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表彰30位“国医大师”(五)

合集下载

30位当代国医大师

30位当代国医大师

30位当代泰斗级老中医成“国医大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评选出首届“国医大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他们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30名中医专家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jiǎ、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按姓氏笔画)。

这30位首届“国医大师”,是从全国中医(包括民族医药)临床工作者中遴选出来的,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工作经历都在55年以上。

6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北京10人、上海3人、江苏3人,广东、浙江、天津、山东、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四川、广西、内蒙、西藏各1人。

1. 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擅治多种疑难杂症。

方和谦之父方伯屏师从御医赵云卿,为当年京城“十大名医”2. 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1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15岁时从开药铺的父亲手中得到本《黄帝内经》,在江南奉贤出诊12年中几乎每天抚读,在江苏省中医学校进修破格留校,后调北京中医学院,创建内经教研室。

对五行、气血循环、运气学说提出独到见解。

3. 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2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首届国医大师名录

首届国医大师名录

首届国医大师名录
附件:
首届“国医大师”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玉川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绵之北京中医药大学
方和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邓铁涛广州中医药大学
朱良春南通市中医院
任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苏荣扎布(蒙古族)内蒙古医学院
李玉奇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李济仁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李振华河南中医学院
李辅仁卫生部北京医院
吴咸中天津市南开医院
何任浙江中医药大学
张琪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张灿玾山东中医药大学
张学文陕西中医学院
张镜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陆广莘中国中医科学院
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
贺普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班秀文广西中医学院徐景藩江苏省中医院
郭子光成都中医药大学
唐由之中国中医科学院
程莘农中国中医科学院
强巴赤列(藏族)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裘沛然上海中医药大学
路志正中国中医科学院
颜正华北京中医药大学
颜德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首届全国各中医结果公示第三届国医大师

首届全国各中医结果公示第三届国医大师

首届全国各中医结果公示第三届国医大师作者:来源:《中医健康养生》2017年第06期第三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逐级推荐和评审,并经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拟授予王世民等30人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丁书文等100人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

第三届国医大师王世民、王烈、韦贵康、卢芳、包金山、尼玛、吕仁和、朱南孙、伍炳彩、刘嘉湘、许润三、李业甫、李佃贵、杨春波、邹燕勤、沈宝藩、张志远、张磊、张震、周岱翰、周学文、周信有、段亚亭、柴嵩岩、梅国强、葛琳仪、雷忠义、廖品正、熊继柏、薛伯寿。

在本次拟被表彰的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中,今年本刊很荣幸地在“名老中医谈养生”栏目中先后于第二期刊登了《顺应自然形神和谐》国医大师熊继柏、第三期刊登了《心悟躬行养德养身》国医大师吕仁和、第四期刊登了《形神皆养动静结合》全国名中医王永钧、第五期刊登了《福从善中来》国医大师柴嵩岩的养生经。

今后,本刊还会陆续刊登其他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的养生经验,敬请关注。

健康资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逆转可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田野教授及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将低频超声与声敏剂联合应用于股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的治疗中。

经临床46例患者使用和观察,结果证明这一无创性方法可短时间内稳定及缩小粥样硬化斑块,使症状获显著改善。

这项题为《声动力疗法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研究》的成果,不久前获得2016年度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际资讯人工智能“自学”预测心脏病发作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发了一种人工智能系统,让计算机通过“自学”各种医学指征和数据来预测患者的心脏病发病风险,准确率高于人类医生。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计划接下来让机器学习算法涵盖生活方式和遗传等因素,进一步提高预测的精确度,更好地帮助医务人员预测患者心脏病发作风险。

美国心脏病协会预测指导方针的准确率在72.8%,而4种人工智能方法的精确度在74.5%到76.4%之间。

中国60名国医大师名单以及基本情况汇总

中国60名国医大师名单以及基本情况汇总

中国60名国医大师名单以及基本情况首届“国医大师”名单及基本情况(按姓氏笔画排名,名字不变颜色的为已辞世)2008年10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启动了首届“国医大师”的评选活动。

