大量过氧化物酶,是活性较高的一种酶。

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关系。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

一般老化组织中活性较高,幼嫩组织中活性较弱。

这是因为过氧化物酶能使组织中所含的某些碳水化合物转化成木质素,增加木质化程度,而且发现早衰减产的水稻根系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加,所以过氧化物酶可作为组织老化的一种生理指标。

此外,过氧化物同工酶在遗传育种中的重要作用也正在受到重视.催化从底物移去电子,并转给过氧化氢反应。

即:供体+H2O2→氧化的供体+2H2O,是一种血红素蛋白(hemoprotein)。

如过氧化氢酶便是过氧化物酶的一种。

过氧化氢酶可与葡萄糖氧化酶配合使用,脱除蛋清中的葡萄糖,代替了传统的自然发酵的方法,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在医学上,也可作为工具酶,用于检验尿糖和血糖。

现代医学上认为机体衰老与氧化有关,例如染色体、酶等的氧化。

所以,一些有还原性功能的物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抗衰老,如过氧化物酶体,维生素C、E也有抗衰老作用。

过氧化物氧化酶

过氧化物氧化酶

过氧化物氧化酶
过氧化物氧化酶(Peroxidase)是一类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酶。

它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壁中,广泛存在于真菌、植物和动物体内。

过氧化物氧化酶通过催化酶促反应将有机底物氧化,同时还能将过氧化氢还原为水。

其反应机理涉及到酶的两个反应中心(活性位点):一个是运载电子的铁离子(Fe3+),另一个是共同提供电子的基团。

过氧化物氧化酶在生物体内起到重要的生理和防御作用。

它参与多种代谢途径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酚类、醛类和氨基酸的代谢。

它还能够参与细胞凋亡、免疫响应和抗氧化防御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中。

在实验室中,过氧化物氧化酶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领域。

它可用作指示剂、催化剂和保护剂等,还可以作为一种检测方法或分析工具,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和分子结构等。

