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2012.7.8

合集下载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 此时,计量经济理论和应用研究面临一些亟待解 决的问题,即如何检验经济变量的非平稳性;如 何把时间序列模型引入经济计量分析领域;如何 进一步修改传统的经济计量模型。
❖ Dickey-Fuller 1979年首先提出检验时间序列非平 稳性(单位根)的DF检验法,之后又提出ADF检 验法。Phillips-Perron 1988年提出Z检验法。这是 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
❖ Sargan 1964年提出误差修正模型概念。当初是用 于研究商品库存量问题。Hendry-Anderson (1977) 和Davidson (1978) 的论文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模型, 并尝试用这种模型解决非平稳变量的建模问题。 Hendry还提出动态回归理论。1980年Sims提出向 量自回归模型(VAR)。这是一种用一组内生变 量作动态结构估计的联立模型。这种模型的特点
❖ Granger-Newbold于1974年首先提出虚假回归问 题,引起了计量经济学界的注意。
❖ Box-Jenkins 1976年出版《时间序列分析,预测 与控制》一书。时间序列模型有别于回归模型, 是一种全新的建模方法,它是依靠变量本身的外 推机制建立模型。由于时间序列模型妥善地解决 了变量的非平稳性问题,从而为在经济领域应用 时间序列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现代计量经 济学方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计量经济 学方法是以概率结构和参数都未知或者不稳定的 问题为研究对象。
第一章 绪论
计量经济学概述 统计基本理论 矩阵代数基本知识
第一节 计量经济学概述
计量经济学释义 计量经济学的功能 计算机在计量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1.1.1计量经济学释义
一、计量经济学发展历史考察
❖ 我们从发展的角度看计量经济学,它既是一部计 量经济理论发展史又是一部应用计量经济发展史。 因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时刻离不开应用,它是在 应用中诞生,在应用中成熟、独立,又在应用中 不断地扩充自身的方法、内容和领域,从而改变 了原有单一学科发展的思路,形成了现代计量经 济学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充分的体现出了计量经 济学旺盛的生命力。为了进一步审视计量经济学 的性质,我们有必要对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进 行考察。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

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研究者通过观察在自然情境中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以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是创设一定条件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心理学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却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

”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对人和人之间的心理差异、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德育心理和教师心理等,作了很多有价值的论述。

稍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写的《灵魂论》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较早的一部系统的心理学专著。

1590年,德国麻堡大学教授葛克尔率先用《心理学》表明自己的著作。

但此时心理学仍未成为独立的学科。

许多世纪以来,心理学都是包含在哲学之中的。

心理学问题大都由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来研究。

说它年轻,不仅因为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仅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而且还因为它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至今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 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

然而,心理学诞生的一百二十年也是飞速发展的一百二十年,今天,心理学不仅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庞大学科体系,而且在整个科学大厦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和渗透到许多领域,从而进一步显示了心理学的真正价值和生命力。

