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带包扎原则与方法
止血包扎方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止血包扎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现场急救。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三、实验地点学校急救实训室四、实验对象体育学院学生五、实验材料1. 普通卷轴绷带2. 三角巾3. 医用橡皮膏4. 剪刀5. 止血带6. 软布7. 消毒纱布8. 生理盐水9. 碘伏10. 仿真伤口六、实验方法1. 环形包扎法:适用于包扎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等粗细均匀的部位。
操作步骤如下:- 将绷带带头斜放于包扎处,用一手拇指压住;- 将卷带环绕包扎一圈后,再将斜放的带头一个小角反折过来;- 继续环绕包扎,后一圈覆盖前一圈,包扎3-4圈即可。
2. 螺旋形包扎法:适用于包扎上臂、大腿等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
操作步骤如下:- 以环形包扎法开始;- 然后将卷带向上斜行缠绕;- 后一圈盖前一圈1/2到2/3即可。
3. 反折螺旋形包扎法:适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等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操作步骤如下:- 以环形包扎法开始;- 然后用一拇指压住卷带上缘,将其上缘反折(注意要避开伤处);- 继续环绕包扎,后一圈覆盖前一圈。
4. 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包扎四肢、头部等部位。
操作步骤如下:- 将三角巾折成等边三角形;- 将三角巾的一条边放在伤口上方,另一条边放在伤口下方;- 将三角巾的第三条边折叠成宽带,绕过伤口上方和下方的三角巾边缘,交叉固定。
5. 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肢体大出血,加压包扎无法止血的情况。
操作步骤如下:- 在伤口近端放置垫;- 然后用止血带加压包扎止血;- 注意加压时间不能过长或过紧,以免造成患者远端肢体坏死。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环形包扎法:适用于包扎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等粗细均匀的部位。
实验结果表明,环形包扎法操作简单,止血效果良好。
2. 螺旋形包扎法:适用于包扎上臂、大腿等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
实验结果表明,螺旋形包扎法止血效果较好,但操作较为复杂。
包扎术实验报告外科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外科包扎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处理创伤、骨折等紧急情况的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外科实验室四、实验对象实验组:20名护理专业学生对照组:20名护理专业学生五、实验材料1. 实验组:模拟人体模型、绷带、三角巾、剪刀、消毒剂、急救包等。
2. 对照组:模拟人体模型、绷带、三角巾、剪刀、消毒剂、急救包等。
六、实验方法1. 实验组: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包扎术操作。
(1)清创消毒:用消毒剂对模拟人体模型的伤口进行清创消毒。
(2)环形包扎法:将绷带斜放于伤口处,用拇指压住,环绕包扎一圈,再将带头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继续环绕包扎,后一圈覆盖前一圈,包扎3-4圈。
(3)螺旋形包扎法:以环形包扎法开始,将绷带向上斜行缠绕,后一圈盖前一圈1/2到2/3。
(4)反折螺旋形包扎法: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用拇指压住卷带上缘,将其上缘反折(注意要避开伤处)并继续包扎。
(5)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三角形,将底边贴于伤口处,将两个角分别拉向对侧,交叉后固定。
