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年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5 m/sD. 3×10^8 km/s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水C. 铁D. 木头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C)B. 开尔文(K)C. 华氏度(°F)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
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旋转状态D. 以上都不是答案:B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彩虹B. 放大镜C. 影子D. 透镜成像答案:C6.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A. 欧姆定律B. 焦耳定律C. 基尔霍夫定律D.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A. 铜B. 硅C. 银D. 铁答案:B8. 以下哪种力属于非接触力?()A. 摩擦力B. 弹力C. 重力D. 磁力答案:D9. 以下哪种现象是物体内能的转化?()A. 摩擦生热B. 压缩气体做功C. 热传递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种物质的熔点最高?()A. 冰B. 铁C. 钨D. 铅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现象是光的反射?()A. 镜子成像B. 潜望镜C. 影子D. 彩虹答案:A、B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电阻的大小?()A. 材料B. 长度C. 横截面积D. 温度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现象是物体内能的转化?()A. 摩擦生热B. 压缩气体做功C. 热传递D. 电热器加热答案:A、B、C14. 以下哪些物质是绝缘体?()A. 橡胶B. 玻璃C. 盐水D. 铜答案:A、B15. 以下哪些现象是光的折射?()A. 放大镜B. 彩虹C. 影子D. 透镜成像答案:A、B、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为A。
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核试卷(含答案)

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核试卷(含答案)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核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属性是____。
A. 质量B. 速度C. 力D. 能量答案:A2.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物理变化?A. 冰融化B. 水沸腾C. 木头燃烧D. 食物腐烂答案:D3.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m/s。
A. 15B. 340C. 1000D. 10000答案:B4. 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称为一个____。
A. 月亮周期B. 地球周期C. 太阳周期D. 年答案:D5. 下列哪种单位用于测量长度?A. 千克B. 米C. 秒D. 牛顿答案:B6.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____。
A. 发散B. 汇聚C. 阻挡D. 折射答案:B7. 下列哪种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A. 镜子中的反射B. 通过透明介质的折射C. 手影游戏D. 彩虹答案:C8. 下列哪种能量转化是热机工作的原理?A.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B. 电能转化为热能C.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D. 光能转化为电能答案:C9. 下列哪种现象说明地球是圆的?A. 星星在夜空中移动B. 船只在海平面上逐渐消失C. 太阳从东方升起D. 月亮的形状变化答案:B10. 下列哪种单位用于测量质量?A. 千克B. 米C. 秒D. 牛顿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____键结合而成的。
答案:共价2.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____。
答案:地心3.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m/s。
答案:2997924584.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两个力称为____力。
答案:平衡5.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
答案:自西向东6. 物理学中,将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称为____。
答案:位移7. 下列哪种物质是晶体?答案:冰、食盐、石英8. 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例子有____。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业务考试试卷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业务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静电现象?- A. 打雷- B. 毛衣摩擦后贴在墙上- C. 两张纸擦过后会相互吸引- D. 空气中的灰尘被电视机吸附住2.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能?- A. 动能- B. 势能- C. 电能- D. 内能3. 物质从气态向固态转变的过程叫做什么?- A. 升华- B. 凝固- C. 熔化- D. 沸腾4. 火箭在太空中飞行,属于哪种运动?- A. 弹道运动- B. 直线运动- C. 曲线运动- D. 循环运动5. 下列哪个是波动现象?- A. 火焰燃烧- B. 车辆行驶- C. 音乐播放- D. 水沸腾二、填空题1. 物质的最小单位是____。
2. 光的传播是一种____传播。
3. 机械波需要____才能传播。
4. 重力是由____引起的。
5. 镜子里的影像是由____引起的。
三、解答题1. 请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的传播。
2. 请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在开车的时候,会感到向外被甩出去的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B4. A5. C二、填空题1. 原子2. 波动3. 媒质4. 质量5. 反射三、解答题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媒介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使耳膜振动,然后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2. 当车辆加速或减速时,乘坐在车上的人体会有惯性,即保持运动状态的趋势。
当车辆改变速度时,人体的惯性会使其保持原来的状态,导致人体向外甩出去的感觉。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关于物理量单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度的单位是米(m),速度的单位是千米每小时(km/h)B、力的单位是牛顿(N),牛顿的第二公式是 F=maC、功率的单位是千瓦(kW),千瓦的符号为kWD、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fais(s)是焦耳的符号2、在下列实验方法中,不属于对物理现象定量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测量B、实验推理C、实验分析D、实验模拟3、题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力势能”这一概念,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演示实验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模拟实验法4、题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浮力”时存在理解困难,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A. 强调理论讲解,减少实验操作B. 多次重复讲解,增加学生练习C.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原理D. 仅通过多媒体展示浮力的动画效果5、在物理教学中,哪一项教学方法最适合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电场的概念?A、实验法B、问答法C、讲授法D、讨论法6、当学生对某一物理概念理解有误时,作为教师,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A、直接给出正确答案B、忽略错误,继续进行教学C、通过讨论和互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D、布置更多的作业让学生练习7、在下列哪个物理实验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A. 双缝干涉实验B. 摩擦起电实验C. 万有引力实验D. 欧姆定律实验8、下列关于简谐运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简谐运动是指对象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B. 简谐运动的周期只与系统的固有性质有关,而与外界因素无关。
C. 简谐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D. 简谐运动的能量在动能和势能之间进行周期性转换。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简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B.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D解析:A选项:液体很难被压缩,这主要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当外界压力试图压缩液体时,分子间的斥力会抵抗这种压缩,而不是引力。