那么,心理学究竟研究哪些问题呢?也就是说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探索领域,它揭示自己探索领域内的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从而达到为社会实践服务的目的.心理学也不例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理现象研究的第一人,巩固了地位,扫清了走向客观的最 后障碍。
实验心理学的认识误区
☆实验心理学万能吗? ☆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生活吗?
实验心理学万能吗?
科学方法本身都是有限的,因此, 跟所有学科一样,实验心理学也不可 能是万能的。 心理学的学科特殊性更强调了实验 心理学不可能是万能的。
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生活吗?
类型
• 自然观察法 • 个案研究法 • 调查研究法
自然观察法
• 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不试图控制环境)进行 深入观察的方法。主要提供描述性材料,为随 后进行的控制更严格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 特点: – 研究对象是自然发生与发展的现象,非人为 创设。 – 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或操纵,观察不 引人注意。 – 事先设计观察程序,有别于日常生活观察。
观察法应用的问题
进行科学的观察时,我们会遇到两个基本的问 题,将直接威胁研究的效度或可靠性。 明确观察目标
选择跟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行为进行研究。新生儿的 行为:吃奶、睡眠、排泄。。。。
保证观察本身不会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被试反 应性)
无干扰观察:避免研究人员的打扰,让被试不知道自己 正在被观察,预防被试反应性的观察技术。 参与性观察:观察者亲自投身到所观察的社会心理活动 中,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进行观察活动。
冯特(1832-1920)
1832年出生于德国海德堡附近一个牧师家庭 1851年杜宾根大学学医,对生理学发生兴趣 1856年转入柏林大学跟随缪勒学习与研究生
理学
1857-1864海德堡大学讲授生理学 1864开设自然科学的心理学讲座,1867改名
生理心理学
1874年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科学心理
• 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1.5.7 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以动态为主原则
1.5.8 统计预测和不确定分析相结合原则
1.6 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1.6.1 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 多级多阶段的链式反应过程机会研究→初步可行
性研究→项目建议书→详细可行性研究→计划任务 书 1.6.2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 ❖ 确定目标:市场调查 ❖ 寻找关键要素 ❖ 穷举方案 ❖ 评价方案 ❖ 决策
其次,它的任务应为国家和部门制定工程技术 政策、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提供经济依据。
再次,它将促进工程新技术的发展等等。
1.5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
1.5.1经济效益原则 ❖ 经济效益是指有用的产出和全面的投入(消耗和
占用)的对比关系。
❖ 有形与无形;直接与相关;宏观与微观;短期与 长期
❖ 经济效益表达式 1. 净效益=产出-投入 (产出和投入相同度量单位) 2. 效益耗费比=产出/投入 (产出和投入不同度量单位) 3. 净效益耗费比=净效益/投入 =效益耗费比-1
❖ 既然技术经济学讨论的是各方案“未来”的经 济效果问题,那么就意味着它们含有“不确定性 因素”与“随机因素”的预测与估计,这将关系 到技术效果评价计算的结果。因此技术经济学是 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科学。
❖ 综上所述,技术经济学具有很强的技术 和经济的综合性、技术与环境的系统性、 方案差异的对比性、对未来的预测性以及 方案的选优性等特点。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技术与经济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研究技术经济学的意义 技术经济学的任务和内容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 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摘要 (Ⅰ)第一章绪论 (2)1.1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2)1.1.1 问题的提出 (2)1.1.2 国内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3)1.1.2.1 国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状况 (3)1.1.2.2 国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论文研究的结构体系 (4)1.2.1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4)1.2.2 论文研究的思路 (5)第一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状况1.1.1 问题的提出工程项目是各个省市乃至整个国家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载体,是在极其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投资建设项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在工程项目上的投资金额逐年增长。

下面以“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为例,下表为我省工程项目投资情况。

“十一五”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亿元)分类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 3544.7 5093.7 6800 9263.2 11849.4 36551.0建筑安装、装饰工程 2262.5 3195.0 4450.5 6135.3 7620.7 23664.0设备、工器具购置 734.0 1092.4 1319.2 1811.9 2466.2 7423.7其他费用 548.2 806.3 1030.3 1316.0 1762.5 5463.3注:数据来源于2011年安徽统计年鉴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逐渐由靠出口拉动经济转向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协调稳步的增长,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扩大内需政策。

比如从国家层面来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巨额资本,组织建设实施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特大型工程,以及基本完成的三峡工程等。

从基层层面来说,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工程项目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也将呈现出逐渐加大的趋势。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2
團共開辦了十餘個訓練班,共召訓數萬人以上。單就黨政幹部訓練
班就辦理了三十一期,調訓了二萬多人。其調訓對象,不僅來自全
國各省市橫跨黨、政、軍中級以上幹部,還包括了教育、經濟、金
融 及 高 等 考 試 合 格 的 專 門 人 員 。其 中,諸 如 蔣 經 國( 第 二 期 )、嚴 家
淦 ( 八 期 )、 蔣 夢 麟 、 梅 貽 琦 、 竺 可 楨 、 孫 元 良 ( 以 上 均 為 第 五 期 )
如此地多、又號稱戰時國民黨專門培養其“骨幹核心份子”“中堅
幹 部 ” 的 中 央 訓 練 團 , 國 內 外 除 了 茱 莉 亞 . 史 特 萊 絲 ( Julia C.
Strauss) 曾 發 表 過 一 篇 專 文 : “ Xingzheng Sanlianzhi and Xunlian:
Modes of Government of Administration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 (〈 行 政 三 聯 制 與 訓 練 : 中 日 戰 爭 期 間 的 政 府 管 理 模 式 〉) 及
等人,都曾參加過黨政訓練班的訓練。更重要的是中央訓練團直屬
於中訓會,而中訓會又是國民黨中央辦理幹部訓練的最高權責單
位,故中央訓練團在性質上可以說是國民黨中央直接辦理的幹部訓 練 機 構 7。 因 此 , 要 了 解 戰 時 國 民 黨 幹 部 訓 練 的 方 式 及 內 容 , 以 中 訓
團為研究對象是最適當不過的了。但非常令人惋惜的是,受訓人數
(一)
研 究 民 國 史 美 籍 華 裔 學 者 齊 錫 生( Hsi-shengCh’i),在 他 探 討 抗 戰 時 期 中 國 的 英 文 論 著 : 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itary Defend and Political Collapse, 1937─ 1945( 戰 時 的 國 民 黨 : 軍 事 失 敗 和 政 治 崩 潰 , 1937─ 1945) 中 , 分 析 國 民 黨 在 中 國 大 陸 最 終 失 敗 的 原 因 時 曾 指 出:「 假 如 國 民 黨 擁 有 一 批 有 能 力 且 富 有 獻 身 精 神 的 幹 部,那 麼 可 以 想 像 地 , 國 民 黨 的 領 袖 們 就 能 改 變 中 國 國 內 的 政 治 進 程 」1。 顯然在齊錫生眼底,國民黨幹部的素質不但問題嚴重,而且也可以 說是國民黨在抗戰勝利後不到五年,整個從大陸潰敗撤退的重要原 因之一。

