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心灵的栖息地

合集下载

诗经读后感通用15篇

诗经读后感通用15篇

诗经读后感通用15篇诗经读后感1我阅读过许多经典文学,但我阅读之前,阅读之时以及阅读之后,仍深深打动我的,还是《诗经》这本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阅读之前,我便早已被这些诗句吸引。

其悠然的文学气氛,也开始在我心中弥漫开来。

那优美的四字短语拼凑成的奇迹,朗朗上口;那清晰明媚的田园画面,魅力无穷。

在初中时,学了几首《诗经》的诗,再也忍不住,自己购置了一本。

挑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期,带着吉他和这本《诗经》,在公园的一处坐定,翻开了《诗经》的第一页。

第一首看到的诗是《卷耳》。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我至今仍深深怀念读到这句话的感动,因当时也在深深思念一位远方的朋友。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也从中第一次认识到《诗经》不止是美好的欢乐与爱情,也有古人无可奈何的忧伤与思念。

而这灵动的节奏,也让这悲伤添一股诗意,余音袅袅,久之不去。

先前看《中国诗词大会》,对《七月》也还有巨大的兴趣。

这首诗,也彻底坚定了《诗经》在我心中的地位,更让我对美有一种直观的体验。

我爱的,不只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天然趣味。

还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这何等美好的春日图画!更有“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的豪迈与壮阔等等。

这首诗既满足了我的审美要求,也有壮志豪情,天然趣味,至今仍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高三的一次假期,再次翻阅《诗经》,翻到《桑中》这首诗。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不断重复的一句,显现着浪漫主义的无穷妙处。

尤其是注释中的拓展,提到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与之类似,更觉醍醐灌顶,心情极为畅快感动。

甚至将此句写在课桌上,烦躁时一读,便觉身心轻盈,烦恼尽散。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令我感动的诗篇。

我曾为之陶醉,深夜尝试软笔摘录;也因此深觉文字之美,翻看新华字典来学习繁体字。

即便可能忘记如何背诵,但细细品读每一篇,每一句的感动,震撼,享受,都将是永恒的精神财富,在未来漫长人生中,不断滋润我,走好人生的道路。

温暖的旅程,心灵的栖息地-作文800字

温暖的旅程,心灵的栖息地-作文800字

温暖的旅程,心灵的栖息地-作文800字标题:温暖的旅程,心灵的栖息地生活就像一场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是旅行者,不断地寻找着自己的心灵栖息地。

而这个栖息地,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也可以是一段回忆或者一个地方。

对于我来说,我的心灵栖息地就是那条熟悉的乡间小路。

小时候,我在农村长大,那里的生活简单而快乐。

每天放学后,我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乡间小路上奔跑、玩耍,那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那条小路并不长,但对我来说,它却像一条通向幸福的道路。

每次走过那里,我都会感到无比的宁静和舒适,仿佛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被这条小路带走了一样。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城市上学。

城市的繁华让我目不暇接,但同时也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也找不到那个能够让我放松心情的地方。

我开始怀念起那条乡间小路,怀念那种无忧无虑的感觉。

于是,每逢假期,我都会回到家乡,再次踏上那条熟悉的小路。

每一次走在上面,我都能感觉到一种久违的温暖和安慰。

我会坐在路边的大树下,看着远处的田野,听着鸟儿的歌唱,感受着微风的吹拂。

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纯真、快乐的时代。

这就是我的心灵栖息地,一个能让我放下所有疲惫和压力的地方。

在这里,我可以忘记外面世界的纷纷扰扰,只享受那份简单的快乐。

每一次离开这里,我都会带着满满的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在旅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但是,只要我们能找到自己的心灵栖息地,就能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因为在那里,我们可以得到真正的休息和恢复,可以重新找回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所以,让我们珍惜自己的心灵栖息地,无论它是一个人、一件事,还是一段回忆或者一个地方。