过氧化物酶和PeroxiBase过氧化物酶数据库

过氧化物酶和PeroxiBase过氧化物酶数据库

过氧化物酶和PeroxiBase过氧化物酶数据库牛红军;岳鹍;滕文华;杨飞;杨官娥【摘要】过氧化物酶是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一大类以过氧化物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氧化的醇,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氧化物酶由多态性丰富的多基因家族所编码,其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样性.近年来,随着研究和应用的深入,过氧化物酶领域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信息交流平台.PeroxiBase数据库收集了大量的过氧化物酶数据,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加工,为生命科学研究人员免费共享、最大化利用与综合开发过氧化物酶资源搭建了信息平台,在过氧化物酶的研究与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eroxidases are enzymes which use various peroxides as electron acceptors to catalyse a number of oxidative reactions. They are involved i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and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in living organisms. Peroxidases genes constitute a multi gene family, whose genomic diversity achieved through differences in gene content and allelic polymorphism.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a professional platform for exchange of peroxidase inform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eroxidases. PeroxiBase contains all identified peroxidase-encoding sequences. PeroxiBase provides a series of bioinformatics tools and facilities suitable for analyzing these stored sequences. The database offers life science researchers a free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share, use and develop peroxidase resources. PeroxiBa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eroxidases.【期刊名称】《生命科学研究》【年(卷),期】2012(016)006【总页数】6页(P539-544)【关键词】过氧化物酶;数据库;生物信息学【作者】牛红军;岳鹍;滕文华;杨飞;杨官娥【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中国山西太原030001;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天津300350;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天津300350;东北林业大学,中国黑龙江哈尔滨150611;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中国山西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中国山西太原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5过氧化物酶是广泛分布于生物中的一类以H2O2等过氧化物(ROOH)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发生氧化反应的酶,相对分子质量范围30 000~150 000 Da.在植物中,过氧化物酶参与生长素代谢、细胞壁延伸及加厚等生长发育调控过程和消除自由基伤害、抵御入侵微生物等生理活动[1~3];在动物中,过氧化物酶参与激素分泌和机体免疫等生命活动[4];人体内有30余种过氧化物酶,它们在疾病预防、药物代谢和人体病理学中发挥着独特作用[5,6].近年来,过氧化物酶在工业、农业、环保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体现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7].随着过氧化物酶信息资源日趋丰富,现有成果能否被研究者高效率地分享和运用已成为过氧化物酶研究领域无法避免的生物信息学课题.2004年,在瑞士生物信息研究所主持下,两位生物学家收集大量的过氧化物酶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研究,创建了专业的过氧化物酶数据库——PeroxiBase(http://peroxibase.toulouse.inra.fr/).PeroxiBase广泛收录各种过氧化物酶,并实时更新,是生命科学研究人员免费共享的过氧化物酶信息平台[8].国外关于该数据库的介绍和应用较多[9~11],如专业收录过氧化还原酶的PREX数据库即参照PeroxiBase所建立[12],而国内鲜有介绍或使用PeroxiBase的报道.本文对过氧化物酶和PeroxiBase数据库予以介绍,期待与国内学者共享PeroxiBase,加快过氧化物酶研究与应用的进程.1 过氧化物酶1.1 过氧化物酶的分类1.1.1 按照酶学性质分类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酶学委员会根据过氧化物酶的底物及酶促反应性质,采用系统命名法将具有一个酶功能域的过氧化物酶归类于EC 1.11.1.x亚亚类 (EC 1.11.1.1至EC 1.11.1.16,其中的EC 1.11.1.4现在称为EC 1.13.11.11,不再归类于过氧化物酶);将具有两个酶功能域的过氧化物酶归类于EC 1.13.11.44,EC 1.14.99.1,EC1.6.3.1或EC 4.1.1.44等 (表1)[1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依据电子受体的差异,归类于EC 1.11.1.9(以过氧化氢为受体)或EC 1.11.1.12(以脂质过氧化物为受体)[14].某些没有独立系统名称的过氧化物酶(过氧蛋白和过氧素等)归类于EC 1.11.1.7,统称为过氧化物酶.表1 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分类Table1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classification of peroxidasesEC number EC 1.11.1.1 EC 1.11.1.2 EC 1.11.1.3 EC 1.13.11.11 EC 1.11.1.5 EC 1.11.1.6 EC 1.11.1.7 EC 1.11.1.8 EC 1.11.1.9 EC 1.11.1.10 EC 1.11.1.11 EC 1.11.1.12 EC 1.11.1.13 EC 1.11.1.14 EC 1.11.1.15 EC 1.11.1.16 EC 1.13.11.44 EC 1.14.99.1 EC 1.6.3.1 EC 4.1.1.44 Recommended name NADH peroxidase NADPH peroxidase Fatty acidperoxidase Tryptophan 2,3-dioxygenase Cytochrome-c peroxidase Catalase Peroxidase Thyroid peroxidas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Chloride peroxidase L-ascorbate peroxidase Phospholipid hydroperoxid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Manganese peroxidase Lignin peroxidase Peroxiredoxin Versatile peroxidase Linoleate diol synthase 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NAD(P)H oxidase 4-Carboxymuconolactone decarboxylase Abbreviation in PeroxiBase NadPrx No sequence available No sequence available(a Dox?)Not considered as a peroxidase any longer CcP,DiHCcP Kat,CP Haem peroxidases TPO GPx HalPrx,HalNPrx,HalVPrx Apx GPx MnP LiP 1CysPrx,2CysPrx,etc.VP LDS PGHS DuOxAhpD,CMD,CMDn,etc.1.1.2 按照系统进化关系分类过氧化物酶包括结合血红素辅基的血红素过氧化物酶(haem peroxidase)和无血红素辅基的非血红素过氧化物酶(non-haem peroxidases)两大类.