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电路图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教案:电路图的解析与分析

高中物理教案:电路图的解析与分析

高中物理教案:电路图的解析与分析一、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中物理学生提高对电路图的解析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能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电路图,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电路中的各个元素和其运行原理。

二、背景知识在进一步学习电路图之前,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2.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3.欧姆定律以及功率的计算;4.基本的电子元件(例如,导线、开关、灯泡等)。

三、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将能够:1.解释常见的电子元件符号及其功能;2.理解不同类型的电路连接方式(并联和串联)对于总阻抗值和总电流的影响;3.运用欧姆定律来计算未知量(例如,电流、电压或阻值);4.分析并绘制简单有效的电路图。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示范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教学内容:1.电子元件符号及其功能:介绍常见的电子元件符号(如电源、导线、电阻器等)并解释其功能。

2.电路连接方式:比较并联和串联对于总阻抗值和总电流的影响,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和讲解。

3.欧姆定律与功率计算:复习欧姆定律,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计算未知量。

4.电路图解析与分析:通过给定的电路图,学生需进行解析和分析,并使用所学知识计算相关的参数。

五、教学步骤1.引言(5分钟):•简要概述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以及相关预期结果。

2.背景知识回顾(10分钟):•复习重点概念和公式;•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3.介绍电子元件符号及其功能(15分钟):•展示常见的电子元件符号;•解释每个符号代表的元件及其功能;•提供相关示例进行讲解。

4.比较并联和串联对总阻抗值和总电流的影响(15分钟):•在白板上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讲解并联和串联的概念;•通过计算给定电路中的阻抗值和电流来演示差异。

5.欧姆定律与功率计算(20分钟):•复习欧姆定律公式;•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路中的未知量,如电流、电压或阻值。

电路图识图方法:10大原则与7大步骤

电路图识图方法:10大原则与7大步骤

电路图识图方法:10大原则与7大步骤01、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复杂电路可以通过如下原则进行简化:第一: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有电流流过的导线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二: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断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开关闭合有电流流过时,开关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三: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第四: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断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第五:用电器(电阻)短路:用电器(电阻)和导线(开关、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如下图示),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去掉)。

第六:滑动变阻器Pa段被导线(金属杆)短接不工作,去掉Pa段后,下图a变为图b。

第七: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分析总电流、总电压和分电流、分电压的关系。

第八:电流表和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

判断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可用滑移法和去源法。

第九:电压表原则上要求并联在电路中,单独测量电源电压时,可直接在电源两端。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电压(具体情况见笔记)。

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被烧坏,且让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第十:如果导线上(节点之间)没有用电器(开关,电流表除外),那么导线上的各点可以看做是一个点,可以任意合并、分开、增减。

(此法又称节点法)例如:02、电路简化步骤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将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

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视具体情况也可保留)。

第三步:去掉电压表。

第四步:合并(或者换位)导线上的节点。

(此步骤在电路中用电器比较多,且相互纠结时,采用)。

第五步:画出等效电路图,判断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 “标 法”简化电路图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 “标 法”简化电路图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方法“标号法”简化电路图电路识别虽然是有些难度,但还是有章可循的,电路识别相关的包括二部分:电路图简化以及电路图、实物图互化。

这次我先介绍一个简化电路图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标号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学、练练就会、便于记忆,而且适用于所有电路,可以说是简化电路的杀手锏。

先看口诀,就两部分,很简单:标号和画图:1、标号:电路每个节点编号,标号遵循以下原则(1)从正极开始标1;(2)导线连通的节点标同样的数字;(3)沿着导线过一个用电器(注意:不包括电流表,电流表看成导线,电路图画好后引入即可),数字+1;(4)到遇到电源负极为止;(5)同一节点出现不同标号,取小标号;相等则表示短路;(6)要求所有点的标号要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负极的标号。

2、画图(1)在平面上画出节点号(2)根据原图画出节点之间的用电器或电表(3)整理,美化注意事项(1)当用电器两端标号不等时,电流从小标号点到大标号点,因为小标号更接近正极(2)当用电器两端标号相等时,相当于一根导线接在用电器两端,因此用电器短路没有电流。