因为有了它,我们的旅程才会更加温暖,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诗经》心灵的栖息地

《诗经》心灵的栖息地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此景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样,开篇即打动人心,一个荒凉,一个沧桑,把人心中之空廓虚神翻出,这种心中之大苦,是说不出、难描摹的,只能“行迈靡靡”,只能“中心摇摇”,如醉、如噎。一个人如果经常读《诗经》,他的心和行渐渐会变得优雅。好诗,跟素养有关,与学识无关。有学识可写文章,但未必能写诗,因为诗心须有出尘的素雅和虽深陷泥沼而又浑然不觉的厚朴与天真。这几样,是学不来的。
《诗经》里有一个重要的秘密,就是它所有的开篇都在谈光阴。今人爱说“时光”,古人爱说“光阴”。时光是闪闪地流逝,而光阴却意在些微地积淀。相较而言,“光阴”比“时光”更有诗意,时光是可以任意挥霍的,但光阴需小火慢熬。如果你太快了的话,你会觉得一切都好像无缘而起又无缘而灭,没有过程的结果多么令人沮丧。“一切不过如此”,这句话隐含着多少无奈和苍凉。但是慢生活、真感情把我们长时间地置于过程当中,使我们有机会为未来的结果创造诸多的美好,即便无法善终,我们也有在光阴中修复创伤的可能。也许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人们才能慢慢地享受一种真正的、古代人经常有意无意之间表达出的那种悠然,也才能知道那种自得生活的美感。
把《周易》放在群经之首,世界便是让人忧虑的;把《诗经》置于群经之首,世界便是美的。有田园之美,有山水之美,有桃之夭夭,有蒹葭苍苍,有柏舟泛流,有鹤飞于天。造化运乎一心,诗情润于笔下,智慧而宁静致远,浑厚而不离不弃,这,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典众多,能以《诗经》为生命筑底的人,才能从苦和忧患中超脱,也才有高翔于天际的欢乐。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步履沉重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时光飞逝苍天黯,
此何人哉?何人解我万古愁!

《诗经·小雅·小宛》原文及赏析

《诗经·小雅·小宛》原文及赏析

《诗经·小雅·小宛》原文及赏析《小雅·小宛》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父母离世后劝告兄弟小心避祸的诗歌。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小雅·小宛》原文及赏析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小雅·小宛》原文及赏析原文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

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教诲尔子,式穀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

我日斯迈,而月斯征。

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哀我填寡,宜岸宜狱。

握粟出卜,自何能穀?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注释(1)宛:小的样子。

鸠:鸟名,似山鹊而小,短尾,俗名斑鸠。

(2)翰飞:高飞。

戾:至。

戾天,犹说“摩天”。

(3)先人:死去的祖先。

(4)明发:天亮。

(5)有:同“又”。

(6)齐圣:极其聪明智慧的人。

(7)温克:善于克制自己以保持温和、恭敬的仪态。

(8)壹醉:每饮必醉。

富:盛、甚。

(9)又:通“佑”,保佑。

(10)中原:原中,田野之中。

菽:豆。

(11)螟蛉:螟蛾的幼虫。

(12)蜾蠃(guǒ luǒ):一种黑色的细腰土蜂,常捕捉螟蛉入巢,以养育其幼虫,古人误以为是代螟蛾哺养幼虫,故称养子为螟蛉义子。

负:背。

(13)尔:你、你们,此指作者的兄弟。

(14)式:句首语气词。

榖:善。

似:借作“嗣”,继承。

(15)题(dì):通“睇”,看。

脊令:鸟名,通作“鶺鸰”,形似小鸡,常在水边捕食昆虫。

(16)载:则、且。

(17)斯:乃、则。

迈:远行,行役。

(18)征:远行。

(19)忝(tiǎn):辱没。

所生:指父母。

(20)交交:鸟鸣声。

一说是往来翻飞的样子。

桑扈:鸟名,似鸽而小,青色,颈有花纹,俗名青雀。

(21)率:循、沿着。

场:打谷场。

(22)填:通“瘨(diān)”,病。

心灵的栖息地(5篇)

心灵的栖息地(5篇)

心灵的栖息地(5篇)心灵的栖息地作文1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家是美好的港湾,其实,家乡也是美好的港湾,它是一代代人心灵的栖息地。