为了描述过氧化物酶结构、性质和功能,研究过氧化物酶起源、发生和进化关系,PeroxiBase参照Baldauf的方法构建了过氧化物酶系统进化关系图,将过氧化物酶划分为不同的超家族、家族和亚家族(图1)[15,16].血红素过氧化物酶包括动物体中的Animal peroxidase-Cyclooxygenase superfamily等家族或超家族,以及分布于微生物和植物的Non animal peroxidase.Non animal peroxidase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低、功能差异大,可被划分为存在于植物、真菌和原核生物中的Class I peroxidase superfamily,真菌中特有的ClassⅡ peroxidase family,以及植物特有的ClassⅢ peroxidase family[17].非血红素过氧化物酶(non-haem peroxidase)包括Manganese catalase family等家族或超家族.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中的分布见表2.图1 过氧化物酶系统进化关系图Fig.1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phylogenic rel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protein families found in PeroxiBase表2 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中的分布Table2 Peroxidase families and superfamilies included in the database with their distributions across the major kingdomsPeroxidases Animal peroxidase-Cyclooxygenase superfamily Catalase family Di-haem peroxidase superfamily DyP-type peroxidase superfamily Haloperoxidase(haem)ClassⅠperoxidase superfamily ClassⅡperoxidase family ClassⅢperoxidase family Alkylhydroperoxidase D-like superfamily Haloperoxidase superfamily(no haem)Manganese catalase family NADH peroxidase family Glutathione peroxidase superfamily Peroxiredoxin superfamily NAD(P)H oxidase superfamily NADH dehydrogenase family Prokaryotes Plants Animals Fungi Other eukaryotes Total sequence s√√√√ √ √√√√√√√√√√ √ √ √√√√√√√√√√√ √√√√ √√ √√√√√ √√ √ √√√530 389 115 222 79 1 459 458 5 152 198 57 101 13 631 957 326 221.2 过氧化物酶的应用过氧化物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环保领域,过氧化物被用于高效降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所生成的废水、废渣中的芳香族类、偶氮染料和酚类化合物[18~20];造纸工业中,过氧化物酶可用于生物制浆和纸浆的酶法漂白[21];在医疗领域,辣根过氧化物酶用于生化项目检测和制备免疫类 (ELISA)试剂盒.过氧化物酶还可用于制备测定H2O2等过氧化物浓度的生物传感器[22].另外,过氧化物酶有生物转化芥子酸和白皮杉醇等物质的能力[23,24].过氧化物酶是物种的遗传标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是研究物种分类和种系发生关系的重要依据[25,26].2 PeroxiBase数据库2.1 PeroxiBase概况创建之初,PeroxiBase仅收录非动物过氧化物酶ClassⅢ,随着大量生物学家和生物信息学家投身于数据库的建设中,该数据库已开始全面收录各种类型的过氧化物酶,目前,共收录来源于近千种生物的逾万种过氧化物酶.2.1.1 PeroxiBase的目标全面收集过氧化物酶的序列信息,在序列基础上探寻过氧化物酶进化规律,汇集过氧化物酶功能和转录调控的信息,建立一个非盈利性的过氧化物酶信息共享平台,为用户提供过氧化物酶的快速序列搜索,系统进化分析,以及预测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和功能等服务.2.1.2 PeroxiBase的数据来源PeroxiBase数据资源主要来源有:1)收集已发表的过氧化物酶数据;2)与DOE Joint Genome Institute、GenBank和 UniProt KnowledgeBase等公共数据库交换过氧化物酶数据[13];3)研究人员上传的新成果,见2.2.4.2.1.3 PeroxiBase的数据组成过氧化物酶的主要数据项包括:1)收录信息(entry information):序列号(entry ID),创建者及创建时间 (creation),最后一次修改的时间及修改者(last sequence changes),序列状态 (sequence status:complete,partial或theoretical translation/pseudogene),复核者 (reviewer),最后一次注释的时间及注释者(last annotation changes);2)酶的信息(peroxidase information):名称(name),类别(class),来源生物体及其所属分类群 (organism和taxonomy),细胞定位和细胞所在组织(cellular localisation和tissue types),诱导物和抑制物(inducer和repressor),与该酶序列有高相似度的酶(best BLASTp hits);3)数据来源(literature and cross-references):参考文献 (literature),氨基酸和核酸序列来源 (protein ref.和DNA ref.);4)蛋白质序列(protein sequence)等.2.2 PeroxiBase的功能和服务PeroxiBase数据库共有9个主选项(图2).图2 PeroxiBase过氧化物酶数据库工具栏及其选项Fig.2 PeroxiBase toolbar with detailed options2.2.1 主页(home)Home介绍数据库的概况.Introduction概述本数据库的特点及目标.Class description对过氧化物酶各家族进行了概述.Publications列出了该数据库相关的文献.Links提供了UniProt Knowledgebase和NCBI等数据库的链接,用户从此处出发可访问其他过氧化物酶相关资源库.Contributor列出了数据库评审专家的信息,以便于对过氧化物酶条目有疑义的用户与相应的专家直接联系.New介绍了PeroxiBase的发展历程.2.2.2 工具(tools)Tools为用户提供多种用于查询或分析过氧化物酶信息,研究过氧化物酶进化关系的软件.Multicriteria search(高级检索)依据 Id、Name和Class等检索标准查询过氧化物酶信息.Blast是同源性比较工具[27].BLASTN将待查核酸序列与库中存在的每条已知核酸序列作一对一的核酸序列比对;BLASTP将待查蛋白序列与库中存在的每条已知蛋白质序列作一对一的序列比对;BLASTX先将待查核酸序列翻译成蛋白序列,再与每条已知蛋白质序列作一对一的蛋白质序列比对;TBLASTN将库中的核酸序列翻译成蛋白质序列,再同待查序列作蛋白质与蛋白质的比对.PeroxiScan是PeroxiBase基于Prosite模式算法开发的一种过氧化物酶分类工具,可用于新过氧化物酶的快速分类.PeroxiScan搜集并建立了过氧化物酶各家族及其亚家族成员所特有的保守序列集合,当输入新的过氧化物酶序列后,PeroxiScan采用多重序列比对法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s,MSA)对新序列与保守序列集合的重合程度打分,新过氧化物酶会被预测为得分最高家族和亚家族的新成员[8,16,28].CIWOG(common introns within orthologous h genes)是探测过氧化物酶共有的内含子,探询过氧化物酶内含子进化规律的工具[29].GECA(gene evolution/conservation analysis)收录了过氧化物酶的外显子及内含子,将待查询的基因数据录入,即可进行遗传物质比较,从基因变异及进化与保护方面分析过氧化物酶的系统进化关系[30].2.2.3 浏览用户点击相应选项,即可根据Classes(酶的类型)、Organisms(酶的来源生物体)、Cellular locations(酶的细胞定位,细胞壁、质膜、线粒体或过氧化物酶体等)、Inducers(酶的诱导因素,酸处理和霉菌感染等)、Repressors(酶的抑制因素,臭氧处理等)或Tissue types(酶所在的组织,孕体、脑和花药等组织)等标准来查询过氧化物酶的信息.2.2.4 登陆(login)用户既是受益者,又可以成为贡献者,PeroxiBase支持注册用户上传新发现的过氧化物酶数据.