第一章 绪论《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绪论《管理学原理》
PART 3
根据我们对管理含义的理解,
1.2 管理者及其技能 1.2.1 管理者的含义与职责
管理者的职责主要包括:
3)管理者是
2)管理者是计划

B
组织者
C
1)管理者是目
A
标的提出者
4)管理者是指 D 挥者
5)管理者是协
E
调者
管理者职责
1.2 管理者及其技能 1.2.2 管理者的类型
为了简化起见,组织中的成员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业人 员;另一类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与其他作业人员 的工作性质是截然不同的。作业人员直接在某一岗位上或某一 任务中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但是他们不负有监管他人工作的 责任。当然,管理人员也有一些作业性任务。不管管理人员是 高层的、中层的还是一线的,他们都有下属。一个组织中从事 管理工作的人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管理人员处于不同的管理岗 位上。
• (1)品德素质 • (2)知识素质 • (3)业务素质 • (4)能力素质 • (5)身心素质
• (1)创新意识 • (2)创新精神 • (3)创新思维 • (4)创新能力
1.3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管理现象:企业经理管理着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校长管理着学校的教育活动;政府机关 的各级领导管理着城市和农村……尽管这些组织的目标不同, 管理的要求也不同,但任何管理者的管理活动都遵循着一定的 规律。那么,管理的性质和基本职能是什么呢?
1.3 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1.3.1 管理的性质
管理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活动中,有组织存在就会有管理。尽 管人们对管理所下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对管理具有的以下两 种属性却都基本认可,即:
管理的两重性
1 2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第1章:绪论-11页word资料

第1章:绪论-11页word资料

第1章绪论■推荐参考读物:洪永淼,2019:《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经济研究》第5期,p.139~152。

1.1何谓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一种世界观,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计量经济学强调以数据作为事实依据,通过对所关心问题的模型化以及对模型的估计和检验,得出对问题的结论/认识,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可预见性。

计量经济学是联系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桥梁,是用事实检验理论的必经之路。

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学科相比,不存在独立的计量经济学,但存在独立的计量经济方法。

计量经济学是利用客观的数据作为事实依据去寻找和发现经得起数据检验的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量化关系甚至因果联系的方法论。

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弗里希1933年在《计量经济学》杂志的创刊号中这样界定计量经济学:其主要目的应该是促进有助于理论数量方法与实证数量方法相统一,促进富有建设性的严格的思考的研究,类似的思考已经主导了自然科学研究。

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

计量经济学绝不等同于经济统计;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都具有一定的定量特征。

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

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需的,但其中任何单独一种都是不够的,三者的结合才是强有力的,且正是这三者的结合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萨缪尔森、科普曼斯、斯通等在1954年计量经济学家评审委员会的报告中认为:计量经济学可定义为:根据理论和观测的事实,运用合适的推理方法,对实际经济现象进行的数量分析。

其他一些人的观点摘录如下: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学的作用存在某种期待的结果,它把数理统计学应用于经济数据,以使数理经济学构造出来的模型得到经验上的支持,并获得数值结果。