回到家乡,映入眼帘的是成片成片的稻田,在夕阳的照耀下,我仿佛观察了蔚蓝的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稻浪。

微风好像带着收获的味道轻抚我的脸庞。

宽敞平坦的路旁,翠绿的枝头上,花儿喜笑颜开,鸟儿正在尽情舞蹈,放声唱歌。

看着眼前熟识的风景,纵有千般苦恼,也会被微风吹散。

在家乡,总有种不行言说的静谧和平安感。

乡里新居子错落有致,尽显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这里有一种古建筑被爱护得很好,它们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就像守护家乡的保卫,让人看到它们就平安感满满,我想这必定和家乡的传奇有关。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地主要把女儿嫁到很远的地方,由于道路泥泞,女儿的丈夫不愿来接亲,女儿非常难过,地主身边的保卫得知后,便连夜召集全部保卫一起为地主的女儿铺路,其次天早上,她风风光光出嫁了。

多年以后,地主的女儿跑回来:“我的丈夫欺侮我,他把我赶走了。

”保卫得知后,和她一起去找了那个男人,并教训了他一顿。

传奇里,保卫始终在悄悄地爱护着地主的女儿,就像那些久经风雨的古建筑一般,虽静谧,却始终在爱护着我的家乡。

家乡的人总是很热忱友善。

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互开玩笑,似乎总有说不完的事,聊不完的八卦。

假如有一家出了什么事情,邻居邻居就会立刻去帮助。

“哎呀”的声音从隔壁王大爷家传来,只见左邻右舍焦急忙慌地跑出去看了看,确定没什么大事,才放下心来。

原来是王大爷上年纪了,最近风湿病又犯了,状态不是很好。

很多细心的村民早已发觉到了,带着很多保养品正预备到王大爷家看看,没想到刚想进门,王大爷风湿病就犯了。

大伙连忙上前搀扶着王大爷,说着宽慰王大爷的话。

王大爷见此,更是感动万分。

家乡的人从来不斤斤计较。

有一次,我骑自行车出门,不当心刮到了一辆车,就在我慌张失措的时候,车主走过来:“小孩,我的车是你刮的吗?”始终不敢抬头的我,听见了熟识的声音,“是你啊,对不起啊,我不是有意的,回家后我赔你吧。

朗读作品《诗经》心得体会通用6篇

朗读作品《诗经》心得体会通用6篇

朗读作品《诗经》心得体会通用6篇朗读作品《诗经》心得体会通用6篇《诗经》本是表达性情的,只是用诗歌的形式来呈现的。

去体会每一首诗,你都会有收获。

文学是心灵和情感的直接表达,用心去感觉古人当时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就能够体会到古今一贯朗读作品《诗经》心得体会【篇1】《诗经》是我国古代五经之一。

其中它按音乐划分为三个类别:风雅颂。

而我最喜欢的一篇莫过于十五《国风》中的《蒹葭》。

《蒹葭》一诗虽然看似平常,宛如于《诗经》中三种表现手法中的“赋”(平铺直叙),但如果细细品读,会深感意味深长。

它讲述的是:一位玉树临风的美男在芦苇边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位楚楚动人的花季少女在湖中央,从而不顾一切去追寻她。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如果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文中的“伊人”不仅是指清纯的少女,也泛指生活中的理想。

而美男追寻的路程,又可看作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这么一来《蒹葭》不再是“赋”;而是“兴”(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是激励我们的壮美诗篇呀!从中告诉我们要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

而再看看我自己,每次都说要写一本书,但哪一次,我是坚持把书写完的呢?还不是都只开了个头,就放弃了呢?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缺少的不正是恒心吗?所以要想成功能不有毅力,有恒心吗?恒心是成功之根本,之源泉!要想成功必需有恒心;必需坚持不懈!有了恒心,不但能成功而能起到事半功倍!鲁迅先生曾对《老子》一书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而我想说:“不读《诗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朗读作品《诗经》心得体会【篇2】“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

