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doc

合集下载

中日两国见面时礼仪的区别表格

中日两国见面时礼仪的区别表格

中日两国见面时礼仪的区别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中日见面时的礼仪差异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礼仪规范,因此在见面时的礼仪行为上存在一些差异和特点。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在见面时的礼仪行为进行对比分析,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和礼仪规范。

一、问候方式我国:中文见面时通常会用“你好”、“您好”、“你好吗?”等语言进行问候,通常以握手作为问候的方式,但在一些正式场合也会使用鞠躬的方式表示问候,尤其是面对长辈或者领导人的时候。

日本:日语见面时通常会使用“你好”、“您好”、“你好吗?”等语言进行问候,但问候的方式比较注重礼节性,通常使用鞠躬的方式,根据对方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鞠躬的深度也会有所不同。

二、穿着礼仪我国:中文一般在见面时会穿着正式的衣服,如西装、正装等,对于女性来说,一般会穿着裙子或者正装,但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也可以穿着休闲装。

日本:日本人在见面时非常注重穿着礼仪,通常会选择正式的日本传统服装“和服”或者穿着西装进行见面,女性也会穿着正式的和服或者正装。

三、交流方式我国:中文在见面时交流比较直接,通常会用比较直接的方式进行交谈,对于不熟悉的人也会比较友好地介绍自己。

日本:日本人在见面时会比较注重交流的礼仪,通常会比较谨慎地进行交谈,尊重对方的意见和立场,即便对方是年长的人或者地位较低的人。

四、礼物赠送我国:在见面时,中文通常会赠送礼物以示对对方的尊重,礼物的选择往往比较注重对方的喜好,并且在接受礼物时也会表达谦虚和感谢之情。

日本:日本人在见面时也会赠送礼物,礼物的选择比较考究,通常会选择有寓意的礼物,并且在接受礼物时也会表达深深的谢意。

五、结束方式我国:在结束见面时,中文通常会用比较亲切的语言和姿态进行告别,如“再见”、“欢迎再来”等,如果与对方关系亲近,则经常会用拥抱的方式进行告别。

日本:日本人在见面结束时也注重礼仪,通常会用比较有礼貌的语言和姿态进行告别,如“失陪”、“期待下次再见”等,除非与对方关系非常亲密,一般不会使用拥抱的方式进行告别。

日本人的交际方法

日本人的交际方法

日本人初次见面礼仪1、日本人初次见面对互换名片极为重视。

初次相会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会认为你不好交往。

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双手递接名片。

接到对方名片后,要认真看阅,看清对方身份、职务、公司,用点头动作表示已清楚对方的身份。

日本人认为名片是一个人的代表,对待名片就像对待他们本人一样。

如果接过名片后,不加看阅就随手放入口袋,便被视为失礼。

如果你是去参加一个商业谈判,你就必须向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递送名片;并接受他们的名片;不能遗漏任何一个人,尽管这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这是表示相互友好和尊敬的—种方式。

2、日本人大多信奉神道(日本固有的宗教)和佛教。

佛教徒遵守“过午不食”的教规。

日本人讲话分敬体、简体两种语言,使用时要么都用敬体,要么都用简体二者不可混淆。

但对客人、长者、上司讲话都用敬语,否则便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

3、日本在见面时一般都互致问候,脱帽鞠躬,稍微低头,眼睛向下,表示诚恳、可亲。

初次见面,互相鞠躬,互换名片,一般不握手。

行礼时双手平摊膝前,同时表示问候。

没有名片就自我介绍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4、如是老朋友或比较熟悉,就主动握手,甚至拥抱。

