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继电保护定值计算任务书

继电保护定值计算任务书

《继电保护定值计算》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巩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
2.熟悉有关条例与规定,学习和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重合闸装置的配置原则及整定计算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以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主要内容
1.根据系统主接线图,设计全网各线路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配置方案;
2.计算系统中各元件的各序阻抗值,并作出各序阻抗图;
3.对断路器所配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重合闸进行整定计算。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一份,包括以下内容:
1.参数计算步骤并画出各序阻抗图;
2.保护配置原则和配置方案的确定;
3.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整定计算过程及结果;
4.画出断路器的保护和重合闸的配置图。

五、考核方式
考查:设计报告、答辩结合。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学生用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指导书范文

学生用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指导书范文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要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与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如果设计与配置不合理,保护将可能误动或拒动,从而扩大事故停电范围,有时还可能造成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

因此,合理地选择保护方式和正确地整定计算,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求根据设计任务书和继电保护设计的大纲,选择保护方式时,希望能全面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选出35kV线路保护的配置方案,继而选择继电保护的保护装置。

根据保护装置的选择,通过短路电流和整定值的结果来选择并校验所选电器元器件,最后画出保护装置的接线图。

最后按要求提交设计计算书及说明书。

二、设计依据:1、给出的原始资料图如下。

某35KV终端变电所具有多路进出线的双母线图2、线路的有关网络参数情况:1.线路BD长度如图所示,线路单位长度正序阻抗为0.4欧,线路AD上最大输送功率为9MW,功率因数为0.85,自启动系数为1.522.系统容量:最大运行方式为198MVA,最小运行方式为154MVA3.变压器B所装设差动保护的动作时限为0S,并假设变压器的电抗为29(换算到平均额定电压37V侧)4.变电所D所装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为1.5S5.提供电源为直流220V三、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任务和步骤: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对各种继电保护给出整定值;而对电力系统中的全部继电保护来说,则需编制出一个整定方案。

整定计算方案通常可按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或设备来编制。

还可按继电保护的功能划分方案分别进行。

各种继电保护适应电力系统运行变化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而,继电保护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的变化(包括建设发展和运行方式变化),当超出预定的适应范围时,就需要对全部或部分继电保护重新进行整定,以满足新的运行需要。

必须注意,任何一种保护装置的性能都是有限的,即任何一种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的适应能力都是有限的。

1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整定计算设计任务书

1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整定计算设计任务书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标题: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设计与整定计算原始数据:1.设计一座110KV降压变电站(1)110KV侧有L101、L103两条出线,35KV侧有L302、L303、L304、L305、L306五条出线,10KV侧有八条出线。

(2)与电力系统的连接;①110KV侧线路L101接入110kv系统:②35KV侧一路通过306开关接入35KV区域供电系统。

(3)主变压器数量及容量:1、每台变压器容量:31.5MVA绕组类型及接线组别:三相三绕组,yo/y/△-12-11;额定电压:110/38.5/11KV;短路百分比:高-中(17),高-低(10),中-低(6.5):绝缘类型:分级绝缘。

(4)110kv、35KV、10KV母线侧线路后备保护最大动作时间分别为110kv:2.5S、35kv:2.5S、10kv:2S。

2.电力系统的主要参数:(1)1)110kv系统最大等效正序电抗*ma*为6.6ω,最小等效正序电抗*ma*为5.3ω,最大等效电抗*ma* = 5.3Ω,35KV系统为9.2ω,最小等效电抗*.ma*为8.1ω。

(2)部分线路的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L101:额定电压110KV长度52KM最大(额定)负载为51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2:额定电压35KV长度18KM最大(额定)负载为6.3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3:额定电压35KV长度16公里;最大(额定)负载为6.3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4额定电压35KV长度32KM最大(额定)负载为4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5:额定电压35KV长21公里;最大(额定)负载为4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6:额定电压35KV长度25公里;最大(额定)负载为13.2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二、设计的主要要求1.根据本变电站主变压器的类型和容量,配置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方案,计算其主保护的整定;2.配置L303和L304线路的继电保护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整定计算。