用户先向数据库发送电子邮件(************************.fr)申请注册,通过审核后会获得登陆账号和密码,成为注册用户.注册用户点击Login登陆后即可提交研究成果,新提交的数据将处于过渡状态(in“limbo”),直至通过相关专家审核并注释后被收录入数据库[8].不需提交数据的用户不必进行注册和登陆操作.3 结论与展望PeroxiBase是在大量过氧化物酶信息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创建的专业数据库.该数据库中过氧化物酶数据信息均经过专家手工审核和生物信息学加工,有效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信息查询工具.用户利用本数据库可以完成过氧化物酶查询、比对、快速分类、结构和功能预测及系统进化分析等工作[31~33].随着PeroxiBase用户数量和数据信息量的快速增加,数据库的各种潜在用途被挖掘出来.例如:1)利用PeroxiBase中的信息对过氧化物酶的功能、特性等进行深层次挖掘.Kaisa Marjamaa等[34]利用数据库中信息分析了木质部过氧化物酶ClassⅢ在木质化过程中的作用;2)PeroxiBase中过氧化物酶的名称[35]和分类方式[36,37]在研究领域被广泛引用,这将会促进过氧化物酶信息的标准化,提高信息交流和获取的效率,利于过氧化物酶资源全球共享.PeroxiBase数据库为全世界的科技工作者免费提供过氧化物酶资料和分析工具,显著提高了过氧化物酶领域的科研效率,将会极大地促进过氧化物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参考文献(References):【相关文献】[1] DAUDI A,CHENG Z Y,O BRIEN J A,et al.The apoplastic oxidative burst peroxidase in arabidopsis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pattern-triggeredimmunity[J].ThePlantCell,2012,24(1):275-287.[2] MIKA A,BUCK F,LUETHJE S J.Membrane-boundclassⅢperoxidases:identification,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isoenzymes purified from maize (Zea mays L.)roots[J].Proteomics,2008,71(4):412-424. [3] ALMAGROL L,GOMEZ ROS L V,BELCHI-NAVARRO S,et al.ClassⅢperoxidases in plant defence reaction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9,60(2):377-390.[4] TAFAZOLI S,O BRIEN P J.Peroxidases[J].Chemico-BiologicalInteractions,2000,129(1):113-139.[5] TAFAZOLI S,O BRIEN P J.Peroxidases:a role in the metabolism and side effects of drugs[J].Drug Discovery Today,2005,10(9):617-625.[6] YANG Z,YU Y,YAO L,et al.DetoxiProt:an integrated database for detoxificationproteins[J].BMC Genomics,2011,12(Suppl 3):S2.[7] HAMID M,REHMA K U.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peroxidases[J].FoodChemistry,2009,115(4):1177-1186.[8] OLIVA M,THEILER G,ZAMOCKY M,et al.PeroxiBase:a powerful tool to collect and analyse peroxidase sequences from Viridiplanta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Botany,2009,60(2):453-459.[9] 《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近期Phytochemistry高被引文章题录[J].中国天然药物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High-cited papers of Phytochemistry[J].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09,7(1):27.[10] ZAMOCKY M,DROGHETTI E,BELLEI M,et al.Eukaryotic extracellular catalaseeperoxidase from Magnaporthe griseae biophysical/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rst representative from a novel phytopathogenic KatGgroup[J].Biochimie,2012,94:673-683.[11] PITSCH N T,WITSCH B,BAIER parison of the chloroplast peroxidase system in the chlorophyte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the bryophyte Physcomitrella patens,the lycophyte 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and the seed plant Arabidopsis thaliana[J].BMC Plant Biology,2010,10:133.[12] SOITO L,WILLIAMSON C,KNUTSON S T,et al.PREX:PeroxiRedoxin classification indEX,a database of subfamily assignments across the diverse peroxiredoxin family[J].Nucleic Acids Research,2011,39(suppl 1):D332-337.[13] PASSARDI F,THEILER G,ZAMOCKY M,et al.PeroxiBase:the peroxidasedatabase[J].Phytochemistry,2007,68(12):1605-1611.[14] MARGIS R,DUNAND C,TEIXEIRA F K,et al.Glutathione peroxidase family-an evolutionary overview[J].FEBS Journal,2008,275(15):3959-3970.[15] BALDAUF S L.The deep roots of eukaryotes[J].Science,2003,300(5626):1703-1706.[16] KOUA D,CERUTTI L,FALQUET L,et al.PeroxiBase:a database with new tools for peroxidase family classification[J].Nucleic Acids Research,2009,37(suppl 1):D261-266. [17] PASSARDI F,BAKALOVIC N,TEIXEIRA F K,et al.Prokaryotic origins of the peroxidase superfamily and organellar-mediatedtransmissiontoeukaryotes[J].Genomic,2007,89(5):567-579.