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这是因为海绵内部存在许多空隙,这些空隙被压缩了,而不是分子间的间隙被压缩。
分子间的间隙是微观的,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扫地时尘土飞扬,这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的,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当两块铅块紧压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到足够近,分子间的引力就会发挥作用,使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所以D选项正确。
2、关于电流和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有电压,电路就一定有电流B. 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C. 电路两端无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无电流D. 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导体中就一定有电流答案:B;C解析:A选项:电路中有电压,但电路不一定有电流。
因为电流的产生除了需要电压外,还需要电路是通路。
如果电路中有断路或短路,即使有电压也不会有电流。
所以A 选项错误。
),电流的存在必然意味着电路两端B选项:电路中有电流,根据欧姆定律(I=UR存在电压。
所以B选项正确。
C选项:电路两端无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的逆推(如果I=0,则U=0),电路中就一定无电流。
因为电流是由电压驱动的,没有电压就不会有电流。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hD. 3×10^3 km/h答案:A2.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水C. 铁D. 木头答案:C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C.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成正比B.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C.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和电阻都成正比D.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和电阻成反比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动能会增大?A. 质量不变,速度减小B. 质量减小,速度不变C.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D. 质量增大,速度减小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2. 一个物体的重力是9.8牛顿,它的质量是______千克。
答案:13. 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答案:小于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5.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质量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米/秒²的加速度下落,求物体下落2秒时的速度。
答案:v = at = 2 m/s² × 2 s = 4 m/s2. 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1安培,求电阻器的电功率。
答案:P = I²R = (1 A)² × 10 Ω = 10 W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初中物理教资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教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C.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D. 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
A. 与物体的重力相等B. 与物体的重力无关C. 与物体的摩擦系数有关D. 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电性最好?()A. 橡胶B. 塑料C. 铜D. 木头答案:C4.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的仪器。
A. 电流B. 电压C. 电功率D. 电能答案:D5.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电路短路?()A. 电路中没有电源B. 电路中没有负载C. 电路中电源和负载串联D. 电路中电源两端直接相连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答案:介质2.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质量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电压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伏特4. 欧姆定律公式为______,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答案:I = V/R5.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红;绿;蓝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2. 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答案: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3. 为什么说能量是守恒的?答案: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其总量保持不变。
4.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教师业务考试试题物理

教师业务考试试题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2×10^8 m/sC. 3×10^5 km/sD. 2×10^5 k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作用力是10N,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5 m/s^2B. 10 m/s^2C. 20 m/s^2D. 15 m/s^23. 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电性最好?()A. 橡胶B. 玻璃C. 铜D. 塑料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少?()A. 9.8 m/s^2B. 10 m/s^2C. 11 m/s^2D. 12 m/s^25.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以下哪种电磁波的波长最长?()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6.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海市蜃楼B. 彩虹C. 影子D. 凸透镜成像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开始滑动,如果摩擦力是恒定的,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将如何变化?()A. 速度逐渐增大B. 速度逐渐减小C. 速度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8.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加,那么它的势能将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9. 以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铁C. 铜D. 铝10.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等时,它处于什么状态?()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加速运动状态D. 减速运动状态1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电磁感应?()A.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B.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C. 静电感应D.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U除以电流I,即R=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初中物理教师业务考试试卷(5)一、学科基础知识(第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8小题每空2分,第9小题10分,共40分。