继保整定课程设计

继保整定课程设计

继保整定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继保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继保装置设计和调试。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了解常见的继电器类型及其应用。

3.熟悉继保整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了解继保装置的构成和功能。

5.能够使用继电器进行简单的电路控制。

6.能够进行继保装置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7.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继保整定的计算和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常见的继电器类型及其应用、继保整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继保装置的构成和功能等。

具体安排如下:1.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特性及应用。

2.常见的继电器类型及其应用:介绍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常见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

3.继保整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继保整定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包括电流速断保护、时间电流特性保护等。

4.继保装置的构成和功能:介绍继保装置的构成、功能和应用,包括继电器、保护继电器、断路器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继保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继保装置的设计和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继电器的使用和继保装置的调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继电保护原理》等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知识拓展。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选题之一 .. (4)1概述 (6)1.1继电保护的任务 (7)1.2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任务 (7)1.3本设计继电保护内容 (7)2保护配置原则及结果 (7)2.1 110kV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8)2.2本区域电网的运行方式说明 (8)2.3本区域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9)3 整定计算 (10)3.1 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的参数的计算 (10)3.2正序、零序网路图 (13)3.3线路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14)4 结论 (20)5 参考文献 (21)课程设计选题之一(一)已知条件1、110kV系统接线简图如图所示。

发电厂甲变电所(二)参数选择与具体任务(1)各线路的负荷自起动系数5.1K;其它参数按书上选择。

=ss(2)发电厂各发电机组的次暂态电抗均为''X=0.129(按自身额定容量的标么值);d功率因数为均为0.85。

最大发电容量为机组同时投运,最小发电容量为退出一台发电机组。

假设发电机正、负电抗相等,等于次暂态电抗。

(3)各变电所引出线上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如图示,后备保护的时限级差△t=0.5s;线路保护需整定两侧保护动作值,保护包括接地保护和相间保护。

(4)线路的正序电抗每公里均为0.4Ω/kM;负序阻抗等于正序阻抗;零序阻抗为1.2Ω/kM;线路阻抗角为80º。

(5)电压互感器的变比1.0/=n kV,线路电流互感器变比可根据线路最大负110TV荷电流选择,负荷阻抗角为30º。

(6)系统最大及最小的正序、零序等值阻抗都已折算到100MVA标准容量下,系统S中性点接地。

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百分比按本变压器额定容量给出,具体参数见任务安排表。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流保护及整定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流保护及整定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课程设计题 目 线路电流保护的设计学 院 自动化学院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2016 年 1 月 14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 题 目: 线路电流保护的设计 初始条件:系统示意图如图所示。

参数为:115/E ϕ=kV , 1.1 2.1G G X X == 1.2 2.2G G X X ==5Ω,1.32.3G G X X == 1.4 2.4G G X X ==8Ω, 1.1 1.4~T T X X =5Ω,0.10.4~T T X X =15Ω, 1.5 1.6T T X X ==15Ω,0.50.6T T X X ==20Ω,A B L -=60km ,B C L -=40km ,线路阻抗1Z =2Z =0.4Ω/km ,0Z =1.2Ω/km ,rel K Ⅰ=1.2,rel K Ⅱ=1.15。

试求:整定保护1、2、3、4的电流保护。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选择并整定线路上各保护装置;2.绘制保护装置的原理图;3.编写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摘要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

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要求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断电范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本次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运行方式的分析,电路保护的配置和整定,零序电流保护的配置和整定,原理接线图及展开图。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实验指导书