11Gerhad Tintner , Methodology of Mathematical Econometrics《数理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方法论》,The计量经济学可定义为实际经济现象的数量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故障的分类 (1)按故障的发展过程:功能故障与潜在故障。
功能故障是指产品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简称为故障;潜在故 障是指产品将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可鉴别状态。例如,机轮胎在磨损过程 中,先磨去胎面胶,然后露出胎身帘线层,最后才发生故障。飞机轮胎露 出胎身帘线层这种即将发生故障的可鉴别状态就是潜在故障。
航空维修理论
3.维修方式
(3)状态监控方式(CM,Condition Monitoring Process)
是在装备或其机件发生故障或出现功能失常现象以后进行拆卸维修的 方式,亦称为事后维修方式。对不影响安全或完成任务的故障,不一 定非做预防性维修工作不可,机件可以使用到发生故障之后予以修复, 但并不是放任不管,仍需要在故障发生之后,通过所积累的故障信息, 进行故障原因和故障趋势分析,从总体上对装备可靠性水平进行连续 监控和改进。工作的结果除更换机件或重新修复外,还可采用转换维 修方式和更改设计的决策。
航空维修理论
4.维修工作类型
(3)使用检查(Operational Check)
是按计划进行的定性检查工作,如采用观察、演示、操作手感等方法检查, 以确定装备或机件能否执行其规定的功能。例如,对火灾告警装置、应急设 备、备用设备的定期检查等,其目的是发现隐蔽功能故障,减少发生多重故 障的可能性。
(4)功能检测(Functional Inspection)
是按计划进行的定量检查工作,以确定装备或机件的功能参数是否在规定的 限度之内,其目的是发现潜在故障,通常需要使用仪表、测试设备等。
航空维修理论
4.维修工作类型
(5)定时拆修(Reword at Some Interval)
是指装备使用到规定的时间予以拆修,使其恢复到规定状态的工作。
(6) 定时报废(Discarຫໍສະໝຸດ at Some Interval)
航空维修理论
4.维修工作类型
1. 保养(Servicing)
是指为保持装备固有设计性能而进行的表面清洗、擦拭、通风或添加 润滑剂等工作。
2.操作人员监控(Operator Monitoring)
是操作人员在正常使用装备时对其状态进行监控的工作,其目的是发现 潜在故障。这类监控包括对装备所做的使用前检查,对装备仪表的监控, 通过气味、噪声、振动、温度、视觉、操作力的改变等感觉辨认潜在故 障,但它对隐蔽功能不适用。
对稳定。
◆修理(Repair):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到能重新使用,即恢复其
原有功能。
航空维修理论
维修这一术语在多个标准中给出了定义:
◆《GJB451A-2005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为使产品保持或 恢复到规定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GB3187-1994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为保持、恢复产 品能完成规定的能力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美国《MIL-STD-721C可靠性和维修性术语的定义》:使产品保 持、恢复到规定状态所采取的全部措施。
航空维修理论
1.1.2 航空维修 1.航空维修的内涵
◆航空维修是指保持、恢复和改善航空装备规定技术状态而在航
空装备寿命周期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工程技术和管理活动。
◆目的:经常保持和迅速恢复航空装备的良好准备状态,保证最
短反应时间、最大出动强度,保障航空装备大规模、高强度和持 续使用需求。
◆基本任务:对航空装备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管理,经常保
航空维修理论
Aviation Maintenance Theory
航空维修理论 维修思想 维修类型
维修方式 航空维修理论
维修工作类型 维修级别
维修体制编制 维修手段和技术
航空维修理论
航空维修理论
航空维修理论
参加”不屈的意志”联合演习的美军”华盛顿”号航母上的保障人员
航空维修理论
航空维修理论
航空维修理论
4.维修工作类型
按所进行的预防性维修工作的内容及其时机控制原则进行划分: 1. 保养(Servicing) 2. 操作人员监控(Operator Monitoring) 3. 使用检查(Operational Check) 4. 功能检测(Functional Inspection) 5. 定时拆修(Reword at Some Interval) 6. 定时报废(Discard at Some Interval) 7. 综合工作(Combination of Tasks)
是指装备使用到规定的时间予以废弃的工作。
(7) 综合工作(Combination of Tasks)
航空维修理论
4.维修工作类型
按所进行的预防性维修工作的内容及其时机控制原则进行划分: 1. 保养(Servicing) 2. 操作人员监控(Operator Monitoring) 3. 使用检查(Operational Check) 4. 功能检测(Functional Inspection) 5. 定时拆修(Reword at Some Interval) 6. 定时报废(Discard at Some Interval) 7. 综合工作(Combination of Tasks)