2009年5月发布了《关于表彰首届“国医大师”的决定》,表彰了首批30位国医大师。

1.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2.2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4.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5.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6.任继学,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 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医。

7.苏荣扎布,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5月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蒙医。

8.李玉奇,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39 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国中医大师名单

中国中医大师名单

中国中医大师名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药的发源地,积淀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经验。

中医大师是指在中医领域具备卓越成就且享有盛誉的医师。

他们以其精湛的医术和卓越的贡献,为中医药事业的推动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下是部分中国中医大师的名单,他们不仅在临床实践中有卓越的成就,也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1. 李时珍:李时珍是明代中医学家、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一书。

这部巨著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自古以来的药物知识,被誉为中医药学的巅峰之作。

李时珍的贡献被誉为中医药史上的里程碑。

2. 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中医学家,他创立了古代医学宝典《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中医垂范。

这本书系统介绍了许多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吴鞠通:吴鞠通是清代的中医学家,他对中医诊断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提出了病理辨证的理论。

他的代表作《金匮要略》对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规范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4. 针灸学派:华佗、杨氏、董氏、石氏等都是针灸学派的代表人物。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他们都对针灸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创新。

他们的贡献使得针灸疗法在中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对针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方剂传承者:王孟英、张琦、叶天士等是中国中医药方剂传承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们在草药材料的应用和方剂的研制方面具有出众的成就,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富的方剂资源。

6. 名医世家:中国中医药世家众多,如仲景、华佗、葛洪等。

这些家族代代传承中医,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方剂知识,为中医药学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仅是中国中医大师的部分名单,他们在中医药领域的成就和贡献不可磨灭。

他们的医术传承和经验积累,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他们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代表,为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结起来,中国中医大师名单涵盖了众多在中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最全国家级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一、二、三、四、五批)。

最全国家级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一、二、三、四、五批)。

整理人:医中凡草-赖永金2009年30位入选“国医大师”的名老中医(民族医)名单为:方和谦、王玉川、王绵之、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何任、吴咸中、张灿玾、张学文、张琪、张镜人、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苏荣扎布(蒙医)、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唐由之、徐景藩、班秀文、郭子光、程莘农、裘沛然、强巴赤列(藏医)、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30位国医大师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第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总后勤卫生部(7人)吴一纯张志雄汪承柏赵冠英黄世林张剑秋高辉远卫生部直属单位祝谌予李介呜魏龙骧李鸿祥刘茂莆张德修李幼安夏幼周陈泽霖姜春华于尔辛俞瑾李超莉印会河焦树德张代钊陈克忠李文瑞李辅仁许润三肖琪梁贻俊武泽民北京市关幼波刘韵远李培松王为兰翟济生王玉章金世元屠金城马在山刘春圃许公岩粱宗翰方和谦李荣福王嘉麟巫君玉贺普仁中国中医研究院董德懋周济民赵永昌谢海洲路志正韦玉英刘志明张作舟傅方珍步玉如阎润茗尚尔寿方药中程莘农郭效宗谢宗万王孝涛施奠邦朱仁康上海市张镜人乔仰先韩哲仙陈苏生董廷瑶裘沛然钱伯文张赞臣夏少农顾伯华朱南孙丁季峰黄羡明李国衡秦亮甫颜德馨施维智何承志姜春华张志雄王正公李绍周孔庆蕃冯世镐黄有云余子贞广东省何炎燊林品生钟明远周伯康周瑞石刘明刘佥梁剑波冯耀南江苏省周仲瑛徐景藩邱茂良江育仁干祖望汪履秋诸方受丁泽民谢昌仁程子俊杨泽民徐迪华杜晓山汪朋梅王寿康汪达成郑绍先朱良春汤承祖姚寓晨任达然王玉玲福建省俞慎初俞长荣吴光烈康良石盛国荣郑孙谋黄宗勖骆安邦林朗辉蔡友敬林庆祥赵芬陈宣根山东省姚子扬周次清吕同杰衣元良陆永昌郑惠芳张子义孟铭三孙明仙刘洪祥于鹄忱陈伯咸李乐园张子函王传吉王云铭曲衍海张瑞丰李正之郭志尧李廷来冯宝麟湖南省郭振球吕侠卿赵尚久易希元颜文明胡毓恒肖佐桃刘炳凡张怀安刘祖贻谭新华欧阳琦王足明王奇成江西省钟新渊万友生洪广祥潘佛岩宗瑞麟余鹤龄张志钧范崔生龚子夫姚奇蔚曾庆骅廖彩森周炳文吴德兴魏稼四川省李仲愚何天祥倪宣化杜琼书江尔逊陈枢懋廖孔禹王静安杨介宾李孔定郑陶万邹学熹张签铭唐卡昂旺降措陈治恒唐成德徐楚江王临轩陈潮祖张士良旦科周楚良龚去非郑惠伯段亚亭王希知史方奇陶克文湖北省杜建民刘云鹏李今庸王明章李致纯李同生呂继端钱超铭涂绍川李丹初田玉美章真如陈绪伦张介安李培生叶明波杨百沸广西壮族自治区班文秀梁申秦家泰林沛湘李士桂黄荣活曾宜敬周基邦河南省娄多峰赵清理李振华邵经明吕承全武明钦乔保钧唐祖宣郭维淮毕福高石冠卿张海岑郭春园冯化驯李鸣皋翟明义浙江省何子准杨继荪钟一棠袭笑梅赵炯恒盛循卿张沛虬詹起荪施延庆陆芷青沈光祥蒋文照叶文瑜唐福安韩树滋何任辽宁省李玉奇洪作范彭静山查玉明王乐善李寿山王文彦周鸣岐孟宪民贲子明博宝庆何宏邦董子沛谷铭三潘廷尉黑龙江韩百灵妇科专家哈尔滨 2007年一百岁。

