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测试应试技巧
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

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之———单音节字词应试读单音节字词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基础检测。
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排除轻声、儿化音节),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水平。
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任何一项错了,这个音节就错了;如果读得不到位,不完整,就是缺陷或欠缺,错误扣0.1分,欠缺扣0.05分。
此项成绩占总分的10%,即10分。
(一)声韵调要标准1.声母要发准。
在100个音节里,每个声母出现一般不少于3次,方言里缺少的或易混淆的声母酌量增加1—2次。
声母要发准,是指发音要找准部位,方法正确。
一是不能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的发音读成另—类声母,比如zh、ch、sh与z、c、s,f与h,n与l不分。
再者是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的正确发音部位用较接近的部位代替,造成读音缺陷。
注意发准自己方言的难点音2.韵母要到位。
100个音节里,每个韵母的出现一般不少于2次,方言里缺少的或易混淆的韵母酌量增加1—2次。
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单韵母要单纯,发出来的音要吐字如珠,一个就是一个,不拖泥带水。
复韵母和鼻韵母都要有动程,要有变化;变化要自然、和谐,归音要到位,发出来的音要圆润。
韵母的读音缺陷多表现为合口呼、撮口呼的韵母圆唇度明显不够,语感差;或者开口呼的韵母开口度明显不够,或者复韵母舌位动程明显不够等。
3.声调要发全。
声调方面,调型、调势基本正确,但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特别是四声的相对高点或低点明显不一致的,判为声调读音缺陷。
尤其是上声字的发音,上声是降升调,先降后升,调值是214度,如果发音时只降不升,调型就成降调了,调值成了21度。
读单音节字词的声韵调要标准,要和谐自然,不能把声韵调割裂开来,顾此失彼。
(二)不要将形近字误读汉字的形体很多是相近或相似的,单独认读,稍不注意很容易读错。
形近字误读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人朗读过快,把很简单的字也读错了,如把“太”读作“大”。
二是有些日常生活中不多用的字,或在词语中能念准,而单字一下子难以念准的字,极易念错。
普通话考试的技巧有哪些(通用10篇)

普通话考试的技巧有哪些(通用10篇)普通话考试的技巧有哪些篇1(一)、要有充分的信心,我要相信我自己能够拿到自己想要的级数。
比如是二甲、二乙等等,信心最重要。
信心最重要下面就是具体方面的内容了:(二)语音基础知识及要求1. 普通话语音分析声母:讲解发音部位(唇音、双唇音、齿唇音、舌尖音、舌面音)、发音方法,开口呼零声母,非开口呼零声母(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韵母:单韵母的发音:圆唇度及发音位置前后;复韵母的发音:舌位由低向高滑动,开头的元音音素响亮清晰,收尾的元音音素轻短模糊;鼻韵母的发音:前、后鼻尾音的韵母区分的主要特点。
声调: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音节:普通话常用音节400个,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排列。
变调和音变:上声变调、“一”“不”的变调、“啊”的音变。
轻声:普通话轻声音节调值的两种形式。
儿化:儿化韵变规则。
以上辅导重点放在山西和太原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不同处:①突出强调声母中的平翘舌音;②韵母读音中的合口呼、撮口呼的韵母圆唇度明显不够,或开口度明显不够,或韵母舌位动程明显不够等;③声调调形、调式基本正确,但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方音重的受测人对阴平阳平不分,声调中音程长短、调值是否到位。
④普通话双音节词语的语音轻重格式主要有三种,即重轻格(轻声词)、重中格和中重格。
