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暴潮灾害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

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

主要分
布地区
发生时间
东部 季风区
4 —9 月
4—5月
融雪 受气温升高 洪水 影响形成
西北和 东北山 区。
融雪洪水
7~ 8月
冰川融水
类型 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地区 受河道 流向和 地理位 置的制 约
发生时间
冰 凌 洪 水
河流从低纬度向 高纬度流的河段
秋末春初
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 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
答案 (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 (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 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 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 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 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图2.4年年有损失,年际变化差值较大 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
加重 洪灾
下游低洼地 过度开发
资产、人口 等密度加大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总结我国洪水灾害产生的原因?
(提示: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
洪 灾 成 因
自 然 因 素
①季风区降雨多,且多暴雨;冬季节降雪多的地方, 春季大量积雪融化;
气候
②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地形、地势 ③河道弯曲,河流排水速度慢。 ④河流支流较多,汇水量大。
年份
1954
偏 大 偏 小 低
大 12 处 33000 轻于 98年
1998

大 高

十分 1320 5处 严重
• 通过对案例⑤的探究学习,掌握以下内容:
• 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地表状况发生改 变,加剧了洪水灾害的发生,例如,植被 覆盖度降低 蓄水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 失 下游泥沙沉积;围湖造田 湖泊调 蓄能力下降;水域面积缩小 高水位、高 流量。 • ②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 济有关,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 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

风暴潮灾害评估研究分析

风暴潮灾害评估研究分析

风暴潮 是受 强烈 的大气扰动 , 如热 带气旋 、温
带 气旋等 引起 的海面异 常升 高现 象 , 具有数 小时或
数天 的周 期 , 通常 叠加在 正常潮位 之上 , 加之 风浪 、 涌浪 的结合造 成 的沿 岸海 水暴涨 , 常带来 巨大 的潮 灾。 风暴潮 是一种 毁灭性 的灾 害, 海洋灾 害之首 , 居 其空 间影 响范围一般 为几 十公里至 上千 公里 , 常常 来势 凶猛 ,灾后短 期难 以恢复 。据 近 6 0年气象 资 料统计 ,1 m 以上 的风暴潮 过程共 发生 l ,平 . 4 5次 均每年 发 生 02 . 5次 ; .m 以上风暴 潮过程 有 7次 , 1 7
害强度指 标体 系,从抗 灾、救 灾能力 、成 灾机理 和 经济损 失评估及 灾害评 估 方法
等 方面对风暴 潮 灾害评估进 行 了分析研 究 ,对抵御 风暴 潮灾 害有一 定的指导 意义。
关键 词 :风 暴 潮 ; 灾害评 估 ;经 济损 失
中图分类 号:¥ 2 44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编号 :1 0 — 5 2 ( 0 2 1 0 2 — 3 0 5 0 8 2 1 )O — 0 4 0

2 . 4
洲 地 区风 暴潮 等 级划 分 为 5个 级 别 。 具体 划 分 标
准 见 表 1 。
表 1 黄河 三 角 洲 风 暴潮 等 级 划 分标 准
据统计 ,垦利 县 14 - 2 0 9 9 0 8年共 发生 1 5次
风 暴潮 ( 9 9 9 8 9 0 9 4 9 9 9 2 1 4 ,l 5 ,I6 ,J 6 ,J 6 ,I 7 ,
位 减 去 该 地 区多 年 平均 高潮 潮 位 ) ,将 黄 河 三 角

风暴潮

风暴潮
风暴潮
风暴潮灾害研究现状
经验预报方法,在大量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
建立风暴潮位与海平面气压、风速和风向的相关 关系。 经验预报方法简单、操作简便、预报效果不错, 迄今仍在许多国家地区使用。
风暴潮数值预报,应用电子计算机求解风暴潮动 力学模式。它是在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上进行的, 包括天气数值预报模式和风暴潮数值计算模式。 70、80年代美国先后建立了SPLASH模式及SLOSH模 式,后者能预报出海上、陆上及湖上的台风风暴 潮,在防灾预报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基于GIS的减灾辅助决策分析
查询经过某区域的台风路径,基于GIS的最短距离 分析方法,可以方便地从Oracle数据库中查询到所 有经过某区域半径内的所有台风路径信息,以及查 询与这些台风相关的增水过程信息和灾害信息等。
基于GIS的减灾辅助决策分析
查询测站的风暴潮增水信息,基于GIS进行可视化
基于GIS的灾损评估,基于GIS的OVERLAY功能,将
指定区域中的人口、经济等属性信息提取出来,累 加计算;基于灾区的DEM资料,根据风暴潮的最大 淹没深度的历时,在GIS下进行淹没分析,累加计 算区域内各种用地的经济损失。
风暴潮减灾辅助决策信息系统
风暴潮减灾数据,包括灾区的基础地理信息、社会
经济信息、气象水文数据、减灾专题信息、风暴 潮灾害历史调查信息等。 以Oracle 9i为数据库管理平台,前端软件采用ADO 和WEB GIS控件实现GIS数据和表单数据的集成管 理,具有可视化信息查询和地理空间分析功能。
查询测站历史上的增水过程、天文潮、实测潮和
台风位置等综合信息,为预报提供参考信息。 地理量算和制图输出,GIS基本操作功能、GIS的 缓冲区分析。
基于3S技术的灾害监测和调查,遥感具有宏观综