电⼒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实验指导书电⼒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王荆中编著2014年4⽉⽬录第⼀章学⽣实验守则 (1)第⼆章电⼒系统继电保护实验 (5)实验⼀电流、电压继电器实验............................ . (5)实验⼆功率⽅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 (9)实验三电流速断保护及电压联锁 (11)实验四⽅向性过流保护 (15)实验五电流保护综合实验........................... ...... .17 实验六⽅向阻抗继电器特性实验...................... . (21)实验七负序电压继电器特性测试................ . (25)实验⼋⾃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实验 (27)实验九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 (31)实验⼗变压器保护综合实验 (33)附TQXDB-IB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台说明 (37)第⼀章学⽣实验守则实验时应保证⼈⾝安全,设备安全,爱护国家财产,培养科学作风。

为此,在本实验室应遵守下列守则:1、严守纪律,按时开始实验。

2、特性实验信号源24V电源和电压源出⼝严禁短接。

3、严禁带电拆线、接线。

4、⾮本次实验⽤的设备器材,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动⽤。

5、实验中如有异常情况要保持镇定,⽴即停⽌实验,迅速切断电源,并向教师报告。

6、若⾃⼰增加实验内容,须事先征得教师同意。

7、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实验室内不得吸烟、喧哗,乱扔杂物,实验台上严禁放书包,⾐物。

8、实验结束应先拆电源端接线,后拆除负荷端接线。

必须将设备关闭电源,整理好桌椅后征得指导⽼师同意再离开教室。

9、实验完成后须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第⼆章电⼒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实验⼀:电流、电压继电器实验⼀、实验⽬的1、了解常规电流、电压继电器的构造及⼯作原理,动作定值的⽅法;2、测试DL-31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3、测试DY-36型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指导书2016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指导书2016

高科学院《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指导书指导专业:指导教师:《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时间:2周学分数:1.0执笔人:樊睿编写日期:2016年12月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设计、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方案设计、保护配置、整定计算、资料整理查询和电气绘图等方法,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

做好课程设计,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内容、步骤、方法,熟悉常见电气保护设备,提高学生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基本要求设计某变电、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以保护的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为设计原则,制定继电保护方案;完成线路短路电流的计算、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计算;绘制相关保护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

如可能尽量给出主要电器设备的选型配置。

在包括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课程设计参考进度1、课程设计时间分为二周,时间进度可参考如下:三、参考资料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马永翔重庆大学出版社2、《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继电保护分册》韩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2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许建安王凤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5、《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任元会中国电力出版社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指导》李火元中国电力出版社7、《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许建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四、课程设计安排(一)指导教师及分组情况安排1. 本次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樊睿。

指导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掌握学生案例分析进度情况(包括出勤情况),组织学生课程设计答辩,批阅课程设计报告和评定课程设计成绩。

2. 本次课程设计以班为单位,共分3组进行,每组设组长一名,组长负责本小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组织与交流,进行考勤并督促组员按时完成各项(二)课程设计地点、时间与进度本次课程设计的时间定为第18周,即2016年12月20日----2016年12月五、内容格式要求1、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用16k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1)封面(包括题目、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等)2)目录3)正文(系统概述、系统规划、系统分析部分、系统设计部分等)①系统概述(现状分析,系统目标等)②系统规划(系统目标、进度安排、方案设计、可行性论证等)③系统分析部分④系统设计部分⑤系统实施等4)参考文献2、课程设计正文参考字数:30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保护定值计算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和依据(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巩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国家行业颁布的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学习,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解我国现行的技术政策。

3.初步掌握继电保护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4.提高计算、制图和编写技术文件的技能。

(二)对课程设计的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

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对规程、规范的执行必须考虑到任务书所规定的实际情况,切忌机械地搬套。

2.独立思考。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既要尽可能参考有关资料和主动争取教师的指导,也可以在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但必须坚持独立思考,独自完成设计成果。

3.认真细致。

在课程设计中应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克服马虎潦草不负责的弊病,为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担当建设任务打好基础。

4.按照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和进度完成。

(三)课程设计所依据的文件《电力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220~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一)相间保护整定计算1. 110kV单电源环形网络相间短路保护整定计算(1). 短路计算考虑到35~110kV单电源环形网络相间短路保护可能采用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电压保护,因此在决定保护方式前,必须较详细地计算各短路点短路时,流过有关保护的短路电流和保护安装处的残余电压。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在满足“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和题目给定的要求条件下,尽可能采用简单的保护方式。