唯美中带有一点凄凉,让人回味无穷!轻轻地翻开《诗经》那本冰封的古书里,蕴藏着厚重的感悟。

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

《诗经》-心灵的栖息地

《诗经》-心灵的栖息地

《诗经》心灵的栖息地推荐理由:本书解读《诗经》的起源及意义,领略读诗的八大益处,对爱情、婚姻、男女、归宁、剩女、怨妇、孤独、命运等诸多人生主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诗意的表达,带领人们再次感受《诗经》里古朴热诚的精神力量,在《诗经》里寻找解决心灵之痛的良方。

风·十亩之间【原文】【译文】十亩之间兮,十亩之间啊,桑者闲闲兮,桑者且闲闲,行与子还兮。

与子携手归。

十亩之外兮,十亩之外啊,桑者泄泄兮,慵懒且熙熙,行与子逝兮。

与子远相随。

回家还是远去,入世还是出世,是中国人永远的话题。

十亩之间的温馨与十亩之外的超脱,纠结于国人的心灵。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诗起源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

”好诗,不必长,短短几句,让人沉静,让人回味,情绪澄澈,便可救赎人于庸常,哪怕没有采菊东篱、没有采桑十亩,也让我们悠然见了南山。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我们中国人追求的,就是有土地、有良田、有桑可采、有丝可织的闲适生活。

我愿意跟你一起好好地回家。

生活如此简单愉悦,没有什么更复杂的东西。

十亩之间啊,吾与你闲闲归;十亩之外呵,多远我都相随。

田园将芜,吾与谁归?扑面而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疏淡的心,恬静的意。

相比之下,今人的情感多么焦躁肤浅。

其实生活本身是疏淡的、恬静的。

人生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理由,也不需要那么多借口,我们只需要一种安安静静的、稳定的、风调雨顺的闲适生活。

可能现在的年轻人不认可这种闲适,他们气血旺盛,他们认为要奋斗、奋斗、奋斗,奋斗没有错,但是当你慢慢老下来以后,当你用苍老之眼透过生活的万花筒看到那最深处的纯净时,你可能突然领悟你一生奋斗之目标也不过是求这份恬静与安稳。

《诗经》里有一个重要的秘密,就是它所有的开篇都在谈光阴。

今人爱说“时光”,古人爱说“光阴”。

时光是闪闪地流逝,而光阴却意在些微地积淀。

相较而言,“光阴”比“时光”更有诗意,时光是可以任意挥霍的,但光阴需小火慢熬。

如果你太快了的话,你会觉得一切都好像无缘而起又无缘而灭,没有过程的结果多么令人沮丧。

我的心灵栖息地600字作文

我的心灵栖息地600字作文

我的心灵栖息地600字作文
嘿,你知道不?我有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心灵栖息地。

这个地方啊,其实就是我家的小阁楼。

那小阁楼平时也没啥人上去,就成了我的专属小天地。

每次我一踏上那咯吱咯吱响的木楼梯,就感觉像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阁楼不大,但是有扇小窗户,阳光能透过窗户洒进来,暖洋洋的。

角落里堆着几个旧箱子,里面装着我小时候的宝贝。

有那缺了个角的玩具小汽车,那可是我以前的心头好哇。

我记得有一次,我拿着小汽车在地上推来推去,玩得正起劲儿呢,结果一不小心给推到桌子底下去了。

我赶紧趴下身子,伸长了胳膊去够,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它给捞出来。

那时候心里那个高兴哟,就像找到了宝贝一样。

还有一摞旧书,都是我从各处淘来的。

有时候我就坐在那儿,随手拿起一本,翻翻看看。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漫画书,上面的画可搞笑了,我笑得前仰后合,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阁楼中间摆着一张小桌子和一把旧椅子。

我经常坐在那儿,发发呆,想想事儿。

有时候也会在本子上乱写乱画,画一些奇奇怪怪的图案。

有一回,我画了一个长着翅膀的大西瓜,自己看着都觉得好笑。

在这个小阁楼里,我感觉特别放松。

没有大人的唠叨,没有作业的压力。

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想我喜欢想的事儿。

这里就是我的心灵栖息地,一个能让我真正做自己的地方。

每次从阁楼下来,我都觉得心情特别好。

因为我知道,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吵闹,我都有这么一个安静的小角落可以躲起来。

