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统编版)】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案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案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2.了解国际法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3.掌握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特征1.什么是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是指在近代时期诞生的以民族为基础,以国家为形式的政治组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民族性、国家主权和现代性。

2.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特征有哪些a.民族性: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以民族为基础,强调同一种族、同一文化、同一历史背景的人民应该属于同一个国家。

b.国家主权: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主张国家主权,认为国家是最高权力机构,国家的决策应该由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来做出。

c.现代性: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强调现代化,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制度等各方面的现代化。

二、国际法的发展历程1.什么是国际法国际法是指规范国际关系的法律体系,包括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两个部分。

2.国际法的发展历程有哪些a.自然法阶段:即人们在没有法律规范的情况下,根据自然法则制定的国际法。

b.国际惯例法阶段:即国际社会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惯例形成的国际法规则。

c.国际条约法阶段:即国际社会通过签署国际条约来规范国际行为。

d.国际法院阶段:即国际社会通过建立国际法院来解决国际争端。

三、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关系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如何影响国际法的发展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因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需要通过国际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需要通过国际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国际法如何影响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规范了各国之间的行为,保障了各国的主权和利益。

同时,国际法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有助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和国际法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理解国际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有很大的帮助。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题第四单元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两条主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两个角度——中国和世界;三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

单元总结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标要求】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主干知识】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专制王权建立阶段——16世纪前后,王权民族国家。

(1)背景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②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

③专制王权建立。

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④民族语言形成。

早在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

英语、法语分别成为英国、法国的官方语言。

(2)重要标志①中央集权和国家主权意识加强,统一国家出现。

②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特点:国王往往就是国家,国家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者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③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④民族语言的地位逐渐上升。

【当堂演练】2、推翻专制王权阶段——17、18世纪,公民民族国家。

(1)背景①17、18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兴起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②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③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认同与国家符号)。

(2)重要标志①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②民族国家由单一族群或多个民族组成。

③民族国家主权独立,人民有共同的价值、历史、文化、语言或体制。

【知识拓展】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和发展的评价:①利于民族独立和国家社会治理方式的变化;②推动国际法的诞生和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③极端民族主义加剧对外侵略和扩张;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1、近代国际法形成背景⑴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⑵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关系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特点,掌握民族国家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2.理解国际法的发展历程,掌握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探讨二者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4.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利用案例分析、史料解读等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国际法的发展。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倡导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4.通过学习历史,认识到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为我国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现代公民。
a.选择题:测试学生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b.问答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c.分析题:让学生结合实际,探讨民族国家与国际法在现实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2.教学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给予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脉络。
b.设计一份关于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现实国际事务中应用的思维导图,要求结构清晰、内容准确。
2.阅读作业:

教学设计2: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教学设计2: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目标】唯物史观:掌握中央集权加权、专制王权建立、宗教改革等在推动近代化西方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国际法和外交制度出现的原因。

时空观念: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学习,明确20世纪以来国际法发展的主要表现,认识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组织的不同。

史料实证:教材学习过程中展示可靠地相关史料,对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以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

历史解释: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过程;近代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难点:专制王权在近代西方民族国际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先来阅读材料了解一个人物,并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贞德原本是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她声称在十六岁时的一日,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弥额尔、圣玛加利大和圣加大肋纳,从而得到“上帝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失地。

后来她几番转折,得到兵权,于1429年解奧尔良之围,成为了闻名法国的女英雄,后带兵多次打败英格兰的侵略者,更促使拥有王位承继权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

然而圣女贞德于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不久为英格兰人以重金购去,由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国鲁昂当众处死。

20年后英格兰军队被彻底逐出法国时,贞德年老的母亲说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最终于1456年为她平反。

500年后被梵蒂冈封圣。

【师】这个材料讲的是圣女贞德的故事,同学们从材料中找出真得领导的战争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是哪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新课讲授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1)历史原因:百年战争激发了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1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1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11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本课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正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从感性入手逐渐上升到理论认识。

民族国家的产生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重视概念教学,在了解基本概念基础上通过提供充分而生动的史料以及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国家这一历史概念,实现学习中从一般到具体的学习过程。

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一方面重视学生时空观念的养成,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梳理整合知识的能力,在理解国际法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形成规律性认识,实现从感性学习向理性学习的转化。

本课教学内容有丰富的时空内容,以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将教学内容明确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资料铺垫进行历史解释。

凸显本课对学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民族国家形成中联系中国近代历史中对民族国家建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现代化努力,学习国际法发展过程中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教科书中《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一课分为两个部分,即民族国家和国际法的发展。