国医大师资料

国医大师资料

国医大师资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治理局一起组织的首届“国医大师”评审工作。

取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30名中医专家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jiǎ、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按姓氏笔画)。

这30位首届“国医大师”,是从全国中医(包括民族医药)临床工作者中遴选出来的,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工作经历都在55年以上。

6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指导教师”。

北京10人、上海3人、江苏3人,广东、浙江、天津、山东、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四川、广西、内蒙、西藏各1人。

1、颜正华,男,汉族,1920年2月诞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体会继承工作指导教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从事中医药工作60余年,执教近50年,德高望重,学验俱丰,参与创建新中国高等教育中药学学科,为我国首批中医药学教授与研究生导师。

前后主讲了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课等,为国家培育了大量中医药专业人材,其中包括数以千计的专科与本科生、19名硕士生、12名博士生,和校内外数十名骨干教师。

主持了3项部局级科研课题,对缓衰、退热等中药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初步功效。

其中退热药“黄栀花口服液”已被用于临床。

擅治内科杂病,治验甚众,深受患者爱戴。

曾发表论文20余篇,高作23部。

代表作《临床有效中药学》取得学者好评,《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是中高级中医药人员宝贵的参考书。

九种体质百问百答

九种体质百问百答

百问百答1、国医盛典的简介及企业文化是什么?答:传承中医经典,传播中医文化,传授中医技艺,国医盛典(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中华五千年文明为文化基石,以国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推广健康产品,致力于让国民获取真正的、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健康文化,打造健康国人、长寿国人的大中医平台。

在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健康台等权威机构与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集合了几十位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民间名中医等最顶尖的中医资源,国医盛典正式进军大健康产业。

其中,国医大师王琦提出的九种体质理论,站在当代最先进的医学高度,审视人类生命健康问题,在世界健康领域引起强烈共鸣。

2、什么是国医大师?答:国医大师评选国医大师是指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的国家级中医大师。

首届“国医大师”评选工作于2008年10 月28 日正式启动,2009 年4 月13 日首次评选出30 位“国医大师”。

2013年11 月12 日上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局机关新闻发布厅召开“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启动”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自今年11 月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共同组织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活动,在全国卫生和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等机构从事中医中药工作的人员范围内,评选30 名“国医大师”,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2014 年10 月30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在京举办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授予干祖望等29 人“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