计算短路电流和残余电压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a. 系统运行方式的考虑除考虑发电厂发电容量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外,还必须考虑在设备检修或故障切除的情况下,发生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最大和最小的系统运行方式,以便计算保护的整定值和保护灵敏度。

在需采用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时,还必须考虑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

b. 短路点的考虑求不同保护的整定值和灵敏度时,应注意短路点的选择。

若要绘制短路电流、电压与距离的关系曲线,每一条线路上的短路点至少要取三点,即线路的始端、中点和末端三点。

c. 短路类型的考虑相间短路保护的整定计算应取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以作动作电流整定之用;而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计算两相短路电流,以作计算灵敏度之用。

的计算选用三相短路或两相短路进行计算均可,因为对保护所取的残余而言,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的残余数值相同。

若采用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系统运行方式应采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和电压的数值作为整定之用。

d. 短路电流和残余电压列表为了便于整定计算时查考每一点的短路时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和残余电压,将计算结果列成表格。

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应考虑后备保护的计算需要,即列出本线路各短路点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还要列出相邻线路各点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短路电流。

保护安装处的残余电压列表与短路电流相似。

计算短路电流和残余电压时,用标么值或用有名值均可,可根据题目的数据,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

电压一律用平均电压。

(2). 保护方式的考虑及整定计算配置什么保护原理,主要视其能否满足规程的要求。

能满足要求时,所配置的保护原理就可采用;不能满足要求时,就必须采取措施使其符合要求或改用其他保护方式。

选用保护配置方式时,首先考虑采用最简单的保护,以便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当采用简单保护不能同时满足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要求时,则可采用较复杂的保护方式。

选用保护配置方式时,可先选择主保护,然后选择后备保护。

通过整定计算,检验能否满足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当采用的保护不能很好地满足选择性或速动性的要求时,允许采用自动重合闸来校正选择性或加速保护动作。

当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在满足速动性的前提下,可考虑利用保护的相继动作,以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在用动作电流、电压或动作时间能保证选择性时,不要采用方向元件以简化保护。

后备保护的动作电流必须配合,要保证较靠近电源的上一元件保护的动作电流大于下一元件保护的动作电流,且有一定的裕度,以保证选择性。

(3). 绘制保护原理接线图要求绘制单线原理接线图及某一线路保护原理展开图。

(4). 说明书说明书应有下列内容:a. 题目b. 短路电流和残余电压计算结果,计算结果用表格列出。

必须说明系统运行方式、短路点与短路类型的决定原则或依据,以及计算时考虑的其他因素。

c. 保护方式的选择及整定计算结果要求说明选用保护方式的原则,各保护的整定计算条件,并用表格列出整定计算结果。

整定计算时所采用的公式及各种系数的数值也应列出。

d. 对保护的评价主要根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及题目给定的要求,从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可靠性四个方面来评价所采用保护的质量。

当某一方面不能满足要求时,要分析它可能产生的后果,并提出补救措施。

(二)时间安排1. 短路计算........ .. ..... ....... ...... ...... ....... .......3 天2. 保护配置方式选择及整定计算....... ...........3 天3. 绘制接线图........ ............. . ............. .........1 天4. 整理说明书................ ..... ........... ........ ....1 天5. 课程设计考核.............. . ...... ....... ...............2 天最后两天答辩,答辩地点:肖仕武、薛安成,J5B309(三)题目1. 某一水电站网络如图4所示。