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的过程。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专制王权国家被视为民族国家的起点。

英法等国在专制王权统治下,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专制王权成为国家的代表。

于此同时宗教改革排除了外来的天主教会的势力、民族语言的形成提高了民族认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宣扬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并促进各国民族意识觉醒等,都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国家间纷争日益加剧,用法律形式解决国家间争端显得十分必要。

在国际法的长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格劳秀斯是国际法的奠基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奠定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近代外交制度提供了解决了问题的规则和途径,维也纳体现了大国协调,国际法适用范围国际化,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表现在对战争的否定,国际组织作用,以及国际法顺应时代发展向更宽的领域发展。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设计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深入探讨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及其对国际法的影响。
(2)开展辩论赛,让学生就国际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3)结合时事热点,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时事案例导入,展示一段关于国际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发挥作用的新闻报道,如联合国安理会就某一国际争端的调解过程。
2.教学方法:采用思维导图、知识框架等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3.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认识到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热情。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在国际法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国际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4)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梳理知识点,强调重难点。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思考、表达、合作等能力。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过程及特点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不少于800字。
(2)选取一个国际法案例,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国际法原则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不少于1000字。
2.实践作业: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一个现实国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分析该方案是否符合国际法原则。要求提交一份小组报告,报告中需包括问题背景、解决方案、国际法原则分析等部分。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历史年级高二学期秋季课题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科书书名:统编版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认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带来的影响,认识民族国家的出现与发展是国际法产生的前提。

3.分析国际法出现的历史背景,理解国际法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标志及特点。

4.梳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国际法和近代外交制度都是国际治理方式的进步。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认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理解民族国家的出现意味着近代西方国家社会治理方式的进步和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了国际法的诞生。

教学难点:1.分析国际法出现的历史背景。

2.理解国际法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标志及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提问: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学生回答:“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王权与教权长期并存”。

老师讲解:中古时期,欧洲各国的王室相互通婚,彼此之间多少有着血缘和继承关系。

同时,也存在着封君封臣关系。

1328年,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去世,因为没有男嗣,引起了王位继承问题。

他的外甥英王爱德华三世和堂兄菲利普六世都认为自己应该继承王位。

1337年开始,由于王位继承和领地争夺问题,英法两国发生战争,前后持续了117年,史称“英法百年战争”。

在100多年里,两国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卷战争中。

法国农村少女贞德,就是千万普通人物之一。

贞德17岁参战,曾率军解救了被英军围困的奥尔良,还乘胜收复了许多城市。

1430年,贞德被敌军俘虏,次年被烧死,年仅19岁。

她的惨死,大大激发了法国人的爱国情感,法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00多年后,贞德被罗马教廷封圣,故称为“圣女贞德”。

英法百年战争中,大批贵族身亡,为国家的统一和王权的加强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使得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他们之间的民族差异,民族意识逐渐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1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1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设计
2.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查阅资料、拓展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教师定期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探讨国际法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结合时事,让学生关注国际法在当前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国家制度、社会治理与国际法发展历程的尊重和敬畏,树立法治观念。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国家在国际法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国家意识。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民族国家概念在国际法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2)结合时事,如国际法庭对南海问题的裁决,让学生探讨国际法在现实中的运用,提高对难点的认识。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克服难点。
3.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多种国际法相关的热点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贸易争端等,分析国际法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要求不少于1000字,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设计一份关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发展的小测验,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以检验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2.强调国家制度、社会治理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法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3.提醒学生关注时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个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分析其国家制度、社会治理的特点,以及在国际法发展中的作用。要求不少于800字,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下)
教科书
书名: 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教学人员姓名单位 Nhomakorabea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结合国际法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史实,从长时段考察国际法的发展,理解其作用和局限性;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恰当运用史料作为证据,对所探究的问题—国际法的原则及其作用—进行论述并形成历史解释;了解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进步,有利于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制止侵略,促进和平以及国家之间的合作。
3.联合国的成立
讲述联合国在维和方面的有效性
4.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简述;提问;课后思考
讲述、分析、探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近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影响
3.外交制度的建立和维也纳体系
概述外交制度建立和维也纳体系后国际法的发展。通过材料,探究列强对国际法所持的态度及其原因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国际联盟的建立
分析材料,理解国际联盟成立的必要性及其局限性
2.《非战公约》的签署
通过材料,对《非战公约》进行恰当评价
教学重点: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国际法的原则;对国联、《非战公约》的评价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概括总结第一课时的内容,提出本课主题: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格劳秀斯与国际法基础的奠定
结合材料,分析、介绍格劳秀斯提出的国际法原则
2.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