这三种格式中,中重格的词语占绝大多数,但往往容易忽略重中格式。
2. 朗读的基本要求普通话朗读就是用爽朗生动的标准音,把书面上用文字写出成段成篇的文章作品念出来,成为有声有色的活语言,要求使用普通话语音,每句话都有要求按规范的标准音来念;再加上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语气,停顿恰当。
朗读的速度主要由作品和形式来确定,按平均速度,五百字可以读三分钟,不可回读。
朗读材料各篇字数略有出入,为了做到评分标准一致,各篇以400字为准(以//为标记),但语调、语速的考查要贯穿全篇。
3. 说话的基本要求说话是没有文字凭借的测试项,可全面反映应试人普通话的真实水平,不仅要注意训练成句成段话语语音的自然度,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用词、造句以及快速思维的能力。
普通话考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普通话考试技巧及注意事项普通话考试技巧及注意事项11、注意考试前的饮食规律考试前几天,正常的饮食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也不需要喝太多所谓的补品,避免考试的时候出现一些类似肚子疼、不舒服等一些突发情况。
2、提前15分钟来到考场不管家离考场有多远,都要想办法提前10-15分钟来到考场,如果不能进到考场里面的话,也可以提前到考场门口,先熟悉一下这边的环境,避免到时候受环境影响发挥。
3、想办法舒缓紧张情绪每个人在面临考试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紧张情绪,对考试结果越重视的人,就会更紧张,所以感觉到紧张的时候,可通过深呼吸,自我暗示等方式来舒缓紧张。
4、注意平翘舌音的发音在发音上,南方人跟北方人的区别很大,但不管怎样,发音时一定要注意标准,可在考试前进行平翘舌音的发音练习。
5、减少头脑中的理所当然我们在考试的时候,看试卷题目时会不知不觉运用以前养成的看书速度,很多单词、生词其实没有仔细去看,就一眼瞄过,然后理所当然在脑海中认为是这么读,其实,很多单词只要换一个偏旁读法就会有很大不同,所以一定要仔细看。
6、朗读时注意自己的节奏在朗读环节,对节奏的把握很重要,千万不要太快,快了容易读漏或者读错,建议可以把节奏压一下,适当的放慢一点,在放慢的过程中也是逐渐缓解紧张的过程,当然,需要注意一下时间。
7、自由说话的技巧这是很多人都担心的最后一题,担心没有内容说,然后紧张,接着发挥就更不好了,针对这个,我们在练习自由说话的时候,可以运用一套固定的框架,不管是什么话题,开场白、结束语设置是固定的,不同的是中间的稍微变化而已。
比如开场白设置为:我对这个XX的看法主要有3点,结束语设置为:这就是我对XX 的看法,第1点,第二点,第三点的提炼总结,中间3点论据就是根据题目而变,不管什么题目,每个人都很容易想到第一点,所以先说第一点,然后再说第二、第三点,如果在第一点或者第二点卡住了,暂时想不到第三点的话,可以把前面的点继续延长,直到想到第三点为止。
普通话水平测试技巧

普通话水平测试技巧1.集中精力听懂题目:在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时,首先要集中精力听懂题目。
这意味着要避免分心和注意力涣散。
可以通过放慢呼吸、避免干扰因素(如吵闹的环境)等方式来帮助集中注意力。
2.熟悉常见题型:了解并熟悉常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型对于应对测试至关重要。
例如,听力理解测试、口语表达测试、阅读理解测试等。
熟悉题型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回答问题。
3.多听、多读、多练: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最佳方法是多听、多读、多练。
通过积累大量的听力材料(如新闻、访谈、电视剧等),提高对普通话的听懂能力。
同时,多读一些经典的普通话文章和练习口语表达,可以提高普通话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4.学习语音和发音规则:普通话的语音和发音规则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了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正确发音和组合规则。
通过多听和模仿来提高发音准确度,并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5.注重语调和语速:普通话的语调和语速对于表达清晰和准确非常重要。