我国风暴潮灾害及研究概况

我国风暴潮灾害及研究概况

我国风暴潮灾害及研究概况(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6)摘要:风暴潮灾害是我国主要海洋灾害之一。

在参考各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风暴潮的基本概念、分类、命名及影响,在综合分析各种风暴潮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风暴潮灾害的概念、特点和形成机理,并对风暴潮灾害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估计。

详细介绍了我国风暴潮的研究现状,并简单介绍了风暴潮数值预报技术的研究情况,同时对未来风暴潮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风暴潮灾害研究0引言风暴潮(Storm Surge) 是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引起的海平面偏离于正常天文潮而异常升高使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亦称为“风暴增水”或“风暴海啸”[1]。

风暴潮增水浸淹陆地的范围一般由几十至上千公里, 时间尺度或过程约为1~ 100 小时, 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潮波之间。

但风暴潮影响区域随大气扰动因子的移动而移动, 因而有时一次风暴潮过程可影响到一两千平方公里的海岸区域, 并持续影响多达数天之久[2]。

西太平洋是各大洋中生成热带气旋最多的地区, 来自高纬地带的冷空气和来自海上的热带气旋的交互影响, 使我国沿海大风与巨浪接连不断,在沿岸形成风暴潮。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 仅从汉代至1946 年间, 我国沿岸就发生特大潮灾576 次。

1949年至1998 年间, 在我国造成显著灾害损失的风暴潮共计112 次, 仅1992 年的9216 风暴潮和1997 年的9711 特大风暴潮就造成经济损失近400 亿元[3]。

目前对风暴潮的研究主要有风暴潮数值预报技术研究、针对具体某1 次风暴潮的研究和区域风暴潮研究等几个方面。

但从国内外对风暴潮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只是集中在风暴潮本身的研究, 强调风暴潮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预报技术等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对防潮工程的减灾效益还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而人类对于自然灾害的能动作用不仅体现在预警和灾后恢复, 更重要的是采取抵御风暴潮的措施, 如防潮工程的建设对风暴潮的防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风暴潮预报研究进展

国内外风暴潮预报研究进展

国内外风暴潮预报研究进展[摘要]回顾了风暴潮研究的发展过程。

对经验统计预报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利弊进行了分析。

对国内外风暴潮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述评,并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指出今后在风暴潮预报研究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风暴潮研究现状及进展1研究背景风暴潮是沿海近岸的一种巨大的海洋灾害,系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强风和气压骤变所招致的海水异常升降、水流异常增大的现象[1]。

中国是全球遭受风暴灾害最频繁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受灾区域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沿海,风暴给沿海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设施造成极大的损害。

2风暴潮研究进展风暴潮的研究大约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

最初对于风暴潮的研究仅限于个例的观察和分析,主要目的是了解其现象、发生过程和初步探讨其成因。

50年代以后,随着雷达、卫星等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风暴潮的成因、机制以及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提出了诸如:边缘波、陆架波;深海、浅海、超浅海风暴潮;线性、非线性模型以及天文潮与风暴潮的非线性耦合理论等。

对风暴潮的预报主要有经验统计预报方法、数值模拟方法。

统计的方法是通过历史资料统计分析从而展开对风暴潮的预测,将影响因素和量值与所研究的台风增水值进行对比,确定台风增水和影响因素变化的关系,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这种关系的可靠程度和相关程度。

数值模拟是研究风暴潮最直接方法,从流体力学方法出发,到处理台风中心到达海岸时,风、气压在沿岸引起的台风暴潮分布的动力学模式,它是基于风暴潮控制方程、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法。