若遇女宾,女方主动伸手就可握手,但不要用力或久握。

遇到年长者亦然。

5、日本人十分重视礼节,每日鞠躬无数次,特别是妇女,温柔体贴,极守妇道,对男子很尊重。

6、日本人平时见面最普通的语言是“您早”、“您好”、“再见”、“请休息”、“晚安”、“对不起”、“拜托您了”、“请多关照”、“失陪了”等等。

7、在日本“先生”不是随便称呼的。

就狭义而言,它是指教育者(教授、讲师、教员、师傅)和医生;就广义而言,则是对年长者、国家与地方领导人及有特殊技术才能的尊称。

即使被称为“先生”,也应有受之有愧的表示,否则会给人傲慢的感觉。

对于普通的人,一般都不称“先生”,只要在其姓名后加上职称或“样”(音Sama)或老人(音Sang)即可,等于我们通常称呼“小张”或“老王”的意思。

日本的商务习惯

日本的商务习惯

日本的商务习惯(1)日本人重视礼节和礼貌与日本商界打交道时,要注意服饰、言谈、举止的风度。

与日本人初次见面,要互相鞠躬,互递名片,一般不握手。

没有名片就自我介绍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如果是老朋友或者是比较熟悉的,就主动握手或拥抱。

他们常用的寒暄语是“您好”“您早”“再见”“请休息”“晚安”“对不起”“拜托您了”“请多关照”“失陪了”等。

日本人鞠躬也很有讲究,往往第一次见面时行“问候礼”,是30度;分手离开时行“告别礼”,是45度。

日本人盛行送礼,每年的“岁暮”和“中元”是送礼最多的时候。

他们既讲究送礼,也讲究还礼,不过日本人送礼、还礼一般都是通过运输公司的服务员送上门的,送礼与受礼的人互不见面。

(2)在商务谈判中往往不明确表态在商务谈判中,应切记的是,若日商在你阐述意见时一直点头,这并不表示他同意你的主张和看法,而仅仅表示他已经听见了你的话。

他们在签订合同前一般都会很谨慎,且历时也很长,但一般很重视合同的履行,同时对对方履行合同也很苛求。

因此,同日商签订合同时应十分仔细,事前最好要有中间人介绍,在合同签订前要仔细审查并应完全理解每一条款的准确含义,以免以后造成纠纷。

(3)商务谈判中常“微笑着讨价还价”日商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个人涵养,能自如地运用笑脸进行讨价还价,以实现获取更多利益的目标。

他们既保持笑脸和友好的态度,又在利益上毫不放松。

(4)商务谈判时“任劳任怨做细致准备”对商业谈判,他们往往事先就已撰写了详尽的计划方案,做了精心准备。

若在谈判中出现新的变化,他们会夜以继日地迅速形成文字,使对方充分理解,为其成功创造机会。

同他们进行商务交往,在认真准备的同时,还必须有很高的应变能力,随时有对策。

(5)谈生意时注意长远效果与日商谈生意应坚持“看货论价”,决不要被高折扣率所迷惑,日商很注意交易和合作的长远效果,而不过分争执眼下的利益,善于“放长线钓大鱼”。

例如,日本商人可能会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你出售某种生产设备,然而当以后你再向其购买特有的零部件、配套设备或生产原料时,他们会把价格提到惊人的高度。

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常交往礼仪

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常交往礼仪

浅析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日常交往礼仪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11级日语姓名:代鑫鑫学号;0410110224 摘要:商务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

商务礼仪的根本内容是“约束自己,尊重他人”;商务礼仪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轻松愉快地交往;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为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商务礼仪的精髓。

为解决在与日本人商务谈判时,中国人由于某些方面不了日本人解而被误解,介绍一些日本人的禁忌,以便于双方更好的交流,因此了解日本人是有必要的,要赢得日本人的青睐,必须围绕“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来展开。

所以学习商务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

关键词:日本人生活禁忌中日交流1.交际中的禁忌1.1对日本人的称呼的禁忌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不要叫他们的名字。

口头上只称姓加上先生就行了。

第一次见面之后,通过晚间的娱乐活动,同你的日本伙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表示尊重,这时你可称姓加上君,如山田君。

