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防治知识上传
毒蛇咬伤应急知识【范本模板】

毒蛇咬伤应急知识毒蛇主要有蝮蛇、五步蛇和银环蛇3种。
毒蛇咬伤多见于夏、秋季.毒蛇口内有毒腺,通过排毒管与毒牙相连,当毒蛇咬人时便把毒腺内的蛇毒素注入人体组织.蛇毒按其性质可分为: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三大类。
应急要点>〉>●绑扎伤肢.伤者应立即坐下或卧下,放低被咬的肢体,迅速用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绑扎伤口的近心端,如手指被咬伤可绑扎肘关节上;脚趾被咬伤可绑扎趾根部;足部或小腿被咬伤可绑扎膝关节下;大腿被咬伤可绑扎大腿根部。
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用工具吸,将毒注液排出体外。
绑扎部位每15~30分钟放松1~2分钟,绑扎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清洗伤口.立即用凉开水、泉水、肥皂水或1:5000的高猛酸钾溶液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洗掉伤口外表毒液。
●切开伤口排毒.如伤口内有毒牙残留,应迅速挑出,用小刀或碎玻璃片等其他尖锐物(使用前最好用火烧一下消毒),以牙痕为中心做十字切开,深至皮下,然后用手从肢体的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及伤口周围反复挤压,促使毒液从切开的伤口排出体外,边挤边用清水冲洗伤口,冲洗挤压排毒须持续20~30分钟。
此后如随身带有茶杯可对伤口做拔火罐处理,先在茶杯内点燃一小团纸,然后迅速将杯口扣在伤口上,使杯口紧贴伤口周围皮肤,利用杯内产生的负压吸出毒液。
如无茶杯,也可用嘴吮吸伤口排毒,但吮吸者的口腔、嘴唇必须无破损、无龋齿,否则有中毒的危险.吸出的毒液随即吐掉,吸后要用清水漱口。
●局部降温。
排吸毒液后,用冷水局部冷敷降温。
如有条件,最好先将伤肢浸于4~7摄氏度的冷水中3~4个小时,然后改用冰袋、冷毛巾在伤处及四周冷敷,以减缓人体吸收毒素的速度。
●若身边备有蛇药可立即口服以解内毒,伤者口渴时可以喝水,但不要饮酒及喝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紧急送医院治疗。
专家提示〉>〉◆毒蛇咬伤后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跑动,尽量保持伤口部位不动,避免毒液快速向全身扩散。
《毒蛇咬伤防治常识》课件

毒蛇咬伤的危害
毒蛇咬伤可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如 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休克 甚至死亡。
毒蛇的毒性因种类而异,有的毒蛇的 毒性极强,可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
毒蛇咬伤的常见原因
人们在野外活动时不 慎踩到或触碰到毒蛇 ,导致毒蛇攻击。
在夜间行走或露营时 不慎被毒蛇咬伤。
在家中或周围环境清 理时,不小心惊扰了 毒蛇,引发攻击。
毒蛇咬伤的识别方法
观察伤口
毒蛇咬伤的伤口通常较小,只有 两个小小的牙痕,而普通蛇咬伤 的伤口则较大,有时甚至可以看
到蛇的牙齿印记。
观察蛇的特征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记住蛇的特征 ,如颜色、花纹、大小等,以便医 生更好地判断是否为毒蛇。
询问周围人
如果周围有人目击了蛇咬伤的过程 ,可以询问他们是否有毒蛇的特征 ,如颜色鲜艳、体型较小等。
。
预防宣传教育
学校教育
将毒蛇咬伤防治知识纳入学校 课程,提高青少年对毒蛇咬伤
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社区宣传
通过社区活动、宣传栏等形式 ,普及毒蛇咬伤防治知识,提 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 平台,广泛宣传毒蛇咬伤防治 知识,扩大宣传覆盖面。
专业培训
对从事户外活动或相关行业的 人员进行毒蛇咬伤防治的专业
01
02
03
04
环境清理
定期清理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杂 草、石头等,减少毒蛇的藏身
之处。
穿戴防护装备
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应穿戴长 袖长裤、防护鞋等,以减少暴
露的皮肤面积。
学习毒蛇识别
了解不同毒蛇的特征,提高对 毒蛇的识别能力,避免误触或
惊扰毒蛇。
避免夜间行动
夜间是毒蛇活动的高峰期,尽 量避免夜间行走或露营等活动
蛇咬伤健康教育

蛇咬伤健康教育一、蛇咬伤的危害局部影响:蛇咬伤后,伤口局部会出现疼痛、肿胀、出血不止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组织坏死、溃烂等。
全身影响:蛇咬伤后,毒素被吸收,会导致一系列全身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二、预防蛇咬伤的方法穿戴防护装备:在进入蛇类栖息的地区时,应穿戴长袖长裤,穿高帮鞋子,并戴手套和帽子。
使用蛇药:在一些蛇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可以使用一些蛇药,如硫磺、雄黄等,以避免蛇咬伤。
学习蛇类知识:了解不同蛇类的习性、特征和危险程度,有助于更好地避免被蛇咬伤。
注意环境:在草丛、灌木丛等地方行走时,要格外小心,尽量保持身体在小范围内移动。