经验统计的方法主要采用回归分析和统计相关来建立指标站的风和气压与特定港口风暴潮位之间的经验预报方程或相关图表,此方法局限性较大,只能在少数特定的港口应用。

风暴潮的数值模拟方法则克服了以上缺点,建立了预报场的概念。

数值预报技术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风暴潮研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风暴潮的数值预报模式日臻完善。

风暴潮的历史灾害

风暴潮的历史灾害

风暴潮的历史灾害关键字:风暴潮,灾害风暴潮的历史灾害是科普知识网()生活馆收集整理的一篇有关风暴潮方面的免费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

中国历史上,由于风暴潮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触目惊心。

1782年清代的一次强温带风暴潮,曾使山东无棣至潍县等7个县受害。

1895年4月28、29日,渤海湾发生风暴潮,毁掉了大沽口几乎全部建筑物,整个地区变成一片“泽国”,“海防各营死者2000余人”。

1922年8月2日一次强台风风暴潮袭击了汕头地区,造成特大风暴潮灾。

据史料记载和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考证,有7万余人丧生,更多的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这是上世纪以来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风暴潮灾害。

1969年第3号(Viola)强台风登陆广东惠来,造成汕头地区特大风暴潮灾,汕头市进水,街道漫水1.5-2米,牛田洋大堤被冲垮。

在当地政府及军队奋力抢救下,仍有1554人丧生。

但较1922年同一地区相同强度的风暴潮,死亡人数减少了98%。

1964年4月5日发生在渤海的温带气旋风暴潮,使海水涌入陆地20至30公里,造成了1949年以来渤海沿岸最严重的风暴潮灾。

黄河入海口受潮水顶托,浸溢为患,加重了灾情,莱州湾地区及黄河口一带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另一次是1969年4月23日,同一地区的温带风暴潮使无棣至昌邑、莱州的沿海一带海水内侵达30至40公里。

据统计,1949—1993年的45年中,我国共发生过程最大增水超过1米的台风风暴潮269次,其中风暴潮位超过2米的49次,超过3米的10次。

共造成了特大潮灾14次,严重潮灾33次,较大潮灾17次和轻度潮灾36次。

另外,我国渤、黄海沿岸1950—1993年共发生最大增水超过1米的温带风暴潮547次,其中风暴潮位超过2米的57次,超过3米的3次。

造成严重潮灾4次,较大潮灾6次和轻度潮灾61次。

四十多年中,尽管沿海人口急剧增加,但死于潮灾的人数已明显减少,这不能不归功于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和风暴潮预报警报的成功。

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在全球变暖热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科学前沿。

通过系统梳理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台风风暴潮灾害与风险的内涵和关系,提出了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体系。

针对台风风暴潮灾害影响的多种时空尺度和区域特征,分别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开展了中国沿海地带的台风风暴潮灾害综合风险、典型沿海城市(上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和沿海感潮河流(黄浦江)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体系。

区分了广义和狭义台风风暴潮灾害,以及台风风暴潮灾害与风险的关系,认为未来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的变化趋势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框架,主要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3个步骤8个环节,详细说明了各个评估环节的详尽内容。

此外,重点分析了台风风暴潮灾害关联性以及灾害损失类型。

最后,提出了相对风险和绝对灾害风险评估方法,详尽阐述了这两类方法优缺点、适用范围和评估流程。

(2)深入辨识中国沿海地带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具有孕灾环境繁复、历史灾情危机、致灾机理多样等特征。

采用相对风险度量方法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两个方面优选了14个代表性指标因子,构建了指标体系来评估中国沿海地带(不包括台湾和远海岛)广义的台风风暴潮灾害综合风险。

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取了各指标的权重,并构建综合风险评估模型。

评估结果显示:中国沿海地带总体处于风险序列的中间部分,没有出现极高和极低风险等级区域。

30.99%的沿海地带属于低风险等级,主要分布于沿海海拔较高的山地丘陵地区和海南、广西沿海;绝大部分(62.71%)沿海地带处于中等风险;虽然仅6.30%的沿海地带处于高风险等级,但是主要分布于人口最为粘稠、经济最发达、地势最低平的三角洲河口的天津、上海和广州市沿岸。

风暴潮研究综述及防灾减灾对策

风暴潮研究综述及防灾减灾对策

应用科技风暴潮研究综述及防灾减灾对策刘清容12于建生2韩笑2(1.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2.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山东青岛266033)脯要]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赚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

风暴潮对国民经济能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进行风暴潮预报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韵现实意义。