下面我们看几道例题:例题1、如下图1,分析电阻R1、R2、R3之间的联系方式。

图 1这道题太典型了,估计每个老师都要讲。

答案估计大家都知道,但是确实不好理解,很多同学老师讲过一遍还是搞不清楚为啥,最后背下结论了事。

现在轮到我们的标号法上场了,为了说明方便,先用字母对每个点进行标记,如图1。

第一步:标号。

我们的标号用红色数字表示,从电源正极出来a点标1,同样在一条导线上的b、d点也标1;检查所有该标1的都标了,那就过一个电阻吧!例如从b点过到c点,这样c点标2。

同一导线上的e、f、g点都标2,这样我们惊奇的发现已经到电源负极了!标号结束!见图2图 2 图 3进入第二步画图阶段。

先画出节点号1,2,其中1节点电源正极,2节点接电源负极,如图3;然后再原图中查找每个电阻两端的节点标号,放到简化图中对应标号之间,我们看到R1、R2、R3都在1、2点之间,所以把它们仨依次连接在1、2点之间,就形成了图4,很清纯的并联电路。

初中物理电学电路图分析

初中物理电学电路图分析

K2
C D
L2
L2
B A
A
V1 L1
V2
G
V1 L1
D
V2
G
E
K1 A
E
K1
F
五,支路中的开关闭合要检查是否有电源短路或"用电器 被短路".
L2 K2
C
L3
B A
A
V1 L1
D
V2
G
E
K1
F
六,用"正负号"法判断两种"短路"现象. 方法: 电源正负极分别标"+" "-"号.可 以从正极开始标符号"+",根据 相同的点标相同符号的原则,直 至遇到电压表或用电器停止(电 路表相当于导线);再从负极开 始根据相同的原则标上符号"-" , 直至将电路图中所有相交而连结 的点标上符号.这时观察若从正 极(或负极)开始用相同的符号 一直标到负极(或正极),这就 是一条短路;若某个用电器或电 压表(电流表相当于导线)两端 的符号相同了,这个用电器就被 "短路",可以去掉.
C
L3
B
V1 L1
D
V2
G
A
E
-
A
V1
F
-
K1,K2闭合 , 闭合 L2
C
-
L3
B
V1
D
V2 L1
G
+
A
A
E
-
F
-
L2
K2
C
L3
B
V1 L1
D
V2
G
A
E
A

八年级物理电路图分析总结

八年级物理电路图分析总结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总电 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并联电路的 特点是各支路互不影响,一个支路的 故障不会影响其他支路的正常工作。
电功率与电能计算
电功率计算
电功率是表示电器设备工作效率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P=UI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出电器的电功率。
电能计算
电能是表示电器设备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为W=Pt。通过测量电器设备的工作时间和电功率 ,可以计算出所消耗的电能。
学习成果回顾
01
02
03
04
掌握电路图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规则,能够准确识别和绘制简
单的电路图。
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 物理量,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 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规律。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 路问题,如计算电流、电压、 电阻等数值,分析电路故障等

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 立完成简单的电路实验,观察 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分

学习目标
01
掌握电路图的基本构成 和元件符号。
02
理解电流、电压、电阻 等基本概念及其在电路 中的作用。
03
能够分析简单的串并联 电路,掌握欧姆定律的 应用。
04
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 决能力,提高对物理学 科的兴趣和热爱。
02 电路图基础知识
电路元件介绍
01
02
03
04
电源
提供电能,将其他形式的能量 转化为电能。
八年级物理电路图分析总结
目录
• 引言 • 电路图基础知识 • 电路分析方法 • 电路故障排除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电路图是表示电路中各个元件及 其连接关系的图,是学习电路分 析和设计的基础。

初中物理分析电路图的方法

初中物理分析电路图的方法

电流法: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遇到节点时,看到下一个节点处有没有用电器,都有则电流分开,是并联;如有一条电路没有用电器,那么电流不分流,只走该出,另一条电路被短路。