这会使你们的关系更近一些,但是,“君”不应加在根本不认识的人的姓名。

如果对每一个都以君相称,在日本人眼里就是不真诚的表示。

可是,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位日本经理,他的地位与你的相同或比你高,或是一位明显比你年长的人,特别是老年人,你则不必进一步熟悉,应一开始就尊称他为某君。

如果是一位女性,对谈判小组里的任何一位男性都应尊称为君。

1.2交谈的禁忌同日本人谈话时,往往你说一句话,他就答一次“嗨!”(是的意思),这并不代表他同意你的意见,而是礼貌的一种方式,表示他在专心听,他听懂你意思了。

在别人说话时,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也不可老看手表,或做申懒腰,打哈欠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的议论,也不与妇女无休止的攀谈,在日本,妇女的地位与男子有明显的差异,女子出现在谈判中的也很少。

在社交场合,不要高声议论,对于幽默的使用要十分注意,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幽默方式,切忌乱用。

和日本人商务交往中应注意的礼仪和禁忌文档

和日本人商务交往中应注意的礼仪和禁忌文档

2020和日本人商务交往中应注意的礼仪和禁忌文档Document Writing和日本人商务交往中应注意的礼仪和禁忌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和日本人商务交往中应注意的礼仪和禁忌礼节礼仪日本人相互见面多以鞠躬为礼。

比较熟悉的人见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钟为宜;如果遇见好友,腰弯的时间要稍长些;在遇见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和长辈的时候,要等对方抬头以后把头抬起来,有时候甚至要鞠躬几次。