嘿嘿,这就是我的心灵栖息地,棒不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心灵的栖息地
推荐理由:本书解读《诗经》的起源及意义,领略读诗的八大益处,对爱情、婚姻、男女、归宁、剩女、怨妇、孤独、命运等诸多人生主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诗意的表达,带领人们再次感受《诗经》里古朴热诚的精神力量,在《诗经》里寻找解决心灵之痛的良方。

魏风·十亩之间
【原文】【译文】
十亩之间兮,十亩之间啊,
桑者闲闲兮,桑者且闲闲,
行与子还兮。

与子携手归。

十亩之外兮,十亩之外啊,
桑者泄泄兮,慵懒且熙熙,
行与子逝兮。

与子远相随。

回家还是远去,入世还是出世,是中国人永远的话题。

十亩之间的温馨与十亩之外的超脱,纠结于国人的心灵。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诗起源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

”好诗,不必长,短短几句,让人沉静,让人回味,情绪澄澈,便可救赎人于庸常,哪怕没有采菊东篱、没有采桑十亩,也让我们悠然见了南山。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我们中国人追求的,就是有土地、有良田、有桑可采、有丝可织的闲适生活。

我愿意跟你一起好好地回家。

生活如此简单愉悦,没有什么更复杂的东西。

十亩之间啊,吾与你闲闲归;十亩之外呵,多远我都相随。

田园将芜,吾与谁归?扑面而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疏淡的心,恬静的意。

相比之下,今人的情感多么焦躁肤浅。

其实生活本身是疏淡的、恬静的。

人生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理由,也不需要那么多借口,我们只需要一种安安静静的、稳定的、风调雨顺的闲适生活。

可能现在的年轻人不认可这种闲适,他们气血旺盛,他们认为要奋斗、奋斗、奋斗,奋斗没有错,但是当你慢慢老下来以后,当你用苍老之眼透过生活的万花筒看到那最深处的纯净时,你可能突然领悟你一生奋斗之目标也不过是求这份恬静与安稳。

《诗经》里有一个重要的秘密,就是它所有的开篇都在谈光阴。

今人爱说“时光”,古人爱说“光阴”。

时光是闪闪地流逝,而光阴却意在些微地积淀。

相较而言,“光阴”比“时光”更有诗意,时光是可以任意挥霍的,但光阴需小火慢熬。

如果你太快了的话,你会觉得一切都好像无缘而起又无缘而灭,没有过程的结果多么令人沮丧。

“一切不过如此”,这句话隐含着多少无奈和苍凉。

但是慢生活、真感情把我们长时间地置于过程当中,使我们有机会为未来的结果创造诸多的美好,即便无法善终,我们也有在光阴中修复创伤的可能。

也许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人们才能慢慢地享受一种真正的、古代人经常有意无意之间表达出的那种悠然,也才能知道那种自得生活的美感。

一切尊重,实际上来源于我们内心的一种素养,来源于我们悠然从容的生活态度,诗教的再一次复兴,将对提升民族素质起到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从远古起,就那么优雅从容地生活过。

《诗经》,四字一句,节制而简单,不滥用情感,不滥用精神,我们的祖先早已窥破生活的秘密——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把《周易》放在群经之首,世界便是让人忧虑的;把《诗经》置于群经之首,世界便是美的。

有田园之美,有山水之美,有桃之夭夭,有蒹葭苍苍,有柏舟泛流,有鹤飞于天。

造化运乎一心,诗情润于笔下,智慧而宁静致远,浑厚而不离不弃,这,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经典众多,能以《诗经》为生命筑底的人,才能从苦和忧患中超脱,也才有高翔于天际的欢乐。

孤独,即永恒——《王风·黍离》。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足为人道者,你若跟一个现实的人谈理想、谈无常,定遭人讥笑。