3、九种体质理论的创始人是谁?答:九种体质学说是国医大师王琦带领体质研究课题组,历时30 余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总结出目前中国人的体质共分九种。

4、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简介?答:王琦教授,男,1943 年2 月生,江苏高邮人,国医大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评选、表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首次表彰30位“国医大师”(五)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

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

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近70载。

活动年表国医大师朱良春1917年生,江苏镇江丹徒人,后迁居南通市。

1923年-1928年读私塾6年,后转入学校学习。

1935年至武进孟河拜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学习中医。

1936年转至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学习。

1937年因抗战,转入上海中国医学院,跟随章次公先生侍诊实习。

1938年毕业。

1939年2月至南通设立诊所开业行医。

1945年-1948年除诊病外,并创办南通中医专科学校,任副校长。

1952年参与创办中西医联合会诊所,任所长。

后改为联合中医院,任院长。

1956年无偿将医院全部设备捐给政府,成立市级中医院,任院长。

1987年国务院批准他为“杰出高级专家,暂缓退休”。

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

朱良春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江苏省政协常委暨南通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中医药学会1-2届理事暨江苏省分会副会长,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

之后任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主任中医师,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鲜药研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及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专家组成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技术顾问,沪、港、台当代中医技术中心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新加坡中华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中医教材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作学术演讲。

成就荣誉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同年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0年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

1991年7月,国务院颁予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1993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医药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2009年获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2003年7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

2003年7月16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聘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考试委员会专家。

2003年9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特别专项”专家顾问。

2005年4月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无偿捐献秘方、支持中医药事业”奖。

2005年11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中医药防控‘人禽流感’研究”科研课题10人小组成员之一,精心撰写《中医药防控“人禽流感”的认识》一文,相关建议已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方案采纳。

重要贡献朱老一直关心中医药事业的兴衰,热心学术的继承、弘扬,应邀赴各地讲学,足迹几遍及全国。

2005年又与邓铁涛、任继学、路志正等十多位名老中医发起,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中医院及南通市良春中医药研究所、南通市中医院承办的“2005年中国——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6月在南通市举行,少长咸集,盛况空前,佘靖副部长到会作重要讲话;该论坛以“徒讲师评”的形式进行,并主编《名师与高徒》一书,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学术的传承与发展,达到“承接岐黄薪火,传承中医衣钵”的目的。

学术著作《朱良春用药经验集》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获部、省级科技奖。

主要学术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医学微言》、《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8226;朱良春》、《现代中医临床新选》(日文版,合著)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

治疗特色朱良春创办的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以朱良春等著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为诊疗特色,对于内、妇、皮肤等科疾病基本上使用纯中药治疗,对风湿、肿瘤、脾胃、肝、肾、呼吸系统、心脑血管、不孕不育、痤疮、牛皮癣等疑难疾病疗效显著。

尤其对风湿病的治疗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来诊治患者数以十万计。

自1992年建所以来,发挥中医特色,治疗疾病130余种。

患者遍及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地,以及美、欧、日、东南亚等地。

传奇经历《朱良春用药经验集》1934年,朱良春因为患肺结核,休学一年,完全用中医药治疗了近一年,终于获得痊愈。

这一年,对于一个勤学上进的17岁青年来说,实在太长了。

然而,他并没有被疾病所吓倒,也没有仅仅停留在医治疾病的事情上,而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最后决定放弃商业中学的学习,转而学习中医,要“济世活人”。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也是中医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久病知医”、“久病成医”历史佳话的又一次再现。

鲁迅骂中医,是因为不满意中医对于他父亲结核病的治疗后果;当然,1936年鲁迅自己死于结核病,与中医治疗无关。

何祚庥说中医是伪科学,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两岁的时候,其父亲因为伤寒病在中医手里病逝,而留下了深刻的印痕。

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里,白求恩也死于没有中医介入的术中感染。

假如,朱良春不是遇到一个好的中医,他会相信中医吗?他会自己要求去学习中医吗?由此,我们不难想见,朱良春日后的主张与他切身体会有关。

他说:“当前加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工作,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医事业存亡与发展的根本大计。