他们在社交场合上也施握手礼。

日本的乡村礼节礼仪方式也较多,女子在送亲友告别时,一般多施跪礼(即屈膝下跪);男子的告别礼是摇屐礼(即手持木屐在空中摇动)。

日本虾夷族(阿伊努)人相会的礼节是先双手合十,然后缓缓举向额前,掌心向外,男拍胡须,女拍上唇,再相互握手。

一般礼仪进入日本人的住家前应脱鞋,但若是西方式的住房就可以不必脱鞋。

称谓与问候通常的见面礼节是深深地弯腰鞠躬而不握手。

要准备交换商业名片。

切不要以名字称呼日本人。

只有家里人和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才以名字相称。

在称呼对方“某某先生”时,就在他的姓氏后面加上“San”字。

约会与准时无论是商务或社交方面的约会,都应准时到达。

款待与馈赠日本商人经常邀请他们的商业伙伴赴宴,宴席几乎总是设在日本饭店或夜总会里,十分丰盛,往往要延续好几个小时。

在私人家里招待客人是难得的事。

如果你真去日本人家里作客的话,那么一踏进门就先脱下帽子手套,然后脱下鞋子。

按习惯,要给女主人带上一盒糕点或糖果,而不是鲜花。

如果日本人送你礼物,要对他表示感谢,但要等他再三坚持相赠后再接受。

收受礼物时要用双手接取。

日本人喜欢别人送给他们礼物。

日本礼仪

日本礼仪

生活细节
自动扶梯在日本极为普遍,日本人搭乘自动扶梯时,一般习惯站在左侧, 将右侧让出留给急于前行的人。如两个人同时并排站在自动扶梯当中, 将会阻塞信道,妨碍其它人行动。 搭乘自动扶梯时,一般应和前面的人(特别是男性前面有女性时)相隔 一个台阶,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不必要的误会。 这些生活细节对于我们多数可能只是去日本旅游的人相对更为重要,需 要在出行前了解透彻,方能体现我们中国人的有素质的一面。
个人态度
与实际相联系
交往中的差异
从每一个细节做起,留心身 以尊重平等为前提,正确对 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检讨、 边的礼仪现象 自我批评、自我解剖 待,不盲目,自律、真诚、 了解并掌握中日 宽容、适度 在多元化的校园中,可以与 外国友人交流探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思考及反思
From:
2.做客的礼仪
和我们中国人一样,日本人同样注重礼品,所 以在做客时千万别忘记带上一份心意给主人。 日本人不习惯让客人参观自己的住房,所以不 要提出四处看看的请求。日本特别忌讳男子闯 入厨房。上厕所也要征得主人的同意。进餐时 ,如果不清楚某种饭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请教 ,夹菜时要把自己的筷子掉过头来使用。 告别时,要客人先提出,并向主人表示感谢。 回到自己的住所要打电话告诉对方,表示已安 全返回,并再次感谢。
.言行礼仪及应避讳的问题
日本人最常使用的传统行礼 方式,一般分为站礼和坐礼。 行站礼时,双手自然下垂, 手指并拢,随着腰部的弯曲, 身体向前倾。 行表敬意最高的站礼时,腰 须弯到脸部几乎与膝盖齐平 的程度,然后慢慢直起身子。
.言行礼仪及应避讳的问题
日本人在日常的举止言谈中存在着许多忌讳。如忌讳在人面前一个 人嚼口香糖。 日本人不喜欢紫色,认为这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是不 祥之色。(这与我们很不相同,我们往往认为绿色是和谐健康之意, 所以在交流过程中必需要注意这点差异) 他们忌9、4等数字;他们还忌讳三人一起合影,认为中间的人被左 右两人夹着,是不幸的预兆。 日本人讨厌金银色的猫,认为看到这种猫的人要倒霉;他们也不喜 欢狐狸。

与日本人相处的礼节

与日本人相处的礼节

密级:秘密鞠躬1.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

一般人们相互之间是行3O度和45度的鞠躬礼,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弯腰最低、也最有礼貌的鞠躬称为“最敬礼”。

男性鞠躬时,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裤两侧;对对方表示恭敬时,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礼,女性尤其如此。

2.对日本人来说,鞠躬的程度表达不同的意思。

如:,弯15度左右,表示致谢;弯30度左右,表示诚恳和歉意;弯90度左右,表示忏悔、改过和谢罪。

3.在日本,平时熟人见面很少握手,大都鞠躬问候。

尤其是男女之间一般是不握手的。

因为在日本人看来触碰别人的身体是失礼的。

他们认为男女当众接吻是可耻的行为,拥抱也是不允许的。

这一点与我国类似,当然与西方就大不相同了。

4.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习惯握手礼,尤其是年轻人或和欧美人接触较多的人,也开始有见面握手的习惯。

礼物1.日本人是十分讲究人际关系的。

公司之间互相往来,一般都要带一包点心。

处次见面,递上一包小点心,主客之间一下子就熟悉起来了,等到交换名片时,就象是老朋友一样了。

不过,日本人送的点心,一般是规格化了的,即便宜,又好看。

2.日本人送礼,总是喜欢说:“一些粗东西,很是对不起。

”回国时,日本人来送别,送些礼物也说:“不是什么好东西,反而给您添麻烦了。

”,让人听起来很是舒服,接受礼品的人也不会感觉有什么负担。

这和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也是差不多的,可是近年来,一部分中国人相互送礼时,总是要告诉人家一个信息:“这是中国最好的,很贵的。

”让接受礼物的人心理很是有负担,觉得这么贵重的礼物,该怎么回礼呢?在这方面2我们不妨学学日本人,他们逢年过节互相赠送的礼品,只是在普通的商店买的毛巾,酱油之类的东西,即使用又简单,仅仅是为了表示“我还想着你呢”这种心情而已。

3.日本人送礼时,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如一对笔、两瓶酒很受欢迎,但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讳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日本民间认为“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万、5万或7万日元。

日本商务礼仪

日本商务礼仪

日本商务礼仪日本商务礼仪1日本以周到、细致的礼仪闻名于世。

商务交往的过程更是风俗文化碰撞的过程,了解多一点,沟通多一点。

一衣带水的文化渊源日本有“樱花之国”、“造船王国”、“贸易之国”、“钢铁王国”等美称,与中国一水之隔,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的历史源远流长,日本人的许多风俗习惯都可以从中国找到根,日本人对中国的文化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尊重。