目猢]风暴潮;预报;灾害;防灾减灾1概述风暴潮是自然界的一种巨大的灾害现象。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剧变等)引起海面的异常升高现象。

风暴潮引起的灾害通常表现为其增水灾害,如淹没土地、海滩侵蚀、航道及港池骤淤、冲毁堤坝、毁坏房屋、夺人生命等等,严重事例不胜枚举风暴减水同样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其灾害表现为:航运受阻、电厂取水困难、港口码头作业不便等。

海洋预报和海洋灾害警报,在海洋灾害来袭时,提前告知人们,以便在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援建方面采取适当措施,来减轻海洋灾害损失,特别是减少人员的伤亡,以保证社会的安定和生活及生产秩序的迅速恢复。

因此,风暴潮的预报研究对于防灾减灾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2研究现状中国开展风暴潮预报工作较晚,国家海洋局于1974年5月才在厦门召开了中国首次风暴潮预报经验交流会,出版了论文集。

1975年,冯士绍及其合作者一连发表了数篇论文,系统论述了风暴潮的概念、理论和数值预报的力学模型,建立了独特的超浅海风暴潮理论。

198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冯±榨院士编著的国际上第一部风暴潮专著一讽暴潮导论》。

1979年孙文心发表了国内第一篇风暴潮数值模拟的论文,开创了国内数值风暴潮预报的先河,此后孙文心不断研制出了适合中国海的风暴潮数值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验。

“/\Z”期间,冯士榨院士主持了国家“/\Z”攻关项目“风暴潮客观分析、四维同化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研究”,使数值研究有了更一步的发展。