[18] ULSON de SOUZA S M,FORGIARINI E,ULSON de SOUZA A A.Toxicity of textile dyes and their degradation by the enzyme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7,147(3):1073-1078.[19] BHUNIA A,DURANI S,WANGIKAR P P.Horseradish peroxidase catalyzed degradation of industrially important dyes[J].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2001,72(5):562-567. [20] NAZARI K,ESMAEILI N,MAHMOUDI A,et al.Peroxidative phenol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activated peroxidase biocatalyst[J].Enzyme and MicrobialTechnology,2007,41(3):226-233.[21] CUNHA G G S,MASARIN F,NORAMBUENA M,et al.Linoleic acid peroxidation and lignin degradation by enzymes produced by Ceriporiopsis subvermispora grown on wood or in submerged liquid cultures[J].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10,46(3-4):262-267.[22] UPADHYAY A K,TING T W,CHEN S M.Amperometric biosensor for hydrogen peroxide based on coimmobilized horseradish peroxidase and methylene green in ormosils matrix withmultiwalledcarbonnanotubes[J].Talanta,2009,79:38-45.[23] LIU H L,WAN X,HUANG X F,et al.Biotransformation of sinapicacidcatalyzedbyMomordicacharantiaperoxidase[J].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2007,55(3):1003-1008.[24] WAN X,WANG X B,YANG M H,et al.Dimerization of piceatannol by Momordica charantia peroxidase and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the biotransformation products[J].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2011,19(17):5085-5092.[25] JAIN A B H A,ROY A K,KAUSHAL P,et al.Isozyme banding pattern and estima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Guinea grass germplasm[J].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2006,53(2):339-346.[26] BERNROITNER M,ZAMOCKY M,FURTMULLER P G,etal.Occurrence,phylogeny,structure,and function of catalases and peroxidases in cyanobacteria[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9,60(2):423-440.[27] COSTA M M,HILLIOU F,DUARTE P,et al.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vacuolar classⅢperoxidase involved i n the metabolism of anticancer alkaloids in Catharanthus roseus[J].Plant Physiology,2008,146(2):403-417.[28] SIGRIST C J A,CERUTTI L,de CASTRO E,et al.PROSITE,a proteindomaindatabaseforfunctionalcharacterizationandannotation[J].NucleicAcidsResear ch,2010,38(suppl1):D161-D166.[29] WILKERSON M D,RU Y,BRENDEL V mon introns within orthologousgenes: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to plants[J].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2009,10(6):631-644.[30] NIZAR F,BRUNO S,CHRISTOPHE D,et al.GECA:a fast tool for gene evolution and conservation analysis in eukaryotic protein families[J].Bioinformatics,2012,28(10):1098-1099.[31] BAKALOVIC N,PASSARDI F,IOANNIDIS V,et al.PeroxiBase:a classⅢplant peroxidase database[J].Phytochemistry,2006,67(6):534-539.[32] ZAMOCKY M,GASSELHUBER B,FURTMULLER P G,et al.Molecular evolu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degrading enzymes[J].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Biophysics,2012,525(2):131-144.[33] ZAMOCKY M,FURTMULLER P G,OBINGER C.Evolution of catalases from bacteria tohumans[J].Antioxidants&Redox Signaling,2008,10(9):1527-1548.[34] MARJAMAA K,KUKKOLA E M,FAGERSTEDT K V.The role of xylem classⅢperoxidases in lignifica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09,60(2):367-376.[35] ZAMOCKY M,FURTMULLER P G,OBINGER C.Two distinct groups of fungalcatalase/peroxidases[J].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2009,37(4):772-777.[36] OGOLA H J,KAMIIKE T,HASHIMOTO N.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eroxidase from the cyanobacterium Anabaena sp.strain PCC 7120[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9,75(23):7509-7518.[37] van BLOOIS E,TORRES PAZMINO D E,WINTER R T,et al.A robust and extracellular heme-containing peroxidase from Thermobifida fusca as prototype of a bacterial peroxidase superfamily[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0,86(5):1419-14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简介
peroxidase
氧化还原酶的一种。

