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B)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2.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A.亚罗号事件B.虎门销烟C.太平天国运动D.领土争端3.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都城的古都。
该地在近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通过(A)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4. 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他的主要依据是( C )A.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C.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5.中国近代外国军队中首次入侵北京的(B)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国军队D.日本军队6.“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C )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7.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8.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A.侵略国以扩大侵略权益为目的B.侵略国仍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C.侵略国继续割占中国领土D.侵略国仍强迫清政府增加赔款数额9.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
八年级上册历史突破训练知识点专题(部编版)课题02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版)

课题02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梳理基础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南北朝时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他是()A.祖冲之B.贾思勰C.顾恺之D.胡昭【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冲之与圆周率的相关史实。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解答】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以下四个选项,其中三个是同一类的,另一个是不同类的,这个不同类的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贾思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
【解答】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是《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BC 均是医学家。
故选:D。
3.独创楷书书法的书法家是()A.钟繇B.胡昭C.刘邦D.李斯【分析】本题以独创楷书书法的书法家为依托,考查钟繇。
【解答】独创楷书书法的书法家是钟繇。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楷书是由锺繇独创的。
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
故选:A。
4.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有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看下面“马”字的书写,哪一个是行书?()A.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书法。
【解答】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有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观察图片可知,A是行书。
故选:A。
5.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
其根本原因是()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D.佛教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分析】本题考查佛教传入我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预习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时间:1840.6-1842.8年1、林则徐虎门硝烟(1)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2)时间; 1839年6月3日至25日(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4)《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补充:(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时间:1856.10-1860.1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3)结果:①1858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③1860年,清政府与英国、法国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一带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1.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目的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的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
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
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3.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间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5.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6.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尼布楚条约》7.“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句话是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得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8.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了“大公鸡”。
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A.英国B.日本C.俄国D.法国9.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
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10.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1.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近代以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13.“这把火胜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精品试题(含答案):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经过:1856 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3.《天津条约》(1)主要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2)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知识点2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4.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5.《北京条约》(1)经过: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
奕被迫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2)主要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知识点3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6.概况: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7.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下列事件中被认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的是 (A)A.英国侵略军炮轰广州B.“马神甫事件”C.“亚罗号事件”D.英法联军攻陷广州2.1858年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练习(含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1题“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
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
”这里的“危机”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第2题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爆发太平天国起义,为镇压太平军,当时的清政府不得不调离了北方的戍边部队。
某国趁火打劫,大军压境,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
该国是(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法国第3题近代史上,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其中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改订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第4题1856年10月,一艘名为“亚罗”的商船的船员被广东水师以参与海盗活动为由扣押。
事发后,英国驻广州领事想借此机会挑起事端,便以该船曾在香港注册(确在香港注册,但扣押时已经过期)且悬挂英国国旗为由,向中方抗议。
此事件成为( )A.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借口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线C.中美《望厦条约》签订的结果D.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第5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暴行是(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C.洗劫并放火焚毁了圆明园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第6题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 )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B.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第7题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改订条约》第8题“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第9题参观了下面这一遗址后,你最大的感想是( )①落后就要挨打②战争是破坏文明的罪魁祸首③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我们的责任④袁世凯早该被打倒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第10题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八上历史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训练1.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
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A.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D.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2.英法叫嚣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俄国公使表面保持“中立”,暗中却向英法提供“北塘毫无戒备,尽可进攻”的情报,协助英法的军事行动。
相关场景出现在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关于下图《中国主要通商口岸及周边城市贸易往来示意图(1885-1890年)》表述正确的是()①东南地区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①“五口通商”中的香港成为南方贸易中心;①最早开埠的上海是南北口岸贸易枢纽;①天津居于北方口岸贸易的中心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材料表明A.鸦片战争持续时间长B.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列强侵略中国不断深入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美三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向来洋药(鸦片)……等物,例皆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洋药准其进口,议定每百斤纳税银三十两,唯该商止准在口销卖,一经离口,即属中国货物。
”以上规定使清政府()A.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B.开始大量进口外国药品C.采取禁止鸦片贸易的措施D.对所有进口货物征重税6.示意图反映出,与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①数量增加①分布范围更广①集中在北方沿海①沿长江向内地延伸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7.随着马首铜像于2020年12月1日回归圆明园,圆明园十二兽首(如右图)中的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等七尊兽首铜像通过不同方式回归祖国,剩余五尊仍下落不明。导致十二兽首流失海外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经过这场战争,北京的官员就这样创立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新秩序,而滞留在长城以外承德避暑山庄的朝廷则怀恨在心。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习题(含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习题(含答案)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A. 英国、法国B. 英国、俄国C. 法国、俄国D. 美国、英国2. (2017·泰安)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从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 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3.“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与材料吻合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C.黄海大战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4.根据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A.俄国B.法国C.日本D.英国5.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
这是因为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6.下列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两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均是中国禁烟运动③英国在两次战争中都是侵略者④均使中国丧失了主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二、判断题1.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为英国和法国。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颐和园。
4.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和俄国。
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预习提纲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英——;法——又叫西林教案
2.参与国:(主凶);俄美(帮凶)
3.时间:1856-1860(在位)
4.1860.10月,洗劫和焚毁;
1860.10月,攻陷北京和签订《》
5.结果:
(1)1856《天津条约》清VS俄美英法
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地点)
②增开、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各口岸自由航行【可以看出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VS英法美
内容:被迫承认合法化
(3)1860《北京条约》清VS英法
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为商埠
③割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6.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鸦期间列强的罪行
1.英法联军——火烧1860年
2.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趁火打劫】
中俄《》——割占领土最多
注:1861,清政府设“总理衙门”——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注:慈禧——咸丰帝的贵妃,同治帝的生母。
笔记
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
2、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
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1)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3)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
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割占领土最多
6、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