所以,忧苦总是“其谁知之”!跟这首诗有同样意味,但写得更打动人心的是著名的《王风·黍离》。

王风·黍离
【原文】【译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黍穗垂垂谷亦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行走迟迟心中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吁天嘘地苍天远,
此何人哉?我却在此独徘徊。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黍粒离离稷有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走走停停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故都已荒苍天远,
此何人哉?遗我在此心灰颓。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黍穗垂垂稷已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步履沉重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时光飞逝苍天黯,
此何人哉?何人解我万古愁!
据说此诗是周大夫行役至故都丰镐,看到过去油烹鼎盛之古都已经遍布荒草连同禾黍,不禁感慨世事变迁,痛不能自禁,而作是章。

“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

”(方玉润《诗经原始》)头三个字:苗、穗、实,通过植物的不同阶段写时光的流逝,也可以代指情绪的飘、荡、沉。

另外三个字是摇、醉、噎,中心摇摇,忧无所诉,心神不定;中心如醉,情有所衷,忧亦深矣;中心如噎,情不能自已,近乎窒息。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此景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样,开篇即打动人心,一个荒凉,一个沧桑,把人心中之空廓虚神翻出,这种心中之大苦,是说不出、难描摹的,只能“行迈靡靡”,只能“中心摇摇”,如醉、如噎。

一个人如果经常读《诗经》,他的心和行渐渐会变得优雅。

好诗,跟素养有关,与学识无关。

有学识可写文章,但未必能写诗,因为诗心须有出尘的素雅和虽深陷泥沼而又浑然不觉的厚朴与天真。

这几样,是学不来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其实,这世界,除了墓地和庙宇,永久之地已经少之又少。

人之一生,人之终极追求,不过是,要肉身的墓地,还是要精神的庙宇。

在这一章之前,我们谈了甜蜜的恋爱、庄重的婚礼、夫妻的恩爱等,但我们最终要面临一个问题——孤独。

孤独,才是一切热闹背后的本质所在。

人为什么追求爱情?为什么讴歌爱情?为什么讴歌亲情?为什么讴歌友谊?因为在我
们灵魂深处有一个既令人恐惧又令人骄傲的伟大存在,就是孤独。

我们孤零零地在这个世界上寻觅爱与懂,寻觅那可怜的同情,但最终难免: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我说过:相较于人类的孤独,苍天也孤独,星空也孤独,因为星与星隔着光年,大海也孤独。

凡大者,必孤独。

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孤独的存在,正是因此,人类懂了天空,懂了夜空,懂了大海。

然后,就明白了“孤独”,即“永恒”。

其实,无论爱情、无论婚姻、无论友情,都无法拯救我们于孤独。

孤独,是骨子里的东西,有时,越热闹越丰厚的现实,反而把我们内在的孤独衬托得越发鲜明。

逃避也好,奔跑也好,我们越急急地想甩掉孤独,它越如影相随。

一切,都会开始于孤独,然后,终结于孤独。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王国维曾经用三句诗总结了人生三境界。

第一句就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就是“孤独”。

唯有孤独,可以让你从世俗中出走,人必须先跳出来,才能见天地,才能体会天地之深远辽阔。

第二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境界就是痴情,此界为娑婆有情界,无情、无痴之人生,淡然无味。

“在这个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
着。

”(凡·高)痴情,才会深情。

才能如醉如噎,才能如此动情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悲悯与同情。

第三句话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个“蓦然”讲出了人最后一个境界——觉。

就是你可以孤独,你可以痴情,但最终你要“觉”。

你若不觉,你也许会怨恨你的孤独,你也许会憎恶你的痴情,因为你无法控制你孤独和痴情的尺度,你会滥用你的情感,进而被现实击碎。

蓦然一觉之时,夜空都为之绚烂,因为从这一刻起,你可以和天地同享那孤独之美、那多情之美,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宁静和法喜,才能够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因此,从来都是,宁静,不会凭空而降,而是基于生活沉甸甸的富足,基于逐渐的成熟和自在的、懂得节制的禀赋。

而且,最深邃的宁静,一定是安享了广大而从容的孤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