当然,中医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科研、教学、临床、管理等缺一不可,但它的着眼点,毫无疑问,都是以临床为中心的。

所以,抓住了临床医技人才的培养,就是抓住了根本,抓住了要害。

唯此,才能保证中医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 学中医用中医,追求完美1936年初,朱良春先生在孟河御医传人马惠卿家抄方一年,登的是大雅之堂,见证了太医家传。

按说在那个时代,完全可以靠着这种不平凡的经历“悬壶济世”,两个效益一起抓了。

但是,他不满足于“医道已了”的抄方,而是转学苏州,到章太炎任校长的国医专科学校,去接受中医现代专门教育,进行系统知识的学习。

抗战爆发,日机轰炸,学校散伙,很多同学失学,或者自己开业谋出路。

而朱良春先生想的是继续求学,在1937年11月凇沪抗战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候,只身来到上海,千难万苦,找到章次公,成为章先生的得意门生。

靠勤奋,也靠虔诚,朱良春先生不仅深得章次公器重,而且还结交了曾国藩的外甥聂云台先生。

聂先生留学德国,学的是工程学。

但是,他很不幸患有糖尿病,又因为糖尿病足而两下肢截肢。

就是这样一位病人,不甘心做一个地地道道的患者、残疾人,而是矢志研究中医学,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通过对于医学的追求,他经过反复验证,总结出来两个治疗传染病很有效的方子:表里和解丹、温病三黄丸。

他这个没有腿的研究者,把自己的创造传给了朱良春先生。

1939年,朱良春先生在南通开业之后,赶上了登革热流行,他就用聂先生给他的两个方子,或单行,或配以汤药,表里双解,解救了大批患者,也验证了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的良好效果。

人物轶事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头大的肿瘤逐渐消失,使几近残疾的骨病患者重获新生;他动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治蛇毒绝技献给国家,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他90岁高龄还四处看病讲学,使中医薪火相传。

他常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头大的肿瘤逐渐消失,使几近残疾的骨病患者重获新生;●他动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治蛇毒绝技献给国家,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他90高龄还四处看病讲学,使中医薪火相传。

他常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偏于一隅而名闻天下者,朱良春也。

“朱良春现象”是中医界称道的话题。

他老师章次公送他一方印章“神仙手眼,菩萨心肠”,是朱良春一生的真实写照。

中医界治风湿病素称“南朱北焦”,即指南通朱良春和北京焦树德。

而朱良春经验方“益肾蠲痹丸”是目前唯一能修复骨膜破坏的中药制剂,很多癌症患者在朱良春这里绝处逢生。

92岁的朱良春有着骄人的精力和体力,气度儒雅,虽然一脸平和与安然,但其纵贯古今之学识、浩荡之胸怀、仁善之心肠,总让人生出无限敬意。

朱良春虽久居南通,却成为一代名医,不以位高职显,而是真正以德服人,以术服人。

用虫药如神善除肿瘤、骨病顽疾日本西尾市寺部正雄会长的夫人患有乳腺癌,她喝朱良春开的汤药1个月,手术时,肿瘤只剩一小块,癌细胞萎缩死亡。

上海14岁的小男孩,髓母细胞瘤术后复发,头痛耳胀,泛泛欲呕,左侧乳突窦积液,朱良春精心调治,复查多次未显异常,已能正常上学。

南通市三位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危患者,朱良春用中医药使他们转危为安,现正安度幸福晚年。

朱良春善治疑难病这在中医界是公认的,近年来广为传诵的是他治好了上海施先生的淋巴癌,这只是其中的个案。

日本西尾市寺部正雄会长的夫人患有乳腺癌,她瞒着日本医生天天喝朱良春开的汤药,1个月后手术时,原来的癌肿只剩了一小块,癌细胞也萎缩死亡了,日本医生惊呆了。

上海14岁男孩小张,2004年4月在沪诊断为髓母细胞瘤,术后两月余,头痛如重压、耳胀,泛泛欲呕,时轻时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