避免夜间行动:夜间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应尽量避免夜间行走或露营。
三、蛇咬伤后的急救措施保持冷静:被蛇咬伤后,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加速毒素的吸收。
迅速离开危险区域:被蛇咬伤后,应迅速离开危险区域,避免再次被蛇咬伤。
减缓毒素吸收:在伤口上方5-10厘米处绑扎止血带,以减缓毒素的吸收。
但要注意不要绑扎得太紧,以免造成肢体缺血。
伤口处理:用清水冲洗伤口,并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以尽可能排出血液。
不要用嘴吸吮伤口,以免口腔中的细菌引起感染。
寻求医疗帮助:尽快寻求医疗帮助,到达医院后应尽快告知医生被蛇咬伤的情况,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
四、蛇咬伤的药物治疗外用药:对于蛇咬伤的外伤局部处理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如消毒液、抗菌素等,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抗毒血清:对于毒蛇咬伤,可以使用相应的抗毒血清进行治疗。
抗毒血清通常是由对应的毒蛇的血清制成的,通过注射抗毒血清可以中和体内的毒素,减轻中毒症状。
全身治疗:对于严重的毒蛇咬伤,需要进行全身治疗,包括使用利尿剂加速毒素的排除、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中毒症状等。
其他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蛇咬伤,如孕妇、老人、儿童等,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如使用免疫球蛋白等。
五、蛇咬伤的心理影响及应对方法心理影响:蛇咬伤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如恐惧、焦虑、抑郁等。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引言概述: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了解防毒蛇咬伤的预防措施和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防毒蛇咬伤的五个方面内容,包括预防措施、识别毒蛇、急救前的准备、急救过程和就医后的注意事项。
一、预防措施:1.1 避免进入蛇类栖息地:了解当地的蛇类栖息地,避免进入这些地区,特别是在蛇类活动频繁的季节。
1.2 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在可能会遇到蛇的地方,穿着长袖长裤,戴上高筒靴,并尽量避免穿着明亮的颜色,以减少蛇类的注意。
1.3 注意观察:在户外活动期间,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尤其是在草丛、灌木丛和岩石堆附近。
二、识别毒蛇:2.1 外观特征:毒蛇通常具有三角形的头部和垂直瞳孔,身体上有明显的斑纹或条纹。
2.2 行为特征:毒蛇一般具有较为激烈的行为,如咬击、摇头、鸣叫等,而非毒蛇通常较为温顺。
2.3 咬伤症状:毒蛇咬伤后,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肿胀、出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伴有中毒反应和神经系统损害。
三、急救前的准备:3.1 安全第一:确保自身的安全,迅速离开蛇类附近,避免再次被咬伤。
3.2 拍照记录:如果可能,拍摄咬伤部位的照片,以便医生更好地判断毒蛇的种类。
3.3 放松心情:保持镇定,控制情绪,这有助于减缓毒液的扩散速度。
四、急救过程:4.1 保持休息:让被咬伤者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缓毒液的扩散。
4.2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伤口,尽量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等刺激性物质。
4.3 紧急就医:立即就近送被咬伤者到医疗机构,尽量选择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并告知医生被哪种蛇咬伤。
五、就医后的注意事项:5.1 遵循医生建议: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和护理,不要擅自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5.2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被咬伤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立即告知医生。
5.3 预防复发:在治疗期间和康复后,加强个人防护意识,避免再次遭遇毒蛇。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标题: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引言概述: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wei)险的伤害,正确的防范和急救方法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毒蛇咬伤,并探讨在遭遇毒蛇咬伤时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