已知:a. 发电机为水轮立式机组,功率因数为0.8、额定电压6.3kV、次暂态电抗为0.2,负序阻抗为0.24;b. 水电站的最大发电容量为2×5000kW,最小发电容量为5000kW,正常运行方式发电容量为2×5000kW;c. 平行线路L1、L2同时运行为正常运行方式;d. 变压器的短路电压均为10%,接线方式为Yd-11,变比为38.5/6.3kV。

e. 负荷自起动系数为1.3 ;f. 保护动作是限级差△t =0.5s ;g. 线路正序电抗每公里均为0.4 Ω,零序电抗为3倍正序电抗;试求:a. 确定水电站发电机、变压器相间短路主保护、后备保护的配置方式;b. 确定6QF断路器的保护配置方式,计算它们的动作定值、动作时限,并进行灵敏度校验;c. 确定平行线路L1、L2的的1QF、3QF相间短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计算它们的动作定值、动作时限,并进行灵敏度校验;d. 假设平行线路L1、L2两侧配置有三相重合闸,计算三相重合闸装置的整定值。

e. 继电保护6QF的接线图及展开图。

2.已知一配电网络如图1所示。

已知:a. 系统中各变压器参数如图所示,忽略变压器电阻;b. 变压器T1与T2之间的电缆L1参数:)/(153.01kM r Ω=,)/(119.01kM x Ω=,130r r ⋅=,130x x ⋅=母线LA 与LE 之间的电缆L2参数:)/(163.01kM r Ω=,)/(087.01kM x Ω=,130r r ⋅=,130x x ⋅=。

c. 变压器T1、T2参数如图中所示,其中变压器T1中性线阻抗Z 0=20Ω。

d. 高压母线HA 以上部分的在10kV 电压等级下系统阻抗为:Ω=0.2max ..H A s X , Ω=0.1min ..HA s X e. 低压0.4kV 开关CB510下级直接与负荷相连,400A 为其额定电流。

低压开关CB504、CB505也是如此。

试求:a. 电力系统中各断路器所配置的电流三段式保护进行定值整定,进行灵敏性校验;b. 对系统中所配置的零序电流保护进行定值整定,进行灵敏性校验;c. 对配置继电保护方案进行评价,如有缺陷提出改进措施。

3. 110kV单电源环形网络如图2所示。

已知:a. 线路AB、BC、AC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A、150A、230A,负荷的自起动系数为1.5;b. 网络中各线路采用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电压保护、零序电流保护或距离保护,变压器采用纵联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变压器为Y,d11 接线;c. 发电厂的最大发电容量为3×50MW,最小发电容量为1×50MW(2台发变组停运);d. 各变电所引出线上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如图示,后备保护的时限级差△t =0.5s ;e. 线路的电抗每公里均为0.4 Ω,忽律电阻;f. 电压互感器的变比110/0.1,AB、AC线路电流互感器变比300/5,其它参数如图所示。

试求:a. 确定继电保护1、3、5(或2、4、6)的保护配置方式,以及它们的动作定值和动作时限;b. 保护3(或4)的继电保护接线图及展开图;c. 对本网络所采用的保护进行评价。

4. 图3所示110kV 单电源环形网络。

已知:a. 所有变压器和母线装有纵联差动保护,变压器均为Y, d11 接线;b. 发电厂的最大发电容量为(2×25+50)MW ,最小发电容量为 2×25MW ;c. 网络的正常运行方式为发电厂发电容量最大且闭环运行;d. 正常工作情况下允许的最大故障切除时间为0.85s ;e. 线路AC 、BC 、AB 、CD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150、230和140A,负荷自起动系数为1.5;f. 时间阶梯△t =0.5s ;g. 线路正序电抗每公里为 0.4Ω,零序电抗为3倍正序电抗;试求: a. 确定继电保护1、3、5、7(或2、4、6、7)的保护配置方式,计算它们的动作定值、动作时限,并进行灵敏度校验;b. 假设110kV 线路两侧配置有单相重合闸,计算单相重合闸装置的整定值。

c. 继电保护5或保护4的接线图及展开图;三、 课程设计成果1. 短路计算、整定计算过程;2. 整定计算结果;3. 线路保护原理接线图和展开图;4. 对所设计的保护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