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礼仪——客来敬茶

合集下载

商务接待中的敬茶端杯礼仪

商务接待中的敬茶端杯礼仪

商务接待中的敬茶端杯礼仪
1. 准备工作:在敬茶之前,确保茶具干净整洁。

选择高质量的茶叶,并根据客人的口味偏好准备合适的茶品。

同时,确保茶杯、茶壶和托盘等器具整洁无损。

2. 姿势和动作:端杯时,用右手握住茶杯的底部或杯柄,左手托住茶杯底部,以保持平衡。

将茶杯端至胸前,稍微向右侧倾斜,以示尊重。

注意不要将手指伸入茶杯,也不要触碰杯口。

3. 敬茶顺序:在商务场合中,一般按照职位高低或年龄大小来决定敬茶的顺序。

从主宾开始,依次为其他客人敬茶。

敬茶时,要轻声说“请用茶”或类似的礼貌用语。

4. 茶汤的控制:在倒茶时,要控制好茶汤的量,避免溢出或过满。

通常,茶杯的七分满是比较适宜的。

如果使用茶壶倒茶,要注意倾斜的角度和速度,以保持茶汤的均匀和适量。

5. 注意细节:在敬茶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如茶杯的摆放位置、递茶的方式等。

茶杯应该放在客人的右手边,方便他们取用。

递茶时,要用双手,以示尊重。

6. 饮茶礼仪:在客人饮茶时,要注意观察他们的需求,及时为他们添加茶水。

如果客人表示不需要再饮茶,应及时收拾茶具。

总之,在商务接待中,敬茶端杯是展示礼貌和尊重的重要环节。

通过细致入微的准备和优雅的表现,可以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商务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优质文档】“客来敬茶”之敬茶礼仪word版本 (1页)

【优质文档】“客来敬茶”之敬茶礼仪word版本 (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客来敬茶”之敬茶礼仪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

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

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

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

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

俗话说:酒满茶半。

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

水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

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

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

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总之,敬茶是国人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体现自己的修养。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 请使用时删除!“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晋江的万石山,因有摩尼光佛而香客、游人接踵而至。

你若来过晋江草庵,或许会知道摩尼光佛就趺坐在这古寺中。

它一眼望去,小小的庵门亮起一个小世界,那两株为陪伴它而等候数百年的圆柏,于沧桑中潜生奇崛、苍劲的虬枝,照焕岁月的光芒。

春冬之时,等风来,等小雨飘洒,一股梅花的香迎了过来,拂过行人的肩,贴着它,泛出温润的笑意和光,让人也心生端庄与慈祥。

客来敬茶 中华民族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

客来敬茶 中华民族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

客来敬茶中华民族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今天与诸位简单聊聊茶道,不知道诸位对于茶文化,有何理解。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

中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

茶礼有缘,今天与诸位简单聊聊茶道,不知道诸位对于茶文化,有何理解。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

中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

茶礼有缘,古已有之。

“客来敬茶”,这是中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

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

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

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有一个“屈指带跪”,就是在别人给你倒茶时,把右手食指、中指并拢,自然弯曲,以两手指豆轻轻敲击桌面,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屈指代跪”。

这种茶俗相传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曾经七下江南,是个“爱玩”的皇帝,有一次在江南茶馆喝茶,他一时兴起,抓起茶壶给臣子们倒水,可把大家惊坏了,按彼时规矩,无论皇帝给的什么东西都属于赏赐,接受者要跪下谢恩,但在公共场合,又不想暴露身份,怎么办?情急之下,一个人想出了主意,就是如前所说那么做的,屈指代跪,大家也都跟着学。

不想之后竟成了一种茶俗。

实际上,屈指代跪的风俗,究竟是不是起源于乾隆朝,也说不太准。

但人家给你倒茶的时候,总要有点小动作,以示感激,这确应该。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

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

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

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

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艺师茶礼仪以茶敬客

茶艺师茶礼仪以茶敬客

茶艺师茶礼仪以茶敬客茶艺师茶礼仪以茶敬客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

比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

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

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

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

我国是札仪之邦,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最常见的礼节。

早在古代,不论饮茶的方法如何简陋,但它已成为日常侍客的必备饮料,客人进门,敬上一杯(碗)热茶,即表达了主人的一片盛情。

在我国历史上,不论富贵之家或贫困之户,不论上层社会或贫民百姓,莫不以茶为应酬品。

敬茶,不但要讲究茶叶的质量,还要讲究泡茶的艺术。

有些时候,有人还有看人“下茶”的习惯。

当然,这是不足取的。

相传,清代大书法家、大画家郑板桥去一个寺院,方丈见他衣着俭朴,以为是一般俗客,就冷淡他说了句“坐”,又对小和尚喊“茶!”一经交谈,顿感此人谈吐非凡,就引进厢房,一面说:“请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

”又经细谈,得知来人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时,急忙将其请到雅洁清静的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最后,这个方丈再三恳求郑板桥题词留念,郑板桥思忖了一下,挥笔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