后来,对天文潮与风暴潮耦合数值模拟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即在计算域内和深水的开边界处既考虑天文潮,又考虑台风的作用,更好的模拟出现实的潮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
,-*) ,*)/ $$*1.
$*+ຫໍສະໝຸດ .*/-00 ,-+ .). /,0 1, ./
, +
-1*0 ,*./*, 1*0
0*).1 0*0) 0*0-(
1*. +*0
-0 $0
)1*/
, .1+ $,/ 100 ,)*, $ 0/1 -0/ +-,
, ,.
,,*+ ,,.*-
1+*0,
1*))
! 研究现状
水利发展研究 第!卷
!""! 年第 #! 期
黄金池 !中国风暴潮灾害研究综述
明显增多, 由于全球气候趋暖造成海平面持续上升, 风 暴潮发生的频度和强度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对于第二个 问题是不言而喻的,沿海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 虽然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 内陆经 济的比重有所加大,但沿海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在 今后一个时期仍然占国民经济总量很大的比重 ! 显而 易见,同样的灾害事件对经济发达地区所造成的影响 也随之加大 ! 关于第三个方面, 已有的资料表明, 近些 年来, 风暴潮成灾损失的增加速度明显加快, 防治风暴 潮灾害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称! 《 中国海平面公报》 发布的数据表明: 我国沿海海 平面近 "# 年来呈上升趋势, 平均以每年 $!#%&!# ’’ 的 上升速率有所加快, 每年 速率上升; 特别是近 & 年来, 达 (!" ’’! (##$ 年, 我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平均海平 面升高了 "$ ’’! 除渤海基本与往年持平外, 南海、 台 湾海峡海平面上升幅度较大, 分别为 )( ’’ 和 *+ ’’; 黄海、 东海、 北部湾海平面升幅在 ,#%*# ’’ 之间 ! 沿海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 中, 海南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 大, 上升 $$# ’’; 江苏、 上海、 福建、 广东、 广西沿海海 平面的上升幅度都超过了 "# ’’; 天津、 河北、 辽宁升 幅较小 ! 显然, 海平面的上升对于风暴潮灾害有推波 助澜之势, 是今后风暴潮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沿海城市的海拔高度一般在 $%, ’, 最低的还 不到 $ ’! 海平面长期缓慢上升会加剧这些地区的风暴 潮灾害、 加大洪涝威胁, 并且引发海水入侵、 土壤盐渍 化、 海岸侵蚀等问题, 同时, 严重影响沿海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 据统计, 沿海地区的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 $&- , 但是却有 ,#-的人口居住在这一区域,其经济总额已 占国民经济总额的 *#-以上, 因此, 风暴潮灾害的防治 是今后我国实施减灾对策的重点内容之一! 监测海平面的变化是国家海洋局的传统项目, 目 前海平面每年都在以几毫米的速度上升,对于海平面 不断增高的原因, 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 一般认为, 由于 全球温度升高导致南、 北两极海冰融化, 从而造成海平 面升高 ! 总之, 由于经济的发展、 气候因素的变化等原 因,今后一个时期风暴潮灾害呈增加的趋势已成为许 多科学工作者的共识,研究开发有效的工程与非工程 措施防治风暴潮灾害,将成为我国防洪减灾研究不可 忽视的重要内容!
"#$
文潮高精度预报技术 "%$! 该预报模型采用自动分 潮 优 化技术,从 &’( 个分潮中选择对预报站有效的分潮组 成分潮系列, 求其调和常数 ! 目前海洋预报部门一般采 用 )## 或 )(& 个固定分潮进行预报, 与之相比, 该技术 的分潮数多了将近一倍,并能根据不同站点的实际情 况自动优选,因此预报精度比海洋部门的潮汐表提高 了 #’* , 从而保证 了 对 岸 形 复 杂 、 潮波变形大和受洪 水径流影响显著测站的天文潮预报精度! 在国外已有大量台风风暴潮的计算数值模型, 一 些水利研究工作比较发达的国家如荷兰、 丹麦、 美国等 都有比较成熟的数值模型,并在世界许多地方得到了 实际应用 ! 我国最近完成的上海市防洪指挥系统就引 进采用了美国最新一代台风风暴潮漫滩模式 ——,01, +,-.,/— -120, 134 .5067134 ,8690: ;6<= /866>? 建立了适合上海市及其临 近 海 域 的 @130:A 计算技术, 台风风暴潮漫滩预报系统! 其中, ,-.,/ 飓风暴潮数值 国家天 预报模式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 +A、 气 局 +BD,A 早 在 )EF) 年 就 开 始 的 一 项 关 于 飓 风 暴 潮 数值预报的美国国家研究项目, 截止到 )EE# 年发表技 术报告为止, 经历了 )’ 多年的研制和改进, 是美国最 新一代的国家风暴潮预报模式! 荷兰的 GH-IJ 在它们的数值模拟系统中也引入 了风暴潮计算模式,通过与其他水流运动计算模型结 合 , 形 成 了 一 套 著 名 的 数 值 模 拟 计 算 系 统—— — 其 GH-IJ&G,根据台风资料和相应的土地利用信息, 风暴潮模型能够模拟风暴潮增水发生的位置和可能洪 水淹没范围、 台风登陆可能的致灾范围 ! 该模型还 配 有一套决策支持系统,可通过不同工程调度选择不同 方案提出减灾措施! 丹麦的水力学研究所通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 也 开发出了一套可用于风暴潮预警预报的模型系统, 该 系统将 KL, 技术与模型技术、 数值处理技术相结合, 提 供了较好的人机对话、 结果显示、 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系 统特性, 也在我国一些工程技术系统得到了应用!
附表 含近岸台风浪灾) 损失统计 !""" 年风暴潮灾害(
农 田 海洋水产 房 屋 养殖损失 ! 万 "#$ ! 万 "#$ ! 万间 海洋 工程 死 亡 直接经 船只 % 失踪 & 济损失 !艘 ! 人 ! 亿元 ! ’#
受灾 省( 市) 人口 ! 万人 浙江省 $()*+ 上海市 江苏省 /-0*( 海南省 福建省 合 计 ,001*$
!"#$% &$’()%*$’ +$,$-(./$0# &$’$"%*1 2(-34 5(364
经济损失累计达 , $00 多亿元,死亡人数 $ /+0 人, 风 暴潮灾害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海洋灾害 *$000 年我国沿 海又发生了严重的风暴潮灾害,其中有 - 次造成严重 的灾害损失* 在这几次灾害性风暴潮发生期间,江苏 省、 浙江省、 上海市、 福建省和海南省沿海增水均超过 江 当地警戒水位,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0 亿元 * 其中, 苏省经济损失约 ./ 亿元, 浙江省经济损失约 -1 亿元, 福建省经济损失约 ,$ 亿元,海南省经济损失近 1 亿 元 , 上 海 市 经 济 损 失 约 ,*- 亿 元 , 具 体 情 况 见 附 表 ( $000 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