注意模仿标准的普通话语调和语速,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语速,以及单调或失去重音的语调。
6.增加词汇量:扩充词汇量是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一项关键任务。
通过阅读和听取不同领域的相关内容,积累更多的词汇。
使用词汇卡片或手机应用程序等工具,进行词汇记忆和复习。
7.刻意练习口语:口语表达是普通话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刻意练习口语,包括模仿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掌握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技巧,与他人进行口语对话等。
8.定期参加模拟测试:模拟测试是检验普通话水平和发现不足之处的重要方式。
定期参加模拟测试,可以帮助您熟悉考试的形式和要求,并在实践中提高您的应试能力。
9.学习语境和文化背景:理解普通话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对于提高普通话水平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了解普通话的背景和用法,可以使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普通话。
10.寻求反馈和指导:寻求他人的反馈和指导是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有效方法。
请人对您的发音、流利度、准确性和语法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普通话等级测试的应试技巧

普通话等级测试的应试技巧
1. 先了解普通话考试的主要内容和考试形式
要想顺利通过普通话等级测试,首先要了解考试的主要内容和考试形式。
普通话等级测试通常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且考试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笔试、口试、听力等。
了解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有针对性地备考。
2. 按照考试标准进行练习
普通话等级测试的考试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着重练习标准的发音、语调、节奏等方面。
可以通过模仿标准的普通话进行练习,也可以通过听标准的普通话听力材料进行训练。
3. 增加词汇量和听力理解能力
提高词汇量和听力理解能力是普通话等级测试成功的重要条件。
可以通过阅读、听力训练等方式来增加词汇量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在做题时,要注意仔细听题、仔细阅读,在确定好答案之后,要再次确认。
4. 编写备考计划
备考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时刻监督自
己的学习进度。
在备考计划中,要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纳入考虑,进行有计划、系统性地备考。
5. 多做模拟试题
做模拟试题是提高考试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
可以选择历年的普通话等级测试试题进行练习,模仿考试的考试流程和方式,提高自己的应考能力。
在做模拟试题时,要注意练习标准的口音、语速、节奏等,尽量符合考试要求。
普通话应试技巧

一定是后鼻音
2.根据形声字的声旁进行类推
①前鼻音:
in: 林——琳、淋、霖、彬、禁
斤——近、靳、欣、新、薪
en: 分——芬、份、粉、酚、氛、盆 申——审、伸、神、呻、绅、 婶
②后鼻音: ing: 平——评、萍、苹、坪
• l:气流从舌头前端两缝流出
• 记字技巧
• 1.利用声韵拼合规律:
• n不和韵母ou、ia、uen相拼,如:楼、搂、漏、倆、抡、伦、轮
• 2.根据形声字的声旁进行类推:
• n:宁——咛、狞、拧、柠
那——哪、娜、挪
• l: 兰——栏、拦、烂
郎——廊、琅、榔、朗
(三)前后鼻音朗读技巧
• 前鼻音:in、en和后鼻韵母:ing、eng; • 1.利用声韵拼合规律: • ① 声母d、t、n、l与前鼻韵母en相拼的只有“嫩”、“恁”,
• 3.容易读错的轻声词
(三)应试要领
• 1.横向朗读,语速适中,清晰明亮,可重复读一次; • 2.词语要读得连贯,词语词之间略有停顿,切忌一字一顿; • 3.词末的上声读本调,不能读半上; • 4.注意把握好时间,既要从容饱满,又不能超时。