那么与日本人交往,首先得学会日本人的基本礼仪,如互递名片、握手、打招呼等,如果能够把其礼仪模仿得维妙维肖,那么与日本人的会见就会显得轻松自如。

讲究有序的生活礼仪日本人办事显得慢条斯理。

对自己的感情常加以掩饰,不易流露,不喜欢伤感的对抗性的和针对性的言行、急躁的风格。

所以,在与日本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耐性是非常重要的。

“爱面子”是日本人的共性,它是一个人荣誉的记录,又是自信的源泉,情面会强烈地影响日本人的一切,一句有伤面子的言语,一个有碍荣誉的动作,都会使事情陷入僵局,“面子”是日本人最重视的东西。

因此,与日本人相处,应时时记住给对方面子。

日本人讲道义,重恩情,在他们看来,“一个人永远报答不了万分之一的恩情”。

知恩图报,对他们而言是普通而又相当重要的事情。

送礼,在日本更是习以为常,同事的荣升、结婚、生孩子、生日、过节等都会赠送礼物,这种礼仪既是历史的遗风,又被赋予了时代新意。

送礼之习,在商务交往往中同样风行。

给日本客人送一件礼物,即使是小小的纪念品,他都会铭记心中,因为它不但表明你的诚意,而且也表明彼此之间的交往已超出了商务的界限,说明你对他的友情,重视了他的面子,他就没法忘记你的“恩情”。

日本人不喜欢在礼品包装上系蝴蝶结,而用红色的彩带包扎礼品象征身体健康。

不要给日本人送有动物形象的礼品。

接受日本人的邀请,也有一定的讲究。

例如应邀参加正式的宴会,则应郑重其事,梳妆打扮,西装革履。

但如果是参加郊游,或其他的文娱、体育活动,即使是首次见面,只要轻装打纷,或者是适合的装束,力求自然,就更能显示出你的热情大方,潇洒自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
见面时传统的日本见面礼节是鞠躬("ojigi")这是表示尊重的姿势。

但是,大多数日本人希望和西方人握手。

许多日本人握手后还鞠上一躬,你知道为什么吗?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和日本人交往的礼仪
先礼后语
传统上,日本人见面问候,互不接触身体,也没有握手的习惯,而大多以鞠躬的形式表达问候,即"先礼后语"。

鞠躬这一"体语"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它有许多被人们默认的"潜规则"。

鞠躬时男性的双手一般放在两侧裤线的位置或大腿前。

女性的双手则一定要放在大腿前。

在日本,低头具有"缩小"自己,敬仰、尊重对方的含义。

一般来讲,面对长辈或上司时,要主动鞠躬,而对自己家人或是朋友则微微鞠躬即可。

鞠躬所持续的时间也很重要。

一般年纪轻者、身份低者和女性要先向长者、身份高者及男性鞠躬。

同时,鞠躬持续的时间要长于长者、身份高者及男性,有时交际的双方都想在鞠躬的时间上超过对方,以表示敬意。

在不明确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为了不失礼,最好的方法就是鞠躬,这样可以使自己表现得谦逊一些。

日本人在鞠躬的角度上十分讲究,这与对方的年龄、身份、性别以及对对方的尊重程度有关。

一般来说,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
高者、女性对男性、店员对顾客、主人对客人以及其他十分尊敬的人要深深低头鞠躬。