电路图分析方法首先,看到电路图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一定要记住两种电路各自的电流电压的特点可以将已知的条件标注在图上还有,多做有关这方面的典型习题,尤其是老师的举例,多问同学和老师同一个电路图可能有不同看法或分析方法的,但结果是一样的物理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要多观察,善于思考电路图不会刻意和老师多沟通画电路图的方法:先辨别是串联还是并联,若是并联,再找开关控制哪条干路和支路。

最基本的,先找到电源正极,电流就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导线流。

遇到分叉路的时候这样看:如果分叉路中有一条是没有任何电器的,只是一条导线,或者只有电流表,(初中阶段电流表是可以看做没有电阻的,所以也相当于一根导线),那么所有的电流肯定只会走这个叉路,不会走别的地方。

如果分叉路中有一条是有电压表的(初中阶段电压表看做电阻无限大,也就相当于断路),那么电流肯定不会走这条路。

除了上述两种特殊情况外,电流到了分叉路口就会往各个支路流去,每个支路电流的大小可以用欧姆定律计算。

电路图其实就是看看串联还是并联。

第1步:所有电压表以及它左右两边直至节点的导线遮去不看。

第2步:寻找有没有其他节点,如果有再看两两节点之间的东西,比如电流表测什么电流(与之串联)之类的。

(电源到节点的'电阻或者电流表是在干路上的,这点要明白,先用铅笔描干路)第3步:复查,重新走一遍电路,还是电压表遮掉。

第4步:看电压表两端导线“抱”着哪(几)个用电器或者电阻,就是测哪个的电压。

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

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

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

(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

初中物理电路图大全-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电路图大全-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电路图大全-学习方法1.常用的简化电路的方法(1)从整体角度分析电路。

从电源正极(或负极)出发,先看电路的干路部分,再看支路部分(如果有支路)。

(2)判断电路中电表测量的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电阻(或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将电压表并联在该电阻(或用电器)的两端;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还是支路的电流,画上串联的电流表。

(3)判断滑动变阻器(如果存在)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在哪一端,以及接入电路中的方式。

(4)电流表本身阻值非常小,等同于导线电阻,电压表本身阻值非常大,等同于断路,因此:电流表=导线,电压表=断路,把电流表用导线代替,把电压表及其接入电路的导线去掉。

真题演练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则()A. 电流表A的示数将减小B. 电压表V1的示数将不变C. 电压表V2的示数将增大D. 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正确答案:D对电路如进行如下简化: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

A选项,闭合开关S,R2被短路,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I=U/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故A错误;B选项,电压表V1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电路电流增大,R1阻值不变,根据U=IR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将变大,故B错误;C选项,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2测的是R2两端的电压,示数大于零,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V2测的是导线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变为零,所以电压表V2示数减小,故C错误;D选项,由A、B选项可知,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V1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故D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D。

2.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1)观察连接方法,串联电路"逐个顺次,一一连接",并联电路"首首相接,尾尾相接"。

(2)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观察途中是否分流。

初三物理电路图解析

初三物理电路图解析

初三物理电路图解析初中物理中,电路图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很多人由于看不懂电路图,导致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掌握的不好,这里为您介绍初中电路图的学习。

画电路图题型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1、看实物画出电路图。

2、看图连元件作图。

3、根据要求设计电路。

4、识别错误电路,并画出正确的图。

一般考试就以上四种作图,下面就它们的作图方法详细说明。

(一)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

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

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

对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

并标出中文“合”字。

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

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

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二)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

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

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

(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理电路图分析方法
首先,看到电路图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一定要记住两种电路各自的电流电压的特点可以将已知的条件标注在图上还有,多做有关这方面的典型习题,尤其是老师的举例,多问同学和老师同一个电路图可能有不同看法或分析方法的,但结果是一样的物理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要多观察,善于思考电路图不会刻意和老师多沟通画电路图的方法:先辨别是串联还是并联,若是并联,再找开关控制哪条干路和支路。