过氧化物酶是由微生物或植物所产生的一类氧化还原酶,它们能催化很多反应. 过氧化物酶是以过氧化氢为电子受体催化底物氧化的酶。

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中,以铁卟啉为辅基,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酚类和胺类化合物,具有消除过氧化氢和酚类、胺类毒性的双重作用。

过氧化物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囊泡, 直径约为0.5~1.0μm, 通常比线粒体小。

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各类细胞中,在肝细胞和肾细胞中数量特别多。

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过氧化氢酶,它的作用主要是将过氧化氢水解。

过氧化氢(H2O2)是氧化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的细胞毒性物质,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都存在于过氧化物酶体中,从而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植物体中含有大量过氧化物酶,是活性较高的一种酶。

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都有关系。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

一般老化组织中活性较高,幼嫩组织中活性较弱。

这是因为过氧化物酶能使组织中所含的某些碳水化合物转化成木质素,增加木质化程度,而且发现早衰减产的水稻根系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加,所以过氧化物酶可作为组织老化的一种生理指标。

此外,过氧化物同工酶在遗传育种中的重要作用也正在受到重视.
催化从底物移去电子,并转给过氧化氢反应。

即:供体+H2O2→氧化的供体+2H2O,是一种血红素蛋白(hemoprotein)。

如过氧化氢酶便是过氧化物酶的一种。

过氧化氢酶可与葡萄糖氧化酶配合使用,脱除蛋清中的葡萄糖,代替了传统的自然发酵的方法,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在医学上,也可作为工具酶,用于检验尿糖和血糖。

现代医学上认为机体衰老与氧化有关,例如染色体、酶等的氧化。

所以,一些有还原性功能的物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抗衰老,如过氧化物酶体,维生素C、E也有抗衰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