一、预防措施1.1 穿着适当的服装:在蛇多的地区,应穿长袖长裤,避免裸露皮肤。
1.2 注意蛇的活动时间:大多数毒蛇在夜间活动,因此白日尽量避免进入草丛或者灌木丛。
1.3 警惕蛇的藏身地:毒蛇往往躲藏在石缝、草丛等地方,避免随意触碰未经检查的地方。
二、遭遇毒蛇咬伤后的应对2.1 保持镇定:在被毒蛇咬伤后,首先要保持镇定,避免情绪激动。
2.2 尽快脱离现场:尽量远离咬伤地点,减少再次被蛇咬的机会。
2.3 保持伤口位置低于心脏:如果被蛇咬伤,应保持伤口位置低于心脏,减缓毒液传播速度。
三、急救措施3.1 清洁伤口:用清水或者消毒液清洗伤口,避免感染。
3.2 不吸吮伤口:切勿用嘴巴吸吮毒蛇咬伤的伤口,以免毒液进入口腔。
3.3 松解紧绷物:如果被毒蛇咬伤的部位有绷带或者手环,应尽快松解,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四、就医处理4.1 尽快就医:被毒蛇咬伤后,应尽快就医,以便接受专业的护理和处理。
4.2 记录咬伤情况:在就医时,应尽量详细地描述咬伤情况,包括蛇的种类、咬伤部位等信息。
4.3 接受专业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接受相应的治疗,包括抗毒素注射等。
五、注意事项5.1 避免自行处理:被毒蛇咬伤后,切勿自行处理,应尽快就医。
5.2 避免用刀切割:切勿用刀切割伤口,以免加重伤势。
5.3 避免运动:在被毒蛇咬伤后,应尽量减少运动,以减缓毒液的传播速度。
结语:正确的预防和应对毒蛇咬伤的方法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在蛇多的地区,人们应当加强对毒蛇的认识,学会正确的急救措施,以确保在遭遇毒蛇咬伤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希翼本文的内容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引言概述: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毒蛇咬伤以及在发生咬伤后的急救方法。
一、预防措施1.1 穿着适当的服装:在草丛或山林中活动时,应穿长袖长裤以及高筒靴,以减少被毒蛇咬伤的机会。
1.2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在户外活动时,应该留意周围环境,尽量避免踩到或惊动毒蛇。
1.3 避免触碰未知动植物:不要随意触碰不认识的植物或动物,以免引发毒蛇袭击。
二、毒蛇咬伤的表现2.1 疼痛和肿胀:被毒蛇咬伤后,患部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和肿胀。
2.2 红肿和瘙痒:咬伤部位会出现红肿和瘙痒的症状。
2.3 恶心和呕吐:有些毒蛇的毒液会引起患者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三、急救方法3.1 立即就医:在发生毒蛇咬伤后,应立即就医,尽快到达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3.2 不擅自处理伤口:不要随意处理咬伤部位,以免加重症状或引发感染。
3.3 保持患者安静:在等待救援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四、常见误区4.1 吸毒:有些人误以为吸毒可以解毒,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4.2 约束患者:在患者出现焦虑或恐慌时,不要过度约束患者,以免加重症状。
4.3 喝酒解毒:饮酒并不能解毒,反而会影响治疗效果,应尽快就医。
五、后续处理5.1 观察患者症状:在就医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
5.2 遵医嘱进行治疗: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或接受进一步治疗。
5.3 康复期护理:毒蛇咬伤后的康复期也很重要,要遵守医嘱,做好伤口护理和康复锻炼。
结语:毒蛇咬伤是一种紧急情况,正确的预防和急救措施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毒蛇咬伤的认识,做好预防工作,同时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1.毒蛇咬伤的健康宣教

毒蛇咬伤的健康宣教一、疾病简介:毒蛇口内有毒腺,通过排毒管与牙相连,当毒蛇咬人时,毒蛇会经过排毒管及有管道或沟的牙注入人体组织,随着毒素的扩散,病人出现局部和全身症状。
比如:头晕,嗜睡,昏迷,言语不清,听力障碍,呼吸、循环及肾功能衰竭等。
二、心理指导:因毒蛇咬伤后,起病多较急,症状明显,因而病人及家属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护士首先要安慰病人,告之尽管毒蛇咬伤为急重症,但是只要治疗及时,护理得当,病人的配合妥当,可以痊愈。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相关情况,稳定情绪,再以和蔼的语言,亲切的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
三、饮食指导:宜给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引用大量饮料,比如:牛奶、水、茶,忌饮酒。
四、作息指导:危险期应卧床休息,患肢制动,使血液循环减慢,以减慢毒素在体内扩散,恢复期可逐渐轻微活动,以不感觉疲劳为宜。