首先牢记电器符号的代表意义,弄清每个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结合生活中常遇电路,多看、多画、多联系实际。

遇到电路图时,按:电源+——开关——用电器——电源- 的顺序看,注意串联、并联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压、分流、限流等)。

这个还是要多加练习的。

最基本的,先找到电源正极,电流就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导线流。

遇到分叉路的时候这样看:如果分叉路中有一条是没有任何电器的,只是一条导线,或者只有电流表,(初中阶段电流表是可以看做没有电阻的,所以也相当于一根导线),那么所有的电流肯定只会走这个叉路,不会走别的地方。

如果分叉路中有一条是有电压表的(初中阶段电压表看做电阻无限大,也就相当于断路),那么电流肯定不会走这条路。

除了上述两种特殊情况外,电流到了分叉路口就会往各个支路流去,每个支路电流的大小可以用欧姆定律计算。

上面对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方法的知识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电路图分析方法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2、电路图其实就是看看串联还是并联。

第1步:所有电压表以及它左右两边直至节点的导线遮去不看。

第2步:寻找有没有其他节点,如果有再看两两节点之间的东西,比如电流表测什么电流(与之串联)之类的。

(电源到节点的电阻或者电流表是在干路上的,这点要明白,先用铅笔描干路)
第3步:复查,重新走一遍电路,还是电压表遮掉。

第4步:看电压表两端导线“抱”着哪(几)个用电器或者电阻,就是测哪个的电压。

结束。

(PS. 这都是我当初学电路初探时候的心得,但愿对你有用)
希望上面对物理中电路图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3、电流流向法
电流流向法,就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到电源的负极结束,顺着电流的方向,连接电路,或分析电路的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判断一个电路是纯串联还是纯并联,还是混联。

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用其他颜色(如:红色)的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画出电流的流向(如图1所示),电流没有分支,此电路为串联电路。

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画出电流的流向,电流出现了三个分支,分别经过三个电阻,故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又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画出电流的流向,电流经过开关S、灯泡S3后,分为两支,上面的一支经过灯泡L1、电阻,下面的一支经过灯泡L2、电流表A2,两分支电流汇合后又经过电流表A1,回到电源的负极。

故此电路是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混联电路。

由此分析可知,开关S、灯泡L3和电流表A1串在干路上,上面的支路中灯泡L1和电阻串联,下面的支路灯泡L2和电流表A2串联,两支路之间为并联。

电流表A1
测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下面的支路经过灯泡L2中的电流。

用电流流向法分析电路,电路的连接情况、元件仪表工作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4、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
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

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

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

(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

直到合点,然后再画另一条支路[注意导线不得交叉,导线必须画到接线柱上(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等)接电流表,电压表的要注意正负接线柱]遇到滑动变阻器,必须一上,一下作图,检查电路无误后,最后将电压表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5、看实物画电路图
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

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

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

对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

并标出中文“合”字。

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

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
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

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6、初中物理电路图的简化电路讲解
我们在分析电路连接情况时,往往是针对用电器而言的,其它元件如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等这些“拦路虎”,对我们分析比较复杂的电路来说负面影响很大,如果既可将有些元件从电路图中拆掉,又能保证那些元件拆掉后不影响用电器的原连接情况的的话,原电路图就可以得到简化,以便揭开“庐山真面目”。

为此,我们完全可以依据所拆元件的特性进行简化,其方法是:
1.开关若是开关闭合,就在原开关处画一导线连通,若是开关断开,就将此路完全去掉不要。

2.电压表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因此可把连电压表处当成开路,只须把电压表拆掉即可。

3.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因此可把连电流表处当成短路,电流表拆下处要用导线连通。

通过上述方法所得的简化图表示出的用电器连接情况即为原电路中用电器连接情况。

此步最好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先画出原电路图后,从电源正极开始,逐一依序增删,直到电源负极为止。

同学们对上面电路图的简化电路知识的讲解学习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同学们的物理知识会有很好的提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