方丈一看,羞愧满面,连连向郑板桥施礼,以示歉意。

实际上,敬茶是要分对象的,但不是以身份地位,而是应视对方的不同习俗。

如是北方人特别是东北人来访。

与其敬上一杯上等绿茶,倒不如敬上一杯上等的茉莉花茶,因他们一般喜好喝茉莉花茶。

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在饮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且,这种好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南宋时,临安(现杭州)每年“立夏”之日,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友比邻,俗称“七家茶”,这种习俗,今日杭州郊区农村还保留着。

我国南方及北方的`农村,当新年佳节客人来访时,主人总要先泡一壶茶,然后端上糖果、甜食之类,配饮香茗,以示祝愿新年甜美。

敬茶的规矩和礼仪

敬茶的规矩和礼仪

敬茶的规矩和礼仪
▲规矩。

1.尊重宾主:贵宾请由主人先喝,坐在大位的先喝。

2.饮茶杯要洁净:在品茶之前,一定要把茶杯和茶具洗净,茶水的颜
色要清澈。

3.端正勺子:勺子提起时保持正直,不要摆动和晃动以免溅出汤液。

4.酌量加水:一般不超过一倍,若非特殊情况,有礼貌可以适当倒入,但不要大量放水。

5.让客人先品尝:必要时需在客人面前开瓶倒茶,把新鲜的茶汤让客
人先品尝,客人喝完后再添加水。

▲礼仪。

1.着装礼仪:茶室内要求穿著得体,宽大的衣服不太合适。

2.说话礼仪:在茶室内尽量少说话,声音要安静大方的。

3.坐下礼仪:在茶室内要从招待人的右边入座,在座位上不要动来动去,也不要张开双腿,要让自己显得得体。

4.行为文明:在茶室内不要做没有文明的行为,更不要喝酒或抽烟。

5.离开礼仪:离开的时候请谢过招待人,要问好,表示感谢,以示尊重。

敬茶文化礼仪知识

敬茶文化礼仪知识

敬茶文化礼仪知识敬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伴侣的敬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敬茶礼仪,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敬茶礼仪沏茶待客忌满杯,一般只斟到杯的六七分满。

在品饮交谈之中殷勤为客人群茶添水,其意为茶未尽,渐渐饮来款叙。

客人当仆人来斟茶添水时,要欠欠身或将食指弯曲和中指轻轻叩点桌面,表示有礼了,茶足够了。

有所谓“敬三道茶”。

客至延入堂屋,仆人出室,先尽宾主之礼,然后敬茶。

第一道茶,一般是礼节性的,此时茶的精味未发,可略品一口。

其次道茶,精味已出,茶味渐浓,要细尝慢品;边啜边谈。

所谓茶助谈兴,水通心曲。

第三次续水再斟茶时,茶味淡了,话也谈得差不多了,客人可能表示告辞,仆人便起身送客。

在家庭表示相敬相爱,明礼义伦序。

旧时,礼仪人家的儿女早晨要向父母敬茶请早安。

新媳妇过门第三天要向公婆敬茶请安。

儿女远行,父母常赐一杯水酒,以壮行色。

而出行的儿女,则要向父母敬一杯香茶,有的还敬妻子、兄弟、姐妹,祝福家庭平安。

现代敬茶也是表达敬重的最好方式之一,礼不行废,废则乱,假如每个家庭长幼有序讲究礼仪,则社会礼仪可成,国家礼仪可续,如此方能体现我五千年礼仪之邦之泱泱大国气度!敬茶的步骤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仆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茶的品种特点,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

然后将水倒入各种茶盘中。

装茶用茶匙向空壶内装入茶叶,通常根据茶叶的品种打算投放量。

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淆影响茶叶的品质。

请茶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

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

当宾主边谈边饮时,要准时添加热水,体现对来宾的敬重。

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饮”姿势。

续茶往高杯中续茶水时,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侧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体现举止的文静。

喝茶礼仪规矩的注意事项

喝茶礼仪规矩的注意事项

喝茶礼仪规矩的注意事项喝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以下是喝茶礼仪规矩的一些注意事项:1.入席礼节:在入座之前,应向主人行一个袖手礼,表示尊重和敬意。