五、用药指导:(1)季德胜蛇药片:内服外敷,首剂10片,每日3-4次,(2)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的发生(3)应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的发生(4)补液治疗:补液要足量以加速毒素排泄六、特殊指导:(1)迅速阻止蛇毒的吸收扩散:病人被咬伤后不要惊慌、乱跑,宜静卧,患肢制动,用止血带或其他代用品,在伤口近心端5cm出绑扎,每15-30min放松一次,休息3min左右,以免发生坏死。
(2)尽快局部排毒:用生理盐水,冷食盐水,冷茶水冲洗伤口,在咬伤出做多个0.5-1.0cm的“+”形切口,排出毒液。
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口来吸允,但口腔要无破溃和龋齿,边吸边吐出,并每次用清水漱口,以防中毒。
(3)呼吸肌麻痹是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维持肺的通气功能,因此必要时要接受呼吸机,气管切开等治疗。
(4)发生急性肾衰应根据尿量限制出入量,配合接受血透治疗七、病情观察指导:监测体温、心率、呼吸的频率和节律,观察伤口有无流血、血疱、坏死、疼痛等,记录每日出入液量。
八、出院指导:(1)毒蛇分布区,尤其在夜间外出时要穿厚长裤,长袜,鞋子,戴帽子,利用木棒和电筒,“打草惊蛇”,以避免咬伤。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

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标题:防毒蛇咬伤及急救方法引言概述:毒蛇咬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意外事件,正确的防范和急救方法对于减少伤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防毒蛇咬伤的方法及急救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这种紧急情况。
一、防范措施1.1 注意环境:在蛇类常出没的地区,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尽量避免进入草丛或灌木丛等潜在藏蛇的地方。
1.2 穿着适当:穿着长袖长裤、高帮鞋等遮盖皮肤的衣物,可以有效降低被蛇咬伤的风险。
1.3 避免惊扰:在野外活动时,尽量不要打扰蛇类,保持安静,避免惊扰,减少被咬伤的可能性。
二、被蛇咬伤后的急救措施2.1 立即就医:被蛇咬伤后,应立即就近就医,尽快到达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2.2 不轻易处理:被蛇咬伤后,切勿随意处理伤口,不要吸取毒液或尝试用刀切开伤口,以免加重伤势。
2.3 保持伤口位置:被蛇咬伤的部位要保持低于心脏位置,避免毒液快速传播到全身。
三、急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保持镇定:在急救过程中,被咬伤者及其周围人员要保持镇定,避免恐慌情绪影响急救效果。
3.2 保持伤口干燥:被蛇咬伤后,要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 观察症状: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被咬伤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向医护人员描述病情,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治疗方法4.1 抗蛇毒血清:被蛇咬伤后,医生会根据蛇的种类和咬伤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注射抗蛇毒血清。
4.2 伤口处理:医生会对伤口进行处理,清洗伤口,及时缝合或进行其他处理,避免感染和并发症。
4.3 观察病情:被蛇咬伤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康复。
五、预防复发5.1 学习知识:了解蛇类的习性和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蛇类咬伤事件的发生。
5.2 注意环境:在野外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进入蛇类活动区域,减少被蛇咬伤的风险。
5.3 急救培训:参加急救培训课程,学习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减少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7
常见毒蛇介绍
ppt课件
常见毒蛇介绍
竹 叶 青 蛇
ppt课件
9
常见毒蛇介绍
竹叶青蛇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 色或者红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像猫的眼睛,尾 巴焦红色,观赏价值极高。
生活在山区溪边草丛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 路边枯枝上或田埂草丛中。竹叶青喜欢上树,常缠绕在溪
不管 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 白天 眼镜王蛇白天活动。
银环蛇晚上活动。
黑夜 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 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ຫໍສະໝຸດ 上18-22时。ppt课件
18
蛇咬一口,入骨三分
如果不幸被蛇咬伤,首先要考虑以下问题: (一)是否为蛇咬伤? (二)是否为毒蛇咬伤? (三)是哪一种毒蛇咬伤? (四)有无自救把握?