2. 对照组: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包扎术操作。
(1)清创消毒:用消毒剂对模拟人体模型的伤口进行清创消毒。
(2)直接用绷带包扎:将绷带斜放于伤口处,环绕包扎,后一圈覆盖前一圈。
(3)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三角形,将底边贴于伤口处,将两个角分别拉向对侧,交叉后固定。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组:在包扎术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反折螺旋形包扎法和三角巾包扎法,且包扎效果良好。
2. 对照组:在包扎术操作过程中,学生仅掌握了直接用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法,包扎效果一般。
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在包扎术操作过程中,掌握的包扎方法更多,且包扎效果更佳。
八、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实验组学生对外科包扎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结果表明,掌握多种包扎方法有利于提高包扎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包扎法

包扎法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
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
包扎伤口应了解有无内在损伤在外伤急救现场,不能只顾包扎表面看得到的伤口而忽略其他内在的损伤。
同样是肢体上的伤口,有没有合并骨折,其包扎的方法就有所不同,有骨折时,包扎应考虑到骨折部位的正确固定;同样是躯体上的伤口,如果合并内部脏器的损伤,如肝破裂、腹腔内出血、血胸等,则应优先考虑内脏损伤的救治,不能在表面伤口的包扎上耽误时间;同样是头部的伤口,如合并了颅脑损伤,不是简单的包扎止血就完事了,还需要加强监护。
对于头部受撞击的患者。
即使自觉良好,也需观察24小时。
如出现头胀、头痛加重,甚至恶心、呕吐,则表明存在颅内损伤,需要紧急救治。
因此,在对伤者明显可见的伤口进行包扎之前或同时,一定要了解有没有其他部位的损伤,特别要注意是否存在比较隐蔽的内脏损伤。
与体腔相通的伤口的包扎对于与体腔相通的开放性伤口,现场一般只需对伤口进行简单的覆盖,然后尽快送医院或紧急联系医务人员前来救治。
例如,与腹腔相通的腹部伤口,可用干净的纱布、毛巾、被单等覆盖。
如有肠管或网膜从创口处膨出,切勿试图将其回纳腹腔内,以免加重腹腔污染。
对膨出的肠管或网膜,应用干净的碗将其完全盖住,或用干净纱布圈套于周围再行包扎,以防挤压膨出的肠管或网膜。
又如,与胸腔相通的胸部伤口,可造成开放性气胸。
其中,“交通型气胸”与“高压(张力)型气胸”症状严重,甚至可致昏迷、死亡。
前者应尽快用无菌纱布或其他清洁的敷料封闭伤口,包扎固定,防止反常呼吸,以便减轻症状和减轻持续伤害。
对于“高压(张力)型气胸”,由于破裂口形成单向活瓣,当人吸气时裂口开放,气体不断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裂口关闭,以至气体不能排出。
胸腔内压力不断增加,使得肺受压增加,从而导致进行性呼吸困难。
急救包扎的注意事项

急救包扎的注意事项
一、急救包扎的注意事项1. 急救包扎的注意事项2. 包扎的错误方法3. 包扎前如何清洗伤口二、急救包扎的方法三、不同部位的包扎
急救包扎的注意事项
1、急救包扎的注意事项包扎伤口时,动作要快、准、轻、牢。
包扎时部位要准确、严密,不遗漏伤口;包扎动作要轻,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伤员的疼痛和出血;包扎要牢靠,但不宜过紧,以免妨碍血液流通和压迫神经。
包扎遵循四不原则。
不上药,现:涂药;不触摸,手不许碰伤口;不取匕首、利器等;不送,内脏外露、骨折突出部1擅自放回伤患体内。
用绷带包扎时需从肢体远侧部位开始。
例如,包扎手臂时,应该从腕部开始向肩部方向包扎,包扎腿时应该从踝部开始向大腿方向包扎。
按此种顺序包扎的原因是可以避免血液积聚在肢体的末端。
处理伤口时,彻底清洁是首要的。
这包括清洁伤口,处理人员的双手清洁,所有的器具、材料及所使用的纱布的清洁。