航空维修管理
6.故障及其分类
(3)按故障的相互关系:单个故障与多重故障。
单个故障有两种情况:一是独立故障而不是由另一产品故障引起的原发 性故障;二是从属故障,是由另一产品故障引起的继发性故障。多重故 障,是指由连续发生的两个或多个独立故障所组成的故障事件,其后果 可能比其中任何单个故障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多重故障与隐蔽功能故 障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隐蔽功能故障没有及时被发现和排除,它与另 一个独立故障结合,就会造成多重故障,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维护和修理是互相伴随的
◆维修活动过程: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 技术活动:检查、润滑、拆卸、分解、装配、安装、调试等 管理活动:制定维修方案、确定维修制度、建立维修资源(备件 手册) ◆三个要素: 维修主体——人(掌握一定维修知识和技能) 维修对象——装备(飞机等装备) 维修手段——工具、设备和资料
航空维修理论
航空维修理论
航空维修理论
航空维修理论
2.维修的分类
按维修的目的与时机可分为: (1)预防性维修(PM,Preventive Maintenance) (2)修复性维修(CM,Corrective Maintenance) (3)改进性维修(IM,Improvement Maintenance) (4)战场抢修(BR,Battlefield Repair)或(Battlefield Damage Assessment and Repair)
Su-30 in Vietnam
航空维修理论
《航空维修理论》重点内容: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 ◆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 ◆全系统全寿命管理 ◆航空维修管理 ◆航空维修技术
航空维修理论 维修的概念 维修分类、方式、工作类型、级别 故障的初步概念
绪论
航空维修的内涵 航空维修的特点 航空维修管理含义、内容和特点
航空维修理论
2.维修的分类
(1)预防性维修(PM,Preventive Maintenance)
是指通过对设备的检查、检测,发现故障征兆以防止故障 发生,使其保持在规定状态所进行的各种维修活动,包括 擦拭、润滑、调整、检查、更换和定时拆修等。这些活动 是在装备故障发生前预先实施进行的,目的是消除故障隐 患,防患于未然,主要用于故障后果会危及安全和影响任 务完成,或导致较大经济损失的情况。预防性维修的内容 和时机是事先加以规定并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的,因而预 防性维修也可称之为计划维修。
航空维修理论
各种维修定义的共同因素:
◆ 目的:为了保持、恢复装备的规定状态。(规定状态:良好
的可运行状态或设计最佳状态或完成规定功能所必须的状态)
◆ 对于没有损坏的装备:主要采取预防性措施,保持它的规定 状态,防止出现故障; 对于已经发生故障或损坏的装备:采取措施,尽快恢复规定 状态。
航空维修理论
航空维修理论
3.维修方式
是指:对装备及其机件维修工作内容及时机的控制形式,是航 空维修的基本方法和形式。实际使用中,维修方式是指控制拆 卸、更换和大型修理(翻修)时机的形式。 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航将其分为:
(1)定时方式(HT,Hard Time Process) (2)视情方式(OC,On Condition Process) (3)状态监控方式(CM,Condition Monitoring Process)
航空维修理论发展历程
航空维修理论
1.1.1 维修 1.维修的基本概念
根据《GJBz20365-1996军事装备维修基本术语》的界定:
◆维修(Maintenance):就是维护和修理,是使装备保持、恢复
或改善规定技术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维护(Servicing):保持某一事物或状态不消失、不衰竭,相
航空维修管理
6.故障及其分类
1.故障的含义 产品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状态;对于不可修复产品叫失效。
2.故障的分类 按维修研究与实践的需要来分类: (1)按故障的发展过程:功能故障与潜在故障。 (2)按故障的可见性:明显功能故障与隐蔽功能故障。 (3)按故障的相互关系:单个故障与多重故障。
航空维修管理
航空维修理论
2.维修的分类
(2)修复性维修(CM,Corrective Maintenance)
是指装备(或其机件)发生故障后,使其恢复到规定状态所进行的维修 活动,也称排除故障维修或修理。修复性维修包括故障定位、故障隔 离、分解、更换、再装、调校、检验,以及修复损坏件等。修复性维 修因其内容和时机带有随机性,不能在事前做出确切安排,因而修复 性维修也称为非计划维修。
航空维修理论
3.维修方式
(1)定时方式(HT,Hard Time Process)
是按规定的时间不问技术状况如何而进行拆卸的工作方式。“规定的 时问”可以是规定的间隔期、累计工作时间、日历时间、里程和次数 等;拆卸工作的范同涵盖从装备分解后清洗直到装备全面翻修,对于 不同的装备,拆卸工作的技术难度、资源要求和工作量的差别都较大。 拆卸工作的好处是可以预防那些不拆开就难以发现和预防的故障所造 成的故障后果;工作的结果可以是装备或机件的继续使用或重新加工 后使用,也可以是报废或更换。定时方式以时间为标准,维修时机的 掌握比较明确,便于安排计划,但针对性差,维修工作量大,经济性 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