选择题是单项选择)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 .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 .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 .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D .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2、想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灵活点拨、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例如,在进行“温度计”教学时,就有学生提出过这样有问题:常用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它们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水也是液体,为什么温度计里不装水呢?从物理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的比热容较大 B .水有反常膨胀现象 C .水没有颜色D .水的凝固点是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不能测0℃以下或100℃以上的温度3、同学们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了解到物体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快,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同学们认真观察了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并讨论了篮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下面几种看法正确的是 ( )A .刚抛出时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大B .落地前瞬间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大C .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D .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受到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4、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 物体的质量为3kg ,B 物体的质量为2kg ,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9NB 、物体A 浸在水中的体积为500cm 3C 、物体A 处于平衡状态D 、物体B 受到的重力和B 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5、如图所示,将灯L 1、L 2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接在电压均为U 的两个电路中,在甲图中灯L 1的功率为4W ,在乙图中灯L 1的功率为9W .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图中灯L 1两端的电压之比是2∶3B .L 1、L 2两灯灯丝电阻之比是2∶1C .甲图中灯L 1、L 2的功率之比是2∶1D .甲、乙两图电路消耗的总功最高点 抛出点 落地前率之比是3∶26、物理知识的迁移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应用物理知识解题。
物理教材中,单元、章节后均有习题。
其二,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例如,日食和月食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
物态变化原因可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等。
其三,应用物理知识设计制作各类产品。
例如,根据原理制成了保温瓶,根据原理制成了发电机、电子测量仪表等。
7、地震波的传播形式有横渡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纵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约为3.7×10³m/s和9.1×10³m/s.某地发生地震,一地震观测站距震源4.55×104m,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是 (选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约为 s.8、小商品市场上有一种圆形软塑料皮碗,“物理航空母舰实验”小组买回后,利用塑料皮碗测教室中的大气压。
具体做法:①将皮碗挤压在竖直的厚玻璃上,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皮碗直径为d,则皮碗面积S=π(d/2)2②将细线挂在皮碗的尾部,沿着垂直于玻璃的方向向外拉皮碗,当皮碗恰好掉下时记下测力计读数为F,则大气压强P0=F/S=4F/πd2你认为此小组利用__________原理测教室中的大气压,体现_________物理研究方法。
小组测出教室中的大气压P=0、8×105Pa,向老师请教结果,老师用气压计测得的值为1、0×105Pa,请你找出两处实验不妥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不妥处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妥处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在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上,质量为60 kg、身高为1.7 m的某运动员参加跳高比赛时的示意图.跳高前先将软绳的一端系在该运动员的腰部(重心处) ,另一端穿过固定在地面上的小环,然后,将绳子拉直后让运动员尽力往上跳.刚起跳时,该运动员的重心离地面的高度为身高的0.6倍,当运动员跳到最高点时,拉直的绳子从小环到该运动员腰部的总长度为1.8 m.(g=10 N/kg)则:(1)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重心上升的高度是多少?运动员跳高所做的功是多少?(2)月球表面的引力是地球表面引力的1/6,如果该运动员按同样的方式起跳,那么,他在月球上能跳起的高度为多少?二、课程标准(每空2分,共10分)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将内容标准分为和科学内容两部分,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三个部分。
2.物理学由和两部分组成。
3.学生评价的内容应与一致。
三、教材分析与处理(15分)理解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三个概念,是解决机械效率问题的关键。
你能想到哪些办法帮助学生建构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这三个概念?请设计一个你认为最佳的教学片段,并说明操作要点和设计意图。
四、教学评价(10分)《摩擦力》的教学设计片段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的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根据探究实验的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强调指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学生找出结论之后,教师在提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设计出一套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具体过程如下:师:“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咱们探究出来了,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谁能指出咱们实验过程中不太容易操作的地方?生:在拉动木块的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能保证木块完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有时在木块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在变。
生:木块在做运动时,有时会被绊住,导致读数不准确。
......师:那哪些同学能利用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来改进这些地方呢?接下来分组讨论,看那些小组能设计出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生: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咱们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种方式行吗?如果行,好在哪里?学生讨论:生:这种方法比咱们做实验用的方法好,有点在如果拉动木板,木块就不会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就比较稳定。
生:用这种方法读出来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生: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的结论。
师肯定大家的讨论结果。
请对上述教学片断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一、学科基础知识1、B2、D3、A4、C5、D 6.热传递电磁感应 7、纵波 5 8、二力平衡与P=F/S 转换不妥之一:皮碗与玻璃间可能有少量空气改正:蘸点水再挤压在玻璃上不妥之二:皮碗漏气,拉力小于大气压力改正:换用柔软的皮碗 9、(1)0.78 m 468 J (2)4.68 m二、课程标准(每空2分,共10分)1.科学探究能量2.实验理论3.课程目标三、教材分析与处理(15分)略四、教学评价(10分)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体会探究实验的整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
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出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利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实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观点合理即可得分)八年级下单词表Unit 5 Topic 1邀请,招待向……道谢担心的,烦恼的微笑无任何东西或人,无一人失望的,沮丧的有……味道;品尝,尝味;没人缘的;不受欢迎的;不得人心的傻的,愚蠢的残暴的,残酷的地主;房东似乎,好像电影;影片感动人的;令人感动的自豪的;骄傲的骄傲,自豪v. 发气味;闻到,嗅到;n. 气味摆放餐具心烦的,苦恼的惊奇的,惊讶的,吃惊的奥地利哭,哭泣孤独的,寂寞的;偏僻的活泼的;充满生气的使振作起来;使高兴起来生气的;发疯的开始,首先泰坦尼克号美国;美洲落入惊吓的;受惊的;害怕的最后,终于形成;成立角色面部的;面部用的姿势,手势文化外国人;外地人当今,现在和平与某人和解感激的,感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