三、朗读短文
• 应试要领:
• 1.读准作品后面的“语音提示”(作品中一些易读错的字词可以注音 提示),主要包括高频率难点字词、多音字、形声字、轻声词等;
• 2.读懂作品,力求达意,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自然流畅,把 作品读活,读出神韵,不带朗诵腔和播音腔;
• 3.快看慢读,在读前面文字的时候眼睛余光扫到后面的内容; • 4.抓大放小,有主次轻重之分,重点:平翘音、前后鼻音、长句、
普通话考试技巧(精选)

普通话考试技巧普通话考试高分技巧1.统观话题,把握类型在单音节字词上面,总共有100个字,考生在平常的时候应多加练习,无外乎就100个字,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把握读音的正确并吐字清晰。
多用口语词,少用书面语在说话时,应该尽可能多用口语词,少用“之乎者也”之类的古语词或“基本上”、“一般说来”之类的书面语、公文用语。
汉语书面语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中的词语。
这些词语很文雅,很精炼,使用这些古语词可以使语言有庄重的色彩,但同时也就会使语句减少了几分生动和亲切,因此不适合在说话时使用。
例如“诸如”常用在公文里,口头上说,不妨改为“比方说……”更好。
“无须乎”也不如“不必”来得生动自然。
“午后二时许”就是“下午两点多钟”的意思,但用在小型联欢会上,就不如“下午两点多钟”更为活泼。
运用口语词可以使话语显得生动。
2.读音正确,切勿重复对于双音节词语,考生在读时,一定要把握字词的准确性,该停顿时就停顿,也不可一气呵成,如读错的字词,也不要再进行重复,继续读下去。
说话时也不要忽悲忽喜,情感大起大落,往往会因情绪激动而影响表达的流畅和语音的标准度。
避免同音词在口语中没有文字材料做依托,如果遇到同音现象,就容易造成误解。
“向前看”容易被误听为“向钱看”;“期中”也容易被误听为“期终”。
因此人们在说话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有同音词的语词。
据说有人出差到安徽,想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
服务员指着一种宽面条问“面皮要不要?”当她听到“不要”的'答复时,随口说了一句:“你们上海人来这儿,怎么都是不要面皮的?”想不到这句话引起了旁边站着的一对年轻的上海夫妇极大的愤慨,认为这位服务员侮辱了上海人。
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是方言词语加上同音现象所造成的一场误会。
服务员使用了一个方言词“面皮”,而这个词正好与上海话中表示脸面的“面皮”相同。
这样一来,原来服务员所讲的意思“不吃宽面条”就被误解为“不要脸”了。
由此可见,在口语中避免使用同音词也是非常重要的。
普通话水平考试的应试技巧

普通话水平考试的应试技巧(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普通话水平考试的应试技巧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普通话水平考试的应试技巧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音量稍大1)测试时应该采用中等音量(即两、三个人之间正常交谈的音量)。
2)从试音到整个考试过程音量应保持基本一致。
常见的问题是说话项声音太小,像说悄悄话,请注意克服。
当然,也不要太大声。
2、语速适中考试时应保持适当的语速,一个字一个字念清楚。
常见的问题是读得太快,字与字都粘在一起,每一个字都不清晰,都有缺陷。
按评分规则,缺陷都得扣分,结果,得分自然不会高。
当然,也不要读得太慢,太拖沓。
要做到吐字清晰完整,速度稳稳当当,从容不迫。
3、避免漏读测试时,前三项如果有“漏读”现象是要按字扣分的`,所以要注意避免漏读,即使有不认识的字,也应揣摩着读一下。
要注意的是,看着电脑屏幕考试同看着书面材料考试的感觉会有些差异,换行时有可能发生漏行的现象。
建议读字、词两项时换行可稍放慢速度,看清后再读,不要漏行(最容易漏行的读单字项,行与行单字的颜色已设置成蓝黑相间,以便把握);朗读时则要注意语义连贯,也不要漏行。
4、最好不重复读第一项和第二项如果有个别字词因读错后重复读一遍的话,计算机系统会自动进行识别,不会因为一个字的重读而影响整体评分。
当然,考试时沉着冷静,不出现错读、重读现象当然更好,因为像第三项朗读短文,如果出现上述现象,系统还是会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评分要求扣分的。