ppt课件
14
常见毒蛇介绍 蝮 蛇
ppt课件
15
常见毒蛇介绍
蝮蛇通 身棕褐色 为主,头 大,三角 形。
受惊时多逃跑,不 主动袭击。发病时全 身出血,伤口剧痛、 组织坏死。
ppt课件
是我 国分布最 广、数量 最多的一 种毒蛇。
16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超过18℃才出来活动。
某些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
• 毒蛇咬伤后,伤口 局部常留有一对或 3-4毒牙痕迹。且伤 口周围明显肿胀及 疼痛或麻木感,局 部有瘀斑、水泡或 血泡,全身症状也 较明显。
竹叶青产生的毒素是血循毒。血循毒的种类多,成份 复杂。竹叶青蛇以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为主,产生多方面 的毒性作用。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火热毒症状,故 称“火毒”。
ppt课件
常见毒蛇介绍
ppt课件
眼 镜 蛇
12
常见毒蛇介绍
眼镜蛇在民间的俗称是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 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体背黑褐色,间 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具冬眠行为。以鱼、 蛙、鼠、鸟及鸟卵等为食。
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 颈部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 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
分布我国长江以南,性 情凶猛,能长时间对峙, 喷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 人。
ppt课件
13
常见毒蛇介绍
眼镜蛇(尤其是较大型种类)的噬咬可以致命,取决于 注入毒液量的多少,毒液中的神经毒素会影响呼吸,需要 立即进行专业处理。尽管抗蛇毒血清是有效的,但也必须 在被咬伤后尽快注射。在南亚和东南亚,每年发生数千起 相关的死亡案例。
毒蛇咬伤的防与治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 学习参考使用
ppt课件
1
ppt课件
概述 常见毒蛇介绍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蛇咬一口,入骨三分
ppt课件 3
概述
我国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 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 十五。 我国毒蛇约有50余种,有 剧毒、危害剧大的有10种,如大 眼镜蛇、金环蛇、眼镜蛇、五步 蛇、 银环蛇、 蝰蛇、 腹蛇 、 竹叶青、 烙铁头、海蛇等,咬伤 后能致人于死亡。这些毒蛇夏秋 屯在南方森林、 山区 、草地中 出现 ,当人在割草、 砍柴、 采 野果、 拔菜、 散步时易被毒蛇 咬伤 。
边的灌木丛或小乔木上。多于阴雨天活动。
以蛙、蝌蚪、蜥蜴、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消化系统 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竹叶青蛇的毒液实 际上是蛇的消化液,一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 出“毒性” 。
ppt课件
常见毒蛇介绍
神经质,具攻击性。近距离遇到人将进行攻击。血液 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 则有危险。
中毒症状:早期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 晕眩,面瘫,呕吐继而逐渐出现呼吸肌麻痹。
中毒医治:眼镜蛇咬伤的一般医治办法为使用抗蛇毒血 清,并可能需要做人工辅助通气(例如气管插管术)直到 毒液降解,病人可以自主呼吸。如医治无效病人多于咬伤 之后6-12小时死亡。死因多为呼吸麻痹(例如膈肌麻痹) 而窒息。
或有惊动时也会突然袭击
咬人。
ppt课件
6
常见毒蛇介绍
银环蛇会捕食泥鳅、鳝鱼和蛙类,也吃各种鱼类、鼠 类、蜥蜴和其他蛇类。
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在世界上最毒的 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排在前八,是欧亚大陆上最 毒的毒蛇。但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 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
人被咬伤后,起初感觉不是很明显,疼痛感较小,数 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1.无论它们显得多温顺,都不建议直接用手去抓弄它们。 2.尽量避免它的头部正对你的手,它可能会突然一口。 3.工具:一把蛇钩, 一只蛇夹,一副厚厚的皮手套, 及 一个牢固的饲养箱,如果有条件应该备有抗蛇毒血清。使 用蛇钩时,手务必在蛇攻击范围之外。
攻击性 除眼镜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 打草·惊蛇 有些蛇喜欢呆在草丛里
有些蛇喜欢呆在树枝上
ppt课件
17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淡 与毒蛇相遇是一种“缘分”,要保持镇定, 不要突然移动。不要随意发起攻击。应当绕行,
定 若被蛇追逐,应向上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 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还有,请让出一条路, 给它一个逃跑的机会。
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 可溃破,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 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有恶心、 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 休克。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竹叶青是造成毒蛇咬 伤的主要蛇种。竹叶青蛇咬虽不致有生命危险,但咬伤 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
ppt课件
19
(一)是否为蛇咬伤
• 其它动物也能使人致伤, 如娱蚣咬伤、黄蜂螯伤
• 蜈蚣咬伤后局部有横行 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
• 黄蜂或蝎子螯伤后局部 为单个散在的伤痕。
• 一般情况下,蜈蚣等致 伤后,伤口较小,且无 明显的全身症状。
ppt课件
20
(二)是否为毒蛇咬伤• 主要靠特殊的牙痕、
局部伤情及全身表 现来区别。
ppt课件
4
常见毒蛇介绍
银 环 蛇
ppt课件
5
常见毒蛇介绍
银环蛇,俗称白节黑、银 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 为陆地第四大毒蛇(中国第一 大毒蛇)。
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 黑环相间排列,尾细长,体长 1m—1.8m,有前沟牙。
银环蛇昼伏夜出,有时
白天出来晒太阳。银环蛇
性情较温和,一般很少主
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