水利发展研究
第!卷
!""! 年第 #! 期
中国风暴潮灾害研究综述
黄 金 池
,0001))
( 水利部 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摘 !
要"
风暴潮灾害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 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海水异常升降, 使受其影响的
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自然现象 ! 中国是少数既受台风风暴潮影响又受温带风暴潮影响的 国家之一, 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 风暴潮灾害已成为重要的灾害种类之一! 通过对风暴潮数值预报技术 及今后发展趋势的研究, 提出对我国风暴潮防灾减灾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 风暴潮;灾害;预报;防灾减灾
#$
!"!
风暴潮灾害今后发展趋势的估计 正因为风暴潮灾害已成为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灾种
之一,因此今后一个时期风暴潮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 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从风暴潮灾害损失的致灾 原因分析, 决定风暴潮灾害损失的发展要素有三个: 一 是风暴潮事件发生的频度和强度,二是风暴潮影响地 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三是抵御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力 度 ! 对于第一个问题, 杨桂山在分析了中国沿海风暴 中国沿海的风暴潮 潮 灾 害 的 历 史 变 化 规 律 后 认 为 "M$, 灾害在气温较高的偏暖时段比在气温较低的偏冷时段
文献标识码: 3 文章编号: ,/(,4,-0) ( $00$ ) ,$400/14 01 中图分类号: 2 -$
# 基本情况概述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 (,5 , 它在带给人们福祉 的同时, 也时常给人类带来灾难, 风暴潮就是海洋带给 人类的一种灾害性自然现象* 风暴潮灾害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 压骤变( 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 导 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 过平常潮位的自然现象* 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 通常 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 其特 带风暴潮两大类 * 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 点是: 来势猛、 速度快、 强度大、 破坏力强, 凡是有台风 影响的海洋国家、 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 温带 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 是: 增水过程比较平缓、 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 主 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以欧洲北海沿岸、 美国东海 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 我国拥有 ,) 000 多 ’# 的海岸线,且横跨纬度范 围大,是少数既受台风风暴潮影响又受温带风暴潮影 响的国家之一, 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 风暴潮灾害已成 为我国重要的灾害种类之一* 据国家海洋局的统计6,7, ,+-+8 我国共发生最大增水 ,# 以上的风 ,++) 年的 .0 年间, 暴潮 $(0 次, 平均每年 . 次以上, 最大增水 $ # 以上的 严重风暴潮灾害 -) 次, 最大增水 1 # 以上的特大风暴 潮 ,. 次, 其中造成显著灾害损失的共计 ,,$ 次, 尤其 , 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 是最近 ,0 年( ,+)+8,++) 年)
变性, 因此对台风增水预报的预见期不能很长 ! 从 提 高精度、 增加时效等几个方面考虑, 目前大多数较为先 进的模型都在朝着台风云图—风暴增水一体化数值预 报模式发展,模型通过卫星云图接受系统获得台风信 息, 实时计算台风可能路径和台风增水, 结合决策支持 系统, 形成防治风暴潮灾害的预警系统! 要进行风暴潮的数值预报, 高性能的数值模型是关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已取得大量的相关成果, 键 ! 目前, 其主要进展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采用天文潮和风暴潮耦合技术, 考虑二者间 的非线性效应, 提高增水预报的精度! 第二, 采用描述在气压场、 风场作用下的风暴潮基 本方程, 进行数值求解 ! 与传统的经验统计方法比较, 综合利用数值模型与统计模型的各自优势,客观地反 映台风增水的空间分布和时变过程! 第三,对于我国具体海岸风暴潮的发生发展特定 规律进行分析, 根据中国海域的地理特征, 对东中国海 和南中国海分别建立模型 ! 采用二级嵌套网格, 保证 对岸边浅水区地形有较高的分辨率 ! 结合我国一些沿 海地区泥沙输移强度大、 地形变化剧烈的特点, 许多模 型采用动边界技术,对台风增水引起的滩涂淹没进行 较准确地反映! 第四,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风 暴潮的实际观测资料收集渐趋丰富,通过尽量取得可 靠实测资料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包括模型在模拟台 风气压分布、 台风风速、 沿岸台风增水等的多重验证, 达到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数值模型精度大幅度提高! 第五,充分利用数值模型在操作上和条件变化上 的灵活性, 增加模型的动态特征, 一些模型可动态跟踪 台风中心的移动, 随时调整台风参数, 减少因台风移动 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预报误差! 第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数值模拟技术 已逐步进入一些风暴潮防灾减灾的实际决策过程, 大 多数模型都在朝着系统化、 集成化、 通用化的方向发展, 模型的研究开发大多都在考虑基层工程师的普遍应用! 典型的风暴潮灾害都是天文大潮遭遇强台风引起 的 ! 因此, 天文潮的准确预报是风暴潮预报预警的 关 河口水 利 键技术 ! 针对天文潮预报的重要性及沿海、 部门对天文潮准确预报的迫切性,河海大学开发了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