鞠躬时身体的角度一般为10~15度左右,最深为90度。

在度数与礼节方面也有比较严格的不成文的规定。

例如,5度的鞠躬,表示"你好"等较为简单的问候和打招呼,大致相当于"目礼"的程度;15度的鞠躬则表示"早上好"、"您好"等性质的问候、打招呼以及对十分亲密的人表示同情、理解等亲切之意;30度的鞠躬则表示比较正式的打招呼以及对长辈、客人、年长者、老师等的问候,含义大致相当于"给您添麻烦,多谢"、"非常感谢",还有对人有所求等含义;45度的鞠躬则表示非常正式的打招呼以及对长辈、客人、年长者、老师等比较正式的问候,含义大致相当于"非常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都是我不好,才出现如此的损失"等表示对自己过失的歉悔或承认错误等意义。

在铺着"榻榻米"的房间里,必须要坐着行礼。

以"正座"的姿势上身弯下,两手放在前面着地然后低头。

眼神相离
日本民族是一个对他人眼神十分敏感的民族。

因此,在礼仪教育中,他们会尽量避免与对方眼神相交,特别是男女之间更是如此。

日语中称"眼睛为心灵的镜子",还称"眼睛同口一样会说话"、"不用口杀人,而用眼神杀人"。

日本人回避视线的行为方式与其典型的委婉含蓄的语言表达风格不谋而合。

为了达到既回避视线直接相交而又达到交际交流的目的,日本人想出了许多方法,如:日式房间,即"和室"里都设有壁龛,那里挂着应季的山水风景画或书法作品,前面摆放着各具特色的插花,这样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到这些绘画、书法作品上,边欣赏边交谈,根本不必眼神交往,解决
了令人头疼的视线问题。

日本地铁、电汽车上"三多"的独特风景也体现了日本人回避视线的文化特点。

所谓"三多"即"各类悬挂张贴的广告多,看书看报的人多,发短信、打盹、睡觉的人多"。

这里不排除商业宣传促销的一面,但更主要的是为人们的眼神视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并可以不断挑选的"落脚点"。

在特别拥挤的电车或电梯里眼神停留在对方的视线上,是非常失礼的。

日本的电影、电视剧的结尾大多是女主人公转过身去眺望夜空或者花鸟风月,男主人公慢慢地走近女主人公,并肩观赏着相同的风景,接着坦白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之情,从而将电影或电视剧推向高潮并结束。

这种结尾方式也普遍成为日本人认可和接受的男女主人公回避视线相交而相互认可的一种固定模式。

以心传心
每个民族都有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谈话距离。

太近则有压迫感、局促感甚至不安感;太远则有忽视对方、缺乏诚意或防范心过重之嫌。

日本国际表演研究所对于日本人和美国人引起不愉快的最近距离进行了实地调查。

其结果如下:日本人与家人和恋人的最近距离为59厘米,而美国人为46厘米;日本人朋友、同事之间的最近距离为70.5厘米,美国人则为2厘米;日本人与初次见面的人的最近距离是98厘米,美国人为360厘米;日本人对在街上遇到的不相识的人的最近距离为113厘米,美国人为368厘米。

据说日本人在国际会议上是出现"3S"最多的国家,即"Silence"(沉默)、"Smile"(微笑)、"Sleeping"(打盹),同时也是雄辩家出现较少的国
家。

这一点与其崇尚沉默是金的民族性格和传统不无关系。

现在说一说自己对这些日本人生活中的小细节的感受吧,刚在日本公司入职的时候因为不太懂日本会社的一些潜规则,当听到老板斥责他认为犯错的员工时(事实上不是这个人的错),这个员工不会反驳而是在说对不起,我当时很不理解,慢慢的我开始理解这中做法,这是员工对老板的一种尊重,认识让老板误会也是自己的错误,所以他们宁可默默的承受这种误解。

但是过后当老板事后了解事情的缘由知道误会这个员工时也不会当面道歉,但是会语气平和的从另一件事上弥补对这个员工造成的伤害,当然人都是敏感动物,会知道老板这么做的原因,所以这件事就会这样过去了。

所以日本人这样默认和不辩解的习惯很是让我佩服,回国后我也一直秉承这个理念,在生活中一直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没什么大不了的,越计较问题越多,对方累自己也累,所以我要一直保持下去这样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