5、“命题说话”的要求命题说话的话题应作充分准备,测试时应按照要求讲述。
如测试时有背稿、离题、简单重复、缺时等现象都会按评分标准被扣分。
比如,说话不足 3 分钟就要被扣分,每缺 30 秒以上,加扣3 分;说话时间少于或等于30 秒,本测试项成绩计为0 分。
又比如,应试人不按测试目的、要求说话的(如反复纠错、简单重复、背稿、离题等),酌情从5 分(5 分为一挡)起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测试应试技巧
读单音节字环节限时3.5分钟。
读错一个字扣0.1分,读音有缺陷扣0.05分。
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
满分10分。
读单音节字词是普通话水平测试要过的第一关,单音节字词的测试,就是测评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
任何一点粗疏都将影响其发音标准程度。
掌握一些必要的测试要领与技巧,对确保测试时发挥出正常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读单音节字词时,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朗读既要饱满、清晰,又要完整、到位。
声母要发准,是指发音要找准部位,方法正确,不能有错误或缺陷。
(二)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单韵母要单纯、饱满,发出来的音要吐字如珠,一个就是一个,不拖泥带水。
复韵母和鼻韵母都要有动程,动程要充足、清楚,要有变化,而且变化、要自然、和谐,归音要到位,发出来的音要圆润。
复韵母还要谨防韵头、韵尾丢失。
(三)声调要发全。
读单音节字词时,声韵与声调的拼合要和谐自然,不能把声韵调割裂开来,顾此失彼。
四个声调的调型、调值既要清晰、饱满,又要和谐、统一,充分体现阴、阳、上、去“四声”的抑扬顿挫之美。
四个声调的音节要把握好音长,不同声调的音节其音长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上声音长最长,调值是14,有
一个明显的降升过程,起伏较大;阳平次之,调值是35,呈上升之势;阴平又次之,调值是55,保持高而平;最短的是去声,调值是51,下降快,干脆利落。
测试时,不能把四个声调的音节按相同的节奏来读,避免因超过实际音长导致的拖腔、或音长不足造成的调值不够的缺陷。
(四)认真看清、认准字。
还有很多字的形体相近或相似,单独认读,稍不注意很容易读错。
一是有的人因为朗读过快,或过于紧张,把很简单的字也读错了,如把“太”读作“大”、把“柔”读作“软”、把“呕”读作“吐”等。
有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字,或在词语中能念准,但是脱离一定语言环境,单独读却感到陌生,一下子难以念准的字,极易念错。
如“氯”读成“lù”、“秽”读成“su ì”等;再如“赅”、“骇”在词语“言简意赅”、“惊涛骇浪”中能正确读出,可单独出现,一下子难以把握,可能读错。
(五)多音字只需选读一音,如“处”念chǔ或chù都算对。
不必费时间琢磨到底读哪一个音,分散精力,影响情绪。
但若在常用字音和冷僻字音之间,一般说来,取常用的读音为宜,如“殷”有殷yīn(勤)、殷yān(红)两音,考试时一般读较常用的“yīn”。
(六)速度要快慢适中,读单音节字词,只要每个音节读完整,一个接—个地往下读,就不会超时。
有的应试者因担心时间不够而读得过快,不能完整读完音节应有的长度,导致音节未读完整,出现“吃”字现象,造成失误,因此切忌抢读;还有一些应试者对时间估计不准,读得太慢,出现超时扣分的情况,因此,读字音也不
能太慢,不能每个字都去揣摩或试读,速度太慢,说明基础太差,不熟练,准备不足;还有的应试人控制不住时间分配,出现前急后缓,或者前缓后急现象;再有一种现象就是,有的应试人像朗读诗歌一样读单音节字词,总是五言或七言一顿,这种固定节奏的读法一定要避免。
为了有效防止出现这些不利情况,平时在学习普通话、进行单音节训练时,一定要重视对时间的合理分配,反复调整,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各个音节读得字正腔圆,舒展流畅而又从容不迫。
此外,
朗读要从左至右横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测试题一般分为10排,每排10个字。
朗读时从第一排起,逐排从左至右依次朗读,不要从第一个字起从上往下读,也不要“之”字形来回读。
读错了应及时纠正一个字允许读两遍,即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
如果对有的字拿不准正确读音,不必反复思虑揣摩,以免影响后面的朗读。