但不能用酒精清洗伤口,因为这会引起伤口周围的灼伤。
不能用棉棒擦洗伤口,因为这会将棉丝遗留在伤口内并阻碍伤口愈合。
2、包扎的错误方法长时间把“前臂和上臂固定在一条直线上”,结果孩子的“肘关节失去了应有的弯曲功能”而残废了。
包扎得太紧,也有可能造成机体新的损伤。
过紧的包扎影响血液循环,可出现肢体肿胀,或苍白、发绀、发冷、麻木等表现。
如不及时放松重新进行恰当的包扎,就有可能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为包扎伤口,不适当地移动患者,也可造成难以挽救的损伤。
3、包扎前如何清洗伤口清洁伤口前,先让患者适当位置,以便救护人操作。
如周围皮肤太脏并杂有泥土等,应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再用。
弹力绷带包扎残肢的基本原则

弹力绷带包扎残肢的基本原则
一、弹力绷带包扎残肢的基本原则
1、紧贴:弹力绷带以其均匀的拉力,紧贴残肢表面,既起到支撑的作用,又能减少残肢的疼痛减轻残肢的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和摩擦力;
2、整体包扎:残肢的整体包扎,既要消除残肢的活动造成的伤害,又能减少残肢因疼痛、发炎和扭伤而引起的局部收缩;
3、灵活性:灵活性是包扎的关键,一般拉力可有效地保护伤口和残肢,同时又能让伤者有自由的移动能力;
4、佩戴方便:选择加工具度合适的绷带,使得伤者可以加以自己的佩戴,减少医护人员的复位和包扎时间;
5、耐用性:弹力绷带不受磨损,不会患上腐蚀和变质,所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二、弹力绷带包扎残肢的步骤
1、清洁残肢:受伤后,首先用消毒棉棒清洁残肢;
2、佩戴绷带:将绷带缠绕在残肢上,不要用太大的拉力,尽量减少伤害;
3、调整正确位置:残肢必须抬起,再配合绷带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4、由医护人员完成最终拉力:医护人员需要手动完成最终的拉力,以保证弹力绷带的正确佩戴;
5、维护和更换:弹力绷带应定期维护和更换,以确保其质量、
安全性和有效性。
绷带三角巾止血包扎操作评价标准

④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4、三角巾头顶帽式包扎
①消毒伤口,遵循由内向外擦拭,面积大于伤口边缘5cm。用无菌纱布(至少2块)覆盖伤口,遵循无菌原则
②三角巾的底边叠成约两横指宽,边缘置于前额齐眉处,眉弓上1cm,顶角向后
③两底角经两耳前方拉向头后部交叉压住顶角,再绕回前额齐眉打结
②伤口予生理盐水冲洗2次,冲洗量应大于100ml,碘伏棉球消毒伤口,遵循由内向外擦拭,面积大于伤口边缘5cm。
③戴无菌手套,用无菌纱布(至少2块)压迫出血伤口,遵循无菌原则。
④用绷带加压环形包扎,压力均匀,范围超出伤口3cm。
3、大悬臂袋
①三角巾顶角对着伤肢肘关节,一底角置于健侧胸部过肩于后背
②伤侧屈肘(功能位)放于三角巾中部
绷带、三角巾止血包扎操作标准
操作要点
1操作前准备:
①个人准备:衣帽整洁,符合规范
②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配合程度
③伤情检查:伤口部位大小、清洁度、出血量、有无骨折、异物等
④简单介绍操作目的和方法,安慰患者,取得合作
罩;检查盐水的有效期、质量,一次性纱布的有效期,碘伏棉球的有效期;换药包的有效期,灭菌效果,有无破损;打开换药包外包装,将纱布、碘伏棉球置于弯盘中。
④顶角拉紧,折叠后掖入头后部交叉处
5、效果评价:
操作连贯熟练,动作规范到位,交流沟通针对性强
医学包扎知识点总结

医学包扎知识点总结一、伤口包扎的基本原则1. 清洁:在包扎伤口之前,首先要对伤口周围进行清洁,以避免细菌感染。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碘酒进行清洁。
2. 止血:对于出血伤口,首先要控制出血。
可以通过直接压迫伤口或者使用止血带等方法来止血。
3. 覆盖:在伤口止血后,要使用合适的敷料或包扎材料覆盖伤口,以防止再次受到污染和感染。
4. 固定:对于骨折或者关节扭伤等情况,需要用适当的固定方法来固定伤处,以便于伤口愈合。
二、伤口包扎的常用方法1. 敷料包扎:这是最基本的包扎方法,适用于一般的擦伤、划伤等浅表伤口。
首先清洁伤口,然后覆盖敷料,并用胶布固定。
2. 压迫包扎:适用于出血较多的伤口,可以通过直接压迫伤口或者使用止血带来控制出血,并且用敷料覆盖伤口。
3. 头部包扎:适用于头部受伤的情况,可以使用三角巾或者弹性绷带来固定伤处。