2.引茶礼节:如果你是茶艺师傅或茶叶专家,要煮好一壶香气扑鼻的茶。

将壶盖打开一点,然后让客人闻一闻,询问滋味是否合意。

精心煮好的茶汤应该倒在冲茶小杯中,然后将杯子递给客人。

3.接杯礼节:客人接过冲茶小杯时,应用食指和拇指捏紧杯底,轻轻抿上一口茶。

4.倒茶礼节:茶壶是主人传递情感的媒介,倒茶时应尽量保持顺逆时针相间,以避免习俗不祥的意义。

同时注意控制倒茶的速度和力道,以免打翻茶水或者溅出茶水。

5.茶的品评:喝茶时要学会用正确的姿势端茶杯,将茶叶遗漏在杯中。

品尝茶汤时,要先品其香,接着初尝口感,再细细品味其余所有味道。

同时要注重韵味的饱满度、香气是否持久等。

6.递茶礼仪:在茶杯中的茶接近一半时,客人可以递茶给其他客人,符合先尊卑、长幼、贵贱的原则。

递茶时可以用左手托碗底,右手握手柄,尽量避免碰撞和溅茶。

7.接茶礼仪:客人接过递来的茶时,应用食指和拇指轻捏杯底,用中指稍稍撑住托盘,然后微微点头示意感谢。

8.饮茶姿势:喝茶时要保持坐姿端正,小口呷着茶,不要大声吸气或者用嘴咂咂杯中茶。

应该尽量使声音细细的,以免打扰他人。

9.展示敬意:尊重和敬意是喝茶礼仪的核心。

在与他人交谈时,应关注对方、尊重对方,并注意细致体贴的举动。

使用传统的敬语和礼数,如“请”、“谢谢”等,也是展示尊重和敬意的重要方式。

10.感谢整个过程:喝茶礼仪并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传递情感和感恩的方式。

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应该在茶会结束时表达感谢和赞美之情。

总之,喝茶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礼仪的核心并不是拘泥于形式,而是传递尊重、欣赏和感恩的心态。

在喝茶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他人,尊重对方,同时也要学会欣赏茶的香气和味道,感受茶文化的乐趣。

给客人敬茶的十大基本礼仪_商务礼仪_

给客人敬茶的十大基本礼仪_商务礼仪_

给客人敬茶的十大基本礼仪“客来敬茶”仍是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

给客人敬茶,看似简单,其实其中的礼仪学问也是很有讲究的。

接下来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给客人敬茶的基本礼仪吧。

给客人敬茶的十大基本礼仪1、敬茶要礼貌,一定要洗净茶具,切忌用手抓茶,茶汤上不能飘浮一层泡沫和焦黑黄绿的茶末或粗枝大叶横于杯中,茶杯无论有无柄,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盘,敬茶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躬腰低声说"请用茶",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

2、"浅茶满酒"的讲究,一般倒茶或冲茶至茶具的2/3到3/4左右,如冲满茶杯,不但烫嘴,还寓有逐客之意。

3、泡茶水温也要因茶而异,乌龙茶需用沸水冲泡,并用沸水预先烫杯;其他茶叶冲泡水温为80~90度,细嫩的茶末冲泡水温还可再低点。

4、如果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是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5、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6、敬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7、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8、主人陪伴客人饮茶时,在客人已喝去半杯时即添加开水,使茶汤浓度、温度前后大略一致。

9、饮茶中,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的功效。

10、待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最基本的敬茶之道,就是客户来访马上敬茶。

敬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敬茶。

敬茶时应注意的礼仪细节俗话说:酒满茶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礼仪——客来敬茶
中国人认为,客来敬茶是常礼。

在一杯茶中,既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又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气息。

“柴米油盐酱醋茶”,指出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可缺少;而“琴棋书画诗酒茶”,指出茶是人们精神生活和艺术文化的享受。

路边一角钱一碗的大碗茶,固然受到过往行人的欢迎,而在茶艺馆中高达百元以上的一杯茶,同样为爱茶人所喜爱,心甘情愿掏钱,两者价值相差千倍之多,这里虽然有物质投入的差别,但主要还是因为后者包含了众多的茶文化内容的艺术品味。

客来敬茶,它在包容物质和文化的同时,更汇聚着一般情谊,这种精神的“东西”却是无价的。

这一传统礼仪,在中国流传,至少已有一千年历史了。

据史书记载:早在东晋时,中书郎王蒙用“茶汤待客”、太子太傅桓温“用茶果宴客”、吴兴太守陆纳“以茶果待客”。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还记载了晋惠帝用瓦盂饮茶之事。

据史料记载,惠帝司马衷,是武帝次子,为人愚蠢,即位以后,贾后大权独揽,毒死了太子,引起了“四王”:(即赵王伦、齐王同、长沙王义、成都王颖)起事,惠帝避难出逃时,近臣随侍,即黄门散骑官用瓦盂盛茶,敬奉惠帝,被惠帝视为患难之交。

又据记述南朝史实的《宋录》载,居住在安徽寿县八公山东山寺的昙济道人,是一个很讲究饮茶的人,宋朝宋孝武帝的两个儿子去拜访昙济时,昙济道人设茶招待“新安王子鸾,
鸾弟豫章王子尚”。

唐代颜真卿的“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宋代杜来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清代高鹗的“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等诗句,更明白无异地表明了中国人民,历来有客来敬茶和重情好客的风俗。

从这些诗句中,人们不难看出,中国人不仅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而且还有用茶留客之意。

因此,客来敬茶,实际上是中国人的一种礼俗。

客人饮与不饮,无关紧意,它表示的是一种待客之举。

所以,按中国人的礼俗,敬茶是不可省的。

本文由茗山生态茶业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