4. 关节包扎:适用于关节扭伤的情况,需要使用适当的固定带或者绷带来固定关节。
三、不同类型伤口的包扎方法1. 擦伤、划伤:清洁伤口后,可以直接使用敷料包扎。
2. 切口、撕裂伤:需要将伤口边缘对齐后再进行包扎,以促进愈合。
3. 深度创伤、大面积出血伤口:需要先进行压迫止血,然后使用敷料包扎。
4. 骨折、关节扭伤:需要先对伤处进行固定,然后再进行包扎。
四、包扎常见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包括敷料、绷带、止血带等,根据伤情选择适当的包扎材料。
2. 包扎时要注意力度:包扎要适度,既不能过松导致松动,也不能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3. 包扎后要及时观察: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化脓等情况,及时给予处理。
五、包扎技巧1. 在包扎时要注意保持干净,避免沾染伤口。
2. 包扎时要注意包扎的方向,一般从伤口远离的地方开始包扎。
3. 包扎时要注意力度,既要保持紧密,又要避免勒太紧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总之,医学包扎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掌握好包扎技巧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通过对医学包扎的基本原则、常用方法、注意事项和技巧的总结,希望能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包扎口诀

绷带包扎原则与口诀原则:1.对开放性伤口,要先盖敷料后包扎,由远至近、由内至外、松紧适度;绷带卷在身体上滚动,将敷料全部包于其中。
2.四肢包扎前后检查末梢循环。
一、环行包扎:用于粗细相等、伤口不太大的部位包扎。
口诀:缠绕若干圈,固定在外边二、螺旋式包扎用在四肢粗细相等纵向伤口部位的包扎。
口诀:环形包扎须两圈,螺旋缠绕若干圈,覆盖上圈的一半,包扎完毕查循环。
三、8字包扎:用于四肢大关节之处的闭合或开放伤口的包扎(肩、肘、腕、膝、踝关节)。
口诀:关节之处绕两圈,下一圈上一圈,逐渐分两边,交叉在拐弯,固定在外边。
四、回返式包扎:用于伤口断端截面,如头顶部、断肢处。
口诀:环形两圈,回返若干,螺旋固定,结放外边。
三角巾包扎原则与口诀一、三角巾原形包扎1.头顶帽式包扎:用于头顶部皮肤损伤的止血包扎。
口诀:压住眉毛向后拉,脑勺下面打交叉;前额正中把结打,露出耳朵塞尾巴。
2.三角巾原形胸背包扎:用于胸、背的损伤。
口诀:腰间一道向上翻,包住胸部很方便。
背部受伤用此法,手段相同方向反。
3.三角巾原形腹部、臀部兜式包扎:用于腹、臀的损伤。
口诀:腰间一道向下兜,绳索固定在侧边。
无论腹部或臀部,方法相同方向反。
4. 三角巾大悬臂带包扎:用于前臂、上臂外伤、骨折处理。
口诀:顶角放在肘关节,底角打结健侧肩,制动带,来协助,固定完毕查循环。
5.三角巾肩部包扎:用于肩部的损伤。
口诀:底边对折两边搓,燕尾夹角放脖根,小燕尾巴对侧系,包住伤肩缠绕好。
二、三角巾带式包扎用于下颌骨折、膝关节皮肤破损、踝关节扭伤等1、下颌三角巾带式包扎口诀:兜住下颌向上拉,健侧耳上来交叉,前额后枕固定后,伤侧耳上把结打。
2、膝关节三角巾带式包扎口诀:斜放关节上,交叉在后方,上下压两边,打结在外边。
3、踝关节三角巾带式包扎口诀:兜住脚心向上提,脚面“8”字来交叉,踝关节处绕一圈,两踝中间把结打。
4、平结打结方法口诀:左压右右压左,打个平结好处多。
平面放在肢体上,美观舒适还不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绷带包扎原则与方法
原则:1.由远至近、由里到外。
2.绷带卷在身体上滚动,保证力度一致。
3.包扎不得过紧或过松,要达到止血目的,力度合理。
4.包扎好后,检查远端动脉搏动,适当调整松紧度。
5.随时观察血液循环和肢端感觉、运动功能。
包扎方法:
一、环行包扎:用于粗细相等部位的包扎
口诀:缠绕若干圈,固定在外边
包扎完毕后,别忘查循环
二、螺旋式包扎:用于粗细相等或不等的部位(使用弹性的绷带)包扎
口诀:环形包扎须两圈,螺旋缠绕若干圈,
覆盖上圈的一半,包扎完毕查循环。
三、8字包扎:用于关节或手、脚部位的包扎(交叉在手、脚背)
口诀:关节之处绕两圈,下一圈上一圈,
逐渐分两边,交叉在拐弯,固定在外边。
四、回返式包扎:用于伤口断端,如头顶部、断肢处
口诀:环形两圈,回返若干,
螺旋固定,结放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